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掠影与文学“速写”资料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93487869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都市掠影与文学“速写”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都市掠影与文学“速写”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都市掠影与文学“速写”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都市掠影与文学“速写”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市掠影与文学“速写”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都市掠影与文学“速写”摘 要:在鲁迅的小说作品中,并非只有彷徨中的几篇描写城市小知识分子现实生活的小说才开始大量涉及城市生活题材, 故事新编最后五篇小说就一直渗透着鲁迅的现代都市体验。小说中浮光掠影式的“速写”以及被鲁迅自称为“信口开河”的“油滑”也正得益于他对现实所见所闻条件反射式迅速反应的“杂文写法”。而故事新编总体风格的最终成熟也与鲁迅在现代都市的现实生活体验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在鲁迅现实题材的小说中, 呐喊中的小说基本都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故乡小城镇及临近农村为背景, 主要以暴露当时社会的因循守旧相为主题,包括孔乙己 药 明天 风波故乡阿Q 正传白光社戏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阿Q正传就是

2、以辛亥革命前夜为时代背景,描绘了农村的破产、失业和饥饿以及农民的愚昧无知和麻木不仁。但直到彷徨中的幸福的家庭肥皂示众和伤逝等几篇小说的出现,鲁迅才开始大量涉及城市生活的题材。对此,茅盾曾指出,鲁迅“五四”期间的小说:“呐喊所表现者,确是中国现代的人生, 不过只是躲在暗陬里的难得变动的中国乡村的人生同时亦不能不指出呐喊是很遗憾地没曾反映出弹奏着五四的基调的都市人生在彷徨中,有两篇都市人生的描写:幸福的家庭和伤逝然而也只像呐喊中的乡村描写只能代表了现代中国人生的一角, 彷徨中这两篇也只能表现了五四时代青年生活的一角,因而也不能不使人 感到不满足。 ”茅盾敏锐地注意到鲁迅小说中的空间地域背景问题,呐

3、喊彷徨的故事场景主要设置在鲁镇、未庄和 S城, 它们都是“难得变动”的中国现实农村的缩影, 而比较遗憾的是未能展现出他对现在城市的体验和书写。所以李长之也指出, 鲁迅所写农村题材的小说是好的, 这是因为那里都有他早年生活的经历。 但“一旦他的农村的体验写完了, 他就已经没有什么可写,所以他在1925年以后,便几乎没有创作了。”于是,鲁迅在完成彷徨之后便再也没有创作过现实题材的小说了。不过,鲁迅1926 年以后辗转于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大城市的生活,为其带来了一些新的都市生活的体验。刚到上海时,他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谈到对上海的印象时曾说: “为安闲计, 住北平是不坏的,但因为和南方太不同了,所以几

4、乎有世外桃源之感,我来此已十天,却毫不感到什么刺戟,略不小心,确有落伍之恨的。上海虽烦扰,但也别有生气。”显然,20世纪 30 年代鲁迅定居上海时,他面对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商埠,置身于这个声光色影的现代化商业大都市, 感受到现代都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谈到自己在上海与在北京不同的体验时,他说:“我生在乡下,住了北京,看惯广大的土地了, 初到上海, 真如被装进鸽子笼一样, 两三年才习惯。 ”正是由于不同的现实体验, 从北京南迁后, 鲁迅的创作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表现在杂文中, 就是他的后期杂文“不再是从外界的 事件中发现随感易于击中的目标, 而是将个人的感受落实在外部世界的混

5、乱上, 甚至到了这些感受最终竟是受着他关心的外部事件支配的程度”。表现在故事新编后期作品的创作中,就是鲁迅“偶尔得到一点题材,作一段速写,却一向不加整理”。他故意破坏了 “小说”的意味,破坏了故事的自然与完整,把小说写成了片断式的“速写”。对于鲁迅后期的杂文创作, 有学者指出: “用杂文笔法刻画上海小市民, 是鲁迅的一个创造, 文学上的价值并不亚于他早期描写农民的那些小说。他1930 年代到上海以后写的杂文,从多角度多方位涉及上海这座特殊的东方城市, 不啻关于当时上海众生相的一个系列素描。”在他后期的杂文中,农民、妇女、儿童和小市民成为他经常谈论和解剖的对象,如阿金中刻画上海底层妇女的糊涂跋扈

