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175880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闭症评定量表[最新版pep3](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孤独症评定量表内部资料目录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2-27B:测试材料28-29C:仿画部分评发标准30-35D:图片指认及指导语36-57E:评分及年龄当量表58-59另附:记分单及测试侧画图A:测题及补充测试步骤1 A任务:拧开泡泡瓶盖材料:一瓶肥皂泡液,吹泡泡的杆实施:把泡泡瓶放在桌上说,这是泡泡瓶。把瓶子递给孩子,向他简要说明去拧开盖子。如果他不能打开,就做一下示范,然后再次让孩子拧开盖子。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自己能拧开盖子。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拿掉盖子,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给做示范之后也不试

2、着去做。1 B任务:吹泡泡材料:同1 A实施:给孩子示范如何吹泡泡,向他说明要照着去做,然后把吹杆递给孩子。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吹出了一些泡泡。中间反应:孩子虽未能设法吹出一些泡泡,但似乎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吹出,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一些动作,或者即使在示范之后也不试着去做。1 C任务: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材料:同1 A实施:在实施项目1 B的过程中观察孩子。在示范过程及孩子试图完成任务的时候, 注意他是否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功能领域:知觉评分:通过:孩子目光明显追随泡泡移动中间反应;孩子对泡泡有短暂的注意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不设法用目光追随泡泡的移动2任务

3、:不适当地察看三个触摸块实施:把三个木块放在孩子面前,向孩子说明去察看这些木块,然后注意孩子对木块的反应。材料:三个触摸块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能对这些木块作出适当的反应。 轻度:对木块表现出某种过分的兴趣。 重度:对木块作出不适当的反应,表现出一些古怪的或过分的感觉兴趣。3A任务:操作万花筒材料:只万花筒实施:给孩子做示范如何看万花筒以及怎样转动底部。向孩子说明照样去做,然后将万花筒给他。功能领域:模仿评分:通过:孩子能模仿这一动作去看万花筒并转动底部。 中间反应:孩子设法去看,但不会看万花筒,或者不会转动底部。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看万花筒或转动底部3 B任务:无利眼材料

4、:同3 A实施:在进行项目3 A时,注意孩子是否明显地展示出利眼。如果孩了用一只眼睛靠近万花筒,然后换另一只眼睛,就重复这项任务。即递给他万花筒,再次向孩子说明往里面看。接着注意孩子偏于用哪只眼睛或者不用哪只眼睛,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一表头部分。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如果己超过5岁,应能明显地展示利眼。 轻度:孩子开始显示出有利眼的倾向。 重度:孩子没有显示利眼。4任务:按手铃两次材料:一只手铃实施:把铃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引起他的注意。快速连续按铃两次,向孩子说明照样去做。如果孩子按铃一次或数次,就再次做示范,然后向他说明照样按两次功能领域:模仿评分:通过:孩子能模仿按铃两次中间反应

5、:孩子能设法模仿但不正确。如果需再次示范才能模仿正确,亦可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即使再次示范之后,孩子也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按铃5A任务;把胶泥搓成长条材料:胶泥实施:把一块胶泥分成两块,给孩子一块示范如何把胶泥在桌子上搓成长条,向孩子说明照样去做功能领域;模仿评分:通过:孩子能模仿测试者,在桌子上把胶泥搓成长条 中间反应:孩子试着用类似的某种方法去搓胶泥,但未能搓成形 通不过:孩子甚至不设法去模仿或不能用所描述的方法去搓胶泥5 B任务:用胶泥捏成碗状材料:同5 A实施:示范给孩子看如何把胶泥捏成碗状,然后向孩子说明照着去做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显然能用胶泥捏成碗状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

6、法捏成碗状,但似乎知道必要的动作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捏成,并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动作,或者不试着去做6A任务:将手偶猫套在孩子的手上,要他用手指去操纵它材料:一只手偶猫实施:拿手偶猫给孩子看,告诉他这是猫。把手偶猫套在你的手上说;我是猫咪。喵,我要亲亲你,然后用手偶象征性地亲一亲孩子,但并不真的去亲他如果孩子没有任何反应,那么就用手偶做出叫、笑、咬、碰等声音或动作,让孩子来参与游戏接下来,把手偶猫递给他说:你来当猫咪向他说明把手偶套在手上,并鼓励他用手指操作手偶的头部及上肢功能领域:模仿评分:通过:孩子把手偶猫套在手上并模仿去操作它的头部和上肢 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试着去模仿通不过:孩子不能或

7、也不试着去把手偶套在手上或者用手指去操作它。6 B任务:模仿动物的声音材料;一只手偶猫和一只手偶狗实施:在实施项目6 A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模仿声音也就是说当孩子手的时候你要发出喵喵、汪汪等声音并向孩子说明也这样做功能领域:模仿评分:通过:孩子能模仿手偶猫的声音喵喵或者模仿你在游戏时发出的任何别的动物的叫声中间反面:孩子设法去发出任何一种声响来模仿手偶的声音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模仿发出任何一种声音6 C任务:与手偶从事复杂的游戏互动材料:同6 B实施:拿一个手偶给孩子,另一个套在你的手上,说:我们玩什么?鼓励孩子和你一起使用2个手偶作为主要角色来演出一个小情节如果孩子没有任何联想或者

