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文山区兴华国民小学99学年度下学期艺术与人文领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2107847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1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台北市文山区兴华国民小学99学年度下学期艺术与人文领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台北市文山区兴华国民小学99学年度下学期艺术与人文领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台北市文山区兴华国民小学99学年度下学期艺术与人文领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资源描述:

《台北市文山区兴华国民小学99学年度下学期艺术与人文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北市文山区兴华国民小学99学年度下学期艺术与人文领(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臺北市區興華國民小學99學年度下學期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計畫編號項目年級內容說明備註一編寫者三年級廖郁琦四年級張鳳如五年級方美霞六年級林蔚欣二背景分析課程目的三、四、五、六年級配合九年一貫暫行綱要撰寫,秉持課程統整精神,採大單元的方式融合教材。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包含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方面的學習,課程的設計,統合了諸多藝術元素,所涉獵的範圍寬廣,兼具知性與感性,顧教學亦多樣化。根據學童身心發展以与技能發展,打破主題軸的界線,每個單元的學習兼具欣賞與實作部份,讓單元內的教學重點均能凸顯,並完整呈現。三學習目標三年級1.描述校園生活印象並透過圖畫表現。2.藉由互動遊戲培養反應力。3.觀察

2、與表現樹的姿態。4.體認樹與環境的關係,養成珍惜愛護大自然的態度。5.以不同藝術技巧表現動物特徵。6.培養同輩之間溝通協調能力。7.認識反覆之美的表現技巧。8.培養溝通、協調、相互尊重團隊合作的集體創作能力。四年級視覺藝術:1.學習媒材的透光性、造形的美感形式与媒材的應用。2.媒材的混合運用与認識集體創作的形式。3.雕與塑的技法、造形的組合與變化与造形色彩的運用。4.造形的扭曲、誇張和變形与各式媒材的應用。音樂:1.分辨管樂器的音色、認識切分音、反復記號与學習二部輪唱。2.認識圓滑線、斷音与欣賞描寫音樂。3.探索聲音的材質與音色、節奏與拍子的聯想与敲奏器物與節奏創作的聯想。4.認識三八拍子、級

3、進與跳進音程与樂曲的表情與節奏。表演藝術:1.肢體的延伸、造形的聯想與影偶的製作與操作。2.語言的節奏、肢體的韻律与情節的發展。3.造形的聯想、角色与環境的塑造。4.情境的模擬與表達、表情的表達與肢體的發展。五年級1.認識傳統偶戲特色,並製作布袋戲的戲偶。2.欣賞布袋戲的藝術。3.培養同輩之間協調、溝通與分工合作的能力。4.透過藝術途徑,對照顧我們的人表達想法与心情。5.體察母親這個角色的心情與感覺。6.增進家人之間良好溝通,建立良好互動關係。7.運用不同的藝術創作形式來說故事。8.探究不同藝術形態表現故事的方法。六年級視覺藝術:1.色彩三屬性與攝影。2.認識繪畫交流後表現的方法,並能以所學分

4、辨繪畫中的差異。3.畢業美展的舉辦與展場布置,應用色彩、造形、文字表達畢業前夕的情感。音樂:1.認識民歌、藝術歌曲、圓舞曲。2.認識中國藝術歌曲與協奏曲,感受中西樂器合奏的美;和絃的認識與聽辨。3.演唱畢業歌曲,並以樂器合奏方式演出;感受歌曲情境,並應用於活動中的配樂。表演藝術:1.整體造形與服裝秀舞臺技巧。2.介紹外國朋友在臺灣的藝術貢獻,以与融合東西方的表演藝術形式。3.表演活動的規畫與演出。四教學材料与教學活動選編原則三年級引導學生主動接近藝術,建立對藝術的興趣,在教學上著重引導學生多方蒐集資訊,建立自己的藝術檔案。也希望藉此擴充學生的美感經驗,提高藝術欣賞的能力。四年級引導學生主動接近

5、藝術,建立對藝術的興趣,在教學上著重引導學生多方蒐集資訊,建立自己的藝術檔案。也希望藉此擴充學生的美感經驗,提高藝術欣賞的能力。五年級藝術與人文包含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和音樂等三方面的學習,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重視能均衡分配與共同配合這三方面的學習。而教學活動能引導學生主動接近藝術,建立對藝術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上著重引導學生多方面蒐集資訊,發展即興創作的能力,也希望藉此擴充學生的美感經驗,提高藝術欣賞的能力。因課程設計必須統合多元的藝術元素,兼具藝文美感的知性與感性,並結合日常生活的經驗作整體編寫,所以教材選擇教學多樣化的康軒版本。六年級一主題統整漸進教學:先訂定大單元主題項目,將音樂、視覺藝術与

6、表演藝術三科學習領域彼此配合,所設計的活動以某一主題為主軸,由各類組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互相配合推展。二彈性連貫教學流程:每學年的每學期十八週的教學時程計算,由三類組領域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分配之,同時產生相關的聯結性、互動性。三主動學習探索創作:課程的安排設計涵蓋知識的探索與創作、審美與思辨的認知、中西文化的充分理解、發揮手腦並用的能力,以培養學童獨立思考與主動學習的精神。四綜合藝術融入生活:將多種藝術元素統整為一體性的活動,此活動即為教育學童具備根本社交的能力、學習協調與溝通的能力、促進兩性和諧。五能力指標三年級1-2-2 嘗試以視覺、聽覺与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像與創作

7、力。1-2-3 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技法的特性与心中的感受。1-2-4 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創作要素,從事展演活動,呈現個人感受與想法。1-2-5 嘗試與同學分工、規劃、合作,從事藝術創作活動。2-2-7 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与對他人創作的見解。2-2-6 欣賞並分辨自然物、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3-2-11運用藝術創作活動与作品,美化生活環境和個人心靈。3-2-12透過觀賞與討論,認識本國藝術,尊重先人所締造的各種藝術成果。四年級1-2-1 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

