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最新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1726562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最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最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最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资源描述: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最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最新课件(10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传染病传染病就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就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疾病。感染性疾病传染病传染病类型常见的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能引起传染病的生物称为病原体,能引起传染病的生物称为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支原体支原体 衣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螺旋体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甲肝甲肝流感流感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伤寒伤寒结核杆菌结核杆菌肺结核肺结核脚气真菌蛔虫蛔虫血吸虫血吸虫蛔虫病蛔虫病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寄生虫寄生虫1、传染源

2、传染源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传染病的传播空气、飞沫空气、飞沫例: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传染源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小丽小丽小明小明传染源传染源传染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水、饮食传播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q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空气飞沫传播空气飞沫传播 水、食物传播水、食物传播 接触传播(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和间接) 虫媒传播虫媒传播: :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吸血而传播。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吸血而传播。

3、血液和体液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 土壤传播土壤传播 空气、飞沫空气、飞沫饮水和食物传播饮水和食物传播 血液传播血液传播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天然屏障天然屏障吞噬作用吞噬作用体液因子体液因子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期后遗症期) 常见症状与体征:发热、皮疹、常见症状与体征:发热、皮疹、毒血症状、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毒

4、血症状、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据过去传染病格局,一般规律出疹是据过去传染病格局,一般规律出疹是 - 第一日水痘第一日水痘 - 第二日猩红热第二日猩红热 - 第三日天花第三日天花 - 第四日麻疹第四日麻疹 - 第五日斑疹伤寒第五日斑疹伤寒 - 第六日伤寒第六日伤寒 可按可按“水、红、花、麻、斑、伤水、红、花、麻、斑、伤”的次序记忆的次序记忆 按谐音的记忆法:按谐音的记忆法:“水仙花,莫悲伤水仙花,莫悲伤”按照皮疹的形态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按照皮疹的形态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斑丘疹斑丘疹(maculopapulae)斑疹(斑疹(macule)丘疹(丘疹(Papule

5、s) 玫瑰疹(玫瑰疹(roseolas)l出血疹出血疹(petechia) 疱疹疱疹(urticaria) 荨麻疹荨麻疹(urticaria)又称风团)又称风团 图图 皮疹的形态皮疹的形态丘疹丘疹败血症败血症传单传单EBVEBV斑丘疹斑丘疹流脑出血性皮疹流脑出血性皮疹EHF-EHF-出血性皮疹出血性皮疹 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典型症状是什么?怎样预防? 答:传播 途径是呼吸道。典型症状是咳嗽、咳痰3周以上或咯血。 预防方法: 接种卡介苗;患者隔离治疗:带菌者要长期服药;对病人的居室、用具、痰进行消毒处理。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是什么? 答:鼠类是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禽流感经过什么途径引起人发

6、病? 答:(1)经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带有H5N1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2)经过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或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受到传染而发病。(3)经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H5N1病毒而发病。 .什么是非典型肺炎? 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除在国内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外,在世界其他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 预防非典要做到的“四勤”“五不”“三坚持”是什么? 答:四勤,即勤通风

7、、勤洗手、勤漱口、勤饮水。五不,即不揉眼、不抠鼻、不舔手、不喝生水、不共用毛巾。三坚持,即坚持适时、科学地进行生活环境和日常物品消毒;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圈养家禽家畜,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坚持相信科学、移风易俗婚嫁丧葬不大操大办。 痢疾有哪些症状?答: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 预防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最好方法是什么?答: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答:通过不洁性行为、血液、母婴途径传播。 “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答:每年的12月1日。 怎样预防艾滋病?答:遵守性道德,不搞性乱;避免使用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不共用注射器及针头吸毒;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