8、不能进入某个情节,就提示孩子说手偶正在睡觉、跳舞、去商店买冰淇淋等等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能用手中的手偶表演一个小情节并与测试者手中的手偶互动中间反应:孩子仅用自己手中的手偶表演情节,但并不与测试者手中的手偶互动如果他表演了一个情节并与测试者手中的手偶互动,但在情节表演中并不使用自己的手偶,也可以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孩子不能或不试着用他的手偶表演任何情节,也不与测试者手中的手偶互动。6 D任务;指认手偶狗躯体的各部位材料:一只手偶狗实施:把手偶狗套在你的手上,举在孩子可能够得到的地方,要他指认狗的a眼睛b鼻子c耳朵d嘴等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至少能指认出手偶躯体的上述三

9、个部位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指出上述一个部位如果孩子能指出其中至少一个部位的大致方位,或者如果每次都指着同一个部位,若至少有一次正确,同样可以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指认其中任何一个部位。7任务:指认自己躯体的各部位材料:无实施:不要用任何手势,让孩子指出他自己的a眼睛b鼻子c耳朵d嘴巴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至少能指出自己躯体上述各部位中的三个部位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指认其中一个部位,或者如果孩子至少能指出其中一个部位的大致方位,或者如果每次都指着同一个躯体部位,若至少有一处正确,也可以评为中间反应。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指认任何部位。*8A任务;完成三块

10、式几何图形的拼图材料:三块式几何图形拼图板。实施:把三块式几何图形拼图板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三角形的底边要对着孩子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拼块取出,拼块的捏手一面要朝上,放在模板和孩子中间要确保每一拼块都不要正对着模板上的图形位置然后指着模扳向孩子说明去把图形拼块放进去,但不要直接指着任何位置若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似乎难于理解或完成任务,则拿圆形向他演示一遍然后拿掉放回桌子,并再次向他说明把这三块图形放进去功能领域:此项任务从两个功能方面评分: 知觉及手眼协调评分:知觉通过:即使孩子不能把拼块嵌入模板,却能指出三个拼块适当的位置。也就是说如果他把拼块放在对应的位置附近,而不必向他示范如何去做,则可

11、评为通过。 中间反应:孩子能至少指出三个拼块中块的适当位置孩子也不必把此块完全嵌入模板。如果他需要示范才试图或完成这项任务,也可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甚至在示范之后,孩子也不能或者不试着去指出任何一块的正确放法评分:手眼协调通过:孩子不需要示范就能把三个拼块完全嵌入到对应的位置上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把其中一块嵌入对应的位置,或者他需要示范才试着或完成此项任务 通不过:孩子甚至在示范后也不能或不试着把其中任何一块嵌入对应的位置。8 B任务;表达性辨认三种几何形状材料:同8 A实施:将三个几何图形拼块放在桌子上,指着圆形问孩子:这是什么?对正方形、三角形要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功能领域:口语认知评分:

12、通过:孩子能正确辨认三种图形中间反应:孩子能正确辨认至少一种图形。如果他把三种形状都说成是一种形状,而且他至少说对了一种,也可评为中间反应 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说出任何一种图形的名称或者他不试着去说出。8 C任务:接受性辨认三种几何形状材料:同8 A实施:把三个拼图块放在桌子上告诉孩子:给我圆形。如果他不能理解指令给我,你可以用指一指或指给我看、在哪等来代替。对正方形、三角形要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能正确地递给你所有这三块图形。 中间反应:孩子能正确地递给你至少一块图形。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地或者也不试着递给你其中任何一块。9任务:完成四块式图形的拼图材料:四块

13、式拼图板实施:把拼图板放在桌上,要面对着孩子放。递给他一个拼图块,并指着模板向他说明把拼块放进去一旦把这块放进去了,再递给他另一块对其他几块要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如果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仍难于理解或完成这项任务,可把四块都示范一遍, 然后把拼块拿掉。再向孩子说明把拼块放入模板。功能领域:知觉评分:通过:孩子不需示范就能正确放入全部四个拼块。 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正确地放入一个拼块,或者他需要示范才去尝试或完成这项任务。通不过:甚至在示范之后,孩子也不能或不试着去把任何一个拼块放入与其匹配的位置1 0任务:跨过中线去取得拼图块材料:四块式雨伞、小鸡、蝴蝶、梨拼图板实施:把拼图块从拼图板上拿下来

14、,但把模板留在孩子面前把雨伞、小鸡放在孩子左手方向靠近模板的地方,把蝴蝶、梨放在孩子右手方向,向孩子说明再次把拼图块放到拼图板上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能不止一次越过中线去取得拼图块。中度:孩子仅越过中线一次。重度: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越过中线去得到拼图块如果孩子不愿意拼图,则可在晚些时候使用其它材料给此项评分。这些材料的放置方法是:孩子必须跨过中线才能取得并使用1 1 A任务:完成三块式连指手套图形的拼图材料:三块式连指手套图形拼图板实施:将连指手套图形拼图形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把3个拼块放在孩子和拼图板之间,要确保每一拼块不与其位置对应。然后指着拼图板向孩子说明把拼块放进去,但不

