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3765736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Word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Word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Word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Word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自然科学根底综合练习及答案填空题第一章1古代中国的四大创造是:_、_、_、_。2自然科学的开展经历了_、_和_三个阶段。3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是_、_和_。4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法国化学家_。5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_、_和_。6假说的根本特征是:_、_。7科学活动的三个根本要素是:_、_和_。8自然科学是以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_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根本方法。9科学是由一系列的_、_和_组成的知识体系。10_是参与化学反响的最小微粒。11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根底上,运用_、_、_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响。第二章12地球的外部圈层由_、_、和_组成。

2、13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称为_。14海底地貌中深度和坡度很小的是_,坡度较大的是_;大洋的主体是_,深度很大但坡度很小。15生物的_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组成的。16组成蛋白质的根本单位是_,它的通式是_。17组成核酸的根本单位是_,核酸可分为_和_两大类。18细胞膜具有_和_的特点。19细胞有丝分裂可人为地划分为_和分裂期两大阶段,其中分裂期又可分为_、_、_和_。20把Cl2通入含有I、Br、S2三者浓度相近的混合溶液中,首先析出的是_,其次析出的是_,最后析出的是_。21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与水反响最剧烈的是_;常温下能形成

3、有颜色气体单质的是_。均填元素符号22NaHCO3水溶液,参加石蕊指示剂,溶液呈_色,因为NaHCO3是_盐,水解后溶液呈_性填酸或碱。23元素是具有相同_的同类原子的总称,分为_和_两大类。24将9.2g Na(摩尔质量23g/mol)和15g Cl2(摩尔质量71g/mol)充分反响,所得NaCl的物质的量是_,将这些NaCl完全溶于500 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5地球的演化大致可分为_、_和_三个阶段。第三章26由无数的_和_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星系。27人用100N的力将质量1kg的足球踢出30 m远,球获得的初速度为10 m/s,那么人对足球所作的功为_。28船上的

4、旅客看到岸边的树向正北运动,旅客是以_作为参照物的,此是船朝_行驶。29_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电动抽水站的电动机和水泵都固定在很重的机座上,就是为了_它们的惯性,减少振动和防止碰撞而移动位置。30将20kg的物体以2m/s的速度提升10m需要做_J焦耳的功,假设将它从静止开始以同样的力加速提升10m,需做功_J。31离开地面同样高的铝块和铅块,如果体积相同,铅块的势能_铝块的势能。32人造卫星在半径为107m圆形轨道上受到地球的引力是104N,卫星每绕地球运行一周,地球的引力对卫星做功_J焦耳。33用绳子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绳子突然断裂了,小车将作_运动,这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

5、受的力的大小为_。34由相互作用的物体或物体_所决定而具有的能称为势能。35自转的线速度因所处纬度和高度而各不相同,在_的线速度最大。36地球公转的特点是_。37形成季风最主要的原因是_。38东八区的区时是20:00,那么此时西十区的区时是_。39以36 km/h在水平道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发生紧急情况而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5 m/s2,问从刹车瞬间经1s后汽车行驶距离为_米。第四章40生物界的营养方式有_和_两大类型。41绿色植物能进行_,把_转变为有机物,同时把_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_中。42光反响需要_,在叶绿体的_中进行;暗反响不需要_光,在叶绿体的_中进行。43人类的营养素包括_、

6、_、_、_、_和_六大类。44_和_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45根据生命化学进化说,生命起源的三个演化阶段为(1) _;(2)_;(3)_。46人体的大消化腺是_、_和_。47生殖的根本类型有_和_。48纯种黄色豌豆YY和纯种绿色豌豆yy进行杂交,根据基因的别离规律,F1豌豆的颜色应是_,它们的基因型是_。通过自交,F2豌豆的表现型为_,比例是_,它们的基因型为_,比例是_。49根据地质科学的研究,_是古生物学中生物进货的直接证据。50人工选择的三要素是_、_和_。自然选择的根本论点是_、_、_和_。51一不患血友病的女子和一患血友病的男子结婚,他们的男孩患血友病的几率为_。52每种

