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上5.3《我的雨量器》word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740975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秋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上5.3《我的雨量器》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秋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上5.3《我的雨量器》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秋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上5.3《我的雨量器》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2022秋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上5.3《我的雨量器》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秋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上5.3《我的雨量器》word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秋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上5.3我的雨量器word教案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申,学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3.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教学重点】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尺

2、子;大饮料瓶或其他透明大塑料瓶、浇花用的喷壶。 教师准备:下雨时的录像片段、雨量器、(每组一个)、水、水槽、烧坏、雨量器的构造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下雨是我们经常经历的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经历过什么样的下雨天?咱们一起来说一说吧。2.学生回忆并交流,充分汇报。二、学习新课: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雨量器。1.谈话:看来,同学们经历过的下雨天可真不少,老师前段时间录制了一次下雨的场景,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2.师播放正在下雨时的情景,学生观看。3.谈话:观看了这场雨大家想说点什么?4.学生对雨进行感觉上的描述。5.谈话:大家从好多方面进行了描述,你有什么闽问题

3、要问吗?6.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雨量大小及”类似的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降水量-呢?”当然,对“降水量”这个词语学生可能不太熟悉,提不出“怎样准确知道降水量这一问题,但只要学生能提出这场雨到底下得有多大?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遭雨下得有多大?”等问题即可。)7.谈活:对呀,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这场雨下的有多大呢?那么,谁能来说一说,这场雨下得到底有多大?如果大家没注意观察,我可以再播放一次录像(教师再次播放刚才的录像)。8.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凭经验描述雨量大小。(要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9.谈话:还是人多智慧大,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

4、,应用了很多对比参照描述雨量的大小,但你们认为你们的说法精确吗? 10.学生肯定会认识到自己的说法只是推测。是不精确的;这时教师再继续引导: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们准确地知道降水量呢?11.学生讨论、支流。 12.最后,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使用专门的仪器、把雨量测出来,从而引到对“雨量器”的研究上来。(目的是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各自发表见解,学生要说的办法可能很多,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善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13.谈话:看来,用专门的仪器对雨进行测量,这种办法大家认为最好。用什么仪器?怎样研究?相信大家一定义有了主意,那就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再说给老师和其他

5、同学听一听吧。小组内、小组之间、师生间交流,引导学生想到将降入容器申的雨水进行测量是较准确测知降两量的方珐。(小组交流,便于相互取长补短,她给每个学生提供发言的视会,使学生能通过交流,自已找到解决闷题的办法。)14.谈话:大家所说的下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降落雨水的多少,我们称为降水量。我国劳动入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一种专门测量降雨量的仪器叫雨量器。在前边的材料桌上的就是雨量器,每个小组的组长来取一个。小组同学一起来观察、研究:它是什么样的?怎样正确地使用它?(让学生了解雨量器是我国人民发明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5.学生取仪器,并分组观察、研究。16.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讨论、你们

6、小组发现雨量器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 你怎样正确使用它?体还知道关于它的什么事情?17.学生进行汇报、交流。针对学生的汇报,教师可用课件展示一下雨量器的构造特点,播放用雨量器测降水量的正确方。要引导学生发现雨量器上所标的刻度是以“毫米”为单位的,并认识测量降水量就是测雨水在仪器申的深度。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还自己发现了雨量器的构造特点及使用方法。常用的雨量器是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上口呈漏斗形,用来收集雨水,外筒外面有刻度。下雨时把它放在开阔、没有障碍物、离地30、5厘米的地方,并保持水平。下雨结束时,通过外筒上的刻度,及时读出降水量是多少毫米并做好记录

7、。(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瑰雨量器的构造特点及使调方法,并能说出更多的关于它的事情。)活动二:做雨量器。1.谈话:刚才咱们认识了雨量器及它的用途,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雨量器吗?现在,我们就可以用我们准备构材料做个雨量器。可是,该怎样做?做的时飞民应谚注意什么?2.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有些问题学生想不到,教师就进行提示,如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剪刀。(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雨量器自己说出制作方法及用剪刀等工具的注意事项,可免去老师许多不必要、效果还不一定好的强调、叮嘱,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可适当加以说明,并把简单的制作步骤阑用实物投影或别的

8、方式展示出来。3.谈话:你认为切下的这一部分该怎样处理?为什么?(如果学生说不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可以出示把“切下的部分倒放在瓶内”的图及问题 这样会不会更好?(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将切下的部分倒放在瓶内,成为漏斗,更便于雨水流入瓶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学生制作,教师深入各组参与制作并进行恰当指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5.谈活:雨量器我们已经做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它测量降水量了。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6.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无论何种想法都不要随意否定,但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根据。小结:(测量前要先倒进一些水,使测得的降水量更准确。学生如果能发现这一问题,在此可以小结,如果没有发现

