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19周超失重培优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3250069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物理第19周超失重培优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第19周超失重培优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第19周超失重培优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19周超失重培优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19周超失重培优试题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9周超失重(测试时间:45分钟,总分:70分)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选择题(共 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m的物体。当电梯匀速运动时,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1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2弹簧被压缩了 x,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x(重力加速度为g)。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10动情况可能是A.以大小为后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10c.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加速下降10D.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减速下降10【

2、答案】D【解析】因为电梯匀速时弹蓄被压缩了為由此可以知道,吨=打,某时刻后观察到弹蓄又被继续压缩 了詁 弹曹的弹力变大了,由受力情况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加,方 向向上。物体可能以农二丄g加速上升,也可能以口二丄占减速下降。故选IX2 如图,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相对电梯静止不动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 N, g取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B. 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2 m/sC. 此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

3、小D. 此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对电梯的压力【答案】A【解析】AB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 N,知重物的重力等于 10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 N时,对重物有:mgF=ma解得a=2 m/s 2,方向竖直向下,则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可能向下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故A正确,B错误;C、由于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人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的重力大小,持力与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错误。故选 A3. 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 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C错误;D、电梯对人的支以竖

4、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A. t = 2 s时最小C. t = 6 s时最小D. t = 8.5 s时最大【答案】B【解析】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加速度向上此时处于超重状态,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加速度向下,此时处于失重状态,对地扳的压力减小,在Z E时向上的抑速度最大,此时对地板的压力最大,所以B正确,A错误;在时具有向下的最大的加速度此时对地板的压力最小所決CD错误;故选Bo4 如图表示的是一条倾斜的传送轨道,B是传送货物的平台,可以沿着斜面上的直轨道运送物体。某次传送平台B沿轨道将货物 A向下传送到斜轨道下端,运动过程可用如图中的速度时间图象表示。下述分析 中不正确的是flA.

5、0ti时间内,B对A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摩擦力水平向右11B. tit2时间内,B对A的支持力等于重力,摩擦力水平向左c. t2t3时间内,B对A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摩擦力水平向左D. 0ti时间内出现失重现象;t2 t3时间内出现超重现象【答案】B【解析】0勺时间内,从團象上可以看出,整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此加速度可法分解为水 平向右和竖直向下的抑速度在分析A的受力可臥得到,竖直方向上A有向下的加速度,导致丧对丄 的支持力小于重力丿水平方向有向右的加速度,导致虫受到摩揀力水平向右的摩拯力故A正确; Z时间内,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整体向下做匀速运动,虫受力应该是平衡的,所以竖直方向上目对A的支

6、持力等于重力,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撅力的作用,故E错误;CT时间内,从團象上可以看 出,整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此加速度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左和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再分析A的受力可以得到,竖直方向上A有向上的加速度,导致B对A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水平方向有向左的加速度, 导致A受到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 C正确;D 0 ti时间段内,整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失重状态,t2t3整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减速运动,超重状态,故D正确;本题要选不正确的,所以答案是B。5 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 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前2 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

7、. 第3 s末至第5 s末的过程中,货物完全失重C. 最后2 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D. 前2 s内与最后2 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相同【答案】A【解析】A.在前2 s内,图象的斜率为正,加速度为正方向,说明加速度向上,货物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B.第3 s末至第5 s末的过程中,货物匀速运动,重力等于拉力,B错误;C最后2 s内,加速度为a二巴=06m/s?二_3m/s2工g,故货物并不是只受重力,故C错误。D.前2 s内货物t20亠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vm/s=2 m/s ,最后2 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为2-0 6vm/s=3 m/s,故 D 错误。故选 A。26 高跷运动是一

8、项新型运动,图甲为弹簧高跷。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踏抿A. 人向上弹起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B. 人向上弹起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C. 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D. 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地的压力等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答案】AC【解析】A项,人向上弹起过程中,人应该经历了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所以先有向上的加速度,后有 向下的加速度,当弹蓄弹力犬于人的重力时,人处于超重状态,当弹普弹力小于人的重力时,人处于失 重状态故A项正确。R项踏板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踏板的作

9、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 定律,二者大小始终相等,故B项错误。C项,弾蓄压缩到最低点时人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根据牛 顿第二罡律,可知高跷对人的性用力大于人的重力,故c项正确。D项,同理臥高跷和人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地对高跷的压力大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高跷对地的压力大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AG7 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心ti*t3P体重秤巫数.g)护453血2

10、403453A. ti和t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B. ti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C. ti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反D. 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答案】BD【解析】A. d和勺时刻该同学的两量并没有变化,所受重力也不变化,只是由于运动状态不同,对电 梯的压力发生了变化A错误;B、h时刻趙重,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勺时刻失重加速度方向一定向 下,B正确* C.根据表格读数分析,増抑和减少的视重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加速度犬小 相同,方向相瓦但运动方向相同,C错误6為时刻该同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故受力平衡, 可能

11、是静止也可能向上匀速直线运动,D正确。故选BD。8 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 0.5 s ,然后沿杆下滑,3.5 s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 - t图象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 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000A/NvvIill4*甲乙A. 演员的体重为 800 NB. 演员在最后2 s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 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600 ND. 滑杆长4.

