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91654461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彭瑜本文探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是在以往课堂教学的大量经验的基础上,以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作指导,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它有别于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 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就是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反思,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的素质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 ,掌握研究

2、性学习的方法,这是每位教师应该努力探索和追求的目标。20世纪 5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涌现出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全民教育,即面向全体国民,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终身教育,即学习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素质教育即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我国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发展,即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正是顺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当代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论,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教学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 冯忠良的结构一定教学理论和建构主

3、义的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 信息加工学 习理论、个别化学习理论等 。鲁纳提出在教学中要采用“探索发现”式方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在于探索掌握学习的有效策略;班斯基探讨的是如何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各种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是平等、友好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这些教学理论都对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指导作用。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进行了大量

4、的教育实验改革,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探索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近几年推出了诸如“诱思探究” 、 “双主”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等, 这些模式的建立,为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现代教育中“媒体”的重要 “未来教育人脑十电脑网络” ,这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对未来教育做的论述。 新的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及全球网络的普及,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出现了新的变革, 由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来复制和移植以教师为

5、中心的课堂面授教学, 甚至是复制和移植 “填鸭” 、“灌输”式的“应试教育” 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互动教学网络的发展,无疑为多媒体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也为一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探究和扩展提供了机会。 由于网络资源共享信息全面、量大、实时,填补了教科书的不足,开发了教学资源,尤其是开发了与学科相关的科学技术、 社会生活方面的教学素材, 同时 ,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在网络氛围下师生、学生、人机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丰富,可以是以“教”为主,也可以是以“学”为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进行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

6、造力,真正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建立起理想、全面的互动关系。随着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学校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核心内容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也由单调的学校教学、 广播电视教学向着依托互联网资源、开展互动教学模式,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受时间的制约课容量较小,不能兼顾到所有的学生,使得有能力的学生常有“吃不饱”的感觉,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因素,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各种智能因素,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 教师也可以从单纯讲授知识的角色解脱出来, 变讲授知识

7、为传授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分为“网络补充” 、 “网络增强” 、 “基于网络的课程” 。教师在组 织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灵活地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的小结彭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我们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有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这种学习理论

8、强调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 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 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当然, 这样的角色转化并不是削弱了教师的地位, 必须要明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变成了场外的“导演” ,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强了每一个教学环节,若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因此教师在整个学生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 ,反而更重要。现代教学活动应该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过程, 二者构

9、成教育活动中的两个主体,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与“学”在随时变化,以适应 课堂情境。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手段日趋多样化, 这样就极有可能在教学活动中发生“教”与“学”的换位,即学生教,教师学。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下, 教师与学生都有可能成为中心。 孔子说过,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在信息化的今天似乎更有价值。一个好的教师要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要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肯定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对网络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1)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组织

10、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表象思维的建立是有帮助的, 但是怎样把零散的知识整合成知识体系, 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与之适应的教学策略。( 2)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怎样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怎样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 3)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管理。由于互联网的延伸,学生的合作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有可能要对学生进行跨越时空和地域的管理。( 4)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 尤其是关于多媒体

11、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此外, 还需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 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 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实现优化教学。( 5)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问题。首先,在学校专题网站的建设中 ,怎样体现网络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怎样滤除互联网上的冗余信息、 干扰信息, 尤其是黄色信息。 其次, 教学课件中的网页设计问题,既要丰富多彩,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保证知识的科学性,以及界面交互的灵活性。( 6)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解决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协调。总之, 创新性课堂教

12、学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应用网络技术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运用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 不但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互动性,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主要的是让计算机成为一种象纸和笔一样的常规学习工具。 让学生掌握适应数字化社会的生存技能, 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素质教育观, 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这正是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所追求的目标。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新” ,包括以上所提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 包括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