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健康教育四年级全册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972485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健康教育四年级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健康教育四年级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健康教育四年级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小学健康教育四年级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健康教育四年级全册教案(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保护鼻子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鼻子,初步认识鼻子的作用。2、使学生了解鼻子、鼻黏膜的作用。3、提倡科学用鼻、护鼻,教会学生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养成正确用鼻、护鼻的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鼻子的作用,学会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幅鼻腔及口腔挂图(或投影)、一小瓶醋、一小瓶酒精。学生准备:一面镜子、一根棉签、一小瓶醋。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指导认识鼻子外观,引导新课认识鼻子外观。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出鼻子的外观或画好帖出)它是什么?长在哪里?(学生回答问题)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鼻子的作用,学习保护鼻子的方法。2、引导学生

2、认识鼻子的外部构造,体会其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鼻孔和鼻毛。师:刚才有同学说到鼻孔,请大家相互看看孔有几个,里面有什么?(学生相互观察,汇报观察结果。如有学生回答鼻孔内有黏液、鼻屎等,教师应追问:你知道黏液、鼻屎怎么来的吗?)师:大家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鼻子及鼻孔,看看自己的鼻子里是不是也有这些东西?(出示鼻腔、口腔挂图或投影)师:大家看图,指出鼻孔及鼻孔内物体所在的位置。指导学生认识鼻子及鼻毛的作用。师:人和许多动物都有鼻子,你们知道人为什么要长鼻子吗?(学生讨论、回答)师:你怎么知道呼吸需要鼻子的?怎样加以说明?(学生回答)(教师介绍实验方法,学生捏住鼻孔做实验,到不能忍受时松开)师:刚才实验时,

3、你有什么感觉?你认为鼻子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师:鼻子是呼吸器官,鼻孔是呼吸的主要通道。有的同学在观察鼻孔时发现鼻孔里有鼻毛(黏液、鼻屎),你们知道鼻毛有什么作用吗?鼻黏膜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讨论、回答。如讨论不出结果,可启发学生观察鼻毛上有什么,思考鼻毛上的脏物是怎么来的)师:(指鼻腔、口腔图,小结)鼻子是重要的呼吸器官,鼻毛、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所以用鼻呼吸要比口呼吸科学且卫生。师:鼻子还有哪些作用?假如这里有一瓶醋和一瓶酒,在不用嘴尝的情况下,怎样区分?(学生讨论、回答)师:(让几个学生闻一下醋瓶、酒瓶)哪瓶是醋,哪瓶是酒?(学生回答)师:现在,谁能说一说鼻子和鼻毛有

4、什么作用?(学生回答)3、介绍怎样保护鼻子师:鼻子是我们重要的呼吸和嗅觉器官,人人都离不开它。如果它生了病,会怎样?(学生回答)师:鼻子生了病,除了破坏个人卫生外,还会影响正常的呼吸和嗅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成为许多疾病的前兆,所以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它。大家以前一定听说过保护鼻子的方法,结合刚才学习的内容,你们知道应怎样保护鼻子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针对不足处给予补充)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讨论)(教师补充介绍学生未说出的方法和原因)(注:对课文中所列举的3、5、6、8、9点,还需开展一些讨论、介绍、训练,详见“课文说明”第3点)4、结束语师:(总结全课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

5、)保护鼻子就是维护自身的健康,我们必须养成科学用鼻的好习惯。六、反馈检测:1、问答:鼻孔里有了脏东西怎么办?怎样正确擤鼻涕?剧烈运动时怎样呼吸?2、练习:闻化学物品的方法。3、阅读保护鼻子的注意事项。2、预防近视一、教学要求:1、说明眼睛的作用,介绍晶状体的功能,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和危害。2、介绍怎样正确用眼,指导学生掌握预防近视的方法。3、教育并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掌握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知道晶状体的作用。三、课前准备:人的眼球模型、眼球成像示意图、眼球内远近成像示意图(或相应的录像、投影、课件)。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

6、1、强调预防近视的重要性师:眼睛被大家称为心灵的窗户。假如眼睛坏了,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学生讨论、交流)师:大家说得对,眼睛担负着重要的观察任务,是我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主要工具。我们一定要爱护它。(指一位戴近视眼镜的学生)你们看,他(她)戴了一副眼镜,一定是在保护眼睛。(学生反对,分别发表观点)(学生回答)(教师请该学生确认,并请该生说一说近视对看物体有什么影响,戴眼镜有哪些不方便)(该学生发言)师:为了更好地学习、生活,我们必须重视预防近视。2、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指导学生认识晶状体的成像原理。师:预防近视首先要了解人的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出示眼球模型,或放录像、投影)人的

