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征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2784346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征(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 CJJ 2011P 备案号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peration, maintenanceand safety of water supply pipes in cities and towns 征求意见稿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组织相关人员,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请于2

2、011年3月24日前将意见反馈至主编单位。 联 系 人: 倪 娜联系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3661号邮 编: 200125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箱: gdjsb.2011发布 2011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发 布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 准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peration, maintenanceand safety of water supply pipes in cities and towns CJJ 201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实施日期: 年 月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北京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9)88号文件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考虑了我国城镇供水管网的现状和发展,更好地实践城镇供水事业为用户服务的宗旨。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1总则;2基本规定;3管道并网;4管网调度;5管网水质;6管网维护;7漏损控制;8管网信息;9管网安全。本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

4、排水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 邮政编码:100835) 具体组编单位: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管道技术工作部 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北京市首创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上海市自来水奉贤有限公司绵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三高计算机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上水自来水特种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排水系统研究所北京工业大

5、学建筑工程学院本规程参加单位: 西安市自来水公司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以姓氏笔划顺序排名): 马福康 王耀文 王 晖 火正红 孔繁涛 叶建宏 叶丽影 刘志琪 刘遂庆 刘锁祥 任基成 朱平生 何文杰 何维华 陈宇敏 张 帆 周玉文 郑小明 赵洪滨 姚黎光 倪 娜 秦君堂 崔君乐 游青城 韩 伟 程锡龄 董 宪 本规程主要审核人员(以姓氏笔划顺序排名): (暂略)目 次1 总则2 基本规定3 管道并网 3.1 一般规定 3.2 并网管理 3.3 并网运行4 管网调度 4.1 一般规定 4.2 运行调度 4.3 数据采集5 管网水质 5.1 水

6、质管理 5.2 水质监控 5.3 管道清洗6 管网维护 6.1 一般规定 6.2 维护站点的配置 6.3 管网巡检 6.4 管道维修 6.5 特殊管道的维护 6.6 管网附属设施、设备的维护 6.7 管道修复和改造7 漏损控制 7.1 计量管理 7.2 水量损失管理 7.3 漏损控制管理8 信息管理 8.1 一般规定 8.2 资料和档案管理 8.3 管网运行数据采集系统 8.4 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8.5 管网数学模型9 管网安全 9.1 一般规定 9.2 安全预警 9.3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CONTENTS 1 General 2 Basic Rules

7、3 Pipeline Grid 3.1 General Provisions 3.2 Grid Management 3.3 Grid Operation4 Network Scheduling 4.1 General Provisions 4.2 Dispatching 4.3 Data Acquisition 5 Water Quality 5.1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5.2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5.3 Pipe Cleaning 6 Network Maintenance 6.1 General Provisions 6.2 C

8、onfiguration of Maintenance Site 6.3 Network Polling 6.4 Pipeline Maintenance 6.5 Maintenance of Special Pipeline 6.6 Maintenance of Network Ancillary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6.7 Pipeline Repair and Rehabilitation 7 Network Leakage Control 7.1 Measurement Management 7.2 Water Loss Management 7.3 Le

9、akage Control Management 8 Network Information 8.1 General Provisions 8.2 Data and 8.3 Network performanc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8.4 Network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8.5 Network Mathematical Model9 Network Security 9.1 General Provisions 9.2 Security Alerts 9.3 Emergency Treatment Explanation o

10、f provisionList of referenced StandardsAttached: Explanation of Article1 总 则1.0.1 为加强对城镇供水管网的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特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本条为编制本规程的目的。对城镇供水管网的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制定技术规程尚属首次,编制人员在调研各地区城镇供水管网的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近年制定的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及城镇供水服务CJ/T316,制定了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城镇供水管网。自备水源的供水管网、总表后的埋地管网及农村供水管网的运行管理,亦应按本

11、规程执行。条文说明本规程的适用范围,系城镇供水管网涉及的范围。包括水厂出水流量计,经输水管道、配水干管、配水支管,至用户贸易结算水表。本规程没有制定有关加压泵站、高位水库(水塔)方面的规定,相关内容参考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1.0.3 城镇供水管网的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0.1 供水单位应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完善管网基础技术资料及管网运行、维护的动态管理。条文说明 供水单位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包括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计算及存储的配置,网络通讯等内容;管网基础技术资料应包括档案、台帐、现状资料;管网

