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556105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2(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 基本功主讲: 沙溪乡中心完小 张月奇n 课堂设计的基本功课堂设计的基本功n 课堂提问的基本功课堂提问的基本功n 课堂调动的基本功课堂调动的基本功n 课堂评价的基本功课堂评价的基本功n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功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功 一、课堂设计的基本功 我们经常看到区分教师之类的话,如“教书匠”与“教育家”,“庸师”与“名师”等。实际上,同样是教师,他们的成长之路之所以不同,不仅是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基本条件、学识与能力,更取决于他们的观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观念决定命运”。教师要想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高级工程师;既然是工程师就得学会设计。因此,一位好

2、教师实际上是一位课堂教学的设计师。教师课堂设计的艺术水平,就是区分“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分水岭。课堂设计主要解决好的问题n 1 1、课堂策略的体现。、课堂策略的体现。怎样的教学策略就会诞生怎样的教学设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课堂是学生解决旧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地方”,“课堂是师生情感信息交流的地方”,“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诱导者”等,都是新课程下必须得到全体教师逐步贯彻落实的理念。这些新理念新追求将会改变老师的课堂设计的基点与目标。n 2、课堂方式的选择。课堂方式的选择。这次新课程改革主要

3、有三点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其核心任务是转变方式,尤其是学生转变。传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是: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现代学习方式的最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这就要求教师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是新学后教呢,还是新教后学?是自主学习呢,还是合作与自主并重?是统一要求学生呢,还是关注他们个性学习方法的养成?是创设情境让他们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呢,还是直接告诉答案?只有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转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n 3、课堂结构的构建。、课堂结构的构建。对于课堂结构可采用“三分课堂论”:每节课持续授课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保证10

4、分钟;学生堂训练、当堂反馈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这绝不是机械的划分,而是新课程下对课堂结构的导向性的决策。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没有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保证,没有留给学生时间进行当堂训练,把该理解运用知识的程序留到完成家庭作业中,这样的课堂是无“自主、合作、探究”可言的。n 4、课堂目标的确定。、课堂目标的确定。教师在设计一节课时要十分清楚,这节课的重点要让全体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进行怎样的技能训练,切忌面面俱到,求全贪多。n 5、课堂练习的落实。课堂练习的落实。有经验的教师一定追求当堂解决学生学习问题,最主要的训练会安排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内完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可以说是判断一节课是否是新

5、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志。如果教师无法“挤”出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就会出现把最重要的训练与反馈环节遗失在课外的问题,造成两极分化。教师在设计时要采取措施保证学生有当堂训练时间,选择好当堂训练的内容与形式,并有相应的检查落实措施。学习新课应注意的八个方面n 1 1、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坚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素的原则;坚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原则;坚持压缩课堂讲授时间、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的原则;坚持精讲精练、重视笔头的原则;让掌声、笑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的原则;教师要带着三件宝贝“爱心、激情和微笑”走进教室的原则等。n 2 2、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教师要坚定不移地向着“自主、合作、探究”

6、这个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教学主方式转变。因为,这是世界性的现代学习的方式的总体特征。教师们要大力推广“学习小组制”、“学科小先生制”、“合作学习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采用小组间、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形式。所有这些都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地课堂教学方式。n 3 3、教师形体。、教师形体。每节课面对几十位学生40分钟扫描,教师的外表形象直接影响着他在学生中的威信与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衣着得体,保持头发的整洁美观,特别防止衣服上出现头皮屑;注意保持一日三餐后刷牙漱口的好习惯,保证口腔的清洁卫生;经常修剪指甲,不要有不雅观的附加表情,女教师可适当化淡妆。n 4 4、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教师