7、眼睛像个球,既能看清远的物体,又能看清近的物体,这是因为眼球中有一块叫晶状体的物体在起调节作用,它就好比是照相机的镜头。(学生观察眼球模型或录像、投影上的画面。教师取出眼球模型中的晶状体或指出录像、投影中的相应部位,介绍晶状体上长有肌肉)(学生观察)师:(出示眼球近、远成像示意图或放相应的录像、投影)晶状体上肌肉收缩时,晶状体凸起程度变大、变厚,眼睛就能看清近处的东西;反过来,肌肉放松,晶状体凸起程度变小、变薄,眼睛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学生复述晶状体变化与看清远、近物体之间的关系)师:晶状体的厚、薄由晶状体上的肌肉控制,人的眼睛就是在晶状体上肌肉的调节下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引导学生了解近视

8、是怎么形成的。师: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对晶状体上的肌肉有什么影响?长此以往,会带来什么后果?(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讨论不出时,教师适当启发、补充)师:(出示假性近视成像示意图或放录像、投影)如果眼睛由于长时间疲劳而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这种现象我们就称它为假性近视。现在请大家读课文第二段。(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师:真性近视是在假性近视的基础上形成的,必须注重假性近视的治疗。如果得了真性近视,就只有戴眼镜了。不戴眼镜,近视会更加厉害。3、指导学生预防近视师:刚才同学们说到眼睛近视很不方便,我们应该积极预防近视。你们认为应该怎样预防近视?(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教师补充、归纳,并进行相应训练、介

9、绍。指导学生阅读、记忆、背诵“二要”和“六不要”;指导学生进行纸张的颜色、墨水、字体大小、字迹端正清楚等方面的对比,说明书写材料、颜色、字迹、字体等因素对视力的影响;指导学生做一遍眼保健操,纠正穴位,强调看电视要注意保护眼睛;介绍如何合理安排生活,预防近视;强调发生假性近视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切不可轻信传言与广告)4、结束语(学生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预防近视,知道了近视是由于晶状体上的肌肉疲劳造成的,但是预防近视的关键不在于晶状体上的肌肉,而在于我们自己。只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预防近视。六、反馈检测:1、背诵或默写预防近视的“二要”、“六不要”。2、回答:真性近视与

10、假性近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判断对错:小学生得了近视没关系,只要配戴隐形眼镜就行了。( )父母不近视,子女就不会近视。( )3、我们的运动系统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结组成,了解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牵动骨骼完成,骨骼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2、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骨折,简单了解骨折后的应急办法。3、传授给学生运动保健的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掉挑食、偏食的毛病。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给学生保健方法。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一些应急方法(如骨折、脱臼后的注意事项)。三、课前准备: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人体肌肉挂图,夹板、绷带等。四、教

11、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由日常平时会做哪些运动?(学生回答)师:刚才大家说的运动,是我们身体的运动系统在发挥作用。2、介绍运动系统及其作用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师:你们知道人的运动系统包括哪些部分吗?生:包括骨、骨骼肌和骨连结。师:(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人体肌肉挂图)对!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组成。(指示图上的关节处)运动系统中的骨连结主要是关节。(请学生分别触摸各自的肘关节、膝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骨)说明运动系统的作用。师:吃饭、走路、弯腰时,各有哪些骨、肌肉、关节在运动?(学生回答)师;人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牵动而完成的。解说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师:运动系统的作用不只

12、是运动,比如说,人的骨骼把整个人的身体各部分都支撑、悬挂起来,如果没有骨骼会怎样?骨骼还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确认骨骼有支撑作用)师:人脑外部包裹着头骨,这时的骨骼又起了什么作用?生:有保护大脑的作用。师:综合来看,人的运动系统除了能使人运动外,还有着支撑身体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运动系统的保健。3、引导学生了解教育学生注重运动系统的保健。师:你们见过驼背、斜肩、罗圈腿、鸡胸的人吗?他们是怎样的?你觉得这样对他们的身体、行动有利吗?(学生回答)师: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作补充)师:这些都是由于运动系统没有得到正常发育造成的。小学生

