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人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571532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1.1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5年最新人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2015年最新人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2015年最新人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资源描述:

《2015年最新人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最新人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10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时、分、秒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2.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点难点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1秒,1分的时间观念X k B 1 . c o m教具钟表及模型。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复习填空1、钟面上有 个大格,有 个小格。2、时针走1个大格是 时。3、分针走1个小格是 分,走1个大格是 分。4、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 圈,是 分5、1时= 分二、导入新课。 1.仔细观察课本情景图,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 2.我们一起学着喊一次

2、。 3.师说明:人们倒计时喊的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问:谁知道刚才倒计时用的是什么时间单位?介绍说明每个数字之间经历的时间大约是一秒。 4.师总结: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而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问:你知道有关秒的什么知识? 5.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如跑步,神舟5号上天,计算脉搏跳动次数,电子显示屏上跳动的数相等。揭示课题:秒的认识。二学习新知。 1.观察课本情景图。师:像秒这样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问:图中有些什么样的表?电子表、手表、钟表、秒表。 2.师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学生观察后汇报所

3、得的信息。汇报: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还有一些小格。X k B 1 . c o m揭示:a、同学们说得很正确,有些钟面上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针就是秒针。 b、问:钟面上秒针是怎么计时的?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 c、师在模型钟面上演示一秒。 3.体会1秒的长短。 a、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的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b、拍手练习,每秒拍一下。4、体验1秒的价值教材63页3题师可做适当补充。师板书在小黑板上5、.认识几秒。a、问:秒针从12走到1走了几秒?秒针从2走到4走了几秒?b、你还能说一说,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就是几

4、秒? 6、.教学1分=60秒。a、教具用真实钟演示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分针走多少是几分?将学生分成两组,男生观察分针,女生观察秒针,然后再交换观察一次b、板书:1分=60秒7.做游戏,体验1分钟能做些什么? a、做口算 b、数数 C、写字生汇报自己1分钟做了些什么事?8、1秒钟能做什么?教育学生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失,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三练习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小学生每天大约睡9。煮饭大约需要25。小新跑60米要12。一节课的时间是40。飞机飞行500米要2。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2.完成练习十四1、2题。四课堂小结。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

5、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时间的计算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2.会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X k B 1 . c o m 3.使学生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重点难点1.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2.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课前准备。1.填空1钟表上面有个大格,一共有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有个小格。2时针从上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时;分针从上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31时=分 1分=秒介绍时间之间的进率2. 写出下面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a、出示钟面让学生写。3:003时4:304时30分6:506时50分10:0510

6、时5分 b、小结认识方法,回忆两种写法。3.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和时间有关的数学知识时间的计算。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1: 2时=分1独立思考:2时等于多少分?2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3班级汇报:因为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也就是60分+60分 =120分。所以2时等于120分。板书:2时=120分4抽个别说。5及时练习:P62做一做1题 3时=分 4分=秒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 出示例2: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搜集信息。学生汇报:小明7:30离家,7:4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3班级汇报

7、: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45-30=15分。7:45-7:30=15分或7时45分-7时30分=15分4如果是7:45离家8:05到校,那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去多少时间?独立思考后交流:分针从9走到1走了4个大格,每个大格5分钟,所以一共是20分。8:05-7:45=20分。着重讲第二种方法。说明:时间的进率是60,从8时中拿出1时也就是60分加上5分得65分, 65-45=20分。小结: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三、练习设计。1.课本62页做一做2题。说出是怎样想的2.指导完成4题。3.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5、6、7、9题。4、指导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四、课外作业:练习十四第7

8、、9题五、课堂小结:X k B 1 . c o m 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复习。上课时间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的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会进行一些较复杂的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重点难点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 基本练习。1、4时=分 6时=分 3分=秒 1时30分=分 1分50秒= 秒 70分= 时 分 150秒= 分 秒 2.在里填上或=。 40秒1分 3时300分 180秒3分 2时30分150分 1时52分 1分12秒80秒 3.请在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列火车从北京到天津大约需要2。2刘翔跑110米栏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3。3张杰做8