15、要直接指着任何一个位置。如果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仍难于理解或完成这项任务,则用3个拼块示范给他看。然后拿出拼块放回到桌子上,再次向孩子说明把拼块放入模板。功能领域:此项任务从两个功能方面评分:知觉及手眼协调评分:1知觉通过:即使孩子不能把拼块嵌入模扳,却能指出3个拼块所相应的位置;如果他不需示范而能把拼块放在接近匹配的位置,均可评为通过 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指出其中一块的相应位置。孩子也不必把拼块完全嵌入拼图板上如果他需要示范才试着去做或者完成这一项目,也可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甚至在示范之后孩子也不能或不试图去指出任何一个拼块的位置。评分:手眼协调 通过:孩子不需要示范就能把3个拼块完全嵌入相匹配

16、的位置。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把一个拼块完全嵌入相匹配的位置,或者他需要示范才试着去做或完成此项任务通不过:孩子甚至在示范后也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将其中任何一块嵌入其相匹配的位置。l 1 B任务:大小概念材料:同1 1 A实施:把连指手套拼图板上最大和最小的两个拼块放在桌子上并拿走拼图板。指导小块放在孩子的左边,大块放在右边。然后指着这两个拼块对孩子说看看这两块东西,它们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拿起大块问孩子这是哪一块?对小的那一块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功能领域:口语认知评分:通过:在两次试问中孩子能正确辨认出大块是大的、小块是小的中间反应:孩子在两次试问中至少有一次能正确辨认出其中的一块。通不过

17、:在两次试问之中孩子不能正确辨认任何一块,或者也不试着去这样做。1 1 C任务:大小概念材料;同1 1 A实施:把一大一小的两个拼块放在桌子上。把小块放在孩子左边,大块放在孩子右边,对他说把小块给我不论孩子给你哪一块,都要放回原处,然后说把大块给我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在两次试问中孩子都能正确地递给你大块和小块。 中间反应:孩子至少有一次能正确地递给你其中的一块。通不过:无论在哪一次试问中孩子也不能正确地递给你其中一块或者也不试着去这样做。2任务:完成四块式小猫图形联锁式拼图材料:四块式小猫图形联锁式拼图板实施:把拼图块放在桌子上向孩子说明要把拼图块拼到一起如果一段

18、时间之后孩子仍难于理解或完成这项任务,则用四个拼块示范给他看然后让孩子再次试着去拼图功能领域:此项任务在两个功能方面评分:认知表现及手眼协调评分:认知表现 通过:孩子不需要示范就能指出如何把四块拼到一起,但四块不必紧紧咬合 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指出其中两块如何能拼到一起,拼块也不必紧紧咬合如果他需要示范才去尝试或完成这项任务,也评为中间反应。 通不过;即使在示范之后孩子也不能或者不试着去指出任何两块是怎样拼到一起的评分:手眼协调 通过:孩子不需要示范就可把四个拼块紧密咬合在一起从而完成拼图 中间反应:孩子能部分地完成拼图,至少能紧密地拼好两块,或者他需要示范才去尝试或完成此项任务 通不过:孩子

19、不能也不试着去完成拼图1 3任务:完成六块式奶牛图形拼图材料:六块式奶牛图形拼图板实施:把六块式拼图板放在孩子前面的桌子上并对他说这是一头奶牛然后向孩子说明把拼图板拼起来如果在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仍难于理解或完成此项目,就做示范然后再次让孩子试着去拼图。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不需示范就能拼出图形中间反应:孩子能部分地完成拼图若孩子需要示范才去尝试或完成这一项目,也可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拼出拼图或者即使在示范后他也不试着去做此项任务1 4 A任务:根据颜色将5只杯子和5只碟子配成对材料:五套不同颜色的杯子和碟子如果搞不到这些东西,测试者可以用5个彩色积木块和与之相匹配的5种颜

20、色的纸盘来代替,测试步骤保持不变实施:任意选择3套杯子、碟子,把碟子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递给孩子一只杯子,并指着这些碟子向孩子说明去将这只杯子放在相同颜色的碟子上对余下的两只杯子,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注意:如果孩子难于理解或完成这项任务,则用所有3只杯子示范,然后拿掉杯子,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每次务必只能递给孩子一只杯子接下来把这3套杯碟拿掉,另外拿出3套,把3只碟子放在桌子上,其中两只碟子的颜色必须是新的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功能领域:知觉评分:通过:孩子根据颜色能将5套杯碟都配成对 中间反应:孩子根据颜色至少能配好一对杯碟通不过:孩子不能或不试着根据颜色去把任何一套杯碟配成对。1 4 B任务

21、;表达性辨认5种颜色材料:1 4 A实施:把5个碟子全部放在桌子上指着或拿起一个碟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对其余的碟子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功能领域;口语认知评分:通过:孩子能正确地辨认全部5种颜色 中间反应:孩子能正确地辨认至少一种颜色或舌把所有5个碟子说成一种颜色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辨认任何一种颜色或者他也不试着去这样做。1 4 C任务:接受性地辨认5种颜色材料:同1 4 A实施:把5个碟子全部放在桌子上摆在孩子前面对他说:把红色的给我如果孩子对理解给我这个命令有困难,可以用指一指、指给我看或在哪来代替。不论孩子递给你哪一个,都把它放回原处,并对其余的碟子重复同样的实施步骤在问另一个之前,务必要把