12、运行状况包括管网GIS系统、GPS系统、SCADA系统、管网数学模型;管网维护的动态管理包括管道与设备的维护、检修诸环节的动态资料。2.0.2 供水单位应建立以下管网管理的相关制度:1管道、阀门、在线仪表的巡线、清洗、检漏、维修、爆管抢修的日常运行维护制度; 2管道、阀门、阀井等设备与设施的资产管理、维护检修、更新改造制度;3管网GIS系统、GPS系统、SCADA系统、管网数学模型的维护管理制度;4管道并网运行管理制度;5 管网水质管理制度;6 管网运行的调度管理等相关制度。2.0.3 从事管网运行维护的人员应当经过培训,取得相应资格后方能上岗。条文说明 管网管理员工(包括临时用工人员)均应在

13、上岗前接受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培训,并且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2.0.4 供水单位应根据所在城镇的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确定管网最不利点的最低供水压力值。城镇地形变化较大时,最低供水压力值可划区域核定。条文说明管网最不利点最低供水压力值的确定,关系到供水单位的能耗,也关系到用户内部二次供水的能耗,因此应综合核算,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确定,才能找到符合低碳、节能原则的方案。城镇地形变化较大时,最低供水压力值可划区域核定,这样更符合节能的原则,管网最不利点最低供水压力值应不小于0.1MPa,是单层供水和室外消火栓需要的最低要求。2.0.5 生活饮用水的输配水设备和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

14、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要求。条文说明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是指与生活饮用水接触的输配水管、蓄水容器、供水设备、机械部件(如阀门、水泵)等;防护材料是指管材、阀门与生活饮用水接触面的涂料、内衬材料等。3 管道并网3.1 一般规定3.1.1 管道的设计、施工,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供水单位的相关技术要求。条文说明管道的设计、施工执行的国家相关标准是通用标准,而供水单位提出的具体的技术要求,是为了满足供水单位的使用和

15、管理需要,是对贯彻国家标准的具体补充。3.1.2 管道采用的管材、管件、设备、设施等的选用,除应满足相应的国家产品标准和工程标准外,还应满足供水单位的使用要求。条文说明管材、管件及各种供水设备、设施的标准是通用标准,而供水单位提出的是具体的使用要求,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些的差异。因此提出既要满足国家标准又要满足供水单位的使用要求。3.1.3 管材、管件、设备的内外防腐及阴极保护措施,除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外,还应满足供水单位的水质等相关要求。条文说明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对管材、管件、设备的内外防腐及阴极保护措施,不是特指供水管道,没有严格和具体的确保水质安全的要求,因此供水单位提出的相关技

16、术要求是对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的补充。3.1.4 闸阀及井室结构应优先选用免维护型。其他各种设备及井室结构应满足不在井室内进行启闭作业及观察启闭度的要求,并应有维护时必要的安全及操作条件。条文说明免维护设备,目前较为成熟的仅仅限于立式软密封闸阀;对于大口径蝶阀,由于要在井室内进行轴密封的维护与更换、限位螺栓的调整、减速齿轮箱的维护,因此井室结构应满足上述操作要求。3.1.5 消火栓、空气阀及阀井等设备、设施,应有防冻及防止管道二次污染的措施。条文说明消火栓、空气阀等设备在冬季严寒地区要考虑防冻问题,同时这些设备内的水又可与空气直接接触,特别是空气阀吸气时,阀井设施应考虑防止管道二次污染问题。3.

17、1.6 架空管道应有空气阀、不限位伸缩节、支座及防冻、抗风等辅助措施,应有防止攀爬的安全措施,并设置警示标志。条文说明架空管道相对于埋地管道处于较高位置,暴露在大气中,应有良好的防腐蚀涂层,管道的造型与色彩应与环境相协调,应有良好的排气和固定条件,应具有防风抗震的功能,应适应管道热胀冷缩的需要,同时严寒和寒冷地区还应有防冻措施。3.1.7 倒虹吸穿越河道、沟渠的管道应有防冲刷及抗浮等安全措施。条文说明倒虹吸穿越河道、沟渠的管道,对于通航的河道应两岸设牌标注管道穿越河道的位置,防止船只在倒虹管附近抛锚,注意河堤基础及堤岸的加固,防止洪水的冲刷,由于管上覆土较少,易产生被冲刷和上浮事故,为确保管道

18、的安全运行,可采取管道混凝土包封、河床混凝土护底或混凝土压块等安全措施。3.1.8 柔性接口的管道在弯管、三通、管端盖堵等易位移处,应根据情况分别加设支墩或采取管接口防脱措施。条文说明柔性接口的管道,应在易位移处加设支墩,但限于管道施工现场的铺设条件,在大口径管道的易位移处加设支墩难度较大,因此可考虑采用防脱卡箍等措施减小支墩尺寸。3.1.9 输配水干管高程发生变化时,应在两个控制阀门间的高点设置空气阀,在水平管线上也应按一定距离设置空气阀,一般间距以(0.51.0)km为宜,空气阀的型式与规格应设计计算而定。条文说明当施工纵断面不符合设计图时,在两个控制阀门间管线出现多个高点时,应在每个高点

