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2392849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巴中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巴中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巴中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巴中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中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巴中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我市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重要时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巴中市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根据巴中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巴中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十一五”主要成就“十一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克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高温伏旱、低温雨雪、严重暴雨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2、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食品安全事件的冲击,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47元,比上年增加529元,增长15.9%。“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长89.3%,年均增长13.6%,提前一年实现超3200元规划目标。二是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181.26万吨,肉类总产量47万吨,禽蛋产量5.6万吨,水产品产量4.6万吨,分别比2005年年均增长2.5%、5.2%、7.3%和8.7%,有力保障了人民生活需求。三是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按照山、水、田、林、路、气、机、电综合治理的思路,高度

3、重视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推进了以“六库”为重点的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以塘堰整治、渠系改造、池田配套为重点的“小农水”建设,以安全用水、集中供水、水源保护为重点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以土地整理、水土保持为重点的标准农田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病险水库整治113座、新增蓄引提水能力2163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7.8万亩,解决了101.8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注重森林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推进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两大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55%。乡村道路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小型农机具推广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四是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开始起步。截止“十一五”末,全市新增和改造特色种植业面积18

4、1.66万亩,建成林业产业基地268.5万亩,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31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85家(其中省级10家),农民专合组织973个(其中省级21个、市级100个),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五是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整体推进、连片建设,启动省、市、县级10个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投入6.63亿元,示范片特色产业发展、村落民居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和村级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整体推进。六是扶贫开发强力推进。“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6.6亿元,贫困人口从2005年末的65.1万人减少到31.1万人(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扶贫标准)。2010年全市到位财政扶

5、贫资金1.52亿元,扶持5.78万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开展了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通江县沙溪瓦室、巴州区上八庙青木规划区10个乡镇、45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社会事业、农户生活环境得到发展和改善,试点效果明显。七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发放林权证68.71万本,确权面积923.43万亩,确权率100%。兽医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核定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880名,市、县(区)动物卫生执法机构编制137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115名。水务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初步实现了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贫困及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得到加强,农村社

6、会保持和谐稳定。八是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狠抓宣传发动、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发放程序、强化监督管理,惠农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兑现落实到位。专栏1“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 标2005年实际2010年规划目标2010年实绩“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指标完成情况(%)农业增加值(亿元)47.4781.60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0323760384713.6102.3粮食总产量(万吨)159.86178181.262.5101.8肉类总产量(万吨)36.0546.485.2劳务总收入(亿元)33.8084.320.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7、业(万人)95.6123.45.2累计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万人)26.1170101.8831.3145.5实有农村户用沼气池(万口)9.818.313.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16.834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家)30768523.2111.8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203535.63.1101.7森林覆盖率(%)52.255550.6100森林蓄积量(万方米)3211365036612.7100.3(二)主要困难、问题和挑战近几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障碍未得到根本突破,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健全,巴中农业仍然处于以传统农业期,农

8、业产业发展的初始期,“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挑战不可低估。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脆弱。巴中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全市人均工程蓄水仅为100立方米左右,低于全省12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人均有效灌面0.33亩,低于全省人均0.43亩的平均水平,仍有旱山缺水村1351个,占总村数的75%,尚有102.9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农村公路通车率不足80%,村道硬化率仅为30%,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低1293元,比全国低2072元,与全国、全省的差距不断拉大。农

9、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若按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扶贫标准测算,现有贫困人口78.18万,若按1500元的新标准测算,贫困人口将更多。三是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农业集约化水平,产业化水平不高。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不够,产业园区少、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少而小,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不足,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尚不健全,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四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差。农村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信息设施差、人才缺。农村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水平不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生活之需。五

10、是农村体制创新不够。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然比较突出,农村产权不明,资产经营不活。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土地经营机制、融资机制、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不健全,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力度不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薄弱,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仍需深化。(三)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抢抓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才能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一是国家、省加大对巴中革命老区的支持和扶持。巴中是革命老区、全国第二大苏区,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老区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巴中作为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核心

