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同名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92867804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同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同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同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同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同名(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食品科学工程导论课程论文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结课论文 题 目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学 院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自动化122 学生姓名 李泓俊 学 号 成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摘要: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转基因技术从属于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转基因食品即是用转基因技术得到的食品。 由于基因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转基因具有不确定性。这就使得转基因食品具有不可预知的安全性问题毒性问题、过敏反应问题、抗药性问题、有益成分问题、免疫力问题、对环境的威胁问题。对于转

2、基因的高科技技术,还得谨防高度掌握着转基因的帝国主义对华使用基因武器。 还有就是中国人大多数是纯朴、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民或者工人,他们对转基因和转基因食品缺乏真正的认识,容易上当受骗、被一些“专家”误导,加上中国对转基因食品缺乏有力的监管制度和监管力度,致使很多人误吃了有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转基因食品。 认清转基因本质,关注健康,为了人身安全,远离转基因食品,别以身试毒。关键词:基因 转基因 食品 安全 基因武器1 了解转基因食品 1.1 基因及对其认识的历史过程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人们对基因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家孟德尔就提出了生

3、物的现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观点,但这仅仅是一种逻辑推理的产物。20世纪初期,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遗传实验,认识到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是呈线性排列,从而得出了染色体是遗传载体的结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尤其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以后,人们才真正认识了基因的本质,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研究结果还表明,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序列)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后来发现RNA也是遗传物质。1.2 转基因 转基因是指

4、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1.3 转基因技术 而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从属于基因工程,但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又有时当作转基因的同义词。要得到转基因产品首先要经过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操作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而这里的每一步都是在分子水平上操作的,都含有相当高的技术,每一步都含有难以预测的

5、不确定因素。1.4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其中有: 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2 基因的复杂性、转基因的不确定性 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由于突变具有不确定性,有可能突变出很多的有害基因,尤其是在对基因人工操作的条件下。人类有大约3万个基因,比线虫的1万个基因和

6、果蝇的2万个基因高了不是很多。.细菌的基因组大小约5106bp,约含3000个基因。各种细菌之间绝大部分DNA是相同. 人类基因组有30亿个碱基对。2.1 DNA片段序列、DNA片段基因序列、DNA片段调控子非基因序列及其关系的复杂性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叫基因,基因序列是各个基因元素的有序串,是有序的,不能任意颠倒。基因序列的有序性是生物在繁殖后代中依据生物自身特有的神奇力量(自然力量)和神奇规律(自然规律)有组织有次序的生成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基因序列是各种单个功能基因的有序串。在进行转基因工艺手术时,外源基因被人为操作插入到主物种基因组中,而且具体插入到百分之百高度精确位置是根本无法用

7、转基因工艺实现的,如此就改变了基因序列的性质,而且这些外源基因对原主物种各个基因的影响是必定有的,很难事先预测,只能事后测试,但是进行全盘透彻测试是根本不可能的。被转基因后的新物种的性状未必就是原来主物种的性状与外源基因性状功能的简单叠加,因为当今人类并不透彻了解生物依靠自身特有的神奇力量(自然力量)和神奇规律(自然规律)生成自然性有序基因序列的透彻机理,而且具体实现的转基因工艺具有高度的误差。具有生物物质调节控制功能的不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可以命名为调控子,调控子序列是各个调控子元素的有序串,是有序的,不能任意颠倒。调控子序列的有序性是生物在繁殖后代中依据生物自身特有的神奇力量(自然力量)

8、和规律(自然规律)有组织有次序的生成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调控子序列是各种单个调控子的有序串。在进行转基因工艺手术时,外源基因被人为操作插入到主物种基因组中,就改变了基因序列的性质,而且这些外源基因对原主物种各个调控子的影响是必定有的,很难事先预测,只能事后测试,但是进行全盘透彻测试是根本不可能的。单个基因并不是同其它基因完全无关的孤立子,基因与基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当今科学家对基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初步的,由于基因数量庞大,进行全盘透彻认识几乎是不可能的。2.2 转基因或者改基因后新的生物体生物化学成分的复杂性 使用苏云金芽胞杆菌做转基因材料时表达出了2%的怪异成分,不得不

