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2831720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绪论1. 龙树眼论目前公认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2. 隋书经籍志载有陶氏疗目方和甘浚之的疗耳目方,是我国最早的眼 科方书。3.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有关夜盲的最早描述。4.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有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的方法,首次提到 赤白膜的割除术。5. 唐代王巻编纂外台秘要中最早载金针拔白内障的方法,并论述眼有功能的 必备条件: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外托三光;内因神识。6. 唐朝已能配制义眼。7. 北宋年间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太平圣惠方强调“五轮应于五脏”, 现存医籍中最早记录五轮学说。8. 宋代已经开始使用眼镜。9. 明初倪维德所著原机启微,药物与手

2、术并用,内外同施;明末傅仁宇所著审 视瑶函,中医眼科必读之书;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首次提出瞳神含 有神水、神膏;清代黄庭镜所著目经大成,总结出著名的针拨八法;清代顾 锡所著银海指南,眼与全身病的代表作。解剖1. 眼的解剖及生理:眼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球内容物连同角膜一并构成眼的屈光介质,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房水的主要功能是营养角 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玻璃体是眼的重要屈光介质之一,对视 网膜和眼球壁起着支撑的作用。 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泪器(泪腺、泪道(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

3、泪管)、眼外肌五部分。 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纤维膜(角膜、巩膜),中层为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角膜的组织结构从外至内分为五层,上皮细 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中层的葡萄膜具有供给 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葡萄膜的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色素,有遮光作用。 视路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质。2. 房水循环途径:产生的房水首先进入后房,经过瞳孔到前房,从前房角小梁进入输淋氏管,通过房水静脉,最后流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到血液循环。眼与脏腑、经络关系1.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 黑眼,

4、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 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一一灵枢。大惑论(为五轮学说奠定了基础)2. 眼与肝的生理关系: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色视物。肝主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肝主泪液,润泽目珠。3. 眼与心的生理关系:心主血液,血养目珠。心合血脉,明,目为心使。4. 眼与脾的生理关系:脾主运化,输精于目。脾升清阳,血,循行目络。5. 眼与肺的生理关系:肺为气本,气和目明。肺主宣降,6眼与肾的生理关系:肾主藏精,精充目明。肾生脑髓,诸脉属目。心舍神通至目窍。脾气统眼络通畅。 目系属脑。肾主津液,润养目珠。肾寓阴阳,涵养瞳神。

5、7. 五轮学说:根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理论,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眼睑、两眦、 白睛、黑睛和瞳神五部分,分属于五粧,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 轮、风轮、水轮,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 并用于指导临床辨证的一种学说。脾肉轮胞睑(眼睑)肺气轮白睛(结膜和前部巩膜)心血轮两眦(内外眦与泪器)肝风轮黑睛(角膜/虹膜)肾水轮瞳神(瞳孔及其眼内一切组织)8. 起止、交接及循行于眼内眦的经脉:足太阳膀胱经起于此,手太阳小肠经(支脉)止于此,足阳明胃经经过此,手阳明大肠经与相接而间接有关。9. 起止、交接及循行于眼外眦的经脉:足少阳胆经起于此,手少阳三焦经(支脉)止于此,手太阳小肠经(支脉

6、)经过此。10. 与目系有联系的经脉: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病因病机1. 病因所致眼部症状 风淫:目痒,目涩,羞明,流泪,上胞下垂,胞轮振跳,目劄,黑睛生翳,目偏视,口眼歪斜等症。 火邪:眼干:肿痛难忍,红赤掀痛,灼热刺痒,砂涩羞明,廨多黄稠,热泪频流,生疮溃脓,血脉怒张甚则紫赤、出血,黄液上冲,血灌瞳神等症。 寒邪:头目疼痛,目昏冷泪,胞睑紫暗硬胀,紧涩不舒,血脉紫滞或淡红。 暑邪:目赤视昏,勝泪,肿胀。 湿邪:胞睑湿烂,B多泪胶黏,白睛黄浊,黑睛生翳、灰白混浊,眼部组织水肿,渗出等。 燥邪:皮肤干燥,白睛红赤失泽,干涩不适,眼勝干结等。 病气:与风火所致症状相似,来势急猛。

