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实施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2644093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实施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目录课题 1 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 2课题 2 直流电机转速测量与控制 5课题 3 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设计 8附录 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 8279介绍16b5E2R。11 / 24课题 1 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一任务及要求:1二加热炉地炉温可以在 50C200C之间任意调节;2. 系统每隔3秒钟检测一次炉温T,同时对炉温进行一次控制控制要求如下:T(给定值)T(实际值)5C -升温;T(实际值)T(给定值)5T -降温;T(实际值)T(给定值) 10E -降温并报警;I T(实际值)T(给定值)iw 5D -恒温;3. 系统利用六位七段码显示器实时显示二加热

2、炉炉温地给定温度和实际温度, 显示值为十进制数值 .显示器地左三位显示给定值,右三位显示实际值 .程序启动运行 之后即循环显示 1号炉和 2号炉地给定温度和实际温度,每次显示时间为 3秒钟; p1Ean。4. 分别记录二加热炉给定炉温和实际炉温数据,按给定值、实际值、给定值、实际值、形式循环记录,以便观察炉温地受控过程.每一加热炉地数据至少应保存 256字节; DXDiT。5. 系统扩展有二个功能按键,分别对应 1号炉和 2号炉.功能键按下后不影响检 测和控制功能,仅影响显示功能 .具体要求如下: RTCrp。在循环显示方式下,按下某一功能键之后,七段码显示器即显示对应加热炉 地给定温度和实际

3、温度,如果此时按下另外功能键则不起作用,既不会改变当前显 示.只有再次按下同一个功能键之后才能使系统回到循环显示方式状态 .按键互锁; 5PCzV。在循环显示方式下,按下某一功能键之后,七段码显示器即显示对应加热炉 地给定温度和实际温度,如果此时按下另一个功能键,则会改变当前显示,即应显 示与后一次按下地功能键对应地加热炉地给定温度和实际温度.只有连续按下同一个功能键两次才能回到循环显示方式状态;jLBHr 。6. 系统备有二路报警,由发光二极管担任报警功能;7. 控制算法:控制运算可采用偏差控制、模糊控制和 PID 控制(采用增量算法) .各人可根据 自己对本课题地理解程度及编程能力选择其中

4、任意一种运算方法.xHAQX。偏差控制运算中Tn-1和ATn分别为上次和本次运算得出地偏差值,每次运算后 都应分别存入内存单元中.1号炉和2号炉地和应该分别保存丄DAYt。二.基本工作原理及说明1. 系统硬件硬件部分包括 8088实验系统或 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以及 WK2 实验板.其中 0809、8253、8259、8255、8279、数据存储器 62256、七段码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按键和报警部分在8088或8051实验系统上,D/A转换器0832和运算放大器在 WK2 实验板上; Zzz6Z。二个加热炉用运算放大器模拟 .运算放大器地输出即是加热炉炉温地实际值 . 给定温度由电位器

5、W 给出.给定温度和实际温度都用电压表示 .这四个模拟量电压经 A/D 转换器 0809转换成数字量之后参加控制运算 .0809地输入通道选用 IN4、 IN5、 IN6和IN7.给定值从IN4和IN5通道输入,实际值从IN6和IN7通道输入.A/D采样 结束后由EOC信号发出中断请求;dvzfv o8088实验系统中利用8253提供定时服务,地址40H.其OUTO已经连接到8259 地 IRQ0 上;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提供定时;8088实验系统中利用8259提供中断服务;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中断和外部中断为系统提供中断服 务;8088实验系统

6、中利用8255或8279驱动七段码显示器;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驱动芯片驱动七段码显示器;8088实验系统中利用74LS377驱动报警发光二极管;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P1 口驱动报警发光二极管;二片 0832 输出控制加热炉炉温变化;数据存储器62256不需连接,地址范围08000H0FFFFH;8088实验系统中功能键通过反相器连到 8259地中断输入端或通过8279输入 产生中断;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功能键利用 P1 口和外部中断 1 实现中断检测;给定温度由电位器 W 给出,可由外部调节 .电压范围 05V; 2控制系统应用软件主要包括:主程序;A/D转换中断服务子程

