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实验室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404911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理化实验室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理化实验室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理化实验室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理化实验室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化实验室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目录1.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规程2. 击穿电压测试操作规程3. HB-3000C电子布氏硬度计操作规程4. 电子式弹簧试验机操作规程5. 硅钢片磁性能测量系统操作规程6. 急拉断试验仪操作规程7. 漆膜连续性试验仪操作规程8. 伸长率试验仪操作规程9. DW-200E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10. 往复耐刮漆试验仪操作规程11. 智能单向刮漆试验仪操作规程12. LX-A邵尔A型橡胶硬度计操作规程13. JDL型数显拉力试验机操作规程14. HQT-IA-微电脑多功能电解测厚仪操作规程15. BT-9300H型激光粒度分布仪操作规程16. 44B型双联电解分析仪操作规程17.760C

2、RT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8. FA型电子分析天平操作规程19. novAA400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规程20. novAA400原子吸收光谱操作规程21. 化 验 室 污 水 管 理 办 法22. 实验室气瓶管理制度23. TAS-98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24. 分析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25. HXS-1000A 数字式智能显微硬度计操作规程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规程1. 熟悉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熟悉掌握操作方法,认真按本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2. 操作前的准备和检查。2.1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整理好环境卫生,工作现场应整洁;2.2明确检测任务,准备好检测器材和工具;2.3

3、检测仪器仪表接线正确,无松动,接定良好;2.4检查绝缘地板铺设位置应正确,无破损,无导体,起到防护作用;2.5检测仪器仪表工作正常,方可进入工作状态,否则应立即保修。3. 进入工作状态时,严禁用手触摸电源进口接线端,应视任何接线端带电。4. 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5. 在进行绝缘和耐压操作前,检测防护鞋和绝缘手套应无破损和受潮,穿戴好后,方可进行工作。6. 随时关注仪器仪表的电压,电流指示,当超压超流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工作并向有关领导报告,在故障没排除前,操作者应进行监护,不得恢复工作。7. 在进行高低温老化工作时,认真观察温度的变化,当发现超温应与时将温度调整在工作围,若调整失控应立即

4、切断电源停止工作,与时保修。8. 仪器仪表的的拆装、接线、和维修由专业人员进行,若操作者擅自进行处理将被视为严重违章,视情节轻重给予适当处分。9. 操作者有权拒绝违章操作指挥。10.操作者支持公司各级安全员的工作,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检测和指挥。 校核: 审定:击穿电压测试操作规程1. 试验方法:1.1圆棒法:直径0.1mm与以下漆包圆线。1.2扭绞法:直径0.1mm以上2.5mm与以下漆包圆线。1.3钢珠法:漆包扁线和直径2.5以上漆包圆线。2. 室温试验方法与试样制备(扭绞法、钢珠法)。2.1直径0.1mm以上2.5mm与以下漆包圆线:约400mm试样两端除去绝缘,对折后参照下表在扭绞机上

5、扭绞成线对,扭绞部分端环剪断两处,分开扭绞试样两端使之间距最大。直接插入电极,小线用扭绞法小线试验夹具。制作5个试样,记录5个击穿电压值。标称直径mm125mm中的扭绞数标称直径mm125mm中的扭绞数以上与以下以上与以下0.100.25330.751.0580.250.35231.051.5060.350.50161.502.1540.500.75122.152.5032.2漆包扁线和直径2.5与以上漆包圆线:约350mm较直试样,一端去除绝缘,在50mm圆棒上弯曲(扁线窄边2.5mm与以下在25mm圆棒上弯曲)。放入容器中,周围保证有5mm厚的不锈钢珠。倒入不锈钢珠使试样上至少覆盖90mm

6、深。注意试样端部伸出足够长以避免闪络。在导体和不锈钢珠之间施加电压。制作5个试样,记录5个击穿电压值。3. 高温试验方法与试样制备:各型号试样制备同室温试样制备,将试样在干燥箱中预热到规定试验温度3,至少在干燥箱中放置15分钟,按照室温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应在30分钟完成。4. 自动电压试验仪:4.1打开电源,仪器自动复位,试验电压指示灯亮。4.2选择试验电压,该档试验电压指示灯亮。4.3试验根据不同试验方法将5个试样一次插入高压电极,关上试验箱门,工作指示灯亮。4.4将试样开关拨到将要进行试验的电极档位,掀动升压杆。4.5试验结束,复位指示灯熄灭后方可取出试样。4.6关闭电源。 校核: 审

7、定:HB-3000C电子布氏硬度计操作规程操作步骤:1 .打开电源。2 .按照“常用试验力和压头直径关系表”选择压头。3 .选择合适的试台。4 .选择试验力等试验参数,进行参数设置,包括硬度符号、单位转换、试验力保持时间、试验力施加时间。5 .正式试验,旋转手轮至相对滑动,按START键。试验结束,硬度计回复到准备试验状态后,转动手轮取下试样。6 .关闭电源。常用试验力和压头直径关系表金属种类布氏硬度值围HBS(W)F/D2试验厚度(mm)球直径D(mm)试验力FKgf(kN)试验力保持时间(s)黑色金属140450306310.03000(29.42)12425.0750(7.355)22.