9、0道口算题用的时间是3。4人呼吸一次大约是1。4.我会判断。1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0大格。2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3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4秒针从1个数字走到下1个数字是1秒。5妈妈早上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个小时。二、 加深练习。1、复习练:明明学校8:30上课,他7:50到校,离上课时间还有多长?2、对比练:一汽车本应12:00到站,由于路上堵车,结果晚点了20分钟。它实际什么时候到站?一列火车本应9:40到站。如果提前12分钟进站,那么这列火车实际什么时间到站?3、 学校组织100米短跑比赛,小明用了22秒,小丽用了26秒。谁跑得快?快多少秒?4

10、、 爸爸从家到单位要走25分钟,他要在7:35到达单位。爸爸最迟要几时从家里出发?5、王叔叔从早上8:30开始从A地出发,经过了2小时50分钟到达B地。王叔叔到B地的时间是几时几分?6、豆豆从1楼到2楼用9秒,照这样,他到5楼需要多少时间?三、作业:填一填1、填空:5时=分 4分=秒 180分=时90分=时分 2、数学书第5题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万以内进位加法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

11、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自学 一基本练习1、口算: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得数,再抽生口答集体订正8+7= 7+6= 8+3= 7+5= 8+5= 5+6= 9+65+5 6+8 8+6+1 8+2+1 6+5+12、笔算36+62= 48+37=36 48 +62 +37 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讲评,说一说48+37的笔算过程3、同桌交流一下计算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抽生汇报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二设疑自探1、设疑激趣1

12、出示四张动物图片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你知道它们都属于哪类动物吗?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2出示教材15页的统计表请看统计表,从这张表里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根据你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生独立思考后,抽生汇报3小黑板出示:老师想知道中国特有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能解决吗?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特点,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2、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的问题进行评价,整理。3、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探。1估一估98+25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的?2那准确的得数是多少呢?你们会计算吗?你认为选择什么方法比较合适,试试看,如果遇到问题,与你的同桌一起

13、讨论一下。3交流算法: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4如果你用竖式计算的,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三解疑合探,1、抽生汇报估算结果和方法。 2、选择竖式计算的同学汇报算法: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个位8+5=1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3,十位9+2=11,再加上进的1就是12,十位满十再向百位进1,十位写3百位写1,算出来是123,所以,98+25=123。 9 8 + 2 5 为什么十位的9+2=11写的却是12? 1 2 3 抽生复述计算过程。3、笔算时哪些应引起我们的注意?1列竖式计算时要把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这里的个位8+52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不要忘记加进的19+2=11还得加上进

14、来的1得12.3横式上不要忘记写答案。二、导学1、教师小结:笔算加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横式上不要忘记写答案。2、强调用竖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和格式。三、运用1、笔算:81+19= 47+96= 25+89=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抽生板演,集体讲评,以47+96为例抽生口述计算过程。3学生及时改错。 2、练习四第三题。主题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找出数学信息:养殖场有小鸡85只,公鸡59只,母鸡77只。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1,要求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再解答。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说出算式和算法;纠错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反思进度第

15、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自学一基本练习1、口算:8+5= 7+5= 4+9= 7+8+1= 5+9+1= 6+8+1=2、列竖式计算: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抽生板演。59+74= 83+68= 76+84=集体讲评,重点以一题为例口述计算过程。及时改错,同桌

16、检查。提问: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二设疑自探1、设疑激趣,导入新课。出示:书18页例2统计表,谁能根据题中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板书学生列式:376+284=请同学们观察两个加数的特点,揭示课题板书。2、学生根据课题提问,教师评价整理。3、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探。1估一估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2如果要想知道准确的得数,你会计算吗?你认为该选择什么方法?试一试。3选择笔算时,应注意什么?三解疑合探。1抽生汇报估算情况。教师小结: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和的范围。2、选择笔算方法汇报,师板书: 3