7、序;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代码转换子程序;显示子程序;按键中断服务子程序;8279中断服务子程序;控制运算子程序;三步骤及进度课程设计时间共一周半, 7.5天.1阅读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理解题意 .按要求设计二加热炉炉 温控制系统硬件连接图,按要求设计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应用软件.rqyn1。阅读、理解、硬件及软件设计时间为 1 2 天;2系统调试: 连接硬件线路; 按以下步骤调试应用软件: 主程序、定时器; A/D、D/A转换; 代码转换、显示; 控制运算; 按键、报警; 统调.系统调试时间为 4 5 天;3验收及考核,时间为 0.51 天; 4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时间为 0.51

8、天.四课程设计报告1画出硬件系统图、软件流程图;2写出程序详细清单并认真注释;3写出调试过程中出现地问题及解决地方法;4本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课题2直流电机转速测量与控制任务及要求:1直流电动机转速调速范围060转/秒;2. 对直流电动机转速地调速要求如下:定时检测电动机转速;每隔10秒钟改变一次转速,电机按以下给定转速循环运转:50转/秒40转/秒30转/秒20转/秒以设定转速运转.设定转速从键盘或拨动开关输入,或者从内存读取;3. 扩展功能按键启动/停止键:按下此键启动电机,电机以任何方式运转时按下此键将使电机 停转,再次按下此键将使电机重新转动.每次启动电机都应使电机循环运转;Emxv

9、x运转状态切换功能键:当电机处于停转或以设定转速运转时,按下此键即进入循环运转状态; 当电机处于循环运转状态时,按下此键即进入设定转速运转;4 .利用七段码显示器实时显示直流电动机地设定转速和实际转速:在循环调速方式下,七段码显示器地左 3位显示电机转速次序号:1、2、3、 4;右3位显示电机地实际转速:SixE2。在手动设定转速方式下,七段码显示器地左3位显示电机转速地设定值,右3 位显示电机地实际转速;5.程序正常运行后,如果未按下功能键,则电机以循环调速方式运转.二.基本工作原理及说明1.系统硬件硬件部分包括PD32实验系统或8051实验系统和RF-300C电机模块;RF-300C电机模

10、块包括一个微型直流电动机、速度检测元件及驱动元件,见 图 2- 1.6ewMy 直流电动机RF-300C额定电压DC5V,额定转速2400转/分; 速度检测元件ST198A是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采用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组成,检测距离210mm.kavU4。在直流电动机RF-300C上安装一块反射圆盘,直流电动机旋转时利用ST198A可采样脉冲数据,ST198A输出地通断次数给8253即可通过计算检测出电机转速; y6v3A。 直流电机地转速与施加于电机两端地电压、电流有关.图2-2是直流电机转速与输入脉冲信号地关系曲线.由图可见,脉冲信号地高电 平到来时,转速逐步增加,

11、高电平持续地时间越长,转速增加越多,平均速度越大 . 因而调节一个周期内地高电平持续时间(即占空比),就可以调节电机地平均转速.M2ub6占空比D = t/T;平均转速vav = D V max;PD32实验系统中利用8253提供定时服务,OUT0连接到8259地IRQ0上定 时中断;8253地CLK1作为输入测量直流电机地转速;0Yujc。8253地译码地址控制口: 30C H,计数器0: 300H,计数器1: 304H,计数器2: 308H;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T0提供定时;利用单片机内部计数器T1测量直流电机地转速;eUts8。PD32实验系统中利用8259提供中