11、区域,将得到中央和省以及社会各界的更大支持。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必将出台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措施,为巴中带来了新的机遇。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提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从宏观层面对“三农”工作予以政策支持,必然带来经济结构、增长方式、主导力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国家、省上的投资将更多地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三是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巴中处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于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的中间区域,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加快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巴中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难得

12、的重大历史机遇。同时随着交通条件的加快改善,巴中交通将紧密融入全省综合交通枢纽,由川东北的路网末梢转变为区域交通枢纽,成为华中、华南地区西出西北、中亚、西亚地区,东北、华北地区南下西南、西亚、东南亚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具有了南连北接、承东启西、外畅内达的区位优势。巴中将成为全省向东向北开发的重要前沿阵地,成为联接成渝和关天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粘合地带,成为南北东西要素聚集的经济走廊。市委、市政府“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构建“两地两区一中心”的战略部署,将激发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强大的发展活力。四是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随着统筹城乡不断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体制改革等农村改革不断深入

13、,以及惠农惠民政策的实施等,将会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长期以来“三农”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将在发展中得到逐步解决,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五是居民生活消费理念升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国际国内消费理念正在快速变化,健康消费成为第一准则,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三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将促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我市发挥生态环境和有机农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优势,拓展优质农产品的增值空间,巴中将成为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六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改善。在“十二五”时期,中国已经逐步适应WTO规则,可以利用WTO成员国应有的权利,为全省、全市有效利用国际农业资

14、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提供条件,为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开拓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有助于引进先进农业科技,发展高效农业。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市委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城乡统筹、三化联动”的思路,坚持“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发展目标,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对外开发合作,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着力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努力建设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二)

15、发展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到2015年,农林牧渔总产值165亿,年均增长4%;农业增加值100亿,年均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7400元以上,年均增长率力争14%以上。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新增有效灌面21.48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2.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15 亿斤。通乡路硬化率100%,通村通畅2423个村,硬化率100%。解决农村102.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7.5万户,适宜农户沼气池普及率达到50%以上。对全市16万农户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对10万农户进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启动调频广播建设,新建4个县(区)广播电台,乡镇广播站、

16、村广播室,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新建20个农村地面数字无线发射基站,覆盖农村160万人,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网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00个,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猪120万头、巴山土鸡1570万只。农村民生:到2015年,新建校舍50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危房95万平方米,建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70所。90%的乡镇卫生院建成一级卫生院标准,行政村卫生站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实施188个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中转站和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村级(社区)信息资源接受站点建设。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17、完成全市20%的乡镇体育活动中心、30%的行政村建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的乡镇标准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任务。建立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临时生活救助制度为补充、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救助水平,提升五保供养水平,建敬老院110个,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农村60%以上的残疾人享受到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80%以上的残疾人享受到康复服务。农村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实现全市新农保全覆盖。加大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减少50%。产业化经营:到2015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到110家以上,其中省级力争达到2

18、0家以上、国家级达到5家以上;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0个以上,其中省级达到30个以上、市级达到200个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力争达到50%。农业科技: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导新品种、主推新技术推广运用面达到8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36.8%。生态环境: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4200万立方米以上,市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37亿吨/年,固定碳量388万吨/年。专栏2 “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指 标2010年实绩2015年规划“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农业增加值(亿元)81.6

19、10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847740014粮食总产量(万吨)181.261860.5肉类总产量(万吨)46.28563.9有效灌溉面积(万亩)114.44135.91.0高标准农田(万亩 )10.4252.538.2累计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万人)101.88204.8314.9实有农村户用沼气(万口)18.325.87.1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16.836.84.0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家)851003.3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30504.0森林覆盖率(%)55570.4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366142002.8三、主要任务(一)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绿色经济示

20、范区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突出科技应用、主攻单产、优化品种、改善品质,重点抓好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旱粮生产,大力推广种粮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建设优质粮油产业园区,提高省工节本降耗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面和科技贡献率,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实现粮食稳步增产。全市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500万亩,总产保持在180万吨以上。2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特色种植业:突出绿色、生态、富硒特色,加快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商品果蔬、粮油、马铃薯等重点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强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

