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连接器项目销售和顾客服务质量管理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93431247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8.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业连接器项目销售和顾客服务质量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工业连接器项目销售和顾客服务质量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工业连接器项目销售和顾客服务质量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工业连接器项目销售和顾客服务质量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连接器项目销售和顾客服务质量管理(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业连接器项目销售和顾客服务质量管理目录一、 公司概况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3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3二、 产品销售的质量职能4三、 顾客服务的质量管理5四、 设计与开发的评审8五、 设计开发质量管理内容13六、 质量文化18七、 卓越绩效模式23八、 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内容27九、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30十、 项目基本情况36十一、 项目投资计划41建设投资估算表4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44流动资金估算表4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8十二、 建设进度分析49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49一、 公司概况(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2、法定代表人:余x

2、x3、注册资本:51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4-10-247、营业期限:2014-10-24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3573.3910858.7110180.04负债总额7372.525898.025529.39股东权益合计6200.874960.704650.6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46732.6737386.1435049.50营业

3、利润7661.686129.345746.26利润总额6826.105460.885119.58净利润5119.583993.273686.1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19.583993.273686.10二、 产品销售的质量职能客户在营销工作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客户宛如企业的免费广告,如何让顾客成为企业的免费宣传者,使企业可以达到长期经营的目标,就要依靠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服务质量。顾客是产品的消费对象,企业依存顾客。因此,顾客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根据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活动内容,其质量职能可归纳如下。(1)确定国内外目标市场并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开发和建立营

4、销渠道、销售服务网点。(2)开展市场研究,确定用户和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和期望,向设计开发部门提供初始的产品规范,向企业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用户和市场对本企业产品需求和期望的信息,并促进其提高满足营销要求的能力。(3)确定并实施企业的商标和广告策略,策划并提供产品介绍,开展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及产品在市场上的信誉。(4)制订、实施并控制企业的产品销售计划,确保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5)组织、实施、监控对产品的搬运、储存、包装、防护、交付及安装和服务。(6)建立营销职能的信息反馈系统,了解用户和市场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和期望,获得用户对产品满意与不满意的信息,掌握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质量特性的表现与演

5、变情况。(7)策划并制订营销人员的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8)做好营销职能范围所需的质量记录,并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三、 顾客服务的质量管理1、顾客服务过程的质量职能服务用户是质量活动的外延,它包括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它的质量职能包括以下几点。(1)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如包装、运输及入库保管等工作。(2)收集和管理现场工作质量的信息,反馈给企业有关部门。(3)向用户介绍产品结构性能、特点、使用范围和维护保养的知识。(4)及时向用户提供备品、配件,并指导或为其安装及维修。2、产品销售过程中顾客服务的质量管理产品销售过程中顾客服务的质量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从生产过程向市场、用户及流通

6、领域和使用过程的延伸。产品销售过程中应从事的客户服务活动,包括产品销售前的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产品销售中的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产品销售后的客户服务质量管理,现场使用质量信息的收集和管理。(1)产品销售前的客户服务质量管理。在顾客使用产品之前,从保证实现产品的既定质量出发,要做好产品包装、产品识别标志、搬运、储存与防护工作。产品销售前的客户服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帮助用户正确选择产品、为用户培训人员、答复用户的有关咨询等。(2)产品销售中的客户服务的质量管理。产品销售中的客户服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产品交付、向用户提供应有的文件资料、履行产品质量责任和开展安装、调试、维修服务等。产品交付是指产品从进入产

7、成品仓库,直至抵达需方收货地点并由需方完成验收的整个过程。在交付的各个环节,企业均应采取保护产品质量的控制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除涉及以上关于产品搬运、储存与防护的质量控制外,就产品交付的质量控制而言,产品的交付质量控制活动包括:交付时双方清点、检查、复核并请用户签字。安装与调试是企业为用户或消费者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的活动内容之一。对于安装调试要求高的产品,企业应派出人员为用户进行安装和调试,同时为用户传授有关技术、知识与技能,企业应制定并提供用户正确安装和调试产品的技术文件,明确安装调试方法、具体要求与注意事项,对如何预防安装调试不当和由此引起的产品质量降低作出规定,以使产品顺利进入正

8、常工作状态。为了传播产品安装与调试的知识与技术及使用方法和维修保养技术,企业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帮助用户培训技术骨干。(3)产品销售后的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产品销售后的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主要指的是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属于产品的附加利益,是现代产品整体概念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售后服务有助于迅速、有效、持久地发挥产品的功能和社会效益,有助于生产企业直接倾听顾客的意见,了解顾客的需要。产品销售后的客户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产品维修配件的生产与供应、满足特殊用户的紧急需求、访问用户、征询意见和做好质量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顾客使用质量信息是指产品出厂后所形成的对生产企业有用的一切有关的信息情报。顾