7、生物的体细胞中都具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而且都是以_成对存在的。第五章53水资源的三个根本特征是_、_、_。54矿产资源的特点,除了地区分布不均,数量有限属可再生资源外,还往往有_。55煤的合理使用方法比拟成熟的有_方法和_方法。56煤经高温干馏后的产品有_、_和_。57半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中可燃气体有_和_填化学式。58石油常压分馏得到的产品有_、_和_。59食盐水电解的产品有_气、_气和_水溶液。60为了提高橡胶的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使橡胶不易变形,要在橡胶料中参加_元素,这种工艺过程叫做_处理。经处理后橡胶的线型分子转变为_结构。61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归纳成四个字就是开源节流。其中,开源是_

8、;节流就是节约使用能源,特别重视节约_。62铁块从高处落下,砸在木块上,在接触的过程中,铁块的_能减少,木块和铁块的_能增加,这是通过_方式到达物体之间能量转移和能量形式的转化的。63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_使铁芯磁化而产生磁力的装置。它的应用很广,最主要的特点是控制_,比拟平安,而且便于远距离的_控制。64自然界存在着许多运动形式,当运动形式相互转化时,它们的能量也随着_。各种内燃机是利用汽油或柴油在燃烧过程中将_转换为内能,内能再转换为_,推动活塞运动。65人类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能量,利用水能和风能,都是来源于_能。66两物体相互作用时,如果合外力为零,那么作用前后遵循_定律;两物体相互作

9、用时如果没有机械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那么过程中遵循_定律;各种永动机都不可能制造成功,这是因为它违反了_定律。第六章67光射到两种媒质的分界面时,一局部进入另一种媒质里继续传播的现象称为_。当光从空气竖直照射水面时,光线传播的方向_。68光从_射向_,当入射角_临界角的情况下,光将全部反射回原媒质中,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69近视眼的视网膜晶体的焦距太短,或者晶状体比正常眼睛_一些,选用适当焦距的_可以矫正近视眼。70声波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_的变化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在常温下,在_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_中传播的速度,更大于在_中的传播速度。71在墙的一侧放置声源,在另一侧也能听到该声源

10、发出的声音,这是声源的_现象。72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个琴健时,发出的声音的_不同,这是由于琴健振动的_不同。73音调就是乐音的上下,它跟声源振动的_有关,_越大,音调越高。小孩声音的音调比成人高,是由于小孩所发声音的_较高。74频率高于_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_的声波称为次声波。75填写出以下现象的热传递方式:物体在火炉旁被烤热:_,一壶冷水放在火炉上被烧开:_,用铁条一端通火时,另一端变热:_。76棉被拿到太阳下晒了以后,盖起来变得松软暖和的原因是:_ _ _。77电磁波波长最长的为_,波长最短的为_。78随着时代的变革,信息传播物有屡次的演变。先后通过语言、信物到_驿站、交通,邮站到

11、_、_到_等屡次转变,并向着万用智能通信网开展。79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主要特点是对信息进行_存贮、变换、加工,然后再将加工后的信息_。80两物体相互接触,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是因为两物体具有相同的_。第七章8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8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是_。83生物对环境产生很大作用,它能改变_,影响_,并参与岩石和土壤的形成。84生态系统最根本类型可划分为_、_、_三大类。85我国人口状况的特征是_、_、_。86人口问题比拟突出的是_、_、_和_。87我国人口政策的根本内容是_。88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是_、_和_。89工业“三废指的是_、_和_。90_与_共同组成

12、的物质和能量系统称为生态系统。单项选择题第一章1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 A牛顿B伽利略C哥白尼D道尔顿2最早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D德谟克利特3不属于科学教育内涵的是 A科学知识B科学精神C科学方法D科学头脑4给活力论致命打击的是 A无机物合成酒精B无机物合成醋酸C无机物合成尿素D无机物合成糖类5不属于实验的一个阶段的是 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C结果处理阶段D提出假说阶段6应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有三个特点,下面各项中不在其内的是 A可以纯化研究对象B可以使用实验仪器C可以强化实验对象D可以模拟自然过程第二章7太阳大气由三个圈层组成:底层是 A光球B色球C日冕D太阳风8