21、牌化建设,提高产品优质率、加工转化率、商品率和品牌覆盖率,提升特色农产品规模和科技效益。到“十二五”末,实现特色种植业面积347万亩,产量213万吨,产值58亿元。特色畜牧业:稳定发展生猪,开发巴山土鸡,打造畜牧品牌,发展节粮型、食草型畜牧业,突出巴山优质生猪、巴山土鸡的发展优势,打造空山黄牛、南江黄羊特色品牌,推进畜牧业在现代农业中率先跨越。到2015年,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猪120万头、出栏巴山土鸡1570万只、出栏肉牛7.2万头、出栏肉羊70万只、出栏总量分别达到650万头、3200万只、40万头和18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64万吨,畜牧总产值80亿元。特色林产业:加速构建主导产业突出、特色

22、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经济社会多赢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加大特色干果林、木质原料林、竹林、森林蔬菜、中药材、种苗花卉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到2015年木质原料林基地总规模达到150万亩,特色干果林基地70万亩(其中核桃50万亩),竹产业基地45万亩,森林蔬菜基地30万亩,木本中药材基地50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常年规模保持在5000亩左右。建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林产加工企业1至2家,基地产品市内就地加工转化能力达到70%以上。林业产值达到42亿元,力争突破100亿元。特色水产业:坚持资源保护与有序开发利用并重、产业发展与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并重、实体产业发展与独特的河鲜文化传

23、承发扬并重、政府扶持引导与市场化推动发展并重,突出特色,充分开发利用河道、水库、小农水等资源进行生态鱼养殖,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到2015年,全市水产品年产量达到8.5万吨,水产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专栏3: 特色产业重点项目一览表项目名称建设内容预算总投资(万元)实施年限特色种植业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在四县(区)建23万亩蔬菜示范基地460002011年至2015年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在通江县建2万亩食用菌示范基地160002011年至2015年茶叶示范基地建设在通江县、南江县建14万亩茶叶示范基地350002011年至2015年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在巴州区、南江县建5万亩中

24、药材示范基地125002011年至2015年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建设在巴州区建1万亩花卉苗木示范基地327702011年至2015年特色畜牧业特色畜牧业建设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276002011年至2015年特色畜牧业建设巴山土鸡养殖基地205002011年至2015年特色畜牧业建设优质肉牛育肥基地85002011年至2015年特色畜牧业建设南江黄羊养殖基地115002011年至2015年特色林产业木质原料林基地建设培育现代木质原料林基地60万亩,其中新造15万亩、低改45万亩。210002011年至2015年特色干果基地建设以特色庭院经济为主,发展核桃16万亩,发展银杏1.9万亩。14320201

25、1年至2015年竹林基地建设以平昌县为重点,建设毛竹、慈竹现代产业基地15万亩,其中新造10万亩、低改5万亩。85002011年至2015年森林蔬菜基地建设以通江、南江为重点,建设森林蔬菜现代产业基地22万亩,其中新发展11万亩,改造低效林10.4万亩。53802011年至2015年木本药材基地建设培育特色中药材基地10万亩,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15万亩。95002011年至2015年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全市新建珍贵用材林基地10万亩。100002011年至2015年特色水产业巴州区名优品种繁育场新建各类鱼池100亩,配套建设产卵、孵化、道路、电力设施、亲鱼引进等。5002012年至2015年巴州

26、区水产产业示范园区建设5个,每个新、改建鱼池100亩,渠系、道路配套建设10002011年至2015年巴中市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在兴文建设占地200亩的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50002012年至2013年通江县大鲵驯养繁殖基地建设、种苗购置1000 2011年至2015年南江县冷水鱼养殖流水鱼池1000 2010年至2015年平昌县休闲渔业以白衣古镇为中心,建设渔业休闲长廊,提升“白衣鱼”品牌,配合江口水乡,发展休闲旅游10002012年至2015年平昌县万亩稻鱼轮作工程在江口、涵水、高峰、驷马、岳家、元山、灵山、石垭等乡镇10个村新建稻鱼轮作工程10000亩25002011年至2015年3、扩大