13、正处在运动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不注意,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介绍运动系统的健康发育,你们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启发、补充、纠正、提醒)师:请你们在课文中找出讨论中涉及到的内容。(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坐、立等姿势,指出错误,提醒改正,并进行适当练习)4、介绍骨折的成因和临时固定方法师:如果在运动中不小心相撞或是摔倒在坚硬的地上,便容易造成运动系统受伤,你们以前受过伤吗?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师:你们听说过骨折吗?你们知道骨折是怎么回事吗?生:骨折就是骨头断了。师:骨折不仅指骨断,也指骨裂。科学上把骨头的断、裂均称为骨折。(请有骨折经历或家人曾骨折过

14、的学生回答)骨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有什么表现?(学生介绍)师:骨折通常发生在剧烈运动或意外事件中。骨折时,一般都疼痛难忍,骨折的地方不能用劲,有时断骨还会刺破皮肤,引起出血,同学们应尽量避免骨折。你们想想看,该怎样避免骨折呢?(学生讨论、回答)师:骨折使人极为痛苦,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加重病人的痛苦,甚至导致残疾。(举例说明)如果发生骨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急救不是乱救,必须讲科学。假如有人从房顶上摔下,头上淌血,上臂骨折断,断骨刺破皮肤,伤口流血,病人昏迷。这种情况下,你们认为急救该怎样进行?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当启发,梳理出急救顺序,指出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急救

15、措施介绍,教师出示简易包扎的挂图,或请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教师示范方法,讲解难点。学生练习,教师检查,指出错误)5、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师:今天我们了解人的运动系统,通过学习,你觉得要改变哪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回答)师:假如你的同学在运动中受了伤,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讨论、交流)六、反馈检测:1、检查学生坐、立、走的姿势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予以纠正。2、调查学生的挑食、偏食情况,及时教育并做跟踪调查。3、问答:怎样保证运动系统的正常发育?4、传染病是怎样传染的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传染病。2、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了解传染病传染的四条途径。3、教育学生注意预防传染病,加强锻炼,增强

16、抵抗疾病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介绍四种传播途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内容中寻找出预防传染病的一些方法。三、课前准备:有关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挂图或相应的投影片。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个案调查,导入教学内容(请1至3名得过传染病的学生说一说他们当时得的是什么病,怎么会生这种病的,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些病的共同点)师:这些病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回答)师:这些因传染而生的病叫传染病。2、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传染病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你们觉得传染病是由什么传染的?(学生回答,教师可补充或确认)师:传染病的病毒、病毒传给了谁?(学生回答)师:如果病菌、病毒没有从病人身

17、上达到健康人身上,能引起传染吗?师:被传染上了病菌、病毒而没有发病,能说是得了传染病吗?(学生回答)师:传染病包含传染病病人、传播途径、健康人、健康人发病四个要素。请大家看课文,找出什么是传染病,画出传染病的四个要素。(学生勾画后,读出勾画出的内容)3、介绍传染病的四条传播途径师:(出示传播途径的挂图或投影,引发讨论)传染病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传播,你们知道有哪四条途径吗?(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阅读有关课文内容)4、引导分析、讨论怎样预防传染病师:传染病的传播主要有动物传播、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四条途径,只要阻断传播途径,健康人就不会被传染。你们知道怎样阻断传播途径吗?(学生回答)

18、师:除此以外,还可以怎样预防传染病?(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5、号召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师:在传染病流行的时间里,我们还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同样接触病菌的人,有的人得了病,有的人却没事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讨论、交流)师:让我们来看看医生是怎么说的。(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师:现在,我们还知道了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那就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抵抗病菌。6、结束语师:(总结本课内容)只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阻断传播途径,增强体质,讲究卫生,大家就可以少得病甚至不得传染病。六、反馈检测:1、传染病有哪四条传播途径?2、说说怎样预防传染病?5、饮水的学问一、教学要求:1

