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总结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2392706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概论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要素: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也叫环境基质,通常是指大气、水、声、振动、生物、土壤、放射性、电磁等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人类的重要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可能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环评的发展历程:标志性事件:1、起源:20世纪50-6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酿成了不少公害事件,促使人们认识到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

2、老路,应寻求更为积极的途径来保护环境。2、首次提出的国家: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首次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3、首次立法建立制度:美国在1969年通过立法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国家环境政策法国内发展历程:标志性事件和时间1、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后,首先由高等学校从国外引进“环境影响评价”概念2、1979年9月13日,通过中华人民某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通过立法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1989年,通过中华人民某国环境保护法,规X化 4、1998年11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5、2002年10月28日,环境影响评价法,

3、将规划纳入6、2014年4月24日,修订 中华人民某国环境保护法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根据地位)8个组成部分: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X;2)环境保护基本法;3)环境资源单行法(分为环境保护单行法和资源保护单行法);4)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5)国家行政部门指定的各种环保法规、部门规章;6)环境保护地方法规、规章;7)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8)环境标准。各体系的区别:1、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法律的效力2、 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3、 综合法、单行法、相关法,法律效力一样4、 不同法律就统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后法先法5、 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不一致时适用

4、性复杂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环境保护基本法和各单行法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环保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环保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大或常委制定;地方性规章地方人民政府(特批政府)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殊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两级:国家级和地方级 五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1)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2)环境质量标准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环境基础标准是制定其他环境标

5、准的总原则、程序和方法;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则是制定、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重要技术根据和方法。红红说:了解一下环保法和环评法,最重要的两个法律。课上讲的题要掌握。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及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根据影响大小):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环评文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环评文件)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

6、,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具体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具体分类的时候主要按照规模和是否涉及环境敏感区来进行分类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资质管理资质等级分为甲级和乙级。评价X围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十一个类别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二个类别,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分设甲、乙两个等级。报告书类别:轻工纺织化纤、化工石化医药、冶金机电、建材火电、农林水利、采掘、交通运输、社会区域、海洋工程;输变电及广电通讯、核工业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资质管理:对环评工程师实行定期登

7、记制度。举个例子,我是河海大学的人,我登记的类别是社会服务,那么那我可以做什么?若交通运输类的报告书,我不可以负责,但可以参加。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则可以负责。若社会服务的报告书我也可以负责。这里理解清楚即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分级审批。(四级审批:环保部、省厅、市局、县(市)局)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下列类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3类(一)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三)由国务院审批或核准的建设项目,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的建设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的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验收分类管理:编制报告书

8、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或调查报告(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编制报告表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或调查表填报登记表的:竣工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1、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一地三域)2、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

9、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十专项:工农畜牧林,农林水交通,城建旅自然)一地三域十专项的指导性规划编写篇章/说明,十专项的非指导性规划编写规划的环评报告书环评的管理和工作程序:新总纲里关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概述 总则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环保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第三章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包括三个要求,建设项目概况、影响因素分析(污染影响因素分析、生态影响因素分

10、析)、污染源源强核算工程分析常用方法:1)类比调查法;2)物料衡算法;3)资料复用法【三种方法的适用性、不同】工程分析的方法应用条件数据准确性类比法有与拟建项目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和实测数据取决于类比对象的相似性和可比性物料衡算法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生产规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以及治理措施确定理论上是最精确实测法有已建相同或类似项目精确实验法无相同或类似生产线与实验精度有关查阅参考资料法有同类工程的环评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准确性很难保证,评价等级较低时使用利用物料衡算法来进行污染源源强核算,根据守恒原理来进行污染源源强核算,计算时注意单位换,注意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源强核算的不同。第

11、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总则里关于地表水环境的问题(关于水环境的工作等级如何确定,水环境的评价标准和功能区划)2、水环境的现状评价3、水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水的模型)总则里地表水环境的内容:评价工作等级(分为三级)划分评价等级的依据:1、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根据四个依据来查表格2、 建设项目的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3、受纳水域的规模4、受纳水域水质目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分类:(根据GB3838-2002划分)类水域。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类水域。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 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类水域。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