27、农业对外开放合作。以扩大农业开放合作,“建设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为主攻方向,坚持“非禁即入”,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招大引强,主动与大企业、大集团对接,积极有效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确保在农、林、畜、水产等绿色生态产业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引进上有重大突破。优化农业招商软环境,落实招商鼓励政策,强化招商引资服务,促进项目早落地,加快实施。专栏4: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地点总投资额(亿元)引资额(亿元)产业类别1猪肉食品深加工项目巴中市巴州区1.51.5优势资源2南

28、江黄羊产业化开发项目巴中市南江县1.41.4现代农业3黄牛产业化项目巴中市通江县3.53.5现代农业4“巴山土鸡”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巴中市平昌县1.80.8现代农业5畜禽饲料加工巴中市巴州区2.52.5现代服务业6巴中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巴中市巴州区0.50.5现代农业7南江冷水鱼养殖基地项目巴中市南江县1.11.1优势资源8薯类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巴中市巴州区2.12.1现代农业9优质富硒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巴中市南江县0.50.5现代农业10金银花提取物生产项目巴中市南江县1.21.2现代农业11食用菌产业化项目巴中市通江县66现代农业12实木颗粒板生产项目巴中市巴州区2020优势资源13核桃精深

29、加工项目南江县1.11.1现代农业14竹产业化项目巴中市平昌县5.22.1现代农业15木瓜产业化项目巴中市巴州区1.11.1现代农业16空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巴中市通江县2.12.1现代服务业17农业现代物流项目巴中市1010现代服务业4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健康”食品。鼓励和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以食品加工业为龙头带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加速发展。全市重点做大做强粮油、肉类、果蔬、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等绿色产品加工业,提升壮大白酒饮品业,加速建设林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和建设集聚的农产品加工和物流

30、园区,建设西部绿色、健康食品精深加工基地。5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整合资源,发挥大巴山优势,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重点打造巴山富硒茶叶、巴山土鸡、巴山优质猪、空山黄牛、南江黄羊、通江银耳(食用菌)、空山马铃薯、南江金银花、巴中川明参等巴山道地中药材等区域农产品品牌。力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优质特色农产品达到商品量的60%以上。坚持城乡统筹互动发展,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改造升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增强其规模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实施巴中市粮食物流中心、南江秦巴粮食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鼓励、扶持建

31、设电子交易平台,发展包括农产品包装、冷藏、运输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积极开拓农产品境外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6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市场导向,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扶贫连片开发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成片推进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培育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区和优势特色产业带。强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在全国行业领先的企业。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机制完善、管理规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体化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公司、土地银行

32、、“大园区、小业主”等土地规模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市场主体适度流转土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入开展“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活动,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和“园区(基地)+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等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持续稳定增收。7培育新型农民。整合培训资源,统筹实施“阳光工程”、“劳务扶贫工程”等培训项目,加强培训机构建设,科学设置培训专业,提升培训能力。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技能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

33、村实用人才培训、创业经营型人才培训、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等职业教育“五大工程”。广泛开展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园林绿化、食用菌培育、中药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养农村新型劳动者,重点培养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培训各类新型农民75万人。(二)改善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加强水利体系建设。坚持库为命脉水源、塘为骨干水源、池田为补充水源的思路,突出骨干水利设施建设,大中小微并举、防洪抗旱与饮水安全并重,加快建设利农利工利商利民的水利枢纽体系。“十二五”期间,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77亿m3,新增有效灌面21.

