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1719843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讲义完整(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外国教育史 远古教育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300万年前公元前3000年古代教育 中古教育阶段:奴隶社会的教育前3000年公元5世纪,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近古教育阶段: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476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教育 资本主义开展时期1789年1871年巴黎公社 进入帝国主义时期1871年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二战完毕二战完毕现代教育第一章 文明古国和古希腊的教育第一节、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外国最早的学校人类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文明古国主要是埃及、巴比伦、亚述、印度、中国。一般认为古埃及建立的学校是人类最古老

2、的学校。1、历史背景地处泥罗河流域,农业兴旺 天文学:观测天象,预测气侯及河水泛滥的同期建立科学 几何学:丈量田亩、建造庙宇、房舍 水利学:灌溉知识体系 医 学:制造木乃伊、医疗 地理学:对外贸易、军事远征前3500年进入妈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法老采取配置大小官吏,强化国家机器,实行对外侵略和统治,这些知识要有专门的机构传授。文字出现:图形文字用字母、音符、词组组成的复合文字2、学校类型:最早建立的学校是宫廷学校:培养皇子皇和朝臣子弟,学成后充任官吏,产生于埃及古王国末期。到了中王国时期,一些政府机关在机关部附设职官学校,招收贵族及官员子弟,以政府办公处所为校址,官吏充任教师。此外,还有寺庙学校

3、。一些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同时又是传授高深科学知识的学府,吸引着要求深造的青年到寺庙里求学,重在学术知识的传授和探讨。书吏学校:包括绘文书吏、书信书吏、军队书吏、国王书吏等,学习的容由低到高是从读写算到数学、天文、医学。二、文明古国的学校前述几个文明古国中出现的学校除了介绍到的古埃及学校之外,还有祭司学校、神庙学校和古儒学校。祭司学校:设在大寺庙里的学校。是早期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级的学校,专收高级僧侣的子弟入学,主要任务是培养训练未来的高级僧侣,也称僧侣学校。神庙学校:设在神庙,由僧侣担任教师。神庙学校的程度不等,即传授普通、初步的知识和神学课程,培养一般的官吏和神职人员,同时也传授一些较高深、专

4、业性较强的知识,培养高级官吏和僧侣。古儒学校:印度以古儒为师的学校。古儒是对经义有研究而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主要进展经义的解释和各门知识的传授。第二节、古希腊的教育一、斯巴达的教育一地理背景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四周环山。是一个地理上比较封闭的农业城邦。二社会结构 统治者:斯巴达人,约9000户,30000 人。社会阶层 平民: 皮里阿西人,约30000户。奴隶:希洛人,约300000人。政体:军事奴隶主贵族专政。三教育模式1、 教育目的:培养身强力壮、效忠国家的武士和统治者。2、 教育特点:军事体育教育3、 教育过程:1) 07岁:由父母养育2) 718岁:进入国家

5、教育场所进展宫事教育。教育的容是五项竞技,包括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角力。此外还有骑马、游泳和射箭等。同时也进展政治、音乐教育。3) 1820岁:进入高级军事训练团Ephebia,进展正规军事教育。进入之前要经过屡次鞭打等形式的考验。4) 2030岁:开往边疆实战训练,到30岁成为正式合格的公民。4、 女子教育受到重视,其目的是培养强健的母亲和防卫外乡的能力。资料一、斯巴达青年到30岁成为公民后,被迫与国最好的姑娘结婚。为防止父亲对子女的偏爱,国家宣布,儿童生下来一个时期后,他就成为所有父亲的儿子,所有成人对儿童都有同样的职责。资料二、公民到45岁离开兵役生活,被安排作国民军,职责限制在

6、地方部队活动和教育青年。到60岁男性平均年龄是25岁成为年长的政治家,在国会中效劳。二、雅典的教育(一) 地理状况位于阿提卡半岛,境多山,有大量优质土、石和银矿,还有优良的港湾,有利于工商业的开展。雅典原是一个农业国,公元前76世纪工商业得到很大开展。(二) 社会结构农业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争夺政治权利导致雅典政治生活的气氛。经过一毓政治改革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治格局。 贵族:农业贵族和工商业奴隶主社会阶层 平民:农民和手工业者 奴隶(三) 教育模式1、 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几方面和谐开展的、服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上层人物商人、武士和政治家。2、 教育特点:和谐开展的教育3、 教育过程:1)

7、 07岁:由父母养育2) 712、13岁:进入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学习。文法学校的教育容主要是读、写、算。读是识字阅读,顺序是先字母、词,而后是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写是描蜡板上的字;算是用石子、手指和算盘计算。弦琴学校的教育容主要是音乐、唱歌、朗读。3) 12、13岁15、16岁:增加体操学校。体操学校的教育容主要是五项竞技和游泳、骑马、舞蹈。这三类学校学业完毕后,多数人完毕学校生涯,从事各种职业。4) 15、1618岁:少数富家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教育容包括体操教育、文化知识教育、音乐和社会活动。其中文化知识教育容是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5) 1820岁: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承受军事训练,

