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装技术知识

上传人:花****园 文档编号:92329288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7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羽绒服装技术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羽绒服装技术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羽绒服装技术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羽绒服装技术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羽绒服装技术知识(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羽绒服装技术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出口羽绒服装。 本指南重点研究了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4 个主要出口目标市场。 本指南从标签、物理性能检测、化学(安全卫生)性能检测三个大类别入手,分析并找出国内行业与欧洲、美国、日本等目标市场存在的差异和问题,共分析了国外技术法规14 套、国外技术标准27 套、合格评定程序2 套、其他技术准入条件11 套,还对专利、文化、民族(宗教)习惯、绿色消费、市场准入环境要求、订货商要求等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判断,提出了相关注意事项。本指南还将所搜集到的国外相关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判定程序中与我国现行标准差异较大的检测项目指标要求和某些技术规定条款,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在

2、“附录”章节中列出,供读者查询和进行对比分析。 本指南总结了40 个方面的技术差异/门槛,提出了实施完整的羽绒服装标准体系、推行ISO14000 体系认证、建立出口羽绒服装环保、安全健康性能等监控体系、重视国外订货商的合同要求并及时实施理化性能检验等5 套解决方案。 本指南技术资料来源的截止日期为2004 年6 月。 目 录 适用范围 第一章 基本情况概述-1 1、商品名称 2、最新海关统计口径 3、近五年来的进出口额统计 4、近年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 5、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 6、潜在目标市场情况简介 第二章 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与我国的差异-4 1、概述 2、主要差异 第三章 目标市场

3、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与我国的差异-6 1、标签上的差异 2、物理性能检测项目上的差异 3、化学(安全卫生)性能检测项目上的差异 第四章 羽绒服装出口应注意的其他问题-13 1、专利问题 2、文化问题 3、民族(宗教)习惯 4、绿色消费 5、市场准入环境要求 6、订货商要求 第五章 达到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的建议-16 附录-18 1 主要目标市场有关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原文, 以及与我国存在差异部分的中文翻译及解释: 美国部分; 欧洲部分; 日本部分; 2 有关国际标准原文以及与我国存在差异部分的中文翻译及解释: 品质保证指导方针; 羽绒和羽毛测试误差规定; 羽绒服装面料品质检测

4、; 作为羽绒羽毛填充物商品的面料要求; 3 国外解决同类问题的良好操作规范等指导性文件; 4 重点出口企业对本指南的书面意见;(至少5 家); 5 推广本指南的建议; 6 其他 适用范围 出口羽绒服装技术指南主要为出口到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区的羽绒服装生产企业和业务主管、监控等部门提供技术上质量上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对内销生产企业在提高产品品质问题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第一章 基本情况概述 1 商品名称:羽绒服装 2 最新海关统计口径 海关税则号 货品名称 62011210 棉制男式羽绒大衣 62011310 化纤制男式羽绒大衣 62019210 棉制男式羽绒上衣 62019310 化纤制男式

5、羽绒上衣 62021210 棉制女式羽绒大衣 62021310 化纤制女式羽绒大衣 62029210 棉制女式羽绒上衣 62029310 化纤制女式羽绒上衣 3 近五年来的进出口额统计 单位:亿美元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出口额 6.83 4.65 3.42 4.22 3.57 进口额 0.10 0.12 0.05 4 近年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 单位:亿美元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美国 1.57 1.28 1.17 1.48 1.10 欧盟 1.93 1.13 0.70 0.88 1.00 日本 1.33 0.86 0.

6、50 0.72 0.63 韩国 0.74 0.83 0.57 0.39 0.25 注:根据对海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和估算,我国五年来对以上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占当年总出口额的80以上。在以上四个市场我国出口羽绒服装的市场占有率为60以上。 2003 年受禽流感的影响,我国羽绒服装出口韩国略有下降。 5 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 我国是纺织品、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是我国创汇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入WTO 后,随着关税壁垒的逐步减少和取消,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当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羽绒及制品生产国、消费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出口贸易量占据世界羽绒市场80的份额

7、, 2003 年羽绒羽毛及其制品出口创汇达14.7 亿美元,在世界羽绒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羽绒服装是我国出口服装的大类产品之一,它有着产品加工附加值高、适应地域广及穿着保暖、舒适、轻盈方便等优点,深受国外客户和消费者的青睐。生产加工成本低、缝制工艺精良一直是我国出口羽绒服装的主要优势所在。2004 年我国羽绒服装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 至6 月份羽绒服装出口与去年同比增长了66.26%。目前全国羽绒服装生产企业约有3000 多家,其中,承担出口加工任务的大约有1530。一些骨干生产企业的品牌已被中国环境标志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环境标志认