12、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迴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类水域。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类水域。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饮用生态娱乐工业农业景观源头水国家保护区一级保护区特殊生物保护二级保护区一般生物保护直接接触非直接接触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一般景观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适用X围: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近海水功能区水域根据使用功能按海水水质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处理后的城市

13、污水及与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分为三个表:表一是基本项目,表二是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表三是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区别:基本项目是了解水体水质;若了解的水体属于基础水源地的话,则还需了解补充项目;特定项目则是可选的,根据需要来检测。水环境功能区划(环保系统)和水功能区划(水利系统)两者的区别:最重要的是分类体系的不同,水功能区划是分级的,分为两级。水环境功能区名称: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景观娱乐用水区。饮用水源区缓冲区工业用水区保留区农业用水区水功能区划分类系统渔业用水区开发利用区

14、景观娱乐用水区保护区过 渡 区排污控制区缓冲区:地方间的交界过渡区:不同水质类别间的过渡区水环境的现状评价:红红说:重点掌握一级二级三级对于现状评价有什么不一样水域一级二级三级监测频次河流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平、枯三个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枯两个水期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平、枯三个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平、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每期一次,每次34天,至少有一天对所有已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水质采样按规X进行河口一般情况为一个潮汐年的丰、平、枯三个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枯两个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平、枯两个水期;

15、若不够,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每期一次,每次2天,一次在大潮期,一次在小潮期;对已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水质采样按规X进行湖库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平、枯三个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枯两个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平、枯两个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每期一次,每次34天,至少有一天对所有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水质采样按规X进行1. 污染指数:2. 超标倍数的计算方法:3. 超标率的计算方法:4. DO的标准指数:5. PH的标准指数:例题时间水温pH溶解氧CODIMn石油类BOD5氨氮总磷2008年7月1日6.07.

16、3010.07235.40.0613.25.520.412008年7月2日6.08.2011.97296.40.0317.24.940.25序号断面评价项目PHDOCODIMn石油类BOD5氨氮总磷1S1最劣值8.210.07296.40.0617.25.520.41均值7.7511.02265.90.04515.25.230.33均值污染指数0.38 0.15 0.87 0.59 0.09 2.53 3.49 1.10 超标率(%)0.00%0.00%0.00%0.00%0.00%100.00%100.00%5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01.87 2.68 0.37 红红说:水环境影响预

17、测评价的工具:水环境数学模型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混合过程的三个阶段与一维二维和三维模型的对应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混合输运过程(物理过程:对流和扩散,)水环境解析解模型:重点掌握零维和一维水质模型模型方程不需要记,要理解,每个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混合过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垂向混合阶段,自废水出口污染物的垂向基本均匀为止l 显著三维特性l 混合过程长度受排放物性质、排放方式、排放口形式与初始动量的影响l 近区(第一个阶段)和远区(第二、三个阶段)分开考虑第二阶段:横向混合阶段,污染物的垂向混合均匀断面混合均匀l 显著平面二维特性l 混合过程受河宽的关系很大,长度大致随河宽的平方增长第三阶

18、段:纵向混合阶段,断面混合均匀影响消失l 显著一维特性l 混合过程受纵向离散的影响河流水质模型的适用X围:一维水质模型适用于纵向混合段,二维适用于横向混合段,三维适用于垂向混合段。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物理过程:对流、扩散(分子扩散、紊动扩散、离散)化学过程:转化与讲解作用水环境解析解模型:(零维和一维模型)零维模型:零维是一种理想状态,把所研究的水体如一条河或一个水库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当污染物进入这个体系后,立即完全均匀的分散到这个体系中,污染物的浓度不会随空间间的变化而变化。零维模型描述在研究的空间X围内不产生环境质量差异的模型,这个空间X围类似于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适用于研究小型

19、湖泊、水库或小河段。零维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其中:V 反应器的容积; Q0 , Q 流入与流出反应器的物质流量; C0 输入反应器的污染物浓度; C 输出反应器的污染物浓度,即反应器中的污染物浓度; S 污染物的源与汇。在稳定的条件下:t,可以达到平衡浓度一维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水质模型如果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一定X围内经过平流输移、纵向弥散和横向混合后达到充分混合,或者根据水质管理的要求允许不考虑混合过程而假定在排污口断面瞬时完成均匀混合,即假定水体内在某一断面处或某一区域之外实现均匀混合,则不论水体属于江河湖库的任一类,均可按一维问题概化计算条件。假定:河流稳态,污染物在断面上迅速混合均