12、断服务;偶地址:3A0H,奇地址:3A8H ;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中断和外部中断为系统提供中断服 务;PD32实验系统中利用8255地PB 口接SJ8602电机模块地IN端,控制输出到 直流电机地脉冲占空比来控制电机地转速;sQsAE8255地译码地址控制口: 20FH,PORTA: 203H,PORTB: 207H,PORTC: 20BH;GMsIa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利用 P1 口接SJ8602电机模块地IN端,控制输出到 直流电机地脉冲占空比来控制电机地转速;TIrRG。PD32实验系统中利用74LS273驱动七段码显示器;位地址:360H,段地址: 340

13、H;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驱动芯片驱动七段码显示器;按键1和按键2提供系统外部中断信号,系统通过识别外部中断确定电机运 转方式和接受设定转速;2控制系统应用软件主要包括:主程序;8253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8253电机转速检测服务子程序; 显示子程序;控制输出子程序;按键中断服务子程序;三步骤及进度课程设计时间共一周半, 7.5天.按要求设计直流电机转1阅读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理解题意 速测量与控制系统硬件连接图,按要求设计应用软件 .7EqZc。阅读、理解、硬件及软件设计时间为 12天;2系统调试: 连接硬件线路; 按以下步骤调试应用软件: 主程序; 8253定时器中断服务

14、子程序; 键盘中断服务子程序; 显示子程序; 控制输出子程序; 统调.系统调试时间为 45天;3验收及考核,时间为 0.51天;4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时间为 0.51天.四课程设计报告1 画出硬件系统图、软件流程图;2写出程序详细清单并认真注释; 3写出调试过程中出现地问题及解决地方法; 4本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硬件参考图gdpa b c df亠段码驱动直流电机调速控制流程框图主程序TO中断服务子程序控制运算子程序YVV给定=V实际?二 Y 给定 v实际?二 VnJ V 实际 -V 给定 VnJ V 给定 -V 实际 Vn 1?( Vn) | Vn-1 Vn| Vn 1?

15、I ( Vn) Vn Vn-i ONTIMEVnX COUNT ONTIMEV n X COUNT1now。ONTIME V最小值?ONTIME | ONTIME - ONTIME | Vn最小值ONTIME ONTIME+ ONTIME vXOntime 最大值? Vn最大值ONTIME 最小值ONTIME 最大值fjnFLOFFTIME 最大值ONTIME一暂存 Vn中断返回控制输出子程序课题 3 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设计一任务及要求:1加热炉地炉温可以在50C200C之间任意调节;2系统每隔 3 秒钟检测一遍炉温;3利用六位七段码显示器实时显示加热炉地炉号和实际温度,显示值为十进制 数值

16、 .显示器地左三位显示加热炉地炉号,右三位显示实际值 .程序启动运行之后即开 始循环显示,每次显示时间为 3 秒钟; tfnNh 。4分别记录各加热炉地实际炉温数据, 每一加热炉地数据保存 256字节.每检测 一次即保存一次,循环刷新;5对应各加热炉扩展功能按键 .功能键按下后不影响检测功能, 仅影响显示功能 . 具体要求如下:在循环显示方式下,按下某一功能键之后,七段码显示器即显示对应加热炉 地炉号和实际温度 .如果此时按下另外功能键则不起作用,既不会改变当前显示.只有再次按下同一个功能键之后才能使系统回到循环显示方式状态;HbmVN在循环显示方式下,按下某一功能键之后,七段码显示器即显示对

17、应加热炉 地炉号和实际温度,如果此时按下另一个功能键,则会改变当前显示,即应显示与 后一次按下地功能键对应地加热炉地炉号和炉温 .只有连续按下同一个功能键两次才 能回到循环显示方式状态; V7l4j 。6扩展发光二极管担任报警功能,当温度超过 200C即点亮发光二极管报警. 二基本工作原理及说明1系统硬件连接参考“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硬件参考图”.硬件部分为PD32实验系统或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包括0809、8253、8259、 8255、数据存储器 62256、七段码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按键和报警部分 .图中虚线 为需要连接地连线; 83lcP 。加热炉地实际温度用电压表示, 由电位器给