8、属兵役性质。20岁时通过仪式成为一个正式的公民。4、 女子教育:与斯巴达不同的是雅典无视女子教育。三、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出现了第一批职业教师,他们从一个城邦到另一个城邦,传授知识、教授辩论术,活动中心是雅典。他们研究辩论术以及与辩论术有关的一切适知识,并把这些作为他们教学的主要容。希腊危机后智者学派沦为狡辩派。作为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第二节 古罗马的教育王政时期:BC8世纪BC6世纪时期:BC6世纪BC1世纪帝国时期:BC1世纪AD5世纪一时期的教育1、早期1) 社会背景:平民和贵族都是罗马公民,享有同样的政治权利;生产形式主要是小农经济,平民根本上是农民。2) 教育模

9、式:农民军人教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容有骑马、角力、游泳;十二铜表法;简单的读写算等。男童到16岁成为公民,开场服兵役。2、后期1社会背景BC3世纪开场,罗马不断扩大幅员,商业和奴隶制经济迅速开展,形成了奴隶与奴隶主、平民与贵族、元老院贵族与商业贵族之间的各种矛盾和斗争。BC3世纪罗马兼并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城市,BC146年,罗马征服希腊外乡,希腊文化与教育流播到罗马。2教育体系712岁入私立的小学,教学容是读写算。贵族子女主要承受家庭教育。1216岁入文法学校,学习文法为主。开场只有希腊文法学校,学习荷马史诗及其他希腊文学;BC100年前后,出现拉丁文法学校,

10、学习西塞罗等人的著作。16岁后,进入修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BC1世纪中叶建立拉丁雄辩术学校。3、帝国时期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变化表现为:1) 改变教育目的,由培养演说家改为顺民和官吏2) 对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视,局部私立学校改为国立3) 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由国家委派四、昆体良教育思想1、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昆体良继承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重视人的天性差异的观点,认为人人可通过教育而培养成人,但人的心性各不一样,因此要研究、了解儿童的天性。天性是教育的根底和原材料,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一是根据其倾向和才能进展教育教学;二是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2、雄辩家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

11、。昆体良认为,雄辩家的主要任务是宣扬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趋善避恶,因此,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它通过教育获得。培养雄辩家的途径是学校教育。它的优点有:可以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给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培养社会活动的能力。3、教学理论 班级授课制萌芽;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的根底上;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学习和休息交替。第四节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一、格拉底格拉底法也称产婆术,它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辩论的方法。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答复,教师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答复荒唐,然后教师用种种事例启发学生,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具体步骤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二

1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公元前428公元前347年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在20时拜格拉底为师,学习8年,柏拉图死后逃出雅典,先后到麦加拉、埃及、小亚细亚、意大利、西西里宣传政治主,公元387年回到雅典创办了阿加德米学园,在这里讲学40年BC387BC529。一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虚幻不定的,是理念世界的摹仿。理念世界是真定不变、第一性的。二个世界在人身上的表达就是人体和灵魂。灵魂能主动思考,由低到高由实物、关系、性质、数、道德、政治和蔼等容组成。但是,当灵魂与人体结合时由于受到强烈的刺激,灵魂所具有的智慧被遗忘了。因此,人的学习是一个思考、回忆的过程。教育过

13、程就是启发的过程。根据灵魂的原有理性、非理性构成的比例,柏拉图把人分成情欲型、铜铁质的劳动者,意志型、银质的军人和理性型、金质的哲学家三种类型,并根据社会的这三种阶层,柏拉图构建起了他培养哲学家的教育思想体系。二、培养哲学家的教育思想体系36岁,进入公立学前教育机关,实施音乐教育和游戏。717、18岁,分别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实施情感教育。三类学校分别实施普遍教育、音乐音乐、舞蹈、读、写、算和体育体操、五项竞技。具有铜铁质的人这一阶段完成后完毕教育生涯,成为劳动者。1820岁,进入埃弗比团承受正规的军事教育。在这一时期,学习的文化科目是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具有银质的人这

14、一阶段完成后完毕教育生涯,成为军人。2030岁,学习四艺和哲学,开展心智,完成后成为行政官员。3035岁,研究辩证法,成为哲学家高级官吏3550岁,入世修行,成为哲学王,即最高统治者。第二章 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教育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外族入侵和奴隶起义的打击下灭亡。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外族入侵和连年战争使古希腊、罗马帝国的文明遭到严重的破坏,他们从原始状态开展,把古代文明、哲学、法律、政治一扫而光,代这以中世纪世俗和育势力的高压。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5世纪9世纪1、社会背景1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的概况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开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

15、10世纪末,基督教逐步与统治阶级相结合。最早承受基督教的是法兰克洛维,查理大帝为维持其不稳定的帝国,与教皇结为联盟,他以武力保护教皇利奥三世,教皇为他加冕。第二阶段:1113世纪末,基督教全盛时期,教会逐步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1075年教皇格利哥里七世公布教皇敕令。13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废黜二个德国皇帝,迫使英王、波兰、凶牙利、丹麦、葡萄牙诸王归属于他。第三阶段:1415世纪,封建制度与基督教会同时衰弱。14世纪农民运动和异端运动给基督教会以沉重打击。它与城市反僧俗封建领主的压迫相联系。其中以12世纪中叶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所发动的反教会斗争最为剧烈,为此,英诺森三世组织了十字军进展东征。123