13、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 A球形B椭球体C梨状体D苹果形9陆地地貌有五大类型,其中地表起伏大,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的类型是 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10葡萄糖是生物体内的 A贮能物质B调节物质C主要组成成分D主要能源物质11同等质量的以下物质,在彻底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A葡萄糖B淀粉C脂肪D蛋白质12生命活动中最主要的物质根底是 A脂类和蛋白质B糖类和蛋白质C核酸和蛋白质D水和蛋白质1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 纺锤体形成在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在 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在 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时期是 A分裂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E末期1420号以前的元素,

1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15把Cl2通入以下各物质的溶液中,阳离子能被氧化的是 AK2SBHBrCNaIDFeBr216某短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该元素气态氢化物中的化合价为 A+5价B-3价C-2价D+3价17以下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苯和甲苯B丙醇和异丙醇C乙烯和乙炔D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18要使两种溶液的沸点上升并且升高值相同,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溶质是非挥发性B溶质都是非电解质C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溶质的摩尔浓度相等1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Cl、HAc、H2SO4溶液,酸性强弱顺序为 AHCl H2S

15、O4 HAcB.HCl = HAc H2SO4CHCl = HAc HCl HAc第三章20一吊车从地面将质量为100kg的物体以2 m/s2的加速度竖直提升9 m,该过程中吊车对物体所做功的功率为( )A1200WB1800WC3000WD3600W21一人将质量为5kg的物体从9 m深的井底以2m/s的速度匀速提起,该过程中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22甲、乙两船同向行驶,甲船的乘客看乙船时,觉得自己所坐的船在后退,这是因为 A乘客以乙船为参照物,而且乙船行驶比拟快B乘客以甲船为参照物,而且乙船行驶比拟快C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而且乙船行驶比拟快D两船相对静止23人从行驶的汽车上向车后跳下来,

16、容易发生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C向汽车的右侧方向跌倒D向汽车的左侧方向跌倒24以下飞行器可以在太空中飞行的是 A汽艇B空气喷气式飞机C螺旋桨飞机D火箭喷气式飞船25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有位乘客看到自己头顶上有水滴即将落下,这水滴将落在 A乘客的后面B乘客的前面C乘客的头顶上D乘客的旁边26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合外力的方向即速度的方向B合外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加速度的大小C合外力的方向即为加速度的方向D合外力越大那么物体速度变化越大27在水平的路面上,有一辆卡车正在以速度V0匀速行驶,一物体从外面竖直落入车内,那么卡车的 A动量增大、速度不变B动

17、量减小、速度不变C动量不变、速度不变D动量不变、速度减小28“第一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这句话违背了( )29对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B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的周期是不变的C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30天文学上将整个季节太阳都直射在南半球时称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1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的本地或本经度的时间称为 A地方时B标准时C区时D法定时32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时日期要 A增加一天B减少一天C没有变化D并不确定33发现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的

18、科学家是( ) 34两地的经度分别为1081 7E、1032 9E,那么两地地方时之差( ) 35东十二区是1月1日15:15,那么此时西十二区是 A1月1日15:15B12月31日15:15C1月1日3:15D12月31日3:15第四章36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释放是发生在 A光反响阶段B暗反响阶段C固定CO2时D复原CO2时37光合作用所释放的分子氧,来源于 ACO2BH2OC三碳化合物D葡萄糖38人体中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胃B肝脏C小肠D大肠39人体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A胆囊B肝脏C胰腺D肠腺40用秋海棠的叶来繁殖后代的生殖方式属于 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配子生殖D营养生殖41人类

19、和高等动物唯一的生殖方式是 A同配生殖B异配生殖C卵子生殖D孤雌生殖42在亲本基因型为DDDd的子代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百分比为 A25%B50%C100%D0%43绵羊有白色的和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那么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应该是 ABBBBBBBBbCBbBbDBBbb44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 A适者生存B遗传和变异C生存斗争D自然选择45以下哪项不属于同源器官 A马的前肢和蝙蝠的翼手B人的上肢和鸟的翼C鸵鸟的足和骆驼的前肢D企鹅的鳍状翼和鲸的鳍第五章46自然资源按利用性质可分为三类,铁、

