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92057654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中国测井技术的开展方向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测井技术开展已愈来愈迅速,高分辨阵列感应、三分量感应和正交偶极声波等新型成像测井仪为研究地层各向异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新的过套管井测井仪器,如电阻率、新型脉冲中子类测井仪、电缆地层测试及永久监测等现代测井技术可以在套管井中确定地层参数,精细描述油藏动态变化;随钻测井系列也不断增加。通过介绍国外如斯伦贝谢、哈里伯顿、阿特拉斯、康普乐、俄罗斯等测井新技术的测量原理和局部仪器结构,寻求我国测井技术的差距和缺乏,这对于我国当前的科研和生产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1测井新技术油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测井是确定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的

2、重要手段。国外测井技术领先者是斯伦贝谢、贝克阿特拉斯、哈里伯顿公司三大测井公司。1.1电阻率测井技术1.1.1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哈里伯顿的HRAI-X由1个发射器和6个子阵列接收器组成,每个子阵列有1对接收器(主接收器和补偿接收器)。线圈间距选择上确保子阵列接收器的固有探测深度接近设计的径向探测深度,所有子阵列接收器均位于一侧,具有5个径向探测深度和3个工作频率。除了感应测量外,还采集自然电位、泥浆电阻率和探头温度。1.1.2电阻率成像测井把由岩性、物性变化以及裂缝、孔洞、层理等引起的电阻率的变化转化为伪色度,直观看到地层的岩性及几何界面的变化,识别岩性、孔洞、裂缝等。电阻率成像有FMI、A

3、IT及ARI等。斯伦贝谢的FMI有四个臂,每个臂上有一个主极板和一个折页极板,主极板与折页极板阵列电极间的垂直距离为5.7in,8个极板上共有192个传感器,都是由直径为0.16in的金属纽扣外加0.24in的绝缘环组成,有利于信号聚焦,使得钮扣电极的分辨率达0.2in,测量时极板被推靠在井壁岩石上,小电极主要反映井壁附近地层的微电阻率。斯伦贝谢或阿特拉斯的AIT是基于DOLL几何因子的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对单一发射线圈供三种不同频率交流使其在周围的介质中产生电磁场,用共用一个发射线圈的8对接收线圈检测感应电流,从而可以求出介质的电导率。ARI是斯伦贝谢基于侧向测井技术推出的,可以有效的进行薄层

4、、裂缝、储层饱和度等地层评价。1.1.3三分量感应测井三分量感应用于电性各向异性地层测井,Bak-erAtlas的三维探路者3DEX,用三对相互正交的发射-接收线圈对,采集5个磁场分量Hxx、Hyy、Hzz、Hxy、Hxz。这些信息可导出地层的水平电阻率(Rh)和垂直电阻率(Rv),从而可描述地层电阻率各向异性。斯伦贝谢的多分量感应测井仪有一个三轴发射器和两个三轴接收器,每个线圈系都含有一个常规的z轴线圈和两个横向线圈,形成正交线圈系。1.2声波测井技术声波测量能揭示许多储层与井眼特性,可以用来推导原始和次生孔隙度、渗透率、岩性、孔隙压力、各向异性、流体类型、应力与裂缝的方位等。声成像测井是换

5、能器发射超声窄脉冲,扫描井壁并接收回波信号,采用计算图像处理技术,将换能器接受的信号数字化、预处理及图像处理转换成像。斯伦贝谢的SonicScanner将长源距与井眼补偿短源距相结合,在6英尺的接收器阵列上有13个轴向接收点,每个接收点有个以45°间隔绕仪器放置的8个接收器,仪器总计有104个传感器,在接收器阵列的两端各有一个单极发射器,另一个单极发射器和两个正交定向偶极发射器位于仪器下部较远处,可接收在径向、周向和轴向上纵波和横波慢度。1.3核磁测井技术核磁共振是磁场中的原子核对电磁波的一种响应,处于热平衡的自旋系统,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化矢量偏离静磁场方向,外磁场作用完后,磁化矢量