16、3年在各教区建立了裁判所。2西欧封建社会的社会阶层世俗: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教会:教皇-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神甫-修士女教会不仅是机构,还拥有大量土地,通过征收什一税剥削农民,并享有政治特权。教会的根本理论是教父学,包括上帝创业说、三位一体说和原罪说。3政体:教会和世俗封建主联合专政。2、学校类型1教会学校僧院学校僧院学校是基于修道院修行制度而产生的一种教会学校。最初僧院只是对自幼入院的修行者进展识字、读经和书写方面的简单训练,为终身修道作准备。在这个根底上,后来产生了专门培养僧侣子弟的僧院学校,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贫穷三种品质,分为学和外学。学招收准备担任僧职的贵

17、族和僧侣子弟,住宿制。外学那么相反。到了9世纪,所有僧院都建置学校。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设在主教驻地。教区学校按教区而设的一种普及性的初等学校。设备简陋,人数不多,规模小,收取一定费用。教师在村落教堂门旁或自已家中对本教教民子弟进展初等教育,主要讲授拉丁文、习字、初步知识和唱圣歌,较少教授计算。在教区学校中,教师是牧师,一身兼有数职。在教会学校中,神学为各科之冠,也讲七艺,但根本已转变为为神学效劳的工具。教会学校有以下特点:机械诵读、体罚盛行、频繁祈祷。2世俗学校宫廷学校为提高王室贵族的文化素养,培养国家官吏而设立的学校。学习科目有七艺、拉丁语、希腊语,有皇子、公主、王室成员,是培养国家

18、封建官吏的文化训练基地。骑士教育骑士教育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展,主要是培养骑士尚武本领、忠君爱国的封建意识、媚侍贵妇、上司,习于社会礼仪等处世之术。教育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侍童。78岁按出身等级依次到高一级封建主家中给领主夫人当侍童,学习应酬对答、交往礼节,有时也学习识字、吟诗、弈棋、奏乐、骑马、角力、击剑。第二阶段:护卫。14、15岁21岁,跟随封建主当侍从,学习七艺、骑马、打猎、投标枪、击剑、游泳、弈棋和吟诗。第三阶段:21岁后举行授称仪式,成为正式骑士。二、西欧封建社会的开展时期手工业重新振兴,商业活动逐步展开,西欧城市兴起但仍受封建领主的剥削压榨。11、12世纪,西欧城

19、市居民反封建领主的斗争盛行,多数城市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要求独立和自主。有些地区如法、英、德的南部比较富裕的城市那么用钱收买自治权。城市经济的开展推动着科技的开展,也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形态。1、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在古代教父学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一种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的基督教神学。它用哲学的形式为神学作系统论证,为封建统治作辩护。由于学习这种哲学的僧侣终年圈在专门的学院里读经学道,运用极其烦锁的从概念到概念的狡辩论手法为神学教条作论证,争论一些无聊的问题,因此又被称为烦琐哲学。它有二个流派:唯实论。认为普遍观念一般、共性是独立于并先于具体事物个别而存在的实体,个别事物由普遍观念所派生。以此对基督教的原

20、罪说进展论证。唯名论。认为个别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离开个别,一般是不存在的。一般不过是事物的名称或概念,肯定了人们的认识是从感觉到概念的路线,为城市市民反教会专断、开展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被教廷视为异端学说。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意大利高级僧侣、巴黎大学神学教授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宇宙按等级阶梯安排,次序是:非生物体-人-圣徒-天使-上帝。相互间的关系是下级隶属上级:地上秩序-天上秩序 现世-来世 哲学-神学 知识-信仰。1879年罗马天主教会明文规定其为天主教会的官方哲学。2、中世纪大学1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出现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德国。萨拉尔诺大学意大利:该校原是医科学校,开展成欧州

21、最早的教授医学的大学。1231年得到政府的认可。波伦亚大学意大利:早期建立的法律大学。中世纪时意大利北部经济较快,商业纠纷、民事诉讼较多,在争取城市自治权力和地方权力过程中,王权、产权问题研究成为社会需要。在原法律学校根底上1158年开展成为波伦亚大学。巴黎大学:该校原是大教堂学校。唯名论代表阿伯拉尔在此讲学,提倡学术自由,学校声望日高。1180年得到政府认可,1200年学生到达了5万,设有神学医学、法学和文学四科。此外,著名的还有1168 建立的牛津大学、1209年建立的剑桥大学。3、中世纪大学的类型按领导体制的不同,中世纪大学可以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学生大学:由学生组成行会,自已主管校

22、务,在涉及聘请教授、学费、学时等重大问题上都由学生讨论决定。属于此类的大学有波伦亚大学以及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大学。先生大学:领导体制与学生大学相反,属于此类大学的有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西欧封建社会末期1、城市学校10世纪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新城市在1214不断开展壮大,市民阶层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是一种新的以学习世俗知识和进展技能训练为主的学校形式,由城市自治机关管理,校长、教师也由自治机关选派。校舍建筑和学校经费由手工业者和商人基尔特组织担负。教学容主要有知识、读、写、算及民族语言。、艺徒制由师会传授技艺给徒弟所进展的一种教育。由行会制定师徒契约,

23、规定师傅应负责训练学徒掌握某种技术,并学习读写算和知识。学徒期间师傅为学徒提供房舍、衣物、食品,期满出师后,学徒可自由寻找工作,并以其收的一局部作为对师傅和行会的报偿。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一、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一般指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末叶,在西欧封建社会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随着东西方交往与贸易的开展,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他们为谋取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掀起了反对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运动。这场运动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到15世纪中期以后先后涉及到尼德兰、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等地。1417年,人文主义者波焦在圣加伦修