7、眼科诊法1问诊眼部症状内容:视觉,眼痛,眼痒,目涩,羞明,眼略眼泪,目妄见 2检查顺序:原则:对光(前后,健患,外内)3.辨外障与内障外障内障病位发生在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发生在瞳神、晶珠、神膏、视衣、目系 等眼内组织病因多因六淫之邪外袭或外伤所致, 亦可由痰湿内蕴、肺火炽盛、肝 火上炎、脾虚气弱、阴虚火炎等 引起多因内伤七情、脏腑内损、气血两亏、 阴虚火炎、气滞血瘀以及外邪入里、眼 外伤等因素引起特点一般外显证候较为明显,如红赤、 肿胀、湿烂、生勝、流泪、痂皮、 结节、上胞下垂、警肉、翳膜等。 多有眼痛、痒涩、羞明、眼睑难 睁等自觉症状一般眼外观端好,多有视觉变化,如视 力下降、视物变形、

8、视物易色、视灯光 有如彩虹、眼前黑花飞舞、萤星满目及 夜盲等症。也可见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 瞳神散大或缩小、变形或变色、眼底出 血、渗出、水肿等改变4丁道尔现象:在虹膜睫状体炎时,有蛋白质和炎性细胞渗入前房,房水浑浊,用直接焦点照射法可见前房出现一条灰白色光带,即丁道尔现象。4.辨新翳与宿翳新翳宿翳特点病初起,有发展趋势,易引 起传变病势缓,无发展趋势,为黑睛疾 病痊愈后留下的瘢痕症状黑睛混浊,表面粗糙,轻浮 脆嫩,基底不净,边缘模糊, 伴有目赤、畏光流泪等黑睛混浊,表面光滑,边缘清晰, 视力可下降荧光素溶液染色阳性阴性5.常用内治法:祛风去热法;泻火解毒法;利水祛湿法;理血法(止血法、活血化

9、瘀法);疏肝理气法;补益法(补益气血法、补益肝肾 法);退翳明目法:本法是用具有消障退翳作用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 促进翳障的消散,减少瘢痕形成的治疗方法。退翳之法须有次第。6. 常用方剂:石决明散:青葙冬芍二决明,山栀木贼羌黄荆(清热平肝,退翳明 目,祛风散邪); 正容汤:正容羌附艽胆风,蚕半甘瓜姜黄松(疏风通络,化痰解痉); 生蒲黄汤:蒲莲二丹荆芥炭,生地郁金川芎完(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驻景丸加减方:菟楮茺蔚五枸杞,木瓜七车河水石(补养肝肾,益精明目)。第八章胞睑疾病1. 针眼(麦粒肿):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表现:若病变靠近外眦部,贝U疼痛明显,可见

10、患侧白睛红赤,甚至白睛红赤肿胀嵌于睑裂,同侧耳前可扪及肿核。治疗:未成脓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已成脓者切开排脓。 风热客睑证疏风清热,消肿散结银翘散加减 热毒壅盛(脾胃积热)证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仙方活命饮加减 脾虚夹实证一一健脾益气,扶正祛邪一一四君子汤加减外治法:(1)滴眼药水:0.5%熊胆眼药水。(2)涂眼药膏: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3)湿热敷(4)手术:外麦粒肿切口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切口与睑缘垂直。2. 胞生痰核(睑板腺囊肿,霰粒肿):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 胞生痰核与针眼的鉴别: 胞生痰核发病部位在胞睑深部,主症为睑皮肤正常,可见硬核凸起,压之不痛,与皮肤