22、原先的一个放回原处。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能正确地递给你所有5种颜色的碟子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正确地递给你其中一个碟子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正确地递给你任何一个碟子。1 5 A任务:复述两位数及三位数材料:无实施:引起孩子注意对他说:我要念一些数字,你仔细听着。我念完之后你来说。这一项是让孩子依顺序重复两位数及三位数,每组都试读两次只有当孩子第一次复述错了时才进行第二次试读如果孩子一次也不能依顺序复述两位数,就不必再继续下去,在1 5 A和1 5 B这两项都可给他评为通不过 下面是要实施的数字第一次试读 第二次试读 两位数 79 5-3 三位数 241 579功能领域:这项

23、任务在两个功能方面评分;模仿及口语认知。在两个功能方面使用同一评分标准。评分:模仿通过:孩子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出两位数及三位数中间反应:孩子仅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出两位数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出两位数或三位数,或者他也不试着去这样做评分:口语认知通过:孩子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两位数及三位数中间反应;孩子仅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出两位数 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出两位数或三位数,或者他也不试着去这样做1 5 B任务:重复四位数及五位数材料:无实施:实施步骤、功能领域及评分标准同1 5 A下面是要实施的数字:第一次试读 第二次试读 四位数 5861 7-142 五位数 32948 748

24、31功能领域;此项任务正两个功能方面评分:模仿及口语认知评分:模仿通过:孩子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出四位数及五位数 中间反应:孩子仅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出四位数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出四位数或五位数,或者他也不试着去这样做评分:口语认知 通过:孩子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四位数及五位数。 中间反应:孩子仅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出四位数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地依顺序复述出四位数或五位数,或者他也不试着去这样做。1 6任务:听见并寻找响板声音的方位材料:响板实施:当孩子从事另一项任务时把响板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然后响亮地发出啪啪声,注意孩子的反应功能及病理学领域:此项在两个领域评分:知觉及2病理学评分:知

25、觉 通过:孩子能明显地对声音作出某种反应,并正确地辨认声音方位。这种反应可能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 中间反应:孩子有听到声音的某种表示,但并未去辨认声音的方位或辨认的方位不正确。 通不过:孩子完全没有口语或非口语的表示,表明他听到了声音。评分:病理学 没有:孩子对声音能作出适当的反应。轻度:孩子在作出反应前有相当时间的延迟或者显示出一种不相适应的情绪反应 重度:孩子对声音作出不适当的反应。他的反应可能是一种过分的情绪反应、过度敏感、或者特别不敏感。1 7 A任务:接球材料:一只大橡皮球实施:站起来离开桌子,向孩子说明要他也这样做。拿球给他看,并向他说明你来抛球然后站在孩子附近,轻轻地把球抛给他。注

26、意他是否能接住球接下来向他说明把球抛回给你,往复相互抛球三次功能领域:粗大动作评分:通过:在3次试抛当中,孩子至少有一次能确切地接住球。 中间反应:孩子3次都未设法把球接住 通不过:在3次试抛中孩子一次也没有试着去接球。1 7 B任务:抛球材料:同1 7 A实施:在实施项目l 7 A过程中注意孩子如何把球抛给你。功能领域:粗大动作评分:通过:孩子在3次试抛中至少有一次确切地把球抛向你或抛在接近你的地方。中间反应:孩子3次都未能设法把球抛给你。通不过:在3次试抛中孩子未能设法去抛球,或者也不试着去抛球。1 7 C任务:踢球材料:同1 7A实施:示范给孩子看如何踢球。向他说明也这样做。然后把球递给

27、他,让孩子试踢三次,把球踢出去。功能领域:粗大动作评分:通过:孩子在3次试踢中至少在一次确切地踢了球。中间反应:孩子在3次之中都未能设法把球踢出去。 通不过:孩子不试着去踢球。1 8任务:无利脚材料:同1 7 A实施:在实施项目1 7 C过程中,注意孩子是否一贯地使用同一只脚。在表一的表头部分,记下孩子偏用哪只脚或不用的那只脚。年龄较大的孩子还没显示出利脚被认为是病理学的一种迹象。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能明显地展示出利脚。 轻度:孩子展示出利脚,但与其年龄相比不很稳定。 重度:孩子没有展示利脚。1 9任务:单独行走材料:无实施:只有在没有观察到孩子有单独行走这一能力时才实施这项目。让

28、孩子站起来,然后向他说明去走路。要确保他没有接近任何可能用来支持他行走的东西。如果孩子单独行走有困难,可以把你的一只手给他,若不行,再给两只手。注意:这一项目仅对非常幼小的儿童实施,并不对残疾少年实施。功能领域:粗大动作评分:通过:孩子无需任何支持能单独行走。中间反应:孩子能行走但需要你用一只手来支持他。通不过:孩子能行走但需要你用双手来支持他,或者他不能或也不试图单独行走。2 0任务:上楼梯,每个台阶只用一只脚材料:阶梯实施:和孩子一起站在阶梯前,示范如何上台阶,然后向孩子说明也这样做。如果孩子看上去有些困难,可以伸出一只手来支持他。功能领域:粗大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能上楼梯,每个台阶只用一