17、7 6 个位上6+4=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 + 2 8 4 十位上7+8+1=16,向百位进1,十位写0。为什么百位上是3+2=5写的是6呢? 6 6 03、在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1相同数位要对齐,不要忘记写加号。2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强调先写进位,再写本位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忘记了。3不能忘记加进位。二、导学1、师小结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时应注意什么。2、强调书写格式,提醒学生注意检查。三、运用1、P18做一做。先独立做两题选一题抽生口述计算过程,讲评后再做后两题。2、专家门诊。出示第20页第7题 1 3 5 4 2 7 1 6 2 + 6 9 + 5 4 3

18、+ 9 5 9 8 2 5 9 6 0 1 0 1 11仔细观察,找出问题。2抽生口述错在哪里,1小题相同数位未齐,2小题个位相加满十未进位,3小题十位百位都没有加进上来的1。3动笔改正,强调改错方法和格式。3、提高练。 出示: 甲 + 甲 乙 乙 丙 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讲评交给学生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十位和个位说明甲+1=乙且甲+乙进位了那么甲可以是5、6、7、8,乙可以是6、7、8、9,丙则是1、3、5、7。1、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应注意哪些地方?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练习课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

19、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重点难点重点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具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课前复习1、口算500+900= 140+50= 1300+700= 400+3700= 38+40= 70+80= 960+500= 69+8= 60+20= 1100+300= 24+30= 190+30=5+9+1= 6+7+1= 9+8 =1= 4+8+1= 8+7+1= 7+9+1=1生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得数2抽生汇报,集体订正2、先估后计算培养学生的

20、估算能力368+459= 680+492= 986+114=1抽生估算。2用竖式计算,抽生板演。3组织学生集体评议,以1题为例抽生口述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过程。4强调: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数位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的1,横式上不要忘记写答案。二、基本练习1、处理练习五第5题。419+506= 683+279= 239+79= 365+461= 148+630= 549+225= 1生独立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边计算,边检查。2进行集体交流。3学生改错。2、学生游戏中处理书上6题。三、综合练习错题门诊:出示:1 3 5 4 2 7 1 6 3+6 9 +5 4 3 +9

21、 5 68 2 5 9 6 0 1 0 1 11独立思考,检查三道竖式,作出判断2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判断3抽生汇报错在那里,怎样改正,强调改正格式。4我们在今后的计算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四、提高练习1、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呢?生仔细观察思考,提醒观察每一个数位上的数有什么关系把你的答案和同桌交流。 出示:536、915、351、85、464、208、649、873、127、 7921抽生汇报:536和464,915和85 ,351和649,127和873仔细观察,能发现什么?小组一起讨论讨论!交流规律:我发现他们个位上的数相加是十;十位和百位上的数相加都九师小结:相加是1000的两个数,都

22、是个位相加刚好满十,十位和百位上的数相加都是9.五、练习 作业365+461= 978+92 = 683+279= 283+79=536+464= 846+655= 338+751= 456+687=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测量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自学一口答: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

23、有哪些?用手势比一比1米,1厘米各有多长?2、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是怎样测的?一般从0刻度起,将直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在在直尺的什么位置。二引入新课1、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分小组测量: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你是怎样估算的?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分小组活动,组长记录,看谁估得准估计测量估计值测量结果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汇报估测结果,并说说估测的方法。生: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5厘米、厚大约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估的?生: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盖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0个指甲盖那么长,

24、数学书的宽有15个指甲盖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盖那么厚。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发现测量时所遇到的问题。数学书的厚度还不到1厘米,数学书的长和宽都不是整厘米3板书揭题问:当测量的结果不够整厘米数时怎么办?要用到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师:生活中只有米厘米是远远不够的,要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得有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三设疑自探1、学生根据课题提问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毫米的那些知识?2、出示自学提纲,生自主学习课本P13在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多

25、少?请在练习本上画出1,厘米和1毫米。厘米和毫米是什么关系?用直尺再次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将测量的结果填在数学书第1页。二、解疑合探,师导学建立1毫米的概念1、抽生回答自学提纲,介绍自己找的毫米。教师结合刻度尺向学生介绍1毫米,并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让学生在直尺上指出5毫米,6毫米、8毫米10毫米和15毫米同桌检查3、数一数01,12之间有多少毫米,比一比1厘米和10毫米,观察直尺问:你发现了1厘米和10毫米有什么关系?板书:1厘米=10毫米4、及时练:2厘米= 毫米 4厘米= 毫米 50毫米= 厘米30毫米= 毫米 抽生说说是怎样想的5、举例子