8、5187.5(1.839)610.01000(9.807)12635.0250(2.452)有色金属130306310.03000(29.42)30425.0750(7.355)610.0250(2.452)60注:非本机操作人员严禁操作。 校核: 审定:电子式弹簧试验机操作规程1. 试样制备:长度300mm以上的试样1根。2. 操作步骤:2.1开启电源开关,打开控制器开关。2.2设置+1(或2)或设置+3(或4)。设置+1(或2)设置试验高度,测试设置高度点的力值。设置+3(或4)设置弹簧变形量,测试设置变形点的力值。2.3依次设置文件编号NO、初始力PO、测试点数(不超过去个)、测试高度/

9、测试变形量、按确定键保存。2.4 按试验键开始试验,结束后返车。3. 注意事项:3.1 如有异常迅速按红色急停按钮。3.2 超负荷后手动卸载,顺时针升,逆时针降。3.3 无弹簧工装不得进行试验。3.4 非本机操作人员严禁开机操作。 校核: 审定:硅钢片磁性能测量系统操作规程操作步骤:1.打开计算机电源,在DOS系统下进入测量软件主菜单。2.确定测量样品种类,单片样品或方圈样品。确定回路连接到正确的测量机构上。在主菜单下选择测量方式,进入测量系统。3.打开MTP-2000E电源开关。4.设置样品参数。5.设置采样点。6.进入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如须急停,关闭小键盘,按ESC键退出。7.试验完毕,退

10、回到住菜单下,关闭MTP-2000E电源开关。8.退回DOS系统下,关闭计算机电源。注:非本机操作人员严禁操作。严禁空载测量。 校核: 审定:急拉断试验仪操作规程1. 试样制备:长度约300mm的试样3根(标称直径在1.0mm以下的漆包圆线)。2. 操作步骤:2.1开启电源开关,指示灯亮。2.2检测活动夹头是否处于起始位置,如不在同时按下“联锁”和“复位”按扭。2.3校直试样,身长率不得超过1%。2.4夹紧试样,保持试样平直。夹紧力适当,使试样不打滑且断口不在夹紧处。2.5观察气压表,当气压达到0.750.8MPa时,按“联锁”和“急拉”按扭。2.6按“联锁”和“复位”按扭,使活动夹头复位。2

11、.7关闭电源开关。3. 试验结果判定:标称直径(d)mm放大倍数d0.0410150.040.506以下正常视力观察漆膜是否开列或失去附着性,3根产品结果均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校核: 审定:漆膜连续性试验仪操作规程1 操作步骤:1.1打开电源,电源指示灯亮,数显管清零。1.2将漆包线的一端压在收线卷筒的滚花螺钉下并转动收线筒一周左右,漆包线直径0.05mm以上至0.25mm采用外层双轮检测,漆包线直径0.25mm以上至1.6mm采用层单轮检测。1.3按下表选择相应电压按下对应按键,该电压指示灯亮。导体类型导体标称直径(mm)直流电压(V)以上与以下1级2级3级铜0.0500.12535050

12、07500.1250.25050075010000.2500.500750100015000.5001.600100015002000铝0.4001.60050015001.4将长度预置开关拨至所需试验长度位置(30m)。1.5按开始按扭启动电机,仪器走线至预置长度时自动停止。记录检测数据,关闭电源。2试验结果判定:导体标称直径(mm)每30m的缺陷数1级2级3级0.0000.05060240.0500.080602430.0800.125401530.1250.25025530.2500.50025530.5001.6002553 校核: 审定:伸长率试验仪操作规程1 试验制备1.1选取长度

13、约300mm的试样3根并较直试样,伸长率不得超过1%。1.2试样平直部分选择标距200mm一段,做标记。2 操作步骤:2.1打开电源,电源指示灯亮,根据试样标称直径选定夹具。2.2将试样一端夹紧在试验设备的固定夹具,保持试样平直状态,并使试样另一端夹紧在夹具,两夹具距离约等于200mm。2.3启动试验设备,直至试样拉断或指定伸长率,记录试验后标距长度。如断口离标距记号的距离小于20 mm且伸长率小于标准规定要求,重新试验。2.4按复位键使夹具回到初始位置,关闭电源。3 试验结果判定:漆包圆线(铜):导体标称直径(mm)最小伸长率%导体标称直径(mm)最小伸长率%导体标称直径(mm)最小伸长率%

14、导体标称直径(mm)最小伸长率%0.0180.080140.335231.600320.02060.090150.400241.800320.02260.100160.450252.000330.02570.112170.500252.240330.02870.125170.560262.500330.03280.140180.630272.800340.03680.160190.710283.150340.04090.180200.800283.550350.04590.200210.900294.000350.050100.224211.000304.500360.056100.25022

15、1.120305.000360.063120.280221.250310.071130.315231.40032漆包扁线:漆膜负荷(N)边标称尺寸0.802.362.505.601级452级56 校核: 审定:DW-200E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1. 开关显示器计算机启动试验软件主机电源2. 序操作步骤开机:2.1 顺序开机,运行软件,进入联机状态。2.2 试验方案:创建试验方案设置试样信息引伸计设置(当试验需要精确的变形时) 设置坐标。2.3 夹紧试样一端,力值清零,然后夹禁试样另一端,位移清零。2.4 选择适合的试验速度。单击开始按钮。试验结束后电机自动停止。2.5 取下试样。保