8、。1-2-2 嘗試以視覺、聽覺与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像與創作力。1-2-3 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技法的特性与心中的感受。1-2-4 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創作要素,從事展演活動,呈現個人感受與想法。1-2-5 嘗試與同學分工、規劃、合作,從事藝術創作活動。2-2-6 欣賞並分辨自然物、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2-2-7 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与對他人創作的見解。2-2-8 經由參與地方性藝文活動,了解自己社區、家鄉內的藝術文化內涵。2-2-9 蒐集有關生活周遭鄉土文物或傳統藝術、生活藝術等藝文資料,並嘗試解釋其特色

9、与背景。3-2-11運用藝術創作活動与作品,美化生活環境和個人心靈。五年級1-3-1 探討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了解他人的作品。1-3-2 構思表現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材技法,完成傳達其感情、經驗與思想的作品。1-3-3 透過各種藝術形式,展現自己的特質,並自我評析。1-3-4 嘗試與探索各種不同的音源含電子樂器,激發創作的想像力。1-3-5 運用樂器為歌曲作即興伴奏,並參與合作。1-3-7 在表演戲劇活動中,表現積極合作態度,並表達自己的才藝潛能。2-3-1 透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的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美感特徵與視覺要素。2-3-3 使用適當的視覺藝術專門術語,審視與說明

10、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與價值。 2-3-4 使用音樂專門術語,描述樂曲的組織與特徵。2-3-5 透過討論、分析、批判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樂曲的審美經驗與見解。2-3-6 參與音樂活動,養成專注聆聽的習慣,並能表達自己的感受。2-3-7 使用適當的表演藝術專門術語,描述自己的觀點。2-3-8 以正確的觀念與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与文化背景。3-3-11 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3-3-12運用科技与各種方式蒐集、分類不同之藝文資訊,並養成習慣。3-3-1 比較本地縣市與其他地區文物、古蹟与民俗文物,並說明其文化特

11、色。3-3-3 運用多種方式蒐集有關視覺藝術之資訊,並養成習慣。3-3-4 運用各種音樂相關的資訊,輔助音樂的學習與創作,並培養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3-3-8 樂於持續參與各類型藝文活動,並養成以記錄或報告方式呈現自己的觀點和心得。3-3-9 分組選擇主題,探索藝術與文化活動相關的議題。2-3-10 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与文化背景。3-3-11 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3-3-13 運用學習累積的藝術知能,設計、規劃並進行美化或改造生活空間六年級1-3-1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1-3-5 結合科技,開發新的創作經驗與方向。

12、2-3-8 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2-3-9 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2-3-8 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与文化背景。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3-3-12運用科技与各種方式蒐集、分類不同之藝文資訊,並養成習慣。3-3-13運用學習累積的藝術知能,設計、規劃並進行美化或改造生活空間。2-3-7 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

13、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与思想的創作。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3-3-13運用學習累積的藝術知能,設計、規劃並進行美化或改造生活空間。3-3-14選擇主題,探求並收藏一、二種生活環境中喜愛的藝術小品:如純藝術、商業藝術、生活藝術、民俗藝術、傳統藝術等作為日常生活的愛好。三 年級 藝術與人文 領域教學計畫週次實施期間主題單元名稱節數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學習目標教學策略與重點教學評量教學資源相關領域、議題能力指標12/132/19學校的一天鐘聲響起1.認識學校活動的描寫與表現。1-2-2 1-2-3 1-2-4 1.演唱歌曲鐘聲響起。2.感受歌曲意

14、涵。3.認識音階上的音:。4.認識附點二分音符。5.透過歌曲感受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活動一】習唱歌曲鐘聲響起1.演唱歌曲並討論歌曲結構。2.認識 音。【活動二】認識附點二分音符1.認識附點二分音符。2.感受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22/202/26學校的一天我們的活動1.認識學校活動的描寫與表現。1-2-4 2-2-7 1.能說出自己與同學在學校的活動情形並分享心情與感受。2.感覺自己與他人的相互關聯。3.喚起校園生活經驗。4.群體的協調、合作、表現能力。5.肢體的展現、模仿能力。6.觀察能力的培養。7.想像力的培養。8.即興反應能力培養。9.肢體的表達能力。【活動一】喚起學校生活經驗1.學生進

15、行討論。2.發表意見。【活動二】猜領袖請你跟我這樣做。2.分享與討論猜領袖活動。【活動三】誰、在何處、做什麼成語接龍。2.三人一組抽取題目,表演給其他同學猜。3.分享與討論。32/273/05學校的一天我們的活動1.認識學校活動的描寫與表現。1-2-2 1-2-4 1-2-5 1.情境想像力。2.聲音的大小、控制能力。3.能夠清楚与靈活的運用聲音表達感情。4.群體的協調、合作、表現力。5.觀察能力的培養,並感覺空間的重要性。6.反應能力的培養和訓練。7.欣賞喋喋不休的波卡舞曲。8.尊重他人与動靜皆宜的態度。【活動一】迴音谷遊戲密碼戰、放開喉嚨。2.進行迴音谷活動。3.分享與討論。【活動二】街頭

16、巷尾。空間漫步。2.進行街頭巷尾活動。3.分享與討論。【活動三】欣賞喋喋不休的波卡舞曲1.聆聽樂曲,教師介紹音樂背景。2.哼唱主題並律動。3.發表感受與分享。43/063/12學校的一天校園生活印象1.認識學校活動的描寫與表現。1-2-1 1-2-2 2.透過創作,感覺與他人的關聯。3.運用媒材,引起豐富的想像力。【活動一】課本作品構圖1.課本學生作品賞析。【活動二】構圖擺擺看1.將學校中的人物与活動器材畫下並剪下備用。2.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構圖特色進行討論。3.分組創作,將之前做好的東西構圖後,黏貼在圖畫紙上並畫上背景。53/133/19學校的一天校園生活印象2.藉由互動遊戲培養反應力。1-2

