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基础知识7试题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3306330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口腔修复学基础知识7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口腔修复学基础知识7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口腔修复学基础知识7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口腔修复学基础知识7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修复学基础知识7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口腔修复学基础知识 -7( 总分: 50.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 50,分数: 50.00)1. 含牙囊肿的囊壁附着于牙齿的A. 根尖部B .根部C. 颈部D 冠部E.任何部位(分数: 1.00 )A.B.C. VD.E.解析:2. 鳃裂囊肿的主要特点是A. 位于颈部软组织内B. 囊壁内衬复层扁平上皮C. 纤维囊壁内含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D. 纤维囊壁可见甲状腺或黏液腺组织E. 囊腔内有较多脱落角化物(分数: 1.00 )A.B.C. VD.E.解析:3. 下述病理改

2、变中属于上皮异常增生的是A.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B. 基底细胞极性消失C. 上皮钉突呈锯齿状D. 细胞间桥溶解 E .细胞核固缩(分数: 1.00 )A.B. VC.D.E.解析:4. 下列正确的是A. 单囊性成釉细胞瘤多发生于牙龈或牙槽黏膜内B. 棘皮瘤型成釉细胞瘤是成釉细胞瘤的基本类型C. 丛状型成釉细胞瘤内的囊腔是上皮内囊性变D. 滤泡型成釉细胞瘤的上皮岛类似成釉器结构E.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多侵犯骨(分数: 1.00 )A.B.C.D. VE.解析:5.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发生条件是A. 多见于成年人B. 常发生在下前牙C. 患牙有较大的穿髓孔D. 患牙发生颜色改变E. 牙髓发生坏死(分数

3、: 1.00 )A.B.C. VD.E.解析:6.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病理特征是A. 具有成釉器样结构B. 具有导管样或花瓣样结构C. 具有成釉器样结构并有影细胞D. 肿瘤细胞核浓染并异型,细胞间桥明显E. 具有浸润性(分数: 1.00 )A.B.C.D. VE.解析:7. 纹管在分泌中起的作用是A. 分泌唾液B .输送唾液C. 分泌和输送唾液D. 分泌唾液并吸收部分物质E. 干细胞的作用(分数: 1.00 )A.B.C.D. VE.解析:8. 剥脱性龈病损应考虑A. 天疱疮B .类天疱疮C. 扁平苔藓D .红斑狼疮E.以上全应考虑(分数: 1.00 )A.B.C.D.E. V解析:9. 只具

4、备抗原性的口腔中抗原物质是A. 变形链球菌B 牙髓组织C. 口腔肿瘤D 甲醛甲酚E. 单纯疱疹病毒(分数: 1.00 )A.B.C.D. VE.解析: 解析 变形链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和单纯疱疹病毒同是微生物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 疫应答,具有免疫原性;牙髓组织发生病变或经过药物处理后,结构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并引 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也具有免疫原性;口腔肿瘤可以直接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细胞或体液免疫反应,同 样具备免疫原性; 只有甲醛甲酚需要结合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形成抗原复合物后才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所以只具备抗原性,答案应该选D。10. 最先形成的牙体组织是A. 釉质B

5、.牙本质C. 牙骨质D 牙髓E.牙周膜分数: 1.00 )A.C.D.E.解析:11. 成熟牙骨质中的细胞称为A. 成牙骨质细胞 B 牙骨质母细胞C. 牙骨质细胞D 间充质细胞E.成纤维细胞(分数: 1.00 )A.B.C. VD.E.解析: 解析 成牙骨质细胞具有形成牙骨质的功能,在形成牙骨质的同时,有部分成牙骨质细胞被埋在牙 骨质中,埋入到牙骨质中的细胞被称为牙骨质细胞,因此正确答案是C。12. 参与口腔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 粒细胞B .肥大细胞C. 单核-巨噬细胞D . NKT细胞E. CTL纟田胞(分数: 1.00 )A.B.C.D.E. V解析:解析备选答案中容易误选 Do N