26、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10页纸的厚度等6、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较短的物体和需要比较准确的结果时,如测量钉子的长度、墨水盒的高度、橡皮檫的厚度等。7、准确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抽生汇报,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师再小结怎样认识的。三、巩固运用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抽生说小题为什么是1厘米4毫米。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其中第二题教师先帮助学生理解用毫米作单位的意思,学生再独立完成,最后组织全班交流。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橡皮的厚度、文具盒的长、宽。四、全

27、课总结1、今后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要求比较精确时,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2、这节课你还收获了那些知识?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新课标第一网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具教师准备米尺、学生每人准备一根20厘米左右的绳子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 自学一基本练习:1、 学生比一比,说一说1米,1厘米,1毫米各有多长?学生比,教师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你能给

28、这些单位按照大小排队吗?1米1厘米1毫米这些单位间有什么关系?抽生说,师板书: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2、 填一填:1米=厘米 1厘米=毫米50毫米=厘米400厘米=米 27毫米=厘米毫米 6厘米5毫米=毫米抽生板演,其余学生练习本上完成,再集体订正。二、 设疑自探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学生动手测量课桌桌面的长、宽。师:昨天同学们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今天老师还想知道桌面的长度你们会量吗?学生动手操作:1两人为一组测量的长。生测量,教师巡视,及时指导。2全班交流,问:你们都用什么作单位来测量的?怎样测的?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有时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

29、单位来测量得到的数据很大、不方便,需要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揭题:分米的认识2、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问:根据课题,你想知道分米的那些知识?3、出示自学提纲,生自学P41分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在直尺上1厘米1厘米的数,数出1分米的长度,再用手卡一卡。2如果将厘米、米、分米排大小,应怎样安排?三、解疑合探,师导学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1、抽生回答问题,结合刻度尺讲解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齐读3遍及时练:2分米= 厘米 4分米= 厘米 50厘米= 分米 30厘米= 分米2、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用你的拇指按在0刻度处,另一只手的

30、食指按在10刻度处,感受一下1分米有多长。3、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4、同桌互相比划1分米的长度。5、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6、解决问题,在直尺上10厘米10厘米的数,数到50厘米,问:50厘米是几分米?7、出示米尺,学生1分米1分米的数,问:米尺有几分米?生答师板书1米=10分米及时练:3米= 分米 6米= 分米 20分米= 米 40分米= 米8、练:用分米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估的,然后再测量四、运用发展1、练习一的第三题教师指导完成,先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估计的,再动手测量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31、错误的打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出示题后,同桌讨论完成,然后在全班订正,并把错的改正。3、填空:1分米= 厘米= 毫米5分米=厘米=毫米 30厘米=分米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抽生说第题,其余3个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全班交流。4、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文具盒长2 跳绳长2 蜡笔长6 曲别针长27 课桌高7 铁钉长28 粉笔长约75 语文书厚8 5、按从大到小给毫米、分米、厘米、米排队。6、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四题和第五题,再集体订正。五、全课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上课时间教

32、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复习:1、 用手势边比划边回忆所学的长度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抽生说,师板书: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问:我们可以看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你知道在长度单位中还有没有比米更大的单位呢?二、认识千米1、说说你了解的有关千米的知识有哪些?2、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抽生汇报从图中观察到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路标的含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3、小结: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更大的长度

33、单位。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师:你知道1千米有多长吗?我们现在就下去走一走。课前带学生走一走1、课前实践: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闭上眼睛想象一下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如果我们要走1000米,应走多少个100米?10学生分成4个大组,一组一组的走,按平时的速度走。看一看走完1千米要多少时间。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问:你平时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大约走了今天这么多时间?学生说教师举例介绍:从北转盘到皇冠灯大约就是1千米。东山门到红绿灯大约1千米。学校操场的一圈是200 米, 5 圈就有1千米。3、问:1千米有多少米?用米尺量多