19、、指出饮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2、介绍常见饮用水的类型,说明各种可饮用水的优缺点。3、倡导因地制宜,喝健康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介绍各种饮用水的特点,使学生知道喝什么水最健康。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识并比较各种饮用水的特点。三、教学准备:一朵长期插在纯净水中的花、一朵长期插在自来水中的花、一杯自来水、玻璃片、木夹、酒精杯、吸管。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了解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喝水的问题。有人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你们对这句话有什么想法?(学生展开讨论并交流)师:(针对学生回答小结)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注重喝水的科学才能维护健康,保持活力。2、介绍可饮用水的基本标准,指出本课研讨的中心问题师:喝水必须喝卫生的水,喝清洁的水。你们知道我们可以喝哪些水吗?(学生回答)师:面对这么多种类的水,我们应该喝什么水好呢?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3、介绍四种饮用水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喝什么水最有利于健康(1)调查学生家庭中选择饮用水的情况和想法。(教师请家里平时喝煮沸的自来水、净化水、矿泉水、纯净水的同学分别举手,统计人数)(分别请认为喝自来水、净化水、矿泉水、纯净水最有利于健康的同学,说一说各自的理由)(2)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师:大家讲的好像都有道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都看不见水中是不是有

21、矿物质,无法最后得出一个让大家都信服的结论,我们怎样才能拿出有力的证据呢?(学生思考、讨论,表达设计思路)师:让我们先来检验这些水样中是不是含有或含有多少矿物质以及杂质。(教师介绍并演示实验方法:分别取各种水样中的一滴水,放到檫干净的玻璃片上,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片或让水滴自然蒸发掉,看水滴消失后留下多少残留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或观看教师的实验结果)师:你们发现什么?这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4、引导学生分析与比较,了解各种饮用水的特点师:刚才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各种饮用水中含有的矿物质以及杂质的多少有差别。那么是喝有矿物质的水好,还是喝没有矿物质的水好呢?(学生发言)师:怎样才能说明你的想法正确

22、呢?(学生思考、交流,提出建议)(教师借用学生的建议或提出自己的想法,出示水培花的对比实验结果,即两朵分别长期插在纯净水、自来水中的花)(教师介绍花实验的操作过程)师:它们的生长状况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学生交流)师:我们来看一看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不是和我们的一样。(学生阅读课文2、3、4、5自然段和插图)师:这四种可饮用水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学生讨论,记录,交流)(教师随机板书记录)5、强调因条件而宜,因地而宜师:现在你们知道,喝什么水最有利于健康了吗?(学生回答)师:我们小学生应该喝没有污染的、能满足人体需要的水。具体喝什么水还要根据家庭的情况而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尽

23、量喝健康水。六、反馈检测:1、为什么说天然矿泉水是健康水?2、为什么说自来水不能生吃?3、可饮用水的主要差别在什么方面?6、消化系统的作用及保健一、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消化系统由哪些重要器官构成,初步了解各个消化器官的基本作用。2、引导学生了解消化器官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知道人必须注重消化器官的保健。3、引导学生思考并掌握保护消化系统的基本方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作用和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并落实在实际生活中。教学难点: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以及重要意义。三、课前准备:消化系统的解剖挂图(或相应的电教媒体)。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24、五:教学过程:1、谈作用,引入课题师:人每天都要吃食物,你们知道人为什么要吃东西吗?你们知道人是怎样消化食物、获得营养的吗?(学生回答)师:食物必须经过消化,人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我们把一整套负责消化、吸收的器官称为消化系统。2、指导学生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其部位、作用(1)引导学生认识消化系统的各器官。师:(出示消化系统挂图或利用相应媒体)你们知道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吗?你们能说出它们各在什么位置吗?(学生回答,指出各器官的相应的位置)(教师对照挂图,结合身体加以补充或确认)(2)指导学生了解各消化器官的作用。师:这七大消化器官在整个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你们了解哪些消化器官的作用?

25、(学生发言,可查阅相应资料)(教师补充学生发言中的遗漏部分,并将学生的零散发言,按消化顺序组成一个完整的消化过程)(学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消化系统工作示意图)师:在整个消化过程中,消化液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看五种消化液的作用表,说一说它们在消化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师:请大家说一说人是怎样消化食物的。(学生述说人的消化过程)师:正如课文上所说,消化系统是一个整体,各器官共同完成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任务,消化过程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营养。3、引导学生掌握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1)说明消化器官缺一不可。师:假如我们的消化系统中少了或损坏了一样器官,会怎样?(学生讨论,回答)师:在

