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展史1PPT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2112878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2.8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汽车发展史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汽车发展史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汽车发展史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汽车发展史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展史1PPT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页/共49页汽车发展史汽车发展史a pageant of stellar cars in the old days制作人:阮创邮箱:第2页/共49页汽车的起源和发展汽车的起源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早期探索时期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时期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第3页/共49页瓦特在改良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模型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早期探索时期汽车早期探索时期 汽车早期探索时期汽车早期探索时期 第一台蒸汽机 1712年,英国人托马斯纽科门发明了蒸汽机,用来驱动一台抽水机将矿井中的水抽出。被称为纽科门蒸汽机。 17

2、57年,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瓦特被英国格拉斯戈大学聘为实验室技师,有机会接触纽科门蒸汽机,并对纽科门的蒸汽机产生了兴趣。 1763年,瓦特在修理蒸汽机模型中发现,纽科门蒸汽机只利用了气压差,没有利用蒸汽的张力,因此热效率低,燃料消耗大,他下决心对纽科门蒸汽机进行改进。 1769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作,发明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 1774年11月,他俩又合作制造了真正意义的蒸汽机。蒸汽机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并为汽轮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4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早期探索时期汽车早期探索时期尼古拉斯古诺的大炮牵引车 蒸汽汽车的诞生蒸汽汽车的诞生 1769年

3、,法国的炮兵工程师,尼古拉斯古诺将一台简陋的蒸汽机装在一辆木制的三轮车上,准备用它来牵引大炮。 1770年,古诺又重新制成了第二辆蒸汽汽车。该车在拖着一门大炮试车时,由于转向盘过于笨重,致使操纵失灵,在般圣奴兵工厂附近下坡时,撞到兵工厂的墙上,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古诺的尝试给后来者以极大的启发和激励,是古代交通运输(以人、畜或帆为动力)与近代交通运输(动力机械驱动)的分水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试车时就撞到墙上第5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早期探索时期汽车早期探索时期

4、第一辆蒸汽公共汽车沃尔特汉烤克造蒸汽公共汽车(英国1835年) 1786年,美国人约翰菲奇发明了蒸汽动力船。 1804年,脱威迪克又设计并制造了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车还拉着10T重的货物在铁路上行使了 15.7km 。 1808年,英国人理查德特拉唯西克发明了铁路蒸汽机车。 1825年,英国人哥而斯瓦底嘉内制造了一辆蒸汽公共汽车,18座,车速为 19km /h ,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运营。 1831年,美国的史沃奇古勒将一台蒸汽汽车投入运输,相距 15km 格斯特和切罗腾哈姆之间便出现了有规律的运输服务。第6页/共49页奥托的内燃机尼科劳斯.奥古斯特.奥托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

5、-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 尼科劳斯.奥古斯特.奥托(1832-1891)德国工程师,内燃机技术奠基人。 1861年受法国勒努瓦发明的启发开始研究发动机。 1866年提出四冲程内燃机的“奥托循环”理论。 1872年建立滋道依茨发动机制造公司。 1878年展出了第一台实用的四冲程内燃机。第7页/共49页 近代汽车的诞生近代汽车的诞生 1885年,奥托宣布放弃自己所获得的四冲程发动机专利,任何人都可根据需要随意制作。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一个内燃机和加速器安装在一辆三轮马车上。 1886年1月29日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

6、的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 本茨的发明最初被人们所怀疑。当时蔓海姆的报纸把他的车贬为无用可笑之物。本茨的夫人为了回击一些人的讥讽,于1888年8月带领两个儿子驱车实验,他们从曼海姆出发,途经维斯洛赫添油加水,直驶普福尔茨海姆,全程 144km 。这次历程为本茨的发明增添了说服力。因此,本茨的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位女驾驶员,而维斯洛赫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汽车加油站。近代汽车的原型。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在试车第8页/共49页具备了近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

7、管车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带制动手把等。这辆车现保存在慕尼黑科学博物馆内。卡尔.本茨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 卡尔.本茨(1844-1926)德国工程师,世界第一辆汽车设计、制造者。 1878年开始研究新型内燃机 1879年首次研制成功火花塞点火内燃机。 1882年开始尝试把发动机安装在三轮车上 1885年他的三轮车研制成功。 1886年1月29日获得专利,被公认为世界第一辆实用的汽车。 1887年率先把汽车作为商品出售第9页/共49页 德国另一为工程师哥特里布戴姆勒(1834-1900)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