20、匀。污水排入河流后排放口所在河流断面初始浓度的完全混合模型:*记忆*一维稳态连续源的解析解:C=,t=x/u 其中,k1污染物降解的速率常数(1/d);x下游某一点到排放点的距离,m。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圈:地球周围聚集的一层很厚的大气分子。上边界20003000km低层大气构成:干洁空气、水汽、悬浮着的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以及人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CO2特征: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弱,而对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同时还能发射长波辐射。O3特征:收波长短于0.29um的紫外线部分,使平流层温度增加。 互补悬浮颗粒:大气中的悬浮颗粒包括固体杂质和液体杂质大气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使清

21、洁大气中混入各种污染物,并达到一定程度,致使大气质量发生变化,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遭到破坏,对人类生活、工作、健康造成急性和慢性危害,并对财产和器物造成损害的现象。大气污染的主要过程: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大气污染物排放方式:【给例子可判断】1) 点源:如发电厂和供暖锅炉;2)线源:如汽车、火车、飞机等构成的大气污染;3)面源:如石油化工区或居民住宅区的众多小炉灶构成的大气污染。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又称原发性污染物。二次污染源:一次污染源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

22、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雾的定义: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霾的定义: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雾与霾的区别:水分含量达到95%以上的叫雾,低于80%的叫霾。80%95%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1)能见度:若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10千米的,称为轻雾或霾;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2)霾和雾还有一些肉眼看得见的“不一样”:

23、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霾则有1千米3千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总悬浮颗粒物(TSP):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m的颗粒物。颗粒物(PM10):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10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颗粒物(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2.5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超细颗粒物(PM0.1):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0.1m的颗粒物。大气垂向分布: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逸散层。大气边界层(行星边界层):对流、扩散等受下垫面影响的低层大气,厚度1

24、2km。风速:10m高处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风向定义: 风玫瑰图:看图说话,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主导风向,某个风向对应的风频是多少。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干绝热温度递减率:d=0.98K/100m 温度层结:地球表面上方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或者说是在垂直地球表面方向的气温分布。它决定了大气的稳定度。 正常: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温度梯度大于d,有利 于污染物质扩散; 中性: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温度梯度等于d; 等温:气温不随高度而变化; 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具有逆温的大气层是强稳定的大气层。大气稳定度的分级:按修订的帕斯奎尔稳定度分级法,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

25、和稳定,用A、B、C、D、E、F表示。 【红红说:比如说给一个符号,代表下列哪一种情况,要能标出来。】【红红说:关于温度的层结和温度的变化情况,他们的烟型之间的关系,需要论述。什么样的烟型对应怎样的温度层结或变化,给一个温度变化场要能画出它的烟型或者给烟型能画出温度的垂直变化特征,给出相应的解释。】波浪型:出现在太阳光强烈的晴朗天气中午,对流强烈, 烟云在上下左右方向摆动很大,扩散速度快。扇型:天气出现逆温层,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烟云在水平方向扩散缓慢,在垂直方向扩散速度小,逆温层下污染物聚集,形成污染。单向扩散型:上扬型和下扩型。地方性风场(下垫面的影响)分类1)山谷风:发生在山区的山风与谷风

26、的总称,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由山谷坡和谷地受热不均匀产生;2)海陆风:海风与陆风的总称,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3)城市热岛风:由城乡温度差引起的局地风。熏烟:逆温层消失后,原来在逆温层的污染物出现向地面扩散的现象。产生条件和机理:清晨太阳升起后,逆温从地面开始破坏而逐渐向上发展。当逆温破坏到烟流下边缘以上时,便发生了强烈的向下混合作用,使地面污染物浓度增大。熏烟过程可一直进行到烟流上边缘的逆温被破坏为止。熏烟过程多发生在早晨810点钟,因地区和季节不同,持续时间一般为0.5-2h。环评工作程序:第一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研究有关文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初步