8、证产品”称号。基本上达到了生产及产品的环保、安全、健康要求,在应对国际技术贸易措施方面掌握了一定主动权,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我国一些知名羽绒服装生产企业在采用抗菌、环保纺织面料,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解决羽绒中微生物超标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6 潜在目标市场情况简介 羽绒服装轻盈柔软、保暖性强且易护理,既可作为冬季日常穿着的外套,又可作为滑雪等户外冰雪运动的专用服装,在世界上有关国家和地区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服装产品。通常,当室外温度达到或低于7 摄氏度时,人们便可穿着羽绒服装御寒。因此,羽绒服装的穿着时间往往可以从深秋开始,经过整个冬季,直至来年的初春。相关目标市场羽绒服装穿

9、着的时间跨度及温度范围见表1: 表1 注:上述气象资料根据香港天文台世界各城市气象资料整理。 据网上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羽绒制品普及率正呈现出上升的态势。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70%,美国45%,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均为35%,北欧和东欧均为30%,羽绒服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需求量增长势头较猛。 根据网上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羽绒业在摆脱了2001 年波动后,近两年的出口一直以较大的幅度上升。2003 年中国出口原毛36675 吨,同比下降12.2%;羽绒寝具73849 吨,同比上升61%;羽绒服装4654 万件,同比上升39.2%,创汇达6.83 亿美元,同比上升37%;羽绒睡袋45

10、 万只,同比上升36.4%;创汇共计达14.7 亿美元,与2002 年同比增长33%。从总体上看,2003 年以来,中国羽绒行业出口呈现上升态势。 我国羽绒产品出口的增长,从出口量分析,作为填充料的羽绒羽毛出口量出现下降,而包括羽绒服装在内的羽绒制品出口量却大幅上升。这种变化说明:一是羽绒制品加工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大量向中国转移;二是中国羽绒企业正在努力扩大制品的出口,减少原毛的出口,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表明中国羽绒行业的产品结构正在进行合理化调整,这是羽绒行业技术和管理进步的结果,也预示着行业今后不断发展的良好趋势。 第二章 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与我国的差异 1 概 述 据项目课题组调

11、研了解到,目前涉及羽绒服装产品的国际标准系由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组织制定的。 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是羽绒行业世界性的联合会,其常设机构秘书处设在德国。作为一个国际性仲裁机构,它创建于1953 年。现在IDFB 拥有来自26 个国家的会员,主席团由最主要的消费国代表:德国、法国、日本、美国和两个最大的生产国中国和匈牙利的代表组成。全体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讨论决定基本问题。IDFB 的管理委员会由IDFB 成员国的代表组成,并在两次全体大会之间的每年举行会议。修改、解释并决定羽绒羽毛国际标准的使用及检测方法,认可专门从事羽绒羽毛测试的检测机构和实验室是该组织的两项主要工作。IDFB 确

12、认的测试机构以检验羽绒羽毛产品为主,并按IDFB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检测,如果发生仲裁可被国际羽绒羽毛仲裁委员会推荐,并根据国际标准对羽绒羽毛填充材料进行评价。 2 主要差异 由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技术委员会主持制定并实施的羽绒羽毛品质检验国际标准被称之为“官方分析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术语;检验样品的抽取;羽绒羽毛定量分析(测定绒朵和绒毛重量、绒丝重量、羽丝重量、陆禽羽毛/羽丝重量、杂质重量);羽绒羽毛同种类定量分析(用于鸭、鹅绒混用时的测定);鹅绒、鸭绒定性分析;陆禽羽毛(鸡和火鸡)定性分析;损伤羽毛定性分析;蓬松度测定(Lorch 仪);耗氧指数测定(滴定法);酸度测定(pH

13、值);水分含量测定;羽绒羽毛中油、脂肪的定量测定; 浊度测定;气味测定。另外,国际羽绒羽毛局2004 年版测试规则已开始要求采用自动浊度计对羽绒羽毛样品进行浊度(清洁度)指标测定。以国内目前为羽绒服装国家标准所引用的“水洗羽绒羽毛行业标准FZ/T80001-2002”为例,与其相对照,明显存在一些差异:首先是检验项目比 “官方分析法”提及的少,如酸度测定(pH 值)、损伤羽毛定性分析等检验项目,水洗羽绒羽毛行业标准均未列入。从检验项目的完整性考虑,国内相关标准尚不及国际标准。其次是在具体检验项目的判定方法方面,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也有所不同。如气味测定,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官方分析法”规

14、定是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带螺纹旋盖或夹盖的广口瓶内用室温蒸馏水浸透后,置放在40的循环空气炉内,24 小时取出后开盖进行检测,若有腐败气味,就认为被检样品不合格。而国内水洗羽绒羽毛行业标准则规定,抽取一定量的样品直接放入有盖无味的容器内,在干燥的状态下,由检验人员作嗅觉判断,判定容器内的样品是否有异味。且气味根据强弱分成0(无异味)、1(极微弱)、2(弱)、3(明显)四个等级,只有当嗅觉判断做出大于2 级的结论时,被检样品才能判定为不合格。目前,国内能够采用自动浊度计进行羽绒服羽绒羽毛浊度(清洁度)指标测试的检验机构和生产企业还不多见。另外,国内水洗羽绒羽毛行业标准仿效欧洲标准要求,已将微生物检