6、KT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细胞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是固有免疫 细胞,CTL细胞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因此本题选择Eo13. 下列描述咀嚼黏膜特征的是A. 表层无角化B .粒层不明显C. 结缔组织乳头短D. 有较疏松的黏膜下组织E. 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紧密(分数: 1.00 )A.B.C.D.E. V解析:14. 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不包括A. 超急性排斥反应B. 加急性排斥反应C. 急性排斥反应D. 亚急性排斥反应E. 慢性排斥反应(分数: 1.00 )A.B.C.D. VE.解析:15. 仅表现为移植物血管栓塞的移植排斥反应是A. 超急性排斥反应B. 加急性排斥反应C. 急性细胞排斥反应D. 急性

7、体液排斥反应E. 慢性排斥反应(分数: 1.00 )A. VB.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各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表现,超急性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宿主血管与移植物 血管吻合后,移植物血管发生栓塞;加急性排斥反应是淋巴细胞介导的针对移植物免疫应答引起该移植物 实质细胞变性坏死;急性细胞排斥的病例特点是移植物实质细胞坏死;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特点是血管炎 和血管坏死;慢性排斥反应主要表现是移植物血管管腔变窄、血管栓塞和组织坏死,导致移植物正常结构 消失和纤维化。不难看出,正确答案是A。16. 患牙严重龋坏,拔除后见根尖区附着一团组织。镜下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 细胞增生为

8、特征,并见不规则上皮岛和泡沫细胞。病理诊断应是A. 急性根尖周炎B 根尖周囊肿C.牙槽脓肿D 根尖周肉芽肿E. 慢性根尖周脓肿(分数: 1.00 )A.B.C.D. VE.解析:17. 口腔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不包括A. 牙周病B. 唇血管神经性水肿C. 药物过敏性口炎 D 急性牙髓炎E.过敏接触性口炎(分数: 1.00 )A.B.C.D. VE.解析:解析山型、W型变态反应与牙周病的发病机制相关,唇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物过敏性口炎是I型 变态反应,过敏接触性口炎多为W型变态反应,只有急性牙髓炎是正常免疫应答,所以答案应选择D18. 由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破坏性慢性疾病是A. 龋病B .牙周病C.

9、 牙髓炎D 口腔单纯疱疹E. 口腔白斑病(分数: 1.00 )A.B. VC.D.E.解析: 解析 牙周病为一组由细菌感染引起,以牙周组织损坏和毁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临床上 可经历四个阶段,即初期病损、早期病损、确立期病损、晚期病损。19. 会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的有A. 同种异体移植 B 同种同型移植C.同种移植D.自体移植E.以上都不正确(分数: 1.00 )A. VB.C.D.E.解析: 解析 同种异体移植会表达与受者不同的蛋白质或其他分子,引发移植排斥反应,答案应选A20. 下列哪一种牙体组织是由外胚层发育形成的A. 釉质B .牙本质C.牙骨质D 牙髓E.牙周膜分数: 1.00 )

10、A. VB.C.D.E.解析:21. 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诊断中,正确的是A. 上皮增厚B .棘细胞水肿C. 基底细胞增生活跃D. 固有层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E. 基底膜液化变化,基底膜不清晰(分数: 1.00 )A.B.C.D.E. V解析:22.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A. 固有免疫功能减弱B. 细胞免疫功能减弱C. 体液免疫功能减弱D. 单纯疱疹的毒性增强E. 单纯疱疹复制加快(分数: 1.00 )A.B. VC.D.E.解析:解析在发生HSV感染时,人体淋巴细胞对同型病毒抗原刺激所引起的淋巴母细胞转化率下降,各 种淋巴因子包括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干扰素的产生下降,致敏淋