11、不粘连,睑内面呈局限性灰蓝色或紫红色隆起,或见生肉芽,病势发展 缓慢,病程长,对白睛有影响。 针眼发病部位在睑弦,主症为胞睑红肿焮痛,疖肿有压痛,粘连,可化脓,溃后常自愈。病势发展急,病程短,病变近外眦部者可致白睛赤肿。3. 风赤疮痍(带状疱疹、眼睑湿疹):指胞睑皮肤红赤如朱,灼热疼痛,起水疱或脓疱,甚至溃烂的眼病。4睑弦赤烂(睑缘炎):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临床特征的眼病。临床上将其 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三种。(1)风热偏盛证祛风止痒,清热凉血银翘散加减(2)湿热偏盛证一一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一一除湿汤加减(3)心火上炎证一一清心泻火一一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5. 上胞

12、下垂(上睑下垂):指上胞乏力不能升举,以致睑裂变窄,掩盖部分或全部 瞳神而影响视瞻的眼病。6. 椒疮(沙眼):指胞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的眼病。并发症:睑弦内翻及倒睫拳毛 赤膜下垂 黑睛星翳 睥肉黏轮 流泪症 与漏睛眼珠干燥上胞下垂(1)风热客睑证一一疏风清热一一银翘散加减(2) 热毒壅盛证 清热解毒,除风散邪 除风清脾饮加减(3)血热瘀滞证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归芍红花散加减 沙眼的诊断依据: 上睑结膜及上穹窿部有滤泡、乳头增生与血管模糊。 裂隙灯下可检查到角膜血管翳。 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出现条状或网状瘢痕。 结膜刮片可检测出沙眼衣原体。凡在上述第一项的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中任何一项

13、者,可诊断为沙眼。 沙眼分期:1期(进行期):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性病变。U期(退行期):有活动性病变,同时出现瘢痕。川期(完全结瘢期):仅有瘢痕而无活动性病变。7. 粟疮(滤泡性结膜炎):粟疮是指以胞睑内面红赤,颗粒丛生,色黄而软,状如粟米为临床特征的眼病。小儿多见。8. 目劄(Va缺乏):目zha是以胞睑频频眨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病。小儿多见。9. 睑内结石(睑结膜结石症):睑内结石是指胞睑内面生有黄白色,状如碎米的坚硬颗粒的眼病。两眦疾病1. 流泪症(泪溢):流泪症是指泪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睑弦的眼病。2. 漏睛(慢性泪囊炎):漏睛是指内眦部常有粘液或脓液自泪窍沁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3.

14、漏睛疮(急性泪囊炎):漏睛疮是指内眦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溃破出 脓的眼病。漏睛漏睛疮病程长短病势缓急病因多有心脾积热引起多有心脾积热引起表现内眦常有粘液或脓液自泪窍沁出内眦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 溃破出脓检杳冲洗泪道时有粘液或脓液反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第十章白睛疾病治疗白睛疾病,实证多用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泻火通腑、除湿止痒、凉血退赤之 法;虚证则多用养阴润燥、益气生津等法。1. 暴风客热:是指外感风热,猝然发病,以白睛红赤、眵多黏稠、痒痛交作为主要 特征的眼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属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发病特点:双眼患病,突然发生,34天后达到高潮,以后渐渐缓解,

15、12周后痊 愈,预后良好。若失治,可转为慢性。治则:内治法以祛风清热为基本治则,外治应滴清热解毒或抗生素眼药水。辨证论治:(1)风重于热证疏风清热银翘散加减(2) 热重于风证清热疏风 泻肺饮加减(3)风热并重证一一疏风清热,表里双解一一防风通圣散加减预防与调护:严禁遮盖,预防传染。(天行赤眼亦如此)2. 天行赤眼:是指外感疫疠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溢血,常累及双眼,能迅速 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 炎,属病毒性结膜炎。发病特点:传染性极强,潜伏期短,多在 24h内双眼同时或先后而发,起病急剧, 刺激症状重,呈暴发流行,但预后良好。(1) 初感戾气证疏风清热祛