12、5 m【答案】BD800 N,除去杆的重力 200 N,演员的重力就是 600【解析】A.由两图结合可知,静止时,传感器示数为N,故A错误;B.由图可知最后2 s内演员向下减速,故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C.在演员加速下滑阶段,处于失重状态,杆受到的拉力最小,此阶段的加速度为:aim/s2 =3.0 m/s2,1.5 -0.5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i=ma解得:Fi=420 N,加上杆的重力 200 N,一 1可知杆受的拉力为 620 N故C错误;D. v-t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总长度 x= X 3X 3 m=4.52m;故D正确;故选BD。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2分

13、)9. ( 6分)一部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电梯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电梯中的乘客处于失重状态的时间段为 (选填“0 9 s ”或“1524 s ”)。若某一乘客质量m=60 kg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 :电梯在上升过程中他对电梯的最大压力为 No【答案】1524 s 660 (每空3分)【解析】电梯在M)时宙静止开始上升,由團可知,注的正方向为竖直向上,所叹在仔24 s内,加速 度竖直向口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且加速度最犬时他对电梯的压力最大, 所以在18習内他对电梯的压力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曲沪叫代入数据解得:K)N,根据 牛顿第三定律,

14、贝慄客对电梯的最大压力大小为660弘10.( 6分)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小,这一现象表明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 (填“向下”或“向上”),乘客一定处在 (填“失重”或“超重”)状态,人对电梯的压力比自身重力 (填“大”或“小”)。【答案】向下失重 小(每空2分)【解析】弹簧伸长量减小,说明弹力减小,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向下,故小铁球的加速度向下,故乘客定处于失重状态,根据 N=mg- ma可知人对电梯的压力比自身重力小。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34 分)11 ( 9分)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压

15、力传感器相连,电梯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过程中,2传感器所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Fn-t )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由图象求出:(2)重物的质量;(3)电梯的最大加速度【答案】(1) 4 s(2) 3 kg(3) 5 m/s【解析】(1)由丽f團象可知,电梯先加速再匀速后减速,减速上升段用小于重尢h因此10-14 s为减速过程,减速时间为4 So (3分)电梯匀速过程中用=嗚=30 2所次重物的质量为血习kgo (2分)(3)当物体所受合力最大时,加速度最犬,由團可知,最大合力尸杆3ON-15 N=15 N, (2分)则最大加速度为2昨趾(2分)12.( 12分)为了使航天员能适应失重环境

16、下的工作和生活,国家航天局组织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时创 造出了一种失重环境。航天员乘坐在总质量n=5X 104kg的训练飞机上,飞机以200 m/s的速度与水平面成30倾角匀速飞升到7 000 m高空时向上拉起,沿竖直方向以vo=200 m/s的初速度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g,当飞机到最高点后立即掉头向下,沿竖直方向以加速度g做匀加速运动,这段时间内便创造出了完全失重的环境。当飞机离地2 000 m高时,为了安全必须拉起,之后又可一次次重复为航天员提供失重训练。若飞机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F=kv (k=900 N s/m),每次飞机速度达到 350 m/s后必须终止失重训练

17、(否则飞机可能失控)。求:(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2加速度g的大小均取10 m/s )(1)飞机一次上下运动为航天员创造的完全失重的时间;(2)飞机从最高点下降到离地 4 500 m时飞机发动机的推力。【答案】(1) 55 s (2) 2.7 X 105 N【解析】上升时间:= = S2S(1分)g iov1 2001上升高軌心倉厉心沁,g竖直下落速度达到vj=350m/s时,2g 20m =6125 m分此时飞机离地高度为 Ah=h,h上-h下=2 875 m 2 000 m , (2 分)v1350所以t下=s=35 s, ( 1分)g 10飞机一次上下为航天员创造的完全失重的时间为:t =

18、 t上+t下 =55 s ; ( 1分)(2)飞机离地4 500 m2 875 m,仍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飞机自由下落的高度为 h2 =2 000 m 7 000 m -4 500 m =4 500 m ,( 1分)此时飞机的速度为 v2二.顽 =300m/s, ( 2分)由于飞机加速度为g,所以推力F应与空气阻力大小相等,即 F 二 Ff =900 300N =2.7 105 N。( 2 分)2.0 t13如图所示为一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下降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升降机及其载重总质量为(1)由图象判断出升降机在哪段时间内出现超重、失重现象;(2) 分别求出第2 s内、第5 s内、第7 s内悬挂升降机的

19、钢索的拉力大小。(g取10 m/s 2)【答案】(1) 68 s 超重;02 s 失重(2)2如04N 20细 2.8 x 104 N【解析】(1 )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2 s内,升降机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68 s内升降机减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3分)v(2)由加速度定义:a =t根据图象得 02 s 内 ar =丫 = 8m/s2 = 4 m/s2 (2 分)加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R =mg-ma, =1.2 104N (2分)26 s内,加速度a2=0,即匀速运动悬挂升降机的钢索的拉力F2=mg=2x 104 N (2分)-v 0-82268 s 内,加速度为:a3m/s 二-4 m/s (2 分)3 At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3二mg-m =2.8 104N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