16、存试验记录。3. 关机主机电源退出试验软件计算机显示器4. 注意事项3.1关机后重新开启,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0秒钟。3.2试验过程中不得靠近试样,以免试样溅出飞屑造成伤害。3.3横梁上下夹紧时严禁升降横梁。3.4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 校核: 审定:往复耐刮漆试验仪操作规程1 试样制备:试样一根(圆线0.115mm,扁线0.8*25.6*16)长度100mm左右,允许较直,伸长率不超过1%,去掉一端漆膜。2 操作步骤:2.1选择合适的砝码。2.11漆包扁线:导体窄边尺寸负荷N0.802.3672.505.6092.12漆包扁线:漆膜负荷N0.802.362.505.601级452级562.13漆

17、包圆线:标称直径mm负荷N标称直径mm负荷N标称直径mm负荷N1型2型1型2型1型2型0.2501.62.00.8003.84.91.5006.07.40.2801.72.20.8504.05.11.6006.27.70.3151.92.40.9004.25.31.7006.58.00.3552.12.70.9504.45.51.8006.88.30.4002.32.91.0004.55.71.9006.88.30.4502.63.21.0604.75.92.0006.88.30.5002.73.41.1204.96.12.1208.30.5603.03.71.1805.16.32.2408.

18、30.6303.24.01.2505.36.62.3608.30.7103.54.41.3205.56.82.5008.30.7503.74.71.4005.77.12.2将试样固定在工作台上,将刮头放在试样上。2.3开启电源开关,按下启动按钮。2.4试验完毕,取下试样,关闭电源开关。注:试验结果取四处刮漆的平均值或者最小值。 校核: 审定:智能单向刮漆试验仪操作规程1. 试样制备:试样一根(标称直径0.25mm以上漆包圆线)长度100mm左右,允许较直,伸长率不超过1%,去掉一端漆膜。2. 操作步骤:2.1选择合适的砝码,使试样的裸露点产生在离固定支点150mm200mm处,重量不超过产品规

19、定。2.2将试样固定在工作台上,将刮头放在试样上。2.3开启电源开关,按下启动按钮。2.4键入砝码质量,确认键入值后,按“输入”键,仪器自动完成对试样的120度分度,三次刮漆试验,并显示三次刮破力和平均刮破力值。2.5查看本次试验,按“检查”键自动读出。2.6如继续做同样试验,按“重复”键,则仪器自动完成新试样试验。2.7如须改变参数,按复位键,待显示“P”后,在按照2.3操作。2.8试验完毕,取下试样,关闭电源开关。3. 试验结果为平均值。 校核: 审定:LX-A邵尔A型橡胶硬度计操作规程1. 操作步骤:1.1测定前应检查硬度计的指针在自由状态下应指零位。偏离零位时可松动右上角紧螺钉,转动表

20、面,对准零位。1.2将硬度计压在玻璃板上,使压针端面与压足平面紧密接触于玻璃板上时,指针应指100度。如不指100度时,可轻微按动压针几次。1.3手持硬度计使压足平于试样(或试件)上,直至硬度计压足与试样平稳的完全接触1秒读数,这时指针所指刻度即为被测试样(试件)的硬度值。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应将硬度计装置在配套生产的同型号定负荷测定架上进行测定。测定均应在不同的位置选定五点,每点相距至少6mm,测定结果取平均值。2.注意事项:2.1指针调整后不能指100度时,硬度计不能使用。2.2橡胶试样厚度至少6mm;橡胶试样必须有足够的面积,使压针和试样接触位置距离边缘至少12mm;试样表面应光滑平整,

21、不应有缺胶、气泡、机械损伤与杂质等缺陷。2.3在实验室标准温度下进行调节,比对试验或系列试验必须在一样温度下进行。2.4使用完毕后装入仪器盒或仪器箱。放置干燥处,防止受潮。升降小轴和工作台底部,应擦干净,并涂少量防锈油,以防生锈。 校核:审定:JDL型数显拉力试验机操作规程1.操作步骤:1.1 接通电源,按下“电源”键,按下“启动”键,保证系统至少预热20min。1.2 按下“停止”键,将上夹持器制动手柄拨到固定位置,将试样一端平直地夹到上夹持器中,然后握住移动座操作手柄,使其停在合适的位置,将试样另一端平直地夹到下夹持器中。1.3 松动制动手柄。1.4 调节伸长测量尺上得上滑块和下滑块之间的

22、距离为25mm,并在试样上划线,拉伸时上滑块和下滑快要跟着划线移动。下滑块指针对准测量尺-25线,如不准,旋转下滑快固紧螺钉,移动测量尺-25线,对准后再旋紧螺钉。1.5调节“调速”旋转,使速度显示仪表上的指针指在“500mm/min”刻度上。1.6按下“清零”键,按下“扯断”键。1.7按“启动”键并拨下开合螺母手柄,此时试片开始拉伸,拨开下夹持器垫片,到定伸1时(假定为50mm),按一下“定伸1”键,继续拉伸到定伸2时(假定为100mm),按一下“定伸2”键,这样可以在实验结束时同时保存定伸1和定伸2的拉力值。1.8需要重新显示各力的步骤是:试片在拉断时显示的扯断值,然后按“显示”和“定伸1