17、-3 2-2-7 1.上臺發表成果与創作理念。2.欣賞同學的作品。3.高音直笛習奏。4.複習直笛一、指法。5.演唱歌曲再見歌。【活動一】構圖擺擺看1.成果發表。 2.全班共同討論。【活動二】高音直笛習奏1.習奏直笛一、音。2.簡易作曲与演奏。3.認識附點二分音符。【活動三】習唱歌曲再見歌1.聆聽歌曲並討論樂曲結構。2.分辨二拍子與三拍子。63/203/26樹形形色色的樹3.觀察與表現樹的姿態。1-2-1 1-2-2 1-2-3 1.欣賞自然物的特質與美。2.呈現感受與想法。3.探索水墨的技法與形式。4.利用不同工具進行水墨遊戲。 【活動一】觀察生活周遭與校園的樹1.教師引導。2.實地觀察。3.

18、簡易速寫。【活動二】水墨遊戲与技法介紹1.不同的水墨表現技法。2.分辨濃、淡、乾、濕的不同。73/274/02樹形形色色的樹4.體認樹與環境的關係,養成珍惜愛護大自然的態度。1-2-4 2-2-6 3-2-111.以水墨創作呈現個人感受。2.欣賞同儕作品。3.收拾水墨用具。【活動一】水墨畫創作與分享1.教師解說調墨色的方法。2.學生創作。3.欣賞與討論。84/034/09樹假如我是一棵樹4.體認樹與環境的關係,養成珍惜愛護大自然的態度。1-2-2 1-2-3 1-2-4 1-2-5 3-2-11 1.對事物的觀察能力。2.肢體的展現、模仿能力。3.聲音的模仿與運用。4.群體的協調、合作与表現能

19、力。5.情境想像力。6.輕聲歌唱的練習。7.演唱歌曲風之舞。8.認識音階上的音:。9.視唱曲調。10.節奏拍念。11.認識全音符。12.高音直笛習奏:高音 。【活動一】植物模擬活動情境引導。2.肢體模擬與配合道具模擬。3.分享與討論。【活動二】樹的情境模擬活動情境引導。2.情境模擬,植物在遇到這些情形時會有什麼反應。3.分享與討論。【活動三】風之舞演唱與律動1.習唱唱歌曲風之舞。2.認識音階上的音:。【活動四】認識全音符與直笛習奏1.認識全音符。2.直笛習奏。94/104/16樹樹的故事4.體認樹與環境的關係,養成珍惜愛護大自然的態度1-2-5 2-2-6【第一次評量週】1.群體協調合作表現能

20、力。2.肢體展現、模仿能力。3.資料蒐集、整理、討論與呈現。4.培養對情境的想像力与表達能力。5.故事的創作能力。【活動一】樹的故事扮演活動1.教師引導。2.選擇樹的故事來呈現。3.分享與討論。【活動二】老樹的故事1.暖身運動。2.創作一個照顧大自然的故事。3.分享與討論。104/174/23樹一起來森呼吸境的關係,養成珍惜愛護大自然的態度1-2-5 2-2-7 3-2-11 1.欣賞童聲二部合唱曲到森林去。2.能隨歌曲哼唱曲調,並以肢體動作表現曲趣。3.認識合唱歌曲。4.節奏遊戲。5.演唱歌曲來歡唱。6.直笛接龍遊戲。【活動一】欣賞合唱曲到森林去1.聆聽樂曲,教師並介紹歌曲背景。2.認識合唱

21、歌曲。3.音樂律動。【活動二】習唱歌曲來歡唱。1.節奏遊戲。2.演唱歌曲來歡唱。【活動三】直笛接龍1.直笛接龍遊戲。2.直笛曲調創作與接龍遊戲。114/244/30動物嘉年華動物狂歡節5.以不同藝術技巧表現動物特徵。6.培養觀察造形的能力与創作能力。1-2-1 1-2-4 1-2-5 2-2-6 2-2-7 3-2-11 1.欣賞動物狂歡節組曲。2.隨樂曲哼唱主題,並以肢體表現曲趣。3.演唱歌曲龜兔賽跑。4.能以快慢不同速度表現歌曲。5.以動作表現曲調。6.高音直笛習奏:高音 。7.曲調習奏。【活動一】欣賞管絃樂組曲動物狂歡節1.教師引導。2.聆聽樂曲,聽辨並認識樂器。3.介紹聖桑生平。【活動

22、二】龜兔賽跑演唱與律動1.教師引導。2.習唱歌曲龜兔賽跑。3.認識音階上的音:高音 。【活動三】直笛高音 的習奏。1.直笛高音 的習奏。2.曲調習奏。2.音樂教學VCD 125/015/07動物嘉年華動物狂歡節5.以不同藝術技巧表現動物特徵。6.培養觀察造形的能力与創作能力。1-2-1 1-2-2 1-2-3 1-2-4 1-2-5 1.演唱歌曲小牛不見了。2.認識十六分音符。3.對事物的觀察能力。4.肢體的展現、模仿能力。5.聲音模仿、運用、表達能力。6.群體的協調、合作、表現能力。7.情境想像与表達能力。8.肢體展現、模仿能力。9.聲音模仿、運用、表達能力。10.群體的協調、合作、表現能力