8、力的四轮汽车 1882年,戴姆勒辞去奥托公司职务,与朋友们共同创建汽车制造厂。 1883年,他发明成功了世界第一台高压缩比的内燃发动机,成为现代汽车发动机的鼻祖。 1885年,戴姆勒把它的单缸发动机装到自行车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 1886年,戴姆勒将他制造的排量为0.46L、功率0.82kW、转速650rmin的发动机装在一辆据说由美国制造的马车上,最高车速达到18kmh。这辆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装有汽油机的四轮汽车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哥特里布戴姆勒第一辆摩托车第10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

9、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 汽车的发展完善汽车的发展完善 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促进汽车初期发展方面作出贡献最多的却是法国人。 1888年,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成立,次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差速器; 1891年法国人首次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开发出摩擦片式离合器; 1895年法国人开发出充气式橡胶轮胎; 1898年,路易斯雷诺创建雷诺汽车公司发明汽车传动轴,雷诺1号车采用了箱式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齿轮主减速器; 1902年法国的狄第安采用了流传至今的狄第安后桥半独立悬架; 1913年,法国人安德烈雪铁龙创建雪铁龙公司,发明人字型齿轮; 其次,德国

10、在1893年发明了化油器; 1896年英国首次采用石棉制动片和转向盘。第11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奥斯莫比尔牌(Oldsmobile)轿车福特的汽车流水生产线 汽车的大量生产和销售汽车的大量生产和销售 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使生产销售成为可能。1901年,美国人奥得尔生产和销售了425辆奥斯莫比尔牌轿车,1905年达6500辆,从此开始了汽车大量生产的新纪元。 1913年,福特首先发明了科学设计的汽车流水生产线,并且很快被其它汽车厂商所仿效而风行一时。第12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

11、发展期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期德国大众公司的甲壳虫式轿车福特T型车 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轿车从1908年到1927年共生产了1500万辆,这一大量生产的世界纪录,到60年代才为德国大众公司的伏克斯瓦根牌(Volkswagen)甲壳虫式轿车打破。 据记载,到1923年美国已有23的家庭拥有一辆轿车。第13页/共49页汽车发展史小结汽车发展史小结 1886年,卡尔.本茨的汽车申请专利 1889年,法国人标致发明变速器和差速器 1892年,美国人杜里埃发明化油器 1894年,米其林发明可拆卸式充气轮胎 1902年,盘式制动器专利被英国人获得、鼓式制动器专利由法国人雷诺获得 1908年,福特流水线成立

12、 1911年,车灯问世 1952年,座椅安全带在美国问世 1954年,燃油喷射式发动机问世 第14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 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 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外形、色彩的多样化以及乘坐的舒适性、操纵的便利性。车身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低,车身的整体和刚度增强,其振动和噪声不断下降,车身变化越来越快,各种变型车和选用款式纷纷出现。在这里,回顾一下车身的发展。马车型汽车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1894年德国奔驰的维洛牌1894年法国标致牌小客车190

13、3年福特A型车1910年福特T型车第15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 箱型轿车箱型轿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这种车以其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价格低廉而受到欢迎,并以产量之高而著称于世美国1915年生产的福特T型车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928年生产的雪佛莱 意大利1925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敞篷车第16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 甲壳

14、虫型轿车甲壳虫型轿车 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汽车。 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形。1936年福特公司在“气流”的基础上,加以精练,并吸收商品学要素,研制成功林肯和风牌流线型小客车。此车散热器罩很精练,并具有动感,俯视整个车身呈纺锤形,很有特色。受其影响,以后出现的流线型汽车有:1937年的福特V8型、1937年的菲亚特和1955年的雪铁龙等。流线型车身的大量生产是从德国的“大众”开始的。1933年德国的独裁者希特勒要求波尔舍(1875-1951)设计一种大

15、众化的汽车,波尔舍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波尔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美国 福特 林肯和风牌(1936年)美国 克莱斯勒气流牌(1934年)德国 大众牌1200甲壳虫型小客车第17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 船型汽车船型汽车 美国福特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49年推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的福特V8型汽车。这种车型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溶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象一只小船,所以人们