19、处都要设置空气阀,长距离水平管线上也应考虑设置空气阀,有利于管道的进、排气。对于单线距离较长、高程变化较大的配水管道,亦应在高点处设置空气阀。3.1.10 应在输配水干管两个控制阀间低点处和必要处设置排空管及排空阀门,并在临近河道或沟渠处适当设置冲排管及冲排阀门。条文说明在管道两个控制阀间低点处设置排空管及排空阀门,有利于管道爆管抢修、正常维修及引接分支管时,能将管段内水抽排完,有利于工作坑内的作业;在管道上临近河渠附近适当设置冲排管及冲排阀门,既可以用于管道并网前的清洗冲排,同时又能用于管道维护时或出现水质、爆管事故后的清洗冲排。3.1.11 用户内部有多种水源连通的管网,严禁与城镇供水管网

20、连接。条文说明本条文系强制性条文。主要依据: 1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中第7.1.9条文系强制性条文,规定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与非生活饮用水管网连接,严禁与自备水源供水系统直接连接。2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明确规定:“各单位自备的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不得与城市供水系统连接”。 3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中第3.2.3条文系强制性条文,规定城市给水管道严禁与自备水源的供水管道直接连接。 当用户内部管道有多种水源连通时,该管道再与城镇供水管网连通,会极大增加因压力差或虹吸形成的倒流,致使其他水源流入城镇供水管网,威胁城

21、镇供水管网的供水安全。3.1.12 从供水管道上接出用水管道时,对存在倒流污染的用水管道上,应设置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止倒流污染的装置。条文说明 本条文系强制性条文。主要依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中第3.2.5条文系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内容与本条文一致。为了确保城镇供水管网的安全,有必要在用户管网系统和城镇供水管网之间设置物理隔断,对一些特殊用户应采取强制物理隔断措施。从供水管道上接出用水管道时,应在以下用水管道上设置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止倒流污染的装置: 1 单独接出消防用水管道时,在消防用水管道的起端(注:不含室外供水管道上接出的室外消火栓); 2 从城镇供水管

22、道上直接吸水的水泵,其吸水管起端; 3 当游泳池、水上游乐池、按摩池、水景观赏池、循环冷却水集水池等的充水或补水管道出口与溢流水位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出水管径2.5倍时,在充(补)水管上; 4 由城镇供水管直接向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气压水罐等有压容器或密闭容器注水的注水管上; 5 垃圾处理站、动物养殖场(含动物园的饲养展览区)的冲洗管道及动物饮水管道的起端; 6 绿地等自动喷灌系统,当喷头为地下式或自动升降式时,其管道起端;7 从城镇供水环网的不同管段接出引入管向同一用户(大型企业、居住小区、学校等)供水,且用户内部供水管与城镇供水管形成环状管网时,其引入管上(一般在总水表处)。在建筑给水

23、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第3.6.15条中规定:管道倒流防止器的局部水头损失,宜取(0.0250.04)MPa。尽管管道倒流防止器能有效防止水的倒流,但它导致的水头损失在(711)m间,最小也达3m,在局部升压的二次供水系统中是可以承受的,对于低压供水的城市供水管网是难以承担的。另外这种倒流防止器的排水系统尚存在遭受污染的问题,因此常用水头损失较小、止回严密性较好的止回阀代替(如水头损失仅1m的球形止回阀、旋转式橡胶板止回阀、静音式止回阀等,其密闭性尚好),同时强调对止回阀定期维护管理。3.1.13 聚乙烯(PE)等非金属管应在管道上方增设金属标识带或探测导管。条文说明 增设的金属标识带放

24、在管道的顶部;但对水平定向钻进等非开挖拖管施工时,在拖进聚乙烯(PE)等非金属管的同时,拖入一根DN 25的塑料管作为探测导管,且两端做好探测导管的导入出井,导入出井间距最大不超过200m,内穿金属标识带或粗铜线。3.1.14 设置在市政综合管廊(沟)内的供水管道,其位置与其他管线的距离应满足最小维护检修要求(一般净距应不小于0.5m);并应有监控、防火、排水、通风、照明等措施;严禁与电力、燃气、污水等管道在同一沟内,当与热力管道在同一沟内时,应有隔热措施。条文说明设置在市政综合管廊(沟)内的供水管道,除应满足上述条文要求外,还应具备维护检修人员通行和维修设备、材料运输的条件。3.1.15 管

