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参考资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1516439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8.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壳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管壳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管壳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管壳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壳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参考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前言11.1概述11.1.1换热器的类型11.1.2换热器11.2设计的目的与意义21.3管壳式换热器的发展史21.4管壳式换热器的国内外概况31.5壳层强化传热31.6管层强化传热31.7提高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能力的措施41.8设计思路、方法51.8.1换热器管形的设计5换热器管径的设计5换热管排列方式的设计5 管、壳程分程设计5折流板的结构设计5管、壳程进、出口的设计61.9 选材方法6 管壳式换热器的选型61.9.2 流径的选择8流速的选择9材质的选择9 管程结构92壳体直径的确定与壳体壁厚的计算11 2.1 管径112.2管子数n112.3 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11 2.4换热器

2、壳体直径的确定11 2.5换热器壳体壁厚计算与校核113换热器封头的选择与校核144容器法兰的选择155管板16 5.1管板结构尺寸16 5.2管板与壳体的连接165.3管板厚度166管子拉脱力的计算187计算是否安装膨胀节20 8折流板设计22 9开孔补强25 10支座2710.1群座的设计2710.2基础环设计2910.3地角圈的设计30符号说明32参考文献34小结3514 / 172 壳体直径的确定与壳体壁厚的计算2.1 管径换热器中最常用的管径有19mm2mm和25mm2.5mm.小直径的管子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且管壁较薄;同时,对于相同的壳径,可排列较多的管子,因此单位体积的传热面

3、积更大,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耗量更少.所以,在管程结垢不很严重以与允许压力降较高的情况下,采用19mm2mm直径的管子更为合理.如果管程走的是易结垢的流体,则应常用较大直径的管子. 标准管子的长度常用的有1500mm,2000mm,2500mm,3000m,4500,5000,6000m,7500mm,9000m等.换热器的换热管长度与公称直径之比一般为425,常用的为610选用252.5的无缝钢管,材质为20号钢,管长4.5m. 2.2 管子数n 其中安排拉杆需减少6根,故实际管数n=503-6=497根2.3 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采用正三角形排列,由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7-4查得层数为1

4、2层,对角线上的管数为25,查表7-5取管间距a=32mm.2.4换热器壳体直径的确定其中 取,查表2-5,圆整后取壳体内径00mm2.5 换热器壳体壁厚计算与校核 材料选用20R 计算壁厚为:, 式中:为计算压力,取=1.0MPa;900mm;=0.9;t =92Mpa设壳壁温度为 350C 将数值代入上述厚度计算公式,可以得知: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4-11取;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4-9得5.47+1.2+0.25=6.92 mm圆整后取复验,最后取该壳体采用20钢7mm 厚的钢板制造.1、液压试验应力校核 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附表6-3,可见故水压试验强度足够.2、强度校核设计温度下的计算应

5、力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故强度足够.3 换热器封头的选择与校核 上下封头均选用标准椭圆形封头,根据/T4746-2000标准,封头为DN9007,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4-15得曲面高度,直边高度,材料选用20R钢标准椭圆形封头计算厚度: 所以,封头的尺寸如下图: 图3-1 换热器封头尺寸4 容器法兰的选择材料选用16MnR 根据/T4703-2000 选用DN900,PN1.6Mpa的榫槽密封面长颈对焊法兰. 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附表14得 法兰尺寸如下表: 表4-1 法兰尺寸 公称直径DN/mm 法兰尺寸/mm 螺柱d规格数量900106010159769669635527M2428 所以,选用的

6、法兰尺寸如下图: 图4-1 容器法兰5 管板管板除了与管子和壳体等连接外,还是换热器中的一个重要的受压器件.5.1管板结构尺寸 查化工单元设备设计P25-27得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管板的主要尺寸: 表5-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管板的主要尺寸公称直径Dbcd螺栓孔数90010601015966963584427245.2管板与壳体的连接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中,管板与壳体的连接均采用焊接的方法.由于管板兼作法兰与不兼作法兰的区别因而结构各异,有在管板上开槽,壳体嵌入后进行焊接,壳体对中容易,施焊方便,适合于压力不高、物料危害性不高的场合;如果压力较高,设备直径较大,管板较厚时,其焊接时较难调整.5.3

7、管板厚度管板在换热器的制造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管板设计与管板上的孔数、孔径、孔间距、开孔方式以与管子的连接方式有关,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而且从不同角度出发计算出的管板厚度往往相差很大.一般浮头式换热器受力较小,其厚度只要满足密封性即可.对于胀接的管板,考虑胀接刚度的要求,其最小厚度可按表5-2选用.考虑到腐蚀裕量,以与有足够的厚度能防止接头的松脱、泄露和引起振动等原因,建议最小厚度应大于20mm.表5-2 管板的最小厚度换热器管子外径/mm25323857管板厚度/mm3/4222532综上,管板的尺寸如下图:图5-1 管板6 管子拉脱力的计算 计算数据按表6-1选取表6-1项目管子壳体操