9、,可放到下一环节中处理)雨量器应放置在空旷、离地面面约305厘米高的地方,保持水平,做好记录。记录内旨容甸插:降水开始时阿、结束时间、降水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而随时调整教学思路的灵活性。)三、自由活动:1.谈话:下面我们就用喷壶喷出的水来进行模拟降雨,按照同学们所说的方法测一测降水量。在实验室进行测还要注意什么?2.学生回答,并开始模拟降雨(喷壶里的水量是同样多的)3.谈话:大家一个个都像小科学家那样对降雨量进行了测量,现在肯定想把测量的情况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那谁先来说说你测出的降水量是多少?4.学生汇报(降水量会出现不同)。5.谈话:(疑惑地

10、 )喷壶里的水是一样多的,为什么大家测的降水量有的相同,有的却不同?谁发现了什么?还有别的发现吗?6.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这次集体测量,让学生能自己发现测量降水量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没有关系,看的是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还能发现自制的雨量器中没设刻度的部分要先倒进一些水,如果在前一环节中,学生己经发现了这一点,此环节可不要,直接让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四、小结: 看来,用雨量器测降水量与雨量器的大小没有关系。要想使用我们制的雨量器更准确地测出降水量;除了注意放置在合适的地方外,还要先倒进一些水,把下面没有刻度的部分填充好。 1.谈话:下面,咱们要到操场上(也可在室内)自由测降水量

11、,在测量时注意观察、比较自已和同学的作品,各有哪些优点、缺点。2.学生分组自由到室外进行测量,小组互正相交流、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不再回到课堂,在课外观察中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公正评价)3.谈话:在以上的测量活动中,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想怎样改进它?你认方谁的作作品好?为什么?4.学生互相评价作品。5.谈话: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6.学生谈论。7.问题:对我们本课所测的降雨量,你有什么想法?8.学生发表看法。(如有时间,可让学生特自己的柞品进行适当调整,同学互相帮助,以体现合作互助。)五、拓展活动:谈话:大家可以在下雨天真正地进行一次雨量测量,并做好记录,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自己

12、说出实际测量真正的降水量,培养学生课后乐于坚持进行测量的精神。)【板书设计】我的雨量器 降水量 刻度:毫米【课后札记】学生对学习本课充满兴趣,学生用实验盒里的实验材料制作了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学生都能掌握使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有些学生能持之以恒的记录和观察,有些同学半途而废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究的好习惯。附送:2022秋鲁教版地理六上1.2地球的运动word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描述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并用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地理事实说明地球自转。过程与方法:演示地球仪。(1)观察演示自转方向:学生演示演示错误的学生上台演示

13、纠正错误正确演示学生再演示;(2)观察演示自转所形成的地理现象:地球仪静止不动时用手电筒照射演示昼半球和夜半球地球仪转动时用手电筒照射观察同一地点的昼夜变化地球仪转动时用手电筒照射观察不同地点时差的形成。层层递进,容易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演示地球自转,调动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为今后更好学习地理奠定基础。重点和难点:重点(1) 地球自转和概念、方向和周期(2) 自转的地理意义难点:(1) 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教学准备:(1) 地球仪、手电筒、幻灯片、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小地球仪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教学提示与建议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日月

14、星辰的东升西落,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讲授新课教材P9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提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启发:阅读中同学们发现问题了吗?提问:(1) 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感到的是天转,而不是地转?(2) 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内容是什么?都对吗?同学分组讨论分析总结:(1)我们在生活中感到的是太阳、星星、月亮每天东升西落,好像它们都绕着地球转,并不觉得地球在转。好像是坐在开得很平稳的火车里,常常感觉不到火车在前进,而是看到车厢外的房屋、树木在后退。原因是地球的引力太大了,吸引着地表所有的物体包括我们人类,一同在平稳、飞快地运动,人们难以观察。(2)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

15、转的同时又不断围绕太阳公转。教师说明:他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就通过本节的学习来验证它承转: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地球运动的一些知识,首先是地球运动的一种形式自转板书:第一节 地球的运动一、 地球的自转(1) 自传运动规律概念方向周期演示:教师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学生观察分析提问:地球绕着什么在旋转?(如果学生回答“绕地心旋转”,应予以纠正)板书:概念:地球绕地轴旋转再提问:地球自转是什么方向?(面对地球,左西右东,使学生明白“东”、“西”的含义)学生上讲台演示与教室其他学生相对时,转动地球仪棺材自转方向。板书:方向:自西向东讲述:地球转一圈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自转的周期是多长呢?