27、工程分析、环境空气敏感区调查、评价因子筛选、评价标准确定、气象特征调查、地形特征调查、编制工作方案、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X围等。第二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污染源的调查与核实、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检测、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地形数据收集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第三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给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写等。评价等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T2.2-2008),分为三级,一级最高。评价等级确定方法: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

28、%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Pi=(Ci/Coi)x100% 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其他取TJ36中的浓度限值。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U100.5m/s)静风(U100.5m/s)情况污染物在地面浓度的分布: (y=0为下风轴线)最大地面浓度及其位置:对上式求导,令其为0,可得例题:一热电厂,排气筒高度为85m,其SO2的排放速率为100mg/s,风速为 3.5m/s,烟气抬升高度15m,1 =0.919,2 =0.941,y

29、1=0.229,y2 =0.114,e=2.72,求SO2的最大落地浓度和最大落地距离。解:根据最大落地浓度和最大落地距离的公式计算 有效源高He影响因素:气象条件(风速、稳定度、烟气热释放率)卫生防护距离: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无组织排放(面源)的有害气体(大气污染物)自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边界,到居住区满足GB3095与TJ36规定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所需的最小距离。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设置经常居住的房屋。卫生防护距离100m,级差50m;100mD1000m,级差200m。若有多种污染源叠加,则提级。估算模式:是一种单源预测模式,可计算电源、面源和体源等污染源的最大地面浓度,以及建

30、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大点浓度,估算模式中嵌入了多种预设的气象组合条件,包括一些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此类气象条件在某个地区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最大地面浓度大于进一步预测模式的计算结果。对于小于1小时的短期非正常排放,可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简单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在此X围内地形高度不超过排气筒基底高度时,可认为地形高度为0m。复杂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复杂地形。进一步预测模式:1)AERMOD模式系统:三维高斯模型。适用于评价X围小于等

31、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2)ADMS模式系统:三维高斯模型,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3)CALPUFF模式系统:非稳态烟团扩散模型系统,适用于从50公里到几百公里X围内的模拟尺。适用于评价X围大于等于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以及复杂风场下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X围的最大环境影响,分

32、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小时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评价X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第六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噪声定义: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X围内的可听声。噪声分类:1)产生机理分: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2)噪声源特征分:点噪声源;线噪声源;面噪声源。3)产生噪声的环境分:工厂生产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4)噪声随时间的变化分: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瞬态的;周期性起伏的;脉冲的;无规律性的。声音三要素:声源、传播途径、受主噪声的控制:降低声源强度;阻隔传播路径;保护接受器。声速(C)

33、:振动在媒质中的传递速度波长():一声波相邻的两个压缩层(或稀疏层)之间的距离频率(f):每秒钟媒质质点振动的次数,人耳能觉察出2020000Hz周期(T):质点每重复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声压(p):衡量声波传播过程中引起的空气压强的起伏变化量。瞬时声压:某瞬时媒质中内部压强受声波作用后的改变量,即单位面积的压力变化。 有效声压:瞬时声压的方根值通常所说的声压,即有效声压,用P表示。 听阈:正常人刚刚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10-5Pa 即0dB) 痛阈:使人耳产生疼痛感觉的声压(如20Pa 约120dB) 听阈到痛阈,声压的绝对值相差106倍。 声压级(Lp单位dB):用声压比或能量比的对数来表

34、示声音的大小。声压级的分贝数:分贝(dB)是一个相对单位,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0。Lp=10*lg=20*lg式中: Lp对应声压P的声压级,dB; P声压,Pa; P0基准声压(听阈),P0= 2105Pa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空间辐射声的总能量。 声功率级(LW):LW=10*lg,W0=110-12W声强:即单位面积上的声功率,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声能量。 声强级(LI):LI=10*lg,I0=110-12W/m2声强级与声压级的关系:LILP;LILP;=1.226kg/m3;c=340m/sA声级(LA)(理解概念):为了模