23、”或者“显示”和“定伸2”键即显示定伸1和定伸2的拉力值。1.9用完后关断电源。2. 注意事项2.1上机操作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容,将系统连接好,并检查无误后才能通电。2.2 试验之前,必须保证系统预热20min以上,从而使温漂影响最小。2.3 在试验过程中,若拉力超过仪器标定值,则系统给出负荷报警,此时只要去掉负荷,再按“清零”键,即可解除负荷报警。2.4 通电无显示,请检查保险丝、电源插座、电源开关。2.5 显示不正常或清零键不响应,暂停操作并与厂家联系。2.6 定期给拉力试验机活动部位加润滑油。2.7 试验完毕后,先切断电源,再清洁拉力试验机表面。 校核: 审定:HQT-IA-微电脑多功能

24、电解测厚仪操作规程1 适用围:本规程适用HQT-IA-微电脑多功能测厚仪的试验操作。主要用金属镀层厚度的测试。2 编制依据:本规程依据HQT-IA-微电脑多功能电解测厚仪使用说明书编制。3操作规程:3.1电解液配置见表1:序号镀层基底试液名称化学分子试含量1铬铁,铜,镍硫酸钠Na2SO4100g2镍铁,铜硝酸铵硫氰酸钠NH4NO3NaCNS80g40g3镍铜盐酸HCL(比重1.18)100ml4铜铁,镍酒石酸钾钠硝酸铵氨水NaKC4H4O6NH4NO3NH3.H2O80g100g10g5锌铁、铜、镍氯化钠NaCL100g6锡铁、铜、镍盐酸HCL(比重1.18)175ml7镉铁、铜、镍碘化钾KI

25、100g8银铁、铜、镍硫氰酸钾KCNS180g9多层镍铁、铜、镍氯化镍氯化钠硼酸NICL2.6H2ONaCLH3BO3300g50g25g10铜锌合金氟硅酸H2SiF6(30%)200ml注:表试剂为配置1升溶液的用量。试剂用分析纯。各栏试剂合并后用蒸馏水溶解至1L.3.2 仪器联接:3.2.1接上交流220V电源线,把电源插头插入质量优良的电源插座上。3.2.2联接恒流电缆线插头,注意对准插头上得缺口,要插到底。3.2.3按照示意图组装有机测量支架和空气搅拌器。3.3 测试工件处理:3.3.1选择比较平整的面作为测量面,用绘图橡皮清洁测量面,去除油剂或钝化层(测量镀层时尤其要擦除钝化层)。3

26、.3.2下降橡皮垫圈压住测量面,压力的大小以电解液不渗漏,橡皮垫圈不变形为准。3.3.3注入电解液,并随即用吸管吹去电解池底部的气泡(注:有气泡会阻断电流通过,导致仪器发出间歇报警声)。3.3.4 放入气体搅拌头(注:测铬时可免去这项操作)。3.3.5恒流电缆线的红色夹子夹住电镀待测件,黑色夹子夹住支架横臂后部的钛丝电极(注:黑色夹子尽可能夹在远离电解池的电极上,以免电解液对其造成腐蚀)。3.4 打印年份,日期的设置:3.4.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或按“复位”键后,仪器的显示屏将显示“1-”表示仪器在等待输入年份,这时可以依次输入四位年份。这种输入允许反复进行,直到正确为止。3.4.2年份输入完毕

27、按“B”键,仪器显示将“2-”,表示等待输入日期,这时可以依次输入两位月份和两位日数,例如1月2日输入0102或9月28日输入0928或12月3日输入1203等等。日期的输入也可以反复的进行,直到正确为止。3.4.3日期输入完毕按“B”键,提示符号显示“P”,仪器处于测量待命状态,这时可以进行以后的各项操作。3.4.4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或按“复位”键后,如果依次输入年月日后再按“B”键,仪器将保留日期数据,在打印测量报告时可把设置日期打印出。3.4.5 打印测量报告时不打印年月日数据。3.5 打印控制:3.5.1 重复按下“打印”键,可以实现打印功能的“开”(打印窗上的红灯亮),“关”(红灯暗

28、)的控制。3.5.2在打印红灯亮的状态下,把打印纸端口剪平并形成向上卷曲的状态,左右摇动插入进纸口,使打印纸接触到打印机的走纸橡皮轮,用手按住“走纸“键让打印纸徐徐自动进入打印机。3.5.3需要打印测量结果,必须在测量结束之前打开打印机(打印灯亮)打印窗上的红灯暗,测量结束后不打印测量结果。3.5.4在“P”状态下按动面板上的“次数”键,可以设置每次打印“测量文件”的份数,打印份数显示在数字屏上,可选次数N=19,设置后再按“清除”键,使仪器回复到待命状态。3.5.5安装打印纸时注意送纸受阻时立即停止走纸,然后轻拉面慢倒拉出打印纸,尽量避免把指头拉断留在打印机。3.6 测量操作:3.6.1测量