11、巴细胞的杀伤靶细胞能力下降,提示 细胞免疫功能减弱与 HSV的复发有关。23. 口腔上皮内的非角质形成细胞是A. 基底细胞B 棘细胞C.黑色素细胞D .颗粒层细胞E. 中间层细胞(分数: 1.00 )A.B.C. VD.E.解析:24. 下列对基底膜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 基底膜的超微结构是一种膜B. 基底膜是胶原纤维与致密板、透明板连接的纤维复合物C. 基底膜是上皮和结缔组织的界面结构D. 基底膜主要有支持、连接和固着作用E. 基底膜是半透膜,便于物质交换(分数: 1.00 )A. VB.C.D.E.解析:25. 上皮角化不良是指A. 棘层或基底层内发生角化B. 角化层中含有固

12、缩的细胞核C. 角化层过度增厚D. 角化层内形成小水疱E. 角化层内形成微脓肿(分数: 1.00 )A. VB.C.D.E.解析:26. 镜下表现为唾液腺腺泡破坏消失,为密集的淋巴细胞所取代,导管上皮增生,形成上皮肌上皮岛,首选 诊断为A. 舍格伦综合征B 慢性唾液腺炎C. 流行性腮腺炎 D 唾液腺萎缩E.唾液腺囊肿(分数: 1.00 )A. VB.C.D.E.解析:27. 牙板的发育时间是A. 胚胎第2周B 胚胎第3周C.胚胎第5周D 胚胎第6周E.胚胎第7周分数: 1.00 )A.B.C.D.E. V解析:28. 口腔黏膜防御屏障包括A. 唾液屏障B .上皮屏障C. 免疫细胞屏障D. 免疫

13、球蛋白屏障 E .以上都是(分数: 1.00 )A.B.C.D.E. V解析:29. 牙髓组织内的主要细胞成分是A. 造牙本质细胞B.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C. 组织细胞D 淋巴细胞E. 成纤维细胞(分数: 1.00 )A.B.C.D.E. V解析:30. 牙本质的反应性改变不包括A. 修复性牙本质B 透明性牙本质C.死区D.骨样牙本质E. 继发性牙本质(分数: 1.00 )A.B.C.D.E。E. V解析: 解析 继发性牙本质在本质上是一种牙本质的增龄性改变,因此正确答案是31. 成釉细胞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瘤在组织病理方面的主要区别是A. 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B. 上皮细胞的排列形态C. 边界是否清

14、楚D. 纤维成分的多少E. 纤维成分的分化程度(分数: 1.00 )A.B.C.D.E. V解析:32. 根尖周囊肿在囊肿分类中应属于A. 牙源性炎症性囊肿B. 牙源性发育性囊肿C. 非牙源性发育性囊肿D. 非牙源性炎症性囊肿E. 其他囊肿(分数: 1.00 )A. VB.C.D.E.解析:33. 以下关于 sIgA 叙述,错误的是A. 由血液进入唾液B. 诱导细菌间的凝聚,抑制其在黏膜表面和牙菌斑的黏附C. 与病毒表面受体结合,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D. 激活补体C3旁路和调理作用E. 抑制细菌酶活性,干扰细菌代谢(分数: 1.00 )A. VB.C.D.E.解析:解析

15、 sIgA 并不是由血液进入唾液, 而是由唾液腺局部的浆细胞产生的, 不难看出, 正确答案是 A34.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内的嗜伊红物质是A. 淀粉样物质B. 发育不良的牙本质C. 牙骨质样物质 D 黏液样物质E. 变性的肿瘤细胞(分数: 1.00 )A. VB.C.D.E.解析:35. 属于颌面部发育性囊肿的是A. 黏液囊肿B .根尖周囊肿C.舌下囊肿D 腺牙源性囊肿E. 表皮样囊肿(分数: 1.00 )A.B.C.D. VE.解析:36. 牙髓炎的自然发展结局是A.牙体内吸收B 牙髓网状萎缩C.牙髓脓肿D 牙髓钙化E. 牙髓坏死或坏疽(分数: 1.00 )A.B.C.D.E. V解析:37.