15、测的有关项目列入常规检测范围,而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官方分析法” 标准中尚未提及。 为了在羽绒制品的质量控制上与国际接轨,从2004 年5 月1 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了新的羽毛羽绒产品国家标准。GB/T17685-2003羽毛羽绒及GB/T10288-2003羽绒羽毛检验方法新标准是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牵头组织,并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浙江、山东、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共同起草的。新标准中引人关注的是仿效欧洲要求,对羽绒制品新增加了嗜温性需氧菌、粪便链球菌、还原亚硫酸梭状芽孢杆菌以及沙门氏菌四大有害微生物指标的检测,规定当“耗氧量”指标超过10.0m

16、g/100g 时,必须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加强了羽绒制品卫生、安全性能的控制。这一要求甚至高于欧洲标准。此外,新的羽绒羽毛产品国家标准取消了“含绒量”的定义和对“绒子占含绒量”指标的考核,而以国际上通行的“绒子含量”代之。目前国内水洗羽绒羽毛行业标准FZ/T80001-2002 仍使用“含绒量”的定义,这与国外的“绒子含量”定性确实有较大的区别。国内认为“含绒量”即:羽绒羽毛中绒子和绒丝含量的百分比。这是我国羽绒行业自创业至今使用的一个定义, 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几代羽绒业内人士已经认可并沿用了这个定义。然而,国际上的“绒子含量”, 一般特指朵绒含量,即绒子(朵绒)在羽绒羽毛中所占的的百分比

17、,并不包括绒丝。显然,两者在对羽绒制品品质的判定上是存在着差异的。 目前,羽绒服装国家标准仍在引用水洗羽绒羽毛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明显低于羽绒羽毛产品国家新标准。 第三章 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与我国的差异 我国近年来出口羽绒及其制品(包括服装)主要销往美国、欧洲和日本,所以目标市场就以这三大区域和国家为主。目前涉及羽绒服装技术贸易壁垒的国外标准主要有英国BS EN116111651996“羽毛羽绒试验方法”;德国DIN EN12935“羽毛和羽绒安全要求”;欧洲EN18841998“羽毛和羽绒试验方法微生物状态的测定”;欧洲OekoTex Standard 100“生态

18、纺织品标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 “纺织品纤维含量和洗涤保养标签规定”;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纺织和服装产品阻燃性标准”及日本“制造物责任法”等。羽绒服装国内有关标准主要有GB/T142722002“羽绒服装”(国家标准)、FZ/T810022002“水洗羽毛羽绒”(行业标准);FZ/T810012001“水洗羽毛、羽绒试验方法” (行业标准);GB5296.41998“纺织品服装使用说明”(国家标准);GB184012003 “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T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国家标准);GB/T17685-2003 羽毛羽绒

19、及GB/T10288-2003 羽绒羽毛检验方法(国家标准)等。其中美国目前所使用的标准是1999 年制定,2000 年正式实施的。日本的标准是1998 版的。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在上世纪90 年代后期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羽绒及其制品标准,如今已有多年。通过比较,这些国家和地区羽绒羽毛检测项目与我国大同小异,只不过是在判定值方面存在高低之分,在检测手段、方法和检验仪器设备上有一定的差异。我国大部分羽绒及羽绒制品生产企业能够基本掌握和适应适应这些标准和合格判定程序的要求,关键是常规检验项目限定值的设置区别及检验成本高低的问题。 关于羽绒微生物的问题,目前国外的正式标准中只有欧洲标准有这方面的要求,其他国

20、家和地区的标准中尚无专门的微生物限量规定。欧洲标准EN1884-1998 规定了羽绒中四种微生物的检验方法, EN12935-2001 规定了羽绒中四种微生物的限量指标。为了更好地符合实际情况需要,后来发布的EN-12935-2001 标准中在规定了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同时,还设定了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当羽绒样品的耗氧量指标超过20.0mg/100g 时,才检验羽绒制品的微生物状态,符合指标限定值要求的为合格,不符合指标限定值要求的为不合格;而当耗氧量超过50.0mg/100g 时,则可以直接判定该批羽绒为不合格。国内现行的羽绒服装国家标准所引用的水洗羽绒羽毛行业标准FZ/T80001-2002 在参

