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93371272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年最新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最新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最新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20年最新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最新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

2、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课题研究背景(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ee、i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

3、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1 、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inter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

4、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 、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

5、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2 、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3 、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二、课题研究内容(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 、网络

6、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2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3 、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4 、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

7、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1 、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2 、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3 、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4 、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5 、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二)课题的研究目标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三)预期成果形式1 、论文与专著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8、。2 、电脑软件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与步骤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如下:XX年5月-XX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xx年9月-xx年1月,开发软件XX年2月-XX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XX年9月-XX年12

9、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二)关键技术1 、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2 、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3 、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4 、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四、课题研究价值(一)创新点1 、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2 、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3 、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二)理论意义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

10、,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三)应用价值1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2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3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4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

11、件。五、研究基础(一)已有相关成果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xx年)在全国广泛应用。3 、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

12、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4 、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5 、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二)研究条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

13、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三)参考文献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

14、二版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xx年3 、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globaleducationonthe,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4 、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 、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 、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xx年(台北)7 、改善学习-xx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xx年8 、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