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PPT课件

上传人:深*** 文档编号:93404315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3.9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PPT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27、短文两篇(其一)第1页/共67页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第2页/共67页 写作背景简介第3页/共67页答复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信陶弘景陶弘景题题 解解 第4页/共67页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叫“尺牍尺牍”或曰或曰“信札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陈情。第5页/共67页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2、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整体把握之朗读第6页/共67页重要词句重要词句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实是欲界之仙都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各种色彩交相辉(各种色彩交相辉映映 )(季节)(季节)(消散)(消散)(颓,坠落)(颓,坠落)(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人间的仙境)(人间的仙境)(复,再;与,参与,指欣赏)(复,再;与,参与,指欣赏)第7页/共67页课文翻译(一)课文

3、翻译(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 这里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在阳光下)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第8页/共67页课文翻译(二)课文翻译(二)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清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可见到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4、 第9页/共67页译文译文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明论赞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明澈见底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听到长存。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快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

5、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第10页/共67页品味美点品味美点语语 言言 美美结结 构构 美美意意 境境 美美情情 感感 美美第11页/共67页品一品 语言美四字骈句 整饬生动 清丽明朗第12页/共67页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结构:总结构:总- -分分- -总总品一品 结构美寻找文章具体写景的句子?寻找文章具体写景的句子? 首尾部分起到什么作用?首尾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首尾呼

6、应首尾呼应 层次分明层次分明第13页/共67页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品一品 意境美 你能选择一个角度,说说文章意境美体现在你能选择一个角度,说说文章意境美体现在哪里哪里 ?第14页/共67页品一品 情感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是景物描写中必然蕴语,意思是景物描写中必然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含作者的思想情感,本文景物本文景物描写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描写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感。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感。 第15页

7、/共67页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山水相伴相映,则神采焕然,情味盎山水相伴相映,则神采焕然,情味盎然。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然。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还有“青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两岸犹如悬着两争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

8、流,景象则更为绚丽动人。且倒影入清流,景象则更为绚丽动人。本文优美的意境体现在四个方面本文优美的意境体现在四个方面第16页/共67页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其三,晨昏变化之美。 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似烟似缕,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其四,动静相衬

9、之美。其四,动静相衬之美。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辉为动;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鸣为动; 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第17页/共67页动静相衬之美 作者很注意动与静的变幻与配搭。作者很注意动与静的变幻与配搭。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动;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

10、;色交辉为动;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第18页/共67页高峰入云,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五色交辉。青林翠竹,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俱备。晓雾将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沉鳞竞跃。意意境境美美静动山水相映山水相映之美之美色彩配合色彩配合之美之美晨昏变化晨昏变化之美之美相相衬衬之之美美第19页/共67页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

11、意之感。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20页/共67页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背诵课文第21页/共67页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背诵课文第22页/共67页两岸石壁,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五色交辉。背诵课文第23页/共67页青林翠竹,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四时俱备。背诵课文第24页/共67页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背诵课文第25页/共67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背诵课文第26页/共67页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背诵课文第27页/共67页同学们可

12、别忘了要注意积累啊。同学们可别忘了要注意积累啊。 文中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你积累一点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第28页/共67页古往今来,古往今来,月亮月亮是古代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文学的重要意象之一,意象之一,描写描写月亮月亮的的文学作品不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计其数。大大家想一想家想一想,你能举出你你能举出你学过的古诗学过的古诗词中含有词中含有“月月”的诗的诗句吗?句吗?第29页/共67页 古代诗词中含有“月”的诗句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维山居秋暝: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3、(唐杜甫)杜甫)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第30页/共67页今后你们还会学到很多有关“月”或其他意象的诗句,要注意积累。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同学习苏轼的一篇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看看他是怎样描绘月下美景的?第31页/共67页第32页/共67页解题解题-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 ,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1007年) )赐名承天寺, ,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 ,故又名月台寺。第33页/共67页1 1疏通文意,把握关键词语,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疏通文意,把握关键词语,品味积累