21、照欧洲标准后,也提出对羽绒羽毛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并确定了与欧州标准相同的限定值。2004 年5 月1 日正式实施的GB/T17685-2003 羽毛羽绒及GB/T10288-2003 羽绒羽毛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则规定当“耗氧量”指标超过10.0mg/100g 时,必须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限定值也与欧洲相同。 目前关键的问题是,2001 年年底我国加入WTO 后,在纺织品和服装对外贸易过程中,越来越受到涉及环保、安全健康方面技术贸易措施的制约。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有关环保及安全卫生方面的检测标准,细化检测项目,对进口纺织和服装产品严格控制。而国内现有产品及试验方法标准与其

22、差距不小,在检测项目上出现缺口,或具体检测指标水平相对偏低。这些情况存在是不利于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产品提高应对国际技术贸易“门槛”能力的。随着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绿色门槛”的不断增高,一些与羽绒服装有关联的安全健康性能指标正在成为我国产品的出口的阻碍,面对这一局面,国内羽绒服装产品标准存在的系统性不强,应对性差等薄弱环节亟待改进。 1 标签的差异 羽绒制品标签是羽绒服装的一个重要外观指标,它以“绒子含量”为主要内容,真实地反映羽绒服填充料的实际成份。欧洲和美国等地区、国家都专门制定了羽绒羽毛的“标签”标准,并作为官方标准发布。明确了羽绒制品不同标签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不

23、同类别羽绒制品的特性, 为消费者提供直观性的介绍。羽绒制品标签在国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产品身份证明。 1.1 欧洲 欧洲对羽绒羽毛填充物的标签,统一用EN12934 标准控制。EN12934 标准于1999 年12 月在德国生效,2000 年起被其他欧洲国家采用。其核心内容是: 标签上必须标明羽绒和羽毛的百分比含量; 标签分为、七个等级; 只有纯的水禽(鹅和鸭)填充物才有资格使用、三个等级; 水禽和陆禽(鸡或火鸡)混合填充物只能使用、四个等级; 其他原料的标注(包括当绒丝在羽绒含量中超过5%时;羽丝和折断羽毛在羽毛含量中超过9%; 出现了经过在加工过的羽绒和羽毛;杂质等)。 标准还规定,填充物达

24、到和级后,若“其他原料”的百分比含量少于5%时,建议这些填充物可标注“新”羽绒羽毛。 欧洲标准规定的各个级别的“其他原料”的百分比含量见表2: 表2 级别 适用对象 “其他原料”的百分比含量 标注方式 或新 纯的水禽(鹅和鸭)填充物 低于5% 羽绒 % 羽毛 % 纯的水禽(鹅和鸭)填充物 5%15% 羽绒 % 羽毛 % 纯的水禽(鹅和鸭)填充物 超过15% 羽绒 % 羽毛 % 其他原料 % 或新 水禽(鹅和鸭)和陆禽(鸡或火鸡)混合填充物 低于5% 羽绒 % 羽毛 % 水禽(鹅和鸭)和陆禽(鸡或火鸡)混合填充物 5%15% 羽绒 % 羽毛 % 水禽(鹅和鸭)和陆禽(鸡或火鸡)混合填充物 超过1

25、5% 羽绒 % 羽毛 % 其他原料 % 水禽(鹅和鸭)和陆禽(鸡或火鸡)混合填充物 特定成份 欧洲标准对水禽类羽绒羽毛填充物名称使用的限定见表3: 表3 填充物名称 羽绒羽毛成分的百分比要求 纯鹅 鹅绒鹅毛必须达到或超过90%,其余为鸭绒。 鹅 鹅绒鹅毛必须在90%以下,70%以上。 其余为鸭绒。 鹅/鸭 鹅绒鹅毛必须在70%以下,50%以上,其余为鸭绒。 鸭/鹅 鸭绒鸭毛必须在70%以下,50%以上。其余为鹅绒。 鸭 鸭绒鸭毛必须在90%以下,70%以上。其余为鹅绒。 纯鸭 鸭绒鸭毛必须达到或超过90%。其余为鹅绒。 欧洲标准对水禽陆禽羽绒羽毛混合填充物名称使用的限定见表4: 表4 填充物名

26、称 羽绒羽毛成分的百分比要求 陆禽 陆禽填充物必须达到或超过90% 陆禽/水禽 陆禽填充物必须在90%以下,50%以上 水禽/陆禽 水禽填充物必须在90%以下,50%以上 水禽 水禽填充物必须达到或超过90% 欧洲标准还规定,在标有“陆禽”的标签上,可直接标明陆禽的种类(鸡或火鸡)。另外,欧洲标准还要求羽绒羽毛标签应当标明填充物的重量。 1.2 美国 美国于2001 年5 月公布并实施了新的羽绒羽毛产品标签指南。其核心内容有: 提出了标签的种类和使用条件。该指南将羽绒羽毛制品分为羽绒产品、羽绒/羽毛混合产品、羽毛/羽绒混合产品和羽毛产品四大类,且规定当羽绒朵绒含量至少达到75%时,方可使用“羽

