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弼时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93628133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弼时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弼时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弼时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弼时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弼时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弼时片区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宋祖英和汤灿都是湘籍著名歌唱演员。当她们表演女声二重唱时,我们仍能分辨出她们的声音来,这主要是因为她们的歌声有不同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音速2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3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2、4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6晴天的时候,树荫下的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圆形的光斑是()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树叶的影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7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8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A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B通过汽车的观后

3、镜看车后方情景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9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相遇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B日食、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D小孔成像1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能量转化的是()A用电熨斗熨衣服,电熨斗发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用热水袋暖手D点燃的鞭炮冲天而起12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

4、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的传播需要。14小明同学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精确测量,记录结果为17.54cm,根据记录确定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5“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中减弱噪声。16神话中的孙悟空一个跟斗飞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约为5.4

5、104km),设翻一个跟斗的时间是1s,则孙悟空飞行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填“”“”“”)。17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反射规律。18苏州环太湖景区风光无限美。周末,小王和同学坐在行驶的游艇上游览太湖,若以游艇为参照物,小王是的;若以太湖大桥为参照物,小王是的。19用液化气烧火煮饭的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能转化为能。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0根据光路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21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

6、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cm,tBCs,vAC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小”)。23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利将活动中的数据进行了记录,来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次数降落伞的伞绳长(m)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面积(m2)降落伞的总质量(g)降落伞释放高度(m)降落伞

7、滞留时间(s)11圆形0.52033.6721圆形12035.8231圆形13034.9141正方形12035.8151.5正方形12035.8361.5正方形12069.24(1)分析数据1、2可知在其他因素相同时,降落伞的越大,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越长。(2)分析数据可知其他因素相同时,降落伞的质量越大,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越长。(3)分析数据5、6可知。(4)实验中利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5)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还可能有。24下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的波形图,发出的都是C调。从上面的声音波形可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是相同的,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不同;

8、波形的反映了响度大小。四综合应用题:(25题4分,26题6分,共10分)2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5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26我省第一条高铁被誉为“风景最美、颜值最高的高铁”。以下是合福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从南平北站出发前往八闽第一名山“武夷山”旅游。求:(1)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2)从福州至上海需多长时间;(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时间里

9、程1福州始发站08:000km2南平北08:3308:352min121km3建瓯西08:5308:552min174km4武夷山东09:1109:132min225km12上海12:37终点站876km2018-2019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弼时片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宋祖英和汤灿都是湘籍著名歌唱演员。当她们表演女声二重唱时,我们仍能分辨出她们的声音来,这主要是因为她们的歌声有不同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音速【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

10、的发声体。【解答】解: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相同音调和响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人发出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音色的了解,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2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分析】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是鸟类的速度非常大的缘故,参照物不同,飞鸟的速度不同。【解答】解:(1)以地面为参照物、以步行的人为参照物、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地面、步行的人、停在机场的飞机

11、之间距离变化大致相同,鸟的速度大致相同。(2)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故选:D。【点评】静止和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3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分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解答】解: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

12、敲击一次,产生的敲击声会通过三种不同的介质传播:沿着固体水管传播;沿着水管中的液体水传播;沿着水管周围的空气传播;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在另一端的乙同学听到的第一声是通过水管传来的,第二声是通过水传来,第三声是通过空气传来,即共听到3次声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4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

13、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2)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是不变的,但因为人和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解答】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人从路灯下走过的过程中,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如何变化。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分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时

14、间内通过的路程也相等,可根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选择。【解答】解:由题意知:四个图片中,每相邻两点间所用时间是相同的;若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相邻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也应相等,符合这个特点的只有B选项;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打点计时器的题时,一定要注意隐含的条件是相邻两点间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6晴天的时候,树荫下的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圆形的光斑是()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树叶的影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解答】解:树叶相互交叠,形成一个个小孔,晴天,太

15、阳光照在树上时,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经过小孔时成像,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实际上是太阳的实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并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学生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解决此类题应该没有问题。7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分析】本题中研究的分别是山和船的运动状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解答】解:以船为参照物,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看山