9、客使用产品的质量信息是评价产品质量最直接、最确切、最及时的重要信息,做好顾客使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传递工作,是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注意信息的内容和收集方法,做好顾客意见的分析和处理:要考虑价格、时间、寿命和用户的知识水平。通过对产品售后的服务,与客户之间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对客户的需求、产品的缺陷有了更直接的感观信息,反馈到企业后,有利于企业在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更新、产品的研发方面的改进,跟踪服务和商品投诉的处理,且总结所遗留的问题与有关部门沟通后确定其解决方案。不定期地进行客户回访很重要。它是增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争取机会的手段,也可以认为是感情投入,和客户进行必

10、要的沟通,增加企业的信誉度,结果就会增加竞争力。四、 设计与开发的评审一个优秀的设计必须使设计出来的产品,在性能、成本、安全性、可靠性、生产性、对环境的影响、维修性、服务性、使用费用、人机工效、外观及符合法规等各方面,充分满足顾客的要求。这需要设计部门的技术能力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不仅要有完善的技术标准、设计手册,而且还要有具备全面知识和丰富经验的设计人员。但实际上一般的设计人员很难完全满足上述条件,可能在不同的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设计出来的产品多少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弥补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对于设计部门的产品图纸、规范和要求等进行评审,以保证设计出的产品能在各方面尽量满足顾客的要求。

11、设计与开发评审是指为了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若有问题还要提出解决办法),对设计与开发所作的综合的、系统的并形成文件的检查。设计评审是重要的早期报警措施,也是产品设计阶段最重要的质量保证活动。因此,设计和开发评审应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前提,以贯彻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制约,站在组织和顾客共同利益的立场上评审产品的适用性、工艺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寿命周期、成本等内容,同时,还必须注重工艺试验,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并对特定阶段的监视和测量加以评审和规定。1、设计评审的要求设计评审应以满足用户的要求为前提,以贯彻有关的标准、法令、条例为制约。要站在制造厂和用户共同利益

12、的立场上评审产品的适用性、工艺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等内容。在评审生产制造的可行性的同时,必须注重工艺试验,提高工艺能力和水平。设计评审应根据产品的设计性质、复杂程度、技术难度和生产性质等特点,关注影响设计和规范质量目标的关键决策点,包括对与用户需要和满意有关的项目、与产品规范有关的项目、与工艺规范有关的项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审(如:设计的工艺性;设计的可检验性和可试验性;材料、零件、部件规范;包装、搬运和防护)。从产品开发设计的全过程来看,通常应将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改进设计及小批试制阶段的工艺方案列为评审点组织评审。2、设计评审的种类和实施时期设计评审可以在设计过程的任何

13、阶段进行。在设计的适当阶段,应有计划地对设计结果进行正式评审,并形成文件。每次设计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被评审的设计阶段有关的所有职能部门的代表,需要时也应包括其他专家。这些评审记录应予以保存。企业对于不同的产品,评审的次数不一样,一般复杂的、要求高的产品评审次数多,完全更新型的产品评审次数多,有的企业产品评审次数多达78次。而较简单的产品、部分更新的产品评审次数就要少一些,有的只有12次。在这方面没有统一的次数要求,而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总的原则是,只要需要,再多也不嫌麻烦,一丝不苟地进行评审;而不需要多次评审的,绝不走形式,一切围绕目的,同时考虑经济性。构思设计评审也叫初期评审,这一阶段要求对

14、方案作概略的分析和论证,其内容偏重于对技术理论、设计原理及技术经济效果等方面的论证和评审。中间设计评审是指从设计开始至设计定型之前的评审工作,其目的是验证产品设计的正确性,包括:理论验证,模型验证,样机验证。最终设计评审重点是全面审查新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与生产成本是否符合原定的各项要求,以便为投产做好准备。终期评审的主要形式是设计定型鉴定和生产定型鉴定,必要时,还应包括对初始试验所用的样机或样品的说明及在鉴定试验中为纠正不足所进行的修改的说明,以便为投产做好准备,防止出现其他问题。构思评审的目的在于评审产品样式(构思图)与目标是否一致;试制工序评审的目的在于评审图纸样式(试制图)与工序计划是否一