29、只脚。中间反应:孩子能上楼梯但每个台阶用两只脚或者他需要你的手作支持。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图上楼梯。2 1任务:拍手材料:无实施:示范给孩子看如何拍手。拍上几次,然后向孩子说明也这样做。功能领域:粗大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能反复拍手。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拍手,但似乎知道必要的动作。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去拍手,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动作或者也不试着去做。*2 2A任务:单脚站立材料:无实施: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单脚站立向他说明也这样做。要确保孩子没有依靠任何能用来支持的东西。如果孩子平衡有些困难,可以用一只手支持他功能领域:粗大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能无需依赖任何支持而单脚站立 中间反应:孩子未

30、能设法自己单脚站立,需要你的一只手去支持。通不过:孩子根本不试图单脚站立。2 2 B任务:双脚原地上下跳动材料:无实施:给孩子示范如何同时使用双脚在原地上下跳动向他说明也这样做功能领域:粗大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能上下跳动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用双脚跳。 通不过:孩子不试着去跳2 3任务:在装有轮子的学步车上用双脚推着自己走材料:装有轮子的学步车实施:向孩子说明去坐在学步车上鼓励他推着自己绕房间走动功能领域:粗大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能用双脚推着自己走,并能推着学步车到较远的地方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坐在上面推着自己走通不过:孩子拒绝坐在学步车上,或者坐在上面并不试图去推着自己走-2 4任务:在同

31、一只手上用大姆指依次触碰其他手指材料:无实施:站在孩子旁边与孩子脸朝同一方向引起他的注意在他面前举起一只手,手掌对着他,伸开手指示范给孩子看如何用闪一只手的大姆指依次触碰每个手指的指尖要依次触碰向孩子说明也这样做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能用大姆指依次连续触碰孔他手指。中间反应:孩子用大姆指至少触碰其中一个手指头,而不考虑正确顺序。 通不过:孩子动了他的手指头,但未能用姆指去触碰任何一个手指头,或者孩子不试图去做2 5任务:在游戏期间对身体接触作出不适当反应材料:无实施:向孩子说明你要把他抱起来,然后举起他缓缓地转圈。如果他太重了,就拉着他的手一起转圈病理学领域:人际关系、合作行为及对

32、人的兴趣评分:没有:孩子对身体接触反应适当轻度:孩子的反应有点不适当 重度:孩子对身体接触的反应非常不适当2 6任务:对自己在镜子中的映象作出不适当的反应材料:墙面镜或手镜实施:把孩子带到镜子前向他说明去看他的映象,注意孩子的反应。病理学领域:感情评分:没有:孩子能对他的映象作出适当的反应。轻度:孩子的反应有点不适当,象一个年龄较小的孩子。 重度:孩子对他的映象作出不适当的反应。2 7任务:对被挠痒痒作出不适当的反应材料:无实施:开玩笑地对孩子挠痒痒,注意他的反应。病理学领域:感情评分:没有:孩子能对被挠痒痒作出适当反心。 轻度:反应有点不适当 重度:孩子对被挠痒痒作出很不适当的反应*2 8任

33、务:模仿粗大动作材料:无实施: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后做下列动作每做一个动作,向他说明也这样做a、举起一只胳膊 b、摸一下鼻子 c、举起一只胳膊同时用另一只手摸鼻子功能领域:模仿评分:通过:孩子能全部模仿这三个动作 中间反应:孩子能模仿或部分地模仿至少一个上述动作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图去模仿任何一个上述动作2 9任务:听见并寻找哨声方位 材料:一只哨子实施:当孩子从事另外一项活动时,把哨子藏在手里,然后大声地吹,并注意孩子的反应功能及病理学领域:此项任务在两个领域评分:知觉及病理学评分:知觉 通过:孩子能明显地对声音作出反应并能正确地辨认声音的方向这种反应可以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中间反应:孩子

34、有已经听到声音的某种表示,但不去辨认方向或辨认的方向不正确通不过:孩子绝对没有任何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表示,能说明他己听到了声音评分:病理学没有:孩子能对声音作出适当反应轻度:孩子仅在相当迟疑之后作山反应,或者显示出轻度的不适当情感反应重度:孩子对声音的反应非常不适当他的反应可能是一种过分的情感反应,过度敏感,或过度不敏感3 0任务:对手势作出反应材料:无实施:仅在没有观察到孩子具有对手势作出反应的能力时,才实施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可以随意来做,但只能用手势,而不附加任何口头的提示下面是你可以使用的一些例子:喊孩子的名字,然后做手势要他过来,对孩子做手势把积木收起来,递给你一支蜡笔,坐下等等功能领域;