34、48万亩,新增节水灌面17.97万亩;建成三县一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13万m3、污水日处理能力10万m3,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0%,基本解决全市城乡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km2;建成中小河流重点集镇堤防147.3km,进一步完善水文基础站网建设,完成信息化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和三县一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任务,完成286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保障城镇防洪安全。全面建成牛角坑、二郎庙、双桥水库并发挥效益,2011年开工建设天星桥水库并力争开工红鱼洞、湾潭河水库;2013年前开工建设泥溪水库、官房沟水库;抓紧做好巴州区黄石盘、干沟河水库,通江县案家沟水库

35、,平昌县江家口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陆续开工建设。积极做好巴州区马家河,通江草庙子、青峪口水库,南江和平水库、高桥水库,平昌望京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开工建设。全面推进防洪减灾工程、安全饮水工程、稳粮增收工程、水产富民工程、生态护源工程和金水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保障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排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较高水平保障城乡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优质供水目标。专栏5 全市主要水利工程情况项 目“十二五”计划一、骨干水库工程 1.续建工程牛角坑水库、二郎庙水库、双桥水库。 2.新建工程天星桥水库、湾潭河水库、红鱼洞水库,泥溪水库、官房沟水

36、库。 3.拟建工程黄石盘水库、干沟河水库、案家沟水库、江家口水库。4.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和平水库、高桥水库、马家河水库、草庙子水库、春溪沟水库、青峪口水库、望京水库。二、安全饮水工程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解决102.9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城区供水建立起可靠的市、县应急备用水源和供水体系。 三、防洪减灾工程 1.病险水库整治整治病险水库286座。2.城区堤防工程加固和新建市及县区城区堤防29.5km。3.中小河流治理场镇堤防50处147.3km。3.水文测点工程成立巴中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巴中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和巴中水土保持监测分站,4个水文站,33个雨量站,完成市与各县的水利信息化及水情测报

37、系统。4、水利普查2012年底完成全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四、稳粮增收工程 1.小型水源工程新扩建11座小(1)型水库,新建5处小(1)型水库补水工程,新建10座小(2)型水库,新建1处提水工程。2.灌溉工程新建和改造渠道2907公里,其中:中型灌区826.3公里,小型灌区2080.7公里。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77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21.48万亩,发展节水灌面17.97万亩。3.地方电力新增装机11.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0.36亿度。4.水产品总量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到“十二五”末水产品年产量达到8.5万吨。五、生态护源工程 1.城镇排水加快四县(区)城区和重点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38、,改建排水管网168km,新建排水管网398.6km,建设污水处理厂(站)51处,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0万m3。2.饮用水源地保护完善监测站点,加强水质监测,不断提高巴中城区及三县(区)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3.“清水工程” 全市水库水质基本达到类水质。 4.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km2。2、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加快农村路网建设,打好“交通大会战”。加快实施农村通畅工程、安保工程和公路改造工程,打通断头路、形成循环路,建成“外快、内畅、高效、协调”交通网络。坚持建、管并重,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农村公路管护。“十二五”期间,加快县道破损油路改造和再乡联网路建设,通村通畅2423个村(原

39、2384个村,南江新增1个,平昌新增38个),规划通畅率(硬化率)达到100%。3、加强生态建设。突出抓好以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建设。加快实施天然林资源二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森林经营工程、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编制并严格执行巴中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快推进重点工程生态恢复,抓好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力争创AAAAA级景区,空山、天马山、镇龙山国家级

40、森林公园力争达到AAA级以上标准。4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粮食生产重点县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建设,集中连片治理,实施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土,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搞好土地整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有机质提升工程,建成“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建设标准粮田52.5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90万亩。5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坚持“小型为主、户营为主、效益为主”的农机化发展思路,把发展农机化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通过农业机械化建设,提升农业和粮食

41、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66万千瓦,年均递增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6.8%,年均提高4个百分点。水稻的机耕、机收率分别达80%和60%,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示范推广有新进展,农作物机防病虫害达90%以上。6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公益性为主体、经营性为补充”,健全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为依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合作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动植物

42、疫病监测、检测和防疫体系。加快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建设农产品销售网络和物流体系。建立健全“庄稼医院”、“社区综合服务社”和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巴中“三农”信息网和涉农相关网站建设。建好“新农通”和新农村信息服务热线,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统一的农村经济综合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农村就业和社会服务保障体系。7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强农业科技平台体系建设,调动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加强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示范,推进良种、良法、良制、良机、良壤配套,提高农户种养生产设施化