27、绒产品”标签。另外,在填充物混合的产品中,含量达到或超过50%的成分必须标注在前头。 在“羽毛产品”标签中,如果鸭和鹅的羽毛含量达到了80%,可标明“水禽羽毛”。 当出现杂质含量超出2%;绒丝含量超出10%;羽丝含量超出10%;出现了长于10cm 的羽毛羽干; 陆禽羽毛/羽丝含量超出5%;损坏和折断的羽毛含量超出7%等情况时,这些成份的具体百分比必须在标签上标注。 标签还需标明:羽绒羽毛的种类、含量;耗氧量、蓬松度、混浊度的实测值;绒丝羽丝的数量和填充物重量。 指南对使用织物和其他应当明示的标签,提出了参照执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的有关规定。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属于美国政府官方机构

28、,是执行多种反托拉斯和保护消费者法律的联邦机构。FTC 的目的是确保国家市场行为具有竞争性,并且繁荣、高效地发展,不受不合理的约束。FTC 也通过消除不合理的和欺骗性的条例或规章来确保和促进市场运营的顺畅。一般而言,FTC 的工作主要是阻止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危害的行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纺织品及服装的职责是执行国会通过的标签法规,实施纺织品及服装的专项标签法规。具体法规依据有:纺织纤维标签法案、毛纺产品标签鉴定法案、皮草产品标签法案、纺织服装和某些坯布保养标签 。FTC 要求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要标有成份和维护标签,并且对那些含有未经FTC 认可成份的纺织品服装限制进入美国市场。FTC 还将对纺

29、织品的成份进行分析,以判断提供的成份报告与实际结果是否一致。 美国羽绒羽毛产品标签指南对不同类别标签使用的限定见表5: 表5 标签类别 羽绒羽毛成分的百分比要求 羽绒产品 羽绒含量必须达到或超过75%(75-95%) 羽绒/羽毛产品 羽绒含量必须在75%以下,50%以上(50-70%) 羽毛/羽绒产品 羽绒含量必须在50%以下,5%以上(5-49%) 羽毛产品 羽绒含量低于5% 1.3 日本 为了使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庭用品的规格和品质表示更加正确,从而更好地保护一般消费者的利益, 日本于1962 年制定了家庭用品品质表示法,要求在“供日常生活使用的纤维制品(羽绒制品也属于这一范围)、合成树脂加

30、工品、电器机械器具及杂货工业品”中,对消费者一般难以识别“尤其需要识别其品质的产品”,必须按照标准规定进行表示,产品品质表示的主要内容是:成份、性能、用途、储藏方法、其他关于品质的表示事项以及制造业者、销售业者或表示业者应遵守的事项。与欧洲和美国相同, 日本羽绒制品的标签也根据含绒量的高低区分种类,并要求标明最低羽绒含量、最低蓬松度。 日本羽绒羽毛产品对不同类别标签使用的限定见表6: 表6 标签类别 羽绒羽毛成分的百分比要求 羽绒产品 羽绒含量必须达到或超过70%(70-95%) 羽绒/羽毛产品 羽绒含量必须在70%以下,50%以上(50-70%) 羽毛/羽绒产品 羽绒含量必须在50%以下,5

31、%以上(5-49%) 羽毛产品 羽绒含量低于5% 1.4 国内 目前,我国羽绒服装尚无专用标签。羽绒羽毛填充物的分类和标名不如欧洲、美国和日本技术要求细致、规范和准确。尽管GB/T14272-2002 羽绒服装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在产品品质表示方面执行GB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国家强制性标准,产品必须标明名称、号型规格、绒子种类、含绒量及充绒量等内容,但总体上看,“羽绒”的概念在国内使用的太宽泛,就连新修订并于2004 年5 月1 日正式实施的羽绒羽毛产品国家新标准也只将产品分为羽绒、羽毛两大类,并规定“绒子含量”大于等于30%就可归入“羽绒类”产品的范围,这与国际

32、上目标市场的要求差距不小。羽绒服装生产企业的规模及技术质量管理水平本身差距明显,差的企业可能连标签的基本作用都认识不足,更不要说主动、正确地使用了。一些厂家把含绒量低于50%的服装产品也称之为“羽绒服装”,在产品的定性方面显然不及国外细致、严谨。由于缺乏一定的技术法规约束,更是造成了国内市场监控不力,误导消费者。 2 物理性能检测项目上的差异 根据对国内和国外目标市场的调查,羽绒服装目前所涉及的物理性能检测项目主要有:充绒量、含绒量、蓬松度、织物成份分析、色牢度、织物水洗或干洗后缩率及平整度、织物拉伸/撕破/顶破强度、接缝滑移/强度、织物透气性能、织物防钻绒性能、面料拒水性能等,对这些项目种类