24、道院发现了昆体良雄辩术原理的原本。5年后在洛迪发现了西塞罗的修辞,到16世纪古希腊古罗马的大局部著作根本被发现。二、人文主义文化人文主义文化宣扬以人为中心,要求个性解放,重视现世生活,崇尚理性和知识。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理论根底是资产阶级人性论。文艺复兴与改革三、人文主义教育1、人文主义世界观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提倡学术,尊崇理性2、人文主义教育根本观点也称人道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有维多里诺、伊拉斯谟等。教育目的:主以人为中心,把人的思想感情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教育方法:反对强迫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

25、,尊重儿童个性。教育容:古典语言、自然科学、教育。3、人文主义教育的开展1早期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最早发端于意大利,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注重培养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原因在于意大利中世纪建立的大学和城市学校多受世俗势力控制,实行城市制。率先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是弗吉利奥,受昆体良影响,主为教育目的在于对青少年施以通才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开展的人。方法上强调适合学生爱好和年龄特征,容上注重历史、伦理学、雄辩术、体育、自然知识。维多里诺实践了弗吉利奥的教育理想,创办了快乐之家。格里诺认为古典文化教育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促人开展的手段,过高评价西塞罗文体并将其作为作文的唯一正确

26、的典,主西塞罗主义,从而走向形式主义。北欧势力比较强大,实行君主制,因此,人文主义教育十分强调虔诚与道德的价值,关注如何对未来的君主和朝臣进展的教育。尼德兰的伊拉斯谟主基督教与人文主义并重,培养具有虔敬、德行和智慧品质的人。西班牙的维夫斯观点相近,提出用新的哲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解决教育问题,认识方法与学习方法应是归纳法。德国的温斐林那么强调人文之学要以维护社会的道德为标准。根本特点:强调古典科目,重视古典语言;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力图通过教育改造社会;2后期人文主义教育15世纪末16世纪初,意大利制为君主制所取代,教育目的转向培养君主和朝臣。人文主义教育发生以下变化:使用本族语教学,自然科学

27、研究受到重视,世俗性增强,教育目标资产阶级化等。法国的拉伯雷主,提倡个性价值与个人自由;身心并行开展;认识所有事物。蒙田提出培养完全的绅士的教育目标。重能力培养,际效用,尚行动实践,反对权威主义。培根提出科学认识方法归纳法,以及研究百科全书式知识的理想。根本特征: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与性;贵族性。4、人文主义教育的改革措施1提出新的培养目标身心全面开展的人:积极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实际活动家和冒险家,是追求现世幸福、人生享乐的人。要求在道德上,勇敢、抑制、坚决、爱国心。要有广博的学识和安康的体魄。2) 大教育对象,创造新形式的学校。1、教育对象由僧侣、封建主子弟扩大到新兴工商资产阶级的子弟和

28、少数城市平民子弟。据称当时在英国伦敦,每五人就有三人识字。2、快乐之家孟都亚宫廷学校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唯多利诺在一些王公贵族和地方官员的支持下,1423年应曼托瓦代公爵G贡扎加聘请在曼托瓦郊外湖滨创设孟都亚宫廷学校。教育宗旨:希望孩子们在一个充满欢乐气氛的环境下安康活泼地成长。建筑特征:该校设在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风景区,教室等建筑按美学标准装饰。学校管理:学生自治,废除体罚。教育目标:开展学生个性。教育容:古典语言、天文、历史、地理、数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在体育方面有骑马、射箭、游泳、角力、击剑。教育方法:听讲、观摩、示、练习、游戏。3、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著作:英国莫尔的乌托邦14771535拉伯

29、雷14831553的巨人传英国康帕拉15681639的太阳城3、增加学科设置,扩大教育容。确立体育地位,美育课程受到人们欢送;道德教育课程由强调节制、顺从、禁欲转变为进取、勇敢、务实;增设机械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4、教学方法更新注重儿童天性及个别差异,开场重视启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实物教学开场运用,有些学校开场用民族语进展教学。四、新教教育文艺复兴为改革作了思想准备,新教认为上帝与教徒的沟通不必以教会为中介,圣经才是唯一的权威。要求以原始基督教义取代中世纪教会教义。新教在实质上是个人主义的。1、路德源新教与教育改革运动始于德国,发难者是威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15

30、17年10月,教皇利奥十世为聚敛钱财派特使到德国出售“赎罪券,路德以九十五条论纲抨击这一做法,引起很大反响,拉开改革序幕。1520年与教会决裂,著述阐述他的、政治、教育思想。观点如下:因信称义;信徒皆教士;提倡新善功与天职观念但凡信仰从事的各种职业和日常生活皆属善功,天职与尽世俗义务是一致的;政教别离教会应附属于国家。提出教育原那么: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由教会掌握;由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路德的教育思想在梅兰克顿、斯图谟、布根哈根的推动下,在16、17世纪的德国新教各邦得到初步实现。2、加尔文派新教与教育加尔文教派兴起于瑞士。1518慈温利教士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出一些新思想,引发新旧教间关键及战