29、键,提示符显示“L”。3.6.2速度:a)测“银”、“金”镀层选“慢速”;b)测量其他品种镀层选“快速”;c)特殊情况可经试验选择合适的两种速度规中得一种进行测量。3.6.3选品种:a)根据所测品种按相应的品种键;b)“0镍”键为一般镍测量键,测多层镍的总厚度时也用该键;c)“10铜”键为锌合金基底层测量键;d)“8E”键,“11B”键为扩展的新品种。3.6.4 速度、品种选好之后请观察提示符显示的容:a) 显示为“U”时,说明仪器缺少正确的测量系数;b) 2.5皮圈的系数=0150,, 1.7皮圈系数=0069;c) 提示符号显示为“”时,按“执行”键,仪器进入测量状态;d) 测量接近终点时

30、显示指示灯向右逐只点亮,最后自动测量,然后显示测量结果。3.7 多层体系(例如铜铬镍铬镀件)测量方法:第一层测量结束后,不要移动原测量点,用吸管吸去用过的电解液,注入蒸馏水清晰,清洗二到三次(如果测量的前后两次都用到搅拌头时,搅拌头也要清洗)再注入新的电解液,进行下一层测量操作。3.8 不改变测量品种时的测量方法:反复测量同样的镀层时,可以省去清洗过程,只要吸干测点的电解液,改变测量点,注入新的电解液,吸气泡,再按“执行”键,便可进入新的测量。4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为防触电事故发生,调换电源熔丝时应在切断电源插头的状态下进行。5 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5.1 操作时注意主机和测量支架之间保持适当

31、距离,尽量避免电解液和气体侵入主机。5.2 仪器测量完毕应对接触过电解液的部分用清水冲干净,并用软纸擦干,以防结垢生锈,影响测量稳定性。5.3 标准样板每次用完,要用水洗净,干燥密封处保存。5.4 仪器在每天使用完毕之后应该取下橡皮垫圈和电解池进行冲洗。保持垫圈和电解池的清洁能使测量顺利进行。5.5 请注意经常检查电解池上得尼龙紧固螺丝,不能让其松动,松动会导致电解液泄漏和电流回路接触不良。 校核: 审定:BT-9300H型激光粒度分布仪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1.1.1 仔细检查粒度仪、电脑、打印机等是否连接好。1.1.2 插好电源,进入电脑相关程序。1.1.3 向循环分散器的循环池中加约

32、500ml 介质,向超声波分散器分散池中加约250ml 水。1.1.4 准备好样品池、蒸馏水、取样勺、搅拌器、取样器、等实验用品,安装好打印机。1.2 取样与悬浮液的配置:1.2.1 取样时要尽量多点取样。1.2.2 将样品缩分。样品的缩分方法有勺取法、锥形四分法、分样器法。1.2.3 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能正确选择介质和分散剂,将样品再循环池配置成悬浮液。1.3 使用微量样品池时操作前准备:将加有分散剂的介质倒入烧杯中,然后加入缩分得到的试验样品,并进行充分搅拌,放到超声波分散器中进行分散。2.操作步骤:2.1. 使用循环分散器的操作步骤:2.1.1 准备:打开循环分散器的电源,将“循环-排放”

33、旋钮调至“循环”状态,检查蠕动管是否有磨损现象,将泵头压下。2.1.2 测量“背景”:打开“循环泵”开关时介质处于循环状态,当介质充满管路,并从回水口流回循环池后,就可以测量“背景”了。2.1.3 加样与分散:关闭循环泵开关,停止循环;向容器中加入样品,试样量大约在1/51/3勺之间(与样品种类和粒度有关)。2.1.4 打开搅拌器开关,打开超声波开关,对样品进行分散与均化处理3min5min。2.1.5 打开“循环泵”开关,启动测试程序进行“浓度”测试。2.1.6 调整样品浓度 调整样品浓度到合适的测量围(计算机已定)。样品浓度太高时,打开搅拌器开关将样品充分搅拌均匀,将“循环/排放”旋钮置“

34、排放”状态,排出一部分样品后,将将“循环/排放”旋钮置“循环”状态,加水稀释,知道浓度合适为止。浓度太低时,关闭循环泵开关,再向循环池中加适量样品,打开搅拌器和超声波开关进行分散,然后打开循环泵开关测试浓度,直到浓度合适为止。2.1.7 单击“测量-测试”菜单,进行粒度分布测试。2.1.8 测试结束后,将“测量-排放”旋钮选至“排放”处,样品将从“排放”口流出。全部排放完以后,再向容器中加入大约300ml 纯净介质,将“顺/逆”开关切换两次,然后将“顺/逆”开关置于“顺”状态;将“循环-排放”旋钮在“循环”和“排放”状态切换两次,再旋至“排放”状态,将容器中的液体排放干净。再向容器中加入300