9、承认某些转基因商品可能导致有些人会产生过敏的情况,若不是BT毒蛋白引起,那必定是怪异成分中的某种毒蛋白的生化成分引起。当外源基因被移人受体植物中之后,它在不同的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水平往往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外源基因在受体植物的基因组内插入位点不同造成的。由于生物染色体、DNA和基因组是非常细小的并始终处于生物活性运动状态中的物体,现实世界根本不存在百分之百无偏差的转基因插入工艺。仅从这一点看,转基因商品是可靠性安全性很差的商品。2.3 生命现象是复杂的,基因也是复杂的由于人的思维水平有限对基因的全面认识就像对生命现象全面的认识一样是不可能的。2.4 转基因工艺、转基因工艺精度及偏差 如何在

10、目的基因组中冲破细胞壁、细胞核等选择性地精确提取设定目的的外源基因,一个不漏,一个不多(设定目的基因以外的基因)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不能绝对保证百分之百的提取精度,那么就无法实现转基因商品的百分之百的安全性。2.5 人为引起的结果偏差基因要非常准确才不会出现错误,极小的人为错误会导致基因出现极大错误。3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问题3.1 毒性问题 由于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非预期后果”,因此由其加工的食品可能存在潜藏的健康风险。2002年英国研究称,食用转基因大豆制成的汉堡后,在排出的粪便中仍然含有转基因DNA成分,表明抗除草剂基因可存在于肠道细菌内并没有被完全消化。一旦这种具有某种抗性的转

11、基因移至人体细胞,则可能在其指导下合成毒性蛋白。1999年,又有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用涂有转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君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再度引发了“转基因玉米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的争议。3.2 过敏反应问题 作物中的免疫或致敏物质可使人类机体产生变态或过敏反应。过敏性风险史医学上的“变应原性风险”,一般人和动物是非常低的,但转基因作物可能诱发或家中变应原性风险。转基因作物带有外源基因,即具有新的蛋白质,这些新蛋白质可能引起食用者或接触者出现过敏反应。人类在自然环境中进化形成的人体免疫系统可能难以或无法适应转基因生成的新型蛋白质而诱发过敏症安万特公司推出的“星联玉米”,是含有杀虫蛋白

12、Cry9C的转基因玉米,结果少数人吃了之后引起皮疹、腹泻或呼吸系统的过敏反应并有潜伏效应。1998年美国环保局比准“星联玉米”生产时,明确规定只准供动物饲料之用,不能作为食品。2005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项持续4个星期的实验表明,被喂食了转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产生了炎症,小白鼠发生过敏反应,并对其他过敏原更加敏感,并据此叫停了历时10年、耗资300万美元的转基因项目。3.3 抗药性问题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

13、,使人体产生抗药性。3.4 有益成分问题转基因生物所引入的外源基因往往可以表达出蛋白质,可能会引起生物的代谢发生变化,造成该生物营养成分的改变。研究发现,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有益成分。如英国伦理与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称:与一般天然大豆相比,在两种耐除锈剂或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具有防癌功能的异黄酮成分分别减少了12和14。GMO中插入的外源性目的基因改变了生物自身原有的复杂生物化学路径,改变了原有的新陈代谢,其生化作用的结果很难预料,还可能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而导致变异。3.5 免疫力问题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有可能降低动物乃至人类的免疫能力。诚然,从转基因技术层面来

14、说,饮用一杯转基因牛奶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吃某种转基因番茄可预防乙肝是神乎其神,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然而由此可能引起的不确定性风险是难以预测的。3.6 对环境的威胁问题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在一次实验室研究中,一种蝴蝶的幼虫在吃了含杆菌基因的马利筋属植物的花粉之后,产生了死亡或不正常发育的现象,这引起了生态学家们的另一种担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它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另外还有转基因作物可能本身成为杂草、转基因作物的亲缘野生种成为杂草或超级杂草、转基因作物可能产

