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6章习题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1608562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6章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6章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6章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6章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6章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6章:网络层1.假设在以太网上运行IP协议,源主机A要和IP地址为192.168.1.250的主机B通信,请问A如何得到主机B的MAC地址?说明采用的协议以及查找过程解答:主机A采用地址解析协议ARP获得主机B的MAC地址,具体过程如下:(1)主机A首先很据主机B的IP地址192.168.1.250,在自己的ARP高速缓存表查找与之对应的MAC地址。如果可以找到,不再进展地址解析;否那么,那么以播送方式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该请求分组中包含主机A的IP地址、MAC地址以及主机B的主机地址。(2)主机B在接收到ARP请求分组时,将完成地址解析,并发送ARP应答分组,该分组包含了主机B的

2、MAC地址。(3)主机A收到来自主机B的ARP应答分组时,将提取主机B的IP地址和MAC地址参加到ARP高速缓存表中,然后将具有完整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和数据作为一个发送分组,传送给数据链路层并封装成帧。2.考虑如下图的采用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算法的子网。假设路由器C刚启动,并测得到达它的邻接路由器B、D、E的时延分别等于6、3、5。此后,路由器C依次收到以下矢量:来自D的16,12,6,0,9,10、来自E的7,6,3,9,0,4以及来自B的5,0,8,12,6,2。上面的矢量表示的是发送该矢量的结点分别与结点A、B、C、D、E、F的延时。那么路由器C在收到3个矢量之

3、后的新路由表是什么?解答:路由器C测得到达自己的邻接路由器B、D和E的时延分别等于6、3和5。在收到来自D的矢量16、12、6、0、9、10后,路由器C的路由表如表1所示。表1站点下一跳度量站点下一跳度量AD19DD3BB6EE5C-FD13自E的矢量7,6,3,9,0,4后,路由器C的路由表如表2所示。表2站点下一跳度量站点下一跳度量AE12DD3BB6EE5C-FE9在收到来自B的矢量5,0,8,12,6,2后,路由器C的路由表如表3所示。表3站点下一跳度量站点下一跳度量AB11DD3BB6EE5C-FB83.一个有50个路由器的网络,采用基于矢量距离算法的路由选择算法,路由表的每个表项长

4、度为6字节,每个路由器都有3个邻接路由器,每秒与每个邻接路由器交换1次路由表。那么每条链路上由于路由器更新路由信息而消耗的带宽是多少?解答:在该网络上共有50个路由器,因此每个路由器的路由表的大小为6*8*50=2400b。在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算法中,每个路由器都定期地与所有相邻的路由器交换整个路由表,并以此更新自己的路由表项。由于每个路由器每秒与自己的每个邻接路由器交换1次路由表,一条链路连接两个路由器,因此,每秒在一条链路上交换的数据为2*2400=4800b,即由于更新路由信息而消耗的带宽为4800b/s。4.假设有一个IP数据报,头部长度为20B,数据局部长度为2000B。现该分组

5、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需要经过两个网络,这两个网络所允许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为1500B和576B。请问该数据报如何进展分片?解答:头部长为20B,数据局部长为2000B的IP数据报在经过MTU为1500B的第一个网络时进展分片,分为2个分片,分片1携带1480B的数据,而分片2携带520B的数据。在经过MTU为576B的第二个网络时,分片1仍然需要进一步分片,分为3个分片,分片3和分片4都携带556B的数据,分片5携带368B的数据。因此,目的主机将收到4个分片,即分片2、分片3、分片4、分片5。5.假设主机A要向主机B传输一个长度为512KB的报文,数据传输速率为50Mb/s,途中需要经过8个

6、路由器。每条链路长度为1000km,信号在链路中的传播速度为200000km/s,并且链路是可靠的。假定对于报文与分组,每个路由器的排队延迟时间为1ms,数据传输速率也为50Mb/s。那么,在以下情况下,该报文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主机B?(1)采用报文交换方式,报文头部长为32B;(2)采用分组交换方式,每个分组携带的数据为2KB,头部长为32KB。解答:(1)如果采用报文交换方式,由于报文头部长为32B,报文携带的数据为512KB,整个报文长为32+512*1024*8=4194560b。数据传输速率为50Mb/s,那么发送该报文所需的传输延时为4194560/50us84(ms)。另外,报

7、文经过每个路由器的排队时延为1ms,在每条链路上的传播时延为1000/200000=0.005(s)=5(ms)因此,该报文从主机A到主机B所需的总时间=9*传输时延+9*传播时延+8*(2)如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由于分组头部长为32B,每个分组携带的数据为2KB,每个分组的总长度为32+2*1024*8=16640b,分组的个数N为512/2=256。数据传输速率为50Mb/s,那么发送该一个分组所需的传输时延为16640/50(us)0.33(ms)。另外,每个分组经过每个路由器的排队时延为1ms,在每条链路上的传播时延为1000/200000=0.005(s)=5(ms)。因此,从主机A

8、到主机B发送所有分组所需的总时间为主机A发送N-1个分组的传输时延加上最后一个分组从主机A到主机B的总时间,即等于N-1*传输时延+9*传播时延+8*排队时延=256-1*0.33+9*0.33+9*5+8*1140(ms)。6.5台主机A、B、C、D、E经过路由器R1、R2、R3、R4连接的网络构造如下图。试答复以下问题: (1)主机A到主机B的IP数据报经过的路径和主机B到主机A经过的路径是否一定一样? (2)请写出路由器R1的静态路由表。解答:(1)由于主机A和主机B之间只存在一条路径AR1R4B,因此主机A到主机B的IP数据报与主机B到主机A的IP数据报所经过的传输路径是一样的但方向是