31、,由此瑞士分裂为新教诸州和旧教诸州。1534年受法国政府与教会迫害的加尔文到瑞士宣传新教教义,加尔文新教运动由瑞士到法、荷兰、英格兰、格兰、北美等地。上,主因信称义,政教合一。教育上,提出具有双重目的的普及、免费教育的主。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创办日瓦学院。3、战争罗马教廷于16世纪中叶开场发动“反改革运动,采取三项措施:改组裁判所,加强思想控制;开展耶稣会;推进海外传教。运动成效卓著,引发各国国新旧教冲突升级,开展成为1618 1848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三十年的国际战争。战争最后以参战各方妥协宣告完毕,缔结和约,确定“教随国君定原那么,新教获得平等地位。五、近代化-三种教育力量的冲突与融合大

32、局部人文主义者反对改革,人文主义运动却导致了改革。新旧教反对人文主义教育中的异教因素,压制人文主义运动的世俗倾向,新旧教的斗争却导致了更彻底的世俗化。战争的结果是走向宽容。政府对持中立态度标志着国家世俗权力的加强,意味着世俗权力和权力的别离,意味着教育成为一种民族的教育、国家控制领导权的教育。冲突的另一结果是世俗性的增强。宽容意味着思想和信仰的多样化,意味着对各种世俗思想的宽容,使近代科学和哲学兴起,带来了人文主义运动局限于上层社会的世俗性无可比较的更深刻、有广泛社会根底的世俗性。反映到教育领域,教育的总体精神发生重大转折,标志着教育迈向近代化。第三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其著作夸美纽

33、斯15921670生于尼夫尼兹一个磨坊主家庭,父亲是个磨坊主,信奉新教,是兄弟会成员。夸美纽斯12岁时父母双亡,四年之后受兄弟会资助进入正式学校,中学毕业后进入德国海得堡大学学习神学,接触了拉特克和培根以及其他人文主义者的思想。1614年回国任普雷洛夫文法学校校长并进展教学改革。1616年任兄弟会牧师兼兄弟会学校校长,编写简易语法规律。1618年,“三十年捷德战争爆发,夸美纽斯全部书稿及藏书在战争中被毁,瘟疫夺走了他妻儿的生命。1628年,德国皇帝下达迫害新教徒命令,三万户新教成员离开祖国赴波兰黎撒避难,夸美纽斯任黎撒中学校长。在此期间,1631年出版了语言学入门、1632年出版其教育代表作大

34、教学论和母育学校、1639年出版泛智论导言。1641年应邀夸美纽斯到伦敦主持“所罗门宫学院。但英国战于同年爆发。1642年离开英国。这时法国邀请夸美纽斯去创办泛智学院,瑞典邀请他去改造瑞典学校。1648年回黎撒。1650年,被选为兄弟会大主教,并赴匈牙利一个公国任教育参谋,编成世界图解,流行二百多年。1654年回黎撒。1656年,瑞典入侵波兰,黎撒城被毁,夸美纽斯的手稿和书受损。这时,荷兰拨款救援兄弟会流亡者,并欢送夸美纽斯前去工作和定居,于是,他与兄弟会成员一起到了阿姆斯特丹。1670年11月11日夸美纽斯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二、教育理论的哲学根底1、 哲学观上即是一位先验论者也是一位机械唯物

35、主义者。2、 自然观上即有神学意识又相信人的创造性。三、教育目的和作用1、 教育目的夸美纽斯以圣经的创世纪为根据,加上传统的神学目的论以及他自己关于人的理论而提出他所主的教育所应该到达的目标。人的终极目标是死后、来生,与上帝相结合。因此人要成为理性动物认识万物、一切造物中的主宰万物为已所用、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和上帝一样圣洁。也就是说人应博学、德行或恰当的道德、或虔信。这些种子自然地存在我们的身上,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其现实化。2、 教育作用教育是改造社会建立国家的手段。教育决定着个体天赋开展的程度。四、教育适应自然的原那么教育适应自然的原那么是贯穿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那么。教育适应

36、自然包含二层意思:一是教育活动应该遵循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二是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展教育。夸美纽斯引征自然,与社会现象类比的方法力图来说明和论证自己的教育主和见解,使以往零散的教育经历得以理论化,使教育理论的开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使教育理论在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但他未能真正找到自然、社会和人的开展的普遍法那么,因而其教育理论中就不可防止地出现许多片面的东西。四、 普及教育思想夸美纽斯从他主义的“泛智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他的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且认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夸美纽斯要求把教育普及于一切男女儿童的思想无疑

37、是进步的,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他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有缺陷的。他认为一切男女青年受教育的目的和程度应是不同的:权贵和富人的子女受教育是为了更加有智慧,成为领袖人物;地位较低的人受教育是为了聪明地慎重地自愿地服从长上;妇女受教育是为了能照料家庭,增进她的丈夫和家庭的幸福。五、论教学原那么为了使教学工作进展得“迅捷、愉快、彻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第1619章中对教学原那么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根据其论述可归纳为以下几条:1、 观性原那么直观性原那么是最根本的教学原那么。理论论证:夸美纽斯的功绩在于第一次从感觉论出发来论证直观教学。他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场的。直观教学方法:教学应从观察实际事

38、物开场;在不能进展观察时可使用图片或模型;先看整体再分辨各个局部。2、 循序渐进原那么自然万物都按预定秩序依次开展的,教学要表达循序渐进,“务使先学的能为后学的扫清道路。主教学应从易到难,从近到远、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3、 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原那么调动主动性和自觉性是适应学生的自然天性的一个方面万物生长都是澎勃向上的,教学上应该首先实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选择有用知识并讲明用处,利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设一个风景优美的场所。4、 巩固性原那么是否巩固视为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巩固包括知识被彻底懂得、经常地练习和复习和能够恰当地运用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教给别人。5、 量力性原那么教学中无论