18、出 .模拟量电压经 A/D 转换器 0809 转换成数字量.0809地输入通道选用IN0、IN1、IN2、IN3、.A/D采样结束后由EOC 信号发出中断请求.0809地译码地址为3C0H.通道07分别为3C0H,3C4H,3C8H, 3CCH, 3D0H, 3D4H, 3D8H, 3DCH.A/D 采样结束后由 EOC 信号发出中断请求; mZkkl 。PD32实验系统中利用8253提供定时服务.8253地译码地址控制口: 30C H, 计数器1: 300H,计数器2: 304H,计数器3: 308H;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提供定时;PD32实验系统中利用8259提供

19、中断服务.偶地址:3A0H,奇地址:3A8H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中断和外部中断为系统提供中断服 务;PD32实验系统中利用74LS273驱动七段码显示器.位地址:360H,段地址: 340H;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驱动芯片驱动七段码显示器;PD32实验系统中利用74LS245驱动报警发光二极管.地址:340H;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P1 口驱动报警发光二极管;数据存储器 62256 不需连接,地址范围 08000H 0FFFFH;PD32实验系统中功能键连到8259地中断端;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功能键利用 P1 口和外部中断1实现中断检测;实际温度

20、由电位器给出,可由外部调节电压范围05V;2检测系统应用软件主要包括:主程序;A/D转换中断服务子程序;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代码转换子程序;显示子程序;按键中断服务子程序;3程序参考流程图;4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硬件参考图 .三步骤及进度课程设计时间共一周半(二周) , 7.5天(10天).1阅读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理解题意 .按要求设计多加热炉炉 温检测系统硬件连接图,按要求设计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应用软件.AVktR。阅读、理解、硬件及软件设计时间为 1 2 天;2系统调试: 连接硬件线路; 按以下步骤调试应用软件: 主程序、定时器; A/D转换; 代码转换、显示; 按键、报警

21、; 统调 .系统调试时间为 46天;3验收及考核,时间为 0.51 天;4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时间为 0.51 天.四课程设计报告1画出硬件系统图、软件流程图;2写出程序详细清单并认真注释; 3写出调试过程中出现地问题及解决地方法; 4本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PD32实验系统中功能键连到8259地中断端;8051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功能键利用 P1 口和外部中断1实现中断检测;实际温度由电位器给出,可由外部调节电压范围05V;2 检测系统应用软件主要包括:主程序;A/D转换中断服务子程序;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代码转换子程序;显示子程序;按键中断服务子程序;3. 程序参考流程图

22、;4. 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硬件参考图.三. 步骤及进度课程设计时间共一周半(二周),7.5天(10天).阅读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理解题意按要求设计多加热炉炉 温检测系统硬件连接图,按要求设计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应用软件AVktRo阅读、理解、硬件及软件设计时间为 12天;2. 系统调试:(1)连接硬件线路;按以下步骤调试应用软件: 主程序、定时器; A/D转换; 代码转换、显示; 按键、报警; 统调.系统调试时间为46天;3. 验收及考核,时间为0.51天;4. 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时间为 0.51天.四. 课程设计报告1. 画出硬件系统图、软件流程图;2. 写出程序详细清单并认真注

23、释;3. 写出调试过程中出现地问题及解决地方法;4. 本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2/24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16 / 24ORjBnCS_4QROWAO RSTRAO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硬件参考图18255SETPAPAPAPAOrIREA4A3A2IN3D0IN3 IN2 IN1 INOD7 ADADDBDA匚+5V0809Ab .aSP/fTTIRQ1 IicWlREOCEOC CLK OEALETART严7CSCSW亠口470+5VGND41uEhOUIAg9q。A38259Q 0Q 1+5VINDOm D7INRA3 A2P1 h PO按键按键1|CS3IRc+5VMHzINTA ;白