35、ml 介质,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容器、管路、测量窗口都冲干净为止。2.2 使用微量样品池的步骤:2.2.1 取一个样品的样品池,手持侧面(不得持正面),加入纯净介质,使液面的高度达到样品池高度的3/4左右,装入洗干净的搅拌器,将有标记的面朝前,用纸巾将外表面擦干净,将样品池插入到仪器中,压紧搅拌器,盖好测试室上盖,打开搅拌器开关,启动电脑进行背景测试。2.2.2 将分散好的悬浮液用搅拌器充分搅拌(月30s),用专用注射器插到悬浮液的中部,边移动边连续抽取4ml6ml悬浮液,注入适量悬浮液到样品池中,盖好测试室上盖,单击“测量-测试”菜单,进行浓度测试。2.2.3 调整浓度到合适的测量围(计算机已

36、定)。2.2.4 单击“测量-测试”菜单,进行粒度测试。2.2.5 测试结束后,取出样品池,倒出悬浮液,将样品池放到水中,用专用的样品池刷沾少许洗涤剂,将样品池的里外各面洗刷干净,清洗时手持样品池侧面,并注意不要划伤或损坏样品池。洗刷干净后用蒸馏水冲洗,再用纸巾将样品池表面擦干、擦净。3保养与维护:3.1 系统的保养与维护:3.1.1开机顺序:(交流稳压器)粒度分布以打印机显示器电脑。3.1.2 关机顺序:显示器电脑打印机粒度仪(交流稳压器)。3.1.3 搬运或移动前,应标记清楚每条信号线的接插位置,以便正确恢复连接。3.1.4 插拔电缆信号线时,一定要先关闭电源开关,在进行操作。3.1.5

37、系统各部分的电源不要瞬间开启或关闭。每次开关时间间隔应大于10s。3.1.6 经常检查保护地线、确保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处于良好的接地状态。3.2 粒度分布仪的保养与维护:3.2.1 粒度分布仪属精密仪器,应放置平稳、牢固,避免震动、敲击、滑落等现象。3.2.2 清洁仪器时用毛巾沾水拧干后擦拭,不得用有机溶剂清洁仪器表面。3.2.3 连续开机间隔12h 应至少关机休息2h 。在休息和测试间隙,要随时关闭仪器赏的微量样品池搅拌器开关。3.2.4 电源电压应在210V240V之间,并且电压应稳定,没用脉冲干扰。3.2.5 测试和洗刷时,应避免将微量样品池损坏、划伤,取出和放入时应轻拿轻放。3.2.6

38、仪器上的透镜有保护装置,一般不用擦。3.3 循环分散器的保养与维护:3.3.1 每次测试结束后,应按2.1.8清洗循环分散器。3.3.2 使用超声波分散器时,都应先将容器中加入适量水,然后再打开电源开关,不得在容器中没有水时打开电源开关。加水时尽量避免将液体喷洒到面板的开关和旋钮上。 校核: 审定:44B型双联电解分析仪操作规程1. 适用围:本规程适用于44B型双联电解分析仪的操作。用于铜基体中的元素分析。2.编制依据:本规程依据44B型双联电解分析仪的使用说明书、GB/T 5121.8-2008 铜与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编制。3.操作规程:3.1初次使用检查三眼插的接地孔是否可靠接地,仪器电源

39、插座中接地接头与外壳和每个托盘是否可靠接通。并检查各个开关是否处于关闭或最小状态。3.2 将装有样品溶液的高型烧杯放于托盘上,将电解电极按电极安装板的“+”、“-”标识固定,并放入溶液中,使电极靠近烧杯底部,盖上表皿。 3.3 开启电源开关。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3.4如需搅拌,在溶液中先放一搅拌棒,开启搅拌开关,调节搅拌调速器。3.4 如需加热,则开启加热开关,加热指示灯亮。调节加热功率调节器。3.5 将电解电流的正反开关调到标识为“正”位置。如需电流方向与电极安装板“+”、“-”标志相反,则将其调到标识为“反”位置。3.6 调节电流调节器,使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显示为需要的电流大小。4.注

40、意事项:4.1初次使用,检查接地孔是否可靠接地,电源插座接地接头是否与外壳和杯托可靠接地。4.2电解电极的阳极和阴极,绝不能相碰。4.3保持仪器外壳和托盘的干燥、清洁,防止化学腐蚀。4.4关闭仪器时,按开启的逆顺序,一切复原。 校核: 审定:760CRT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 适用围:本规程适用于760CRT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用于吸光度法测定溶液中化学元素含量。2.编制依据:本规程依据760CRT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编制。3.操作规程:3.1将仪器与PC机、打印机按说明书安装好。3.2 开启打印机和PC机,然后开启仪器。3.3 双击桌面图标。出现“是否

41、联机”的对话框时,选择“是”。出现“是否初始化”时,若仪器第一次使用,选择“是”,否则选择“否”。3.4设定测量波长,然后基线调零。3.4 选择“工作模式”中“定量分析”菜单。3.5 点击“标样设定”,设定标样信息。3.6 将样品逐一放入比色皿中,测量吸光度。然后点击“工作曲线建立”。3.7 将样品放入比色皿中,点击样品测试。3.8 保存定量文件和图谱。也可根据需要打印图谱、标样数据和样品数据。4.1注意事项:4.1 仪器应放在坚固、无振动台面上,仪器距墙至少15cm。空气湿度不大于85%RH,温度为15-304.2 仪器要可靠接地,所有螺丝心须旋紧。4.3保持仪器外壳和样品室液体接收器干燥、