15、致;工序评审的目的在于为了最后确定工序,进一步评审图纸样式(生产图)与工序计划是否一致;生产前评审的目的在于确认并评价产品质量的达成情况,以及生产准备的进展情况;生产前的综合判定评审设计目的在于确认并评价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经济性、生产体制,综合评价后,宣布批量生产开始。企业的设计评审(DR),主要是确认设计开发过程中构思图、计划图、试制图、批量生产图是否在性能、可靠性、可生产性、成本等方面达到预定目标(顾客的要求),并找出其中的差错。有的企业在此基础上,在新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以工厂的生产部门为中心,还要进行可生产性的审查。重点是确认在实际生产中,目标成本是否能达到目标质量,如何能实现高的生产

16、效率,进一步落实生产准备项目等。为使设计的更改得以有效控制,必须制定设计更改程序,这些程序应对各种必要的批准手续、执行更改的指定地点和时间、从工作现场收回作废的图样和规范及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对更改进行验证等方面作出规定,程序中还应包括紧急更改办法,以防止不合格品的生产和交付。当更改的数量、复杂性及随之而来的风险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应考虑再次进行正式的设计评审和确认试验。3、设计评审的组织设计评审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对于产品的设计评审工作,因为不同阶段的设计评审内容侧重不同,任命的评审组组长也各不相同。设计评审组组长的责任与权限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有三条:负责设计评审的组织;指挥评审中提出问题的

17、改进处理工作;向企业负责开发工作的领导汇报、请示工作。评审员都是各有关领域的专家,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应该有两部分人参加,即直接参与设计的各方面人员和不直接参与设计的有关专家与使用部门的代表,例如,产品开发设计工程师、质量保证部门的可靠性工程师和质量控制工程师、制造工程部门的工艺工程师及生产管理、采购、工具制造、材料、检验、包装、维修、销售等部门代表和用户代表。他们拥有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设计工作进行评审。各部门参加评审的人员一般是部门负责人,不随意更换,负责开发的企业领导原则上要出席每次评审会,在第五次评审时,因为要决定是否开始批量生产,企业有关领导(开发、生产、质量、供

18、应、成本等)都要出席。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席,要向企业经营会议报告。五、 设计开发质量管理内容设计开发质量是企业质量管理的起点,它“先天”地决定着产品质量,也是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依据和目标。按其质量形成过程分为市场调查研究阶段、产品开发策划阶段和产品设计与试制阶段。以上各阶段反映了产品设计开发的基本模式和内在规律性。当然,不同类型的产品,其开发程序有差异,而本质是相同的。因此,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市场调查研究与产品开发策划产品质量能否满足用户要求,只能由用户来鉴别。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市场调查与研究,了解用户对质量的要求,并把市场质量信息,作为产品开发设计和安排生

19、产的决策依据。可见,市场调查是质量活动的起点,是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要求的决定性环节。开展市场调查与研究的基本任务可以概括为: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形势和确认顾客需求。(1)收集市场信息。要使开发的新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胜,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市场研究,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以确定新产品开发的依据。市场信息可以通过向顾客征集意见、开展市场调查、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取。市场研究要获得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社会动向和市场信息。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市场规模的变化和预测、各厂家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排出顺序)、市场评价、安全及环境等法规、新技术的动向等。二是竞争厂家的信息。竞

20、争厂家的商品开发情况,今后的战略、课题、竞争商品的性能和特征(长处、短处),与竞争产品相比自己产品的优点和缺点。三是顾客的信息。顾客的满意度,顾客对各厂家产品的评价,顾客对产品的改进要求,对价格的希望和承受能力,顾客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四是收集政府部门颁布的技术经济政策、法令和规定,尤其是质量方面的政策、法令、规定,为企业领导确定质量方针目标提供依据。(2)分析市场形势。市场形势是指商品市场诸多要素的状态、动态和发展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形势决定企业的经营环境,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形势。国际市场形势分析主要包括:对目标市场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周期的分析(指对处于萧条、危

21、机、复苏等经济周期循环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市场形势分析)、重要经济指标的分析,以及对拟出口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分析。国内市场形势分析的主要环节是分析目标市场所在地区的经济形势、竞争因素和环境等。(3)确认顾客需求。顾客需求是指顾客对产品适用性的需要、要求、愿望和期望的总和,通常反映为对产品性能、功能、安全性、价格、交货期、服务和信誉等方面的需求。不仅要掌握顾客的现在需求,还要调查顾客的潜在需求(顾客的现在需求和潜在需求因产品不同而不同)。通过市场研究,把握顾客对产品适用性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产品构思,形成产品的概念质量,也即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要求,确定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参数。2、产品设计与试制经过开