24、 cs6iGAD7 inTcs intII-A0WfrD D0cSD7a1ao outeclkVCC8253CS274VCCCLRCLKQ7 Q6Q5Q4Q3Q2Q1QCCLKCL273Q7Q6 Q5 Q4Q3Q2Q1Q(74LS273亠段码驱动-t-f-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硬件参考图2abcde00D2D1 DOT 90IN3 IN2+5VW2INOADC 0809附录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8279介绍1.简介利用软件地方法实现键扫描及动态显示地最大缺点是占用很多CPU时间,一旦程序进入处理其它功能地程序段,键盘及显示器即停止工作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 口 一一 8279可在编程后对键盘、显示

25、器进行扫描,记下按下键地坐标并显示数据.ooeyY。8279是一个40线地双列直插式器件,如下图所示.它最多可外接8X 8地键盘及 16X 8地发光二极管显示器.BkeGu2625241213141516171819422厂10 c11 r213927OUTA0OUTB0OUTA1OUTB1OUTA2OUTB2OUTA3OUTB3DB0B0DB1DB2SL0DB3SL1DB4SL2DB5SL3DB6DB7RL0RL1IRQRL2RL3CSRL4RDRL5WRRL6A0RL7CLKSHIFTRESETCNTL/S8279302928r 233233343538391256783637318279

26、与CPU之间地连线有:DO D7IRQ数据线中断申请信号,高电平有效/RD、/WR 读、写信号RESET复位信号/CS片选信号A0缓冲器地址.0表示数据口,1表示命令、状态口CLK夕卜部时钟输入,用以产生内部100KHZ地信号,输入信号频率低于2MHz8279与外部地连线有: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附录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8279介绍利用软件地方法实现键扫描及动态显示地最大缺点是占用很多 CPU时间,一旦 程序进入处理其它功能地程序段,键盘及显示器即停止工作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 口8279可在编程后对键盘、显示器进行扫描,记下按下键地坐标并显示数据.ooeyYo8279是一个40线地双列直插式

27、器件,如下图所示.它最多可外接8X8地键盘及 16X8地发光二极管显示器.BkeGu272625248279OUTAOOUTA1OUTA2OUTA3OUTBOOUTB1OUTB2OUTB3313029281213141516仃1819DB0DB1DB2DB3DB4DB5DB6DB7BO23IRQ22101121CSRDWRAOSLOSL1SL2SL3RLORL1RL2RL3RL4RL5RL6RL732333435383912567816/24SHIFTCNTL/S3637CLKRESET8279与CPU之间地连线有:D0 D7数据线IRQ中断申请信号,咼电平有效/RD、/WR读、与信号RESE

28、T复位信号/CS片选信号AO缓冲器地址.0表示数据口,1表示命令、状态口CLK夕卜部时钟输入,用以产生内部100KHZ地信号,输入信号频率低于2MHz8279与外部地连线有: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0 1 1内部译码,N键巡回1 0 0外部译码,传感器方式1 0 1内部译码,传感器方式1 1 0选通输入,外部译码显示扫描11 1 1选通输入,内部译码显示扫描根据键盘操作方式地选择,在选择外部译码方式时可外接 8X8地键盘或8X 8 地传感器矩阵.在选择内部译码方式时,只能接 4X 8地键盘或4X 8地传感器矩阵.此 时显示器只能接4个8段地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在键盘方式时,SHIFT, CNTL

29、/STB 作为两个独立地键,其键值直接送入 8279,在选用选通工作方式时,CNTL/STB为 选通脉冲输入端,而RL0RL7为信号输入口 .v4bdy。程序时钟设置此命令用来设置分频系数,其格式为:0 0 1 P P | P P P001为此命令地特征位.PPPPP为分频系数,其数值为231,用来产生一个100KHZ地内部时钟.在复 位后自动定为31.读FIFO/传感器RAM,其格式为010AIXAAA010为此命令地特征位.AI为地址自动加1标志,AAA为FIFO/传感器RAM地址.在键扫描方式时,每次读取数据总按先进先出地原则依次读出,而与AI、AAA无关.在传感器方式及选通方式时,AA

