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639250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SCIENCE&TECHNOLOGYINFO科技教育DOI:10.16661/ki.1672-3791.2017.23.163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何志远(青海能源鱼卡有限责任公司青海海西816200)摘要: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全世界,我国都属于煤炭能源大国,每年的煤炭岀口量与储蓄量稳居世界前列。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由于需求的增加以及自身能源量有限,我国的石油来源主要依靠进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中处于主体地位,并且目前以至于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作为主要能源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采矿工程优秀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高校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

2、重要基地,必须加强改革,为培养优秀采矿人才奠定基础。为促进采矿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也为促进采矿业的发展更进一步,接下来我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期刊文献就如何促进采矿专业的改革进行深入剖析,希望能为采矿工程专业的改革发展研究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1632017NO.23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改革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采矿工程专业改革事关采矿工程学科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采矿工程人才的培养以及全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采矿工程方面的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

3、仅存在人才培养数量无法填补社会所需的空缺,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也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的缺乏,教学内容较为落后庞杂,专业年拓展度较窄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希望自身发展能符合社会发展趋势,采矿专业改革也需要在结合自身特点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发展,深化改革,为促进采矿工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保障。接下来我将在分析采矿工程专业改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促进采矿学科改革进行深层次论述。1 采矿工程专业改革历程1.1采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采矿学科的建立,是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之后的发展也必将因时代环境与时代需求而做岀相应的变化。在建国初期,为加快工业发展进程

4、,国家开设采矿学科专业,以此来推动我国采矿工业的发展。由于采矿工业事关我国军事、政治、经济等大事,在建国初期给予高度重视,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专业门类之一。采矿学科专业在遭受文革阻碍停滞多年后,重新发展,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采矿专业重新焕发活力,且学科研究由之前的单一性内容转变为采场围石控制、露天开采、煤层气开采利用等更为专业的部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为培养复合型采矿人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采矿学科专业在注重内容的同时不断加强实践技能与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学科建设范围不断拓宽,将更多采矿工业涉及到的内容从原有的专业中划分出来,独立研究,譬如地下气化、材料充填等。文章编号:1672-3791(

5、2017)08(b)-0163-021.2采矿学科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发展众所周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核心。采矿工程专业也不例外,探究采矿学科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提及学科教学方式我们总会想到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实践法、设疑法等,方法众多,每一种都是在科学研究,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得来的。但是不同的组合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新时期,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是我们急需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在教学领域遵循“宽口径,多方向,重基础”的教育理念,这就使得需要培养的人才成倍增加,且人们会更加注重基础性学科而忽视专业性学科,为转变这一现象,各大高校

6、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讲授式、自学式、研讨式与实践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1.3采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促进采矿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各大高校在专业改革方面除了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外,也格外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体表现为产学研合教育的发展。这一发展模式最初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至今,已创建了众多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譬如共建高科技经济实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试点工作站等。这一发展模式的建立不仅促进采矿学科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与此同时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解决了高校科研项目的资金难题,也促使矿产业依靠科技提高自身行业与国际竞争力,优

7、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经济实力。2 采矿工程专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采矿工程专业在改革过程中虽然不断加强学科内容、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以期望能在改革后为社会提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1632017NO.23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1632017NO.23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供更加优秀的采矿方面的人才,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仍然存在众多问题,阻碍了改革发展进程,接下来我将就采矿工程专业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希望能为日后解决策略的提岀提

8、供现实依据。2.1实践教学并未贯彻采矿专业改革发展的始终采矿工程专业重基础的教学理念使得学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过多的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校在排课方面存在实践教学课时少的问题,这就使得学生缺乏实践教学的机会,更不用谈及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二学生实习时间难以保证,这主要是由于院方投入的实习资金不足,导致院方只能缩短学生的实习时间来减少开支,另外考虑到学生实践经验不足,井下情况复杂,难以保证学生的安全状况,因此企业会尽量避免学生下井。在实习时间与下井次数不理想的情况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提高。2.2教学内容并未做到与时俱进伴随着时

9、代的发展,各类高新技术层岀不穷,采矿行业也在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更新自身的作业环境与作业设备,但是在实践调查中发展,众多过时的基础性课程依然在课本中占据大量篇幅,如煤矿开采学课程中的采区巷道布置和采区和井底车场线路等内容已远不适应安全高效矿井的要求。这些课程内容的存在不仅占用教学资源,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3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近些年,采矿专业面向社会扩招的现象使得原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此为了在现有师资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校方让刚入编的中、青年教师担当重任,但是这些人员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缺乏现场工作的经历,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与实习的过程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10、对学生实习的指导也仅仅局限于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的查看,从而不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科技教育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前沿与发展现状,及时修订新的课程内容,让更为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采矿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现场操作能力以及对突发事故的应变处理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3.3优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对于提高采矿专业改革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需要校方在教师管理方面安排青年教师在相关企业进行挂职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为将来带领学生提供经验。4 结语采矿工业对从事工作的人员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采矿学科专业

11、的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从而为采矿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大高校只有不断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更新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实践,才能为社会提供具有高技能、高素养、高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培养岀一批新时期新经济、新科技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类的采矿人才。参考文献1 李俊虎.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8):181-182.2 刘音,樊克恭.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3):58-60.3 郭胜忠,张朝辉,何静.采矿工程专业大学

12、生专业认同感研究J.校园心理,2010(5):312-313.4 吴广,刘兆雷.浅谈采矿工程与力学问题的关系J.科技资讯,2010(35):37.刘祥鑫,孙光华,李占金.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模式优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4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7NO.23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3 解决采矿工程专业改革中所存问题的策略研究3.1加强采矿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为促进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校方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寻求更多的社会投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与企业联合开办实践教学基地,解决实践教学的时间与基地问题,方便学生在现场环境下操作。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校方在实习的过程中可安排学生在每个科室进行轮流学习,譬如在通风科、瓦斯抽放科、采煤科等科室学习各项专业技能,丰富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3.2更新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采矿工业工作环境与工作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采矿专业在课程内容方面大力删减一些落后、陈旧、与时代脱轨的内容,结合164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