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92148298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1言志篇篇目及其作者 / 出处内容思想感情艺术特色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对桃花源环境及桃源人生活的描写寄托了陶渊明向往和平安定美好生活的理想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语言简洁凝练陋室铭刘禹锡(唐代)对陋室的描绘托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意趣和高洁伟岸的情操托物言志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对莲的美好形象及高洁品格的描写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富贵,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托物言志衬托象征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写自己的思想性格、爱好以及生活状况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富贵,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情怀语言质朴、自然白描惠子相梁(庄子)

2、讲述了惠子猜忌庄子想取代其相位而被庄子用言辞反击的故事表现了庄子无心于功名利禄的立场,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比喻巧妙鱼我所欲也(孟子)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表现了孟子的态度: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善用比喻、对比、排比,富于文采和气势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共同点:表达理想追求和意志情趣2战争篇篇目及其出处内容人物形象 / 中心论点艺术特色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以强凌弱,欲以五百里之地交换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不畏强暴,不辱使命唐雎:爱国忠君、智勇兼备、不畏强暴、凛然正气、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秦王:阴险狡诈、骄横狂暴、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前倨后恭通过

3、对话表现人物性格运用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公输(墨子)楚国将要对宋国发动战争,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表现了墨子“非攻”的主张墨子:有勇有谋、能言善辩、镇定自若、不辞劳苦、不怕牺牲、坚持正义、反对侵略楚王:阴险狡诈、欺负弱小、野心勃勃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对话表现人物性格运用比喻进行推理曹刿论战(左传)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是以弱胜强的必要条件曹刿:爱国、深谋远虑、沉着冷静、临阵从容、胸有成竹、英明果断、谋略过人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鲁庄公:目光短浅、急躁冒进、缺乏战争经验、知人善任、虚心请教详略得当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得道多助,

4、失道寡助(孟子)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列举战争的例子论证“人和”的重要性,再谈治国施仁政之道,最后得出结论。文章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本文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运用排比,语句整齐有气势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共同点:三篇记叙文,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主张3山水篇篇目及其作者中心句景物描写思想感情三峡郦道元(北魏)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景色雄伟奇险,清幽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凄神

5、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清幽冷寂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作者被贬之后的怨愤抑郁、孤凄悲凉之情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琅琊山四季之景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随遇而安、自得其乐、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描写了月夜清幽宁静的庭院之景表达了作者寄情于景的旷达心境,寄寓了作者微妙而复杂的心情:被贬谪的悲凉

6、、对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满井游记袁宏道(明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城外郊区初春之景表达了作者钟情于山水,轻视世俗名利的思想感情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朝梁)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描写了山川清丽秀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自在之情,以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观潮周密(南宋)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描写了雄伟的钱塘潮、水军演习和健儿弄潮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潮的雄伟和弄潮健儿高超技艺的赞叹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描写了西湖雪夜素雅、宁静、淡远的景致和游湖人的雅致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处的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

7、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共同点:描写奇山异水、自然景观,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4治国篇篇目及其出处中心句治国思想说理方式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介绍大同社会的特点,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说明广开言路对治国的重要性类比: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设喻,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巧妙地讽喻齐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证了“人和”思想在治国中的重要性类比:以战争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

8、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论证了忧患意识对治国的重要性类比:从有代表性的具体人物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共同点:都体现了治国的思想5 劝谕篇篇目及其作者 / 出处中心句主要内容劝谏方式出师表诸葛亮(三国)诚宜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诸葛亮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刘备的遗志,亲近贤人,远离小人。同时也陈述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取中原的坚定意志直接劝谏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广开言路的重要性比喻

9、类比间接劝谏公输(墨子)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记叙了墨子劝阻楚王进攻宋国的故事比喻类比马说韩愈(唐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以及摧残、埋没人才的强烈的愤慨之情托物寓意共同点:都体现了对在位统治者的劝谏6人物传记篇篇目及其作者 / 出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陈涉世家(史记)记叙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迅猛发展的形势陈胜:有远大抱负,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把握战机、巧作舆论,做事周密,有组织领导能力吴广:勇敢、亲和力强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详略

10、得当隆中对(三国志)刘备为“欲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局势,并制定对策诸葛亮:淡泊名利,有远大抱负,有远见,才华横溢、料事如神,关心国家大事,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刘备:重视人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作者托名五柳先生给自己写的传记,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五柳先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是一个不慕富贵、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隐士语言质朴、自然白描共同点:都有通过正面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7.学习篇篇目及其作者 / 出处内容写法论语十二章课文收录的十二章都和学习

11、、修身有关,或谈学习态度,或谈学习方法,或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以记言的形式直接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虽有嘉肴(礼记)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从不食“嘉肴”就不知它甜美入手,层层深入地阐述了教与学相互促进的道理类比的手法伤仲永王安石(北宋)通过叙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说明后天教育及自身的努力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借事说理孙权劝学(资治通鉴)通过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取得成就后受到鲁肃赞许的故事,表现了孙权善于现身说法以达到目的,也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告诉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会有所长进的道理现身说法送东阳马生

12、序(节选)宋濂(明代)通过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辛劳和艰苦的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告诉人们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多作主观努力夹叙夹议,现身说法共同点:都与学习有关8.民间艺术篇篇目及其作者内容中心句写法口技林嗣环(清代)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生动地再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高度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全文的核心首尾呼应语言简洁、生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核舟记魏学洢(明代)介绍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核舟,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的整体和各个部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景物,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高度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明有奇

13、巧人曰王叔远”的“奇巧”是全文表现的重点首尾呼应语言简洁、生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说明和描写相结合共同点:都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9.生活情趣篇篇目及其作者 出处内容生活情趣写作特色咏雪(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记叙谢太傅在下雪天和子侄们讲解诗文的情景,流露出他对侄女才气的赞赏之情描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营造了一种欢快、融洽、和谐的家庭气氛客观描述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讲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年仅七岁却聪敏过人的故事,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记录陈元方与来客的一段对话,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对话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

14、”展开了一场辩论,表现了庄子智辩、思维敏捷的特点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时,进行了一场朋友之间的辩论,表现出庄子的幽默与诙谐对话机智、轻松、闲适的文字描写共同点:通过记录生活中的事情来反映生活中的情趣或隐含的哲理10.寓言神话篇篇目及其作者 出处寓意、启示或愿望文体形式河中石兽(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清代)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通过庙僧、讲学家、老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文章告诫人们: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笔记小说智子疑邻(韩非子)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应该

15、因为感情上的亲疏而影响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寓言塞翁失马(淮南子)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则寓言启发人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寓言夸父逐日(山海经)表现了夸父无人能比的英雄气概,赞美了他死后也不忘为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神话故事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通过叙述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大败,发怒撞击不周山,使日月星辰移位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和探索、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神话故事狼蒲松龄(清代)讲述了一个屠户归家途中遇狼,经过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不论怎样狡猾终归是要失败的,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一定能取得胜利。寓言愚公移山(列子)通过记叙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同时也说明了要想战胜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寓言共同点:故事寓意深刻,有启发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