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理想人格对大学生启迪论文

上传人:dc****87 文档编号:92746503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孟子理想人格对大学生启迪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孟子理想人格对大学生启迪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孟子理想人格对大学生启迪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孟子理想人格对大学生启迪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理想人格对大学生启迪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孟子的理想人格对大学生的启迪目录目录2摘要3孟子的理想人格对大学生的启迪4一孟子理想人格的根本主4(一)性善论:理想人格培养根底 4二居仁由义:理想人格的核心容5三求其放心,反求诸己: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5四大丈夫,人皆可以为尧舜:理想人格的培养目标6二孟子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的启迪7一以性善论为根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7二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三在人格培养途径上,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8四在人格培养目标上,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观8参考文献 9孟子的理想人格对大学生的启迪思想政治教育系2021级2班 宝宝 指导教师:慧颖【摘要】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提出了理想人格

2、理论,理想人格理论以性善论为根底,以居仁由义为核心容,以反求诸己和求其放心为途径,以实现大丈夫和人皆可以为尧舜为人生目标,以此来实现他的道德理想。他的理想人格对于今天的大学生,在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社会观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对高校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孟子 理想人格性善价值观Menciuss ideal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f enlightenment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Yang bao bao【Abstract】 Mencius is a gr

3、eat thinker of ancient China, his argument Ideal personality theory, ideal theory to the goodness of the core content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introspection and seeking rest assured way to achieve real man and everyone can be like Yao and Shun goals in life, in order to realize his moral id

4、eals. His ideal personality for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self-cultivation, cultivate high moral quality, and establish the correct values, culture, the correct view of society has a certain inspi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dult reference.【Lyrics】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Human Nature

5、Values孟子在我国古代众多的思想家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孟子生于乱世,以丰富的人生阅历,设计和成就其理想人格,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奔波列国,游说诸侯,宣扬其理想人格,建立他的理想人格体系。理想人格在孟子的思想中有众多论述,它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局部,并且理想人格学说也构成了孟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容。理想人格是孟子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是孟子追求的终极目标。对孟子理想人格的分析,对于当代的大学生的人格建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高校培养学生成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孟子理想人格的根本主孟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是研究孟子思想的主要史料,孟子生于战国,受业子思之门人,

6、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理想人格的命题,并对理想人格这一命题进展了系统的论述,理想人格是以性善论为根底,以仁、义为根本的做人准则,通过自身的修养到达理想境界的人格。孟子的理想人格思想主要从其理想人格的根底性善论,理想人格的核心容居仁由义,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求其放心和反求诸己,理想人格的实现目标人皆可以为尧舜和大丈夫展开论述,主要容如下:(一)性善论:理想人格培养的根底孟子用以论证理想人格学说的根底,就是他的性善论。孟子第一个明确而系统的论证了性善理论,在继承和发扬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系统地构建了他的性善论思想,提出了人性和人格的关系。性善论也是孟子哲学思想政治学思想以及教育学思想的

7、根底。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最根本的共同天赋本性,即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除此之外,人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公丑。孟子认为人之性善,表现为仁义礼智四端,而仁义礼智四端乃性所固有,非本来无有而勉强练成的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社会科学,1982. P35,1是人与生俱来的,和人的四体一样,人人具有。把四端加以扩大开展,则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都可以成为君子圣人,可以为大丈夫。由此可知,性善说是成就君子圣人和大丈夫的理论根底,在孟子看来,有此心便有此性,是每个人都具

8、备的。在孟子看来成为君子圣人大丈夫是人在品质的开展要求,充分发挥性善是推动人追求理想人格的驱动力。性善论为孟子独立的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引导和推动人塑造理想人格奠定了根底。虽然孟子提出了理想人格的实现根底,但是仅凭此是不可能成就其理想人格,还要清楚理想人格的核心,在孟子看来只有做到了居仁由义,才能为实现大丈夫的目标更进一步。二居仁由义:理想人格的核心容儒家景仰和崇尚的理想人格的根本原则和规在孔子那里便已经确立了,而孟子对人格式根本的涵的规定和构建,是对孔子仁学人格思想的进一步阐发和具体化2傅琳凯、王立仁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2021,5。孔子对仁的解释只是主体外在的具体表