23、。【活動一】小牛不見了演唱與律動1.習唱歌曲小牛不見了。2.認識十六分音符。3.以動作表現節奏。【活動二】動物模擬活動一、二、三、動物園!2.模擬動物讓其他同學猜。3.分享與討論。【活動三】動物探索活動烏鴉喝水。2.模擬動物探索道具。3.分享與討論。135/085/14動物嘉年華紙偶劇場節5.以不同藝術技巧表現動物特徵。6.培養觀察造形的能力与創作能力。1-2-2 1-2-3 1-2-4 1-2-5 2-2-61.比較紙材外表差異並描述不同特徵。2.認識、分辨常見的紙材。3.透過摺紙將平面紙張變成可站立的立體。4.了解柱狀體外形根本特徵。5.利用平面增加高度原則製作柱形體。6.了解立體柱形是一

24、样平面的堆高累積。7.將立體造形與動物外表作聯想。8.利用紙材與根本柱狀體製作動物。【活動一】常見紙材與特徵1.認識常見紙張外觀特徵。2.了解不同紙材的差異。3.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紙製品並互相參觀。【活動二】讓紙張立體化1.教師解說讓平面紙張站立的方法。2.製作柱狀體。3.將立體形進行聯想,製作成動物。【活動三】我會做動物1.教師引導與示範。2.學生製作。145/155/21動物嘉年華紙偶劇場5.以不同藝術技巧表現動物特徵。6.培養觀察造形的能力与創作能力。1-2-1 3-2-11 1.利用紙材與根本柱狀體製作動物。2.添加複合媒材以裝飾作品。3.情境想像與表達能力。4.聲音模仿、運用、表達能

25、力。5.群體的協調、合作、表現能力。【活動一】我會做動物1.學生製作。2.添加複合媒材以裝飾作品。3.作品發表與欣賞。【活動二】演出自己的動物狂歡節動物蹲。2.以做好的紙偶搭配音樂來演出。3.分享與討論。155/225/28反覆之美數大就是美8.認識反覆的表現技巧。調、相互尊重團隊合作集體創作力。1-2-5 2-2-6 2-2-7 3-2-12 1.認識根本相關美的形式原理。2.認識反覆。3.從大自然與人為物品中欣賞反覆。4.欣賞生活中含設計性的反覆圖案。5.認識或找出單位形。6.認識並運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7.認識馬諦斯、阿爾曼的創作形式。【活動一】認識並欣賞、討論反覆1.認識反覆的形式。

26、2.欣賞課本圖例並討論。【活動二】認識反覆原理並以單位形創作1.認識二方連續、四方連續。2.找出單位形。【活動三】名作欣賞與討論1.欣賞阿爾曼、馬諦斯的作品。165/296/04反覆之美數大就是美8.認識反覆的表現技巧。調、相互尊重團隊合作集體創作力。2-2-7 1.欣賞作品並明瞭如何製作。2.能舉一反三,說出其他製作方式。3.討論如何做成生活物品。【活動一】作品欣賞與生活應用1.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176/056/11反覆之美8.認識反覆的表現技巧。調、相互尊重團隊合作集體創作力。1-2-1 1-2-3 1-2-4 1.演唱歌曲學唱歌。2.認識C大調音階。3.聽辨上行、下行與同音反覆曲調

27、。4.曲調創作:依指定的節奏創作曲調,進行曲調接唱遊戲。5.高音直笛複習:、和高音、。【活動一】習唱歌曲學唱歌1.習唱歌曲學唱歌。2.以雙手畫出曲調線條。3.聽辨曲調。【活動二】曲調創作與直笛習奏1.曲調創作。2.直笛習奏。4.歌曲伴奏譜 186/126/18反覆之美高高低低反反覆覆8.認識反覆的表現技巧。調、相互尊重團隊合作集體創作力。1-2-2 1-2-3 1-2-4 1.欣賞鋼琴曲給愛麗絲,感受樂曲意境,並認識鋼琴。2.體驗樂曲反覆形式。3.隨樂曲哼唱並律動。4.認識音樂家貝多芬。5.演唱歌曲捕魚歌感受歌曲情境。6.以反覆的曲調為歌曲頑固伴奏。【活動一】欣賞鋼琴曲給愛麗絲1.聆聽樂曲並律

28、動。2.認識鋼琴。3.介紹貝多芬生平。【活動二】習唱歌曲捕魚歌1.習唱歌曲捕魚歌。2.頑固伴奏。3.節奏創作。196/196/25反覆之美大家一起來8.認識反覆的表現技巧。調、相互尊重團隊合作集體創作力。1-2-1 1-2-2 1.對事物的觀察能力。2.肢體的展現、模仿能力。3.聲音的模仿、運用、表達能力。【活動一】事物模擬活動五官做體操。2.事物模擬活動。3.分享與討論。206/267/03反覆之美大家一起來8.認識反覆的表現技巧。調、相互尊重團隊合作集體創作力。1-2-5 2-2-7 【第二次評量週】1.事物觀察力。2.肢體展現、模仿能力。3.聲音模仿、運用、表達能力。4.事物觀察力。5.

29、肢體展現、模仿能力。6.聲音模仿、運用、表達能力。7.群體協調、合作、表現能力。3【活動一】反覆的事物模擬活動剪刀、石頭、布。2.反覆的事物模擬活動。3.分享與討論。【活動二】機器大怪獸小小配音員。2.進行機器大怪獸活動。3.分享與討論。四 年級 藝術與人文 領域教學計畫週次實施期間主題單元名稱節數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學習目標教學策略與重點教學評量教學資源相關領域、議題能力指標1.2/132/19光影魔術師生活裡的光1.培養豐富的想像力與創作能力。1-2-11-2-2 1-2-3。2-2-8 2-2-9 1.演唱二部輪唱歌曲夜景。2.習奏高音直笛音。3.說出對夜晚与夜晚燈光和影子的感覺,並加以