20、铜等矿物属 A不可更新的资源B可更新的资源C永可更新的资源47土地资源有四个特征,以下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A土地是具有生产能力的B土地数量是无限的C土地资源具有时间性季节性D土地有固定的空间和地域48通过石油加工,可以得到的主要产物是低级不饱和烃,作为化工原料,选用的石油加工方法主要是 A裂化B裂解C分馏D重整49原子核能来源于 A质子的内能B中子的动能C电子的势能D核子的结合能50以下金属氧化物具有两性酸性和碱性的是 A氧化钠B氧化铝C氧化铁D二氧化锰51用以制造食品包装的原料是 A聚乙烯B聚氯乙烯C聚苯乙烯D聚乙烯醇52通常不用作合成纤维原料的是 A聚酯树脂B聚酰胺树脂C聚苯乙烯树酯D聚

21、丙烯腈树脂53不属于炼铁主要原料的是 A焦炭B石灰石C铁矿石D生石灰54以下实例中的运动物体,机械能不守恒的是 A抛出的钢球做斜抛运动B用细绳拴着一个小球,绳的一端固定,使小球在竖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C物体沿着一个斜面匀速下滑D用细绳拴着一个小球,绳的一端固定,使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55一壶水烧开时,水蒸气会将壶盖冲开,这现象中水蒸气 A对壶盖做功,使壶盖热能增加B对壶盖做功,使壶盖机械能增加C对壶盖热传递,使壶盖热能增加D对壶盖热传递,使壶盖机械能增加56以下各例中不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阳光照射衣服,衣服的温度升高B用打气筒打气,筒壁变热C擦火柴时,火柴头上的红磷温度升

22、高到红磷的燃点D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觉得温暖些57生活中各种能量相互转化的事例有很多,以下现象中,涉及到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是 A电流通过电炉发热B电流通过灯丝发光C电流通过电解液D电动机的转动第六章58在黑夜中拍摄景物,所用底片必须对以下哪种光线敏感 A紫外线BX射线C红外线D可见光线59钻石经琢磨后,即能灿烂夺目,主要原因是 A钻石的折射率很小B钻石质地细致,光线不易透过C射入钻石的光不易射出D钻石的临界角小,射入的光线易发生全反射60有关光的本性的表达中,较为准确的是 A光是从发光体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微粒B光是一种波动C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光子D光是具有

23、电磁本性的物质,它既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61夏日里,雷雨时雷声隆隆不绝,这是声波的 A共鸣现象B在云层界面发生屡次的反射击现象C绕过障碍物的衍射现象D叠加时的干预现象62两个女高音分别唱同一首歌曲,听起来各有特色,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发音时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品不同D声波进入耳朵的声强不同63热传递的规律是 A热量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B热量从热量较多的物体传给热量较少的物体C热量从内能较大的物体传给内能较小的物体D热量从比热容较大的物体传给比热容较小的物体64在生活中常遇到内能转化的事例,以下现象中只有热传递发生的是 A用锤子叮叮铛铛地敲打金属B石块自由落下C雪在阳光照射下融

24、化D正在运转的电动机65走马灯旋转的原因是 A走马灯内空气对流,推动叶轮旋转B灯泡的热辐射,推动叶轮旋转C灯泡将热传导给叶轮,使它旋转D叶轮受热膨胀而旋转第七章66留鸟的迁徙是由于 起了重要的信号作用。A光照长短B温度上下C水分多少D空气的运动和变化67植食动物是 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6820世纪末世界人口相当于20世纪初人口的 A1倍B2倍C4倍D8倍69破坏大气的三大元凶是 A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光化学烟雾B温室效应、酸雨污染、光化学烟雾C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70水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是 A海水倒灌B城市工业废水C生活废水D农

25、业排水71“可持续开展的观点是20世纪 提出的。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问答题第一章1试述20世纪科技开展的特点。9分2简述STS科学教育。6分第二章3试述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6分4地球的海陆分布有何特点?6分5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8分6生物的根本特征有哪些?10分第三章7简述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情况。6分8为什么热水瓶在硬地上被碰倒比在沙地上被碰倒容易破碎?为什么满热水瓶倒下时比空热水瓶倒下时更容易碎?6分9如何划分地球五带,每个地带各有何特点?7分10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什么情况下可将物体视为质点?6分第五章11简述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特点。12分12简述利