42、清洁,防止化学腐蚀。4.4每周检查一次硅胶盒的硅胶是否变色。4.5 工作时,灯和灯室相当热,不要用物体覆盖,也不要用手触摸,以免烫伤。 校核: 审定:FA型电子分析天平操作规程1. 适用围:本规程适用于FA型电子分析天平的操作。用于精确称量物质的质量。2.编制依据:本规程依据FA型系列电子分析天平使用说明书编制。3.操作规程:3.1将天平置于水平、坚固、无振动的台面。无太阳直射、气流干扰、电磁干扰等。空气湿度为50%-75%RH,温度为10-30,波动1/h。3.2 检查天平中气泡是否处于水平中央,否则用天平后部的两只水平调整脚,将气泡调整至水平中央。3.3天平初次使用时,要进行校准。按一下“

43、1/”键,天平自检30秒。准备好较正砝码(200g),从秤盘上取走任何加载物,按“TARE”键,清零。等天平稳定后,按“C”键,显示C后,轻轻放上校准砝码到秤盘中收,关上玻璃门约30秒后,显示校准砝码值,听到“嘟”一声后,取出校准砝码,天平较准完毕。3.4基本称重。按“TARE”一下,将天平清零,等待天平显示零,在秤盘上放置所称物体。称重稳定后,即可读取重量读数。3.4 如需用容器装待测物进行称重,可先将容器放在秤盘上,按“TARE”清零,等天平显示零,然后将待测物放入容器中,称重稳定后,即可读取重量读数。4.注意事项:4.1使用要求一般时,天平应预热30分钟;精确称量时,应预热120钟以上。

44、4.2下列情况天平要校准:天平首次使用之前;称量操作进行了一段时间;放置地点变更之后;环境温度强烈变化之后。4.3每次清零或是称重时,要将天平玻璃门关好。4.4 保持天平外壳和称盘的干燥、清洁,防止化学腐蚀。 校核: 审定:novAA400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规程1 适用围本规程适用于novAA400火焰型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用于火焰法吸光度法测定溶液中化学元素含量。2 编制依据本规程依据AAS novAA400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规程、AAS 400 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说明书编制。3 操作规程开机3.1打开乙炔气瓶总阀,调节气体减压阀使气体出口压力为0.1-0.15Mpa左右。3.2 打开空气

45、压缩机电源,调节气体出口压力为0.5 MPa左右。3.3 打开NovAA400主机电源。3.4 打开计算机电源。3.5 等待仪器自检完毕后,双击AAS图标,进入应用软件的开始菜单界面。3.6 Technique selection 中选择Flame; Task selection 中选择methods,点击OK,进入Method界面。 3.7 选择待测元素,点击Load命令,或是直接双击待测元素,进入初始化过程。3.8 初始化之后,点击“Spectrometer”,进入该界面:点击“Optical parameters”,选择待测元素,点击“Change”,设定相关光学参数。在“Energy/

46、gain”界面,点击Automatic,自动调节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光源能量至最佳状态,最后点击自动增益控制“AGC”按钮,结束能量最佳化过程。最后点击OK退出“Spectrometer”界面。3.9 点击“Flame”,进入火焰和气体控制界面:在Flame界面里,先后点击“Test Air”和“Test Fuel”,检测空气和燃气流量和压力,点击“Test end ”结束检测过程。接着,点击“Ignite”点燃火焰。 最后点击OK键,退出“Flame”界面。3.10 标样测量制作标准曲线a. 点击“Calibration”,选择标准校正模式(Standard calibration),进入校正

47、界面。b. 点击“Conditions”, 进入条件设定界面,标准数量No. of standards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c. 点击“Table”,点击“Parameters”按钮或双击,进入标准系列浓度输入的对话框,依次输入标准样品的浓度。点击“Start/Abs”, 开始标样的测量。接下来,会提示测量的信息:a. 将吸样管放入清洗液中,点击OK 进行自动校零。b. 将吸样管放入空白溶液中,点击OK,进行空白测量。c. 空白测量完毕之后,将吸样管放入标样1,点击OK,进行标样1测量。根据提示测量完所有的标样。当所有的标样测量完毕时,点击“Fit curve”查看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如果R20

48、.995,标准曲线良好,可以进入待测样品测量。否则,需删除某个点或另配标样,点击“Run sample”,重新测量不准确的标样。最后点击OK键,退出“Calibration”界面。3.11 样品测量。a. 点击“Samples”,进入样品测量界面,点击工作区“Working area”,设定要测量的待测样品数量。b. 双击其中一行,出现Sample parameters界面,输入样品名称。c. 点击“Start/Conc ”,连续测量或“Run sample”单个样品测量。测量界面类似标样测量。 注意:测量样品之前,可以用空白溶液,点击AZ按钮校零。3.12 测试结果打印。a. 样品测试完毕后