16、通过下面的学习,同学们自己就会发现。承转:提问:我们的地球时时刻刻都在太阳的照射下,同学们想想阳光照射下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板书:(二)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演示:教师用手电筒(假设为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假设为地球)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光线只能照亮一半)为什么?学生思考讲述:可见,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白天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黑夜提问并板书:昼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球不透明)学生读图:昼夜的形成、分布和范围。提醒学生注意昼、夜半球的界限,不一定经过南、北两极点。提问:我们用手电筒照射地

17、球仪的光线和课本插图中的太阳光线有什么不同?讲述:由于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我们粗略地把太阳光线看做平行光线。承转提问:刚才演示时同学们看地球自转了吗?如果地球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板书:(三)自转的地理意义1、 产生昼夜更替演示: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教师课前在地球仪的球面上选取几个(北京、纽约)点(2) 当照射北京时,哪些国家是白天?哪些国家是晚上?(3) 将地球仪转动180度,再观察,北京和纽约是在白天还是晚上(4) 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5) 同一纬度上的东西两地如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见到日出,谁先送走落日。学生分组演示观察分析

18、提问:(1) 地球上某地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的时间大约是多少?(2) 人们以一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3)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小结:可见,地球每24小时就自西向东转一周,东边的地点先看到阳光,自转中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讲述:刚才,同学们通过演示观察已发现,当北京是白天时,美国的纽约是晚上。指导学生看书P10图1.18并请学生解释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的姨妈在同一时刻电话问候,为什么时间不同?总结: 由于地球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同的。板书:2、产生地方时差举例说明:以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为例,在同一时刻,不同城市,时间不同。说明:有兴趣的同学有机会可以到大宾馆去

19、调查,宾馆总服务台的墙面上悬挂许多挂钟,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不同大城市的时间,如北京时间、纽约时间、伦敦时间等。不同地方时的不同会给国家间的交往带来不便,不过,我们已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同学们以后会学习到。小结课堂练习: 地球昼夜产生的原因和昼夜更替的原因一样吗?(地球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昼夜更替的原因: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知识,小学自然课介绍过鼓励学生积极回答从解释学生生活中感觉不到地球运动,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分析能力用生活实例说明,便于理解教师可以简单引导学生说明问题留下疑问地轴应该指向北方,注意倾斜适当的角度,并且倾斜方向正确,以给学生正确的感性认识留下疑问可采用课件的形式

20、来演示注意,此时地球不要自转提醒学生注意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和太阳光线的区别注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总结以实际生活为例,说明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解答上面疑问地方时比较难懂,不宜多讲可以让学生做社会调查这个问题容易混乱,教师应该提示说明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 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 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3通过观

21、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媒体投影仪、地球公转轨道仪、计算机。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学生回答。【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角度去认识地球。【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

22、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每组桌前放置的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色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 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出示投影l】 观察讨论一:1 地球沿什么方向沿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2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设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太阳的一面和背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 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观察、讨论。【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

23、出结论。【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日复一日,日有昼夜更替,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年复一年,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你能说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二、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现在我继续向同学们介绍你们桌前的仪器地球公转轨道仪。它由地球仪、公转轨道、 小红球代表的太阳三部分组成。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一些,请同学们再看地球仪的底座上和公转轨道仪上都分别对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名称

24、,地球仪上白色玻璃罩的中心有一个红点代表太阳直射点。【出示投影2】 观察讨论二: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公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的方向有无变化?地轴沿北极方向指着哪颗星?学生演示、观察、讨论。【教师指导】【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 那么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我们一起看投影。【出示投影3】 观察讨论三:1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2 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

25、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要求认真观察和讨论,并完成下表的填写。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出示投影4】节 气(日期)春 分(3月21日)夏 至(6月22日)秋 分(9月23日)冬 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二分二至以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二分二至以后太阳直射的半球 【教师指导】 教师分别请四位同学各完成一个节气的填表内容。【出示投影5】 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用红笔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线,并回答教师提问。【提问】 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限是哪条纬线?那么最南呢?一年中太阳直射一次的纬线是哪两条? 那么直射两次的呢?学生讨论、回答。【小结并说明】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度

26、之间有规律的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北纬23.5度叫北回归线,南纬23.5度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限,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教师讲解的同时,演示自制的计算机软件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根据供图软件制作)。演示自制计算机软件2-地球绕日公转。提醒同学们记住二分二至的日期等。【出示投影6】观察讨论四:1 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日时,南北半球昼夜的变化状况。2 春分、冬至日时,极昼(只有白昼)、极夜(只有黑夜)现象出现的地区。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观察讨论并完成下表: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昼夜平分地区 昼夜长短

27、状况北半球 南半球 极昼极夜地区极昼 极夜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教师指导】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在投影仪上完成自己填写的表格并说明。【出示投影7】【小结并说明】 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外,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度是出 现极昼极夜的界限,所以称为极圈。北纬66.5度纬线称为北极圈,南纬66.5度纬线称为南极圈。刚才,同学们动手演示,观察的都是立体模型,在投影图上如何反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呢?【出示复合投影片】 教师在投影仪前边转动投影片,边请同

28、学们回答一些提问。【教师说明】 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相当,南北半球获热相当,这时为北半球的春季; 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获得热量多,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平分,南北半球获热相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获得热量少,因此这是正是北半球的冬季。而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故季节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时,地球就已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地球就是这样不停的公转,四季变化循环往复。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终年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出示投影 9】 归纳本课要点和知识结构【出示投影10】做课堂练习: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自转的周期是_,昼夜更替的原因是_。2.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_,公转的方向是_,公转的周期是_。(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肯定正确的,指出不对的,并给予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