16、恰似走来迎”;故选:B。【点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因此,解答中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灵活处理。8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A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知道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原因是看到了由物体反射的光。(2)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体挡住了太阳光。故本

17、选项不符合题意。B、观后镜是凸面镜,面镜都能够反射光线,因此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是光的反射现象。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晚上看到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是因为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发出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激光准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9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相遇D经过5秒钟,甲车通

18、过的路程比乙车大【分析】(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3)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解答】解: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路程

19、相同,即两车相遇,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B日食、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D小孔成像【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常见的直线传播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日食、月食现象、影子、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一定要熟练掌握,是常考内容。1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能量转化的是()A用电熨斗熨衣服,电熨斗发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用热水袋暖手D点燃的鞭炮冲天而起【分析】发生能量转化时,必然有一种能量减少,另一种能量增加,所减少的能量转化为所增加的能量。【解答】解:A、用电熨斗熨衣服,电熨斗发热,消耗了电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通过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C、用热水袋暖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存在能量的转化,符合题意;D、点燃的鞭炮冲天而起,将火药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明确做

21、功与热传递的区别,知道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并能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12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分析】(1)水面和地面都反射月光,水面对月光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地面对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2)人看到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的多少来决定的。【解答】解

22、:(1)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能够使更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亮,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进入人眼睛的光较少,所以地面看起来较暗。(2)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暗,而地面反射的是漫反射,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起来较亮。故选:B。【点评】(1)此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看到物体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线的多少来决定的;(3)通过水面和地面两种反射面对月光的不同反射,确定进入眼睛光线的多少,即可得到此题的答案。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23、【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解答】解: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答案为:振动;介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条件和传播条件,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14小明同学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精确测量,记录结果为17.54cm,根据记录确定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解答】解:用此刻度尺测量的铅笔长度是17.54cm,数据的倒数第二位5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即分度值是1m

24、m。故答案为:1mm。【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知道长度记录结果是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记录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15“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答】解:跳舞时:调小音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防治噪声

25、的途径分析生活中的实例,理解防止噪声的途径是解决本题关键。16神话中的孙悟空一个跟斗飞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约为5.4104km),设翻一个跟斗的时间是1s,则孙悟空飞行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填“”“”“”)。【分析】先根据速度公式算出孙悟空飞行的速度,然后和真空中的光速进行比较。【解答】解:孙悟空的飞行速度:v5.4104km/s,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3105km/s,由此可知,孙悟空的飞行速度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和大小比较,难度不大,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需要牢牢记住!17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26、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反射规律。【分析】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那说明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能向四面八方传播。这说明在这个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的原因。【解答】解: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说明光在这些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在反射现象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答案为:漫反射;遵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漫反射,需要明白光在物体表面上之所以发生了漫反射,是因为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其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8苏州环太湖景区风光无限美。周末,小王和同学坐在行驶的游艇上游览太湖,若以游艇为参照物,小王是静止的;若以太湖大桥为参照物,小王是运动的。【分析】

27、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择一个做参照物,然后判断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解答】解:以游艇为参照物,小王和游艇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是静止的;以太湖大桥为参照物,他和大桥之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则以大桥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点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9用液化气烧火煮饭的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能量储存方式和转化方式。【解答】解:利用液化气烧开水,燃料燃烧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水的

28、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答案为:化学;内。【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0根据光路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出法线,再作出平面镜。【解答】解: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据此作出法线,再通过反射点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如图所示:。【点评】在反射现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

29、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21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分析】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道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首先做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通过作图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和应用,同时考查了对入射角和反射角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

30、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5.00cm,tBC1s,vAC0.033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填“大、小”)。【分析】(1)公式v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2)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由于受力不平衡,会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3)读出A、B、C对应的刻度值和时间,就能算出SAB、SBC、SAC和tAB、tBC、tAC,用公