26、消化过程中,消化器官缺一不可,我们必须注重保护好每一个消化器官。(2)指导学生学习维护消化器官健康的方法。师:谁能说说应该怎样保护消化器官?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交流、发言,教师归纳保护方法)(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师:你们平时是不是这样做的?对照自己的习惯,你觉得以后还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注意?(学生回答)4、结束语师:每个人一生只长一套消化系统,一旦损伤,每法再生。每个同学都要改掉不良的饮食卫生,注重消化系统的保健,使自己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六、反馈检测:1、指出各消化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并说出它们各自的作用。2、讨论:我们应该改掉哪些不利于消化系统的坏习惯?3、问答:假如消化器官生

27、了病怎么办?7、我们应该吃什么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吃”对人体及其健康的重要性。2、使学生了解一些食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懂得选择健康食品的基本要领。3、促使学生知道吃要合理、科学,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乱吃,少吃、不吃有害食品。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介绍某些食品的危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教育学生做到尽量不吃或少吃有害食品,以维护身体健康。教学难点:通过如何一系列的资料使学生懂得“吃好不等于能吃好”这个具有辨证观念的思想。三、教学准备:关于营养均衡进食的图画、投影、录像、课件、儿歌或顺口溜,以及某些有关食品有损健康的资料、典型案例等。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说

28、明吃的重要性师:民以食为天。吃,可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吃的问题。2、倡导合理地吃师:关于吃,老师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回答出来。这个问题就是:你们会吃吗?(学生回答,答案很可能为“会”)师:我不是问会不会吃饭,而是问会不会科学合理地吃。谁能来再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第二段的图和文字是怎么说的。(学生看书,回答教师问题)(教师选择图画、投影、录像、课件、儿歌、顺口溜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3、介绍某些食品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师:有人说,好吃的东西不一定是好食品。你们觉得这句话对吗?为什

29、么?(学生讨论、回答)师:要说明好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课文提供的资料吧。(学生看课文中的表格)师:这个表格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展示相关资料,介绍典型案例。要求学生记住这12种食品的名称)4、引导学生懂得吃火锅的危害和注意事项师:除了以上12种食品不宜吃外,有些吃的形式也不宜采用,火锅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回答)5、结束语师:我们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危害身体的毒素很容易被我们吸收,在我们身体里聚集下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吃“好”,健康地吃!六、反馈检测:1、怎样吃得科学合理?2、学生背出12种不宜吃的食物名称。3、学生把本课学到的知识转告家长

30、,请家长反馈意见。8、家用化学品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常见家用化学品既能帮助我们清洁卫生,又具有一定的危害性。2、使学生了解洗涤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干洗剂、油漆等家用化学品的基本功效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3、提倡慎用、少用合成化学品,积极维护生存环境。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常用化学品,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切地认识与体会家用化学品的负面影响。三、教学准备:师生调查使用家用化学品造成的危害事例,收集相关图片、超市家用化学品柜台的照片。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介绍常见的家用化学品的种类和作用(展现超市家用化学品柜台的照片)师:随

31、着科技的进步,走进家庭的化学用品越来越多,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在家中,你们见过哪些日用化学品?(学生回答)师:你们完全了解这些化学品吗?2、说明家用化学品利害并存(1)介绍常见家用化学品的独特功效。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刚才大家所讲的这些家用化学品?(学生交流想法)师:现在的家用化学品实在太多了,一时根本无法说完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我们书上也有一段常见家用化学品作用的介绍。(学生阅读课文第39自然段)师:你们还有什么补充?(学生回答)(2)说明一些家用化学品的危害。师:家用化学品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吗?你是怎样认为的?(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倾听学生发言,针对学生发言或补充,或启发,或

32、展示相关资料和图片。师生共同完成研讨过程)师:你们有过切身感受吗?(教师请有过切身感受的学生回忆并介绍当时的感受,或请医护人员进行现场介绍)(让学生阅读第1013自然段,并根据介绍、看图片以及讨论后的收获,补充课文的一些内容)3、提出行为希望师:家用化学品既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帮助,又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最后一段提出了什么建议。(学生阅读最后一段,回答课文建议的内容)六、反馈检测:1、让学生将家用化学品的某些名称与其危害对应起来。2、我们使用家用化学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让学生把学到的内容向家长进行宣传。9、