8、作压力/Mpa0.820.78材质20钢20R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许用应力/Mpa10192尺寸管子根数497管间距/mm32管壳壁温差/管子与管板连接方式开槽胀接胀接长度/mm50许用拉脱力/Mpa4.01、在操作压力下,每平方米胀接周边所产生的力 其中 , mm2、温差应力引起的每平方米胀接周边所产生的拉脱力 其中 由此可知,作用方向相同,都使管子受压,则管子的拉脱力:q=+=0.08+1.03=1.114.0 因此拉脱力在许用范围内.7 计算是否安装膨胀节管壳壁温差所产生的轴向力为:N 压力作用于壳体上的轴向力: 其中 =压力作用于管子上的轴向力为:则 根据GB管壳式换热器q4.0,条件成

9、立,故本换热器不必要设置膨胀节.8 折流板设计设置折流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流速,增加湍动,改善传热,在卧式换热器中还起支撑管束的作用.常用的有弓形折流板和圆盘-圆环形折流板,弓形折流板又分为单弓形图8-1a、双弓形图8-1b、三重弓形图8-1c等几种形式. 图8-1 弓形折流板和圆盘-圆环形折流板单弓形折流板用得最多,弓形缺口的高度h为壳体公称直径Dg的15%45%,最好是20%,见图8-2a;在卧式冷凝器中,折流板底部开一90的缺口,见图8-2b.高度为1520mm,供停工排除残液用;在某些冷凝器中需要保留一部分过冷凝液使凝液泵具有正的吸入压头,这时可采用带堰的折流板,见图8-2c. 图8-2

10、 单弓形折流板 在大直径的换热器中,如折流板的间距较大,流体绕到折流板背后接近壳体处,会有一部分液体停滞起来,形成对传热不利的死区.为了消除这种弊病,宜采用双弓形折流板或三弓形折流板.从传热的观点考虑,有些换热器如冷凝器不需要设置折流板.但为了增加换热器的刚度,防止管子振动,实际仍然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支承板,其形状与尺寸均按折流板一样来处理.折流板与支承板一般均借助于长拉杆通过焊接或定距管来保持板间的距离,其结构形式可参见图8-3. 图8-3 折流板安装图由于换热器是功用不同,以与壳程介质的流量、粘度等不同,折流板间距也不同,其系列为:100mm,150mm,200mm,300mm,450mm

11、,600mm,800mm,1000mm.允许的最小折流板间距为壳体内径的20%或50mm,取其中较大值.允许的最大折流板间距与管径和壳体直径有关,当换热器内流体无相变时,其最大折流板间距不得大于壳体内径,否则流体流向就会与管子平行而不是垂直于管子,从而使传热膜系数降低.折流板外径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越小, 壳程流体介质由此泄漏的量越少,即减少了流体的短路,使传热系数提高,但间隙过小,给制造安装带来困难,增加设备成本,故此间隙要求适宜.折流板厚度与壳体直径和折流板间距有关,见表8-1所列数据.表8-1 折流板厚度/ mm壳体公称内径/mm相邻两折流板间距/mm30030045045060060075

12、07502002503561010400700561010127001000681012161000610121616支承板厚度一般不应小于表8-1中所列数据.支承板允许不支承的最大间距可参考表8-1右所列数据.壳体直径/mm4004008009001200管子外径/mm19253857支承板厚度/mm6810最大间距/mm1500180025003400表8-2 支承板厚度以与支承板允许不支承的最大间距经选择,我们采用弓形折流板,h=, 折流板间距取600mm, 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7-7得折流板最小厚度为4 mm,折流板外径负偏差-0.60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7-9折流板外径为896 mm

13、,材料Q235-A钢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7-10拉杆12,共10根,材料Q235-AF钢折流板开孔直径 所以,折流板尺寸如下图: 图8-4 折流板9 开孔补强1、确定壳体和接管的计算厚度与开孔直径 由已知条件得壳体计算厚度 接管计算厚度为 其中 选用20钢 查附表9得 开孔直径为: 2、确定壳体和接管实际厚度,开孔有效补强面积与外侧有效补强高度h 已知壳体名义厚度,补强部分厚度为 接管有效补强宽度为 B=2d= 接管外侧有效补强高度 3、计算需要补强的金属面积和可以作为补强的金属面积需要补强的金属面积为: 可以作为补强的金属面积为: 4、 5、比较,所以壳程接管需要补强,而管程接管的公称直径较

14、大,也需要补强.常用的结构是在开孔外面焊上一块与容器壁材料和厚度都相同即7mm厚的钢板.综上,得换热器开孔补强结构如下图:图9-1 换热器开孔补强结构10 支座10.1裙座设计采用圆筒形裙式支座,裙座与塔体的连接采用焊接,由于对接焊缝的焊缝受压,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故采用对接形式.取裙座外径与封头外径相等.并且取裙座的厚度与封头的厚度相同,即裙座尺寸为9007mm.裙座材料选用Q235-A.图10-1 裙座壳与壳体的对接型式.无保温层的裙座上部应均匀设置排气孔,表10-1 排气孔规格和数量容器内直径Di6001200140024002400排气孔尺寸8080100排气孔数量,个244排气孔中心

