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6 汽化和液化(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92668141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6 汽化和液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6 汽化和液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6 汽化和液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6 汽化和液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6 汽化和液化(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6 汽化和液化一选择题(共28小题)1(2018聊城)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瀑布结成冰挂B湿衣服晾干C露的形成D树枝上结霜【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瀑布结成冰挂,是水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B、湿衣服晾干,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D、树枝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故D错误。故选:C。2(2018衡阳)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

2、水温升到89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气压B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minC通过图1中的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2中的乙所示【分析】(1)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改变而改变;(2)首先确定89时对应的时间和开始沸腾时的时间。刚达到沸点的时间便是开始沸腾的时间。(3)要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

3、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解答】解:A、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根据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可知当时的气压较低,低于标准大气压,故A错误;B、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初温是89,从第5分钟温度达到沸点,所以从89到开始沸腾所用时间为5min,故B错误;C、水的沸腾是吸热过程,所以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甲图,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是水的沸腾时的现象;乙图,气泡上升时不断减小,是水沸腾之前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C。3(2018攀枝花)关于液体和气体压强及相关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在高速行驶时增强对地面

4、的压力B青藏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煮饭要用高压锅C三峡船闸通行轮船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二滩电站大坝根据液体压强规律设计成“上窄下宽”【分析】(1)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2)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3)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在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4)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解答】解:A、小汽车外型是流线型,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汽车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减小,故A错误;B、青藏高原高度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煮饭要用高压锅,故B正确;

5、C、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而且下面是相通的,当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在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三峡船闸通行轮船就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正确;D、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所以底部的坝受到的压强较大,所以二滩电站大坝筑成上窄下宽,故D正确。故选:A。4(2018钦州)如图是酒精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的沸腾属于液化现象B酒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C酒精沸腾过程中要放热D酒精在任何情况下的沸点都是78【分析】(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2)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3)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解答

6、】解:A、酒精沸腾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A错误;BC、由图象可知,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正确,C错误;D、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所以酒精在任何情况下的沸点都是78的说法不对,故D错误。故选:B。5(2018连云港)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分析】(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并在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4)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解答】解:A

7、、蒸发是没有温度要求的,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故A正确。B、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B错误。C、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由水蒸气快速放热直接变成了固态形成的。故C错误。D、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A。6(2018宜昌)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分析】要判断“雾”和“冰花”的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就需

8、要清楚“雾”和“冰花”分别是什么状态,它们又是由哪种状态形成的,然后结合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就可以判断出它们各自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要判断“雾”和“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就要根据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A、“雾”是液态的小水滴,它是由室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的,故A正确;B、“冰花”是固态的小冰晶,它是由室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而形成的,故B正确;C、液化的条件是遇冷,室内的水蒸气温度高,玻璃的温度低,所以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而玻璃外面的水蒸气温度和玻璃的温度相同,不会发生液化,所以玻

9、璃的外表面并没有“雾”,故C正确;D、凝华的条件是遇冷,室内的水蒸气温度高,玻璃的温度低,所以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发生凝华现象,“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而玻璃外面的水蒸气温度和玻璃的温度相同,不会发生凝华,所以玻璃的外表面并没有“冰花”,故D错误。故选:D。7(2018黔南州)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分析】液态的物质可以发生两种变化:吸热汽化,放热凝固,所以液态物质究竟会发生哪种状态变化取

10、决于它是吸热还是放热。【解答】解:液态的氟利昂吸收热量从液态变成气态,此过程为汽化过程,汽化吸热。故选:A。8(2018滨州)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分析】(1)要正确地选择温度计,需要了解各温度计的量程。体温计、家用寒暑表、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都不会达到100;(2)掌握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到水面消

11、失。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3)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4)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通过沸腾的两个条件结合热传递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806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A错误;B、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故B正确;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C错误;D、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D错误;故选:B。9(2018襄阳)我们晾晒的湿衣服变干了,这种现象属于下面哪种物态变化()A液化B升华C汽化D凝固【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包括蒸发和

12、沸腾两种方式,汽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晾晒的湿衣服变干了,衣服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选:C。10(2018苏州)舞台表演常会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白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分析】先看雾是什么状态的,然后看它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解答】解: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故选:B。11(2018北京)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分析】(1)物质

13、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在六个物态变化中,有三个吸热:熔化、汽化、升华;三个放热:凝固、液化、凝华。【解答】解: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错误;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B。12(2018烟台)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

14、水很快干了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烧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正确;C、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能干,