30、討論。4.欣賞照明工具的裝飾功能。5.了解照明工具的演進與生活的關係,並欣賞其美感要素。【活動一】習唱歌曲夜景1.引起動機。2.發聲練習:引導學生自然站立,身體放鬆,以正確的腹式呼吸法練習發聲。3.聆聽歌曲:教師彈奏本曲(或播放教學CD),學生邊聆聽歌曲邊輕擺身體,感覺二拍子的律動。4.拍念節奏。5.視唱曲譜:隨琴聲指譜視唱曲調。6.習唱歌詞。7.詮釋歌曲:討論歌曲的速度(中板)與表情(和緩優美),並引導學生依中板的速度與和緩優美的表情,熟唱歌詞。8.分組或個別表演。9.二部輪唱。【活動二】直笛習奏2.教師吹奏C大調音階(高音至中央音),引導學生聆聽音階中出現了哪些音?哪一個音沒有學過?3.指

31、法練習。4.請你跟我這樣吹。5.曲調習奏:教師範奏,引導學生安靜聆聽。學生用輕念課本第7頁譜例曲調節奏,並按出正確的指法。6.學生視譜吹奏全曲。7.師生可以相互對吹的方式練習,亦可分組吹奏熟練全曲。8.個別或分組表演。【活動三】認識與光有關的各項活動1.蒐集資料、討論。 【活動四】生活中的燈1.欣賞生活環境燈影之美。2.照明工具演進的介紹。【家政教育】3-2-6 3-2-82.2/202/26光影魔術師生活裡的光1.了解光影效果在藝術創作上的應用。1-2-2 1-2-4 2-2-6 2-2-7 3-2-11。1.利用美的形式原理設計燈具。2.能利用現成物製作出燈具。3.能利用作品美化生活環境或

32、配合特殊節慶展現自己的作品。【活動一】設計與製作燈具1.教師提問:想想看,在什麼地方可以放置什麼造形的燈,或什麼日子可使用什麼形式的燈?2.教師可用詢問的方式,提示學生可就如下方向思考:在什麼特別的日子使用呢?哪個地方是你想要美化的呢?空間的大小?燈具的大小?你想用什麼材料來製作?你想設計出什麼樣的造形呢?3.繪製簡易的設計圖。4.利用現成物製作燈具。5.簡易燈罩製作步驟。【活動二】作品欣賞1.作品陳列:教師事先規畫作品陳列場地。2.叮嚀學生勿碰觸他人作品。3.指導學生發表自己的創作理念。4.指導學生發現他人作品的造形之美与特殊表現。5.請學生將作品帶回,並置放於自己原先規畫的地點,以美化生活

33、環境。6.請學生於特殊節慶中使用,體會參與各項民俗活動的意義。【家政教育】3-2-63-2-8 3.2/273/05光影魔術師明亮的音色、空間與音樂1-2-2 1-2-4 2-2-7 2-2-6。2-2-8 2-2-9色,並以肢體動作表現輕騎兵序曲曲趣。2.認識切分音與反復記號,並以肢體動作表現心中有歌。與音樂之感受。4.能利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或配合節慶結合音樂展現自己的作品。【活動一】欣賞管樂曲輕騎兵序曲1.聆聽樂曲。2.認識管樂器並聽辨音色。3.哼唱主題。【活動二】演唱心中有歌與表現律動【活動三】生活中的音樂與燈光1.學生發表參與活動的經驗,例如:大型的慶典活動、結婚典禮、學校裡的音樂

34、藝文活動、歲末感恩會、同樂會等,談談活動中燈光和音樂的特別之處,或令人印象深刻的氣氛效果。2.學生發表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情境,燈光與音樂是如何搭配的。例如:生日宴會中熱鬧活潑的音樂,配上亮麗的燈光,營造出歡樂的氣氛。3.聆聽欣賞過的樂曲,說出對樂曲的感受,討論這些樂曲適合什麼樣的情境?為什麼?4.配合學習單,分組討論班級慶生會的活動流程,適合的音樂与燈光,完成表格。例如:慶生會壽星祈福許願的時刻,播放柔和優美的樂曲愛的禮讚,只開一盞小桌燈,營造溫馨喜悅的氣氛。5.分組報告整體的設計,全體票選出效果最优者,做為活動參考。1.音樂教學CD學VCD 例掛圖【家政教育】3-2-63-2-84.3/06

35、3/12光影魔術師我是奇影俠1.以多元藝術活動展現光影的變化。2.激發豐富的聯想創作力。1-2-1 1-2-2 1-2-4 1-2-5 2-2-7 1.剪影的製作。2.透過光影以肢體展現各種不同的造形与探討光源距離和影子大小的關係。3.利用身體組合成各種光影造形。4.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組合成各種光影造形。5.了解中國与西方皮影戲的起源、歷史。【活動一】光和影1.教師提問:有沒有在陽光下玩過手影遊戲?影子和手勢有著什麼樣的關連呢?想不想做出和影子一模一樣的剪影,玩玩光影的遊戲呢?2.說明製作剪影的方式:以3個人為一組,其中一人的側面緊靠著貼在黑板上的西卡紙。另一人以手按著西卡紙,以防掉落。一人

36、手拿著鉛筆,依據所投影同學的側面畫下輪廓。完成之後,以此方式進行另外兩位學生的剪影。剪下剪影,以另一張西卡紙製作身體並黏貼。以報紙捲成直筒狀當成支架。3.學生拿出自己製作的剪影,在螢幕後面和自己對話。學生交換製作的剪影,相互展示自己所製作的成果。4.猜猜我是誰:學生依序到螢幕後面展示自己的影子造形,每個學生展示的時間以30秒為限。【活動二】和光影玩遊戲1.將學生分組(約56人一組)。各小組輪流至布幕後,利用身體動作組合出一種造形。2.讓其它各組猜猜看,他們是怎麼完成的?3.學生依序上臺展示帶來的物品。4.這又像什麼:學生每3人為一組,每一組依序上臺展示。5.創意大考驗。【活動三】世界各國皮影戲