35、知觉 评分:通过:孩子对你的所有手势都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中间反应:孩子不能始终一致地对你的手势做出相应的反应,即仅能对其中的一些手势作出反应,对另一些则不能 通不过:孩子不能对你的任何一种手势作出反应。3 l任务:自发地涂鸦材料:孩子的书写本和一支腊笔实施:向孩子说明坐回到桌子旁的座位上,打开书写本,翻到第一空页,把书写本放在孩子面前,然后给一支腊笔,向他说明去涂写如果在相当一段时间后孩子没有自发地涂写,就拿过腊笔做示范。然后把腊笔还给他,再次向他说明去涂写功能领域;手眼协调评分:通过:孩子能自发地涂鸦中间反应:孩子能涂鸦,但需要做示范才去试着做通不过:即使在示范后孩子仍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涂鸦。

36、3 2任务:照样画垂直线 材料:同3 1 总的实施步骤: 打开小本子,翻到适当的一页,放到孩子面前指着样本向孩子说明照着去画。允许孩子试三次去照样画。如果在相当一段时间后,孩子看上去仍难于理解或完成这项任务,就做示范。然后再次孩子向说明去照着画。观察孩子在完成这些项目时偏用哪只手或不用哪一只手功能领域:手眼协调评分:参见图29:直线仿画评分标准 通过:在3次试画中孩子不需要示范至少有一次能画出一条垂直线,且和样本的长度接近 中间反应:孩子设法去画垂直线,但画的线弯曲线,或者不象垂直线倒象水平线,并小与样本所画的线差不多长等如果他画了一条垂直线,但加了其他一些符号和图案,也可以评为中间反应。再者

37、,孩子如果需要示范才试着去做或完成这一项目,也可评为中间反应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图画垂直线3 3任务:照样画圆材料:同31实施:同3 2功能领域:手眼协调评分:参见图30:圆形仿画评分标准通过:在3次试画中,孩子不需要示范至少有一次能画出一个圆此圆必需是一个闭合的图形,不能有大的缺口或棱角中间反应:孩子能设法画圆形但他画的圆有很大的缺口或棱角如果孩子只是作连续的圆形涂划,或者他需要示范才能试着去完成此项任务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图去照样画圆3 4任务:照样画正方形材料:同3 1实施:同3 2功能领域:手眼协调评分:参见图31:正方形仿画评分标准通过:在3次试画中孩子至少有一次能画

38、出了一个正方形而不需要示范此正方形必须是一个闭合的图形,没有任何大的缺口,而且正方形的四边长度必须近似于等长,四角要基本上是9 0度,线条允许稍稍有些波动 中间反应:孩子能设法画正方形,但他的正方形不是闭合的图形,四条边显然不等长,或四个角不接近90。如果他画的正方形四边明显呈波浪形,或者他需要示范才试着去或完成此项任务都可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画正方形3 5任务;照样画三角形材料:同3 1实施:同3 2功能领域:手眼协调评分:参见图32:三角形仿画计分标准通过:在3次试画中孩子不需示范至少有一次能照样画小了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必须是闭合的图形,在任何一边没有大的缺口而且三角

39、形三边的长度近似相等,三个角要颇具角的形状三边允许稍稍呈波浪状如果他所画的三角形有点象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也可评为通过 中间反应:孩子能设法画出三角形,但他画的三角形不是一个闭合的图形三边长度显然不相等,三个角不成形如果孩子画的三角形的三边明显呈波浪形, 或他需要示范才能试着去做或完成此项目,也可评为中间反应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画三角形3 6任务:画菱形材料:同3 1实施:同3 2功能领域;手眼协调评分;参见图33:菱形仿画评分标准通过:在3次试画中孩子不需示范至少有一次能照样画了一个菱形菱形必须是一合闭合图形,任何一边没有大的缺口四边应当长度相近,且菱形的。四条线必须相当直中

40、间反应:孩子能设法画出菱形,但他画的菱形不是一个闭合的图形四边长度也显然不相近,且线条明显呈波浪状如果孩子需要示范才能试着去做或完成此项目,也可评为中间反应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面菱形3 7任务:在小兔子图片的线条范围内着色材料:同3 1实施:打开小册子翻到小兔子的图片那一页,向孩子说明去给免予的尾巴、耳朵或脚着色,孩子不必给整个图片着色功能领域:手眼协调评分:通过:孩子基本能在兔子尾巴、耳朵、脚的线条范围内着色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在线条范围内着色,但一般说来还是按照兔子的尾巴、耳朵或脚的轮廓着色。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在线条范围内着色3 8A任务:匹配9个汉字材料:汉字表

41、以及9张汉字卡实施:打开书写本翻到汉字表这一页,把它放到孩子面前。递给他汉字卡大并指着汉字表,向他说明拿手中的汉字卡与汉字表上对应的汉字匹配对余下的8个汉字逐个随意选择,重复相同的实施步骤可是务必每次只给孩子一个汉字。如果孩子一开始难以理解此项目,就用汉字卡大做示范然后把汉字卡大拿起来还给孩子。再次向他说明去将这些汉字配对在该项任务结束时,如果孩子仅将一个汉字匹配正确,要再次重复整个实施过程功能领域:手眼协调评分:通过:孩子在第一次试配时就能把全部九个汉字匹配起来中间反应:在两次试配中,孩子至少能将一个汉字匹配起来通不过:孩子不能或也不试着去匹配任何一个汉字3 8 B任务:表达性辨认9个汉字材