43、水平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到2015年末,全市科技对农业贡献率提高到70%,农产品优质率达到8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畜品种实现一次更新换代。引进推广80100项农作物新品种优质丰产等关键技术、3050项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技术,提高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8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体系,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整治和水闸除险加固,开工建设渠江红鱼洞水库、泥溪水库等防洪控制性工程。加快实施河

44、流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能力。搞好重点河道整治,拓宽卡口断面,提高行洪能力。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水文基础设施和预警预报系统,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防火预警监测、扑救指挥与作业等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防火水平。(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1坚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抓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对接开放合作,加强同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的农业区域合作,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45、稳定劳务输出规模,提升技能,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存量,构筑集体资产增值机制,积极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入股等措施和办法,加速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积极争取、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强农惠农政策兑现落实的监督力度,不断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2促进农业多功能开发。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将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合理规划、注重体验,加大休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园区。构建新兴的休闲

46、农业产业联盟,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推行农村一三产业互动发展模式,带动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大乡村旅游建设,打造特色旅游集镇,深入推进乡村旅游“321”工程(建3个乡村旅游示范片、20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0家三星级以上乡村酒店);完成南江县南江镇关坝乡和平昌县白衣镇、“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通江县空山特色农业旅游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片点”的创建任务。3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进一步稳定输出规模,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对外输出步伐。加强培训,提升技能,提高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比重,以技能提升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增加农民

47、收入。加强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搞好维权救助。稳定劳动关系,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对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民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强化创业服务,扶持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十二五”期间,全市年均培训农民工10万人次以上,年均劳务收入保持在80亿元以上。(四)以扶贫工作为统揽,推进农村连片开发1、统筹推进城乡互动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城乡统筹,三化联动,宜业宜居”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产业向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集镇、中心村和产业优势区聚集,农村人口向县城、集镇、中心村聚集,资源向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龙头企业聚集,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实现城乡互

48、动发展。坚持“全域巴中”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城乡一体,构建市、县(区)城市特色镇中心村产业聚集地全覆盖的市域城乡规划体系,推进农村连片开发,深化完善县域城镇体系、村镇体系、新村体系、扶贫开发体系、产业布局体系,分层抓好详规的编制工作。坚持“试点示范、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扩面”的原则,在城乡结合、灾后重建、拆迁安置、乡村旅游等方面要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打造新型农村社区,使城镇化和新村建设互动、互建。“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至2个百分点,到2015年末,全市吸纳转移农村人口8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2%。2、大力推进农村连片开发。将连片扶贫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

49、规划引领,创新体制机制,连片、规模、整体推进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村级班子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4+1”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扶贫搬迁、技能培训等扶贫工程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按照“点式突破,抓点示范,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扩面”的要求,加快推进以山、水、田、林、路、气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为重点的增收产业,突出抓好农民新居建设,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成

50、片推进。每年每个县(区)连片建设一片,每个片建设一个特色重点集镇、两个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地。专栏6:“十二五”期间连片开发任务规划表 县(区)名称建设年度覆盖乡(镇)、村个数乡(镇)名称巴州区20113个乡镇、6个村恩阳镇、渔溪镇、九镇乡20123个乡镇、14个村恩阳镇、柳林镇、下八庙镇20133个乡镇、22个村平梁乡、光辉乡、巴州镇20142个乡镇、24个村清江镇、水宁镇20152个乡镇、26个村巴州镇、曾口镇南江县20118个乡镇、20个村元潭乡、下两乡、赤溪乡、长赤镇、付家乡、红光乡、黑潭乡、正直镇20128个乡镇、20个村元潭乡、下两乡、赤溪乡、长赤镇、付家乡、红光乡、黑潭乡、正直镇20