8、片、牙刷等。 只有狗可以传染狂犬病吗?答:除了狗以外,猫、蝙蝠、狼等也可以传染狂犬病。 被狗咬伤以后应该如何处理?答:应立即用20%肥皂水或1%新洁尔灭冲洗,后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并注射狂犬疫苗,伤口不可缝合,也不宜包扎。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答:乙肝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体液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答:注射乙肝疫苗。 目前已知的嗜肝病毒有五种:目前已知的嗜肝病毒有五种: * HAV(甲)(甲) *HBV(乙)(乙) *HCV(丙)(丙) *HDV(丁)(丁) *HEV(戊)(戊) 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 100 加热加热 5 分钟可使病毒灭活分钟可使病

9、毒灭活 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 发病后发病后34周,基本无传染性周,基本无传染性粪粪口途径:粪便排出病毒,经口腔摄入而口途径:粪便排出病毒,经口腔摄入而感染感染甲肝预后良好甲肝预后良好甲甲 肝肝预预 后后无慢性化倾向无慢性化倾向无演化成肝癌的危险无演化成肝癌的危险发生肝衰竭者罕见发生肝衰竭者罕见 HBV乙乙 肝肝1. 1. 传染源: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主要为急、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2. 2.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水平传播水平传播最主要途径是注射或粘膜接触含最主要途径是注射或粘膜接触含HBV 的血液及分泌物的血液及分泌物性传播:不少见。性传播:不少见

10、。密切接触:有可能密切接触:有可能饮食传播:可能性较小。饮食传播:可能性较小。乙乙 肝肝垂直传播垂直传播主要途径:围产期(新生儿皮肤、粘膜主要途径:围产期(新生儿皮肤、粘膜 有破损而接触母血)和产后密切接触有破损而接触母血)和产后密切接触经胎盘及生殖细胞传播:有可能经胎盘及生殖细胞传播:有可能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输血或注射器、血透机、内窥镜等消输血或注射器、血透机、内窥镜等消 毒不严格毒不严格垂直传播是我国垂直传播是我国HBV感染的主要方式感染的主要方式三、丙型病毒性肝炎三、丙型病毒性肝炎 ( hepatitis C viral, HCV )丙肝是经济发达国家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类型丙肝是经济发达

11、国家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类型(一)病原学(一)病原学HCV是第一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的病毒是第一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的病毒原称原称“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1989年年Chiron公司利用逆转录酶随机引物从受染的黑猩猩公司利用逆转录酶随机引物从受染的黑猩猩血清中成功克隆出与血清中成功克隆出与HCV RNA互补的互补的cDNA。HCV为单股正链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可能属黄病毒属病毒,可能属黄病毒属丙丙 肝肝1. 传染源: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慢性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慢性HCV携带者携带者2.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主要通过血液

12、/体液传播:输血、血透、注射、针刺等体液传播:输血、血透、注射、针刺等其他:性传播、垂直传播其他:性传播、垂直传播3.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人群普遍易感。HC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率高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率高丁丁 肝肝1. 传染源:急、慢性丁肝病人及慢性传染源:急、慢性丁肝病人及慢性HBV/HDV 携带者。携带者。2. 传播途径:同传播途径:同 HBV 我国似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我国似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3.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super-infection 已受已受HBV感染的人群感染的人群戊戊 肝肝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HEV体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体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HAV低,

13、发病无家庭低,发病无家庭 集聚现象;集聚现象; 暴发流行较多见暴发流行较多见 急性黄疸型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甲肝,且黄疸较深;急性黄疸型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甲肝,且黄疸较深; 临床症状及肝损害程度较甲肝重;临床症状及肝损害程度较甲肝重; 老年人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老年人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型肝炎,病死率高。戊戊 肝肝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HEV体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体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HAV低,发病无家庭低,发病无家庭 集聚现象;集聚现象; 暴发流行较多见暴发流行较多见 急性黄疸型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甲肝,且黄疸较深;急性黄疸型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甲肝,且黄疸较深; 临床症状及肝损害程度较甲