42、料:同3 8 A实施:把9张汉字卡放在桌子上,任意指着一个汉字,问孩子这是什么字?对其余的汉字也重复同样实施如果孩子似乎难于理解此项任务,则为他辨认第一个汉字功能领域:口语认知评分:通过;孩子能正确读认所有9个汉字中间反应:孩子下少能正确读认一个汉字或者他把所有9个汉字那读成同一个字 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读认任何一个汉字或者也不试着去这样做3 8 C任务:接受性辨认9个汉字材料:同3 8 A实施:把9个汉字卡放在桌上。任意选择一个字,让孩子把字卡递给你。不论孩子给你哪一个字,都要把它放回原处对余下的字重复同样实施。在你要求他把另一个字拿给你之前,务必把光递给你的宇放回原处在该项任务结束时,如果

43、孩子递给你的字仅有一个正确,要再次重复整个实施过程。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在第一次试认时就正确地递给你全部9个汉字卡 中间反应:孩子在两次试认中至少能正确地递给你一个汉字卡。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地递给你任何一个汉字卡或者他也不试看去这样做。3 9任务:抄写7个汉字材料:同3 8 A实施:打开小册子,翻到适当的一页,放在孩子面前。指着第一个字说明让他照着写。孩子应当直接在样本下面抄写这些汉字功能领域:手眼协调评分:通过:孩子能正确地抄写全部7个汉字中间反应:孩子能抄写或者设法抄写出至少其中一个汉字。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写任何一个字4 0任务:画一个人材料:同3 8 A实施:

44、打开小册子,翻到空白页,放在孩子面前要他去画一个人或画一个小男孩或小女孩。经过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孩子还没有开始画,就示范给他看。你作画不必精心描绘,但也不要画成呆头呆脑的形笔。然后再次向他说明去画一个人。画人这项任务结束时,如果孩子的画是不完整的要问他:你画完了吗?但不要提示画中缺少什么。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不需要任何示范就能清晰地画出一个人来。中间反应:孩子设法去画人,但他的画不完整。如果他需要示范来试着去做或完成此项任务,也可评为中间反应。通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画人。4 1任务:写出自己的名字材料:同3 8 A实施:翻开小册子中空白一页放在孩子面前告诉他写你的名字。

45、过了相当一段时间后, 如果孩子还没有这样做,那么你用印刷体写上他的名字然后再次向他说明去照着写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不经示范就能正确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中间反应:孩子设法写出他的名字,但写得不准确或不完整:或者他需要示范才试着去做或完成这一项目。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动笔试着去写他自己的名字4 2任务;无利手材料:手实施:在实施3 14 1项目时注意孩子是否明晰地显示出利手,在表一的表头上记录孩子偏用哪只手或不用哪只手。年龄较大的孩子应当比较小的孩子更能清楚地确定年龄较大的孩子没有利手是一种病理反映病理学领域:感觉评分:没有:孩子能明显地展示出利手 轻度:孩子能展示利手,但就孩子年

46、龄来说较不稳定 重度:孩子没有显示利于4 3任务:在小袋内通过触摸来辨认5种物品材料:一只小口袋,内有一支铅笔,一块积木,一支腊笔,一只球以及一枚硬币实施:把装有物品的袋子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不让孩子往袋子里看,要他把手伸进袋子, 告诉他把你所要求的每一件物品拿出来例如让孩子拿给你一支铅笔对其余物品重复同样实施在要求拿出另一样东西之前,务必要把先前拿出的东西放回到袋子里去如果孩子没能拿出所要求拿出的物品,测试者可以一面叫出物品的名称,一面举起相同的东西功能领域:此项任务在两个功能方面评分:认知表现及精细动作评分:认知表现: 通过:孩子能完全凭触觉递给你至少4件物品。中间反应:孩子能完全凭触觉至

47、少递给你一件物品或者要求具体示范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也不试图递给你任何一件物品评分:精细动作;通过:孩子能递给你所要求的至少4种物品中间反应:孩子能递给你至少一种物品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图递给你任何一件物品4 4任务:在一块毡板上用毡块贴出男孩的图象材料:一块毡板,九块毡片实施:把毡板和毡块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用其中一块作示范,告诉孩子怎样往毡板上贴毡片。然后把这片拿下来放回到桌子,向他说明把这些毡片放在一起贴出一个男孩的图象过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孩子仍难于理解这一项目,就用所有毡片做示范然后让孩子再试一次。在项目结束时,如果孩子还没有用完所有毡片,指着余下的毡片要他去完成。如果孩子