15、生新的病毒疾病、基因作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 ,从而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4 谨防帝国主义的从生化武器到基因武器暴行。历史上的基因战争:越王勾践先年年用漂亮饱满的种子进贡吴国,让吴国农民养成不留种的习惯,再用蒸熟种子送给吴国,吴国种了所有的地没有发芽.也没有种子补种,变成颗粒无收.1998年秋,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兹泰教授(Pusztai)就在电视上公开宣称,他的实验证明,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脑部萎缩,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免疫系统变弱。Epicyte是圣地亚哥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2001年9月,该公司宣布创造了转基因玉米的终极版本-避孕玉米,这种杀

16、精玉米是对世界人口问题的一大贡献。该杀精玉米可于2007年前投入市场。 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2007年,在奥地利政府的资助下,泽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孟都山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NK603(抗除草剂)和转基因玉米MON810(Bt抗虫)的杂交品种”进行了实验。在经过长达20周的观察之后,发现转基因产品影响了小鼠的生殖能力。以上事例证明了有些转基因产品对肾脏有很大的伤害,有杀精作用,很可能造成人类断子绝孙。也很有可能被帝国主义作为灭绝华夏人种的基因武器。当年欧洲殖民主义者就是用种种手段,尤其是用天花为生物武器,灭绝了“生物不设防”的

17、土著印地安人,占据了美洲大陆。欧洲人到来之前南北美洲土著居民人口约9千万到一亿,到20世纪初人口数量已经减少到大约17万4千,基本被灭绝了。5 明智选择非转基因食品非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食品价格相差并不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现在也绝不是吃不上粮食而饿死的时代,人们已经有经济能力购买非转基因食品。现在是提倡绿色食品、天然无公害食品年代,而转基因食品作为较纯天然其基因未经人工修饰的产品为什么我们不购买呢?虽然很多专家在鼓吹人们放心吃转基因,但我们要清楚这些 :国际消费者联会(成员包括全球 115个国家的250个消费者组织)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的;世界粮农组织、

18、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还要清楚几点,转基因食品美国人基本不吃,目前动物饲料也严控,欧盟、日本严格控制,连非洲甚至有人提出饿死不吃转基因食品 中国目前对转基因的监管还不完善,但部转基因分产品还是标有标志的,为了自己和家人安全,须看清标志,认准“非转基因”食品购买。参考文献1徐宗良,刘学礼,翟晓梅.生命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沈铭贤.生命伦理学M. 高等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admin)3罗云波,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工业专栏4于

19、洋,司辉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年第2期5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系主任何计国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6郑灵巧 ,姚凡,科学看待转基因食品安全,2005-09-14 健康报7贾志光,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法规综述,2004-01-13中国质量新 闻网8邓永胜,水稻转基因安全证书获批 引发消费者质疑,2010-04-02中国新闻周刊9贾克功,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问题2010-02-2010光明网,美国环境医学研究会转基因食品健康风险指引手册11冯斌,基因工程技术 高新技术科普丛书 2000-11-2612陈吉美.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J.德州学院学报,2004(2)1

20、3 文平,王仁祥.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05(12)14 郭黠,谢辉,何承伟.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5)15Pamela Peter:Pamela Peters, from Biotechnology: A Guide To Genetic Engineering. Wm. C. Brown Publishers, Inc., 1993.16Fred Gould:Ca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be Green? 17Norman Borlaug:Biotechnology and the Green Revolution18恩道尔:转基因生物工程一场新鸦片战争19顾秀林:神奇的孟山都公司20环球时报:“孟山都”等转基因大鳄引发多国警惕21中国安全天地网,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评价222012年03月17日 新华网 法国再度决定暂停种植转基因玉米23百度百科,转基因技术24百度百科,转基因食品25老猫,美国!美国!又是你这家伙!从生化武器到基因武器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