33、和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国内要求和国外目标市场要求在项目设定、指标限定值确定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 国内和国外目标市场羽绒服装物理性能检测项目及内容比较见表7:(国内要求以GB/T14272-2002 和FZ/T81002-2002 标准为依据) 表7 注:关于蓬松度指标检测计量单位的换算说明 目前,国内外羽绒制品和服装蓬松度检测指标计量单位有高度(cm)和体积(cm3)两种,两者通过公式变形,可以进行换算。根据体积公式:V(体积)= S(底面积)H(高),可得出求高公式:H (高)= V(体积)/ S(底面积),其中S(底面积)=1/4D2,(D 为蓬松度检测仪器的内径)。 例1:已知某

34、一白鸭绒样品的蓬松度的高度为15.5cm,且D=24.6cm,求其体积是多少。采用公式为: V(体积)= S(底面积)H(高),即: V = S (1/4D2)H =1/43.141524.6215.5 =7,366.80 cm3 (计算时小数四舍五入,保留四位) 例2:已知某一灰鸭绒样品的蓬松度的体积为6,883 cm3,且D=24.6cm,求其高度是多少。采用公式为: H(高)= V(体积)/ S(底面积),即: H = V / S(1/4D2) =6,883/1/43.141524.62 =14.48 cm (计算时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二位) 3 化学(安全卫生)性能检测项目上的差异 根据

35、对国内和国外目标市场的调查,羽绒服装目前所涉及的化学(安全卫生)性能检测项目主要有: 羽绒有害微生物存量、羽绒水分率、羽绒耗氧量、羽绒残脂率、羽绒清洁度、羽绒气味、禁用偶氮染料、禁用致癌致敏染料、甲醛含量、重金属含量、pH 值、农药残留量、异常气味、有机氯载体、织物燃烧性能、尖锐物质残留等,对这些项目种类和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国内要求和国外目标市场要求在项目设定和指标限定值确定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 国内和国外目标市场羽绒服装化学(安全卫生)性能检测项目及内容比较见表8:(国内要求以GB/T14272-2002 和FZ/T81002-2002 标准为依据) 表8 注:美国将“羽绒气味判定”

36、定为5 级,1 级为最差,5 级为最好。3 级则是合格判定值。 注:关于微生物检测的前提条件,欧洲标准规定当羽绒羽毛的耗氧量超过20.0mg/100g 方可实施;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当羽绒羽毛的耗氧量超过10.0mg/100g 方可实施;我国行业标准则未设前提条件。 以上从羽绒标签、物理性能检测和化学(安全卫生)性能检测三个方面分析了羽绒服装产品国内与国外目标市场在品质检验上的差异。通过对比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标签作用,注重羽绒产品的清洁、安全健康性能,完善检测项目,严格设定限定值是欧洲、美国和日本等目标市场的共性要求。同时,三大目标市场又有各自的侧重点,欧洲市场偏重于生态和微生物检测;美国市场

37、注重细分朵绒和绒丝,强调绒子含量的准确性,并重视对蓬松度指标的考核,因为他们认为蓬松度是与“绒子含量”、“保暖性” 有着直接关联和影响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客户对蓬松度指标有着不同的要求;日本市场的各项检测指标则普遍比较严。与其相比,无论是在检验项目种类的齐全性上,还是在检验指标限定值的设立方面,乃至在标签问题上,国内要求与国外目标市场的要求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差距,需要加以改进。目前,国内仅在羽绒羽毛微生物指标检测要求上比国外严格。 第四章 羽绒服装出口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 专利问题 专利是受专利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

38、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专利具有专有性: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非专利权人要想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同意或许可。专利具有地域性:一个国家依照其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法律的管辖的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外国对其专利权不承担保护的义务,如果一项发明创造只在我国取得专利权,那么专利权人只在我国享有独占权或专有权。专利具有时间性:专利权的法律保护具有时间性,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保护的对象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和欧洲、美

39、国、日本等目标市场还没有专门针对羽绒服装成品的专利保护性措施,但也不排除一些新颖、实用的功能性面料或辅料可能申请了专利保护。国内自行设计的出口羽绒服装若采用进口的面辅料,首先应当了解一下这些面辅料是否属于专利保护的范围,若属于受专利保护的范围,则应当与专利技术的拥有者联系, 在得到允许和办理了一定的手续后,方可使用。在未征得专利技术拥有者同意之前使用了专利产品,很有可能被认为是一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会受到有关法律的制裁,经济利益和企业声誉都会受到损害。 2 文化问题 不同的目标市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欧洲服饰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崇尚浪漫和人文色彩;美国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国家,融汇了世界各大洲的