14、肝重;临床症状及肝损害程度较甲肝重; 老年人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老年人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 代号代号02 发病机制: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发病机制: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典型病例临床表现:起病急骤 ,剧烈腹泻、呕吐、,剧烈腹泻、呕吐、脱水、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脱水、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酸碱失衡,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 轻重不一,轻症多见,带菌者较多,重症及典型轻重不一,轻症多见,带

15、菌者较多,重症及典型患者病死率极高。患者病死率极高。 病人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轻型及带菌者为更重要的传染源。轻型及带菌者为更重要的传染源。病人在病期中可连续排菌病人在病期中可连续排菌514d,中、,中、重型病人排菌量大,是重要的传染源重型病人排菌量大,是重要的传染源带菌者包括潜伏期、恢复期、慢性带菌及带菌者包括潜伏期、恢复期、慢性带菌及健康带菌者健康带菌者。 胃肠道传染病胃肠道传染病粪粪-口途径传播口途径传播经水传播是最主要途径,常引起爆发经水传播是最主要途径,常引起爆发流行流行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v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沙门菌引起

16、的急性肠道传染病。v病理特点: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增生性反应反应v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与白细胞减少等。 病原体:伤寒杆菌病原体:伤寒杆菌 沙门菌属中的沙门菌属中的D群,短杆状,为无芽胞,无荚群,短杆状,为无芽胞,无荚膜,膜,G G- -杆菌杆菌 有鞭毛,能运动。长有鞭毛,能运动。长135m,宽,宽0508m 培养: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佳。培养: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佳。 菌体裂解释放出内毒素,在发病过程起重要作菌

17、体裂解释放出内毒素,在发病过程起重要作用。用。 病人与带菌者病人:病程中均有传染性,2-4周传染性最强。带菌者:暂时性带菌者:持续排菌3个月以内慢性带菌者:持续排菌3个月以上慢性带菌者:伤寒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粪口途径粪口途径水和食物污染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水和食物污染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多。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多。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两大类。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特征为短潜伏期,常为集体发病,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 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细菌,常见有沙门

18、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等。 过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传播。各种细菌性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似主要为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一般起病急,腹部不适,上、中腹部持续及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吐泻严重者可出现口干、舌燥、眼眶下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可见于感染性食物中毒患者。 由志贺菌属细菌由志贺菌属细菌(genus shigellae,又称痢疾杆,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shigello

19、sis)。 夏秋季常见夏秋季常见 直肠和乙状结肠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和(或或)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脑病。 可急性期即愈。少数病程迁延呈慢性或反复发可急性期即愈。少数病程迁延呈慢性或反复发作。作。 内毒素主要致病物质 外毒素(志贺毒素) 神经毒(产生神经系统症状) 细胞毒(肠粘膜细胞坏死) 肠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水样泻) 生存能力较强(宋内福氏鲍氏痢疾) 一般治疗一般治疗

20、隔离休息隔离休息 饮食饮食 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病原治疗病原治疗 喹诺酮类喹诺酮类 磺胺磺胺 头孢,阿奇霉素等头孢,阿奇霉素等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人和一切温血动物均可受染,但以犬、狼、猫、狐等肉食动物多见。人主要通过病兽咬伤而受染。主要临床表现为高度兴奋、恐惧不安、恐水、畏风、发作性咽肌及呼吸肌痉挛、最后转入麻痹而死亡,病死率接近100。 患狂犬病的狗 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侵入,少数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

21、居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被动物咬伤后的预防 (1)彻底清创扩创:以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两药不能同用)彻底清洗伤口半小时以上,再以75酒精或25碘酊擦洗,然后开放伤口不包扎。如伤口过深,清创后最好在其四周和基底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皮试阴性后)40ukg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ukg。 (2)注射狂犬病疫苗:于咬伤当日及咬伤后3、7、14、28(或30)日各肌注2ml,也可于咬伤当日及咬伤后1、2、3、7、14、30日各注射2ml。免疫期间应戒酒,避免过劳。如既往曾作过有效免疫注射,则只于咬伤当日及咬伤后3天各注射2ml即可。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