39、是教材编排、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承受能力和原有水平。他说:“自然不强迫任何事物去进展非它自己的成熟的力量所进展的事“假设一切事情的安排全部都适合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自然是会和学习与年龄同时增长的。六、班级授课制与学年制1、 学年制在泛智学校中夸美纽斯提出了统一的学年、学日制度:1) 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2) 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入学,以便使全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期完毕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3) 学校要制定工作计划,使每月、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展各项工作。2、 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在总结16世纪新旧各教派所兴办的学校中实行班级授课的初步经历的根底

40、上,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他认为班级授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因为它能提高教师的兴趣热忱,对学生而言能产生伴侣的效用。具体方法:一是按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单元;二是每个班级有一个固定的教室;三是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展教学;四是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人,选出一名学习好的学生为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讨论的问题: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体系中如何解决其世界观和哲学观上的矛盾性?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那么的依据及其科学性普及教育思想的哲学和社会依据班级授课制与机械唯物主义关系第三章 英国教育第一节 英国教育制度一、英国近现代社会历史背景英国从15世

41、纪末开场进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始积累,农场主在农村大肆进展“圈地运动,大量廉价劳动力涌向城市,加速了英国工商业的开展。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移到大西洋,英伦三岛成为世界经济中心。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代表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君主立宪政权,形成资产阶级和贵族的联合专政。这决定了英国在政治、思想上保存封建主义传统,在教育上也罩上了浓厚封建传统的色彩。这期间,社会学术思想方面,文世复兴运动尤其是夸美纽斯的泛智论思想直接影响了英国的教育理论界,16世纪上半叶的改革那么为英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开展奠定了根底。1760年代至于1840年代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打下了经济上的霸主地位,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世

42、界银行工厂。它也决定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经济开展相对缓漫,国际地位日渐降低,到19世纪80年代工业生产居美国之后,20世纪初,德国又超过了英国,究其原因,一是学校教育在培养科技力量上的失败,二是无视普及教育,于是19世纪70年代后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公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法令,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国民教育体制。二战后英曾追随美国,以期摆脱困境但并未奏效,50年代后美争霸格局形成,转而与欧州其它国家联合以抵抗两霸,1970年正式参加西欧市场。二、英国教育体制的开展改革之前,英国的封建教育属于贵文笔及僧侣的一种特权,受天主教教会控制。1534年改革后,摆脱了罗马教皇对

43、英国教会的统治,英国国王成为教会的首脑,从此,英国领导管理教育权根本上受国教教会控制。工业革命之后,工人要求承受一定水平的教育。为此,1802年政府首次颁发有关教育法令,要求工厂学徒、手工业学徒学习读写算根本知识,费用由工厂主和业主担负。由于当时学校事业属私人、团体,不能有效贯彻,兼之学校数目很少,英国政府开场介入管理学校教育事业。1806年,议员怀特布雷提出教区学校议案,建议国家在每一教区设立并管理学校。这是国会首次以国家名义讲座国民教育问题。议案未得到实施。1833年,财政部长阿乐索普提出教育补助金法案,由国会通过。决定每年从国库中拨出2万英镑作为初等学校建筑补助金。之后稳定增长:1854

44、年26万,58年43.1万,60年80万。它是国家直接掌握教育权的开端。初期国会贫民教育促进会国教派团体英国及海外学校协会非国教派团体1839年设置枢密院教育委员会掌握、监视补助金的分配1856年枢密院改为教育局政府领导全国初等教育的机关1899年改为议会管辖的教育署领导初等、中等教育教育署领导初等、中等教育标志着初步完成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三、英国的学校教育(一) 初等教育改革之后,僧院学校停闭,初等学校掌握在国教和其他教派团体手中,开设简陋的教区学校,接纳贫苦儿童入学,它是初等教育的最初形式。1699年和平共处1701年,英国国教会分别成立了基督教知识普及协会和国外福音宣传会,出于传

45、播教义的目的,感到劳动群众需要一定文化知识才能承受教义,于是设立一些对贫苦儿童的教会学校,容包括灌输和读写算根本知识。1750年达1600多所。1、 慈善学校受这种学校影响,各地纷纷仿效,慈善家竞相解囊办学,成为一时风气。这类学校总称为慈祥善学校:包括贫民免费学校、贫儿学校、劳动学校、感化学校。容主要是读写算根底知识和教义。19世纪初,法国卢梭教育思想、巴西多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影响英国。英国形成泛爱主义与慈善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运动,慈善教育进一步开展,出现了慈善教育时期。这一时期慈善学校主要有二类: 导生制学校贝乐兰喀斯特制学校1789年非国教派传教士兰喀斯特在伦敦创办了一所贫苦儿童的学校,鉴于经

46、费和师资缺乏,采用了教师导生年龄大学习成绩好其他学生。与此几乎同时,贝乐在印度也采用了此类方法。1790年回国后大力宣传。采用导生制,适应了扩大初等教育的要求,但不能解决儿童学习系统完整知识的问题,在英国盛行30年之久,传至法美意瑞士等国。 幼儿学校工业资本家之中的慈善人士开办,不受教会控制,第一所由欧文创办,被纷纷仿效,一时形成幼儿学校运动。1824年成立全国性的幼儿教育协会。2、主日学校1781年,热心于贫民儿童教育的传教士罗伯特瑞克斯创办了一种学校主日学校星期日学校,它利用星期日的时间,由任课教师对儿童以及某些几乎没有其他时机受到正规教育的成人进展一些和道德教育,结合一些粗浅的读写知识。

