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91992786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失火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失火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失火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失火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火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失火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 一旦发生火灾,要冷静应对,一面设法扑救,一面积极报警,并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如火势扩展蔓延无力控制,要迅速撤离避险,以减少人员伤亡。 一火警紧急疏散 火警紧急疏散,是在发现火情或收到火情警报时,采用措施迅速疏导人员远离火场,以避免因人员慌乱、拥挤而堵塞通道,发生互相踩踏的惨剧,或由于逃生方法不当,造成人员伤亡。凡人员集中的场所,如影剧院、礼堂、宿舍楼等,均应预先制订火警紧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必要的演练。 在紧急疏散时,应该做到: 1、听从疏导人员或现场指挥员的指挥,不拥不挤,有序撤离。 2、坚持冷静,熟悉环境,记清方位,明确路线,找准疏散的出口,不得乱跑乱撞。 3、不要因贪

2、恋财物或害羞而贻误逃生的时机。 4、互相照顾,不得与老、弱、病、残者及妇女争抢疏散出口,并主动协助他们脱离险境。 5、受到烟、火威胁时,要采用适当防护措施,用湿毛巾、手绢等捂住口、鼻,采用低姿方式快速撤离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6、疏散时尽量不要乘坐电梯,以免受困。 7、离开火场后,严禁再入险境。 8、如发现有人被困,应及时向现场指挥员或消防人员报告。 二火场中的自我防护 1、火灾扑救和避险时,应主要防止受到以下伤害: 1缺氧:燃烧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同时,人遇火灾容易兴奋,对氧气的必须求更大。所以火灾中的氧气缺乏对人的威胁极大,可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 2烧伤:火焰直接

3、烧及人体或通过热辐射均可引起烧伤,严重时能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 3热损伤:火焰产生的热浪可造成烧伤、热虚脱、脱水及呼吸道闭塞水肿,还会使人行动缓慢,加重受害程度。 4中毒:有些燃烧物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使人窒息、昏迷甚至伤亡。 5熏呛:烟的威胁主要是降低能见度,影响逃生和救援;引起呼吸困难等异常反应,严重的也可造成伤亡。 6砸伤: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破坏建筑物的结构、组件,常能造成墙壁、屋顶坍塌,往往带来更大的伤亡。 火灾造成伤亡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爆炸、人员疏散中互相踩踏等,不同性质火灾的主要威胁也不同。部队在开展与防火灭火有关的安全教育时,使官兵了解各种火灾的主要危害,有助于在防火和灭火过

4、程中加强避险意识,提升防护能力。 2、火灾中如何避险逃生 一旦发生火灾,在火势无法控制、消防力量还没有到达时,要抓紧时机离开险境。 1受到烟、火威胁时,可披上浸湿的衣、被,用湿毛巾、手绢等捂住口、鼻,一边灭火,一边寻找安全撤离路线。要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2浓烟较大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口、鼻,防止被浓烟呛晕或造成呼吸道损伤。在浓烟中移动应尽可能采用俯身或匍匐姿势,口、鼻离开地面。身上着火应迅速滚动压灭火苗。 3撤离时认真观察火势,如果门把手和门板发烫或有烟雾从门缝窜入,则不要贸然开门,要用湿布等塞住门缝,并不断向门上浇水。如果门朝自己这边开,开门时应用一只脚顶着

5、一点一点地开。 4集体撤离时不能慌乱,要统一行动,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案,随时盘点人数,如有掉队人员,在状况同意的状况下,应指定专人协助。撤离过程中注意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以减缓火势和烟雾蔓延。 5如果楼内有避险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险层或从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如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可披上浇湿的衣、被快速冲出,但要注意不能盲目乱冲乱撞,防止跌下楼梯、掉进井道。火势较大时,如果着火点在自己的上层应往楼下撤,着火点在自己的下层应往上转移至楼顶平台,上下层均被烟火围困时应改横向避险并寻求救援。 6一般电梯没有防火功能,封闭的结构极易成为逃生的障碍,另外,火灾中电梯井会形成“烟囱效应,火

6、灾造成停电还会使电梯在中途停驶。这些都严重影响逃生,有时可直接造成伤亡,因此火灾中不要乘坐一般电梯撤离。 7被困时尽量躲避到阳台、窗口等易被人发现的地方。无法靠近阳台、窗口时要向墙根靠近,以便消防人员发现自己。尤其是感觉自己不能自支时,更要努力挪向墙边或者门口。 8及时呼救,并向楼下扔一些落地有声或醒目的物品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夜间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呼救要找准时机,注重效果,因为不停的呼喊不但消耗体力,也容易造成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9千万不要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以在骨干的保护和组织下,用绳子从窗口滑到安全地区。没有合适的绳子时,可以将床单、窗帘或衣物等撕开连结成绳索。或者从

7、窗户旁边安装的落水管道往下爬,但要注意察看管道是否牢固,防止人体攀附上去后断裂脱落造成伤亡。 10火灾中平房更容易倒塌,撤离时要特别注意防砸伤。 11千万不要趴在床下、桌下或钻到壁橱里躲藏。也不要为了穿衣服或寻找贵重物品、钱财而耽误时间,以免失去逃生的机会。 12一旦脱离了危险,不要再轻易进入险区。如确知被困人员的准确地点或其它危险状况时,应向火场指挥人员报告。 3、身上着火的处理办法 火灾中一旦身上着火或被烧伤,要懂得紧急处置的办法。 1身边没有水或灭火器时,不要奔跑或用手拍打,应马上脱掉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持续燃烧使创面加大加深;或者就地打滚压灭火苗。但如果衣服已经和创面粘在一起则不能

