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2声现象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93295599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2声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2声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2声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2声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2声现象(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声现象2(2018烟台)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解答】解: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感觉到声带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A不符合题意;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

2、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空气柱的长度改变,振动频率发生变化,音调发生变化,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感觉到鼓面在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会感到音叉在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产生,要会运用。2. (2018淄博)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Troika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

3、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解答】解: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的人或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故C正确;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C。【点评】

4、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2(2018枣庄)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减小噪声污染B减小大气污染C绿化美化环境D减小水污染【分析】减弱噪声噪声污染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解答】解: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能阻断噪声的传播,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是从声源处减

5、弱噪声,所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噪声污染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2018潍坊)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D、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D。

6、2(2018滨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解析: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A错误;B、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D正确。故选D。5(2018临沂)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7、()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分析】(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都是人耳听不到(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解答】解:A、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

8、。故B错误;C、超声波和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都是人耳听不到的,故C错误;D、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D正确。故选:D。14(2018青岛)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过程结论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

9、声音时,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乒乓球弹起的幅度越大,据此得出响度与振幅的关系;(3)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与乒乓球接触时,会把乒乓球弹起;(2)当敲击音叉的力增大时,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时,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越大;通过实验可以判断物体振幅是不同的,说明了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且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故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音叉振动的更快,故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故答案为:振动;振幅;频率。【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

10、,是一道基础题。2. (2018聊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2. (2018济宁)下列属于从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的是(D)A.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啡 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C.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 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2. (2018菏泽)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C14. (2018菏泽)热机给人类文明带来进步。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热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有:热污染、空气污染和 污染。14.噪声11(2018东营)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

11、。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选填“音调” 、“响度”或“ 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1音色(1分) 音调(1分)1.(2018德州)图1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13(2分)(2018广安)在中考的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

12、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信息;。【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应用、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单位换算,常见题目。18(2018玉林)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超声波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分析】(1)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发现昆虫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时

13、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理想推理法或科学推理法。【解答】解:(1)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发现昆虫;(2)由实验现象可知,把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当罩内空气接近真空时,虽然还能听到极微弱的声音,但可通过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超声波;真空。【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超声波,二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要会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的实际现象。2(2018黔南)中国的两位宇航员曾经在太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同学们传授科普知识。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宇航员的声带振动产生B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一定

14、是噪声C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的D讲课的宇航员和另一名宇航员只能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宇航员的声音是靠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对听课的人来说不是噪声,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无法在太空中传播。宇航员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C错误;D、讲课的宇航员和另一名宇航员可以利用电磁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2(2018龙东)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烛焰晃动B钢尺振动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D倒车雷达【解答】解:A、图中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B、钢尺振动可

15、以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C、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3(3分)(2018岳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吉它发出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C岳阳开展的“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测距考点:声的产生、传播、控制噪声、声的应用专题:声现象解析:A吉它发出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正确。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错误,声音可以在固态、液体和气体

16、中传播。C岳阳开展的“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错误,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产生。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测距,错误,是利用超声波传播信息。故选A 。3(2018南京)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问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

17、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3)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4)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A错误;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C、筑工地夜问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介质逐渐减少,故听到声音变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声音的

18、传播知识、声音的三个特征、减弱噪声的途径可做出正确选择。1(3分)(2018长沙)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处减弱噪声B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C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考点:声的产生、传播、控制噪声、声的应用专题:声现象解析: A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处减弱噪声,错误,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B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正确。C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

19、噪声,错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是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错误,真空不能传声。故选B。4(3分)(2018攀枝花)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ABC、两人同唱一首歌时,她们声音的音调相同,响度也可能相同,但由于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因此

20、她们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错误、C正确;D、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2(1.5分)(2018广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C发声体的频率高低决定了声音的音调D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3)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

21、,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解答】解:A、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即发声体的频率高低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D、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改变了振动频率,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11(2018十堰)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于风吹动树叶_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别出树上小鸟与知了

22、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_不同11. 振动;音色;11. 解:刮风时,风吹树叶的哗哗声,是因为树叶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人们能够分别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即使其所发出的音调、响度相同,其音色也是不同的,故人们可以分辨出它们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色;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响度是指人耳感觉的声音的大小,即强弱,生活中常称作音量,由振幅、距离两个因素决定;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生活中说的声音粗细,由振动频率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一般利用音色来区分和辨别物体。注意区分声音三个特征的定义和影响因