25、道并网前应拟定停水并网方案,评估并网施工的停水范围、管网降压范围、影响时段等,制定应对措施,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后实施。条文说明 管道并网时,一般需对原有管道进行停水。要提前对停水范围和影响区域进行评估,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提出应急预案,确保停水并网的按时完成。3.1.16 管道在并网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其试验结果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条文说明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主要依据: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中第9.1.10条文系强制性条文,规定给水管道必须水压试验合格,并网运行前进行冲洗与消毒,经检验水质达到标准后,方可允许并网通水投入运行。 水压试验是管道施

26、工质量最直观和必须的检测手段。当设计有要求时可按设计要求实施,其试验结果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3.1.17 管道并网前必须进行管道清除渣物及冲洗、消毒,经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允许并网通水投入运行。条文说明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主要依据同3.1.16条的条文说明内容。3.2 并网管理3.2.1 管道的冲洗消毒与并网连接应有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并应征得供水管网调度部门及供水单位调度部门的同意。条文说明由于新建、改建管道的冲洗消毒与并网连接需要停水作业,不仅影响城镇居民的用水,同时对周边环境影响也很大,各种意料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故要求在停水作业前应有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应取得设

27、计部门的核定,还要征得供水单位调度部门的同意。3.2.2 管道施工单位应在管道通水后30d内向供水单位管网管理部门提交竣工资料。对于重要用户,应在管道并网连接时同时提交竣工资料。条文说明 管道的竣工资料是供水单位管网管理的基础,及时提交竣工资料是对管道施工单位的基本要求。重要用户系指用水水质、水压、连续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及对管网输配水影响重大的用户。3.2.3 管道并网连接前,其管道上的各种阀门设备由施工单位操作和管理;原有运行管道上的各种阀门设备等应由供水单位管网管理部门负责操作和管理。条文说明 管道并网连接前,新管道尚未纳入城镇供水管网,其管道上的各种设备、附件由施工单位负责,并进行操作管

28、理;而原有运行的管道由于已经纳入城市供水管网,其管道上的各种设备、附件应由供水单位管网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和操作。3.2.4 管道并网连接时宜采用不停水施工方法,需要停水施工的,应在停水24h前通知停水区域的用户做好储水工作,停水宜在晚上用水低峰时进行。条文说明 为了减小停水施工给城镇居民带来的影响,管道并网连接时有条件的应尽量采用不停水施工的方法;没有条件的也应在停水24h前通知停水区域的用户,提前储水;停水最好安排在夜间进行;施工单位要认真组织,确保在停水时间段内完工;供水单位管网管理部门也应有应急预案,配合施工单位按时完工;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原定停水时间段内完工的,要有紧急应对措施。3.2

29、.5 管道并网运行后,如原有管道需废除,应做好原有用户的改接工作;原有管道废除时,应截止分水口,不应留存滞水管段,原有管段宜拆除,材料应退库;暂时无条件拆除的管道,应对其位置、起止端、属性等应在竣工图上标注。条文说明 管道并网运行后,拆除原有管道的工作十分重要。既要保证原有用户的用水,又不能给今后的管网管理带来隐患,同时还要做好管网管理档案图或竣工图的标注工作。3.2.6输配水干管并网前,应通过数学模型等手段对并网后水流方向的改变、输配水水质变化进行评估,若影响较大时应将原有管道冲洗后实施并网作业。条文说明 输配水干管并网连接后,其连接处周边管网由于流向发生变化,极易出现水黄等水质问题,因此并

30、网前进行评估,若影响较大时将原有管道冲洗后实施并网作业,是确保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3.3 并网运行3.3.1 管道并网运行后,管道及其设备、附件由供水单位管网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并负责日常的运行、维护、保养工作。3.3.2 管道并网运行后,管道上的阀门设备等由供水单位的管网管理部门操作管理。条文说明管道并网后,该管道已经纳入城镇供水管网,其安全可靠运行关系到管网的安全,责任主体已经转移到供水单位的管网管理部门,其他部门、单位(包括施工单位)未征得管网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自行操作管道上的各种设施。3.3.3输配水干管并网,管道排水、充水及冲洗过程中应重视泵站、阀门的操作管理,防止水锤的危害。条文说