7、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做到规范文明,音量适中、语速正常、抑扬顿挫、饱含着教师的感情色彩。特别是教师要苦练普通话读音,准确、清晰、生动的教学语言是学生的一种享受。注意使用礼节性、激励性、创新性语言,如请坐下、谢谢、对不起、很好、不错、我很高兴、相信你会做得更好、建议大家掌声鼓励、你的回答与众不同、你的解法很独特n 5、上课姿势。上课姿势。教师上课时宜站立为主,既要站在讲台上,也要学会站在学生中间;站的位置要科学合理,不要不经意地把学生看板书的视线遮住;要适当地走动,切忌经常走动,边走边讲。因为,不断变换的教师位置会影响学生视线与注意力的集中。n 6、授课表情。、授课表情。学生是察颜观色的能手。教师的表

8、情与目光,是学生学习心态的晴雨表。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些微笑、少些愤怒;多些丰富多彩、少些呆板生硬;要在进教室之前调整自己的心境,给学生以神采奕奕、乐观向上的感觉。n 7、教师目光。、教师目光。教师在上课时目光要慈祥,要目视全体,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关注特殊的学生个体,给予学困生以更多的关注;切忌眼睛盯注黑板或回答问题的学生,而把其他学生从“淡望”直到淡忘。n 8、教学手势。、教学手势。教师的教学手势就是教学中重要的媒体中之一。教学手势的形象直观与恰当运用会大大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吸引力。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规范的课堂手势。如请学生发言的手势、对学生表示欣赏的手势、配合教学内容的形象化手

9、势等,都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不可使用会给学生带来伤害、误导、引起学生误解的手势。二、课堂提问基本功n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先指定一位学生,然后提出问题,有的老师则为了“方便、省时”,对着一位学生连续提好几个问题。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全体学生的思维调动,是不符合课堂教学常规的。因为,教师是为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学,就应当面向全班学生提问题。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n 1 1、课堂提问的程序。、课堂提问的程序。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先展示明确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作答要求,再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全体学生思考。不可先指定某位学生,然后再提出问题;更不应该面对一位学生连续提出多个问题。

10、这样的提问不利于全体学生的课堂思维参与,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n 2 2、课堂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的方法。对于简短的单个问题的提问,教师可用口述的形式,但要注意提出的问题表述要清晰、要求要明确;对于较长的问题或多个问题,应尽量事先用小黑板、多媒体展示台或学习提纲直接展示出来。这样既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有反复阅读理解题意的机会。n 3 3、课堂提问的对象。、课堂提问的对象。提问对象可分为三种类型:(1)“示范型学生”指理解(解题)能力强、回答(解题过程)规范的学生。提问此类学生旨在给全班学生提供解题全过程的范例。(2)“体验型学生”估计可以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并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3)“

11、关注型学生”指学习成绩较差的、需要得到教师特别关注的学生。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提问这类学生,让他们也能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科学习的兴趣。 n 4 4、课堂提问的内容。、课堂提问的内容。(1)阅读填空式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或指定的材料即可回答的问题,只不过把课文内容中被老师拿掉的句子补上即可。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或指定的材料。(2)范例式给学生提供一个答题的范例,特别是说理题、解释题、分析题之类的答题规范。(3)强化式需要特别得到全班学生记忆强化的内容。(4)辨析式学生容易错容易混的、特别需要辨析的内容。(5)归纳式通过提问可归纳出一种题目的解题思路,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某章节课文的

12、概括与总结。(6)运用式概念、规律、结论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书本知识如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7)拓展式书本知识的拓展与内容,与最新科技、时政、时尚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这些内容最需要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得到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学会运用。n 5 5、课堂提问的方式。、课堂提问的方式。(1)口头提问简单的问题、叙述起来比较简明的问题。(2)文字提问题目比较长、叙述起来学生容易听混淆的问题,则要事先用小黑板、多媒体展示台或课堂提纲展示题目。(3)情境提问需要在一个问题情境中展示的问题。(4)学生提问学生向老师提问,某位学生向其他学生提问,某个学习小组向其他学习小组提问等。三、课堂调动的基本功 如果你想成