6、试图从非平衡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恢复到平衡态的过程叫做驰豫。核磁共振NMR信号的驰豫时间与氢核所处的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水的纵向恢复时间比烃快得多。根据核磁共振特性间的差异指示含氢密度的上下来识别油层。共振测井仪主要有哈里伯顿和阿特拉斯采用NUMAR专利技术推出的MRIL、斯伦贝谢的CMR及俄罗斯的大地磁场型MK923。1.4电缆地层测试技术斯伦贝谢的RFT及MDT在油气钻探过程中对地层压力及流体进行测试,RFT每次下井只获取2个样品,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样品。只是取样前,仪器中设有预测试功能,取样能力很有限。MDT具有流体动态实时监测功能、地层压力测量、地层流体性质分析、地层流体取样及地层渗透率

7、估算等,通过流体压力剖面的预测,可以在勘探初期确定气、油、水界面,研究油藏类型及其油藏性质,结合其他测井资料进行储层产能预测。1.5随钻测井技术随钻测井仪帮助作业者进行重要的钻井决策以及用于确定井眼周围的应力状态,提供地质导向,在完井和增产作业中用于地层评价。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有泥浆脉冲遥测、电磁传输速率、钻杆传输及光纤遥测技术,泥浆脉冲遥测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为416bit/s;电磁传输与泥浆脉冲传输速率相当是双向传输的,不需要泥浆循环,有精确钻井康谱乐公司的EMMWD系统、斯伦贝谢的E脉冲电磁传输系统,通过钻杆来传输声波或地震信号到达100bit/s,不需要泥浆循环;光纤遥测技术传输

8、速率1Mbit/s。1.6过套管测井技术现代测井技术的开展可以在套管井中确定地层参数,在油藏动态描述中,国外近几年主要采用脉冲中子仪、过套管地层测试器、过套管地层电阻率及永久监测技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偶极横波成像测井、过套管地层测试器和脉冲中子可以提供下套管后的地层孔隙度、体积密度、岩性、含水饱和度、声波特性、渗透率估算值、地层压力和地层流体采样。其更有效地评价无裸眼井测井资料或裸眼井测井资料有限的井、对老井重新评价寻找遗漏的或新增的油气层、监测流体界面与饱和度及压力变化及优化完井设计和射孔作业、漏失油气层的评价、流体界面的移动、饱和度与压力的变化和衰竭及注入剖面等。斯伦贝谢的过套管油藏评价

9、仪有C/O、RST、DSI及CHDT。1.7井下永久传感器永久井下监测可以为生产决策实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无须井下作业,还可用于井间成像,有井间电阻率成像及井间地震成像两类,可以监测地下流体(油气、蒸汽、水)的分布,井下永久传感器测得的资料来控制井下的一些阀,以封闭出水层位,调整各层的产出量或是注水量,到达智能化。光纤传感器可以在高温下工作,可以不用井下电子线路,不受干扰,其信息可以通过光纤快速传送到地面等,美国CIDRA公司在光纤压力监测研究方面处于前沿,光纤温度传感器准确度1,分辨率0.1。永久井下光纤3分量地震测量具有高灵敏度和方向性,能产生高精度空间图象,不仅能提供近井眼图象,而且能提

10、供井眼周围地层图象,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温度175,压力100MPa),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DTS)可以很高精度和分辨率获得井眼中温度分布,用于生产和注入剖面监测,为生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2认识国外裸眼井测井、随钻测井、油藏评价、在水平井、斜井、高产液井产出剖面测井技术方面开展迅速,仪器的耐温、耐压指标较高,可靠性高,技术的系列化、组合化、标准化和配套化水平较高。流体成像测井和传感器阵列设计是产出剖面测井新技术开展的主要趋势,永久监测技术是油田动态监测技术的非常重要的开展方向。在“十一五863方案“先进测井技术与设备重点工程实施方案论证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先进测井技术与设备重点工程应瞄