26、用太阳能的优缺点。10分13试述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方法。6分第六章14电影院的银幕为什么不用镜面?6分15光的镜面反射符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符合反射定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6分16把冰箱的门翻开,放在一间密闭的房间中,能上电后,室温会如何变化?6分17简述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8分第七章18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怎样进行的?8分19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6分20说明可持续开展观的深刻含义。10分21什么是环境?它对生物有哪些影响?11分第八章22什么叫生物技术?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计算题第二章1取金属镁,跟100mL适当浓度的稀H2SO4完全反响没有H2S

27、O4剩余。求稀H2SO4和生成Mg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6分216.70 g,求混合物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物质的量。9分30.2600 g纯碱所含杂质不与盐反响,与20.00 ml 0.2000mol/l的盐酸刚好完全反响,求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6分第三章4质量为5104Kg的机头与同样质量静止的车厢相碰后挂接在一起,假设机头的速度变化2m/s,碰击的时间是,铁轨与车轮间阻力是车重的倍,求挂接前机车的速度。9分5质量M=8kg,m=4kg的两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同向而行(M在m之前5m处),其速度分别为VM=2m/s,Vm=4m/s,设它们发生弹性正碰。试求碰撞后两

28、物体的运动速度。9分第四章6在人类中,惯用右手(R)对惯用左手(r)是显性,假设父亲惯用左手且为血友病患者,母亲惯用右手但不患血友病,问他们所生的男孩中,惯用左手且为血友病患者的几率是多少?9分第五章7输电线的电阻共计,输送的电功率是100kW,用400V的低压送电,输电线上发热损失的功率是多少kW?改用10000V的高压送电呢?6分第六章8光线从某种物质射入空气,测得入射角为18,折射角为30,求这种物质的折射率和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6分填空题第一章91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92古代、近代、现代93太阳中心说向神学的挑战、血液循环学说对神学的打击、伽利略为近代自然科学开辟道路94拉瓦锡9

29、5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96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具有一定的猜想性97探索、解释、检验98自然、实验99原理、原那么、学说100原子101概念、判断、推理第二章10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03同位素104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105新陈代谢106氨基酸、H2NCHRCOOH107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108选择透过性、半流动性109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110S、I2、Br2111H、Na、Na、Cl112蓝、强碱弱酸、碱113核电荷数、金属、非金属114、115原始地圈形成、生命产生与开展、人类出现第三章116恒星、星际物质11750J118

30、船、正南119质量、增大1201960、1960121大于1220123匀速直线、零124内部相对位置125赤道上126具有严格的轨道、周期和速度127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及其季节变化1282:001292第四章130自养、异养131光合作用、无机物、光、有机物132光、类囊体、光、基质133糖类、脂类、蛋白质、矿物质无机盐、维生物、水134无机盐、维生素135从无机分子到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多分子体系的形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136唾液腺、肝脏、胰腺137无性生殖、有性生殖138黄色;Yy;黄色和绿色;3(黄) :1(绿);YY、Yy、yy;1:2:1139化石140变异、遗传、选

31、择;变异和遗传、繁殖过剩、生存斗争、适者生存14125%142同源染色体第五章143淡水资源所占比例小、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与人类关系最密切144伴生性145煤的干馏、煤的气化146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147H2、CO148汽油、煤油、轻柴油149氢、氯、氢氧化钠150硫、硫化、网状立体151加紧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矿物燃料152动能机械能、内能、做功153磁效应、自动、自动154相互转换、化学能、机械能155太阳156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第六章157光的折射、保持不变158光密媒质、光疏媒质、大于159更凸、凹透镜160温度、固体、液体、空气或气体161衍射162响

32、度、振幅163快慢、频率、频率16420KHz、20Hz165辐射、对流、传导166棉被里的棉纤维受热、空气膨胀,使棉纤维变得疏松、柔软;棉被疏松,不流动的空气增多,使热传导减少167无线电波、射线168文字、电报、 、图像数据169自动、输出170温度第七章171太阳能172食物链173大气成分、水循环174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175增长速度快、人口基数大、人口构成轻但老龄化大加速176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剧;经济开展缓慢、就业压力严重;城市人口膨胀、城乡矛盾激化;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177实行方案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相适应

