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作业一答案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93591316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气工程基础作业一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气工程基础作业一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气工程基础作业一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基础作业一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基础作业一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气工程根底作业一答案1、电能较其它形式的能量有许多突出优点:电能可以集中生产分散使用,便于传输和分配,便于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可以满足生产及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2、三相传输导线中的损耗可以用下式表示 假定(三相线路的输送功率), (导线电阻率), (导线长度), (负载功率因数)已经确定,那么就由导线截面积和线电压决定.也就是说要减少就要增加导线截面积和提高线电压, 因此电压能够降低线路损耗.3、 4、 电能质量的三个根本指标是频率、电压和波形。系统频率主要取决于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节点电压主要取决于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平衡;波形质量问题由谐波污染引起。5、提高电网运行的平安可靠性主要从

2、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电网结构的强壮性 电源布局和电网结构必须合理,设备元件必须平安可靠. (2).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要经常进行不同运行方式下偶然事故的系统分析计算,检验系统的平安稳定裕度. (3).保证一定的备用容量 系统中发电容量除应满足系统负荷用电的需要外,还应配备适量的负荷备用,检修备用和事故备用.6、电感的储能为: 电感的功率为: 电容的储能为: 电容的功率为: 设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为QG(t),那么由功率平衡可得到 ,要使电源发出无功功率为正,即QG(t)0,只须pefpmf,即电容C 发出的无功要小于电感L吸收的无功。7、当规定了电路中的节点电压和回路电流,为确定功

3、率是流入还是流出,当两个交流电源经过一阻抗互联时为判断功率的流向,就需涉及到P和Q的符号,也就是功率方向. 假定节点电压,回路电流İ,电流的方向从正极流出,通过求解İ来判断其实际功率方向,假设İ存在沿轴的分量,且İ*的实部为正,该功率流出供应系统.假设电流İ沿轴的分量为负,即与相差180,且İ*的实部为负,功率被吸收,即流入.假设İ*的虚部Q为正,那么说明该无功功率流出供应系统;假设İ*的虚部Q为负,那么说明该无功功率被吸收,即流入.8、 对于单相系统,其单相瞬时功率为:对于三相对称系统,其三相瞬时功率:由式可见,单相传输系统具有功率的脉动特性,脉动特性将对电动机产生一脉动转距,对于工业上的大

4、型感应电动机来说,脉动转距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而在一对称三相系统中瞬时的三相功率是非脉动的,并等于每相实功率的三倍。瞬时三相功率恒定是三相系统超过单相系统的主要优点。其重要的表现是三相发电机与三相电动机具有恒定的转矩特性。因此电力系统通常采用三相制而不是单相制.9、单相分析法指的是:对于对称的三相系统的稳态运行情况,只需要进行其中某一相(如a相)的计算,而其它两相即b相和c相的电流和电压根据相序关系容易求得.由b相和c相与a相电量的比拟可知大小(最大值或有效值)相等,而相位分别落后于a相及. 其分析步骤为:. 选择电源的中性点做为电压的参考点. 如有连接的负载,那么将其转化为等效的Y连接. 将所

5、有元件的中性线连接起来,计算a相电路,求解a相变量.检验相序,b相和c相电量与a相电量大小(最大值或有效值)相等,相位分别落后于a相120和240. 倘假设需要,返回原电路去求线间变量或中的有关变量. 10、假定电机的电压,电流İ,电流的方向从正极流出,即假定电机为一发电机.通过求解İ来判断其实际功率方向,假设İ存在沿轴的分量,且İ*的实部为正,该功率流出供应系统,即该电机处于发电机状态.假设电流İ沿轴的分量为负,即与相差180,且İ*的实部为负,功率被吸收,因而是电动机状态.11、 日负荷曲线是指电力系统负荷在一日24小时内变化的规律.对有功日负荷曲线进行积分就能计算出一日消耗的总电能: 即

6、日负荷曲线在下边的面积.12、 负荷的静态特性是指电压与频率缓慢变化时稳态负荷功率与负荷端母线电压或频率的关系,一般表示为电压和频率的函数:负荷的动态特性是指负荷端母线电压或频率在急剧变化过程中负荷功率与电压或频率的关系,是计及电压与频率U,f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外一种状态时负荷急剧变化的中间过程,其表示式如下:13、 答: A= =6000*3000+3200*3000+2500*2760 = 14、 负荷综合特性常用以下三种模型描述:a. 恒定阻抗模型;P= Q=b. 多项式模型P=Q=该式把负荷分成三个局部,第一局部为恒定阻抗,第二局部为恒定电流,最后为恒定功率局部;c. 幂函数模型P=Q=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