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考试重点整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2849630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理考试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理考试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理考试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生理考试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考试重点整理(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第一章1. 环境的稳态的意义,怎样维持环境的稳定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构成机体的环境。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为细胞酶促生化反响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O2和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离子浓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维持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与分布以保持细胞正常的生物电和兴奋性;假如遭到破坏会影响功能的正常进展。怎样维持环境的稳定: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需要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调节,在系统的功能活动中,血液和循环系统参与多种物质的运输,运动系统的活动使机体得以觅食和脱离险境;神经和分泌系统通过调节各系统的活动,使稳态的调节更趋完善。2.神经-体液调节的

2、意思神经-体液调节neurohumoral:人体多数分泌腺或分泌细胞受神经支配,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传出局部,如肾上腺素。第二章1. 跨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形式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指物质从质膜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向低浓度一侧进展的跨膜扩散。如02、CO2、N2等高脂溶性小分子,水不带电荷但扩散很慢。*特点:(1)非脂溶性物质;(2)顺浓度梯度/电位梯度;(3)不消耗能量;(4)有膜蛋白的参与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被转运物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指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

3、或带电离子顺浓度梯度和点梯度进展的跨膜转运,分为经通道和经载体两种。*经通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hannel:各种带电离子在通道蛋白的介导下,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如Na+、K+、Ca2+的转运。 两个根本特征:1具有离子选择性ion selectivity:每种通道蛋白只对一种或集中离子有较高的通透能力,而对其他离子的通透性很小或不通透。其特点取决于孔道口径、壁化学成分和带电状况等等。 2门控特性:大局部蛋白分子部有一些可移动的结构或化学基团,在通道起“闸门作用。特点与载体相比:结构和功能状态因理化因素迅速改变,开放时离子迅速通过;对离子的

4、选择性没有载体严格;开放时间十分短促,然后关闭;形成跨膜电流离子电流,并常引起细胞的功能改变,即:外来信号通道开放形成跨膜电位或其他变化。*经载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指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者离子在载体蛋白介导下顺浓度梯度进展的跨膜转运,如葡萄糖、氨基酸的转运。载体或称转运体没有贯穿蛋白的孔道结构,只能与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溶质分子或者离子特异性结合。 特点:结构特异性:识别特定分子结构;饱和现象saturation:载体数量和转运速率有限,被转运物质的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底物的扩散浓度达到最大值。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active tran

5、sport: 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展的转运过程,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消耗的能量几乎都是由ATP分解提供,分为原发性直接由ATP供能和继发性间接由ATP供能。特点:转运方向是逆电-化学梯度进展的;需要消耗能量;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原发性主动转运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展跨膜转运的过程。介导这一过程的膜蛋白或者载体成为离子泵,化学本质是ATP酶,可将细胞ATP水解为ADP,自身磷酸化而发生构象改变,完成逆浓度转运。 钠-钾泵sodium-pot

6、assium pump: 生理意义:+是胞质许多代 反响所必需;b.维持胞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 运提供势能储藏;+和K+浓度差,是 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 e.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 位,使膜电位的负值增大。 钙泵Ca2+-ATP酶: 质膜上的钙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1个钙离子由胞质转运至胞外。 肌质网或质网钙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2个钙离子由胞质转运至胞外肌质网 或质网中。生理意义:保持细胞钙离子浓度较低,增加细胞对钙离子浓度增加的敏感性。 质子泵proton pump: 2)H+,K+-ATP酶: 分布于:胃腺壁细胞膜和肾小管

7、闰细胞膜上 作用是:分泌H+,摄入K+,参与胃酸形成和肾脏排尿。1)H+-ATP酶: 分布于:各种细胞器膜上 作用是:把H+转运至细胞器,保持胞质的中性和细胞器的酸性,建立细胞器外的浓度梯度,为物质的跨细胞器膜转运提供动力。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或联合转运cotransport: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展的物质逆浓度或者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同向转运symport: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都向同一方向联合运转,如Na+-葡萄糖在小肠上皮黏膜的转运反向转运antiport:被转运的分子或者离子向相反

8、方向联合转运。如Na+-Ca2+交换体,Na+-H+交换体。P17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入胞exocytosis:又称胞吞。是细胞外大分子或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吞噬:被转运物质以固态物质团块如细菌、死亡细胞和细胞碎片等被细胞膜包裹后以囊泡形式进入细胞,也称化internalization。仅发生生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形成的吞噬泡直径较大。 吞饮pinocytosis:被转运物质以液态形式进入细胞,又分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入胞。如LDL*出胞exocytosis:又称胞吐。是指细胞把大分子容物排出细胞的过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如递质释放的出胞过