22、发研究并确定新产品之后,接着就是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及试制工作。设计与试制可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样品试制及小批试制等阶段。初步设计中的职能是设计计算、模拟试验、系统原理图设计及设计审查等;在详细设计(包括技术设计和工作两个步骤)中的质量职能有编制产品技术条件及其说明书,在工作图上注明质量特性的重要性级别、设计审查、进行可靠性及安全性分析等项内容;在样品试制试验中的质量职能有进行部件合格试验、样品的功能试验、可靠性试验及安全性试验等项内容,以验证设计是否达到用户的要求;小批试制的质量职能有试验生产工艺与装备是否能保证产品质量,拟订质量检验计划,等等;试制鉴定方面的质量职能就是要参与上述工作,协助

23、与监督其达到用户要求。(1)样品试制的计划及准备。样品试制前,技术开发部对样品试制专用件、首次使用的通用件及订购件、工装模件进行确认;生产管理部根据技术开发部编制“新产品样品试制进度计划”,编制“新产品技术准备计划”。(2)样品试制的实施。样品试制的实施由生产管理部协助技术开发部组织样品的试制、试验,做好记录和技术服务;样品试制后技术开发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试制情况进行小结,提出整改措施,并应于小批试制前对整改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3)样品的检测与鉴定。样品的检测由质量管理部负责,并提出检测报告。样品检测完毕后,由技术开发部按新产品试制鉴定管理标准处理。当样品鉴定不能通过时,由技术开发部组织

24、查明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4)小批试制。小批试制的任务是验证工艺和工装,同时也对样品试制问题点整改完成及效果进行验证。小批试制完成后,生产管理部应及时组织小结,对存在的问题确定对策措施,制订整改计划,并应于批量生产前对问题点整改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产品样机和小批试制,以及顾客对产品的确认设计,实现产品的设计定型。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设计阶段,要策划设计评审的时机,特别是新产品与开发在设计完成后的设计评审工作,设计评审由相关部门组织,以会议形式举行,并将审查意见形成文件。六、 质量文化质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正是人类自20世纪以来的质量实践活动的自然结果。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实践活动之一,质量实践活动已经

25、从最初的工业领域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纯技术的范畴看,质量实践体现为确保实体(可以觉察或想象到的任何事物)与需要和期望有关的性质得到持续满足的完整过程,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满足既定的需要和期望;二是满足需要和期望的能力的持续改进。随着质量实践活动的不断积累,质量实践逐步超越了其纯技术的范畴而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质量文化。1、质量文化的内涵作为一个解释当代质量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质量文化”的含义是“以近、现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为基础,以特定的民族文化为背景,群体或民族在质量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知识、管理思想、行为模式、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质量文化的概念继

26、承了当代质量实践活动的TQM思想和ISO质量体系标准的绝大多数精髓,并突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的企业文化的界限。从宏观上看,质量文化研究的重点是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质量文化建设,其着眼点包括组织层次、地区经济层次或国家经济层次,体现出整个民族的素质。从微观上,企业作为一个群体,其质量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历史传统,又支配着一个企业的质量技术和诚信的现实表现,它塑造着企业的质量基本理念,又规范着企业的群体行为,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和一种客观存在。企业质量文化是从组织层面研究企业的质量实践活动的,既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子范畴,也是质量文化的一个子范畴。2、质量文化的

27、结构特征质量文化作为一种与现代质量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特征。质量文化的结构特征由其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构成,质量文化渐变的特征从物质层面到道德层面逐渐增强。其中,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具有较高的易觉察性,属于质量文化中的较浅层面,而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具有较低的易觉察性,属于质量文化中的较深层面。(1)质量文化的物质层。质量文化的物质层是质量文化的基础性层面,构成质量文化金字塔的基座。质量文化的物质层面由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的现有物质性因素构成,包括财富的数量与结构、财富的质量、科学与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状况等。一般来说,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物质性因素水平决定

28、着该国或该地区质量文化的基本力量,在一个物质层面相对薄弱的国家,其质量文化的强度也相对较弱。但是,日本经济的发展进程清楚地表明,强大的质量文化又能够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就使得质量文化得以建立在不断提高的物质层面之上。(2)质量文化的行为层。质量文化的行为层面建立在其物质层面之上,物质层面是行为,层面的载体。行为层面体现为群体使用物质层面的因素创造财富的行为模式。在同样的物质层面之上,不同的行为模式将导致不同的质量文化强度。然而,与物质层面相比,行为层面对质量文化的影响更大。(3)质量文化的制度层。质量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塑造行为层面的主要机制。制度层面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即标准化与规