16、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福特 V8型汽车的成功,不仅仅在外形上有所突破,而且还首先把人体工程学应用在汽车的设计上。强调以人为主体的设计思想也就是让设计师置身于驾驶员及至乘员的位置,来设计便于操纵、乘坐舒适的汽车。美国福特V8型小客车(1949年)美国 通用 旁蒂克博纳维尔维斯达牌小客车(1959年)福特V8车模第18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 鱼型汽车鱼型汽车 船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由于斜背式汽车的背部象鱼的脊背

17、,所以这类车称为“鱼型汽车”。 鱼型汽车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车室宽大,视野开阔,舒适性也好另外鱼型汽车还增大了行李舱的容积。最初的鱼型车是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小客车。196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顺风牌和1965年的福特野马牌都采用了鱼型造型。鱼型汽车存在的缺点:由干鱼型车后窗玻璃倾斜太甚,面积增加两倍强度下降,产生结构上的缺陷。鱼型车还有一个潜在的重大缺点就是对横风的不稳定性。鱼型车发动机前置车身重心相对前移,一般来讲横风的风压中心和车身重心接近。但由干鱼型车的造型关系在高速时会产生一种升力使车轮附着力减小,从而抵挡不佳横风的吹袭,发生偏离的危险。鱼型车的这一缺点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加以

18、克服,例如人们在鱼型车的尾部安上一只翘翘的“鸭尾”以克服一部分扬力,这便是“鱼型鸭尾”式车型。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小客车1963年雪铁龙DS19 鱼型车第19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 楔型轿车楔型轿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人们设想了种种方案,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种楔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象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1963年司蒂倍克阿本提第一次设计了楔型小客车。 当然,作为实用的轿车,不能像赛车那样以牺牲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为代价来换取升力问题的解决,必须统筹考虑两者的关系。最早按“楔型

19、”设计的小轿车是1963年出产的“司蒂保养克阿本提”,尽管它的造型获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但在市场销售中却一败涂地,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原因是它生不逢时,在船型车盛行的年代,人们无法接受与之形成尖锐对比的楔型车。 不过,真正优秀的东西不会总被埋没的,“司蒂倍克阿本提”的楔型设计于1966年和1968年分别被“奥兹莫比尔”和“卡迪拉克”所采纳、继承、发展。从那以后,楔型成为了轿车的首选造型。今天的新型轿车大多采用了这种结构,一般将散热器罩做成窄横宽,发动机罩呈前倾式,行李舱高度加高。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小客车1970年 雪铁龙SM,契型车第20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

20、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注重美观和舒适的时期 子弹头型汽车子弹头型汽车 按说,汽车外形发展到楔型以后,升力问题基本上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人类追求至善至美的心态是永不满足的,当轿车的升力问题基本解决以后,人们又从改变轿车的基本概念上做起了文章,于是,一种新型的轿车多用途轿车(Multi Purpose Vehicle即MPV,或All Purpose Vehicel即APV,我国称之为“子弹头型”)问世了。 MPV不仅在外形设计上集流线型与楔型的优点于一身, 而且在制造加工上引进了当今航空航天的先进技术。两种不同风格的交叉结合,表现出了流线型从以往的短曲线发展成为了长弧曲线。这种造型表现出了未来主义

21、的艺术倾向,线条流畅,色调温和,动感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尚风格。雪铁龙GRAND C4 Picasso第21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时期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时期 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时期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时期 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使汽车排放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公众越来越注意到环境保护问题,各国竞相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规,限制汽车排放物。 最早立法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规定1961年新车应装有防止曲轴箱窜气的装置。1966年以后,又规定新车需符合CO、HC的排放浓度限值(七工况法)。 1971年增加了对NOX的限制。曲轴箱强制通风

22、系统(PCV)、废气再循环系统(EGR)、排气三元催化系统、分层燃烧系统、稀混合气燃烧系统等新措施和新技术不断推出,缓解了汽车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威胁。 节能是汽车技术发展的永恒课题。 1980年,美国公布实行的综合平均燃油经济性法规(CAFE)促进了汽车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寻求其它能源(代用燃料)在汽车上应用的研究也受到广泛注意,特别是甲醇燃料、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燃料已有一定的商业应用。 汽车增多、车速提高以及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进一步关心,促使公众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性。为解决安全性问题,汽车碰撞试验和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成为热门课题。 美国联邦安全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法规,