11、准世界测井技术开展方向,研发的先进测井技术与装备为解决我国复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的油气藏地质评价难题和油田中后期剩余油分析和油藏动态监测、油井技术状况监测提供先进有效的测量手段,满足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2.1测井技术的开展趋势井下集成化、系列化、组合测井仪器的研发成为测井技术开展的一大趋势,日本的Tohoku大学开发了利用井眼雷达的直接耦合进行电磁波测井,新仪器可以获得雷达图像、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仪器分辨率为1m,理想情况下探测深度为10m。Proneta开发了可以透过原油对目标进行高分辨率光成像的成像技术,已经申请并获得了专利。目前电缆测井占主要地位,随钻测井开

12、展比拟迅速,由于数据传输等技术缺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以电缆测井为主,套管钻井测井是未来测井开展的方向,套管钻井测井是在套管钻井技术诞生后出现的新的测井模式,用套管作为钻杆,井眼钻成功时,一口井的钻井和下套管同时完成。套管钻井测井有钻后测井模式或随钻测井模式,钻后测井模式是在完成套管钻井作业后,用电缆将测井仪器在套管内下到要测量的目的层段,进行测井。随钻测井模式是测井仪器安装在与最下面一根套管连接的底部钻具组合内,在套管钻井进行的过程中,在需要测井的层段一边钻井,一边测井。2.2我国测井技术的缺乏: 油藏评价测井技术起步较晚,技术落后,没有开发出与国外技术水平相当的井下仪器、国产开发的小直径脉

13、冲中子仪功能单一,碳氧比等测井精度偏低,中子发生器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高分辨阵列感应电阻率、微扫等声电成像仪等研究水平低,仪器精度、分辨率、耐温等与先进仪器相差较大。三维感应电阻率、交叉偶极声波、核磁共振测井仪、电缆地层测试器等研究刚开始。井壁取心技术成功率和效率较低。随钻测井仪器及传输方式研究远远落后,从事根底研究较少,仪器仿造能力低下。高含水情况下,没有很好的持率测量方法,氧活化、流动成像仪器没有。永久传感器应用以引进为主,自研发能力认识缺乏。国内光纤技术研究滞后,国内开发的光纤传感器尚未应用。国内光学电视成像测井仪功能不佳,应用条件苛刻。国内的过套管井地层电阻率、套管井地层测试器、过套管

14、密度仪及水流仪研究空白。新型的生产测井仪传感器、编码及传输方式的仿造水平较低。套管井损毁测井成像仪落后国外,仿造能力缺乏。水泥胶结评价测井还是以CBL/VDL及国外引进为主,自主研发落后于国外先进理念。大斜度、水平井测井方法、仪器及解释模型研究力量较弱。3结论70%的原油产量来源于老油田,老油田的剩余油评价等测井技术成为挖潜增效的主要手段,新的测井评价仪器功能和性能不断进步促进了老油田的堵水增油开采方案的调整和二次开发。新油田的勘探难度越来越大,油田工作者正在从更复杂的条件下寻找石油,测井面临的环境更加苛刻。随钻测井开展迅速,水平井大斜度井的数量会继续增加,目前国际测井市场上,套管井测井占总测

15、井将近一半。井下仪器的集成化、阵列化、功能多样化及组合化是开展的需要,一只组合了多个传感器的仪器能确定多种岩石物理性质,可使储量估算更准确、油藏监测得以优化、作业方式得到改良。一段时间内,裸眼测井、套管测井、随钻测井及井下永久传感器监测技术将共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随钻测井将逐步取代电缆式裸眼测井,永久传感器监测取代套管井测井。参考文献:1张向林,陶果,刘新茹.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地球物理学进展J.2006.2邓瑞,郭海敏,戴家才.国外生产测井技术新进展J.科技经济市场.2006.3 :/ halliburton .4 :/ BakerHughs .5 :/ schlumberger .6 :/www putalog .7 J ezLofts,et a.l A NewMicroresistivity ImagingDevice for use in Non-Conductive and Oil-BasedMudsJ . Pet rophysics.2002.8 Philip Cheung,et a.l.Microresistivity ToolOperation In OBMJ. TheAmerican Oil& GasReporter.20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