34、少次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齐读)4、问:你知道哪些地方用千米作单位?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铁路长、城市间的距离、汽车的速度5、教师告诉学生射洪到XX20千米,到XX大约120千米。四、运用发展1、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指导学生先观察出行的方式,了解谁快、谁慢,再动手连线2、第4题结合第1题做3、指导完成第2题生独立完成,再读一读4、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大树高约10火车每小时行120马拉松跑全场42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大桥长约27双人床长2一颗发夹长50小明身高135、完成练习二第5题五、全课总结:千米是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常用来表示长的路程。,如两地之间的距离或者各种交通工

35、具的时速等等。具体举例1千米=1000米问:这节课你还学到了什么?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单位换算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记住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形成知识网络。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知识链接。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强调:在米以内的长度单位中,两个相邻的单位进率是10,只有米与千米的进率是1000.2、填一填开火车答题,其余学生判断8米=分米 50分米=米 9分米=厘米60厘米=

36、分米 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二、新知讲授。1、出示:3千米=米提示或抽生说:1千米是多少米?你是怎样想的?3千米里有几个1千米?3千米是多少米?师小结: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学生说一说过程。2、练:8千米=米6千米=米3、出示5000米=千米提示:多少米是1千米?1000 5000里有多少个1000? 5000里有几个千米?小结:因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也就是5千米。4、练4000米=千米抽生说出过程5、完成P8的做一做6、小结:无论是高级单位千米换算

37、成低级的米,还是把低级单位米换算成高级的千米,都必须根据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去想,所以要记住1千米=1000米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练习二第3题3500米= 千米 米练:2600米= 千米 米4千米600米= 米想:1千米=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再加600米是4600米练:3千米20米= 米7千米5000米=米 想:因为得数的单位是米,所以先把7千米换成7000米再计算练:8千米-2000米= 千米4000米+6000米=千米抽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再同桌说想。四、课堂总结:单位的换算过程是根据什么来换算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

38、题内容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记住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形成知识网络。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1、 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闭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你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抽生说,师板书。2、 你能说一说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再齐读2遍。3、 教师用手形图记忆长度单位:千米是老大,米在后面跑,分米紧跟随,厘米使劲追,毫米落在后。4、 填一填。4千米=米 300厘米=米8厘米=毫米 40毫米=

39、厘米6000米=千米 5分米=厘米先独立完成,再抽生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6000米+4000米=千米 7千米2000米=米5、 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填空。一块木板长约3一把尺子长20一栋教学楼高约20一辆汽车每小时行80一只长颈鹿高约6小刚身高约125飞机每小时飞行952一个文具盒厚约3同桌口头填,然后全班交流。课桌宽46、 比大小。6厘米 6毫米 100毫米 10厘米3厘米 65毫米 180分米1千米4000米4千米 9分米 99厘米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一说怎样想的?4、5、6题每个题处理后教师都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这类题的方法。7、妈妈有1米长的丝带,装饰衣服用了40厘米,装饰裙子

40、又用了52厘米,还剩下多少厘米?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 自学一回忆旧知2、 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3、 回忆1克,1千克各有多重?4、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 质量用克或千克作单位?1个2分硬币约重1克,2袋盐重1千克二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克板书:吨三设疑自探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

41、出示自学提纲,生自学P11121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2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合起来大约是1吨?二、解疑合探,师导学1、 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师:1吨里有1000个1千克,也就是1000个两袋盐重1吨。如果一个同学体重大约25千克,那么4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是多少?40个这样同学体重合起来又是多少?2、同桌同学汇报体重,互相背一背,闭眼想象40个同学合起来的重量是1吨。3、问:吨是用来表示哪些物体的重量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生回答,师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吨=1000千克4、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吨来表示?计量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

42、质量用吨作单位5、回顾质量单位进率,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6、判断:1相邻两个质量单位的进率是10002两个质量单位的进率是1000三、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讨论过桥方案1、看书P11,理解图意师:一天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分别是小熊,小马,小牛,小鹿要到河对岸去玩耍,来到小河边它们能同时过这座小桥吗?为什么?学生看书,理解图意,并完整叙述图意2、理解限重1吨的意思问:1小动物要过桥,看见限重1吨的牌子。谁能说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21吨到底有多重,从图中找一找,说说哪些动物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3、讨论过桥方案,选择最优策略师: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1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