6、, 上海的儿童 上海的少女揭露的都是儿童学习大人的投机取巧, 我谈“堕民” 难行和不信批评了当时农民的奴性,沙推冲踢爬和撞论“人言可畏” 水性等文章来描绘小市民的心理、苦难以及相互间的倾轧。对于自己的杂文创作,鲁迅也曾指出,他是通过杂文“聊存一时之风尚”,“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以中国之大, 世变之亟,恐怕也未必就算太多了罢”。同样,故事新编独特风格的最终成熟也是与鲁迅在都市的现代体验有着深刻的而且小说中那些浮光掠影式的“速写”也正得益于他的“杂文写法”。 故事新编最后五篇小说虽然都是取材于古代, 但鲁迅依然将他对现代都市的观察与体验随机性地融入到小说的叙述里。 理水中“文化山”上的学者,就显

7、然有着当时学界名流的身影。 那些文化山上的学者们, “只听得上下在讲话:古貌林!好杜有图!古鲁几里O.K!川岛就指出,“那也就是当时厦大的面影之一。平常叫人,太太则必马丹, 先生是海尔讷。 即便是一个口吃不会说洋话的人,见了人时,至少也得拉着手说一个古貌貌貌林。 乍听实在别扭。这种空气,就是厦门的海风,一时也吹不算它。”而采薇里华山强盗小穷奇,大讲“海派会剥猪猡,我们是文明人,不干这玩意儿的”,这大概就属于上海的流氓之类。而其中的“阿金”更是取材于上海“阔人家里的婢女”之类了。出关 中的账房先生们一本正经地讨论老子的“稿子”在市场上的价格, 同时又很不正经地谈要老子讲出自己的恋爱故事, 这就更

8、透露出海派的作风了。 显然, 鲁迅后期作品创作风格的巨大转变与上海20 世纪 30 年代的都市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故事新编后五篇作品中,就有着一些对城市直接描写的场景。 非攻描绘了墨子从贫弱的宋国都城到繁荣的楚国国都的不同体验和感受。在宋国时,墨子“沿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历来的水灾和兵灾的痕迹,却到处存留,没有人民的变换得飞快。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颗大树,看不见一个活泼的人, 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 就这样的到了都城。” 11 而“城里面也很萧条,但也很平静;店铺都贴着减价的条子,然而并不见买主,可是店里也并无怎样的货色;街道上满积着又细又粘的黄尘。” 12 当来

9、到楚国的郢城,墨子看到:“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雪白的麻布,通红的辣椒,斑斓的鹿皮,肥大的莲子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这是闹市,也是十字路交叉之处。墨子便找着一个好像士人的老头子,打听公输般的寓所,可惜言语不通,缠不明白,正在手真心上写字给他看,只听得轰的一声,大家都唱了起来,原来是有名的赛湘灵已经开始在唱她的下里巴人,所以引得全国中许多人,同声应和了。” 13 显然,与呐喊中咸亨酒店、临河的土场等乡村场景不同, 故事新编后几篇里要么是禹穿过京都“万头攒动”的大街,要么是伯夷和叔齐在“水泄不通”的大街上大喊“孝”和“仁”, 或者是墨子先后经过萧条的宋国城池和繁荣的楚国都城。 这些街景的描绘显然是源自鲁迅当时的都市生活体验。所以有学者指出,在故事新编以往的研究中, 研究者往往忽视了它所隐含的城市背景和都市氛围。 “故事新编艺术上的革命化因素应该从1925 年五卅运动以后社会的狂欢化, 亦即从上海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大革命所引起的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价值秩序的崩溃与新生中寻找说明鲁迅故 事新编 的狂欢节世界感受和新感觉主义一样深刻地把握了30 年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震荡和传统世界观崩溃的现实。” 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