51、138个乡镇、23个村元潭乡、下两乡、赤溪乡、长赤镇、付家乡、红光乡、黑潭乡、正直镇20148个乡镇、30个村元潭乡、下两乡、赤溪乡、长赤镇、付家乡、红光乡、黑潭乡、正直镇20158个乡镇、30个村元潭乡、下两乡、赤溪乡、长赤镇、付家乡、红光乡、黑潭乡、正直镇通江县20115个乡镇、22个村杨柏乡、民胜镇、诺江镇、广约镇、三溪乡20127个乡镇、36个村铁厂乡、诺水镇、板桥乡、青水合乡、新场乡、淳阳镇、陈河乡201311个乡镇、102个村文胜乡、沙溪乡、九层乡、洪口乡、板櫈乡、至城镇、龙凤乡、斯波乡、董溪乡、唱歌乡、芝苞乡20148个乡镇、92个村永安乡、沙滩乡、沙溪乡、长坪乡、两河口乡、铁溪

52、乡、朱元乡、空山乡20157个乡镇、81个村春花乡、麻石乡、三合乡、铁佛乡、文峰乡、双泉乡、云昙乡平昌县20112个乡镇、10个村元山镇、灵山乡20122个乡镇、12个村得胜镇、五木乡20132个乡镇、23个村坦溪镇、土兴乡20142个乡镇、22个村驷马镇、双鹿乡20152个乡镇、30个村白衣镇、涵水镇3、突出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把新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坚持“城乡统筹、三化联动、宜业宜居”,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特色集镇、中心村、产业聚集地和集中居住区聚集。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打破“夹皮沟”,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

53、“兵营式”,提高民居设计水平的要求,编制新村建设县域总体规划,建设现代宜居和谐新村。按照一年加快推进,两年全面建设,三年基本完成的总体目标,分批连片实施,全域全程全覆盖,全市农民新居达到85%以上,聚居度达到60%以上。坚持以新带旧、改旧建新、新建和改造并重、拓展与提升并举,采取统筹自建、统规统建、村企合作共建、组团建设、村庄合并建设、市场化建设等多形式、多元化加快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2011年完成20%的危旧房改造建设任务,2012年完成40%的危旧房改造建设任务,2013年6月底完成25%以上的危旧房改造建设任务,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活环境。4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把城镇规划建

54、设和新村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找准目标,积极发展城乡结合、拆迁安置、乡村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模式,使城镇、新农村建设互动、互建。坚持县城的总规修编,村镇体系的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结合,居住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统筹,充分利用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统一规划,科学建设,配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功能较为齐全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成人口集聚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新型农村社区,建成一批新农村综合体,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统筹发展,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格局。

55、到2015年,全市初步建成新农村综合体221个,其中巴州区103个,南江37个,平昌41个,通江39个。5、改善农村环境。突出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抓好“脏乱差”整治、设施建设、规划制定和风貌改造、长效机制建设、文明行为养成,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与城乡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文明新风建设结合起来。以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用农药,搞好农膜回收利用,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有效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建立户分类

56、、村收集、乡(镇)中转、县(市)处理的垃圾收集清运与处理体系。推广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鼓励开展农村污水集中处理。推进农村住宅节能和沼气、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组织实施大中型沼气和户用沼气建设,逐步建立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特点的节能体系。四、产业区域布局(一)特色种植业。专栏7:特色种植业布局表产业名称区域布局(覆盖乡镇名称、村数)产业规模(万亩、万袋)主要目标产量(万吨)产值(万元)茶叶重点打造南江县“下两(含元顶子)长赤双流”、“东榆流坝坪河”、“大河上两汇滩”产业带,通江县“瓦室永安铁溪”、“通江至诚洪口沙溪”、“通江民胜大兴杨柏”产业带,平昌县“平昌云