23、包括汽车碰撞时对乘员的保护、撞击时转向柱向后的位移量限制、车顶抗撞强度和侧门强度要求以及燃油系安全性要求等。 为了满足安全法规要求,汽车设计中发展了可吸收能量的转向柱和前、后保险杠;安全挡风玻璃;软化的仪表板、遮阳板、头枕;强化的前门柱和中立柱;抗撞击的车门等,从而显著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第22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时期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时期 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时期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时期 1956年,美国福特公司率先在轿车上普遍采用安全带,随后其他厂商纷纷效仿,以后则成为法定必装器具。 近年来,安全性又得到新的强调,在车身结构中,提高最

24、接近乘客处的车身骨架结构强度;制动系统中普通采用防抱死系统(ABS),以提高制动效能和制动时的操纵稳定性;撞车时自动吹涨的安全气囊逐步成为轿车的必备装置;各种安全报警装置不断为用户所接受。安全气囊防抱死系统(ABS)第23页/共49页汽车的产生和发展汽车的产生和发展-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快速增长。电子装置的应用改善了排气污染,节省了燃料消耗,提高了驾车、乘车的舒适性。 除了在燃料供给系统中采用电控喷射技术之外,电子控制技术还逐步渗透到内燃机的点火正时、废气再循环、可变配气正时系统中来,

25、并与自动变速器、主动悬架、全自动空调、自动巡航、防抱死制动系统等实现协同控制,组成整车控制网络,控制系统综合化、网络化特点日益明显。 总之,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汽车科技含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第24页/共49页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从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汽车工业历经了规范化的变革,经济危机的打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节制的疯狂发展及市场的空前繁荣,从一国经济走向多国经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充满剧烈竞争的产业。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3个区域是世界汽车生产中心。 一百多年的汽车发展史表明: 汽车诞生于德国

26、,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兴旺于欧洲,挑战于日本。第一次变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第二次变革汽车产品多样化第三次变革精益的生产方式第25页/共49页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单件小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 在欧洲,汽车诞生以后的设计指导思想主要是为了人们的娱乐需求,所以研制的汽车都是轿车,而且是豪华型轿车,售价昂贵,一般人经济条件难以承受,销售市场受到限制,产量不能大幅度提高。另外,汽车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大型机械产品,当时世界上还缺乏大量生产这种大型机械产品的技术条件,不可能形成汽车工业。 这些汽车都是单件生产的。因为买车的都是有钱人,他们不在乎售价,而要求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并希望在订购汽车时能

27、直接制造者联系,有时最高时速多少都由买主来定。有人定做汽车就是为了参加汽车赛,好出名,就像得了赛马冠军的名马的主人那样。所以当时按同一设计制造的汽车,最多不过50辆,当时没有市场调查一说,都是按定单生产。 美国第一辆汽车比欧洲的第一辆汽车晚了7年。但和法国、德国相比,美国是个人口众多、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的大国。独立战争结束了殖发统治,南北战争又扫除了奴隶制和庄园制,西部土地的开发,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的扩大,促进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欧洲资本的流入,所有这些都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1889年美国的经济超过了英、法、德,成为世界最大的工农业国。农业发展的结果,农民埋怨缺乏从农场到市场,

28、能代替自行车和马车的运输工具。第26页/共49页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流水线大批量生产 第一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流水线大批量生产 福特于1903年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提出了将汽车由奢侈品变为人们必需品的主张,要求汽车可靠、耐用、操作简便、售价低廉、使用和维护费用低,即生产普及型汽车。此后,福特致力于普及型轿车T型车的开发。 1908年秋,令人注目的福特T型车隆重问世了。T型车的各种零件被首次设计成统一规格,实现了总成互换;在大型总装车间,钟表制造业采用的总成装配法被他发展成为了由机械传送带运送零件和工具的流水线装配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913