9、达,而孟子的仁则是为人之道的综合表达。在孟子看来,仁义是求则得,舍则失;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仁义是通过自我的主观获得的。孟子说仁也者,人也。舍而言之,道也。尽心下又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告子上。也就是说,人是实现仁义的主体,仁是人为之人所具有的精神,义是人之所为人的道路,也就是所谓居仁由义 尽心上,从而到达仁和义的统一,高尚的人知道自己该做的事,而不会去做不该干的事。居仁由义是以家庭和谐和家族的亲亲为原则的。只有在爱自己,爱亲人的同时,推及社会去爱别人,帮助别人,因此,孟子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尽心。爱自己和亲人是实现仁义的根底。孟子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0、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3孟子梁惠王,把爱自己和亲人推广到社会。作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爱人不仅要表达在爱人的对象得广泛上,而且还应该表达在该不该爱上。而爱的标准就是社会的要求,只有时时以仁义即社会要求为准决定自己的言行,才能到达仁义的境界。这也是孟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容,即是大丈夫理想的核心。理想人格作为一种精神境界,仅仅通过爱人来实现还远远不够,还不能到达孟子所要求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还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使自身能够符合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标准。三求其放心,反求诸己: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孟子的理想人格是从心求的,表现在道德实践上就是求其放心和反求诸己。 孟子的求其放心孟

11、子告子上,就是把丧失的本心找回来,故程子曰: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将己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4而求其放心的目的,就是要人从自身反省,找回丧失的善心,而不是一味的抱怨。那样,人就失去了本来的善性,与理想人格的实现只能是越走越远。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实现理想人格不但要反求诸己,从自身找原因,更重要的是求其放心要求不断找回属于自身的善心,求其放心是不仅求学请教的途径,更是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之一。要求人把实际的效果与心的善结合起来,不断找回失去的善

12、心。而求其放心的结果,就是要人在实现理想人格的目标上,不断完善自己,使人成为尧舜那样道德高尚的人。在求其放心的根底上,人才能进展反求诸己,从自身来反省。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则天下归之 孟子离篓上,就是说,任何行动,如果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那就要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自己行为端正,天下自然会顺从。孟子又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公丑上。在事与愿违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为自己找借口进展辩白,而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孟子认为实现理想人格这一道德境界,人必须从自身寻找原因,把自己的行为从思想动机上做反省,就要求人们把心动机和实际效果统一起来,使自

13、己的所作所为到达道德的要求,符合社会的利益。孟子反求诸己过程,就是把别人当作镜子,正视反省自己的过程,也是作为开展自己和鼓励自己的动力。如果人不能正视反省自己,那就失去了自我修养提高的可能。孟子反诸求己的思想作为人格建立的机制,是实现大丈夫人格的现实表达。孟子认为反求诸己的结果,就是要学会怎样做人,就是要知耻,如果人无羞耻之心,那就非人也。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知耻,知仁义。反求诸己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必经途径,人只有通过反求诸己才能到达道德实践和在动机的有机结合。也就会离孟子的理想人格更进一步。只有将反求诸己和求其放心二者结合起来,从自身出发,以外界为参照,不断的反省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

14、自己的素质,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君子标准,逐渐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实现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理想人格。四大丈夫,人皆可以为尧舜:理想人格培养的目标孟子理想人格的目标是要人成其为大丈夫,即是他所说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就是为天下人着想,而不是只为自己暂时的功名富贵着想5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应有的节操和精神追求。在面对挫折、得志和人生起起落落时应坚持本色,而不会丧失其自我节操。孟子说: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15、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6到达大丈夫这一理想人格的目标,必是意志坚决,能够将逆境当作锻炼自己,成就自己坚忍不拔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国家的盛衰为己任,最终成为尧舜一样的人。尧舜是古代人们仰慕的圣贤,是怀有理想人格的典,到达了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是,孟子明确地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上的命题,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7孟子告子下,孟子认为成为尧舜这样道德高尚的圣贤,只要能做到孝悌,则就能成为尧舜一样的人。8而要成为尧舜一样的人,关键不在于能不能够,而在于有没有决心去做,为孝为恶都在于自身的所作所为。夫*行者,岂人所不能哉