37、介紹1.中國皮影戲的起源。2.印度皮影戲介紹。3.土耳其皮影戲介紹。4.印尼皮影戲介紹。【家政教育】3-2-6 3-2-85.3/133/19光影魔術師牽影弄情1.以多元藝術活動展現光影的變化。2.激發豐富的聯想創作力。1-2-1 1-2-21-2-31-2-41-2-5 2-2-71.製作簡易的紙影偶。【活動一】動手做紙影偶与舞臺1.根本造形的介紹:教師說明任何物體,皆是由根本五種造形所構成,教師可舉例說明,製作紙影偶的效果,就在於是否能抓住人物外型上的特徵。2.製作紙影偶的步驟:畫出要製作的人物或動物,用剪刀剪下,找出紙影偶的支點,以膠帶黏上摺疊式吸管。3.製作三個關節的紙影偶:為使操作紙

38、影偶更為靈巧方便,以兩支吸管連接在一起,增加操縱桿的長度,利於方便操作。4.舞臺製作。【活動二】影偶展演1.討論与操作練習。 (每組以56人為佳),各組分別討論所要呈現的故事內容。3.呈現時可以多運用、結合之前學過的音樂、歌曲、視覺作品(道具、布景等)來豐富呈現內容。4.小小呈現:裝飾舞臺,按照順序各組上臺表演。5.心得分享。【家政教育】3-2-6 3-2-86.3/203/26小水滴的旅行水滴與小溪1.觀察河流的動態與不同的風貌,以身體和音樂節奏、線條表現水的動態。2.培養關心生態環境的態度。3.培養珍惜水資源的態度。1-2-21-2-31-2-41-2-5 2-2-71.能利用不同的節奏型

39、完成過關斬將的遊戲。2.創作不同節奏型並拍念節奏名。3.利用學過的音直笛演奏。4.演唱歌曲清溪水慢慢流。5.欣賞鱒魚五重奏,並認識其中的樂器編制。【活動一】朗讀童詩可愛的小水滴1.咬字練習。2.詩的朗誦。【活動二】習唱歌曲水滴與小溪1.引起動機。2.聆聽歌曲:聽歌曲輕擺身體或打拍子,感覺是幾拍子樂曲?(二拍子)3.發聲練習。4.認識斷音:引導學生隨琴聲唱出曲調與,唱到圓滑音時,雙手畫弧線,以感受圓滑、連結的感覺;唱到斷音時,手指在桌上輕快跳動,以感受輕巧、較短的感覺。5.討論歌曲結構:全班討論並發表。(名)。7.演唱全曲:特別注意有圓滑音与斷音的地方,並請學生說出其不同与演唱方法。【活動三】童

40、詩可愛的小水滴的表達1.全班安靜下來後,引導學生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包括短音的滴,長音的咻、重複音的唏唏嗦嗦、撲通撲通、嘩啦嘩啦等,並變化其節奏。2.教師以掌拍手、手掌拍胸、手指敲打桌面、腳踩踏地板等,發出不同節奏的聲音,讓學生分辨不同聲音的感覺。3.教師提醒學生回憶生活中曾經出現的水的聲音,並引導學生嘗試模擬那些聲音,嘗試哪些聲音可以参加詩的朗誦中,增加朗誦的趣味和想像。4.引導學生個別肢體表現詩句含義。5.詩的聲音與動作。6.分組呈現並互相觀摩。7.分享與討論。CD例掛圖譜【環境教育】1-2-11-2-2 7.3/274/02小水滴的旅行水滴與小溪1.觀察河流的動態與不同的風貌,以身體和音

41、樂節奏、線條表現水的動態。2.培養關心生態環境的態度。3.培養珍惜水資源的態度。2-2-62-2-71.能利用不同的節奏型完成過關斬將的遊戲。2.創作不同節奏型並拍念節奏名。3.利用學過的音直笛演奏。4.演唱歌曲清溪水慢慢流。5.欣賞鱒魚五重奏,並認識其中的樂器編制。【活動一】過關斬將與直笛演奏1.拍念節奏。2.創作与直笛吹奏。【活動二】習唱清溪水慢慢流1.習唱歌曲清溪水慢慢流:請學生討論發表清溪水慢慢流,一路經過萬物的情形。2.聆聽歌曲:聽歌曲輕擺身體或打拍子,感覺是幾拍子樂曲?(三拍子)3.發聲練習:以哼唱全曲曲調。4.討論歌曲結構。5.拍念節奏:注意曲中停留記號出現的位置,唱唱看並討論,

42、應延長多久比較適當。6.視唱曲譜。7.習念歌詞:依節奏念出歌詞。8.討論詞曲意涵,鼓勵說出在詩歌朗誦時的意境与體驗,共同分享。9.習唱歌詞:演唱時,注意歌詞的涵義,並用心唱出其代表意義。10.心得分享:討論溪水一路走來所經歷的事物並想像、分享其心情故事。11.心情故事分享。【活動三】欣賞鱒魚五重奏1.複習歌曲清溪水慢慢流,感受清澈溪水輕輕流經的情境。2.聆聽鱒魚五重奏第四樂章:發表感受、聯想情境、樂曲介紹。3.哼唱主題。CD,請學生第一次聽見主題曲時,隨音樂哼唱,或打出拍子。第二次聽,配合主題表演肢體創作,主題結束後即坐下。5.介紹變奏曲。6.認識樂器。7.認識舒伯特。CD3.音樂譜例掛圖4.