8、马上脱掉衣服,否则会撕脱创面皮肤,这时应将火苗压灭并设法冷却,脱险后请医生处置。 2尽量不用灭火器扑身上的火,如果万不得已使用时,千万不能对脸喷。火灭以后应马上将喷在身上的灭火剂冲净,特别是受伤部位要仔细冲洗。 3有条件时,最好用水将身上的火浇灭,或直接跳入水池、河沟内使火熄灭这样虽然对治疗烧伤不利,但可以减轻烧伤程度。但因油类引起身上着火时,如果不能确保直接把着火的油冲掉,不要随意用水浇,避免身体更大面积着火,也不能跳进水中,因为水中的浮油燃烧会直接造成面部烧伤,还会因水面缺氧而使人窒息。身上油类着火时最好用浸湿的衣被等裹压,不慎落到水中时要潜入水下游离着火的水面。 4脱险后,用自来水淋洗创

9、面或直接侵入冷水中,这样可减轻疼痛,防止伤情加重,但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在寒冷季节或大面积烧伤时,紧急处置只是临时措施,随后应抓紧时间送医院救治。皮肤烧伤后,应避免碰擦防止脱落造成感染。 三火灾扑救 发现火灾,首先要设法灭火。特别是在火灾初发时期,火势较小,采用正确的方法及时扑救,能够取得较好的灭火效果。 1、灭火的基本方法 灭火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抑制法、窒息法、隔离法和冷却法等。抑制法是使灭火剂参加火焰燃烧当中,使燃烧中的游基被消除。窒息法是稀释燃烧区的氧气,使燃烧因缺氧气而停止。隔离法是将未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开,使燃烧因为缺乏可燃物而终止。冷却法是通过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其低于燃点而结束燃烧

10、。关于一般火灾,通常是用水和灭火器灭火。火灾初发时,要利用就近的灭火器具、消防栓以及一切有效的工具扑灭火苗或压制火势,并一边灭火一边移开可能燃及的物品。就近没有灭火器具时,可用棉被、窗帘等浸湿后灭火。在灭火的同时,切断所有电源、气源。要警惕特别火情的危害,选择正确的灭火方法。否则不但不利于灭火,还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化学品、油类、电器等着火会产生有毒气体或发生爆炸,不能随意靠近,也不要盲目用水浇。 2、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及使用方法 不同物质燃烧的机理是不同的,所以扑救的方法、使用的灭火器也是不同的。 1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汽油、煤油、柴油以及木柴等物质的初起火灾。泡沫灭火器喷射距离

11、约8米,喷射时间约1分钟。 使用方法: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靠近火场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在距着火点10米左右,将筒体颠倒过来,一只手握紧提环,另一只手握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及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 注意事项: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将燃烧的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展燃烧范围。在扑救固体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进行灭火。在使用过程中,灭火器应当处于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 2空气泡沫灭火器:适用

12、范围基本与化学泡沫灭火器相同。但空气泡沫灭火器还能扑救水溶性易燃、可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醚、酮等溶剂燃烧的初起火灾。 使用方法:使用时可手提或肩扛迅速奔到火场,在距燃烧物6米左右,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紧握喷枪;用力捏紧开启压把,打开密封或刺穿储气瓶密封片,空气泡沫即可从喷枪口喷出。灭火方法与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相同。但空气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应使灭火器始终坚持起立状态、切勿颠倒或横卧使用,否则会中断喷射。同时应一直紧握开启压把,不能松手,否则也会中断喷射。 3酸碱灭火器:仅适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燃烧的初起火灾,如木、织物、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使用方法:使用时应手提筒体上部提环,迅速奔

13、到着火地点。决不能将灭火器扛在背上,也不能过分倾斜,以防两种药液混合而提前喷射。在距离燃烧物6米左右,即可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并摇动几次,使两中药液加快混合;一只手握住提环,另一只手抓住筒体下的底圈将喷出的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同时随着喷射距离的缩减,使用人应向燃烧处推近。 4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精密仪器、贵重设备、图书档案材料火灾及带电设备火灾。 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以防

14、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在可燃液面上。以防止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展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注意事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时,灭火后操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5干粉灭火器:适用于仓库、汽车库、油库、船舶等处的灭火,主要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 使用方法:在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

15、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假设是外挂式储气瓶的,操应一只手紧握喷枪,另一只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按逆时方向放开,并旋到最高位置,立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假设是内置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喷射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注意事项: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

16、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持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对准液体表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喷出而扩展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内燃烧时间过长,容器壁温已高于被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复燃的现象,可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6“1211灭火器:适用于飞机、船舶、车辆、油库、配电室、资料室、精密仪器仪表、实验室等场所的初起火灾。 使用方法:在使用时,应

17、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肩扛灭火器将灭火器带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只手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处,如灭火器无喷射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当被扑救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对准火点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向前快速推动,直至火焰被全部扑灭,但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喷射在燃烧液面上以防止灭火剂的冲力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展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扑救可燃固体物质的初起表面火灾时,则将喷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让火焰被扑灭后,应及时采用措施,不让其复燃。 注意事项:1211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另外,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窄小空间的室内灭火时,灭火后操应迅速撤离,因1211灭火剂也有一定的毒性,以防对人体的伤害。 这些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各不相同,部队在开展防火灭火教育时,应依据本单位实际配用的灭火器进行使用演示教学,以保证关键时候发挥作用。 第 12 页 共 12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