33、预防“电脑病”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电脑的作用和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危害。2、使学生了解使用电脑时坐、看和打字的保健注意事项。3、指导学生养成使用电脑的正确姿势。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养成使用电脑的正确姿势和卫生习惯。教学难点:怎样使文字和图片表达的注意事项,转化为学生的正确姿势。三、课前准备:学生使用的微机房及其计算机设备。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介绍电脑的用途和“电脑病”的症状师:今天我们来到了微机房上健康课。“微机”就是电子计算机,我们经常把它叫做电脑。你们知道电脑有什么作用吗?(学生回答)师:那么你们知道“电脑病”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现身

34、说病)2、说明预防的重要性和预防重点师:看来电脑虽然对我们大有帮助,但使用不当,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医生提醒我们,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脑,不然的话,会妨害我们的生长发育。那么你们知道使用电脑要注意哪些方面吗?(学生回答)师:专家告诉我们,关键是要学会正确的坐、看、打字的姿势。3、分别介绍坐、看、打字的注意事项,训练学生掌握正确姿势(1)训练坐的正确姿势。(教师指出怎样坐,并示范)(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图文介绍,照要求去做)(教师检查、纠正)(2)讲解看的注意事项。(教师画出视线图,介绍测视距的方法并做示范讲解)(学生按要求调整座位的高低,用手臂测眼睛离荧屏的距离并坐好

35、)(教师检查、纠正)(教师介绍怎样让眼睛休息,讲解怎样处理文字、影像的大小)(学生试操作)(教师说明为什么最好使用液晶显示屏)(3)介绍打字的注意事项。(教师讲解打字前怎样做准备活动,并做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检查、纠正)(教师介绍打字、使用鼠标的注意事项)(学生练习)(教师检查、纠正)(教师讲解怎样休息与放松)4、校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行为师:刚才我们介绍了使用电脑时正确的坐、看、打字姿势。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师:现在,同座同学轮流上机,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同座的姿势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指出,帮助同学改正。(学生进行上机操作与互相帮助,并汇报同座同学的操作情况)(教师针对学生的上机操

36、作情况,进行适当的强调和补充)六、反馈检测:学生现场上机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已掌握正确的姿势,指出错误,帮助纠正。10、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一、教学要求:1、知道学生了解什么是脉搏,使学生知道身高、体重、脉搏能反映人的生长发育情况。2、教会学生。3、教育学生要经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正确方法。教学难点:怎样教会学生测量脉搏。三、课前准备:身高尺、体重秤、秒表等。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忆以往体检经历,引出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内容(1)指出身高、体重、脉搏能反映人的健康及成长

37、状况。师:你们从一年级到现在,身体有什么明显变化?生:我们都长高了,也变重了。师:同学们在这四年里,虽然各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身高、体重都有明显的增长,身高、体重是反映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健康状态的一个显著指标。除此以外,脉搏也是反映健康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2)介绍脉搏。说明什么是脉搏。师:人体内靠什么力量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处去呢?生:靠心脏的跳动。师:血液从心脏出来冲击手腕血管时(这种血管就是动脉),血管随着血液的冲击而产生跳动,我们把这种跳动叫脉动,把手腕处动脉的搏动称为脉搏。说明脉搏与心脏跳动的一致性。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人们测脉搏?生:在医院里。师:知道为什么要测脉搏吗?生:为了知

38、道你的心脏正常不正常。师: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是一致的,通过测量脉搏,可以反映出心脏、血管的功能,间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果脉搏跳动太慢、太快或不规则,都可能是身体不正常的表现。你们有没有发现过脉搏太快、太慢的情况?(学生回答)师:脉搏还会随着人的情绪、活动、身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运动或体力劳动时,脉搏就跳得特别快。这是完全正常的。因此我们通常不在剧烈运动后测脉搏。指导学生阅读。师:以上这些内容课文中有详细介绍,请大家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学生阅读)2、指导学生学习正确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师: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人们测量身高、体重?你们测过身高、体重、脉搏吗?在什么时候测的?(学生回

39、答,)师:你们知道身高、体重与哪些因素有关吗?(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师:身高、体重过高或过小,都不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经常测一测,能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调整生活习惯。(学生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还记得当时是怎样测身高、体重的吗?(学生回答,教师请回答较完整的两位学生到身高尺和体重秤上示范,并加以说明。教师补充遗漏,纠正错误,点明要点,并说明一天当中,身高、体重会出现很小的变化,如果发现今天测得数据比以前小一点,也属于正常现象)师:测身高、体重时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测体重时应轻上轻下,在秤的中间站稳,然后读出数;量身高时,应脱掉鞋子,双眼平视,让顶板轻压头顶,再查标尺上的刻度是多少。(

