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京新高速公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模板)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3724617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京新高速公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4.京新高速公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4.京新高速公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4.京新高速公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京新高速公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模板)(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撰写人:_日 期:_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段(阿拉 善盟境内)LBAMSG-2标段工程京新高速公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范本)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京新高速公路临白段(阿盟 境内)LBAMSG-2项目总承包管理部第XX项目部测量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目 录1.总则12.目标13.测量的原则14.职责分工15.测量内容26.测量质量控制37.测量仪器装备管理58.测量仪器的使用管理及停用报废情况69.附则8第 2页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项目部测量管理工作,提高测量管理水平,保障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使测量工作更好的为施工生产服务,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

2、施工测量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的标准、规范以及有关设计方案。第二章 测量原则第三条在测量布局上,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在测量精度上,应遵循“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在测量次序上应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杜绝错误”,“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原则。第三章 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第四条组织机构项目部测量工作第一责任人为总工程师,由工程管理部统一协调管理,工区、施工队测量负责人具体各项工作。第五条 主要工作职责1、组织参加测量检测单位组织的测量交桩,签署交接桩纪要;2、组织对线路进行精密导线网、水准点复测及加密工作,并将测量成果进行整理

3、,上报监理单位审核、批复;3、按相关规范要求完成本标段控制网的定期复测工作;4、负责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持证上岗;负责对用于项目部测量仪器的定期检校及日常保管工作;5、在测量中做好与相邻标段的联测工作;6、配合和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监理单位要求及时提交相关测量资料;7、负责本标段内精密网控制点及加密桩点的保护工作;8、负责本标段日常测量资料的收集、归档及竣工资料的整理;9、按要求进行竣工测量。第五章 测量内容第六条交接桩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测量主管参加,配合设计交接桩工作,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资料,逐一接收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等桩橛,办理交接桩签认手续,组织有关测量人员对所有控制点

4、进行现场确认,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的测量桩位标志。第七条贯通复测、控制测量根据工程的精度等级要求,编制平面、高程控制点施工复测方案, 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组织实施。贯通复测、控制测量成果应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第八条施工过程中的复测施工过程中,一般应每半年对控制网进行一次复核,平时每1-2个月也要进行检查,如发现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有丢失、移动,应及时检测、补设。第九条施工放样测量在工点开工前,项目部测量组要充分熟悉设计资料,利用控制网点设置施工用桩。其主要有:路基中心桩、边桩;涵洞中心桩、出入口桩及十字线护桩;桥梁的墩台中心桩及其护桩;隧道的进洞方向桩、洞门桩、仰坡放样

5、桩;各工点的水准基点桩设置:隧道洞口、大桥附近不得少于3个,一般路基地段每1km左右1个。对设置的施工用桩,要注意保护,经常复核。如遇丢失、移动,及时补设。在技术交底时,要向工点施工负责人现场交桩。第十条竣工测量竣工贯通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线路中线贯通测量、路基竣工测量、横断面竣工测量、桥涵竣工测量,对施工过程测量控制做出评价;埋设永久性基桩并按规定设置护桩,提交路线曲线表,断链表,中线基桩表,统一里程与施工里程对照表,提供编制竣工文件所需的测量数据。对各工点工程进行中线、各部尺寸、标高逐一测量并与设计对照,完成工点竣工测量工作。第六章 测量质量控制第十一条测量质量控制的核心是测量复核制,各级测量

6、机构及人员都必须遵循复核制的基本要求,在测量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第十二条控制测量重点工程(隧道、地铁、大型站场、机场、试车场、建筑群、特大桥、大型立交桥等)应建立独立控制网,以提高精度便于放样。第十三条项目部使用的复测成果和控制网测量成果必须引用经上级公司审批后的测量成果,测量的外业工作必须构成闭合检核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内业工作应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并相互校第十四条监控量测方案经审批后方可实施;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施监控量测时,应设专人负责管理。总工程师必须每天审阅监测日报并签署下步施工意见。第十五条为确保工程质量

7、,项目部必须按测量复核制的基本要求,对各项测量工作实行自检;重要的定位、放样和施工阶段性复核实行外检(测量监理复核检查或上级测量机构复核检查)。总工程师和工程部长应履行测量工作检查、测量问题纠偏。第十六条为检查控制测量项目的各项作业是否规范,测量成果的质量与精度是否合格、可靠,实行工区间交叉抽检。第十七条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书、图表必须真实完整,并应妥善保管。数据填写严格按操作标准记录,保持测量记录整洁、规范,严禁涂改或采用计算机打印。第十八条认真贯彻执行测量成果复核制度。测点编号与测量数据明确。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计算。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二人独立计算、相互核对。测量原始记录须

8、按测规要求进行闭合精度分析评价。未经第二人计算复核并确认无误的资料严禁使用。第十九条原始测量记录保存至项目全部交工验收。第七章 测量仪器装备管理第二十条项目部应建立测量仪器、测量技术文件、测量人员管理台帐,按季度梳理,及时更新。总工程师和工程部长应履行测量工作检查、测量问题纠偏、仪器自检及送检等测量管理职责。测量仪器应每年检定一次,每月组织仪器自检一次,随时掌握仪器性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校正检定,项目部应及时按要求填写测量设备一览表。第二十一条建立相关测量仪器台帐。第二十二条新购设备到货后,应对照定货和装箱清单,逐一清点仪器设备及配件,如有遗漏,应立即通知供货商更正补齐。第二十三条新购置仪器应

9、及时进行组固,并对仪器数量、状态等情况建立管理档案,列入台帐。第八章 测量仪器的使用管理及停用情况第二十四条仪器的使用、维护必须由专职测量人员负责,非测量人员严禁随意修改测量仪器的参数。使用测量仪器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及注意事项,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人员对所使用的仪器应负有高度的责任心,要爱惜仪器、保持仪器整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第二十五条各种测量仪器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准确记录检定、维修情况,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证使用状态良好。第二十六条建立完整的测量仪器台帐和保管、使用、维修制度。第二十七条在仪器有效期内使用时,如发现仪器已偏离校准状态,应立即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定,

10、并采取适当措施,做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第二十八条测量仪器应按规定周期或根据实际需要送交国家认可的检测部门进行检验和校正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以及超过检定周期的不得使用。第二十九条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检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检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第三十条收尾项目暂不使用的测量仪器,将仪器主机及配件清点齐全后及时返交上级公司。第三十一条测量仪器损坏或有故障时应停止使用,停用仪器必须做出明显标记,并及时送到专业机构进行维修,其他人不得随意拆卸。第三十二条仪器损坏维修时,原则上应送至原厂家的维修部门进行修理。 第三十三条为确保测量设备有效管控,防止不符合要求

11、的仪器投入使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有效,专职测量人员应做好测量仪器的调转、使用、停用、检校记录。并按要求认真登记填写测量设备调转明细表、测量设备购置明细台账、测量设备自校登记表登、测量设备维修记录表、测量设备停用启用登记表。第九章 附则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附件:1.测量设备一览表 2.复核测量管理台帐3.复核测量成果报审表4. 测量设备调转明细表5.测量仪器设备购置申请6.测量设备自校登记表7.测量设备维修记录8.测量设备停用(启用)登记表第 9 页 共 9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