31、明 水锤综合防护措施应包括对管网系统全面的防护,它包括:停泵水锤、开泵水锤、关阀水锤、开阀水锤及管网调节运行中的水锤等综合防护 应注意阀门的启闭速度,力求缓开缓闭。对于输配水干管阀门的启闭,有条件时应进行调节过程的水力过渡分析计算,进行数学模拟,拟定方案,以确保管网安全。 启闭阀门所引起的管道中水击现象,多数是属间接水锤范畴。在相似的水流条件下,间接水锤比直接水锤的能量较小,危害较弱。但迅速启闭阀门,迅速向空管内充水,可能发生上述的直接水锤。 主输水管道阀门关闭过快可能造成管网部分或较多管段出现负压,产生管道水柱中断,进而发生断流弥合水锤。由于断流弥合水锤升压较高,并具有传播性,易引发多处断流

32、弥合水锤,其多处弥合水锤升压的叠加,往往超出管道可承受的极限,导致爆管。进行关阀水锤定量计算,确定主要管道阀门的关闭速度,可获得更好的安全运行效果。 启泵或开阀前管网中存水和存气的状态对启泵或开阀水锤防护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 1水泵正常启动或开阀,可认为管网中充满水而不含气。应分析水量增加的速度对管网升压的影响,从而根据相应的分析计算或经验确定水泵启动或开阀的操作规程。 2突然停泵或停水较长时间后再次启动水泵或开阀,可认为管道中水不是完全充满的,部分管段存有一定量气体。应充分考虑管道内存在气量及其排出方式,应严格控制充水流速,应使管段流速控制在(0.20.4)m/s之内,待

33、管道内气体完全排净后,方可逐步加大流量至设计工况。 3新建管网初次通水启泵或开阀充水,管道基本充满空气,可能也少量有水。应采用关阀启泵方式,开阀亦应先开启5o10,严格控制管道内水流速度在(0.20.4)m/s之间。当管道末端或计划的充水终点管道见水时,仍不能认为管道已完全充满水而过快加大充水量,而应注意检查管道中空气阀的工作状况,然后逐步加大管道充水流速,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确保管道完全不含气时,再加大充水量至设计值。4 管网调度4.1 一般规定4.1.1 供水单位应设立运行调度部门,配备与供水规模相适应的调度人员、相关的监控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4.1.2 供水单位的调度部门负责日常管网

34、运行调度工作,范围为: 1水厂二泵房; 2输配水管网和附属设施; 3管网内的控流站、增压泵站、水库泵站、高位水库; 4重要用户监控等。条文说明 当原水系统也属于供水单位管辖时,原水泵站为调度涉及范围。4.1.3 有条件的供水单位应全面开展优化调度工作,调度部门应配备专业软件和硬件设备。主要进行下列工作: 1 建立水量预测系统,进行长期水量预测,短期水量预测和在线水量预测。 2 配备管网数学模型。 3 建立调度指令系统进行日常的调度工作和优化调度工作。 4 建立调度预案库,存放历史上成熟的调度方案,各类优化方案和异常状况下管网的实际运行调度方案。预案库可以辅助调度人员进行各类调度,也可以作为调度

35、人员的培训资料。5 建立调度辅助决策系统。调度辅助决策系统主要有在线调度和离线调度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是实施优化调度的关键模块。条文说明优化调度是在保证城镇供水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供水能耗,从而进一步降低供水单位整体运行成本而形成的一套科学的调度体系。优化调度主要有水量预测系统、管网数学模型、调度指令系统、调度预案库和调度辅助决策系统组成。 水量预测系统可采用多种不同的算法,既要考虑气象因素,同时要考虑社会因素,每种算法须经过多个月的跟踪对比,以便确定最适合本城镇的水量预测方法。长期预测用于规划、年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以年、月为单位进行预测,短期预测用于次日的时段用水预测,在线预测

36、根据当前用水状况,预测此后1至3个时间单位的用水量。时间单位步长一般为15min到2h。 调度指令系统对调度过程中所有调度指令的发送、接收、过程进行管理。同时对所有数据进行存档,以便将来进行查询和分析。 调度预案库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 1 日常调度预案 1)平时工作日调度预案; 2)平时周末调度预案; 3)各种特殊气候下的调度预案(如暴雨、大风、大雪、暴热、爆冷等); 4)管网平均压力值不同时的调度预案; 5)各水厂水量和压力值分配不同时的调度预案; 6)不同管网主控点和辅助控制点压力值下的调度预案。 2 节假日调度预案 1)春节期间调度预案; 2)其他节日及大小黄金周期间调度预案。 3 突发

37、事件调度预案 1)爆管应急处理预案; 2)突然大面积低压或缺水处理预案; 3)水处理厂或泵站停电应急处理预案; 4)源水水质突然恶化应急处理预案; 5)出厂水质问题处理预案; 6)大面积管网水质问题处理预案; 7)调度SCADA 系统瘫痪处理预案; 8)水处理厂或泵站控制系统瘫痪应急处理预案; 9)恐怖袭击供水设备时的处理预案; 10)地震等天灾发生时的处理预案。 4 计划调度预案 1)主干管维修、迂改、冲洗调度预案; 2)重要阀门维修、更换时的调度预案; 3)水厂设备、设施维修调度预案; 4)其它计划性调度预案。 在线调度运用复合型的供水调度决策,与管网数学模型(包括微观模型和宏观模型)、水