22、rhagic fever,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黑线姬鼠是亚洲地区的主要传染源,欧洲棕背是欧洲地区的主要传染源。在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近年来已在猫、狗、猪、兔、臭鼩鼱等动物体内检出本病毒或抗原。 .动物源传播 带毒的鼠排泄物可传播本。(1)呼吸道传播:带毒的排泄物可污染尘埃,人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发病。(2)消化道传播:摄入被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发病者已有报道。 (3)接触传播:由感染鼠的排泄物或病员血标本污染破损皮肤、粘膜而感染引起发病

23、。 潜伏期一般为2周。约10%20%的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胃肠道功能失调。 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但也有交叉重叠。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ey syndrome)的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机会性感染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病原体

24、,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则为这类病原体造成了感染的机会,它们乘虚而入,侵入病人体内,导致各种传染病,因此,被称为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 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 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子、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中。其他体液如唾液、眼泪和乳汁亦含病毒,具有传染性。 性接触传播 注射途径传播:药瘾者共用针头、输入含HIV的血和血制品。 母婴传播:孕妇可通过胎盘、生产或喂奶传播给婴儿。 本病潜伏期较长,一 般认为210年左右可以发展为艾滋病。HIV侵人人体后可分为四期四期。 麻疹(measles,rubeola)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

25、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科普利克斑(Kopliks spots)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 (一)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d(潜伏期末)至出疹后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由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由蚊虫媒介而传播。有严格的季节性,流行于610月,集中于7、8、9三个月,十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临床上以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昏迷、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 乙脑病毒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呈球形,直径约

26、1530毫微米,核心为单股RNA,外有脂蛋白套膜,表面有含血凝素刺突。 乙脑病毒存在于病人和受病毒感染后的动物(猪、马、驴、牛、羊、狗、鸭、鹅等)的血液中,当蚊子吸了这些动物的血液后,再去叮咬健康人时,病毒就经皮肤进入毛细血管,在血液中繁殖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

27、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患有下列传染病的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 (一)鼠疫、霍乱; (二)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炭疽、斑疹伤寒、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淋病、梅毒; (三)肺结核、麻风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

28、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一、严密隔离适用于鼠疫、肺炭疽、霍乱、咽白喉、狂犬病等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病。1单间隔离、关闭门窗,病原体相同者可同住一室,病室空气、地面、物体表面消毒12d。2进入病室者应穿隔离衣、鞋、戴口罩、帽子及手套。离开病室时应消毒双手,脱去隔离衣、鞋。 3患者不能离开隔离室,如必须移出,应妥善

29、覆盖,以防在转移过程中污染环境和他人。 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腺炎、猩红热、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支原体肺炎等。炎及支原体肺炎等。 1同一病种患者,可同住一室。同一病种患者,可同住一室。 2进入病室者应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进入病室者应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 3接触患者或可能污染物品、护理下一名接触患者或可能污染物品、护理下一名患者前应洗手。患者前应洗手。 4患者所用食具、痰杯等应予隔离。食具患者所用食具、痰杯等应予隔离。食具每餐消毒,痰杯每天消毒。呼吸道分泌物应予消每餐消毒,痰杯每天

30、消毒。呼吸道分泌物应予消毒后废弃。毒后废弃。 5病室空气消毒病室空气消毒12d。 适用于菌痢、甲型适用于菌痢、甲型肝炎肝炎、戊型肝炎、伤寒、副伤、戊型肝炎、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等。寒、脊髓灰质炎等。 1不同病种的患者最好分室收治。病室内不同病种的患者最好分室收治。病室内应无蝇、无蟑螂。病室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应无蝇、无蟑螂。病室地面、物体表面消毒12d。 2密切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密切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接触污物时需戴手套,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接触污物时需戴手套,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 3接触患者、污物、护理下一名患者前应接触患者、污物、护理下一名患者前应严格洗手。