31、式v能算出各段的平均速度。(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解答】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v。故答案为:v。(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故答案为:小。(3)由图示,SA10.00cm,sB5.00cm,Sc0cm,tA15:35:20,tB15:35:22,tC15:35:23。所以SABSASB10.00cm5.00cm5.00cm,tBC1s,SACSASC10.00cm010.00cm,tAC3s,VAC3.3cm/s0.033m

32、/s。故答案为:5.00;1;0.033。(4)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大。故答案为:大。【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严格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23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利将活动中的数据进行了记录,来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次数降落伞的伞绳长(m)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面积(m2)降落伞的总质量(g)降落伞释放高度(m)降落伞滞留时间(s)11圆形0.52033.6721圆形12035.8231圆形13034.9141正方形12035.8151.5正方形12035.8361.5正方形1

33、2069.24(1)分析数据1、2可知在其他因素相同时,降落伞的面积越大,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越长。(2)分析数据2、3可知其他因素相同时,降落伞的质量越大,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越长。(3)分析数据5、6可知在其它因素都相同时,降落伞释放高度越高,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4)实验中利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5)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还可能有伞的材料。【分析】(1)(2)(3)(4)由表中数据,影响降落伞的滞留时间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m)、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面积、降落伞的总质量、降落伞释放高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它的因素相同,据

34、此分析回答;(5)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还可能有伞的材料。【解答】解:(1)实验数据1、2:保持不变的因素有:降落伞的伞绳长、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总重、降落伞释放高度;降落伞的面积不同,引起降落伞滞留时间不同,而是降落伞的面积越大,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由此可知:在其它因素都相同时,降落伞的面积越大,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2)研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质量的关系,要控制降落伞的伞绳长(m)、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面积、降落伞释放高度相同,只改变其质量大小,故分析数据2、3实验知:在其它因素都相同时,降落伞释放高度越高,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3)分析数据5、6可知,降落伞的伞绳长(m)

35、、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面积、降落伞的总质量都相同,只有降落伞释放高度不同,在其它因素都相同时,降落伞释放高度越高,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4)本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5)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还可能有伞的材料。故答案为:(1)面积;(2)2、3;(3)在其它因素都相同时,降落伞释放高度越高,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4)控制变量法;(5)伞的材料。【点评】本题考查影响降落伞滞留时间的因素的实验探究,关键是控制变量法的运用。24下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的波形图,发出的都是C调。从上面的声音波形可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振幅是相同的,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发声体不同;波形

36、的振幅反映了响度大小。【分析】(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解答】解:由图可知,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从上面的声音波形可知道,偏离原位置相同,即振幅相同,因此响度相同。波形的振幅反映了响度大小;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故答案为:振幅;发声体;振幅。【点评】通过物体振动的波形图,判断物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判断物体的振幅,从而判断音调和

37、响度,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识别能力。四综合应用题:(25题4分,26题6分,共10分)2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5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3750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5s2.5s,由v可得

38、,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5s3750m;(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故答案为:3750;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6我省第一条高铁被誉为“风景最美、颜值最高的高铁”。以下是合福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从南平北站出发前往八闽第一名山“武夷山”旅游。求:(1)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2)从福州至上海需多长时间;(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

39、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时间里程1福州始发站08:000km2南平北08:3308:352min121km3建瓯西08:5308:552min174km4武夷山东09:1109:132min225km12上海12:37终点站876km【分析】(1)从表中里程该列中找出始发站和终点站对应的里程,二者相减即可得出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2)知道G1632次列车从福州开车的时间和到上海的时间,二者之差即为从福州至上海需要的时间;(3)知道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和时间,根据v求出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表可知,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s876km0km876km。(2)由表可知,从福州开车的时间t108:00,到上海的时间t212:37,则从福州至上海所用时间:tt2t112:3708:004h37min4.62h。(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v189.6km/h。答:(1)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为876km;(2)从福州至上海需要的时间为4.62h;(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为189.6km/h。【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从列车时刻表中获取路程与正确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