40、文化,其服饰文化显得风格多样,包容性突出,不同民族能较好地保留着自己的服饰特点;而日本则是一个民族单一、注重传统文化但又不排外的国家,其服饰文化的特点是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与此同时,当今世界服饰文化又有共性,那就是崇尚自然休闲,注重舒适与安全性能和强调服装使用与保养的便利性。这些情况对于从事出口羽绒服装设计生产的企业来说是必须掌握的,应区别使用地区和使用对象,有重点的选择,以便提高产品的针对性。 羽绒服装属于一种功能性服装,承担着保暖护体的重要职责。由于大都是在冬季或冰雪环境中使用, 从服装美学的角度出发,面料色彩的选择可以鲜亮些,色彩搭配上可以丰富些,起到醒目的效果,既能美化环境,又可提高安

41、全保护的作用。由于羽绒服装采用面料、里料、衬料和羽绒羽毛填充料制成,比较厚重,从舒适性和修饰性的角度考虑,羽绒服装的款式设计要合体、材质搭配要轻盈,面料最好能带有防风、防潮和透湿功能。 3 民族(宗教)习惯 羽绒服装的实用功能比较突出,修饰性不太明显,所以一般不会涉及目标市场的民族(宗教)习惯。不过在发展外贸时,应当注重出口产品自身、包装的颜色和图案设计,不要忽视进口国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对色彩的好恶。对进口国的禁忌和喜爱掌握不够,产品设计不能适应进口国的要求,甚至出现进口国家禁忌的商品装潢、颜色和图案,会导致退货、索赔事例。 例如,在商标、图案设计中,日本忌用荷花、菊花和狐狸等图案;法国忌

42、用核桃;欧洲国家忌用警告性、宗教性标志图案以及菊花、黄色蔷薇花、孔雀、猫头鹰、黑猫等图案;拉丁美洲忌菊花;美国忌蝙蝠、乌鸦、菊花、百合花等图案。对于装潢颜色,巴西人忌绿色;日本人忌绿、紫、白色;韩国忌黄色;泰国人忌红色;比利时人忌蓝色;欧洲等国忌黑色、紫色、墨绿色和褐色;在巴西,紫色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颜色,如在产品上配有紫色,就不会受欢迎。这些方面在出口羽绒服设计时的色彩运用上都是应当回避的。相比较而言,美国在服装色彩方面无太大的忌讳,除了黑色常用于丧礼,白色多用于婚礼之外,在日常服装色彩搭配上,其他颜色并无特殊的讲究,但大多数人喜爱鲜艳的颜色。少女喜爱红色和朱红色服装;西南部地区的人们倾向于强

43、烈的单色,如喜欢靓蓝色。在商业上红色不受人们欢迎,因账面赤字用红色表示,代表亏本,有人认为红色代表发怒时的脸色。 在国际上一般来说,每个国家国旗的颜色通常是这一国家民众特别喜欢的颜色,采用对应的色彩进行服装设计,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绿色消费 服装方面的“绿色消费”现在正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在服装穿着方面有了不少新讲究、新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消费者在穿衣问题上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服装穿着的安全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无污染、无危害和有利于健康及环境保护的“绿色服装”已被不少消费者认同,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 所谓

44、“绿色服装”是指服装在选材、生产过程中必须无毒害作用;确保使用安全,并具有一定的护体及保健功能,有利于人体健康;使用中和废弃后易处理,不污染环境。生产无毒害无污染、使用安全健康、处理不影响环境保护便是“绿色服装”的三大构成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为了迎合“绿色消费”, 欧盟在纺织品和服装领域实施了绿色标签认证制度,主要标示两种标签,即欧盟“生态标签”和“生态纺织品认证”。前者是欧盟制定认可的,后者是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检测协会制定认可的。欧盟为此还制定了生态标签认证标准(Eco-label)和生态环保纺织品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这些标准已成为鉴定绿色纺织品服装的重要国际

45、标准,主要是要求相关生产企业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和产品的无毒、无害。“生态标签”的标准涉及纺织品原料、生产、产品本身和耐用性等多方面,“生态纺织品认证”主要关注纺织品本身,前者比后者的要求更严格。我国有关方面专家认为,申请获得这两种标签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生产企业进入欧盟市场意义重大,我国企业应积极申请。 由于羽绒服装是采用特殊材料家禽的羽绒羽毛作为填充物制成的,欧洲、美国及日本、韩国等目标市场对其清洁、安全要求也特别严格,从“绿色消费”的角度出发,出口羽绒服装应该注重“绿色生产”问题,加强各道生产环节的控制,确保产品清洁安全。有条件的企业可申请欧洲“生态标签”和“生态纺织认证”,提高产品的可

46、信度,减少和杜绝退货索赔的现象发生。 5 市场准入环境要求 现在国际纺织服装行业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问题。一些供应商不光重视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而且还要求生产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能够达到国际要求和规定。国内越来越多的出口生产企业开始关心ISO14000 和SA8000 体系认证问题。 ISO14000 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 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通过ISO14000 系列标准的实施 ,可使环境保护工作贯穿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流通的整个过程中,使企业能够自觉地节能降耗,消除污染,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套标准的实施对社会经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