43、歌曲伴奏譜【環境教育】1-2-12-2-1 4-2-18.4/034/09小水滴的旅行岸邊的生活1.觀察河流的動態與不同的風貌,以身體和音樂節奏、線條表現水的動態。2.培養關心生態環境的態度。3.培養珍惜水資源的態度。2-2-62-2-73-2-111.能從蒐集的資料中,了解住家附近的河川。2.了解水對自然与人類的重要。3.從名家畫作中,欣賞不同的表現方法。4.了解集體創作的各種方法。5.運用認知与想像,彩繪河川。6.能與同學共同創作。7.培養愛惜水資源的態度。8欣賞作品,發表創作心得。活動一】了解住家附近的河川1.請學生討論住家附近的河川並發表。【活動二】畫作欣賞集體創作的介紹1.詢問學生,

44、你看過哪些畫家畫過河岸風光呢?(學生就自己所知,提出來與同學分享。)2.教師說明以河岸風光或河邊活動為主題的作品非常多,本課介紹兩幅作品:河邊清晨、養鴨人家。3.詢問學生,換作是你,你想要表現河川的哪個局部呢?4.詢問學生想想看,如果把每個人的作品合併在一起,該是多麼豐富又有趣的景象啊!可以用什麼方法合併呢?如果想合併作品,要注意哪些事項呢?5.介紹集體創作方式。6.討論用哪一種集體創作方式比較好?【活動三】彩繪河川風情1.討論混色法和重疊法。2.構圖。3.彩繪。【活動四】作品修正与欣賞1.同組同學的作品連接起來,在色彩、內容上作一整理,儘量銜接自然。2.全班作品連接起來,稍作修正。3.用紙膠

45、帶從背面黏貼,才不至於破壞作品。4.布置在教室四周或走廊的牆上,大家欣賞。5.討論作品中混色法和重疊法的運用,与空間的配置。6.發表作品中的優缺點。7.發表自己創作的感想。【環境教育】2-2-1 4-2-1 9.4/104/16小水滴的旅行幫助小水滴將視覺与觸覺的聯想以形色与音樂、肢體表現出來1-2-21-2-31-2-41-2-5 2-2-71.藉由討論活動,培養故事創作的能力。2.運用豐富的聲音表情變化,朗讀故事。3.學習讀者劇場的創作与演練方式。4.與同學合作,共同完成表演。【活動一】讀者劇場1.讀者劇場說明与分組:教師講解什麼叫做讀者劇場,並做簡單的示範。2.請學生參考小水滴旅行的故事

46、,討論小水滴之後可能遇到的遭遇。請引導至與環保議題有關的話題,例如:河川的汙染、破壞河川土石等。3.說明完畢之後,即可讓學生開始討論。4.教師以課文中的詩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討論如何預防溪水的汙染,以与如何恢復溪水的美麗。教師以課文中的詩句為引導,讓學生根據討論的內容,發展各組的故事,並將故事寫下來。5.演練修飾:演練之前,請教師先帶領學生做發聲練習与聲音表情變化等活動,讓學生將聲音暖開,並且提供一些情緒變化讓學生參考。6.各組分別演練。教師協助學生分配角色,並給予建議。7.朗讀表演。8.分享與討論:哪一個人的聲音表情變化最豐富?你可以模仿他做一次嗎?怎麼做可以更好?誰的表現比較好?為什麼?哪一

47、組的故事你比較喜歡?為什麼?【環境教育】1-2-11-2-2 2-2-1 4-2-1 10.4/174/23奇妙的聯想像什麼?做什麼1.學習以不同的角度觀察物品,並從中發現趣味。2.激發豐富的聯想創作力。1-2-1 1-2-2 1-2-3 1-2-4 【期中評量週】1.比較歸納出物體外型輪廓或外表肌理的異同,並做聯想。2.欣賞以自然物為媒材的藝術創作品。3.能留心生活環境中自然景物和人造物的特徵並做聯想。4.能依據物品特徵做創作聯想。5.利用外表彩繪或以媒材本身做增、減方式創作。【活動一】比一比,哪裡像?1.比較物體外型輪廓与外表肌理的異同。【活動二】我帶的東西像什麼,就做什麼1.教師先以課本

48、上的圖例說明做為引導,讓學生能透過欣賞學習如何掌握以物品外型、肌理或色彩特徵來創作的作品。2.教師請學生說出他們所記錄生活環境中自然景物或人造物的特殊造形,展示收集在生活周遭能引發外型聯想的小物品,並請他們說說看,它們像什麼?為什麼?3.教師接著引導學生並提問:這些小物品還像什麼?為什麼?4.讓學生從他們所帶來的物品中,選擇其中的一個,並確定除了自己的物品名稱以外最像什麼?5.讓學生想一想,如果在他們所選擇的物品增加什麼或去掉什麼,能夠讓它看起來更像呢?6.讓學生先嘗試畫出完成後的草圖,並記錄要去掉的局部或要增加的東西与接合的方式。【活動三】物品大變身1.教師先問學生們是否依照所設計的草圖,將

49、需要在物品上添加的修飾物以与所要運用的工具帶來?2.再次檢視學生的操作工具是否恰當,是否配合製作時的實際需要。3.指導學生開始製作。4.讓學生欣賞彼此的作品、分享心得。5.讓學生想一想,假如換成我用對方的材料來製作聯想物時,我會把它做成哪些不一樣的東西呢?【人權教育】1-2-1【性別平等教育】3-2-2 11.4/244/30奇妙的聯想看一看!像什麼東西1.學習以不同的角度觀察物品,並從中發現趣味。2.激發豐富的聯想創作力。1-2-5 2-2-7 1.透過物品的造形,運用想像力創造一個角色。2.培養物品聯想力与想像力。3.藉由使用物品增進表現能力。【活動一】尋找小精靈1.暖身活動。2.探索活動

