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93706087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对幼儿德育教育的认识人总是在受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幼儿期是影响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重要时 期,早年的熏陶和教育在一个人性格形成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前几年,惊闻我国一留洋博士残忍地杀害了学术成就与其几乎同样斐然的同窗,事件全球轰动。后来新闻媒体又报道,清华大学四年级一学生“为了实验”,将火碱毫不犹豫地泼 向棕熊,面临一场可悲的牢狱之灾,国人为之哗然。作为教育者,不由得反思: 这些高学历、高智商的人尚且如此愚昧、野蛮,我们的德育是否被忽视了?是否 真正切实保证德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 针,德育为首已是不争的定论。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规定,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

2、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 段,基于此,应该说幼儿德育对于一个人一生的社会发展起着奠基的重要作用。一、对幼儿进行德育是古今育人的基本需要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良教育传统。“做人”教育是中 国传统教育的核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把“做人”教育作为 他们教育实践的主要任务,把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作为他们的教育主旨。 孔子办 学把“仁”、“礼”以及“恭、宽、信、敏、惠”等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使 用的教材正蒙宝典中就包括了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昔时贤 文、孝经、朱子治家格言”,以后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也是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 内容。南宋

3、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他主持白露洞书院期间,把“希圣希贤” 作为其教育宗旨,制定了 “为学名礼”的治学过程,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朱子 读书法”,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礼做圣人。到了近代,蔡元培则提出了 “公民 道德教育”的教育思想。认为“军国民教育及实力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新中国建立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一代领导人把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的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特别 强调对孩子的道德培养。他指出:“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 培养”,并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四有人才”的培养要求,即有共产主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以江

4、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续并发展了邓 小平的基本治国方略,明确强调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 这就把道德的 说服力与劝导力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江总书记提出了既要坚持不懈地“依法 治国”,又要坚持不懈地“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他指出:“我们应该始终注 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联系起来。” 这是对中国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良政治哲学的一种继承,也是对老一代革命家的政治理论在新时期的一大发展。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以德治 国”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和保证。而对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幼 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发展

5、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形势 下,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同时也不断出现各种新事物和新情况, 要求青年一 代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适应国内外的情况。要对新事物有敏锐感,讲究质 量和效率,惜时守信,有勇于进取的精神和开拓的精神。 对年轻一代心理品质的 新要求必须渗透到幼儿的品质培养中, 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对幼儿的思想 道德教育是古今中外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共识, 也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的根 本保证。有时之士已经普遍认识到,一代又一代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 是全民 素质提高的坚实基石。因此,抓住时代的特点,对青少年进行优良传统道德的教 育,已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长远大计了。二、向幼儿进行德育是幼儿个性全

6、面发展的需要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有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品德和性格的以及审 美等方面的发展。品德和性格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品德和性格对一 个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教育家、思想家都认为意志比天资聪慧重 要得多。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能提高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感知、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 处等处于活跃状态,并能承受一些困难与挫折。我国墨子曾说:“志不强者,智不达”,也说明了意志力在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国外有研究资料表明:“智力” 和“成就”不完全成正比,最明显的差别在于意志品质的不同。良好的意志品质 是一个人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对其一生的成长和

7、发展都将产生巨大影响。性格是人的个性的最重要方面,是由理智、情绪、勤奋等多方面的特征所构 成的。良好的性格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心理力量。 性格的理智特征可以使幼儿在感 知方面能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 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有稳定的注意力和 良好的注意品质。在思维方面表现出能提出问题,并善于独立思考。勤奋性格, 促进儿童体力、智力的各个方面经常得到锻炼。性格活泼开朗就能调动自身的主 观能动性,主动参加各项活动,积极与成人及同伴交往,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 发展。婴幼儿时期已开始显露出性格的某些特征。并在周围成人和小朋友的接触 中逐渐形成,应重视幼儿性格的培养。三、向幼儿进行德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随

8、着我国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 关注。独生子女身心发展的情况普遍认为: 在智力发展水平和身体状况方面, 一 般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在品德、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缺点,由于成人的 溺爱、娇惯,养成了孩子任性、粗暴、行为无约束。产生儿童这些缺点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幼儿家庭环 境存在着许多积极因素:成员简单,可以给孩子更多的爱抚和关心,创设优越的 生活条件,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因素:生活上的优越环境和过分 地照顾,而形成儿童娇生惯养;家长的溺爱,缺少理智的教育又形成儿童不良品 德和行为习惯。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家里一切玩具、图书、物品

9、等全为他个人所 有,不需和别人分享,易使幼儿产生“自我中心”的毛病;家长由于过分娇宠儿 童,一切包办代替,安排妥帖,挫伤了幼儿的积极性和独立性,使孩子产生依赖 性,自理能力差;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不加限制,而是听之任之,处处给以妥协和 满足,使幼儿缺乏自制力,养成幼儿任性、执拗和粗暴的性格。由于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利因素, 德育是独生子女教育 中的薄弱环节。初入园的三岁幼儿就会带来品德和习惯上的一些问题,在入园的三年中向幼儿进行德育时,又要结合家庭教育的特点,向家长进行宣传与帮助取 得家长的密切合作;幼儿期,儿童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克服缺点,培养良好的 品德和性格方面有较好效果。所

10、以,幼儿德育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四、向幼儿进行德育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向幼儿开始进行德育是完全可能的。研究表明, 学前期是儿童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个性的重要时期。在 这期间,他们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的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形成动力定型。因此,从小以正确的教育来影响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不仅非 常重要,也是可能实现的。如果这时期不重视儿童的德育,形成了不良的品德, 再想加以消除,则是不易。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的,“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地教育儿童,比做再教育的工作容易得多。从年纪最小的幼年时期起,合理教教育儿童,和一般人想象的一样,并

11、不是怎麽困难的事情”。“如果在儿童的早年,不能合理的教育儿童,使儿童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那将给以后的 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教育实践也证明:儿童品德上消极因素越多, 接受正确的思想就越难。这是因为进行再教育要经过受教育者的抵制、 醒悟和反 复,直到完全改正等一系列过程。幼儿时期的德育培养,会对儿童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儿童能在一起友爱地 游戏、学习与劳动,能关心、帮助别人,懂礼貌,逐渐就形成了友爱和热爱集体 思想的萌芽;儿童从小听从成人的教导,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则为遵 守纪律,热爱劳动打下最初基础;幼儿在游戏、上课、劳动活动中善于把事做到 底,就是将来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

12、的基础; 教育幼儿热爱周围的生活,尊重成人 的劳动和热爱劳动者,这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萌芽。德育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一种新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 过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由被动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到主动自觉的行动。 一种不 良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克服,是由破坏旧的动力定型到建立新的动力定型的发展过 程。这一切都需要经过长期地、反复地培养和教育才能完成。一个有正当价值观 念、人生观念、世界观念的人,在各种“德”与“失德”行为的选择中,无论在 人前还是人后,都很可能作出正当的选择;从小善良、正派,长大以后才可能最 终成为爱国主义者、集体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所以应关注孩子日常生活中表现 出来的善良本性和行为抉择倾向。正因如此,要培养年轻一代将来具有社会主义 的道德品质,必须从幼儿开始,使幼儿在品德的形成上奠定初步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