29、范体系、奖励制度和法律体系。其中,标准化与规范体系提供了对行为及行为结果的指导与评价体系,揭示了质量实践活动的基本目标;奖励制度体现出对行为模式的激励与导向作用。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由于意识到美国经济竞争力正在减弱,通过立法程序设立了马可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希望借此重振美国经济。而法律体系是行为层面的强制性塑造机制。法律体系对质量文化的影响力依赖于执法的公正性、执法的及时性和质量法律体系的健全性三个方面。(4)质量文化的道德层。质量文化的道德层面位于质量文化金字塔的顶层,既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境界,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它表现为群体积极主动地尊重与维护顾客主权的价值

30、取向和精神追求。道德层面涉及尊重顾客主权、积极主动地维护社会质量文化的权威、追求行为结果的社会效益与完美主义,以及以持久的眼光看待经济资源,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四个价值取向。3、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文化即为质量的最高境界。在当今时代,建设企业质量文化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宗旨,以“零缺陷”为工作标准,通过吸取国际优秀企业质量文化的宝贵财富,又密切结合中国实际,创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模式。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模式包含四个模块:质量文化定位,组织管理与激励,质量文化促进过程,测量、评估与改进。四个模块代表了每个组织开展质量文化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四个方面工作。在质量文化

31、建设中,四个模块之间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质量文化定位”模块:目的是确定质量文化方向与追求的目标:“组织管理与激励”模块:目的是建立质量文化的推进网络和推进机制;“质量文化促进过程”模块:目的是将确定的文化方向和期望目标通过具体过程转化为现实;“测量、评估与改进”模块:目的是建立质量文化评估机制,测量质量文化建设的工作业绩,评估质量文化总体成效,并推动改进。质量文化要营造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人人具有强烈质量意识的氛围,质量文化要求企业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改进过程运行质量,要进一步明确过程各环节的质量责任,使质量工作重心置于过程优化之中,世界上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以其优秀的质量文化作为取胜

32、之道的。正如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根本,任何企业的质量战略都植根于其自身的质量文化土壤之上。任何具有竞争活力的、追求卓越经营的质量战略都必须以培育相应的质量文化为其出发点和归宿。质量文化和质量战略具有相互的能动作用。卓越的质量文化可以催化卓越的质量战略,同时,又为其圆满实施提供保证和条件;反过来,卓越的质量战略必然以培育相应的质量文化为其内在要求,同时,又为质量文化建设创造动力和机遇。质量文化建设是质量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领导人的基本职责之一。一般来说,企业质量文化的培育作为质量战略的根本,在组织上涉及企业中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个人;在内容上则涉及经营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的所有方面,如

33、企业的质量决策文化、质量产品文化、质量服务文化、质量道德文化、质量公关文化及质量文本文化等。但是,质量文化的核心是“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经营理念,这是质量文化培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质量文化的发展与我国虽有不同,但以人为本、以创新和改进为动力的特质却是一脉相承的,反映了一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于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发扬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丰收。七、 卓越绩效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组织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德国严格推行了以标准化为主题的质量管理,美国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引导企业追求卓越,从而使它们成为名副其实的质量强国和品牌大国。并建立质量奖

34、励机制。各国的国家质量奖项比较著名的奖项有日本的戴明奖、美国的波多里奇奖、欧洲的质量奖,以指导各类组织的质量经营。实践证明,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各类组织的质量经营,为实现系统的改进、绩效的提升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有效方法和路径,这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外不少质量专家认为:全球的质量运动正经历一次新的演变;传统的观点正在和可持续发展的质量集成在一起,从而追求组织的卓越以提升竞争力。1987年美国国会立法设立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其获奖单位是美国质量改进可以看得见的榜样,并且围绕着波多里奇奖和其标准,形成了非常广泛的全国范围内的质量活动。“比起其他的任何项目,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更加注

35、重于把质量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最高优先级,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质量改进及绩效卓越的典范,传播他们的做法”。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项的目的是通过强化组织的顾客意识和创造性活动,通过评奖项目推广质量意识,表彰质量杰出卓著的美国组织,提供一个共享成功战略的载体来提升美国的竞争力。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奖标准聚焦于结果和持续改进,这些评奖标准提供了一个设计、实施、评估管理整体业务运营流程的框架结构。波多里奇奖的1000分考核总分评价的核心价值观包括:有远见的、着眼于未来的领导人、顾客驱动的卓越绩效模式、全面的视野与管理创新、企业和员工的学习、注重雇员和合作伙伴、注重成果和创造价值、对市场的敏捷反应和社会责任。波多里