50、:討論物品的造形,看起來像什麼?仔細看看周遭的物品,它們哪裡看起來像是一張奇妙的臉。3.將學生分組,準備探索。每組以34人為佳。探索結束後,讓學生按照組別討論,如何運用肢體表現(演)自己組的物品。4.呈現時,可以每組派代表上臺表演或是全組一起表現。5.分組呈現与討論:可以個人呈現,呈現時以選美大會的方式,讓學生上來自我介紹与才藝表演。12分鐘以對話与事件分組呈現。7.大家討論覺得哪組最好,還可以怎麼做讓他更好?周遭還有沒有東西可以變成臉?同一個物品還有沒有其他的表現方式?【活動二】物品的聯想与表現1.物品的聯想与表現:教師拿出準備之物品,示範物品的可能性与如何表現。2.規則說明:表演的同學不可

51、以只說這樣物品像什麼,而是要將它的功能表現出來,直到其他學生猜出來為止。例如:掃把可以聯想成吉他,請學生直接上來彈奏,而不是說掃把像吉他。每樣物品操作到學生沒有想法為止。3.為求趣味性与競爭性,教室可將學生分作數組比賽,以刺激更多的聯想。4.分享与討論。【人權教育】1-2-1【性別平等教育】3-2-2 12.5/015/07奇妙的聯想物品劇場1.學習以不同的角度觀察物品,並從中發現趣味。2.激發豐富的聯想創作力。1-2-52-2-71.啟發對物品的想像力,並實質化成為戲偶。2.物品操作能力与表現力。【活動一】超級變變變1.製作物品偶:將學生分組。(每組以56人為佳)指導學生發揮想像力,想一想要

52、如何組合物品,製作出獨一無二的物品偶。2.各組先將偶的頭部製作好,並檢查眼睛是否黏貼妥當。3.偶的身體与手、腳等可以運用其他物品(手帕、寶特瓶等)來製作。4.分組討論与操作練習。5.小小呈現:布置教室,讓教室成為小小劇場,按照順序各組上臺呈現。6.心得分享:製作物品偶与表演的心得分享。討論哪一組的表現最能發揮創意,突出物品偶的特色。7.引導學生發現表演時,聲音是否能夠幫助物品偶的呈現。【人權教育】1-2-1【性別平等教育】3-2-213.5/085/14奇妙的聯想聽一聽!像什麼聲音將視覺与觸覺的聯想以形色与音樂、肢體表現出來。2-2-71.透過敲奏不同的物品,發現不同的音色。2.運用不同的物品

53、,敲奏自創的節奏。3.分辨不同材質製作的樂器有不同的音色。【活動一】聽一聽!像什麼聲音?1.音色的探索。2.節奏創作。【活動二】習唱森林之歌1.聆聽歌曲:教師播放森林之歌,學生隨歌曲擺動身體,並說出對歌曲的感受(例如:輕快活潑、曲調優美等)。2.歌曲背景:教師介紹森林之歌是奧地利的民歌,原為兒童的遊戲歌,歌詞因各地區遊戲活動的內容而不同。3.認識停留記號。4.習唱歌曲森林之歌。5.習唱歌詞。6.歌詞創作:想像歌曲的意境,以森林或山谷常出現的聲音(例如:動物的叫聲,或大自然的風雨聲)替換B段歌詞來演唱。分組上臺表演,票選最有創意的一組。7.聽辨音色:教師敲奏不同材質的樂器,提問音色有什麼不同?並

54、鼓勵學生發表對樂器音色的感覺。8.引導學生閉目聆聽不同樂器的音色,說出是什麼樂器、什麼材質製造的。9.學生選擇不同的節奏樂器,敲奏三拍子的節奏,為歌曲做頑固伴奏。CD2.音樂譜例掛圖【人權教育】1-2-1【性別平等教育】3-2-2 14.5/155/21奇妙的聯想聽一聽!像什麼聲音將視覺与觸覺的聯想以形色与音樂、肢體表現出來。1-2-2 1-2-41.隨樂曲哼唱曲調,並以線條圖形、肢體動作表現曲趣。2.認識輪旋曲的形式。3.認識木琴。4.分辨34與44拍子之不同節奏。5.鼓勵學生用肢體表現不同的音樂感受。【活動一】欣賞動物狂歡節組曲化石1.播放教學CD化石A段(1 17小節)樂曲,引導學生聆聽

55、,並提示學生自由聯想一個動作感應木琴硬直的節奏。(例如:機械人、殭屍跳躍)2.教師揭示根本點、線、面的圖形,表現音樂的要素。3.教師以直笛或鋼琴自由奏出片段曲調,提示學生以肢體動作或以手的上下變化,來表現曲調的圖形。4.播放化石教學CD全曲,引導學生仔細聆聽,並依照課文曲調線條圖形,感受本曲幾個不同段落速度、節奏的變化和曲趣。5.再次播放化石音樂,引導學生隨曲調線條作肢體律動,並說出對樂曲的感受。6.樂曲背景簡介。7.哼唱主題。8.認識輪旋曲。【活動二】習唱白鷺鷥1.引起動機:教師展示白鷺鷥的照片或圖片,提問學生是否曾看過白鷺鷥在天空翱翔或悠然漫步在溪河邊,並提示學生白鷺鷥是一種益鳥,為農民們除害蟲。2.習唱歌曲白鷺鷥。3.討論歌曲結構。4.詮釋歌曲。5.直笛習奏。6.練習裝飾音的吹奏,注意手指要輕巧快速,運氣要輕盈輕柔,聲音才會好聽。CD3.音樂譜例掛圖4.歌曲伴奏譜【人權教育】1-2-1【性別平等教育】3-2-215.5/225/28我做了一個夢繽紛的夢1.將印象深刻的夢境以創新方式表現出來。2.啟發兒童從生活經驗中,豐富創造的想像力。3.擴展藝術想像的視野。1-2-2 1-2-3 2-2-71.演唱歌曲繽紛的夢。2.以適當表情詮釋歌曲。C大調音階。4.認識38拍子。5.複習連結線與圓滑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