40、请学生在课文上勾出注意事项)师:测脉搏时心情要保持平静,身体要保持安静状态,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吗?(学生回答)师:你们见过别人测脉搏吗?怎么测的?(学生回答)(教师指示桡动脉的位置,学生找到桡动脉)师:(讲解测量方法并说明)动脉通常是指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学生练习测一分钟脉搏,报出脉搏数)师:一般来说,少年儿童的脉搏每分钟通常在80次左右,太慢、太快都不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脉搏会低于正常人的指标。(要求学生再自测一次脉搏)3、复习、小结师:谁能说说为什么要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学生回答)师:大家要经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发育和营养状况。如果发现自己的身

41、高、体重、脉搏与同龄人相差较大,应到医院咨询、诊治。大家已经试测过自己的脉搏,下课以后,老师把身高、体重测量器放在教室里,大家可以轮流去测,并且记下测得的数字。六、反馈检测:1、让学生解释什么叫脉搏。2、问答:测量脉搏有什么作用?3、判断对错:(1)测正常脉搏要在身体平静时。( )(2)少年儿童的脉搏一定是每分钟80次左右。( )(3)背书包测体重。( )(4)穿鞋测身高。( )(5)测体重时应掏尽衣袋里的东西。( )(6)测身高时应脱帽。( )11、快乐旅游一、教学要求:1、让学生知道外出旅游有利于锻炼身心。2、提出外出旅游的注意事项,教育学生做好旅游的准备工作。3、传授一些旅游的小技巧。二

4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本课虽表现为相关旅游知识的介绍,但主要目的却是指导学生的旅游实践;此由“静”到“动”的转化,需实现内化与构建的过程。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实现好这个过程。三、教学准备:名胜风光的录像一段,旅游用品(双肩背包和准备放进背包里的物品,包括绒线衣、白色遮阳帽、雨衣、折叠式雨伞、轻便的旅游鞋、药品、饼干、糕点、毛衣、棉衣、厚实的旅游鞋等)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展现名胜风光,指明旅游的意义师:(播放一段名胜风光的录像)你们喜欢外出旅游吗?(学生回答)师:为什么喜欢?(学生交流各自感想)师:旅游能使我们获得快乐,锻炼身体,陶冶性情,增长见识。2、指导阅读课文,指

43、出注意事项(1)介绍着装要求。师:旅游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事项,先让我们来看看课文第三段是怎么说的。(学生阅读课文第三段)师:对衣服、鞋子、背包各有什么要求?为什么?(学生回答交流)(教师出示一些化纤服装和纯棉面料,让学生触摸、辨别)(2)说明饮食注意事项。师: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旅游。在旅游中,我们该怎样解决饮食问题呢?(学生发表各自意见)师:让我们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阅读课文第四段)师:为什么不能暴饮暴食或一次饮过多的水呢?(学生回答)(3)强调疾病预防。师:旅游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身体不佳,很难玩得开心。为预防旅游途中的身体不适,应该怎么办?(学生讨论、交流)师:旅游

44、免不了乘车、做船。有的人会晕车、晕船,这样的人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师:书上也介绍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来看一下。(学生阅读课文第五段)师:书上写的和我们讲的完全一样吗?哪些地方不同?(学生交流)3、了解旅游经历,汇总兴趣指向师:你们以前跟家长,去过哪些地方旅游?那里有什么主要的景观呢?(学生介绍)师:你们还想去哪些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出大部分学生想去的地方,介绍该地的一些情况)4、依据假想目标,开展研讨交流师:假如我们去的话,应该做哪些准备?(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发表意见)5、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练习师:假如我们夏天去,还应该注意哪些?为什么?(学生回答)师:假如我们冬天去,还应该注意哪些?为什么?(学生回答)师:把你们的打算写出来。(学生写出相应的准备工作,并做交流)6、回顾学习过程,强调活学活用师:我们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知道了一些外出旅游的注意事项,你们能归纳出应注意哪些方面吗?(学生回答)师:除我们今天了解的内容以外,去不同的地点,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学生发言)师: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旅游的其他注意事项?(学生讨论、交流)六、反馈检测:判断对错:1、旅途中应注意食品卫生,不吃不洁食品。( )2、可以少量购买一些旅游纪念品。( )3、旅途中容易出汗,可以尽量少穿衣服。(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