23、素。1(2018孝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D.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 解: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声,但是不一定能听到,故A错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C、根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表可知:声音在固体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故C错误;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

24、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声学中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13. (2018安徽)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谁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用嘴

25、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17(2018福建A)宋词解语花上元中写道“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其中“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_产生的, 17、振动; 3. (2018广州)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D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5(2018深圳)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明读

26、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答案】A6. (2018广西北部湾)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学校附近禁止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1(2018安顺)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D)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2018遵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C)A超声波一定比次声

27、波传播速度快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不敢高声语”的“高声”指声音响度大D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4. (2018海南)端午节期间,我省多地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 地同时用力向前划桨,场面非常热闹。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B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鼓声属于超声波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3(2018河南)如图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生源振动的实验: 。3.用小锤敲击鼓面时,会看到鼓面上的纸屑跳

28、动10. (2018武汉)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1.(2018常州)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 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答案:B2(2018淮安)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

29、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D)A振幅B音色C响度D音调13(2018泰州)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于水中,如图所示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袋中的手机,手机能接通,说明_可在水中传播;能听到手机发出的铃声,还能说明_可在水中传播;我们听出手机铃声是汪峰唱的飞得更高,这是根据声音的_来辨别的13.电磁波 声音 音色27. (2018徐州)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 产生的,通过 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 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27振动 空气 频率 2(2018盐城)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

30、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B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13(2018盐城)2018年5月20 日,中华龙舟大赛在盐城洋湾生态旅游景区开幕,一时间鼓声雷动、挠桨飞舞,鼓声是由于鼓面 发声,通过 传播到观众耳朵13.振动 空气 16(2018衡阳多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7(2018常德)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

31、C“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3. (2018娄底)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荣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A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3(2018襄阳)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B)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7. (2018吉林)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 传播中 控制噪声;吉他声是由琴弦的 振动 产生的。12(2018

32、咸宁)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DA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一些C“天宫二号”在太空可通过超声波与地面联系D声控锁是通过音色识别不同的声音24(2018咸宁)(2分)为营造清静的生活环境,近两年来,成宁市已经实现所有城区“禁鞭”。 “禁鞭”是通过在 来控制噪声这种公害。24 声源处1(2018恩施)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B)ABCD14(2018恩施)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 (选填“音调”“音色”“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 (选填“乐音”“噪音”)。14音色;

33、噪声。2. (2018益阳)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 “声音”交流。关于这种“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这种“声音”是电磁波 B.这种“声音”人类听不到,因此没有响度C.每头大象发出的这种“声音”的音色相同 D.这种“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 (2018张家界)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C )A音调 B响度 C 音色 D声速5. (2018成都A)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

34、和海水深度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2018达州)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2(2018乐山)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C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1(2018眉山)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B)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

35、,B的音调最高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14(2018眉山)(4分)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 。14声源;响度。2(2018绵阳)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D)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1.(2018自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1.(201

36、8西宁)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明声音的音调高C北京天坛的丘,加快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从而使人听到的声音更加洪亮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14(2018西宁)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这种笑声与人的笑声有明显区别,主要是这两种声音的 不同。14振动 音色 12. (2018山西)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C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37、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39. (2018山西)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 ;判断依据: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39.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 真空不能传声1.(2018天津)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2(2018齐齐哈尔)在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38、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吉他的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响度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C错误;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声源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声与能量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2(2018桂

39、林)“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C)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6(2018桂林)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 (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16噪声;隔声。9. (2018云南)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笑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_ 而发声 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来辨别出声音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40、振动 音色1(2018乌鲁木齐)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8(2018,湖南株洲)声音是由声源 产生的。120(救护)出车后会持续拉响警笛,行人或其他车辆会及时让道,它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填“信息”或“能量”)。答案:振动 信息7(2018怀化)声音对我们来说在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戴耳机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1(2018湘西)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Amm B

41、cm Cdm DdB答案:D4(2018黄石)下出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B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C“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快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解答】解: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故A正确;B、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分辨的,故C错误;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A。4(2018赤峰)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B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

42、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振幅较小C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阻断噪声传播D声只能传递信息【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频率低于20Hz,而不是因为响度太小,故B错误;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阻断噪声传播,故C错误;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3. (2018广东)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从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

43、和二胡的音色相同17(2018荆门)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C)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1(2018连云港)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C)A乐音都是乐器发出的B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就越高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D响度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的1. (2018南充)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BA 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真空不能传声C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 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