33、。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178过度放牧和过度耕种、土壤的盐碱化、森林的砍伐179废气、废水、废渣180生物群落、非生物群落单项选择题第一章72B73B74D75C76D77B第二章78A79C80C81D82C83C84A B C B E85B86D87B88A89C90D第三章91D92B93A94A95D96C97C98D99C100A101D102A103B104B105C106B第四章107A108B109C110B111D112C113D114C115D116C第五章117A118B119B120D121B122A123C124D125C126B127A128C第

34、六章129C130D131D132B133C134A135C136A第七章137A138B139C140D141B142C问答题第一章23共9分,每点3分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如:物理学领域中,建立了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体系等;生物学领域中揭示了DNA的结构,遗传工程在新的技术革命中将发挥更巨大的作用等;科学走向综合。人们的视野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都扩大10万倍以上,对自然界有更深入的了解,使生物学与化学、物理学结合得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重大科技成果,都将是综合研究的结果;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在20世纪,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

35、用越来越显著,对人类历史开展和国家兴衰起着决定作用。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寿命延长,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24共6分STS是科学、技术和社会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S科学教育是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开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第二章25共6分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行星、卫星及彗星、流星和星际物质环绕太阳公转。太阳系大体上是个球体,其半径有10万天文单位,其质量的99.9%集中在太阳上,光和热也来源于太阳。26共6分地球外表海陆分布不均,海洋大,陆地小。陆地分布北半球大于南半球,东半球大于西半球。27共8分,每点2分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上,几乎到处都有

36、生命,这说明地球上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太阳是地球上生命的源泉。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及生物的生存活动等都需要能量,太阳就是这一能量的源泉;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地球外表的平均温度维持在22左右,是生命存在和开展的根本保证;地球上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液态水。水是生命存在和开展的根本保证,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含有浓厚的大气。大气中含有适于生物呼吸的氧气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因而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28共10分,每点2分生物之间虽然千差万别,但又有着共同的特征,都按照生物界的根本规律发生和开展。这些根本特征是:严整复杂的结构。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构成;新陈代谢。通过新陈代谢,生物

37、从外界吸取养料,变成自身有用物质,同时排出废物,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生长、发育和生殖。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开展和灭亡的过程,生物亦不例外,也要经历生长、发育。通过生殖,又保持了种族繁衍;应激性和适应性。应激反响能使生物趋利避害,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的生存、繁衍;适应性能使生物在一定程度内适应环境变化。生物一旦丧失了应激性和适应性,也就无法生存;遗传和变异。通过遗传,保持了生物物种的相对稳定,而变异又引起物种进化。第三章29共6分当合外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但速度仍然增大;当合外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合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速度也减小。30共6分热水瓶倒翻在砂土

38、上,两物体的相互作用有一个缓冲,延长了热水瓶与砂土的作用时间,平均冲力减小,所以不容易破碎。而注满了水的热水瓶与空热水瓶相比,两者质量不一样,倒翻在地上时,注满水的热水瓶动量大,冲量也大,因而平均冲力大,故更容易碎。31共7分地球五带以纬度划分,其界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热带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太阳高度大,光照强烈,昼夜长短变化不大。南、北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分别与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带,太阳终年不会直射,昼夜长短变化大。南、北寒带是南、北极圈分别到南、北极之间的地带,太阳高度很小,光照强度低,夏季和冬季分别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32共6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各个点的运动状况都相同

39、;且研究的问题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而跟物体的形状、大小无关;或者物体自身的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它的形状和大小,便可将物体视作质点。第五章33共12分,每点3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类型多样,可利用土地相对数量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数量少;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我国森林资源少,分布不平衡。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局部矿种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单一矿少。34共10分,每点2分优点:是再生热源。太阳中心区每时每刻进行着热核反响,每秒中有1025KJ的能量,估计可以维持60亿年;能量很