14、写景的优美语言。言。 2 2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3.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及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及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第34页/共67页走近苏轼走近苏轼苏轼苏轼()(): 苏轼苏轼字子瞻,号字子瞻,号“东东坡居士坡居士”,世人称其为,世人称其为“苏东坡苏东坡”。汉族,眉州汉族,眉州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为眉山城)。北宋北宋著名著名文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代表。与父苏洵

15、,弟苏辙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并称为“三苏三苏” ,为,为“唐唐宋八大宋八大 家家”之一。之一。第35页/共67页苏苏轼轼小小资资 料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苏轼因此下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第36页/共67页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1083年),当时,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元

16、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此乃历史上有名的此乃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十二月作者获。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签书公事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

17、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二人即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和片段。也体现了二人即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和无限感慨。无限感慨。第37页/共67页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第38页/共67页找生字、读准音找生字、读准音解(解( )衣)衣 藻荇(藻荇( )遂(遂( )至)至 未寝(未寝( ) 柏( ) 藻荇(藻荇( )jixngsuqnbizo一、诵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诵读课文,整体感知第39页/共67页 二读:读顺文章,二读:读顺文章,读出节奏要求:全班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求:全班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节奏,读出感情,初

18、步感受月夜美景。出感情,初步感受月夜美景。例句如下:例句如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柏影也。第40页/共67页再读课文 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译课文。译课文。第41页/共67页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欲:欲:欣然:欣然:念:念:寝:寝:相与:相与:中庭:中

19、庭:高兴的样子。高兴的样子。睡觉。睡觉。重点词语 译文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的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的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我们在庭院中散步。想要,打算。想要,打算。考虑,想到。考虑,想到。共同,一起。共同,一起。院里。院里。第42页/共67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空明:空明

20、:藻、荇:藻、荇:盖:盖:但少闲人:但少闲人:耳:耳:重点词语 译文译文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样的闲人啊。形容水的澄澈。形容水的澄澈。罢了。罢了。均为水生植物。均为水生植物。连词,译为连词,译为“原来原来是是”“”“就是就是”之类。之类。 只是缺少清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闲人,清闲的人。第43页/共67页解释加横线的字

21、寻张怀民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怀民亦未寝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寻找寻找高兴地高兴地想想 的人的人于是于是共同,一起、散步共同,一起、散步睡觉睡觉交错纵横交错纵横原来是原来是只是、罢了只是、罢了第44页/共67页三读课文 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把握文章的思作者的特殊心境,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想感情。第45页/共67页1 1、本文从表达方式来说,先(、本文从表达方式来说,先( ),然后),然后( ),最后(),最后( )。)。叙述叙述描写描写抒情抒情2 2、这篇文章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这篇文章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

22、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承天寺中庭地点:承天寺中庭人物:人物:“我我”和张怀民和张怀民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第46页/共67页1.1.“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色的句子。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竹柏影也月色月色积水积水 空明空明竹柏竹柏藻荇藻荇 交横交横 第47页/共67页积水积水 空明空明(正)(正)(静)(静

23、) 藻荇藻荇 交横交横竹柏影竹柏影(侧)(动)(侧)(动) 皎洁、皎洁、空明、空明、清丽、清丽、淡雅、淡雅、宁静宁静 第48页/共67页2.2.全句无一全句无一“月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请分析,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从关键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这样写的妙处。(从关键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思考)思考) 作者用作者用“积水空明积水空明” ” 比喻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透明。用“藻、荇交横藻、荇交横”比喻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柏倒影。“积水空明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给人

24、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藻、荇交横藻、荇交横”是以竹柏倒影来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的动态之美。这个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无尘俗的胸襟。无尘俗的胸襟。第49页/共67页3、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寂寞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寂寞无聊,想出去走走;无聊,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月。第50页/共67页4、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欣然” “念无与为乐者” “遂”、“寻”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欣喜之情欣喜之情有点