47、此后很快在各地设立。1785年建立了“主日学校协会筹备会。1795年有1012所。1803年成立主日学校联合会,要求每一教会至少设一所,由牧师及其妻女组织教诲。19世纪前后日渐减少。二中等教育英国中等教育产生于中世纪末期,到19世纪前半期,仍保持着中世纪的传统,文法学校和公学是主要形式。其中起领导作用的是公学。公学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的公职人员。公学由私人办理,不受公家补帖。主要开设古典文学课,并重视教育和活动,大都与教会有密切联系,并承受教会支持,是典型的贵族学校。文法学校地位仅次于公学。教育目的在于满足上层社会职业医师、法官、辩护师以及一般绅士、秘

48、书对拉丁语和文学知识的需要,也是王室贵族成员为学会拉丁语以便抬高自己身份的学校。在教学容上强调古典语言和文法的教学。课程主要是“三艺即文法、逻辑、修辞。毕业生一局部升入牛津、剑桥大学,一局部成为一般官吏、医师、法官和教师。与此同时,还设立了许多由团体集资兴办的私立中学,它注重教授工业、商业知识。到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国中学数量大大增加,古典科目的地位削弱,公立中学教学被禁止,一些贵族学校也开设了现代学科。这期间,英国中等学校实际有三种等级:第一流中学是为升入牛津、剑桥大学作准备,多设在大城市,年龄到18岁。第二流中学为适应一般城市中产阶级子弟而设立。注重现代自然科学的学习,主要培养

49、专门技术人才,年龄到16岁。第三流中学为适应村镇儿童要求继续教育而设立,年龄到14岁。在大城市也设立了相当于第三流中学的“高等小学。三高等教育17世纪到18世纪末,英国有二所贵族、资产阶级特权的大学,仍以神学和古典学科为主。19世纪以来随着产业革命的开展,给英国带来了文化科学上的繁荣,要求大学研究、教授实用的新课程,促使一些学者和资产阶级开明人士要求建立一种新兴的大学取代古典大学。1825年,著名诗人托玛斯坎贝尔用募捐来的15万英镑在伦敦建立一所具有主义、自由主义精神的私立的伦敦大学学院,1836年与国王学院合并成为伦敦大学。到19世纪下半叶,在工业繁荣、文化集中的著名城市相继建立了许多学院并

50、开展为地方大学。这些大学属于私立性质,不问教派和男女性别,重视科学、数学和商业。四、英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里程碑一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案19世纪下半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霸主地位却开场动摇。英国看到美国、德国等都很重视初等教育的开展,重视对工人文化技术知识的培训,加上国各方面的压力,使英国政府认识到初等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于是1870年国会正公布“初等教育法。主要容是: 国家对教育有补助与监视权 将全国划分为数千个学区,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 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的初等教育 在缺少学校地区设公立学校,每周学费不超过9便士,民办学校学费数额不受限制。 学校中世俗科目与科目别离。

51、这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强迫初等教育,它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形成。二1902年教育法巴尔福法案巴尔福是当时英国保守党政府的首相。为解决补助金分配和中等教育问题,任命教育委员会常务干事莫兰特负责研究解决。经莫兰特起草,由巴尔福提交到下议院讨论通过。主要容是: 废除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和催促就学委员会,在各郡和郡级市设立地方教育局。 地方教育局具有兴办和资助中等学校、中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权力,并提供地方税款。 地方教育局有否决学校管理委员会选择的不合格校长、教师的权力。 责成地方教育局对私立的和几乎所有教会学校进展资助,以进一步加强控制。 规定地方教育局调查本地区

52、的教育需要,并制定扩大和协调不同类型教育的计划,并考虑本地区初、中等教育的关系。巴尔福法案的意义在于:标志着英国教育一个新时期的开场,对英国现代教育领导体制具有很大影响,形成了国会、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局相结合、以地方教育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行政领导体制。对英国中等教育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大多数高等小学变成了中等学校并新建了本地区所需要的中等学校,完毕了英国教育长期混乱的局面。三1918年教育法费舍教育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把进一步完善公共教育制度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教育第一次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国会通过了由教育委员会主席费舍的名字命名的费舍教育法: 地方当局为25岁儿童开办幼儿学校 规

53、定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 小学一律实行免费 为超龄青少年设立继续教育的学校 改革考试制度 禁止雇用未满12岁的儿童做工费舍教育法的意义在于: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系统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初步确立了一个包括幼儿学校、小学、中学和职业学校在的公立学校系统。将义务教育年龄延长到14岁,提高了公共教育的整体水平。四1926年“哈多报告1924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为顺应社会上普遍对中等教育的要求,首次提出了人人有权受中等教育的口号。任命哈多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对开展中等教育提出计划。容包括: 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 儿童在11岁之后所承受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分为以学术性课程为主的文法学校、实