29、年,福特公司在汽车城底特律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T型车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开端,汽车装配时间从12.5h缩短到1.5h,售价从开始的一辆850美元,最后降到360美元。1915年,福特一个公司的汽车年产量就占美国汽车公司总产量的70%,从1908年到1927年,T型车共生产了1500多万辆。福特和他的T型车福特公司的第一条装配流水线第27页/共49页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流水线大批量生产 T型车使福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福特赢得了汽车大王的美誉。同时,T型车成为普通民众的交通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娱乐方式,将人类带入了汽车时代。 福特

30、生产T型车的经验不仅为美国,甚至为世界的汽车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巨大的国内市场造成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克莱斯勒公司(Chrys1er)等汽车公司纷纷建立,最多时全美国曾有181家汽车厂。 这一时期在汽车大规模生产的组织模式上出现了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全能厂模式和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代表的通过专业化协作,由一些汽车制造企业联合起来,建立集中管理和销售体系的模式,并为世界上许多企业所效仿。福特T型车美国农民开着福特T型车送货第28页/共49页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产品多样化汽车产品多样化 第二次变革第二次变革汽车产品多样化汽车产品多样

31、化 当时,欧洲各国的汽车制造厂虽不能在售价上与美国竞争,但它们凭借技术优势,在品种上、车型风格上、道路适应性上以及某些性能上具有特色,因此,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有许多新技术,例如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后置后驱动、承载式车身、节能型微型轿车等,都首先出现在欧洲,从而为欧洲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1966年,欧洲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比1955年产量增长5倍,年均增长率为10.6%,超过北美汽车产量,成为世界第二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到1973年,欧洲汽车产量有提高到1500万辆。世界汽车工业有由美国转回欧洲。 1972年2月17日,甲壳虫车累计生产量达15007034辆,成为世界上最畅

32、销和最流行的车型。 德国大众公司的甲壳虫式轿车德国大众公司的甲壳虫式轿车第29页/共49页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精益的生产方式精益的生产方式 第三次变革第三次变革精益的生产方式精益的生产方式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成为美国军需的一个重要供应地,美国为不景气的日本汽车工业输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 以丰田汽车公司公司为代表的几家汽车公司,将“全面质量管理”和“及时生产系统两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应用于汽车生产。前者要求工人承担更多的责任,把产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后者要求做好技术服务,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推动了日本汽车工业的高速

33、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世界发生两次石油危机,油价的提高使欧美汽车生产厂商纷纷减产,而这时日本却以其小型轿车油耗低的特点博得了消费者的青睐,3年时间里日本汽车出口量翻了一番。 丰田公司在1972年到1976年4年间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 19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达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日本终于成为美国和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日本汽车品牌丰田汽车第一代COROLLA第30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无汽车工业时期创建阶段(19491965年) 成长阶段(19661980年) 全面发展阶段(19

34、812000年) 第31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无汽车工业时期无汽车工业时期 1901年匈牙利商人李恩时从欧洲购进两辆汽车 (Oldsmobile)到上海租界自备使用。 1902年,官拜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用1万两白银购进一辆第二代奔驰牌小轿车作为慈禧六十大寿的贡礼送给了慈禧太后。 1901年上海进口了两辆汽车,这是中国使用汽车的开始。到19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279辆,上海有汽车维修厂29家,天津有20来家。 1927年,沈阳兵工厂以美国万国牌载货汽车为样车,根据中国的道路条件进行改进设计,于1930年试制成一辆75型民生牌载货汽车,接着又试制100型民

35、生牌货车,并进行了小批量生产。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三省,扼杀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萌芽。 至1949年,历年累计进口汽车7万余辆,当时的汽车保有量5万余辆。产品可以说是万国汽车。1930年试制成一辆75型民生牌载货汽车慈禧太后的御用汽车第32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一阶段:初创阶段第一阶段:初创阶段 第一阶段:创建阶段(第一阶段:创建阶段(1953195319651965年)年) 这一阶段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 初创时期的主要成果 建立了一汽这样的现代化汽车生产企业,同时建立了南汽、上汽、济汽、北汽等制造厂,形成了五个汽车生产基地

36、。 汽车生产实现零的突破,初步形成重型、中型、轻型载货汽车、轻型越野汽车和少数轿车品种的生产能力。 积累了一定的汽车制造工厂设计、产品设计经验,培育了一批汽车制造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 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主要格局是形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及一批小型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国产汽车17万辆(其中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汽车工业的筹划汽车工业的筹划 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 五个汽车生产基地的形成五个汽车生产基地的形成第33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一阶段:初创阶段第一阶段:

37、初创阶段 1950年1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莫斯科同前苏联会谈,商定前苏联援助中国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其中包括建设一座现代化载货汽车厂。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 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第34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

38、展历史-第一阶段:初创阶段第一阶段:初创阶段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 1958年5月21日一汽以“仿造为主,自主设计”的原则试制出东风CA71型轿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轿车的历史。东风CA71的标志为一条昂首腾跃的龙和取自苏东坡的字帖的“东风”二字;中网造型来源自传统建筑装饰,尾灯则来自宫灯。为了集中资源生产红旗轿车,东风CA71在生产30余辆后停产。但作为第一次自主设计轿车的尝试,为日后开发红旗轿车奠定了基础。 1958年东风CA71型轿车车型背景:仿制法国西姆卡Vedetee制造商:第一汽车制造厂第35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一阶

39、段:初创阶段第一阶段:初创阶段 1958年6月20日,第一辆井冈山牌轿车试制成功,上级部门宣布附件厂更名北京汽车制造厂。该车装备1.2升4缸发动机,采用后置后驱布局。然而由于质量问题和政治因素,在生产100多辆后停产。井冈山轿车的设计思路与“国民车”概念非常相似,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普及型轿车。 1958年9月28日,凤凰牌轿车试制成功,其名称取意与一汽东风轿车“北龙南凤”相呼应。该车装备仿制格斯M20胜利轿车上的4缸发动机,底盘仿自波兰华沙轿车,车身仿自普利茅斯Savoy。凤凰轿车开启了上海轿车工业的新篇章,为以后生产上海牌轿车奠定了基础。1958年井冈山轿车车型背景:仿制德国大众汽车甲壳虫制

40、造商: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1958年凤凰轿车车型背景:仿制波兰华沙与美国顺风制造商:上海汽车装修厂第36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一阶段:初创阶段第一阶段:初创阶段 1959年一汽制造出国产第一种高级轿车。整车仿制自凯迪拉克、林肯和克莱斯勒车型,重新设计了拥有民族风格的车身造型。宽大的折扇形中网、宫灯式尾灯、司南形轮罩成为红旗的标志性特征。内饰中仪表板涂装福建大漆“赤宝砂”、座椅及门护板选用杭州“都锦生”云纹织锦、顶棚为丝织面料。1959年,红旗CA72型高级轿车定型投产。由于三年困难时期和质量问题的影响,这种红旗第一代产品总共只生产了202辆。1959年红旗CA72型高级

41、轿车车型背景:仿制美国三种豪华车制造商:第一汽车制造厂1965年红旗CA770型1966年红旗CA770投入批量生产,开始全面取代我国引进的前苏联轿车。第37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一阶段:初创阶段第一阶段:初创阶段 进入60年代,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在国家和省市支持下,形成了一批汽车制造厂、汽车制配厂和改装车厂,其中,南京、上海、北京和济南共4个较有基础的汽车制配厂,经过技术改造成为继一汽之后第一批地方汽车制造厂车。 南京汽车制造厂前身是国民政府的枪炮修理厂。 1958年3月,生产出第一辆跃进NJ130轻型载货汽车。 1959年,济南汽车制造厂

42、参照捷克的斯柯达706RT8t载货汽车设计出我国的重型载货汽车。1960年4月,试制成功了黄河JN150重型载货汽车。 第一种国产重型载货汽车黄河JN150 第一辆跃进NJ130轻型载货汽车第38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一阶段:初创阶段第一阶段:初创阶段 1961年,国防科委批准北京汽车制造厂作为轻型越野汽车的生产基地。1962年,试制成功第一辆北京BJ210轻型越野汽车。 1965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历经三轮样车试制、成功开发出我国第一代轻型越野车。北京BJ212型的机动性、通过性、最大车速均比前苏联格斯69有所提高。当年它不仅是县团级以上干部的座驾,也是中国道路上最主要