47、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作为一种市场准入标志,获得ISO14000 标准认证的企业将具有更大的市场优势, 难以被其它国家以环保的借口拒之门外。企业将获得走向世界、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减少绿色消费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制约 。 社会责任标准Social Accoutability 8000 或简称SA8000,是由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于1997 年发起,并联合一些欧美跨国公司制定的。该标准的主要精神是要求企业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道义和公德责任。SA8000 标准针对企业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专家们认为,SA8000

48、 是继ISO9000、ISO14000 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具有制约性质的标准,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保障职工权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远见的企业家应未雨绸缪,及早检查本企业和公司组织是否履行了公认的社会责任, 在企业组织运行过程中是否有违背社会道义和公德的行为,是否切实保障了职工的正当权益,便于把握先机,迎接新一轮的世界性的挑战。据新闻媒体报道,自2004 年5 月1 日起,部分欧美国家将开始对一些进口产品强制实行SA8000 社会责任标准认证。一旦这一标准认证与贸易制裁相挂钩,将对我国企业构成新的贸易限制,可能会给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必须引起重

49、视。国内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国际规则适时作出调整,加大贯彻标准的力度,争取主动,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冲破非关税贸易措施的束缚。 现在,通过ISO9000、ISO14000 体系认证,重视实施SA8000 社会责任标准,目前已经成为证明企业管理水平、竞争实力和可信度的重要标志,从事出口羽绒服装生产的企业应当增强主动意识,积极开展ISO9000、ISO14000 体系认证,并关注SA8000 社会责任标准的有关要求,积极应对,进一步完善国际市场准入环境的条件,以便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6 订货商要求 国外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在选择海外供货时主要关注四个方面:即价格、质量、交货期、最

50、低订货量。目前,中国是国外市场最主要的服装供应来源,并且还在增长。国外商人希望中国的供应商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有竞争力的价格。这并不是说价格越低越好,而是指具有最好的性价比。二是有可靠的质量。不仅第一批货,而且每一批货都要求有同一水准的质量。国外订货商在提出产品加工工艺和品质要求后, 经常把供货商提供的,经过确认后的实样作为批量产品的验货依据。实样形式一般为铅封样,它表明在批量性生产之前,供货单位和订货商在产品色彩、款式、面辅料质地和成份、配件的种类和使用、缝制工艺等方面已达成共识。三是合理的交货时间。很多国外公司每个月都会推出新的服装款式和系列,这就要求供货商有快速的生产周期和较大的样品制造能

51、力。四是尽可能长的付款期限。五是最完整的包装。所有货物本身都要求附有识别标签,标签上标有价格。标签上的内容还包括纤维构成、原产地和护理事项。包装箱或包装袋外面要标明箱号、产品数量、颜色、尺寸和收货人。注意这些包装上的细节会使供货商看起来更专业。六是在进入国外市场之前,做好接各种小订单的准备。中国厂商应该留意国外当地公司的采购习惯。如澳大利亚对T 恤衫的要求是每种颜色每样500 件,西班牙每批订单的购货数量一般也不会太多。买家每次落单时,可能要求供应商在同一系列的货品中,提供多种设计稍有不同的色卡。七是希望直接与工厂做生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最好的价格,而且可以使客户的服装设计师与工厂生产负责人直

52、接沟通。此外,国外的服装产品买家一般要求供货商能够快速、准确的提供纺织服装的订货样品,而且要坦诚说明大货与样品之间的差别比例,尽量将不可预见的困难或风险在合同中表达明确,避免纠纷以保持与客户的长期性合作。 第五章 达到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的建议 根据上述对羽绒服装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的分析,及目前国内羽绒服装生产企业和行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当前需要做好的有关工作是: 1 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尽快建立并实施完整的羽绒服装标准体系。 要及时跟踪国际羽绒服装贸易的最新动态,确定与国际先进水平一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的环保、安全健康检验项目和指标,并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发布,用来指导整个行业的技术质量管理。要对现

53、行相关标准进行梳理,按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两大系列分类,统一产品环保、安全健康方面的品质要求和检测要求。国内羽绒服装标准所确立的检验项目必须体现完整性,要尽量涵盖目前国际上和目标市场通行的大类检验项目,适应产品外销质量要求。在确定项目限定值和具体检验方法时,也要力争与国际相关标准和目标市场的技术要求接轨,保持一定的先进性。相关标准发布实施后,要能够起到推动国内纺织品和服装企业“重视环保、安全健康问题,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积极作用, 努力改变我国目前出口纺织品服装遭受技术贸易措施和“绿色门槛”限制的不利局面,尽量减少出口损失,并进一步强化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当前首先要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目标市场接轨,建立并完善羽绒服装专用标签和分级管理制度。建议采纳国际通用方式,根据不同的含绒量,将羽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