38、量预测和分配系统、泵站优化排泵系统、预案库、人工经验、数据采集系统协同工作,根据当前供水工况进行在线优化调度决策,以指导供水调度工作。 离线调度在离线的情况制作各类调度方案,用管网数学模型的模拟运行,再通过多方案比选对未来时期的调度进行指导。选出的优选方案通过模版方式存入预案库如:日常调度、假日调度、节日调度、计划调度、紧急调度等多种调度模版。4.1.4 有条件的供水单位管网管理部门应建立管网调度机构,进行管网运行管理。4.1.5 管网供水压力控制点的设置,应按管网运行分析确定。4.1.6 管网运行调度的服务压力指标应符合本规程2.0.4条的规定。4.2 运行调度4.2.1 供水单位调度部门应

39、按照工作要求配置调度人员。条文说明 调度员负责对整个供水系统的日常调度工作,包括日常调度计划的制定,发布调度指令,干管阀门启闭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网压力控制点要求调整水泵的运行,调控调流阀的启闭度,处理异常调度,如爆管、火灾等;调度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调度管理工作,拟定调度计划,编制调度预案,协调有关调度事宜,分析调度数据,负责对大型突发事件的处理,协调与其它部门的协同工作。4.2.2供水单位调度部门的工作内容如下: 1 调度人员应编制月调度计划和日调度计划。 2调度人员的日常调度管理内容为发布日调度指令,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日调度计划,控制管网供水压力在合理范围内。调度人员对当天要启闭的干管阀门

40、进行操作管理。 3在管网运行中遇到突发事件,调度人员应启动紧急调度预案,协调水厂、泵站、管网管理单位的统一行动处理突发事件。事件处理完后写突发事件处理报告。 4调度部门应建立一套城镇基本用水量的分析系统,包括有用水量的空间分布、用水量的时间分布、用水量的分类分布、压力分布。条文说明 月调度计划的主要内容为水量安排,用电量安排,各水处理厂泵站要影响到管网运行的维护安排,管网上设备维护安排。日调度计划的主要内容为水厂二泵房和泵站的水泵工作安排,调控调流阀的启闭度,阀门操作审批。 调度部门建立城镇基本用水量的分析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1 用水量的空间分布 1)分析全部供水范围内用水量空间总体分布;

41、2)按行政区域进行分析; 3)按城镇功能区域进行分析; 4)按水厂(泵站)供水区域进行分析。2 用水量的时间分布 1)按气候季节进行分析(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2)按月、周进行水量分析; 3)按一日24小时进行水量分析; 4)按节日进行水量分析(重大节日); 5)按事故时进行水量分析。3 用水量的分类分布合理划分城镇的用水分类,对各个用水量分类按空间、时间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要特别重视用水量大的特色产业。4 压力分布 1)管网供水区域的划分及区域内压力分析; 2)管网总体压力分布的分析; 3)管网压力控制点与出厂压力的关系分析; 4)管网压力控制点与最不利点压力的关系分析。4.2.3

42、管网管理部门的调度机构,借助管网运行管理软件(GIS)进行管网运行管理的内容包括:1 对管网系统的日常调度与管理;2 为调度服务的在线检测数据的维护、采集、分析与管理;3 用户热线信息的处理、返馈、分类归档的管理;4 针对水厂、管网的重大技改工程等,根据调度部门的调度令,实施阀门启闭及排放水方案,具体执行上门送水的措施安排;5 管网巡线周期、巡线路线的安排与考核管理;6 管网检漏周期、检漏路线的安排与考核管理;7 阀门启闭作业的安排与考核管理;8 管道维修与抢爆作业的安排与考核管理;9 阀门(包括空气阀、减压阀等)、阀门井维修作业的安排与管理;10 管道清洗冲排的安排与管理;11 消火栓启闭、

43、排水的周期安排与管理;12 贸易结算水表节点的维护安排与管理;13 调度信息及时上报供水单位调度部门,严格执行调度部门的调度令;14 对于突发事件,及时投入应急预案,在管网管理部门主管的授权下,具体负责对上级主管部门及单位调度部门的报告与请示; 15 管网管理部门内年度、月份调度计划的编制与总结;16 管网管理部门内应急调度方案的编制与总结;17 负责管网管理部门内调度预案库的拟定与完善; 18 积极参与单位调度部门举办的培训与经验交流活动,积极参与本部门内生产运行的例会,认真听取意见,进一步完善调度管理。4.3数据采集4.3.1 调度部门应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和状态进行实时