9、程。 几乎所有的分泌物都是通过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系统处理。 持续性出胞: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分泌囊泡自发地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囊泡大分子物质不断排出细胞的过程。如小肠粘膜杯状细胞分泌粘液。 调节性出胞:细胞受到某些化学信号诱导,储存于细胞某些部位的分泌囊泡大量与细胞膜融合,并将囊泡容物排除细胞的过程。2.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方式有哪些跨膜信号转导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duction: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受体或离子通道的作用激活或抑制细胞功能的过程。跨膜信号转导主要涉与到:胞外信号的识别与结合、信号转导、胞效应等三个环节。方式:1)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兼有通道和受体功能

10、的膜蛋白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 gated channel:化学物质细胞膜上特异性通道蛋白通道蛋白变构而开放相应离子易化扩散膜电位变化。阳离子通道:如乙酰胆碱、谷氨酸和五羟色胺通道。如神经-肌接头乙酰胆碱阴离子通道:如甘氨酸、氨基丁酸通道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 gated channel 机械门控通道如听力的产生2)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lined是指激活后作用于与之耦联的G蛋白,然后引发一系列以信号蛋白为主的级联反响而完成跨膜信号转到的,无通道也无酶活性。涉与多种信号蛋白和第二信使,信号蛋白包括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G蛋白效应器和蛋白激

11、酶等。 信号蛋白G蛋白耦联受体:7次跨膜受体。胞外域为配体结合区,胞区有丝氨酸和氨酸的磷酸化位点。可与G蛋白结合的配体:生物胺类: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 蛋白质或肽类激素:缓激肽、促甲状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等其他:ACh、光子、嗅质和味质等G蛋白:即鸟苷酸结合蛋白,存在于包膜侧面,由、三个亚单位。可分为:Gs 家族、Gi 家族、Gq 家族和G12家族四类,其共同特点是:蛋白具有结合GTP或GDP的能力和GTP酶活性。G蛋白以结合GDP的失活型和结合GTP激活型两种形式存在,并能相互转化G蛋白效应器:包括腺苷酸环化酶AC、磷脂酶CPLC、磷脂酶A2PLA2、磷酸二酯酶PDE

12、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指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子等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膜受体后产生的细胞信号分子。包括cA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G、cGMP、钙离子和花生四烯酸等。 受体G蛋白AC途径cAMP 受体G蛋白PLC途径磷脂酰肌醇还有Ca2+通路P24,PPT上没有;级联较多,作用围大,放大效应明显。3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单次跨膜,自身具有酶活性或能与酶结合,胞外域可结合受体,胞域具有酶活性或与酶结合位点。 鸟苷酸环化酶受体GC配体主要是心房钠尿肽和脑钠尿肽:配体GC催化GTPGMP第二信使激活cGMP依赖的PKGPKG作为丝氨酸/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底

13、物。 NO也可通过该途径,引起血管平滑肌舒。 酪氨酸激酶受体TKR配体主要是各种生长因子:配体胞测酪氨酸激酶激活下游酪氨酸蛋白残基被磷酸化。假如磷酸化的是结构或者功能蛋白如此直接触发,假如是信号蛋白如此继续下一步。*TKAR与结合型,胞质侧没有磷酸激酶活性,是通过招募。3.兴奋、动作电位、静息电位意思静息电位: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负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兴奋:当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功能活动由弱变强或者由相对静止转变为比拟活跃的反响过程或者形式。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在静息电位的根底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AP的产生是细

14、胞兴奋的标志。第三章1. 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大概是多少,成分和作用2.造血微环境概念造血微环境hemopoietic microenvironment是指造血干细胞定居、存活、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造血调节因子,以与进入造血器官的神经和血管,在血细胞生成的全过程中起调控、诱导和支持的作用。第四章1. 动脉血压怎样形成的与为什么能维持相对稳定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主要是指主动脉压形成条件:1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充盈程度可用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