25、遗憾有点遗憾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心有灵犀的喜悦心有灵犀的喜悦从容从容 闲适闲适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赏月的欣喜,漫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步的悠闲、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第51页/共67页5 5、为何自称、为何自称“闲人闲人”? “ “闲人闲人”二字表现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1 1)、指自己当时)、指自己当时“有职无权有职无权”的境况,是的境况,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嘲;对自己的一种自嘲;清闲之人。清闲之人。(2 2)、指能不汲汲于名利,能够寄情山水,

26、)、指能不汲汲于名利,能够寄情山水,有心欣赏自然美景的人,是一种欣喜;有心欣赏自然美景的人,是一种欣喜;不汲不汲汲于名利的人,聊以自慰的人,旷达乐观的汲于名利的人,聊以自慰的人,旷达乐观的人。人。(3 3)、自己本当为国家奉献,而现在却无用)、自己本当为国家奉献,而现在却无用武之地,沦落至此,有一种失落。武之地,沦落至此,有一种失落。失落寂寞失落寂寞的人。的人。第52页/共67页1 1、贬谪的悲凉:一个“闲”字,反映了作者当时身为“闲”官的现实,有一种惆怅、悲哀之意;2 2、赏月的欣喜:天下不乏良辰美景,我闲适自得得以赏此美景;3 3、透出某种鄙视尘俗的自慰之情:作者对世人忙碌于名利而辜负了美

27、景的人生慨叹,而自己安闲自适,能够安然赏此美景。通达乐观通达乐观第53页/共67页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月夜的景色,流露出了作者怎样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月夜的景色,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试加以分析。(抓住关键词句、联系写作的思想情感,试加以分析。(抓住关键词句、联系写作背景等来思考)背景等来思考) 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解衣欲睡”的时候,的时候,“月色入户月色入户”,于是,于是“欣然起行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

28、自己共同赏月,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 !两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三、悟读三、悟读 思想感情思想感情第54页/共67页小结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第55页/共67页总结:总结: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

29、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光,都倾诉着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绘景:月色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积水空明 竹柏竹柏藻荇交横藻荇交横空灵、皎洁空灵、皎洁抒情:赏月的欣喜抒情: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乐观自我排遣的乐观潇洒、达观潇洒、达观第56页/共67页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重点字词重点字词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先理解,先理解,后记忆,

30、后记忆,多回顾,多回顾,效率高。效率高。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乐(名词动用)乐(名词动用)但、闲人但、闲人 解、户、念、寝、步解、户、念、寝、步 ;与乐、遂、亦、相与、于与乐、遂、亦、相与、于空明、交横空明、交横;盖盖文言虚词:文言虚词:但、而、何但、而、何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第57页/共67页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我)翻译(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到

31、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翻译:翻译: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翻译:月光从门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翻译:月光从门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第58页/共67页 翻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翻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散步。 翻译:翻译:月色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月色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32、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第59页/共67页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60页/共67页、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第61页/共67页如何高效地背诵文言文1.背诵文言文的口诀:背诵文言文的口诀:先理解,后记忆先理解,后记忆,多回顾,效率高。,多回顾

33、,效率高。2.帮你支一招帮你支一招-教你一种背诵文言文的教你一种背诵文言文的方法方法-“三抓三抓”背诵法背诵法。3.“三抓三抓”背诵法:此法背诵法:此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理解的基础上,抓,抓“领头字领头字”、“领头句领头句”、“过渡过渡句句”,以达到背诵目的的方法。,以达到背诵目的的方法。第62页/共67页1. 用今天学的用今天学的“三抓三抓”背诵法,背诵全文。背诵法,背诵全文。2. 收集一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词并背诵。收集一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词并背诵。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第63页/共67页第64页/共67页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第65页/共67页第66页/共6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7页/共6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