44、监测: 1管网测点上的压力、流量、水质; 2水厂二泵房、管网内的增压和水库泵站等给水设施运行的压力、流量、水质、电量、水泵开停状态等参数; 3调流阀的启闭度、阀前后压力、流量; 4二次供水的进出水压力和水泵的开停状态; 5大用户(包括趸买用户)的用水量和供水压力数据。4.3.2 对采集的数据根据不同需要分成三个层次,供水单位必须建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数据的采集系统,有条件的供水单位亦应建立第三层次的数据采集系统。条文说明 采集的数据根据不同需要分成三个层次,运用三个层次数据内容如下: 1 第一类数据:水厂、泵站出厂压力数据,关键测压点数据,这些测压设备必须配备有电池可以实时工作,不依赖于外供交

45、流电。在供水系统发生特大型事故时如地震、大面积停电、恐怖事件等时,它可以通过有限的几个数据基本掌握生产运行状况; 2 第二类数据:水厂、泵站主要生产数据包括出厂压力、流量、水质、关键配电数据,管网测点数据包括压力、流量、水质(余氯、浊度),从而可以全面掌控和调度生产运行; 3 第三类数据:水厂、泵站全面生产数据,大量各类测压、测流、水质数据,大用户远传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供数据处理和分析用,为生产运行、优化调度服务。5 管网水质5.1 水质管理5.1.1 供水单位应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对供水水质和水质检验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情况建立管网水质管理制度,对管网水质进行检测。条文说明

46、生活饮用水包括人的日常饮水和日常生活用水。供水系统的水质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5.1.2 当操作阀门可能影响管网水质时,应错过高峰供水时间段,宜安排在夜间进行。5.1.3 供水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管网末端余氯达标。条文说明管线较长,末端余氯不达标,首先考虑的是水厂出厂水余氯适当提高,当出厂水余氯已经较高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补充加氯,以保证管网末端余氯达标。5.1.4当城镇有新增水源,或原有水源供水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应临时增大管网水质检测点及检测频率,特别是供水分界线附近的水质检测。条文说明当城镇有新增水源,或原有水源供水量发生较大

47、变化时,应临时增大管网水质检测点及检测频率,特别是供水分界线附近的水质检测。若管网水质有较大影响,应根据检测的数据,分析原因,进行处理。5.1.5 当管网水质出现异常时,应增加水质监测频率和相关指标检测。水质检验结果连续超标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并应及时报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条文说明由于管网水质关系到供水的安全,当管网水质出现异常时,一方面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另一方面同时报告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5.2 水质监控 5.2.1 供水单位应在供水管网用户端设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网水质监测取样点,对管网水质实施监测。管网的水质监测取样点

48、数,一般应按每两万供水人口设一个采样点计算。当供水人口在20万以下或100万以上时,可酌量增减。条文说明水质监测取样点是指人工采集水样并进行检测的管网点位。5.2.2 水质监测取样点的设立应考虑水流方向等因素对水质的影响,应在输水管线的近端、中端、远端和管网末梢、供水分界线及大用户点附近设置,监测点应尽量均衡地分布在管网中。5.2.3 供水单位应建立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点设置数量,应根据供水规模确定,有条件时可按每10km2设置12个点,宜在主要水质控制点设置在线监测点。5.2.4 水质在线监测点的检测项目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如浊度、余氯、pH值、电导率、温度、硬度等)。5.2.5 供水

49、单位应建立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点定期巡视制度,并应按照选用水质仪表要求制定维护计划。条文说明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点应按照选用水质仪表要求制定维护计划,并建立定期巡视制度,包括校准、清洗及定期更换检测药剂等。 5.3 管道清洗5.3.1 管道并网前的清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管道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拟定管道完工后的冲洗方案,包括合理设置冲排口、铺设临时冲排管道,必要时借助运行中的管道,从其他冲排口排水。2 管道清洗应符合现行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要求。应在管道试压合格、完成管道现场竣工验收后进行,管道

50、清洗主要工序包括冲洗消毒冲洗并网。 3 管道冲洗消毒前,应保证管道内无杂物。 4 管道冲洗方式包括水力清洗法、气压脉冲法、高压射流法、弹性清管器法等。 5 消毒剂应选用安全并具有一定消毒能力的液态消毒剂。宜选择次氯酸钠消毒液,应水溶后取其上清液使用。 6 管道清洗后出水浊度小于3.0NTU时,方可进行消毒工作。 7 水质检验合格后,清洗管道应在24h内并网。条文说明 管道冲洗消毒前,DN1000管道必须认真进行人工清扫与清洗,开始清扫前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首先管内通风换气,携带小鸟笼入管内检测无异常,手工用刷子、抹布等清理内壁,清扫完毕,带出垃圾;DN1000的管道,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管子