57、台笔山镇龙”产业带140.2430000食用菌通江县陈河、涪阳、诺水河、铁溪、朱元5个乡镇25个村31590000中药材建成以南江县“下(两)关(路)、元(潭)台(上)、野(羊)正(直)”为主线的金银花产业带,以巴州区“青(木)三(河)、恩(阳)义(兴)、渔(溪)来(龙)”为主线的川明参产业带6115000蔬菜重点打造巴州区塘巴线、巴广线、巴水线、巴曾线、巴玉线、巴化线、巴梁线30个乡镇600多个村;通江县诺江镇、民胜、新场、空山等乡镇;南江县南江镇、东榆、流坝、赶场、桥亭、上两、大河、长赤、正直、沙河、下两等乡镇;平昌县驷马、双鹿、坦溪、土兴、元山、灵山、江口、白衣、涵水、元石等17个乡镇9

58、2个村2050150000水果巴州区青木、司城、清江、曾口、恩阳5个乡镇42个村;平昌江口镇、西城、涵水、白衣、坦溪、驷马、青凤、石垭、板庙、元石、长垭、元山、灵山、土兴、兰草等乡镇3510000花卉巴州区巴州镇、回风、恩阳、凌云、平梁、兴文、白云等13个乡镇68个村110000(二)特色畜牧业。专栏8:特色畜牧业布局表产业名称区域布局(覆盖乡镇名称、村数)产业规模(个)主要目标产 量(个、万只、万头)产值(万元)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巴州、南江、通江、平昌共100个乡镇1209.0013.7巴山土鸡养殖基地巴州、南江、通江、平昌共80个乡镇15702.757.3优质肉牛育肥基地巴州、南江、通江、

59、平昌共36个乡镇7.21.002.3南江黄羊养殖基地南江、通江共50个乡镇701.123.2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巴州、南江、通江、平昌共100个乡镇1209.0013.7巴山土鸡养殖基地巴州、南江、通江、平昌共80个乡镇15702.757.3(三)特色林产业。专栏9:特色林产业布局表产业名称区域布局(覆盖乡镇名称、村数)产业规模(万亩)主要目标产值(万元)特色干果基地南江县的光雾山、关坝等30个乡镇,通江县的空山、两河口等25个乡镇,巴州区的寺岭、凌云等15个乡镇7070000现代木质原料林基地巴州区的三汇、玉井等34个乡镇,平昌县的白衣、涵水等22个乡镇,南江县的凤仪、正直等13个乡镇,通江县

60、的文峰、双泉等12个乡镇6030000现代竹林基地平昌县的江口、白衣等17个乡镇1510000森林蔬菜基地南江县的南江、东榆等14个乡镇,通江县的涪阳、陈河等13个乡镇2220000现代木本药材基地建设通江、南江为主,涉及巴州、平昌相关乡镇2530000种苗花卉基地四县区国有苗圃、巴州区九镇乡、渔溪镇等0.515000珍贵用材林基地通江、巴州相关乡镇108000(四)特色水产业。专栏10:特色水产业布局表产业名称区域布局(覆盖乡镇名称、村数)产业规模(亩)主要目标产量(吨)产值(万元)巴州区江河名特品种网箱养殖三江电站库区(三江镇、巴州镇、石城7个村)240160巴州区溪河健康养殖尹家、花丛、

61、下八庙、柳林、观音井、万安、关公、玉山、义兴、渔溪、青木、恩阳等乡镇36个村2000020002400巴州区中华鳖养殖青木镇、恩阳镇、玉山镇5个村405300巴州区休闲、观光渔业兴文镇、清江镇、恩阳镇、巴州镇等10个村10005001000通江县大鲵养殖诺水河镇、诺江镇、涪阳镇、沙溪镇、新场乡、毛浴乡等6个乡镇12个村340600通江县泥鳅、黄鳝诺江镇、广纳镇、洪口镇、三溪乡等4个乡镇10个村400100400南江县冷水鱼养殖关坝乡、光雾山镇2050400平昌县休闲渔业白衣、江口、云台、澌滩等5个村及双滩、风滩两库区旅游产业3000平昌县万亩稻鱼工程江口、涵水、高峰、驷马、岳家、元山、灵山、石垭等乡镇10个村1000030004800五、保障措施(一)增加农业农村投入1、健全财政投入向“三农”倾斜的长效机制。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同步小康的战略地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