40、大。太阳以光辐射的形式传递能量,到达地球陆地外表的约为17万亿千瓦,相当于全世界目前一年总能耗的3.5万倍以上;没有污染。太阳辐射能不会产生污染物。缺点:受昼夜和天气影响。直接利用太阳能加热或发电不能连续使用,要设法把太阳能贮存起来技术上还有困难;目前利用太阳能本钱高。设备装置投资较高,而利用率又受到限制,必须加紧研究,降低本钱,才能大规模地正常使用。35共6分腐蚀原因3分:直接发生化学反响而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由于发生原电池反响而引起的腐蚀电化腐蚀。防护方法:改变金属结构;覆盖保护层;电化学保护。第六章36共6分影院的银幕能产生漫反射,使坐在银幕前各处的观众都能看见银幕上的像。假设改用平面镜

41、,那么镜面反射是朝着某一个方向的,不产生漫反射,不能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37共6分后半句错了。当一束平行光线射到光滑平面时,因其入射角都相等,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也都相等,形成向某一方向的镜面反射。2分而当一束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外表上时,每条反射光线仍符合反射定律,只因为此时的光线的入射角都不一样了,所以反射角也不一样,反射光线呈现毫无规律的杂乱指向,这也就是漫反射的成因。38共6分室温会升高。冰箱的门翻开,冰箱的温控开关所处的环境温度与室温相同,它将一直控制冰箱处于致冷状态,冰箱压缩机不断工作,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促使室温升高。39共8分,每点2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

42、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里,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等于光在这两种媒质中的光速之比。第七章40共8分生态系统中能量来源于太阳能,绿色植物提高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制造有机物,植食动物吃植物、肉食动物吃植食动物,成为食物链,能量不断转移并逐渐消耗到殆尽,因此流动是单向性的,生态系统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物质在生态系统中能不断参与循环,化学物质被植物吸收进入生物界,并沿着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而流转,最后以排泄物和残体的分解形式又回到环境中,循环不息。

43、41共6分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一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再难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生态破坏,环境失调,威胁人类生存。如森林被大砍伐后使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被瓦解,造成大气流动和水分循环的混乱,致使风蚀加剧、毁坏耕地等一系列严重后果。42共10分,每点2分可持续开展观的深刻含义表现在:它突出强调的是开展,把消除贫困作为实现可持续开展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对开展中国家而言尤为重要;可持续开展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开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这也是可持续开展区别于传统开展的重要标志;可持续开展强调代际之间时机均等,指出当代人与后代人同享有正当环境权利,都有合理利用

44、资源和拥有优美环境的权利;可持续开展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增长,减少经济开展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可持续开展要求建立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43共11分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2分,以下每点各分 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起源、进化和开展都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理、形态及其分布等情况。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光。光不仅是生物的根本能源,而且直接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及其分布;温度。温度影响生物的发育分布和生活习性

45、;水。水是生命存在和开展的根本保证,是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空气。空气能提供生物呼吸的氧气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土壤。土壤能为生长在其中的植物提供养分,因而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构成复杂的生态环境。第八章44共8分生物技术是应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手段来直接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成分,以提供商品或为社会提供效劳的一门科学技术。2分,以下每点1.5分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医药工业。这是生物工程开发中进展最快的一个产业,主要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合成治疗人体某些疾病的药物;食物发酵工业。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技术改造,培养出一

46、些新的菌种;农业。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提高植物的固氮率及光合作用效率,继而提高粮食产量;畜牧业。用基因工程合成的激素,从而导致畜牧业向有利方向开展。计算题第二章9共6分解:设稀H2SO4的浓度为x mol/L,MgSO4溶液的浓度为y mol/L,那么:Mg + H2SO4 = MgSO4 + H2 质量g物质的量mol0.02 0.02 0.02(2分)因为1mol金属镁与1mol H2SO4反响生成1mol MgSO4,所以100mLH2SO4中含H2SO4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有:x = (2分)y = (2分)10共9分解:设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克,那么: 混合物中NaCl与HCl不反响,只有Na2CO3与HCl反响生成NaCl、CO2和H2O (1分) Na2CO3+2HCl=2NaCl+H2O+CO2 质量增加 106 258.5 258.5-106=11 = (3分) x=2.12(g) .(1分) 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 (mol)(2分) NaCl的物质的量 (mol) (2分)11共6分解:设纯碱中Na2CO3的质量为x克,那么: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210-3 = (3分) x = 0.2120(g)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