30、A为RAM地址.当AI=0时,CPU对地址为 AAA地单元读数,读完后地址不变.当AI=1时,CPU对地址为AAA地单元读数, 读完后其地址自动加1 .J0bm4读显示RAM此命令用来设置读显示器RAM,其格式为:0 1 | 1 AI A A A A011为此命令地特征位.AI、AAAA分别为地址自动加1标记及显示器RAM地地址. 写显示RAM此命令用来设置写显示器RAM,其格式为:10 | 0 AI A A A A100为此命令地特征位.AI、AAAA分别为地址自动加1标记及显示器RAM地地址.显示器写入禁止/空格此命令用来禁止数据写入显示器 RAM或向显示器RAM写入空格,其格式为:18

31、/ 24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101XIWAIWBBLABLB101为此命令地特征位.此命令用在将一个8段显示分作两个4段显示地情况,在IWA置1、IWB置0 时,将屏蔽半字节A,即CPU向显示器RAM写入数据时,只能更改半字节 B,而 不能更改半字节A.此时显示器仅将OUTBO3地部分更改,而由OUTAO3控制地 显示器保持不变,即A地部分不允许新地数据写入.同样,当IWA=O、IWB=1时, 屏蔽半字节B.XVauA如果要求显示一空格,则可将BLA置成1或BLB置成1,这时由OUTA或OUTB 控制地显示器显示空格.如果要求两个半字节都为空格,则应将 BLA与BLB均置 1.bR9C6清除

32、此命令用来清除显示器RAM和FIFO状态.其格式为:1 1 0 Cd Cd Cd Cf | Ca |110为此命令地特征位.Cd Cd Cd用来置清除方式,具体如下:CdCd Cd10 X显示器RAM清为全01 1 0显示器RAM置成十六进制数20H1 1 1显示器RAM置成全10此时为“ 1”时,允许清除显示器 RAM (或用CA=1)显示器RAM清为全0或置成全1,要看硬件地连接来决定.如显示器在高电平时 点亮,低电压时不亮,贝U应清为全 0,当显示器在低电平时点亮,咼电平时不亮,则 应在清除时将其置为全1.PN9LBCf=1时,清除FIFO状态,并将中断复位,对于传感器 RAM地指示器也

33、置为 0.Ca=1为Cd与Cf地结合,此时清除显示器 RAM以及FIFO状态. 中断结束/出错方式设置此命令用来置中断结束及出错方式,其格式为:DU S/E O U F N N NNNN为FIFO RAM中字符地个数;F为FIFO RAM满标记;U为FIFO RAM 空标记,在 FIFO RAM中无字符时,CPU读FIFO RAM 时置位;0为FIFO RAM溢出标记.在FIFO RAM满时,再送入一个字符,此位置 1.S/E在传感器方式时,表示至少有一个传感器闭合,在特殊出错方式时,表示 有多个按键同时按下.DU 在清显示或总清命令执行期间此位为“ 1”,此时不可对显示器RAM写入数据从FI

34、FO/传感器RAM中读回地数据格式根据键盘工作方式和传感器工作方式有 所不同在键盘工作方式时,其格式为:D7D6D5 D4D3 D2 D1 D0CNTLSHIFT行号列号CNTL指CNTL键地状态,按下为0,未按为1.SHIFT指SHIFT键地状态,按下为0,未按为1.行号指按下地键所在地行号,即扫描计数值列号指按下地键所在地列号,由 RL07地状态决定.在传感器方式和选通输入方式时,其格式为:D7D6D5 D4D3 D2 D1 D0RL7RL6RL5RL4RL3RL2RL1 RL0此数据由输入信号RL07决定.根据上述命令地设置,8279地扫描方式分为内部译码和外部译码两种.在内部译码方式时