35、拟人耳对听觉的反应,在噪声测量仪中安装了滤波器,这个滤波器通常称为计权网络。当声音进入网络时,中、低频的声音按比例衰减地通过,而1000Hz 以上的高频声音则无衰减地通过。由于计权网络是把可听声频按A、B、C、D等种类特定频率进行计权的,所以就把A网络计权的声压级称为A声级, B网络计权的称为B声级,同样有C声级、D声级等,单位分别计为“dB(A),dB(B), dB(C),dB(D)”。等效连续A声级(Leq):在声场内的一定点位上,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 不同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这个声级称 为等效连续A声级,简称等效声级,单位为dB(A)。Leq=10*lg累积百分声级(LN

36、):某测点在规定的测量时间T内,有N%时间的声级超过某一声级值LA时,这个声级值LA称作累积百分声级LN,单位为dB(A)。【对声音的特征值衡量的很重要的指标】当某点噪声级有较大波动时,常用L10、L50、L90来描述该点噪声变化状况。 L10在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 L5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L9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环境噪声预测模型:根据靠近声源某一位置(参考位置)处的已知声级(如实测得到),计算距声源较远处预测点的声级。用 A 声级进行预测时,其预测模式如式: LA(r)=L

37、A(r0)-(Adiv+Aber+Aatm+Aexc)-=式中:LA(r)距声源 r 处的 A 声级; LA(r0)参考位置 r0 处的A 声级; Adiv声波几何发散所引起的A 声级衰减量; Aber遮挡物所引起的A 声级衰减量; Aatm空气吸收所引起的A 声级衰减量,一般情况下可忽略不计; Aexc附加衰减量。【掌握各个变量的物理含义】全空间点源几何发散:I= L=L2-L1=20*lg距离增加一倍,噪声衰减6dB。【重点掌握对于一个全点源的几何发散的噪声的变化量是20倍的log和距离的关系,是线源的两倍】线源几何衰减:I=;L=Lp2-Lp1=10*lg*必考* 噪声的合成:Lpt=1

38、0*lg例题:某市拟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主要噪声源有污泥泵、曝气机、脱水机,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经实测,距离污泥泵、曝气机和脱水机1m处的噪声级分别为80dB(A)、90dB(A)和75dB(A)。该厂西侧有一居民小区,与污泥泵、曝气机和脱水机的距离分别为50m,80m和70m。监测结果表明,该小区现状昼、夜噪声值分别为55 dB(A)和45 dB(A)。试计算污水厂投运后,该宅小区噪声增量是多少dB(A)?小区昼、夜噪声分别是多少dB(A)? 污泥泵脱水机曝气机居民小区50m80m70m解: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后,污泥泵、曝气机和脱水机噪声传播到住宅小区后的声压级分别为:L污泥泵=80-20l

39、g(50/1)=46.0 dB(A)L曝气机=90-20lg(80/1)=51.9 dB(A)L脱水机=75-20lg(70/1)=38.1 dB(A)则,污水处理厂噪声源在住宅小区产生的噪声增量为:Lp=10*lg(1046.0/10+1051.9/10+1038.1/10)=53.1 dB(A)该小区现状昼、夜噪声值分别为55 dB(A)和45 dB(A),则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后,小区昼夜噪声值分别为:L昼间=10*lg(1053.1/10+1055/10)=57.2 dB(A)L夜间=10*lg(1053.1/10+1045/10)=53.7 dB(A)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1) 建设项

40、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2) 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3) 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城市声学环境功能分区根据我国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0类区域。指康复疗养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2)1类区域。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3)2类区域。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4)3类区域。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区域;(5)4类区域。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

41、影响的区域。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防止交通噪声对皱胃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4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带状分布,要求明确)(1)4a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1)将交通干线边界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分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确定方法如下: a)相邻区域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50m5m; b)相邻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35m5m; c)相邻区域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20m5m; 2)当临街建筑

42、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 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划定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划。(2)4b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交通干线边界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分为4b类声环境功能 区划分,方法同上。第七章 生态影响评价种群:特定时间内栖息于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 u群落:生活在某一地区中所有种群的集合。(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指一定时间和空间X围内,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 生态影响评价的目的和原则目的: 制定有效地措施,避免或减轻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影响,有

43、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原则:重点与去全面相结合;预防与恢复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 (含水域)X围,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X围包括长度和面积两个方面】特殊生态敏感区: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 重要生态敏感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 调查要求: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 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 u二级评价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 u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避让、减缓、补偿、重建(注意顺序)生物多样性定量评价: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