9、相反的(2)路由器R1的静态路由表如表所示。目的站点下一跳目的站点下一跳A直接DR3BR4E直接C直接7.某个单位的网点由4个子网组成,构造如下图,其中主机H1、H2、H3、H4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表所示。(1)请写出路由器R1到4个子网的路由表。 (2)试描述主机H1发送一个IP数据报到主机H2的过程包括物理地址解析过程。主机IP地址子网掩码H1H2H3H4解答:(1) 将H1、H2、H3、H4的IP地址分别与它们的掩码进展与操作,可以得到4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分别为:202.99.98.16、202.99.98.32、202.99.98.48、202.99.98.64。因此,路由器R1到4

10、个子网的路由表如表所示。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直接直接(2)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IP数据报的过程如下:a主机H1首先构造一个源IP地址为202.99.98.18、目的IP地址为202.99.98.35的IP数据报,然后将该数据报传送给数据链路层;b然后,主机H1通过ARP协议获得路由器R1202.99.98.17所对应的MAC地址,并将其作为目的MAC地址填入封装有IP数据报的帧,然后将该帧发送出去;c路由器R1收到该帧后,去除帧头和帧尾,得到IP数据报,然后根据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202.99.98.35去查找路由表,得到下一跳地址为直接播送;d然后路由器R

11、1通过ARP协议得到主机H2的MAC地址,并将其作为目的MAC地址填入封装有IP数据报的帧,然后将该帧发送到子网net2上;e主机H2将收到该帧,去除帧头帧尾,并最终得到从主机H1发来的IP数据报。8.假设主机A与路由器R1相连,R1与路由器R2相连,而R2又与主机B相连。现在主机A上有一个包含900字节数据、20字节头部的TCP报文段要传送给主机B。请写出在3段链路A-R1,R1-R2,R2-B中传输的IP数据报头部中的总长度字段、标识字段、DF、MF和片偏移字段。假设链路A-R1能支持的最大帧长度为1024字节包括14字节帧头,链路R1-R2能支持的最大帧长度为512字节包括12字节帧头,

12、链路R2-B能支持的最大帧长度为512字节包括12字节帧头。解答:数据长度为900B,TCP报文段头部长度为20B,IP数据报头部长度为20B,那么主机A发出的IP数据报D总长度为940B,这小于链路A-R1的MTU即1024-14=1010B,因此该数据报在链路A-R1传输之前不需要分片。此时,数据报D头部中的各字段值如下:总长度=940;标识=x;DF=0;MF=0;片偏移=0。当数据报D到达路由器R1时,由于链路R1-R2的MTU为512-12=500B,因此需要进展分片,分为两个IP数据报D1、D2。其中D1头部中的各字段值如下:总长度=500;标识=x;DF=0;MF=1;片偏移=0

13、。D2头部中的各字段值如下:总长度=460;标识=x;DF=0;MF=0;片偏移=60。当数据报D1、D2到达路由器R2时,由于链路R2-B的MTU也为512-12=500B,因此不需要继续分片,头部中的各字段值没有发生变化。9.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主要目的是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以及实现TCP负载均衡等。在图中的设计方案中,与Internet连接的路由器采用网络地址转换。请根据路由器的NAT表和图中给出的网络构造、IP地址,简要表达主机B向内部网络发出请求进展通信时,边界路由器实现TCP负载均衡的过程。路由器的NAT表协议内部局部地址及端口号内部全局IP地址及端口号外部全局IP地址及端口号TC

14、P10.1.1.1:8010.1.1.127:80127.20.7.3:3058TCP10.1.1.2:8010.1.1.127:80127.20.7.3:4371TCP10.1.1.3:8010.1.1.127:80127.20.7.3:3062解答:主要步骤如下:(1)外部主机B172.20.7.3发出请求,建立主机B到虚拟主机10.1.1.127的连接;(2)边界路由器接到这个连接请求后,查询NAT表,建立一个新的地址转换映射。如:为10.1.1.127分配真实主机地址10.1.1.1;(3)边界路由器用所选真实地址替换目的地址,转发该数据包。包括主机10.1.1.1接收到该数据包,并作

15、应答;(4)边界路由器接到应答包后,根据内部地址及端口号和外部地址及端口号,从NAT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内部虚拟主机地址及端口号;(5)将源地址转换成虚拟主机地址,并转发应答包;B接收到源地址为10.1.1.127的应答包;(6)下一个请求时,边界路由器为其分配下一个内部局部地址,如10.1.1.2。10.某网络构造如下图,如果路由器3和网络4之间的线路突然中断,按照RIP路由协议的实现方法,路由表的更新时间间隔为30s。请写出中断30s后路由器2的路由信息表和中断500秒后路由器2的路由信息表。注:(1)假设到达目的网络不需要转发或目的网络不可达,用“来表示“下一站地址;(2) 当目的网络不可达时,“跳数为16。解答:中断30s后路由器2的路由信息表一如表1所示:表1目的网络下一跳地址距离目的网络下一跳地址距离1-0-03中断500s后路由器2的路由信息表二如表2所示:表2目的网络下一跳地址距离目的网络下一跳地址距离1-0-0-16. v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