54、科倾向的现代中学、职业倾向的现代中学、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 义务教育年限规定为到15岁。哈多报告的意义在于: 学校各阶段实现了连续和衔接。 四类中学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也表达了不平等性。五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法案二战后,英国为恢复经济,于43年发表了教育重组,为1944年法案作了准备。1944年议会讨论通过了由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提交的法案。主要容包括: 废除原来只负责督导责任的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部。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一年。 规定11岁选择性考试,加强职业教育。 通过奖学金形式对高等教育进展控制。这一法案公布的意义: 确立了包括初、中等教育及继续教育在的公共教育体系。 使初等教育首

55、次以立法的形式被确定为公共教育的第一阶段,标志着英国统一的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纠正了前期存在的无序性和无系统性的缺点,从法律上保证了所有儿童都能受中等教育。五、英国教育改革的特点1、英国的教育及改革表现出相当的保守性。2、英国教育改革重视立法,通过渐进的方式进展变革。在立法特点上,英国重视通过某一具体方面立法来解决某些具体问题。例如,1870年解决在完善原有民办初等教育制度的根底上建立公立初等教育的问题,到80年代入学率到达了90%;1902年旨在解决确立公立中等教育制度的问题;1918年主要容仅仅是要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4岁,并规定在承受完义务教育的儿童可以补习教育至16岁。3、在英

56、国教育改革中,教育时机的普及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的开展。首先是解决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其次是人人承受平等的中等教育,最后在根本普及十年义务教育根底上,高等教育大开展才成为英国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标。第二节 洛克的教育思想一、时代背景洛克16301704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转折时期,1688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为了巩固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寻找建立相应的理论体系。络克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登上历史舞台。二、生平及著作1、生平略2、著作1689年政府论,政治学著作1690年人类理解论,哲学著作1693年教育漫话,教育代表作洛克在担任莎夫茨伯利伯爵

57、的家庭教师时积累了一些实际教育经历。他在流亡荷兰期间,担任友人爱德华克拉克之子的家庭教师和医生。与爱德第十屡次通信讨论关于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的教育。后经友人请求于1693年将书信整理必为论文形式出版。教育漫话的主题是反映资产阶级的要求,论述“绅士教育,即论述刚刚夺得政权的新兴资产阶级与贵族子弟的教育。他引进医学科学,增强了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科学育人方面有特殊奉献。该书分三局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社会政治观点:社会契约论略四、哲学思想:白板说在知识和观念的起源上,洛克认为人初生之时,心灵犹如一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和观念,观念的获得是从经历得来的,经历包括外部感觉和部经历心理活动如

58、知觉、思维、疑心、推论、认识、意愿等。五、绅士教育理论1、思想源渊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注重安康体魄的锻炼、举止仪态的修养、实用知识的掌握、造就身心和谐开展的人。16世纪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蒙田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身体安康、进退得宜、具有纯洁情操、高尚道德和判断能力的通达世故、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社会活动家。这类人物法文称“绅士16世纪17世纪初英国“绅士的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在这些根底上,洛克明确提出绅士教育问题并进展了系统的阐述。2、教育的作用、目的、途径作用:从之千差万别取决于教育。它建立在白板论的根底上。目的:培养绅士,即具有清晰的理智和坚强的意志,掌握经营工商业的知识与技能,仪态高雅、举

59、止适度,通晓世故人情、善于处理公私事务,勤奋勇敢,既能满足个人幸福生活需要又能促进资本主义开展的资产阶级事业家。途径:家庭教育。之所以洛克主通过家庭教育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A在当时上层子弟进的文法学校里不能学得治事处世的胆识与方法。B学校里学生良莠不齐,成份复杂,不利于绅士的培养。C学生人数太多,教师难以顾及每个学生,影响良好品格的形成。因此,洛克认为应聘请具有严谨性格、良好礼仪、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较好的文化教养的人作为教师。3、教育的容和方法 1论体育 重要性:安康的身体是满足个人幸福,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提出安康的精神寓于安康的身体的论断。安康身体的标准:能忍耐劳苦。方法:身体训练。

60、洛克在衣食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论德育地位:德育在洛克的理论体系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它是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因为今生来世幸福首先要被人看重、喜爱,进而自己感到喜悦。这要借助于德行。其次,德行越高,其他成就越容易获得。德行的畴:但凡能够给个人带来快乐幸福的行为就是善。具体而言美德包括二局部: 服从理性、自我抑制。它是道德教育的根底。 良好的礼仪。要求整个外表和举止都要优雅有礼,因为礼仪具有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好感的效用,而这是社会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德行培养的途径:行为训练。行为训练的具体要求如下:及早实践。及早管教。奖惩得宜,培养羞耻心和荣誉感。说理和规那么。典范。

61、3论智育地位:智育处于次要地位,但却是必需的。因为它有助于开展理性、增长才干和处理各种事务。智育的目的: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外,更重要是开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此特别重视有助于形成推理能力的数学科目。智育容:依据开展思维能力、培养绅士品格、掌握日常生活有实际用处的知识三方面的任务,提出了一个以实用科目为根底的广泛的课程体系。同时,从绅士的安康和消消遣娱乐的需要出发,认为还应学习木工、农艺、园艺以及薰香、油饰、雕刻等技艺。教学方法: 启发儿童求学欲望,激起读书兴趣。 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 集中和保持儿童的注意力。 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第四章 法国近代教育17891871年第一节 法国近代教育制度确实立和开展一、法国思想启蒙运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世纪前期,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为代表的自然神论者所提倡的资产阶级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