48、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使用这些毡片中的任何一片要他作出解释。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不需示范就能正确地贴出男孩的图象。中间反应:孩子能部分地贴出男孩的图象或者他需要示范来试着做或完成这项任务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图去贴出男孩图象。*4 5任务:用剪子剪纸材料:一张纸、一把剪子实施:示范给孩子看如何用剪剪纸,然后向他说明照着去做。把纸和剪刀递给孩子功能领域:精细动作评分:通过:孩子能用剪刀剪纸。中间反应:孩子设法剪爪,虽末剪成,但似乎知道必要的动作。 通不过:孩子未能设法叭纸,而且似乎也不知道必要的动作;或者他也不试着去做4 6任务:不适当地独自游戏材料:无 注意:非结构化游戏阶段是一个

49、自由游戏的阶段,用来观察孩子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是如何使用非结构化时间的向孩子说明除了那些还未使用过的测试物品以外,他可以独自玩他想要玩的任何东西你坐在桌子旁,至少在两分钟之内不要与孩子讲话或同他一起玩实施:注意孩子在非结构化游戏时间内是如何独自一人玩的病理学领域:游戏及对物的兴趣评分:没有:孩子能以适当的方式独自玩,合情合理地使用这些物品轻度:孩子玩的方式有点不适当:或对玩一点兴趣也没有重度:孩子以不适当的方式独自玩4 7任务:不能与测试者进行互动材料:无实施:在非结构化游戏过程中注意孩子是否想引起你的注意他的意图可能是用语言表达的,或非语言的,你可以对孩子进行互动的企图做出反应,但不必拖延时

50、间病理学领域:人际关系,合作行为和对人的兴趣评分:没有:孩子能使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与你进行任何类型的互动轻度:孩子似乎意识到你的存在,但没有进行互动 重度:孩子不与你进行任何类型的互动4 8任务:对测试者声音作不适当的反应材料:无实施:在非结构化游戏阶段结尾时实施此项目当孩子不看着你也不全神贯注于任何活动时, 喊他的名字,让他回到座位上注意孩子对你声音是如何反应的病理学领域:人际关系、合作行为及对人的兴趣评分:没有:孩子对你的声音能作出恰当的反应,以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明他听见了你的声音轻度:孩子对你的声音作出不一致的反应 重度:孩子对你的声音作出不适当的反应,没有以任何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方式表

51、明他已经听见你的声音4 9 A任务:堆放8块积木材料:1 2块小积木,放在一个盒子里实施:把积木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向他示范如何把积木一块压一块地堆起来然后把积木重新放回到桌子上,接下来向孩子说明去照样做,并鼓励他堆起尽可能多的积木,允许孩子试堆三次,其中一次至少要堆起8块积木功能领域:手眼协调评分:通过:孩子在任何一次试堆中至少能堆起8块积木中间反应:孩子至少能成功地堆起3块积木:或者他堆起3块以上的积木,但积木倒塌了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堆至少3块积木4 9 B任务:把积木放入盒子中 材料:同4 9A实施:把一只小盒子放在桌子上积木块的旁边,向孩子说明把积木放到盒子中去如果孩子难

52、于理解此项任务,可以用2块积木做示范。然后再次向他说明把积木放回盒子中功能领域:手眼协调评分:通过:孩子至少能把其中一块积木放入盒中。中间反应:孩子未能设法把积木放入盒中 通不过:孩子不试图完成这项任务。4 9 C任务:数出2到7块积木材料;同4 9 A,但只使用颜色相同的积木实施:把两块积木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向他说明数的时候要指着每一块积木如果孩子能数出两块,然后再加5块放在孩子面前,重复同样实施注意孩子是否一块块地数积木。功能领域:口语认知评分:通过:在两次试数中,孩子均能正确地数出积木数。 中间反应:孩子仅能正确地数2块积木,或未能设法数对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数4 9 D任

53、务:接受性地辨认2到6块积木材料:同4 9 C实施:至少把8块积木放在孩子面前要他给你两块积木。把这两块放回到桌上然后要孩子递给你6块积木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能正确地递给你两块及6块积木中间反应:孩子能正确地递给你两块积木或者递给你6块积木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地递给你两块或6块积木:或者他也不试着去这样做5 0任务:执行两步指令把一块积木放进杯子,再把杯子放在地板上材料:杯子一只,积木一块实施:把一些积木放在桌子上,边上再放一只杯子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后对他说:把一块积木放进杯子,再把杯子放在地板上经过相当时间之后,如果孩子仍难于理解,则重复一遍指令可是一旦孩子已开始去做,就不要进

54、一步给他任何口语或非口语的提示功能领域;认知表现评分:通过:孩子能正确执行这两个指令中间反应:孩子没能成功地执行这两个指令 通不过:孩子不能或者也不试着去执行任一指令5 1任务:唱数1到1 0材料:无实施:让孩子大声数如果孩子似乎难于理解这项任务,就帮助他,说1,下一个是几?功能领域:口语认知评分:通过:孩子能正确地从1数到1 0中间反应:孩子能正确地至少数到3 通不过:孩子不能正确地至少数到3,或也不试着去数5 2任务:表达性辨认数11 0材料:1 0张卡片上面写有11 0的1 0个数字实施:随意选择一张数卡拿起卡片靠近孩子,问他这是几?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孩子没有问答,你来辨认第一个数字然后对剩余的卡片重复同样实施步骤功能领域:口语认知评分:通过;孩子能正确辨认所有1 0个数字中间反应:孩子能正确辨认至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