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31课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955615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31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31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31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31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31课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1 回声知识与技能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识字、写字。难点: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突破方法:读议结合突破难点。【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导入新课,学习“呱”、“哩”2个生字,理解“倒影”这个词语。会写“圆”、“洞”、“倒”、“影”、“游”、“围”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一、导入新

2、课1导入:你们看这是什么字?(板书:声)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课文回声。(补充板书:回声)媒体出示:31回声2质疑: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预设问题: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儿能听到回声?)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二、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整体感知:(1)学生分节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do yng wi li媒体出示: 倒 影 周 围 哩(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

3、么呢?学生交流。(3)小青蛙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初读课文,重在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这就需要落实“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一些易混淆的字词更应当在初读感知时加以强调。三、研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 小河边有座石桥,小青蛙跟着妈妈一块出来看风景了。(1) 媒体出示: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2)谁会读?(指名读) (3)你知道倒影是什么吗?(学生交流)2.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1)媒体出示:(半圆桥洞倒影在水里的图片)(2)句式训练“什么好像什么”,师引读。师: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生:一个大

4、月亮)师:什么好像一个大月亮?(生: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3)你还能照样子试着说一句吗?媒体出示: 妹妹的脸蛋好像( )。 ( )好像( )。3.齐读第一自然段。过渡:那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又听到了什么声音呢?(板书:桥洞)(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1)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请用“”画出。(2)学生交流。媒体出示: “呱呱呱,多好看哪!”“你是谁?你在哪儿?”(3)学习生字:呱媒体变红:呱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编顺口溜:口加瓜,呱呱呱)2.教师指导朗读。(1)师:当小青蛙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时,高兴得叫了起来,想想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啊?(重点读出“呱

5、呱呱”这个象声词,注意是感叹句,可以速度稍快,声音上扬,以表示高兴。)(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3)师:可是当听到桥洞里传来回声时,小青蛙感到怎么样?(奇怪)谁能读出惊讶的语气?(4)仔细观察一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两个问号)想想该怎么读出问句的语气呢?(师范读,指名读,小组读)3.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4.桥洞里怎么会传来回声呢?感到奇怪的小青蛙禁不住去问妈妈。(1)媒体出示: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妈妈笑着说:“孩子,跟我来!”(2)学习生字:哩媒体变红:哩说说要注意什么?(轻声)(3)小青蛙怎么问的呀?(指名读)(4)如果

6、请你加标点,你知道怎么读吗?媒体出示:加上标点,读一读。A.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 ( )B.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呀( )C.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吗( )(5)齐读第三自然段(板书;小青蛙 藏着小青蛙 学说话)小结:原来小青蛙以为桥洞里还藏着另一只学他说话的小青蛙呀!那妈妈会怎么回答他呢?回声到底是什么声音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深入研读课文,抓住基本句式训练,能化难为易,弱化概念性知识,并在指导朗读的同时,完成理解文本的目的。教师只要放手读,放心听,就一定能开启学生独立阅读的大门。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1复习词语媒体出示:半圆 桥洞 倒影 周围 呱 哩2学习书写: 圆 倒 影 游 围 洞(1)媒

7、体出示(带田字格):圆 围(2)观察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口字的左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另:“围”的第五笔是横折弯钩,要书写到位。(3) 重点指导:倒 游(媒体出示:倒 游)如:“游”、“倒”都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各部分应该写得瘦长、紧凑些。另:“游”的右下角是个“子”,不能写成反纹旁。(4)师范写“围”字、边写边强调重点,学生用手指比划书写。3学生学习写字,当堂评议。4媒体出示:我能行: 选一选,填一填。到 倒 来( ) ( )车 ( )影 ( )达圆 园 ( )圈 公( ) 果( ) ( )形五、作业布置1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圆 倒 影 游 围 洞2认真完成“

8、我能行”的练习。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板书: 31 回声小青蛙 藏着小青蛙 学说话 桥洞第二课时【课时要点】1、学会“圈”、“纹”、“碰”、“返”4个生字,指导书写“岸”、“纹”等字。巩固复习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五自然段,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指名、开火车)媒体出示:半圆 桥洞 倒影 周围 奇怪 高兴 景色2师生合作读第二、三自然段。3导入:原来小青蛙以为桥洞里还藏着另一只学他说话的小青蛙呀!那青蛙妈妈会怎么回答他呢?回声到底是什么声音呢?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复习词语是为朗读打基础,也是为

9、了对已学内容进行梳理,尤其注重师生共同合作,能将巩固与指导融会贯通,从而自然地引出下文。二、研读课文(一)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学生交流。媒体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3)学习生字:纹 圈媒体出示: 选一选,填一填。文 纹 花( ) 波( ) ( )明 课( )照样子写词。一圈圈 一( ) 一( ) 一(

10、) 一( )2.现在你知道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了吗?(齐读第四自然段)(二)学习第五自然段1那青蛙妈妈又是怎么对小青蛙说的呢?赶快读读第五自然段,用“”画出青蛙妈妈说的话。2学生交流。(1)媒体出示:“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2)指名读。(3)学习生字:碰 返媒体变红:碰 返“碰”字读音要注意什么?(后鼻音,开火车读)“返”字是什么结构?(半包围,笔顺规则是先里后外)媒体出示:这些词语你们都会读吗?碰面 返回 碰见 返工 碰到 往返(4)把字宝宝放进句子,你还认识吗?再读读青蛙妈妈

11、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5)让我们来看看回声到底是怎么回事。(回声是指声音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的现象时,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媒体出示图片演示回声现象。3谁能为大家说说什么是回声呢?(同桌合作讨论)(1)媒体出示:根据提示,任选一个说一说。(一)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要(返)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回声)。(二)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2)学生交流。(师板书:青蛙妈妈 碰到石壁 返回来)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小青蛙的疑问,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

12、应该稍慢)(1)指名读。(2)小组比赛读。过渡:当小青蛙弄明白回声是什么之后,他又是什么表现呢?(三)学习第六自然段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思考:小青蛙又是什么表现?2学生交流。(1)媒体出示: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地叫个不停。桥洞里立刻响起一片呱呱的回声。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2)小青蛙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3)指导朗读,读出欢快的语气。(男、女生比赛读)3师生分角色合作读全文。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青蛙的叫声引来了另一只小青蛙,还调皮地学他说话。在青蛙妈妈投石击水,用水波和声波相比的巧妙指点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声的原理。其实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秘,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

13、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突出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讨论,完成填空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一)复习巩固1抽读词语。媒体出示:半圆 桥洞 倒影 周围 波纹 碰到 一圈圈 返回来 2指导写字:纹 岸(1)媒体出示:纹 岸(2)重点指导:岸“岸”字上下结构,注意下半部分“干”字在“厂”字头的里面。另:“纹”字书写时要注意绞丝旁是三笔写成的,第三笔是提。(学生用手指比划书写。)3师范写“岸”字、边写边强调重点,学生用手指比划书写4学生学习写字,当堂评议。(二)拓展延伸1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媒体出示: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们来到山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喂,我来啦!”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喂,我来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妈妈笑着说:“_。”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2 作业媒体出示:我会填。呱呱地( ) 轻轻地( ) 牢牢地( )重重地( ) 悄悄地( ) 紧紧地( )课后拓展延伸,能训练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巩固学生对回声现象的认知。五、布置作业。1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纹 岸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完成“我会填”。板书: 31 回声小青蛙 藏着小青蛙 学说话 桥洞青蛙妈妈 碰到石壁 返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