36、奇奖是一个标杆,沙里淘金,每年只有35个企业获奖。波多里奇奖能够引导企业通过连续的质量改进和设定业绩的卓越标准而获得顾客满意。“质量”在波多里奇奖中有了更广泛的含义,由于波多里奇奖是针对“管理质量”和“经营质量”而被称为“卓越绩效模式”。波多里奇奖评价标准在全美形成了全美国范围内的质量管理活动,一项建设波多里奇:21世纪的美国质量和私人企业的竞争力的调查报告指出,与其他奖项相比,波多里奇奖对于提升全美质量意识,改进产品质量实践都有更重要的作用。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在运行了23年后,决定更名为“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奖”,“卓越绩效”强调了质量的范畴已经从关注产品、服务和顾客质量,扩展到对组织整体质量这

37、一更广义概念的战略性关注。波多里奇奖项主任哈里赫兹说:“如今,将“卓越绩效”作为这一项目名称的核心部分,我们非常高兴。在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设立以来的20多年里,与被一些人称为“大质量”的组织整体卓越这一概念相一致,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准则一直在不断演进,以确保始终站在被证明有效的管理实践和需求的最前沿,因此新的项目名称强调卓越的概念也是恰当的”。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式,它能为指导组织的计划工作提供一种框。架,它还能使组织认清现状、发现长处、找出不足,并做到知己知彼。卓越绩效模式是一套管理成熟度的标准。所谓绩效亦即产品、服务、过程或组织的输出结果。绩效可以表现为多个维度

38、,如质量、成本、生产率、速度、顾客满意、社会责任等。卓越绩效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质量的提高,而是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系统并加以持续地改进来实现全面的绩效的提升,也就是要同时实现高质量、低成本、高的生产率、快的速度、良好的社会责任等。我国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从指导思想到技术方法的变革与发展,是当今我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最新总结,是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机会与挑战并存,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

39、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决定了这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生产体系;我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方式仍然是以初级产品的直接出口为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增长是有极限的。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新的思路才能突破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充分理解、把握和应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当前挑战和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可以引导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

40、观念,它为组织实现卓越绩效,对组织系统进行综合、全面和持续改进提供了一套方法论。卓越绩效模式的标准提供了一个企业治理的文化。这里所说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表现在全体员工的素质和据此他们为了达到企业目标所做各种工作的互动上;在企业外部表现在全体员工的素质和据此完成对社会、对环境、对资源所负责任的程度上。绩效正是这一企业文化的结果,卓越绩效需要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演进的,卓越是无止境的。八、 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内容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生产技术准备阶段和生产制造阶段。1、生产技术准备阶段生产技术准备阶段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日常生产的正常进行,为顺利实现生产作业计划所从事的各项准

41、备工作。(1)工艺准备。工艺是生产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制成品的方法与过程。工艺准备是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企业生产规模,把材料、设备、工装、能源,测量技术、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与生产设施等资源系统、合理地组织起来,进行过程策划,规定工艺方法和程序,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产,正常进行,使产品质量稳定地符合设计要求和控制标准的全部活动。工艺准备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核心,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工艺准备的技术文件包括:工艺规程、产品图、工艺流程图、工艺卡片、工装图;以及检验指导书、试验规程、校检规程、操作规程、各类作业指导书等。(2)设备、

42、工装卡具、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设备通常是一批中大型机具器材的集合体,皆无法拿在手上操作而必须有固定的台座,使用电源之类动力运作而非人力。如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自动化设备即实现这一过程的设备。包装设备如啤酒行业,从啤酒的罐装机,到自动压盖机,到贴标纸机,到装箱机,都属于包装设备。简单来说,就是用来包装产品的机器。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检修与校准。在生产与检验中使用的设备与工具,必须得到适当的维修与校准,失修的机器可能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而未得到校正的检验设备提供的是不正确的系统信息。这些都导致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工装卡具包括各

43、种外购的标准工具和自制的非标准工具等,例如各种刃具、量具、模具、夹具等。对于量具,企业应有专门的部门负责量具的验收、保管、发放、鉴定、校正和修理工作。对于模具和夹具,由仓库统一管理,要建立工具卡片。对于大量消耗的刃具,要采取集中制造加工的办法,以保证刃具的质量。贵重的、使用时间长的复杂刃具,更要重视采取上述工具管理办法,以保证其质量。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计量器具要进行调整、校准及搬运、维护、储存的防护和失准时的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3)原材料、零部件的供给。原材料、零部件的供给是指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与接收。质量合格的原