15、ling pressure来表示。*平均充盈压:人为地使心脏停止跳动,即血液暂停流动,循环系统中各处的压力取得平衡,各处所测得的压力都一样,此压力数值称之。数值大小取决于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关系.2心脏射血必要条件:心室收缩能量一局部成为推动血流的动能,一局部成为管壁侧压力的势能。3外周阻力: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减小动脉血压在心动周期的波动幅度。*心室收缩期,主动脉和大动脉容纳局部血液,储存势能,缓冲收缩压;心室舒期,推动多容纳的血液进入外周,释放势能,维持舒压,且使心室连续射血变为动脉持续血液流动。影响稳定的因素:1) 心脏每搏输出量影响收缩压:

16、例如搏出量增加,心缩期射入主动脉血量增多,动脉壁压力大,收缩压升高2) 心率影响舒压:例如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此期间从大动脉向外周血减少,主动脉存血多因而舒压升高。3) 外周阻力以影响舒压为主:例如外周阻力增大,心舒期血液外流变慢,舒压升高。4)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弹性储器作用主要是使心动周期中动脉血液波动幅度的减少。5) 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匹配情况:生理情况下,循环血量多于血管系统容量,使之产生一定的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2. 中心静脉压概念,影响因素,临床意义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影响因素:心

17、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血量增加、全身静脉收缩或者因为微动脉舒而使外周静脉压升高的情况,中心静脉压会升高。血管系统的血液因受地球重力的影响,可产生一定的静水压。血压心脏做功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静水压3.各个循环没细讲4.淋巴回流特点,生理功能淋巴回流的特点:动力来源于组织液与毛细淋巴关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压力差高如此组织液的吸收快;组织液一旦进入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液,成分与该处组织液相似;毛细淋巴管彼此吻合成网,逐渐会合成集合淋巴管,后者管壁有平滑肌,可以收缩;淋巴管中有瓣膜,使淋巴液不能倒流;集合淋巴管壁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和淋巴管腔的瓣膜共同构成“淋巴管泵,促进淋巴液向心回流。生理功

18、能: 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 调节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5.概念:微循环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机体呵外界环境进展物质和气体交换的场所,对维持组织细胞的新代和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6.心脏周期性电变化中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概念P105*以心肌细胞为例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心肌细胞发生一次兴奋后,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复极3期膜电位达到某一电位-55mV这一短时间,无论给予心肌多强的刺激都不会引起去极化反响。局部反响期local response period:从复极到-55mV继续复极至-60mV的一段时

19、间,虽然给予阈上刺激可以引起局部反响,但是不产生新的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响期合称为有效不应期。*此期心肌细胞的兴奋性暂时缺失或者极度下降是由于有钠通道完全失活或者仅有少量复活。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从有效不应期之后到复极根本完成的时间,假如给予阈上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兴奋。超常期superanormal period:随着复极的继续,在膜电位值低于静息电位值,但钠通道已经大局部恢复到静息状态,此期膜电位水平比其他各期更接近膜电位,假如给予一个阈下刺激,可引起一次新的动作电位。7.窦性节律,异位节

20、律概念比拟重要的概念异位节律ectopic rhythm:在某些异常情况下,潜在起搏点替代窦房结控制心脏的兴奋节律,如此称为异位起搏点ectopic pacemaker,由此引起的心脏兴奋节律称为异位节律。窦性心律sinus rhythm:自律性细胞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窦房结P细胞的自律性最高,房室交界和房室束与其分支次之,浦肯野细胞的自律性最低。因此,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所形成的心跳节律称为窦性节律。第五章呼吸肌是呼吸的原动力,引起胸廓收缩和扩。胸廓收缩和扩怎么会导致肺的收缩呢?胸膜腔的存在胸膜腔如何导致肺

21、的收缩: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胸廓的发育较肺快,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的自然容积;胸膜腔由覆盖于肺外表的脏层胸膜和衬于胸廓壁的壁层胸膜构成,胸膜之间不含气体,含有的浆液分子导致两层胸膜紧贴。3. 胸膜腔负压形成、作用意义负压的形成:有少量浆液的密闭腔;肺和胸廓是弹性组织;胸廓自然容积肺自然容积;壁层胸膜紧贴于胸廓壁, 大气压对其影响极小。作用:维持肺泡扩状态,使肺随胸廓运动而运动。利于静脉血与组织液回流4. 概念:呼吸调节反射如肺牵反射肺牵反射pulmonary inflation reflex:由肺扩或者肺萎吸引起的吸气抑制或者吸气兴奋的反射。P183,我觉得不只这些呀概念:氧解离曲线氧解离曲