16、.所不为也。孟子告子下,只要去做,就一定能成为尧舜一样的人。9大丈夫和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孟子理想人格的追求目标,只有到达这样的目标,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自身做起,反省自己。树立远想,必须以天下为己任,在孟子看来,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应当以天下为己任。10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入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丑下意思是说,看来上天没想让天下太平啊!要想让天下太平的话,当今之世除了自己还能有谁.11可见,孟子理想人格的目标是要人树立积极参与社会意识,培养为国家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是对理想人格的具体要求。二、孟子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

17、的启迪孟子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道德追求,要求人们追求真善美。以群体为出发点,用群体规来协调人际关系,强调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12,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社会活动。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立人才,而且更要的是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合格的有理想的大学生。孟子的理想人格与高校的办学宗旨,培养学生成人有一定的契合点。所以提倡孟子的理想人格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对于高校如何培养学生成人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以性善论为根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根底,也是他构建理想人格的根底。人皆可以成为尧舜孟子告子上是他以性善论为根底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在追求

18、此境界的过程中也是人逐渐找回丧失善心的过程。在找回善心以后,就是对自身进展反省的过程,也就是反求诸己的过程,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即个人是家国天下的根底,而且还是道德的主体。以性善为根底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自身反省把教育化于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当中,通过教育者的心修养实现对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个人修养在培养理想人格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素质,以个体为主体,培养其正确的选项是非观。二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居仁由义是孟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容,另一方面也是对人的道德的一种约束,在改革开放的的今天,人们的思维和价值呈现出多元化的开展,

19、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一种趋势,校园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要求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以仁为先,仁义相结合。社会生活中,更需要用仁义统一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人既是趋利的个体,也是道德的主体。社会生活离不开人的参与,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提倡这种仁义统一观念,有助于人们摆脱心灵的空虚,完成心道德准则确实认,实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理想人格。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自我认识。教育学生爱自己,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怎样成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在人格培养途径上,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 孟子的人格培育途径理论告诉我们

20、,在有了明确的人格目标之后,关键的步骤则是如何实现人格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浩然之气,更重要的是看重实现途径。对于个体而言,这种理论还告诉当代大学生,不要以为有了人格目标就会到达目标,在目标和实现目标之间还有着漫长的过程,还要克制很多困难。实现目标需要坚决的信仰,需要有超强的精神动力。在人生路上面对逆境和困难时,能勇敢的面对并很好的处理,不抱怨周围的人和事,能够将逆境当作人生的历练,能够及时反省自己,汲取教训。作为理想人格培养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发挥其优势,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将孟子理想人格理论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弥补理论的缺乏。成就理想人格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

21、程,这就要求大学生做好面对困难和社会压力的准备。在当今社会,培养浩然正气就是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够做到行弗乱其所为。四在人格培养目标上,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观 高校不仅要让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学生成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不仅要求学校,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应培养正确的社会观,以社会道德为约束,以成就理想人格为最终目标。孟子理想人格的目标是要人成其为大丈夫和人皆可以为尧舜,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学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更要树立远想,必须以天下为己任。 在孟子看来,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应当以天下为己任。大

22、学生就应以社会的开展,国家的兴衰为己任,培养为国家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要求。总之,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学生是理想人格培养的主体,但也需要学校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孟子理想人格理论对于理想人格的培养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将其作为唯一的标准。当代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以传统文化为鉴,吸收现代先进文化,在传统文化与当代物质文明的衔接过程中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做到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人生修养13。 参考文献:1 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社会科学,1982.2傅琳凯、王立仁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J.东北师大

23、学报,2021,53马彩萍. 如何走进孟子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21.5 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M.:大学,2021.6尕藏、 多才旦. 勤俭人生成功的根底J.民族经济与社会开展,20077晓静. 孟子道德修养思想与大学生人格塑造J.硕博学位论文,2021.8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2003.9 伦福论孟子理想人格的实践途径J工业大学学报,2021,310 丽娜、佳琳.孟子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道德启示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1).11 钦英、王小峰.孟子居仁由义的理想人格及当代价值J.中共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21,(6).12 黄钊.孟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探析J.大学学报,2004,(5).13程红帅. 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J.雁北师学院学报,2005.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