49、,点击Print table,选择“Absorbances and concentration values”,打印吸光度值和浓度值报表。b. 测试结果转存:点击“CSV file”,可将结果转存到任何路径下保存。c. 点击“Print”命令,点击“Show report”,将显示结果报告。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打印或储存结果。若需将测试结果与标准曲线打印在同一纸上,做完标准曲线后,测试样品时,仪器提示结果是否保存在什么文件夹时应选择附在标准曲线文件夹下(Append results to the exiting file)。关机3.13 “Flame”菜单中点击“Extinguish”熄灭火焰,

50、或在主菜单中点击右手边的“Flame”熄灭火焰。或先关闭乙炔气瓶总阀,等火焰熄灭后,退出AAS软件系统。3.14 退出AAS操作软件系统。3.15 关闭AAS NovAA400主机电源,3.16 关闭计算机电源。3.17 关闭乙炔气瓶总阀,断开空气压缩机电源(将空气压缩机中的空气放掉)。3.18关闭电源总开关。4注意事项4.1 使用的乙炔要达到99.95%的标准,防止对仪器与测定结果造成影响。4.2 样品溶解避免使用硫酸,防止对仪器造成堵塞。4.3 当长时间未使用仪器,再次使用时,要取下燃烧头,将水封处的水加满,防止乙炔回火。4.4每次断开空气缩压机时,要将空气压缩机的空气放掉,防止产生水份超

51、过刻度线,对仪器造成影响。 校核: 审定:novAA400原子吸收光谱操作规程1. 适用围:本规程适用于novAA400火焰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溶液中化学元素含量。2.编制依据:本规程依据AAS novAA400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规程、AAS 400 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说明书编制。3.操作规程:3.1打开乙炔气瓶总阀,调节气体减压阀使气体出口压力为0.1-0.15Mpa左右。3.2打开空气压缩机电源,调节气体出口压力为0.5 MPa左右。3.3 打开NovAA400主机电源。3.4 打开计算机电源。3.5 等待仪器自检完毕后,双击AAS图标,进入应用软件的开始菜单界面。3.6 选择待测元素,进

52、行初始化,并进行能量优化。3.9 检测空气和燃气流量和压力,并点燃火焰。 3.10 标样测量制作标准曲线。3.11 样品测量。如果相关系数R20.995,标准曲线良好,可以进入待测样品测量。3.12 测试结果打印。3.13熄灭火焰,或先关闭乙炔气瓶总阀,等火焰熄灭后,退出AAS软件系统。3.15 关闭AAS NovAA400主机电源和计算机电源。3.17 关闭乙炔气瓶总阀,断开空气压缩机电源,并将空气压缩机中的空气放掉。3.18关闭电源总开关。4 注意事项:4.1 使用的乙炔要达到99.95%的标准,防止对仪器与测定结果造成影响。4.3 当长时间未使用仪器,再次使用时,要取下燃烧头,将水封处的

53、水加满。4.4每次断开空气缩压机时,要将空气压缩机的空气放掉,并定期放掉气缸水份和油。防止产生水份超过刻度线,对仪器造成影响。每半年要补充50ml油。 校核: 审定:化 验 室 污 水 管 理 办 法1. 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检测阶段化学废液的处理办法。本标准仅用于本化验室。2. 管理容与方法:2.1废液成份:化验室里的废液主要是金属材料分析中产生的离子能以与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主要有Cu2+、Mn2+、Ni2+、Al3+、Mg2+、Fe2+、Fe3+、Zn2+、NH4+、NO-3、F-、Cl-等离子,产生量为每个月2L左右。2.2处理方案: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本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原则

54、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根据其化学特性的不同将废液分类储存在不同的废液桶中(废液桶上贴有废液种类、存储时间的标签)收集的废液2-3个月定期送到表面处理公司,委托表面处理公司处理。注:不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排放标准的废液,严禁排放。 校核: 审定:实验室气瓶管理制度1.为了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加强气瓶管理,保护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促进公司生产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各项有关规定。3.试验室符合规程所规定压力围的气瓶有:氧气瓶、乙炔气瓶。4.气瓶按规定定期进行技术检验。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三年检验一次;盛装腐蚀性介质的气瓶,每二年检验一次。气瓶

55、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有严重损伤等,应提前进行检验。5.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5.1所选用的气瓶漆色、字样与所充装的气体应符合规定。 5.2瓶阀材料必须根据气瓶所装气体的性质选用。 5.3气瓶的安全附件要齐全、完好。瓶阀应有保护装置如气瓶配戴瓶帽等。气瓶上应配戴两个防震圈。 5.4气瓶的有关技术资料齐全,应符合检验期限。 5.5瓶体经外观检查无缺陷,能够保证安全使用。6.使用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6.1禁止对气瓶敲击、碰撞、火烤。阀门冻结时,不得用火烘烤。6.2开启气瓶阀门时应小心缓慢的进行,操作者应在侧面以免气流伤人。6.3瓶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6.4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可燃性气体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米。6.5夏季要防止日光爆晒。6.6各类气瓶的减压器不准互相代用,并确保不漏气,并且每年检定一次。 校核: 审定:TAS-98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 围:本操作规程规定了TAS-98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技术要求、环境条件、操作前准备、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火焰型TAS-98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试某杂质元素的含量的操作。2. 操作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