22、线:表示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上段:60-100mmHg特点:曲线较平坦,氧饱合度从90%-100%意义:1PO2压力不低于60mmHg,血液仍可携带足够氧2通气/血流比值不匹配,肺泡通气量增加几乎无助于氧的摄取 中段:40-60mmHg特点:曲线较陡,血氧饱和度从75%-90%意义:1是HbO2释放O2的局部2O2利用系数: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出的O2容积所占动脉血 O2含量的百分数。安静时约25% 下段: 15-40mmHg特点:曲线最陡,血氧饱和度从22%-75%意义:1是HbO2与O2解离的局部2代表O2的贮备第六章1. 胃液成分、生理作用P195-197成分:主要有盐酸、

23、胃蛋白酶原、粘液、HCO3和因子等。盐酸的生理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并给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使食物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杀菌;促进Ca2+和Fe2+的吸收;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胃蛋白酶原:激活后变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消化为月示和胨。粘液:润滑和保护胃粘膜,并和碳酸氢盐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防止H+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它在回肠的吸收。2. 胃排空过程、影响因素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入胃后5分钟左右开始,连续进展,并需4-6小时完全排空。过程:一般在进食后约5分钟,便有食糜排入十二指肠。排空速度与食物

24、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有关。一般来说,稀的流体食物比稠的或固体的食物排空快;在三种主要营养物中,糖类排空是最快,蛋白质其次,脂肪最慢。此外,胃容物的总体积较大时,排空的速度较快。对于混合性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当胃运动加强使胃压大于十二指肠压,发生一次胃排空,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受十二直肠因素的抑制,胃运动减弱使得胃排空暂停;随着胃酸杯中和,食物消化产物被吸收,抑制消除,胃运动加强,胃排空再次加强。影响因素:1) 胃因素促进胃排空:食物对胃的扩刺激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和壁神经丛局部反射引起为运动的加强,促进胃排空。食物对胃的扩刺激和食物中某些化学成分引起胃幽门部G细胞释放胃液素,速进

25、胃运动,但增强幽门括约肌的运动,延缓胃排空。2) 十二指肠因素抑制胃排空:肠壁上感受器受到食糜中酸、脂肪和高渗性以与机械扩的刺激,通过肠-胃反射抑胃排空。且食糜中酸和脂肪刺激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抑制胃肽,延缓胃排空。*直接动力是胃和十二指肠的压力差,原动力是胃平滑肌的运动。3.(大肠里)集团运动概念基团蠕动mass peristalsis:大肠一种很快很远的蠕动。见于进食后,最长发生在早餐后60分钟,可能是胃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引起,反射通过在神经从实现。始于横结肠,可将一局部肠容物推送至乙状结肠或降结肠。4.脂肪消化吸收需胆液帮助,微胶粒概念微胶粒micelle:双嗜性分

26、子胆盐和卵磷脂聚合而成,胆固醇可溶入微胶粒中。P206第七章1. 体温维持稳定的意义/作用 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机体相对稳定的温度是维持正常生存的重要保障。 是新代和生理活动的根底。2. 机体怎样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在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取得平衡。 产热与其调节:1战栗产热: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特点: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能量全部转化为热量。 2非战栗代产热:通过提高组织代率来增加产热的形式。 新生儿的褐色脂肪组织的代产热最强。散热:通过皮肤主,外界接触、血流丰富、面积大、汗腺、呼吸、泌尿和消化渠道1外界气温人体表层温度 主要通过

27、: 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 2外界温度或人体表层温度, 主要通过: 蒸发散热 3. 呼吸商概念不用计算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将一定时间机体呼出CO2的量与吸入的O2的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第八章1. 肾脏血液循环有哪些特征只找到了血流量的特征血流量大:正常人安静时有1,200 ml/min的血液流过两肾,占心输出量的20% 25% 。血液分布不均匀:在肾血流量中,94%的血液供给肾皮质,5%供给外髓,1%供给髓,即皮质的血流量 髓质的血流量,故肾血流量通常是指肾皮质血流量。2.概念:管球反响P243、定比重吸收p253管-球反响tubuloglomerular fee