15、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B。13(2018菏泽)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雪化成水B湿衣服变干C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了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的瓶装饮料,稍停片刻,瓶子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看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液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解答】解:A、雪是固态的,变为水,即变成了液态,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故A错误;B、湿衣服上的水是液态的,变干就是变为了水蒸

16、气,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故B错误;C、樟脑球变小,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错误;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矿泉水瓶壁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14(2018十堰)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如图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17、,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解答】解: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汽化(蒸发)为气态,弥漫在空气中,汽油的着火点很低,使用手机和汽车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很可能引燃,引起火灾。故选:A。15(2018临沂)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如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如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如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如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

18、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冰凌的形成过程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冰,是凝固,需要放热,故A错误;B、雾淞的形成过程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需要放热,故B错误;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故C正确;D、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需要吸热,故D错误。故选:C。16(2018咸宁)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BCD【分析】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

19、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解答】解: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把手伸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故选:D。17(2018自贡)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D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20、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D、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18(2018威海)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

21、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形成的。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形成的。故B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形成的。故C错误;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19(2018黑龙江)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冰化成水B露的形成C冰冻的衣服干了D自然界中雪的形成【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

22、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解答】解:A、冰化成水,是固态的冰融化成为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C、冰冻的衣服干了,是冰升华为水蒸气,故C不符合题意;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2018枣庄)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头发吹热风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

23、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A、给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故选:B。21(2018天津)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金属块,擦干后放一会儿,其表面会变湿。此现象屮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

24、D凝固【分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降低温度可以使水蒸气液化。【解答】解:由于从冰箱中取出的金属块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块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铁块上,使其表面变湿。故选:B。22(2018徐州)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白气”。“白气”形成过程属于()A液化B汽化C升华D熔化【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解答】解:夏天,冰箱内的温度低,冰箱外的温度高,打开冰箱门后,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气”,这就是液化现象,故A正确。故选:A。23(2018湘西州)夏季,同学们打扫教室后,洒在地面上的水很

25、快变干了,所经过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解答】解: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了,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故选:B。24(2018衡阳)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C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2)

26、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升华;(3)水蒸发要从周围空气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达到降温的目的;(4)影响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物质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是否有杂质。种类不同,熔点一般不同;压力越大,熔点降低;当有杂质参入时熔点降低。【解答】解: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不符合题意;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因水蒸发有致冷作用,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所以夏天洒水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的道理,故C不符合题意;D、寒冷的冬季,向积雪撒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

27、盐水是参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5(2018南充)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很快变干B北方的冬天水面结冰C北方冬夜窗子玻璃上出现冰花D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冻饮料一会儿瓶身会出现水珠【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夏天洒在室外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故A符合题意;B、冬天水面结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冬天窗子玻璃上

28、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过一会儿,瓶外壁会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发生的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6(2018邵阳)夏天天气热,许多同学喜欢吃冰棒。哟!刚买的冰棒周围还冒着“白烟”,这“白烟”是()A冰棒升华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口里冒出的白烟D空气液化而成【分析】(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2)“白烟”是液态的小水珠。冰棒的温度很低,水蒸气的温度相对较高,很容易导致液化现象的产生。【解答】解: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冰棒,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就是“白

29、烟”现象。故选:B。27(2018乐山)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A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C冬天河水结“冰”D厨房蒸笼旁的“白汽”【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烛泪”是由固态的蜡烛熔化而来的,故A错误;B、“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B正确;C、冬天河水结“冰”,是水遇冷凝固成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D、白气是由蒸笼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D正确。故选:D。28(2018白银)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

30、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遇暖消融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草叶上形成“白霜”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分析】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解答】解:A、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壶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C、草叶上形成“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选:B。二填空题(共5小题)29(2018邵阳)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

31、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37.9。【分析】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就是指所能测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度值就是每一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解答】解:此温度计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因此它的读数为37+0.9=37.9。故答案为:37.9。30(2018威海)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不使用水,请写出两个原因:水的反常膨胀;水的比热容大。【分析】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水在04,当温度升高时体积缩小(反

32、常膨胀);据此回答。【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用水做温度计灵敏度低;另外水还有反常膨胀,在04,当温度升高时,水体积缩小;因此制造温度计不用水。故答案为:水的反常膨胀;水的比热容大。31(2018常德)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分析】温度计的读数,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特别要注意液柱在零摄氏度以下的读数。【解答】解:由图可知,温度计里的液面在0以下,分度值为1,所以示数是2。故答案为:2。32(2018白银)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小华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而言,它的内能(选填“密度”、“质量”或“内能”

