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利用潜力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2568768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8.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武汉市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利用潜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武汉市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利用潜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武汉市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利用潜力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武汉市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利用潜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利用潜力(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武汉市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利用潜力童明德1 地下水资源量1.1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参数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主要采用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和地下水开采资源模数三个参数。( 1 )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有长期补给保证的地下水补给量的总量。本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由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长江、汉江的渗入补给量、相邻含水岩组地下水的越流补给量和侧向径流补给量四种组成。( 2 )地下水可开采量采量地下水可开采量是指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不发生因开采而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保证的可开采地下水量。( 3 )地下水开采资源模数地下水开采资源模数在不使开

2、采条件恶化、不致引起严重环境地质问题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允许从单位面积含水层中抽出的最大水量,数值上等于地下水可开采量除以开采区面积。1.2 地下水水资源量武汉市地下水资源量46234 xi04m3/a,各区资源量详见表1-1行政区含水岩组面积(km 2)地质时代a地下水资源量10 4m 3/a武昌城区209.31Q4徐家棚地区1290武钢一胡家墩2587白沙洲地区875C-T白沙洲至武汉工程大学、中医学院一苏家墩278汉口城区101.03Q4汉口城区2981汉阳城区37.28Q4黄金口地区560鹦鹉洲地区638C-T鹦鹉洲、太子湖78东西湖区468.48Q4慈惠墩一走马岭一辛安渡3997Q3东

3、流港一三店农场367N东流港一水岗259蔡甸区(V 南 lx )764.6Q4蔡甸一柏林1600Q4成功一汉南99941 口 31国1公)C-T新农一军山2059江夏区715.4Q4大新口2357C-T纸坊4480黄陂区1389.93Q4城号f通口1776N滠口一武湖农场326C -P滠口一刘店280Ptq黄占石一牛头山330Pt蔡店一城关1846新洲区687.33Q4滨江区4311Q4举水、倒水、沙河流域2965合计4373.3646234注: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富水性差,不参与计算;以主城区地域为主计算。1.3 地下水可开,采量武汉市地下水可开采量44179 xi04m3/a ,各区分布见

4、表1-2行政区位置地下水可开米量 (10 4m 3/a )地下水开采资源模数 (10 4m 3/km 2.a)武昌城区徐家棚地区114620.75武钢一胡家墩250528.64白沙洲地区37817.34白沙洲至武汉工程大学、 中医学院一苏家墩一带2787.38汉口城区汉口城区298129.51汉阳城区黄金口地区55858.25鹦鹉洲地区23736.02鹦鹉洲1、太子湖787.38东西湖慈惠墩一走马岭一辛安#369212.26东流港一三店农场一带3673.01东流港一水岗一带2595.69蔡甸区(含汉南仅)蔡甸一柏林160037.38成功一汉南987322.30 口 1八|十|匕二)新农一军山2

5、0597.38、/ 1闫卜y大新口222320.51LLM1A纸坊44807.38黄陂区城号f通口164211.79滠口一武湖农场3262.26滠口一刘店2807.38黄占石一牛头山33036.13蔡店一城关18461.68新洲区滨江区423718.37举水、倒水、沙河流域28046.14合计441791.4 地下水开采资源模数根据武汉市地下水资源计算成果,按本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模数大小划分为五个区,即开采资源模数 40 x 104m3/km2.a (A),开采资源模数30-40 乂 104m3/km2.a (B),开采资源模数 2030 乂 104m3/km2.a(C),开采资源模数 10-2

6、0 X 104m3/km2.a (D),开采资源模数 10 x 104m3/km2.a (E)亚区则根据同一区内地下水开采资源模数的大小,并结合不同地质类型来划分。将本区地下水开采资源模数 10 x 104m3/km2.a (E)区内又划分为五个亚区,即Ei, E2, E3, E4, E5。分区情况见表1-3表1-3武汉市区地下水开采资源模数分区表区亚区开采资源模数104m3/km 2.a地貌单元含水岩组 代号分布位置A40河谷平原Q4主要分布在长江、汉江一级阶地前缘、心滩,东西湖新沟镇至市政府沿江一级阶地前缘、汉阳水源地黄金口地段,徐家棚及武钢水源地一级阶地前缘。B30-40Q4主要分布在白

