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经验推介之一:湖南宁乡:把力气花在“做平台”上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3783195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经验推介之一:湖南宁乡:把力气花在“做平台”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经验推介之一:湖南宁乡:把力气花在“做平台”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经验推介之一:湖南宁乡:把力气花在“做平台”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经验推介之一:湖南宁乡:把力气花在“做平台”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经验推介之一:湖南宁乡:把力气花在“做平台”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经验推介之一:湖南宁乡:把力气花在“做平台”上 【编者按】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一年多来,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在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式、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索出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做

2、法。为加强宣传推介、促进经验交流,我委组织部分新闻媒体围绕不同类型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经验进行了采访报道,将分期推送刊发供交流借鉴。本期介绍湖南宁乡在推动农业内部融合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典型经验。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经验推介之一:湖南宁乡:把力气花在“做平台”上何为农业内部融合型?即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统一的模式。一个深居内地的小城,凭借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合力,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上闯出了自己

3、的名堂,通过源头融合、加工融合、末端融合,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内部融合型的三产融合新模式。请随我们的记者到湖南宁乡去看看。居洞庭湖之南,育四羊方尊之贵,取“安宁之乡”而得名的湖南宁乡,近年来凭借县域经济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其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农业内部融合方面独具特色,在国内颇具典型性: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已趋成熟,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逐步优化。作为一个深居内地的小城,要让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融出规模、合出效益,并非易事,宁乡是如何做到的?种啥养啥不再单兵作战农业内部融合发展强调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首先要有资产整合,其次要有产业结构调优

4、。宁乡选择首先在土地的资产整合上动脑筋。在宁乡大成桥镇鹊山村的陈列室里,摆放着几本厚厚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全是关于土地合作经营的会议记录。“土地合作经营刚开始时,很多老百姓不理解,不愿意入股。”鹊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剑说,为了让大家理解支持,头一年村里开了大大小小几百次会议,一轮轮听取村民意见、完善方案,终于成就了全国有名的土地流转“鹊山模式”。说起当时村子的状况,陈剑直摇头:“村里就是稻谷稻草,没有产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地还得花钱请人种。”怎样解决“有田无人种”的问题?陈剑尝试从土地改革入手,把村里的零散田块整合起来,再组建土地合作社,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统一将耕地对外租赁。陈剑说,3

5、年来,村委班子通过走访调研和会议讨论,最终商议出采取“基本分红 二次分红”的收益分配方式,基本分红按人口分配,有田有人的300元/亩/年,“有人无田”和“有田无人”的150元/亩/年,基本分红之外的部分再按入股比例“二次分红”。到2016年底,全村1168户村民,只剩11户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为了让土地增值,鹊山将耕地划分成生产片区,租赁给新型职业农民耕种。采用“水稻生态”的种植模式,将虾、鳖、鱼与水稻混合种养,建设葡萄、柑橘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并发展起农业休闲旅游。“全村4500多亩土地全部实现双种双收,抛荒现象基本杜绝。”陈剑说。如今,鹊山村村民变身“三金农民”,既可以拿租金,还能享受土

6、地合作社的二次分红,如果愿意种地,还能再有一笔劳动工资,收入比往年翻番。种植产业“合”出成果,养殖产业也“融”出了效益。在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花猪养殖基地,几处养猪场、一个沼气池、九级污水生态处理池、一片林地和蔬菜地,就构成了养殖产业的内部循环体系。公司董事长李述初说,宁乡花猪养殖投入大、风险高、利润空间小,这种结合模式既可废物利用、节约成本,也能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还能防止疾病交叉传染,一举多得。将工业理念植入农业链条杨立明是宁乡花明楼镇大夫堂村的种植大户。两年前,杨立明流转了130多亩耕地,全部种上水稻,挣了不少钱。“多亏签约了卫红米业,技术有指导,买农资便宜,烘干更方

7、便,收购价还比市场价高。”杨立明说。卫红米业有限公司是宁乡当地的一家粮食加工企业。董事长周正春认为,农业发展离不开加工企业的带动,影响粮食加工企业效益的核心是粮食质量。为了提高稻谷品质,周正春在2007年就流转2000多亩土地,种优收优。通过这一过程,他发现粮食质量是一个综合问题:种粮技术提升缓慢、规模经营瓶颈难以突破、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等都影响着粮食生产。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周正春与农户签订协议,农户把稻谷按国家最低收购价托底交给卫红米业,可以按当时的市价收取现金,也可以等来年开春市价最好时按最新行情收取现金,卫红米业的收购价保证不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除了保底收购加工,卫红米业还实行全产业链

8、服务,签订协议的农户,从种植品种选择、耕地整地、治虫施肥、收购风干、销售保价都可以享受到卫红米业的全程服务。去年,卫红米业还创办了卫红粮食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带领农民科学种粮。粮食品质上去了,农民售卖的粮食价格随之上涨。目前,优质稻谷在卫红米业的最高收购价达每百斤210元,远高于国家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卫红米业的品牌价值也逐渐凸显,成为湖南知名的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加工平台串联上下游产业,宁乡找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通道。宁乡发改局局长刘寄华说,宁乡为了促进加工业发展,下了很大力气打造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现在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和国家级经开区农产品深加工创业园,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3

9、52家,企业品牌数量居湖南省第一。政策给力、产业集聚和平台优势,吸引了诸多外地企业来宁乡投资建厂,推动了本土农业产业发展。皇室集团湖南优氏乳业就是一家落脚在农科园的大型乳企,集团总裁华昌明说,湖南乳业市场空间大,但本土乳企发展欠佳,存在供需矛盾。湖南乳业要发展起来并且走出去,需要好的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拥有全产业链的优氏乳业开发乳制品50多种,带动几千亩牧场种植,解决了几百户农户就业,帮助农民创收过亿,也为“湘乳崛起”起到示范作用。打通市场与生产通道有了规模种养能力,又拥有深厚的加工业基础,如果没有强大的物流中心支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将后劲不足。正在建设的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填补了这一空白

10、。物流中心顾问叶仁文告诉记者,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建有各类商业交易大棚和商铺、专业市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现代农业实践示范基地,以及淘宝、京东、大河西电商平台等线上销售体验平台,既可解决长沙河西近150万人口及周边城市近6000万人口的吃菜问题,也为宁乡及整个湖南农产品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易的平台。“中心还为湖南51个贫困县各提供一个门面,供他们展示和销售农产品,此外还设立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贫困户免费入驻,帮助其线上线下卖产品。”叶仁文说,物流中心一端连着田间地头,一端直接伸向消费市场,真正解决了农业产业融合“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建设物流中心,是让“湘品出湘

11、”,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则是让“外地人进宁乡”。在湘都生态农业园,但见葱葱翠绿里,露营采摘有童趣,特色民居很悠闲。这个流转永盛村耕地发展起来的农业园,经过综合治理,已成为集农业生产、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之乡,游客常年络绎不绝。村民刘晓萍干脆将自己的民居改为客栈:“村里环境好了,来旅游的人也多了,现在每年能挣近10万元,比打工强多了。”依托当地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宁乡培育出一批高端生态循环农业和特色小镇,把村庄变景区、农民变股民、村居变客房、土货变礼品,探索一二三产互融互动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模式。第 7 页 共 7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