16、 上唇单侧或双侧唇裂是由于A. 球状突与球状突之间未联合B. 球状突与上颌突之间未联合C. 球状突与上颌突、侧鼻突之间未联合D. 上颌突与侧鼻突之间未联合E. 上颌突与下颌突之间未联合(分数: 1.00 )A.B. VC.D.E.解析:38. 在龋病免疫中最主要的细胞是A. NK细胞B .粒细胞C. T淋巴细胞D .单核-巨噬细胞E. B淋巴细胞(分数: 1.00 )A.B.C.D.E. V解析: 解析 龋病为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因此机体对细菌入侵必然产生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 胞免疫,其中体液免疫在龋病中起主要作用,而 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答案选择E。39. 口腔上皮内的

17、非角化形成细胞是A.基底细胞B 棘细胞C.朗格汉斯细胞 D 粒层细胞E. 生发层细胞(分数: 1.00 )A.B.C. VD.E.解析:40. 引起牙髓炎的常见原因是A.龋病B .牙周病C. 败血症D .外伤E.化学药物(分数: 1.00 )A. VB.C.D.E.解析:41. 可能引起疼痛的牙髓变性是A.空泡变性B .网状萎缩C.纤维变性D .牙髓钙化E.脂肪变性分数: 1.00 )A.B.C.B. VE.解析:42. 以下口腔疾病与免疫无关的是A.龋病B 牙髓炎C.牙隐裂D 寻常型天疱疮E. 口腔肿瘤(分数: 1.00 )A.B.C. VD.E.解析: 解析 龋病、牙髓炎是口腔感染性疾病,

18、寻常型天疱疮是口腔自身免疫病,它们和口腔肿瘤都与免 疫有关,牙隐裂是牙体硬组织的非感染性疾病,与免疫无关,正确答案应选C。43. 釉质龋中的透明层主要是发生了A.脂肪变性B 蛋白分解C. 钙盐沉积D 钙盐溶解E.钙盐溶解与再矿化(分数: 1.00 )A.B.C.D. VE.解析:44. 角质栓塞常见于A.白斑B 扁平苔藓C.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 念珠菌病 E .红斑(分数: 1.00 )A.B.C. VD.E.解析:45. 口腔黑斑的特点是A. 固有层深部出现大量含黑色素细胞B. 上皮基底层及固有层上方黑色素细胞增多C. 固有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D. 好发于口底黏膜E. 病损高于黏膜表面(分

19、数: 1.00 )A.B. VC.D.E.解析:46. 牙槽骨中的固有牙槽骨又称为A.松质骨B 束骨C.环形骨板D 骨小梁E. 皮质骨(分数: 1.00 )A.B. VC.D.E.解析: 解析 固有牙槽骨中埋有大量外源性胶原纤维,所以又称为束骨,因此正确答案是B47. 与牙周炎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不包括A.白细胞介素B 肿瘤坏死因子-aC.脂多糖D 前列腺素E2E.基质金属蛋白酶(分数: 1.00 )A.B.C. VD.E.解析: 解析 脂多糖主要由脂质和多糖组成的一种细菌内毒素,它不是由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48. 混合性腺泡中的半月板是A.肌上皮细胞B .浆液细胞C. 黏液细胞D .导管上皮细胞E.闰管的上皮细胞(分数: 1.00 )A.B. VC.D.E.解析:49. 与釉柱排列相关的结构是A.釉板B .生长线C.横纹D 无釉柱釉质E.釉丛(分数: 1.00 )A.B.C.D. VE.解析: 解析 釉柱内出现不同方向排列的晶体,而形成釉柱结构,在近釉质牙本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和多 数乳牙及恒牙表层约 30卩m厚的釉质均看不到釉柱结构,高分辨率电镜下可见晶体相互平行排列,因此正 确答案是 D。50. 四环素牙四环素主要沉积在A.釉质B .牙本质C.牙骨质D 牙髓E.釉质牙本质界(分数: 1.00 )A.B. VC.D.E.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