35、,扫描输出信号SL03经驱动后可直接对显示器及键盘进行 扫描.此时,只允许外接4个8段地显示器以及4X 8地键盘.DJ8T7在外部译码方式时,扫描输出信号 SL03需经译码、驱动后,才能对显示器及 键盘进行扫描.此时,只允许外接8或16个8段地显示器以及8X 8地键盘.QF81D根据显示方式地编程,可分为左边输入与右边输入两种.当选择为左边输入方式时,写入数据地RAM地址与显示器从左到右地位置相对 应.RAM地址0对应于最左边地显示器,而RAM地址15(在置为8个显示器时为7) 则对应于最右边地一个显示器.4B7a9o当写命令置AI=1时,则按设定地地址AAAA写入数据,写入后地址自动加1,

36、如果加1后地址大于17 (或是7),则再从地址0开始送入.ix6iF。例如选择8个显示器,从左边输入.若设定AI=1,AAAA=0000,依次送入10个字符,其过程如下:012345671第1次送入显示器RAM址12第2次送入第8次送入12345678第9次送入92345678第10次送 入 显示器位置91034567812345678若设定 AI=1,AAAA=0000,先送入2个字符:01234567显示器RAM地址第1次送入1第2次送入12然后设定AI=1 , AAAA=0101 ,再送入2个字符:第3次送入123第4次送入1234当选择为右边输入时,显示器RAM地地址和实际显示器地不相

37、对应, 在初始状 态,显示器RAM地地址0相当于最右边地显示器,以后每写入一个数,地址向左移 动一次.wt6qb。例如选择8个显示器,从右边输入第1次送入第2次送入若设定AI=1,AAAA=0000,依次送入10个字符.此时,第1个字符送入最右边 地显示器,地址自动加1后,第2个字符送入显示器 RAM地地址1.此时,地址0 向左移一格,即第1个字符移到右面第2个,显示器RAM地址1在最右边地显示 器,即第2个字符仍送入到最右面.在送入第8个字符后,显示器从左到右为1到8 地次序,然后第9个字符送入RAM地址0,仍为最右面.而第1个字符被消除.第10 个字符再送入后,第2个字符被消去,在显示器为

38、3到10地次序.Kp5zH0123456712345678123456702345678923456701第8次送入第9次送入21 / 24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第10次送91034567 8入显示器位置1234567 8若设定 Al=1 , AAAA=0000,先送入2个字符:01234567显示器RAM地址第1次送入1第2次送入12然后设定 Al=1 , AAAA=0101 ,再送入2个字符:第3次送入123第4次送入1234当选择为右边输入时,显示器RAM地地址和实际显示器地不相对应, 在初始状 态,显示器RAM地地址0相当于最右边地显示器,以后每写入一个数,地址向左移 动 次.wt6q

39、b o例如选择8个显示器,从右边输入.若设定Al=1 , AAAA=OOOO ,依次送入10个字符.此时,第1个字符送入最右边 地显示器,地址自动加1后,第2个字符送入显示器 RAM地地址1.此时,地址0 向左移一格,即第1个字符移到右面第2个,显示器RAM地址1在最右边地显示 器,即第2个字符仍送入到最右面.在送入第8个字符后,显示器从左到右为1到8 地次序,然后第9个字符送入RAM地址0,仍为最右面.而第1个字符被消除.第10 个字符再送入后,第2个字符被消去,在显示器为3到1 0地次序.Kp5zH1 2345670显示器RAM地址第1次送入12 3456701第2次送入120123456

40、7第8次送入1234567812345670第9次送入234567892345670121 /24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 eludes some parts, in clud ing text, pictures,and desig n. Copyright is pers onal own ership.50inN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 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 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

41、,将本文任何内 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 付报酬.jW1vi。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pers 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 on, and other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 ons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 ntlaws, an

42、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 nt obligees. In additi on, whe 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 n permissi on and remun erati on shall be obta ined from the pers 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 nt obligee. xsodo转载或

43、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23 / 24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LOZMk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must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or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ZKZUQ。24 / 2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