43、的乘用车型。1965年北京BJ212型越野车第39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二阶段:成长阶段第二阶段:成长阶段 第二阶段:成长阶段(第二阶段:成长阶段(1966196619801980年)年) 先后兴建了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三个主要生产运用越野汽车的三线汽车制造厂;开发矿用自卸车和重型汽车;五个老汽车生产基地为包建、支援二汽、川汽、陕汽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自身也得到一定发展;地方积极建设汽车制造厂,汽车生产的分散局面已几经形成。 汽车工业经过这一阶段的摸索成长,1980年生产22.2万辆,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生产中类汽车

44、累计163.9万辆;汽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发展,生产厂点近200家;1980年大中轻型客车生产1.34万辆,其中长途客车6000多辆;1980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立 川汽和陕汽的建立川汽和陕汽的建立 各省市纷纷发展汽车工业各省市纷纷发展汽车工业第40页/共49页 1964年,国家确定在三线建设以生产越野汽车为主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二汽是我国汽车工业第二个生产基地,与一汽不同,二汽是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创建起来的工厂(由国内自行设计、自己提供装备),采取了“包建”(专业对口老厂包建新厂、小厂包建大厂)和“聚宝”(国内的先进

45、成果移植到二汽)的方法,同时在湖北省内外安排新建、扩建26个重点协作配套厂。一个崭新的大型汽车制造厂在湖北省十堰市兴建和投产,当时主要生产中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二汽拥有约2万台设备,100多条自动生产线,只有1%的关键设备是引进的。二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以自己的力量设计产品、确定工艺、制造设备、兴建工厂的纪录,检验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和相关工业的水平,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上了一个新台阶。1975年东风140型卡车二汽厂址原始地貌 1967年4月1日,二汽在大炉子沟举行开工典礼 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二阶段:成长阶段第二阶段:成长阶段第41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

46、发展历史-第二阶段:成长阶段第二阶段:成长阶段1974年我国第一辆载重400吨大型公路平板车在河北沧州市试制成功。 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北汽和济汽5个老厂分别承担了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二汽、川汽、陕汽和陕齿)的建设任务,其自身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重复生产。据粗略统计,解放牌车型20多家,北京130车型20多家,跃进车型近20家,北京越野车近10家。改装零产件品种增多,厂家增加到2100家。1969年10月,我国第一台32吨矿用自卸车在沪问世 第42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二阶段:成长阶段第二阶段:成长阶段1975年,

47、大型平板车在四川制造成功 汽车工业经过这一阶段的摸索成长,1980年生产22.2万辆,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生产中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汽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发展,生产厂点近200家;1980年大中轻型客车生产1.34万辆,其中长途客车6000多辆;1980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1975年9月,北京牌大型铰接公共汽车行驶在北京公路上第43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19811981 ) 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

48、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把轿车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引进外资,建立合资企业;引进国外

49、产品、工艺和管理方法,实行高起点、大批量的起步方针,很快形成一定规模;企业初步做到按市场机制运行。 建立合资企业建立合资企业 1994 1994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发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轿车生产占主导地位轿车生产占主导地位第44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80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工业不但产品数量不能满足要求,产品结构也以中型载货车为主,“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汽车总局,局长饶斌(兼)1981年9月国务院授权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上海轿车外资合营项目建议书1982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在北

50、京成立1984年1月15日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举行开业仪式1985年3月中国与德国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9月正式开业成立1987年8月国务院北戴河会议讨论发展轿车工业问题,确定一汽、二汽、上海三个轿车生产基地第45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1985年9月,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整车厂-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投产 ,第一批国产切诺基越野车驶下总装线。1992年8月27日,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基地第一批ZX富康轿车组装下线1990年11月20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资合同签字

51、仪式在北京举行,我国最老的汽车制造企业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1986年7月15日,一汽建厂30周年时,段君毅、饶斌、高狄、何光远等同志出席了一汽CA141型新车试生产仪式。解放汽车换型是中国汽车制造业改变产品几十年一贯投制的开始 第46页/共49页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国汽车发展历史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纵观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尽管遭受了各种艰难险阻,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近十几来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加快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定规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体系,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汽车研究、设计、生产、管理的人才,这些都为我国汽车工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汽车强国之路还有多长?汽车强国之路还有多长? 汽车强国应包括以下几个标准: 有几家大型国际化汽车公司 有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 掌握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 在本国和国外汽车市场都有很好的表现第47页/共49页结束结束第48页/共4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9页/共4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