28、dback:指在肾单位水平上对单个肾小球滤过率进展自身调节的一种机制。即小管液成分受到GFR的影响,而小管液流量与成分改变时,又可以通过反响机制调节GFR,使肾小管远端局部的小管液成分智能在一个狭小的围变动。定比重吸收constant fraction reabsorption:近端小管中Na+和水重吸收总量占GFR的65%-70%左右的现象称为定比重吸收。其意义在于它防止因GFR的改变导致终尿量出现大幅波动。第九章1. 视网膜两类感光细胞分布情况与其功能特征视锥细胞:高度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凹,越向周边越少。视锥系统又称为昼光觉或者明视觉photopic vision,由视锥细胞和与它们联系的

29、双极细胞以与神经节细胞等组成,对光的敏感性较低,只有在强光条件下才被激活,但视物时可以区分颜色,对细节分辨力高。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区。视杆系统又称晚光觉或者暗光觉scotopic vision,由视杆细胞和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与神经节细胞构成,它们读光敏感度较高,能在环境中感受弱光而引起暗视觉,但无色觉,对被视物体细节的分辨能力比拟低。2. 概念:感觉区分域没找到听阈hearing threshold:对每一频率的声波来说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听觉区分阈:区分阈是指听觉系统能分辨两个不同声音在某种特性上最小差异的能力。触觉阈tactile sensation t

30、hreshold:引起触压觉的最小压陷深度。两点区分阈threshold of two-point discrimination:在皮肤上,相邻两个能引起触觉的点,即触点的最小距离。脊髓休克spinal shock:当人和动物的几岁在与高位中枢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响状态的现象。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是任何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按照所处的黄静,在非条件反射的根底上不断建立起来的,数量无限,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出后

31、神经元或者小萤细胞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除递质外,神经元还能合成和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它们并不在神经元之间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而是增强或削弱地址的信息传递效率,这类对递质信息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神经调质。体腔壁痛parietal pain:是指脏疾患引临近体腔壁浆膜受刺激或骨骼肌痉挛而产生的疼痛。由躯体神经传入。牵涉痛referred pain:由某些脏疾病引起的远隔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如心肌缺血。3.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概念,表现,机制营养行作用trophic action:神经末梢经常释放某些营养因子,

32、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在代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这一作用称为神经的营养作用。表现?:正常情况不易发觉,但切断后,所支配的肌肉糖原合成减慢、蛋白质分解加速、肌肉逐渐萎缩。营养作用可以使其支配的组织维持正常的代和功能。机制?4. 小脑的功能前庭小脑维持躯体平衡。损坏导致步基宽和站立不稳;不再出现运动病,出现位置性眼震颤。脊髓小脑协调随意运动,调节肌紧。顿坏导致小脑共济失调,如意向性震颤,不能轮替动作,肌力下降等皮层小脑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编程。损坏不产生明显缺陷5.非定向突触途径概念,与经典突触传递相比的特点非定向突触传递non-directed synpase:指突触前、后

33、两局部之间无严密的解剖关系的突出,即突触前末梢释放的地址可扩散至距离较远和围交广的突触后结构,如自助神经节后纤维与效应细胞。与经典突触相比的特点:突触前后结构不一一对应,即没有特化的突触后膜结构,一个曲体释放的递质可以作用于突出后结构的许多靶点,即受体,但分布较为分散递质扩散的距离较远且远近不等,故突触传递时间不等,且长短不一。释放的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突出后结构有无相应受体。第十章1. 胰岛素对个体代的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临床上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的有哪些异常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少。2. 概念:自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等分泌endocrine:一些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循血液途径作用于全

34、身各处的靶细胞,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如甲状腺素。旁分泌paracrine:指有些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不经血液运输,而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如胰岛素。神经分泌neuroendocrine:神经元将合成的神经激素释放入血,经血液运行至远处,作用于靶细胞,如血管升压素。自分泌autocrine: 信号发放细胞和靶细胞为同类或同一细胞在分泌intracrine;腔分泌solinocrine第十一章1. 主要是卵巢女性生殖,尤其是卵泡期双细胞双促性腺激素学说P424双细胞双促性腺激素学说two-cell, two-gonadotropin hypoyhesis:卵巢雌激素的合成需要由卵泡膜细胞生成雄激素,再由颗粒细胞生成雌激素。2. 概念:精子获能,顶体反响P430精子获能sperm capacitation: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精子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停留一段时间,才能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为精子获能。顶体反响acrosomal reaction:获能的精子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卵子相遇后,精子头部的顶体外模与精子细胞膜融合、破裂形成许多小孔,释放出多种蛋白水解酶的顶体没,使得卵子外围的放射冠与透明带溶解。20 / 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