16、风散热饮子加减(2) 热毒炽盛证泻火解毒普济消毒饮加减暴风客热天行赤眼病因感受风热之邪猝感疫疠之气眵泪眵多黏稠泪多眵稀白睛红赤白睛红赤浮肿白睛红赤浮肿,点状或片状白睛溢血黑睛星翳多无黑睛星翳少有,在发病初出现,其星翳易消退分泌物涂片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传染性有传染性,但不引起流行传染性强,易引起广泛流行3.天行赤眼暴翳:是指因感受疫疠之气,急发白睛红赤,继之黑睛生翳的眼病。似流行性角结膜炎。其余特点同天行赤眼。4. 脓漏眼(淋菌性结膜炎):是指以发病急剧,胞睑及白睛高度红赤壅肿,眵多如脓,易引起黑睛生翳溃损为主要特征的眼病。 属于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发病特点:多见于新生儿,起病急,进展

17、快,常因合并黑睛损害而严重危害视力, 预后不良。传染性极强。5. 白涩症:是指白睛不赤不肿而自觉眼内干涩不舒的眼病。第十一章黑睛疾病治疗黑睛疾病,早期多以祛风清热为主;中期常用清肝泻火、通腑泻热、清热利湿 等法;病变后期常用退翳明目法以缩小和减薄瘢痕翳障。1. 聚星障(单纯疱疹病毒型角膜炎):是指黑睛骤生多个细小星翳,其形或连缀, 或团聚,伴有碜涩疼痛、羞明流泪的眼病。表现:视力减退,眼内沙涩不适,畏光流泪,碜涩疼痛,灼热畏光,热泪频流多无 眵。检查:抱轮红赤,黑睛生翳(按轻重程度分型:树枝状、地图状、盘状), 荧光素液检查呈阳性。若病灶扩大加深者,外治应配合散瞳药物滴眼治疗。(1)风热客目证

18、一疏风清热银翘散加减(2)肝胆火炽证一清肝泻火一龙胆泻肝汤加减(3)湿热犯目证一清热除湿一三仁汤加减(4)阴虚夹风证一滋阴祛风一加减地黄丸加减2.凝脂翳(细菌性角膜炎):指黑睛生翳,状如凝脂,多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本病起病急,来势猛,症状重,变化多,宜综合治疗。(1)风热壅盛证一祛风清热-一新制柴连汤加减(2)肝胆火炽证一清肝泻火-一龙胆泻肝汤(3)热盛腑实证一泻火解毒-一清凉引子加减(4)气阴两虚证一偏阴虚者,滋阴退翳;偏气虚者,益气退翳偏阴虚者用滋阴退翳汤加减;偏气虚者用托里消毒散去陈皮,宜加蝉衣、木贼 以退风去翳。3. 花翳白陷(角膜溃疡):指黑睛生翳,四周高起,中间低陷,状如花瓣的

19、眼病。(1) 肺肝风热证疏风清热加味修肝散加减(2) 热炽腑实证一一通腑泄热一一泻肝散加减(3) 阳虚寒凝证一一温阳散寒一一当归四逆汤加减4.湿翳(真菌性角膜炎):是指黑睛生翳,其表面微隆起,状如豆腐渣样,外观干而粗糙的眼病。特点:多发于气候潮湿炎热的夏秋季节,有外伤史,病程缠绵,溃而污浊而边缘模糊。湿翳凝脂翳花翳白陷病因植物性黑睛外伤 后,湿热毒邪侵袭多为黑睛异物剔除术等 外伤后,毒邪感染,常 有漏睛史多无外伤史,系风热 外袭病势:起病缓,发展快起病急,发展快发展换,病程长自觉症状轻重随病情发展而加重眼眵黏液性脓性眵少翳障形态状如腐渣,干燥, 粗糙,易刮下状如凝脂,表面湿润, 不易刮下状如花