7、沙洲水源地前缘,汉口中心城区一级 阶地中部。C20-30Q4主要分布在汉阳水源地鹦鹉洲地段,徐家棚、武钢 水源地中心地段及汉口水源地后湖地段及东西湖区吴 家山以南地段。D10-20Q4主要分布于东西湖走马岭地区 ,汉口、武钢水源地一 级阶地后缘。EE1 6264 MJ/(m 2 - a)资源丰富50406264MJ/(m 2 - a)资源较丰富41765040MJ/(m 2 - a)资源贫乏4176 MJ/(m 2 a)资源较贫乏武汉市1961-2009年间的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分别见图5-3、图5-4和图5-5 。年总辐射年份射辐总年图5-3 武汉市1961-2009年太阳总辐射变化

8、曲线月太阳总辐射图5-4武汉市月均太阳总辐射a 4不稳定根据历年武汉市气象统计资料,武汉市K值的多年平均值为3.7 ,属于较稳定区域。5.3.5 日最佳利用时段评估利用太阳能日变化的特征作为指标,评估太阳能资源日变化规律。以当地正太阳时910时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作为上午日照情况的代表,以正太阳时1113时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作为中午日照情况的代表,以正太阳时1415时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作为下午日照情况的代表。哪一段时期的年平均日照时数长,则表示该段时间是一天中最有利太阳能资源利用的时段。由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导出武汉站逐时气象参数,统计出武汉市不同时段日照辐射量,见下表 5-4表5-4武汉

9、市不同时段日照辐射量统计表时间年水平囿总辐射强度年水平囿散射辐射强度单位MJ/(m 2 - a)MJ/(m 2 - a)5 611.5011.506 -765.5552.787 -8163.28122.968 -9257.07195.619 10335.72259.6410 -11400.29306.6811 -12432.31328.9612 13404.46315.8713 -14369.81278.2114 15287.54216.8915 16187.19143.4716 1799.1573.9417 1828.8022.2318 190.850.6919 -200.000.00根据对

10、武汉历年中有日照时间的小时辐射量统计,正太阳时 1113 时的辐 射强度最大,即武汉市太阳能日最佳利用时段为中午。5.4 太阳能资源可利用潜力分析 武汉市为我国内陆城市,纬度为中国低纬度地区,历年太阳能平均总辐射量4298.89 MJ /(m2 a),历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959.9天,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 QX/T89-2008 )判断,属于资源贫乏区。虽然从全国来看,相比我国西北地区,武汉市为太阳能资源贫乏区。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武汉市太阳能资源与太阳能资源利用比较多的德国汉堡相比,太阳能资源相当。 武汉市 1961 2009 年日照时数大于6小时的天数年均值为 184 天。武汉各月日照

11、时数大于 6小时的天数差别较大, 7 、 8月份较高,分别达到 21 天和22 天, 2、 3月较低,均为 11 天。因此武汉市太阳能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在夏季,冬季的利用价值较差。 武汉的太阳能资源相对较稳定,一年中各月日照时数大于 6 小时的天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 3.7 ,属于较稳定区域。但长期统计显示只是在季节方面有明显的日照辐射量差异,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应考虑太阳能在少数年份(如1988 年和 1990 年)不稳定性所产生的问题,对于使用要求严格的地方需要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加大蓄热量与贮电量、使用节能设备、预留辅助设施等采用合适方案解决。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1113 时的太阳能的平均辐射强度与辐射时间都是一天内最强的时段,因此最佳利用时间是中午1113 时。5.5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武汉市太阳能资源相对稳定,可利用程度较高,但不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具备不同的特点和经济性,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试点示范发展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应执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开发利用原则,推广太阳能建筑应用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