44、材料、零部件的采购及保证及时交付,对企业来说是相当关键的。采购部门承担着相当重要的质量职责。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采购合同符合设计开发部门确定的原材料质量要求;与供应商建立基于信任的长期关系,并保持密切沟通以应对各种设计与生产的变化;向供应商提供持续质量改进培训,高质量的原材料采购还可以减少对接受检验的需求。而原材料的接收则要求确保接收材料是合格的。特别是对于现今快速多变的生产系统,许多企业减少了库存,对原材料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工序能力分析与验证、工序能力是体现过程质量保证能力的重要参数,是指工序能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的能力,也即工序处于受控状态下的实际生产能力。工序是产品质量形成

45、的基本环节。因此,在工艺准备中应对工序具备生产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进行验证。2、生产制造过程生产制造过程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作为设计与工艺部门的下一流程,一旦进入生产环节,任何缺陷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事后的检验和纠正措施都是要花费成本的。如果出现问题,就要通过检验来发现并消除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了保证生产系统的稳定性,精密的检验仪器、设备与熟练掌握检验技术工具的员工都是不可缺少的。在每一个生产环节,无论是操作人员还是专门的检验人员都要尽力收集和分析生产系统的信息,以便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1)工序管理。生产系统必须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规格的产品来,而工序就是将材料、部件转变成为

46、零件或成品的直接生产过程。工序管理的质量职能是根据产品设计和工艺文件的规定对各种影响制造质量的因素实施控制。(2)质量保证与检验。检验可以获得生产系统的信息,去发现和消除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还可以避免不合格品进入下一道工序和市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检验都应被视作是一种收集有助于质量改进信息的手段,它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检出不合格品,还具有把关、预防等质量职能。(3)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质量改进是一个过程,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否则会影响改进的成效,甚至会徒劳无功。由于时代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为立足于时代,质量

47、改进也必然是“永无止境”的。有关质量改进的相关内容见本书第6章的质量改进与质量改进工具。显而易见,产品经过设计开发后,能不能保证达到设计质量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生产工艺质量、产品生产设备质量和生产工装质量、外购品质量及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九、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指从材料进厂到形成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其质量职能是,根据设计和工艺文件的规定,以及制造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对各种影响制造质量的因素具体实施控制的活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控制过程并排除该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因素,以此来确保产品质量。1、明确质量责任,组织文明生产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对

48、生产过程的质量责任和权限。明确生产现场和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与权限;明确部门之间和各类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相关质量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文明生产指的是合理组织产品生产,建立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保证生产的节奏性和均衡性;有严明的工艺纪律、劳动纪律;遵守工艺规程;毛坯、在制品、成品堆放整齐,工器具齐备、零部件存放有序,机器设备运转良好、排列整齐;投料加工、在制品流转凭证齐全、手续完备、记录准确;工艺文件齐备、完整等等。2、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加强协调(1)提供设备保障。设备保障的基本内容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检查和设备修理。设备维护保养的内容是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润滑良好、安全运行,包括及时紧固

49、松动的紧固件,调整活动部分的间隙等。简言之,即“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十字作业法。日常保养是基础。保养的类别和内容,要针对不同设备的特点加以规定,不仅要考虑到设备的生产工艺、结构复杂程度、规模大小等具体情况和特点,同时要考虑到不同企业内部长期形成的维修习惯。设备检查是指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或腐蚀程度进行测量和校验。通过检查全面掌握机器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磨损情况,及时查明和消除设备的隐患,有目的地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按时间间隔,可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按技术功能,可分为机能检查和精度检查。设备修理是指修复由于日常的或不正常的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损坏

50、和精度劣化,通过修理更换磨损、老化、腐蚀的零部件,可以使设备性能得到恢复。设备的修理和维护保养是设备维修的不同方面,二者由于工作内容与作用的区别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应把二者同时做好,以便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保证设备符合产品质量要求。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实行文明操作和维护保养。要求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工作,并适时对设备进行改善性维修。(2)提供工装保障。严格执行工装、夹具、模具和工位器具管理制度,要求操作者按制度和工艺要求正确地借用工装并及时归还工装,管理部门做好工装的发放、保管、保养和检定、调整、维修、更换工作。(3)提