20、瓣,形如新月, 不易刮下病原检查刮片有菌丝,培养 有真菌刮片或培养,常可找到 致病菌可找到细菌,或为自 身免疫性疾病5. 混晶障(角膜基质炎):是指黑睛深层呈圆盘状灰白色混浊翳障,障碍视力的眼病。6. 疳积上目(角膜软化症,Va缺乏):指继发于小儿疳积,初起眼干涩、夜盲,日久黑睛生翳糜烂,甚则窥破穿孔的眼病。7. 暴露赤眼生翳(暴露性角膜炎):是指胞睑闭合不全,致使黑睛长期暴露而生翳 的眼病。第十二章 瞳神疾病狭义:即黄仁中央能展缩的圆孔。(瞳孔)广义:瞳孔及瞳孔后眼内各部组织的总称。主要证候特点为瞳神形色的异常及视觉改变。瞳神疾病包括西医的葡萄膜疾病、青 光眼、晶状体疾病、玻璃体疾病、视网膜

21、疾病、视神经及视路疾病等。治疗时以内治为主要方法,其中虚证多以滋养肝肾、补气血、益精明目等法为主; 实证常用清热泻火、疏肝理气、淡渗利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活血化瘀,芳香 开窍等治疗方法;虚实夹杂证宜以滋阴降火、柔肝熄风、益气活血、健脾渗湿、温 阳利水等法治疗。1. 瞳神紧小(前葡萄膜炎):是黄仁受邪,以瞳神持续缩小,展缩不灵,多伴有抱轮红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病。表现:突发眼珠疼痛,眉棱骨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检查:视力下降,黑 睛有羊脂状物沉着,神水混浊,黄仁肿胀,瞳孔缩小。治疗:防止瞳神与晶珠黏着,减少并发症,尽早使用散瞳药。(1)肝经风热证一一疏风清热一一新制柴连汤加减(2)肝胆

22、火炽证一一清泻肝胆一一龙胆泻肝汤加减(3)风湿夹热证一一祛风清热除湿一一抑阳酒连散加减4)虚火上炎证 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丸加减滴眼药水:阿托品眼药水,糖皮质激素眼药水。2. 绿风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以头眼胀痛,眼珠变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锐减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病。临床症状:先兆期:时有傍晚视物昏朦,虹视,患眼同侧额部疼痛及鼻根酸胀,休 息后各证缓解或消除。急性发作期:头眼剧烈胀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或视力骤降,虹视。 常伴有恶心、头痛等全身症状,易被误诊为胃肠疾病。眼部检查:急性发作期:视力锐降,严重时仅存光感;胞睑肿胀, 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甚而白睛混赤、肿胀;黑睛雾 状水肿,

23、黑睛后壁可有黄仁色素附着;前房极浅,可 有神水混浊;黄仁晦暗,文理模糊;瞳神中等度散大, 房角关闭甚或粘连;目珠胀硬,眼压升高,多在50mmHg 以上。(1)风火攻目证一一清热泻火,平肝熄风一一绿风羚羊饮加减(2)气火上逆证一一疏肝解郁,泻火降逆一一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3)痰火郁结证降火逐瘀将军定痛丸加减急救治疗:(1)点滴缩瞳剂 (2)激素类药物(3)使用高渗脱水剂(4)碳酸酐酶抑制剂(5)手术治疗3.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指眼无明显不适,或时有轻度眼障及视物 昏朦,视野渐窄,终致失明的内障眼病。表现:早期:无不适,或偶有视物昏蒙、目珠发胀。晚期:视物不清或失明。 检查:视