13、为一位好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位具有很高课堂调动艺术的大师。这不是对教师的过高要求,而是对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他们所面对的部分学生的难教程度是城市教师所无法想象的,更是某些专家所无法理解的。面对普遍的“学生课堂睡觉问题”,教师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其课堂调动的效果。有人曾提出“为了调动课堂,教师要不择手段”,这是对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课堂睡觉现象的无奈选择。 课堂调动包括三类:一是形体调整,是指课堂上学生听课姿势、读书习惯、写字姿势的调整。比如,当进行重点内容的学习或是长时间持续讲授时,教师要状态调整全班学生的坐姿与注意力,保证学生以最佳的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二是心理调动,

14、是指 学生思维积极性的调动,主要办法是通过课堂激励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思维调动,是指学生思维积极性的调动。主要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根据调动时间的不同可分为课前调动,课堂调动与课后调动三种。n 1 1、课前调动的常见办法。、课前调动的常见办法。通过学生讲故事、讲笑话、新闻报道、学生独唱、才艺表演、朗诵、教学情境演示、教师集体鼓动、个体表扬、微笑、期望等多种途径。n 2 2、课堂调动的常见办法。、课堂调动的常见办法。当教师讲到重点内容时,要调整学生的坐姿与注意力,提出学生容易达到的课堂小目标,采用讲练结合、听说结合、全体朗读、分小组开展学习竞赛、掌声鼓励、课

15、中操(手指操、头操、脚操)等多种课堂调动办法,以期实现课堂气氛的营造,达到全班学生思维最活跃的程度。n 3、课后调动的常见办法。(1)表扬性调动: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情况及上课情况进行表扬;(2)肯定性调动:针对学生特长与课堂表现,给学生以个体表现、小组表现的机会;(3)期待性调动: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作业批阅、试卷批语等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对学生进行有依据的肯定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殷切期望,产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四、课堂评价的基本功n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旨在注重学生自我参照的评价,即把评价结果跟学生以前的表现进行对比,注重对学生表现全面的全程考查。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

16、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课堂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不断进取与发展。课堂评价应注意以下三点:n 1 1、课堂评价谋略。、课堂评价谋略。尽量多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到激励学生的依据,让被激励的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是符合实际情况、真实可信的;对学生的评价尽量多用个别鼓励,慎用当众表扬,要力避滥用表扬;对个别学生犯规现象,说话要留余地。在批评学生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时,应多加上个“及个别”、“少数”等界定语,避免对其他无辜学生的伤害;需要进行集体批评时,也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最好能够做到先“设身处地”地为犯错学生着想,然后提出批评意见,这样的批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17、。n 2 2、课堂评价形式。、课堂评价形式。主要有教师口头评价、文字评价、表情评价、动作评价与学生互评等。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权威的象征。教师一句真诚的鼓励、一副慈祥的笑脸、一束赞赏的目光、一只肯定的大拇指,都可能在学生身上发挥神奇的作用。教师在主持教学过程中,要时刻留意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以巩固学生或许是“偶然”冒出来的好表现。n 3、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课前演讲情况、课堂提问情况、课堂练习完成情况、 课堂测试情况、课堂参与情况、听课注意力情况、课堂上帮助同学情况等。五、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功n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

18、学方式的重要标志。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信息素养、技能准备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准备的第一位的新的基本功就是在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境界”1 1、教学演示。、教学演示。包括:借助于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将文本的教材内容转换为更直观生动的超文本形式的教学材料,如电子教案、powerpoint演示文稿;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相关教学课件、网上课程等。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提升教学的效果。2 2、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19、的开发和利用。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库,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意识和信的息能力,善于从网络的节点和连接中不断地获取教学材料和信息,开发和利用网上各种课程资源,扩充学生的视野,拓展课程的内容。在这一水平上,信息技术不再仅是演示的工具,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3 3、构建交互式学习环境。、构建交互式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综合整合的最高境界是运用各种信息技术重构课堂学习环境,如构建网上学习社区、网上论坛等新的教学平台。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信息源,课堂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学过程不再只是教师向学生的单项传授;新的学习环境渗透着一种信息的文化,它将充分展示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个性化的特点,构建这样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全面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功能,善于寻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点和融合域,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