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93776077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一、名词解释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治逆护法”。2. 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3. 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4. 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5. 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6. 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7. 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8. 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9. 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

2、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10. 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11. 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滕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岀汗,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12. 吐法:亦称涌吐法。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皖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叶出的一种治法。13. 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的一种方法。14. 刮痂法:又称“挑痂”,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痂痕的一种治疗方法。15. 药熨法:是

3、将中药用口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16.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脸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脸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17. 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或筒吸附于腌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二、简答题1、煎药加水方法1) 第一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

4、表面3-5cm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lg药加水10ml计算岀该方的需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2、中草药中毒立即停止接触服用有毒药物尽快清除毒物解毒:催吐:口服有毒药物2-3h;洗胃;导泻中毒超过6h促进己吸收毒物的排泄观察病情变化,并做记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做好一般护理3、针刺的注意事项孕妇腰舐部、腹部及能引起宫缩的部位不宜针刺对重要脏器所居之处的腌穴,不宜直刺、深刺针刺眼区、颈部、小腹部以及脊椎部的腌穴时,要掌握进针角度、深度、幅度和留针时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一

5、穴一针,防止交叉感染4、针刺意外的原因,护理和预防措施晕针滞针三、填空题或选择题1. 伊尹创造汤药,标志着方剂的诞生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2. 神农木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3. 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猪胆汁灌肠法三国时期华佗首创酒服麻沸散作为麻醉剂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模仿“虎、鹿、熊、猿、鸟”创造了“五禽戏”用于养生保健葛洪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孙思邈千金方首创

6、葱管导尿术唐王悉外台秘要李杲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朱丹溪格致余论创立了滋阴学说齐德之外科精义首创护理专论忽思慧饮膳正要营养学专书李时珍本草纲目钱襄中医护理专著侍疾要语叶天士温热论“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盛也”中医护理的基木特点:整体观念、辩证施护中医护理的原则:扶正祛邪、护病求木、急则护标、缓则护木、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制宜、预防保健扶正法用于单纯正虚而无外邪者;祛邪法用于单纯又邪而正虚不足者;先扶正后祛邪法用于正虚而邪不甚者;先祛邪后扶正法用于邪盛而正虚不甚者;扶正祛邪并举用于正虚邪实三因制宜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患者喜动多属阳证,喜静多属阴证;患者卧时蜷缩成团,面常向里,精神

7、萎靡者多属阴证、虚证,卧时仰而伸足,常揭去衣被,不欲近火者,多属热证;患者卧时喜加衣被,或向火取暖喜热者,多属寒证;患者坐而俯首,气短懒食,则属肺气虚或肾不纳气证舌色鲜红,属邪热甚或阴虚火旺;舌尖红属心肺热盛;舌尖红属肝胆热盛;舌色绛而润的为热入心包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躁动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无力,少言沉静,属虚证、寒证;初起声音突然嘶哑,是感受风寒外邪,肺气不宣所致,属实证;就病逝引则多为精气内伤,肺燥津枯所致咳嗽声重浊,鼻塞流涕是外感风寒;咳声不扬,痰稠色黄,咽干红痛是外感风热;干咳无痰,咳声无力是肺燥伤阴或虚劳证;咳嗽顿作、呛吐,多见小儿百日咳26闻呃逆声高有力,暴发顿作,多是肝胃气火上

8、逆,属实热之症;若闻呃逆低怯无力,断续不接,多属胃气虚弱且胃气不和;久病、重病阶段出现呃逆现象,属胃气将败之恶候27.四时气候护理的基本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8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诚挚体贴、一视同仁、因人施护饮食调护的基木要求:饮食宜有节、饮食宜随和、饮食宜卫生、饮食宜清淡、合理烹饪、三因制宜、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加强食后护理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和陶瓷罐为佳忌用铁、铜、锡、铝等容一般用井水、自来水、蒸镭水或纯净水另外煎药须用凉水或凉开水,忌用开水煎药煎药火候“先武后文”为原则先煎(海蛤壳、牡蛎、珍珠母、水牛角、龟板、鳖甲、穿山甲、鹿角、生石膏、寒水石、磁石、代赭石、附子、乌头、半夏、商陆、

9、灶心土、糯稻根)后下(薄荷.董香、砂仁.豆蔻.沉香)包煎(旋覆花、滑石.车前子.青黛、赤石脂)另炖(人参.西洋参、鹿茸.犀角)悻化(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磨汁(犀角.羚羊角)冲服琥珀、犀角.珍珠.羚羊角)泡服(番泻叶、胖大海.菊花)34.中药用药“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35.补益阳气类方药宜清晨或上午服用:发汗透表要宜于午前服用:催吐药宜于清晨服用;行气利湿药宜于清晨服用;滋养阴血药宜36. 于夜间服用;安神药宜于夜卧时服用;泻下药宜于午后或暮夜服饭前服药:补益药、制酸药及部分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饭后服药:消导药、抗风湿药睡前服:安神药、涩精止遗药、缓下药定时服:平喘药、截疟药、主治月经不调的药物温服:多数采用温服热服:理气、活血、化瘀、补益剂37. 凉服:止血、收敛、清热、解毒、祛暑剂熏洗时药液温度为50-70,浸浸泡时温度是38-4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