24、力:多无明显改变。前房角开放。视盘变化:形态改变,凹陷加深, 视盘苍白。眼压不稳定。视野改变。(1)痰湿泛目证一一温阳化痰,利水渗湿一一温胆汤合五苓散(2)肝郁气滞证一一疏肝解郁一一逍遥散(3)肝肾亏虚证一一补益肝肾一一加减驻景丸 急救:同绿风内障。天行赤眼瞳神紧小绿风内障眼灼热痛痒,视力正常 或偶有一过性虹视,白 睛红赤,瞳神正圆,眼 压正常,多无全身症状眼及眉骨疼痛或胀痛,视 力下降,抱轮红赤或白睛 混赤,瞳神缩小或干缺, 眼压正常或偏低,或有头 痛症状头眼剧烈胀痛,视力锐减, 虹视,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 肿胀,瞳神散大,眼压增高, 患眼同侧头痛,多伴恶心、 呕吐4.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

25、:是指随年龄增长而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终致失明的眼病。分期:初发期,肿胀期,成熟期,过熟期。手术:白内障针拨术;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 入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5.络阻暴盲(视网膜动脉痹阻):是指患眼外观正常,猝然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 降,视衣可见典型的缺血样改变为特征的致盲眼病。 表现:突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或部分视野缺损。检查:视网膜动静脉变细,黄斑区呈樱桃红。(1)气血瘀阻证仃气活血,通窍明目一通窍活血汤加减(2)痰热上壅证一涤痰通络,活血开窍涤痰汤加减(3)肝阳上亢证一滋阴潜阳,活血通络一镇肝熄风汤加减(4)气虚血瘀证补气养血,

26、化瘀通脉补阳还五汤加减急救治疗:(1)亚硝酸异戊酯0.2ml吸入,每隔12小时再吸1次,连用23次。舌下含服 三硝酸甘油酯片,每次0.30.6mg,每日23次。(2)球后注射妥拉苏林12.5mg或阿托品1mg(3)间歇性按摩眼球,以降低眼压。(4)吸入95%氧及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6.络损暴盲(视网膜静脉痹阻):是指因眼底脉络受损出血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1)气滞血瘀证一理气解郁,化瘀止血血府逐瘀汤加减(2)阴虚阳亢证一滋阴潜阳-天麻钩滕饮加减(3)痰瘀互结证清热除湿,化瘀通络桃红四物汤加减(4)心脾两虚证养心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7.目系暴盲(急性视神经炎):是指目系因六淫外感、情志内

27、伤或外伤等致患眼倏然忙而不见的眼病。(1)肝经实热证一清肝泻热,兼通瘀滞龙胆泻肝汤加减(2)肝郁气滞证一疏肝解郁,行气活血逍遥散加减(3)阴虚火旺证一滋阴降火,活血祛瘀知柏地黄丸加减(4)气血两虚证一补益气血,通脉开窍一人参养荣汤加减8. 视瞻昏渺(黄斑变性):是指眼外观无异常,视物昏朦,随年龄增长而视力减退日渐加重,且终致失明的眼病。9. 高风内障(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以夜盲和视野逐渐缩窄为特征的眼病。10. 青盲(视神经萎缩):是指眼外观正常,视盘色淡,视力渐降,甚至盲无所见的 内障眼病。眼外肌疾病1. 通睛(共同性内斜视):是指双眼同时注视时目珠偏于内眦的眼病。2. 风牵偏视(麻痹

28、性斜视):是以眼球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1.弱视:多指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使视觉细胞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单 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检查黄斑中心凹无明显正常改变。眼外伤化学性眼损伤:(1)病因病机:碱性化学伤;酸性化学伤(2)治疗: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急救冲洗,彻底清除化学物质、减轻眼部组织损伤、预防并发症、提高视力为原则。外治法:急救冲洗:最迫切和最有效的急救措施是伤后立即就地用清水或氯化钠 彻冲洗。中和冲洗;结膜下注射;滴眼药水;手术治疗。(1)中和冲洗:酸性伤:2%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碱性伤:3%硼酸液冲洗; 石灰致伤:0.37%依地酸二钠液冲洗。眼视光学1. 近视: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2. 远视: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环,不能形成清晰的物象。3. 视疲劳:指久视后出现眼胀、头痛、头晕、眼眶胀痛等自觉症状及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