31、严格洗手。 4患者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患者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等,均须消毒。指导患者饭前便后洗手。吐物等,均须消毒。指导患者饭前便后洗手。 适用于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咽炎或肺炎、新适用于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咽炎或肺炎、新生儿淋球菌眼结膜炎、狂犬病、皮肤炭疽病等。生儿淋球菌眼结膜炎、狂犬病、皮肤炭疽病等。 1同种病原体感染可同住一室。同种病原体感染可同住一室。 2密切接触患者应戴口罩,穿隔离衣,接密切接触患者应戴口罩,穿隔离衣,接触传染性物质时戴手套。手上有破损者,应停止触传染性物质时戴手套。手上有破损者,应停止接触此类患者。接触此类患者。 3接触患者、污染物、护理下

32、一名患者前,接触患者、污染物、护理下一名患者前,应洗手。应洗手。 4患者用品不得转交他人应用。一切污染患者用品不得转交他人应用。一切污染用品,须严密消毒后方可使用。用品,须严密消毒后方可使用。 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斑疹伤寒、回归热、肾综合征出血热、黑热病、疟疾等。 1病室应有防蚊、灭蚊措施。 2患者入院后卫生整顿,灭虱、灭蚤。 适用于乙型肝炎适用于乙型肝炎 + 丙型肝炎、梅毒、钩端螺旋体丙型肝炎、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艾滋病等。病、登革热、艾滋病等。 1同种病原体感染可同住一室。个人卫生同种病原体感染可同住一室。个人卫生不能自理或出血不易控制易污染者单间隔离。不能自理或出血不易

33、控制易污染者单间隔离。 2血液、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血液、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接触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必要时戴离衣。接触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护目镜。口罩、护目镜。 3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后,应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洗手。立即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洗手。 与狗共有的疾病有与狗共有的疾病有65种种 与牛共有的疾病有与牛共有的疾病有50种种 与羊共有的疾病有与羊共有的疾病有46种种 与猪共有的疾病有与猪共有的疾病有42种种 与马共有的疾病有与马共有的疾病有35种种 与家禽共有的疾病有与家禽共有的疾病有26种种感染病

34、的预防感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 疫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 检疫、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检疫、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 - 积极有效防治积极有效防治 - 对动物源性传染病隔离或消灭对动物源性传染病隔离或消灭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 养成卫生习惯养成卫生习惯 - 对污染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对污染物品进行彻底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 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保护易保护易感人群感人群 切断传切断传播途径播途径控制传控制传染源染源早发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报告,早隔离,早隔离,早治疗。早治疗。饭前、便后要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好个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5、。常开窗、卫生。常开窗、通风好,空气通风好,空气爽、病菌跑。爽、病菌跑。正确使用消毒正确使用消毒液。液。加强身体锻加强身体锻炼,充足休炼,充足休息,消除恐息,消除恐惧心理,以惧心理,以增强自身的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抗病能力,积极参加计积极参加计划免疫划免疫 11、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给儿童接种卡介苗 B、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 C、给医疗仪器消毒、给医疗仪器消毒 D、给儿童注射青霉素、给儿童注射青霉素给儿童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儿童的抵抗结核菌感染给儿童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儿童的抵抗结核菌感染的

36、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之一,清扫楼内垃的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之一,清扫楼内垃圾,给医疗仪器消毒是切一断传播途径,青霉素主要圾,给医疗仪器消毒是切一断传播途径,青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并不用于预防传染病。用于治疗疾病,并不用于预防传染病。A 10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保护传染源B “一个国家越穷,就越难以拥有能迅速作一个国家越穷,就越难以拥有能迅速作出反应的公共医疗体系。疾病扩展范围出反应的公共医疗体系。疾病扩展范围越广,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潜在危险就越广,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潜在危险就越大。越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贝尔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贝尔纳瓦拉瓦拉Thank you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