33、)在增大。【分析】常用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液体,因此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物体的质量与温度无关,物质的密度、内能与温度有关。【解答】解:(1)实验室和家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大小与温度无关;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温度升高,水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密度的公式可知其密度减小。故答案为:热胀冷缩;内能。33(2018沈阳)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发现烧瓶内的水中出现了大量的气泡,迅速上升变大,由此可知水重新沸腾起

34、来。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的缘故。【分析】从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角度来分析,气压减小,沸点降低。【解答】解: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会看到烧瓶内的水中出现了大量的气泡,迅速上升变大。故答案为:气泡;减小。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34(2018绵阳)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试验中,从室温开始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30.040.049.959.669.278.687.897.097.097.0(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本地水的沸点是9

35、7。(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温较低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与水温较高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水的温度升高,C(填序号)A水的质量变化了B水的比热容变化了C1min时间水向空气传递的热量不同D1min时间酒精灯传递给水的热量不同【分析】(1)根据表格及水沸腾时的特点判断出水的沸点;(2)根据汽化现象和Q=cmt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表格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7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7,且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温较低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与水温较高时加热1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分析一下原因:在

36、沸腾前不能考虑水的蒸发,故水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水的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大小不变,故B错误;根据Q=cmt可知,温度差增大,1min时间水向空气传递的热量不同,故C正确;相同时间酒精灯传递给水的热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97;C。35(2018重庆)小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加热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87。小华把水温加热到90开始计时,每过1min观察并记录一次水温,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他画出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水在沸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分析】(1)

37、先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再读数; (2)水沸腾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解答】解:(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示数为87;(2)由图象乙知: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87;(2)不变。36(2018荆州)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

38、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低于(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根据图象丙分析可知m1m2(选填“”、“”或“=”)。【分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要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9、,它需要放热;(4)根据沸点的概念(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结合图象确定出沸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根据图象,通过加热时间判断水的水质量。【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的读数如图甲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水蒸发时有水蒸气会液化成效水滴;(4)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根据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此时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t0),当t相同时

40、,小红的需加热时间长,则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小红的水的质量多。即则m1m2。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相平;(3)液化;(4)低于;37(2018泸州)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图甲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2)纠正错误后,小明同学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3)某同学绘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98。【分析】(1)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2)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

41、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图甲所示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2)小明同学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由小变大;(3)由于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2)由小变大;(3)98。38(2018宜昌)小红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达到91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实验中,小红观察到沸

42、腾前与沸腾时杯内都有气泡产生,如图丙、丁所示,图丁中气泡里的物质是水蒸气。(2)从图象可以看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小红发现水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100,于是加大火力,看到的现象是沸腾更剧烈。(3)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烧杯中水的质量为100g,前4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3.36l03 J。【分析】(1)掌握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到水面消失。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2)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据水沸腾的现象回答即可;(3)由Q吸=cmt,可求得前

43、4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解答】解:(1)丁图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大,是因为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图丁中气泡里的物质是水蒸气。(2)从图象可以看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小红发现水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100,水已沸腾后,若继续对水加热,则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将不变,加大火力,看到的现象是沸腾更剧烈;(3)由图乙可知,温度的变化量,前4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l03 J/(kg)0.1kg(9991)=3.36l03 J。故答案为:(1)水蒸气;(2)保持不变;沸腾更剧烈;(3)3.36l03。39(2018玉林)如图甲是探究“

44、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液体沸腾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知该液体的沸点为96,虽然液体的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加热,所以说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2)实验中,如果增大液体表面的气压,则液体的沸点将升高(选填“升高”或“降低”),液体的内能将增加(选填“增加”或“减少”)。【分析】(1)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内能的大小和温度有关,温

45、度升高,内能增加。【解答】解:(1)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1,每一个小格代表0.1,由图乙可知该液体的沸点为96;虽然液体的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加热,所以说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2)实验中,如果增大液体表面的气压,则液体的沸点将升高;温度升高,液体的内能增加。故答案为:(1)96;吸热;(2)升高;增加。40(2018苏州)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1)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能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如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

46、92时间/min01234567温度/80848896989898(3)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正在沸腾。(4)请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5)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更小,这时虽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小于或等于散失的热量。【分析】(1)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2)温度计的读数是看清量程和分度值;(3)液体在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由小变大、上升;(4)描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5)液体固体的条件:到达沸点,继续吸热。【解答】解:(1)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确保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从而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90+2=92;(3)由图乙可知,气泡越往上越大,水正处于沸腾阶段;(4)根据表中的数据先在图象中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把点连接起来。图象如下:(5)当汤沸腾后将火调小使得相同时间内吸热的热量小于或等于散失的热量,汤不会沸腾。故答案为:(1)能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92;(3)正在;(4)见上图;(5)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小于或等于散失的热量。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