51、供计量保障。严格执行计量管理制度,要求操作者按照制度和加工零件的质量要求正确地使用保养计量器具;要求计量部门按规定加强计量仪器和器具的校准、维修和更换工作。(4)做好物资供应。按期、按量、按质为生产车间适时提供原材料、零部件、部件等生产必需物资。做好物资的标识、领发、搬运、储存工作尤其是在生产现场的转运、清点、保管工作,防止遗失、锈蚀、变形和磕碰划伤。3、做好质量检验工作生产制造过程中质量检验工作要把好以下“三关”。(1)材料关,即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外协件、半成品的质量关。(2)工艺关,即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质量。(3)成品关,即生产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满足顾客期望的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质

52、量检验工作要做到以下“四不”。(1)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2)不合格的在制品不转序。(3)不合格的零部件(或元器件)不入库。(4)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4、严肃工艺纪律,建立健全工序质量控制点工艺是生产的法规,管理、技术、制造部门都应该严格遵守。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分层次地进行工艺纪律检查。特别是生产现场的各级负责人,应重视督促操作者严格按图纸、按标准、按工艺进行生产,对工艺纪律进行考核,发现问题要严肃处理。所有工艺更改均应执行审批程序,重要工艺更改还应组织工艺验证,并按工艺文件控制程序实施更改。建立健全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关键、特殊工序实行重点控制,严格按质量控制文件要求做好原始记录或控制图表,定期

53、测定工序能力,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纠正措施。5、工序质量控制工序的过程就是指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测量和环境(5MIE)六大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工序质量是指工序过程的质量。(1)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和任务。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把工序质量的波动限制在要求界限内所进行的质量控制活动。工序质量控制的任务就是要维持正常波动的适度水平。(2)工序质量体制的对象。工序控制的对象从直观上来说是控制工序形成的质量特性值,而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受工序因素5MIE的影响,所以说工序质量控制的实质对象是工序因素5MIE,尤其是其中的主导因素。(3)工序质量控制的策划。工序质量控制的策划

54、是指对工序质量控制的全部活动进行预防性的统筹安排。主要是针对关键工序提出的。工序质量控制策划按以下步骤来制定。根据设计部门所提供的产品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级,明确要控制的质量特性值。对明确要控制的质量特性值,确定其质量形成过程,绘制必要的工艺流程图。按照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原则,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并编制必要的明细表。对确定的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工序能力的调查。在工序能力调查的基础上,对工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主导因素。在工序质量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工序质量分析表,并以此表为核心来编制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各种文件。十、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联系人余xx(

55、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的良性互动。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

56、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

57、基础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传统连接器属于无源器件,更多表现为标准化产品,近年来,随着下游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及功能丰富度、结构复杂度的提升,从而对上游连接器等基础元器件的定制化诉求逐步提升。一方面,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下游客户对连接器的外形、尺寸和功能需求更加多样;另

58、一方面,因下游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成为连接器厂商重点服务的大客户,而此类客户为了构建产品的差异化特点,提高产品的整体辨识度,往往对连接器提出更高的定制化需求。综上,连接器厂商需要越来越注重定制化能力的提升,包括降低定制化成本,缩短定制化时间,从而将定制化产品大量快速地向市场推广。在此背景下,要求连接器厂商在产品开发,工艺生产等全流程都具备定制化的服务优势,并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柔性制造快速实现客户综合连接技术解决方案需求和多品种、小批量快速交付需求。(五)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93.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59、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19046.60,其中:主体工程70016.17,仓储工程26262.21,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1422.22,公共工程11346.00。(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8802.7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904.5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65%;建设期利息849.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流动资金7048.8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17%。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0904.54万元,包括

60、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6741.4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392.27万元,预备费770.86万元。(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38802.77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7335.0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八)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营业收入(SP):678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55982.85万元。3、净利润(NP):8616.62万元。4、全部投资回收期(Pt):6.63年。5、财务内部收益率:15.43%。6、财务净现值:6822.92万元。(九)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

61、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项目综合评价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62000.00约93.00亩1.1总建筑面积119046.60容积率1.921.2基底面积37820.00建筑系数61.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9.982总投资万元38802.772.1建设投资万元30904.542.1.1工程费用万元26741.41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392.272.1.3预备费万元770.862.2建设期利息万元849.412.3流动资金万元7048.823资金筹措万元38802.773.1自筹资金万元21467.773.2银行贷款万元17335.0

62、04营业收入万元67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5982.856利润总额万元11488.827净利润万元8616.628所得税万元2872.209增值税万元2736.0910税金及附加万元328.3311纳税总额万元5936.6212工业增加值万元20939.8013盈亏平衡点万元30106.20产值14回收期年6.63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5.4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822.92所得税后十一、 项目投资计划(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

63、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0904.5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三)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26741.41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15270.06万元。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109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