15、线至裙座壳顶端的距离140180220因此设置两个排气孔,排气孔尺寸为80,排气孔中心线至裙座壳顶端的距离为140图10-2 裙座上部排气孔的设置塔式容器底部引出管一般需伸出裙座壳外,表10-2 引出孔尺寸引出管直径d20、2532、4050、7080、100引出孔的加强管无缝钢管13341594.521962738卷焊管-200250引出孔的加强管选用Q235-A的无缝钢管,引出管直径选用20图10-3 引出孔结构示意图10.2基础环设计1、基础环尺寸的确定10-110-22、基础环的结构,基础环选用有筋板的基础环图10-4 有筋板基础环3、有筋板基础环厚度的设计10-3操作时或水压试验时,

16、设备重力和弯矩在混凝土基础环基础环底面上所产生的最大组合应力为基础环上的最大压应力可以认为是作用作用在基础环底上的均匀载荷.表4-3 混凝土基础的许用应力Ra混凝土标号 Ra/MPa混凝土标号 Ra/MPa混凝土标号 Ra/MPa75 3.5100 5.0 150 7.5200 10.0250 13.0同样,根据工艺要求和前人的经验,可确定基础环的厚度为20mm,材料选用为Q235-A.4.3地脚栓的设计为了使塔设备在刮风或地震时不至翻倒,必须安装足够数量和一定直径的地脚螺栓,把设备固定在基础环上.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为如果,则设备自身足够稳定,但为了固定塔设备的位置,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地脚

17、螺栓.如果,则设备必须安装地脚螺栓,并进行计算.计算时可先按4的倍数假设地脚螺栓的数量为n,此时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mm:螺纹小径与公称直径见下表.表10-4 螺纹小径与公称直径对照表螺栓公称直径螺纹小径/mm螺栓公称直径螺纹小径/mmM24 20.752M27 23.752M30 26.211M36 31.670M42 37.129M48 42.588M56 50.046选用Q235-A,计算后,选取地脚螺栓为,n=8,相应螺母M30,8个,则其尺寸查表,得表10-5 M30螺母的尺寸螺栓M3036422812300120170符号说明tt操作状态下管壁温度,C; F换热面积,;ts操作状态下

18、壳壁温度,C; a管间距,mm;焊接接头系数,无量纲; di壳体内径,mm;b正六边形对角线上的管子数,个;do壳体外径,mm;L换热管长度,; Pc计算压力,MPa;d均管子的平均直径,mm; Pw工作压力,MPa;P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P设计压力,MPa;PT水压试验压力,MPa; 计算壁厚,mm;DN直径公称,;d设计壁厚,mm;公称压力,MPa; n名义壁厚,mm;管子的工作压力,MPa;e有效壁厚,mm;壳体的工作压力,MPa;C厚度附加量,mm;管壳壁温度,; C1钢板的负偏差,mm;许用拉脱力,MPa; C2腐蚀欲量,mm;线膨胀系数,C; s屈服点,MPa;每四根管子之间

19、的面积,mm; h1曲面高度,mm;A换热管截面面积,mm; ho短圆筒长度,mm;A壳壁横截面面积,mm; h2直边长度,mm;F管、壳壁温差所产生的轴向力,N; E弹性模量,;F2压力作用于壳体上的轴向力,N; 温差应力,;F3压力作用于管子上的轴向力,N;胀接长度,mm ; 最外层管子的中心到壳壁边缘的距离,mm;在操作压力下,每平方米胀接周边受到的力,;参考文献1匡国柱 史启才 :化工单元过程与设备设计; 2秦叔经、叶文邦等:换热器M ,化学工业,2003年版; 3谭天恩、窦梅、周明华等:化工原理第三版上、下册M,化学工业,2006年版; 4化工过程与设备设计M华南工学院化工原理教研室

20、,1987; 5贾绍义等: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大学,2003年版; 6刁玉玮、王立业、喻健良等: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大理理工大学,2006年版; 7钱颂文:换热器手册M,化学工业; 8蔡纪宁、张莉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M,化学工业2011年版;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1-8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1989出版; 10时均等:化学工程手册.化学工业; 11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12钢制塔式容器4710-1992; 13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1999年;1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年.谢 辞通过这次

21、课程设计,让我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次课程设计设是对这门课程的一个总结,对化工机械知识的应用. 设计时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环境条件和介质的性质等再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对换热器的材料和结构确定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校核计算,包括管子直径、壳体厚度,管板选择等.校核合格之后才能确定所选设备型符合要求. 通过这次设计对我们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整个过程中,我查阅了相关书籍与文献,取其相关知识要点应用到课设中,而且其中有很多相关设备选取标准可以直接选取,这样设计出来的设备更加符合要求.在设计的最后附管试换热器的图,在绘图的整个过程中,我对化工制图更加熟悉. 这次课设的书写中对格式的要求也很严格,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按照毕业设计的格式要求完成课设.这就为我们做毕业设计打下了基础. 在此感谢我们的唐小勇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模具设计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 因为我的知识有限,所做出的设计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请老师做出批评和指正.最后感谢老师对这次课设的评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