51、在入沟排管前认真清扫,管道施工的间断期间,严格进行管口封堵。 1 对管道冲排口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设定的管道冲排口应能适应整个管道工程完工后冲洗管道的需要; 2) 管道冲排口的口径与条数,应确保管道冲洗时主干管内的冲洗流速不小于1.0m/s; 3) 管道冲排支管的冲排流速不小于10m/s时,为了限制支管振动,在支管穿越岸堤部位应设混凝土镇墩保护; 4) 管道冲排支管端口采用弯管,将冲排水引向河渠下游河床中部,应在河床底部设混凝土板加固,防止水流冲刷河床; 5) 管道冲洗排水阀门是经常启闭的阀门,一旦不严漏水,因主管口径偏大停水困难,将形成长期水的流失,故冲洗排水阀门宜串设双阀,分别设

52、井以利阀门及时维修; 6) 管道冲排支管阀井内设压力计或安装压力计的接口,以便管道冲洗时掌握排口的水头,有利于冲排水量的估算。 对于通过冲排阀门向河渠排出的水量,当阀门全开时按下式计算排水量: (531) 式中: Q-排水阀门排出的总水量 ,m3; T-开启排水阀门排水的小时数,h; D-排水口的内径,m; H-排水口前管道的水头值,m。 注:该算式是按管孔出流公式推算而得,在冲排阀门后安装一压力表,实测水头值。 2 管道消毒控制的余氯值应示管道内壁清洁程度及内壁材质而定,对于管道内比较清洁的情况,余氯值可以偏低,亦可用含氯的自来水浸泡、冲洗、再浸泡、再冲洗,直至水质检验合格为止。5.3.2

53、运行管道的冲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供水单位应根据管网布局、运行状态、24h流速状况、铺设年限、管材内衬状况及管道水质事故资料等,编制管道清洗规划,包括冲洗线路、冲洗周期。2 结合近年因爆管、新管道并网等原因已经冲洗的现状,结合管网冲排口的布局,编排年、月冲洗诸管段形成的线路、冲洗方式、冲洗时间,编排逐日冲洗计划。3 配水管应结合消火栓排水进行冲洗。4 用户配水支管结合水表周期换表进行冲洗。 5 内衬较好,流速较大的管段,可不列入冲洗周期的排序。 6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水高效的清洗工艺。 7 高寒地区不宜在冬季进行管道清洗。8 运行管道的冲洗宜安排在深夜作业,尽量不影响用户的用水。主管冲排流速

54、宜不小于1 m/s,冲排后的水浊度不大于1.0NTU方可结束。6 管网维护6.1 一般规定6.1.1 供水单位应制定管网巡查、维护、报修等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条文说明 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和单位职能部门的设置有关,如供水单位-管理所-管理站的三级管理和单位-管理所的二级管理,管理制度的内容是不一的。管网维修养护的管理制度包括巡查、检漏、维护、报修、阀门、修理现场、领退料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制定的管理制度应明确工作内容、范围、责任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及工作流程。6.1.2 供水单位应对管网运行参数进行检测与分析,做好管网维护记录,对运行工况不良的管道提出修复、改造计划。 条文说明供水单位应对管

55、网运行中的节点压力、管段流量、漏水噪音、管段阻力系数、大用户用水流量等动态数据的检测,做好管网维护检修的记录,从而对管网运行工况进行分析,逐年对运行工况不良的管道提出修复、改造计划。6.1.3 维修施工项目应编制施工方案及实施计划,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条文说明 施工前应探明地下水位、相邻的其他地下管线,对周边管网水压、水质、用户用水动态变化及交通状况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及实施计划,管道维修过程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规和各项技术要求,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确保符合当地整治街道环境的要求。6.1.4 对于管道维修工程(包括维修所用材料、设备),应建立质量管理与监控制度。6.1.5 高危管段的维护,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应缩短巡检周期,进行重点巡检和观察,并建立管理台帐; 2 应在日常的管网运行调度中适当降低该管段水压,并逐一制定爆管处理应急预案; 3 应尽快制定改造计划,适时进行更新改造。条文说明 高危管段系指位于被建筑物或构筑物压埋、贴近的管段,管材脆弱、存在严重渗漏、易爆管段、存在高风险隐患的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