43、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2问:他们可以怎样过桥?一个一个的;两个两个的;三个三个的3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既节省时间,又不超重?4问:三个三个的过,可以哪三个小动物一起过桥?生在练习本上用算式表示5全班交流汇报4、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及时练:7吨=千克 10吨=千克9000千克=吨 4000千克=吨2汇报,同桌互相说出换算过程。四、运用发展1、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独立完成,抽生回报。2、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 ,师强调格式3、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同桌说说可以怎样装车,再全班交流,师板书五、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认为

44、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重点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生说师板书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划这些长度。3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出示后,齐读两遍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

45、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生齐读两遍3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师板书,生齐读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三、基本练习1、填空:先独立做再评讲,抽生汇报后面3道题的计算过程7吨=千克 8000千克=吨9000千克+1吨=吨 1500千克500千克=吨1吨700千克=千克 2400千克+1600千克=吨5吨900千克=吨千克4吨28千

46、克= 千克 2吨800千克= 千克3450千克= 吨 千克 2045千克= 吨 千克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货车载重量8 一个鸡蛋重60 一个小朋友重30 一袋大米重20 一个梨约重30 一艘轮船的载重量80 2、在括号里填上 ,或=。先同桌互说比较的过程,再抽生汇报 2吨 1000千克 200千克 1吨 4吨 400千克 9000克 9千克 1吨 1000克8000克 5400千克3、判断。出示题后,生思考,然后一个题一个题手势判断,再抽生汇报 爸爸的体重时65吨。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克。 3一只母鸡重3000克。 4一个提包重2000千克。 5小明每分钟走3千米。 6京九铁路长2

47、536米。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自学一、基本练习1、口算:135 178 156 149 148 127126 113 104 157 139 1682、笔算:5134 67481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抽生板演。2集体讲评,重点以一题为例口述计算过程。3及时改错,同桌检查。二设疑自探1、设疑激趣1、出示教材第22页的情境图。抽生讲解图意,反馈信息

48、,找出问题。2、师结合线段图来分析。348千米XX?千米XXXX517千米3抽生口述算式517-348板书课题2、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评价整理。3、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探1估一估结果是多少?2那你能计算出准确结果吗?试一试生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3计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同桌之间交流一下。4你认为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三解疑合探1抽生汇报估算结果2抽生汇报算法。3教师引导,突破重点。为什么十位上的得数是6,百位是1?集体讨论,5 1 7 3 4 8 1 6 94抽生汇报: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再减,十位上不够减,再从百位退1和十位上的数

49、加起来减。二、导学1师小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2集训:745679= 612349= 459-78=三应用:731645 53869 923895 61737补充:1口算12-5= 11-7= 10-6= 17-9= 13-4=15-7= 12-5= 14-7= 12-6= 15-6=2笔算594-129= 6743-57= 745-679= 829-287=3、引导学生完成例题2现在把367改成3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307-189=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吗?抽生反复说计算过程,巩固算理。及时练习:402-367= 503-238=应用1、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2

50、、判断对错:321628 7324 1582 93 473 - 2538 847 238 145 4786675学生独立思考,用手势判断再改错,强调该错格式,师再一次强调笔算注意事项作业:425-257= 604-285= 701-246= 806-587=课后反思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 时课型备课时间课题内容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的减法。教具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复旧引新1、口算开火车:13-8= 80-3= 100-10= 1000-200= 600-30=410-40=

51、 125 104 10055 137 159 100282、计算:367-189= 独立完成,全班讲评,抽生口述退位的过程。强调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检查。二、探究新知1、出示:500-185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这道题呢?先自己仔细思考一下,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1抽生汇报算法2请用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板演:500-185=315 500 -185 为什么十位的0-8=1?315 体会0上有点当作9的意义。3抽生口述计算过程。先算个位,0-5不够减,向十位退1,十位是0向百位退1,在十位做10个十,退1个十给个位做10个一,10-5=5.十位10退1剩9,9-8=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