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1500363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5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柳桥石经寺公路工程地质勘查实习报告一、概况本次实习线路沿着模拟公路柳桥石经寺公路。线路起点柳桥,终点石经村的石经寺,全长12.665公里。途经:大雄殿、柳桥、飞龙桥、狮子山、家院、家梨儿园、家湾、山泉乡、打儿堰、柳沟铺、垭级口、大田村等。经过的桥梁隧道有:柳桥大桥、山泉隧道、大田村1号大桥、大田村2号大桥、石经寺大桥。二、自然地理情况测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区主要山脉为龙泉山,龙泉山山脉系盆地西部平原和川中丘陵的地理界限,是岷江与沱江的分水岭。在盆地部,山脉形成一条高高的、狭长的隆起,其西面是平原,东面是川中丘陵。龙泉山呈一条形山脉,高程480981.3m,由北东-南西纵贯境,为本区最高地形。

2、丘陵与平原分别依伏于两侧,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50150m,自然坡度3050,山势险峻,多处悬崖峭壁,冲沟多呈“V字型,纵向沟谷与山脉走向近于平行,形如梳状,坡面植被发育.有乡间小道相通,交通方便。龙泉山是市的花木、水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三大水蜜桃生产基地之一,因此有“花果山的美名,现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龙泉山景区南北长18千米,东西宽13千米,面积230多平方千米,成渝高速公路隧道横穿中部而过。龙泉山林木面积约有50平方千米,水果有水蜜桃、梨、苹果、枇杷、葡萄等400多个品种,其中水蜜桃以个大皮薄、色鲜汁多闻名于世。新引进的巨峰葡萄、洞庭枇杷、大田子等在省外享有盛名。每年春天桃花和梨花盛开时

3、,整个龙泉山一片锦绣,是人踏青旅游的好去处。 景区还有北周文王碑有较高的文物、书法价值、蜀僖王陵,以及摩崖造像等古迹。山后还有古石经寺,依山起势,规模宏大,古木参天,现已修复接待游人。山前山后还有百工堰、山门寺水库、龙泉湖等水上游乐场所,可以泛舟,亦可以畅游。三、地层岩性测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上更新统风积层Q3eol黏土;下-中更新统冰水-流水堆积层Q1-2 fgl+al卵石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s泥岩夹砂岩,上统组J3sn泥岩夹砂岩,上统蓬莱镇组J3p泥岩夹砂岩;断层角砾Fbr、压碎岩Crr。地层岩性分述如下:1、 第四系Q全新统Q4al:上段:

4、灰白色砂质砾石层;中段:灰白、褐灰色砂质砾石层;下段:灰白、黄褐色粘土质砂质砾石层上更新统Q3al:上段:黄褐色含粘土质砂质砾石层;中段:黄、褐黄色含粘土质砂质砾石层,顶部局部为含钙质结核粉砂质粘土;下段:褐黄色砂质砾石层,含粉砂粘土层,顶部局部含钙、铁锰质结核中更新统Q2al:上段:棕红色含粘土质砂质砾石层,局部夹厚层砂质粘土,花岗岩砾石严重风化,褐红色网纹状砂质粘土层顶部局部为黄色钙质结核粘土;下段:浅色砂质砾石层夹透镜状砂层,褐黄色含砾石砂质粘土,砾石成分复杂,花岗岩砾石风化强烈。下更新统Q1al:橙黄色多水高岭石粘土,玫瑰色水云母粘土。2、 白垩系K上统:灌口组K2g:紫红色粘土岩夹钙

5、质粉砂岩,下部为含方解石晶簇的粘土岩夹薄层含砾细砂岩下统:夹关组K1-2j:紫红色块状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偶夹粘土岩,粉砂岩薄层,底部有约220米厚以石英岩、脉石岩为主的砾岩,砾石含量高达60%以上,砾石粒径一般25厘米,磨圆度好白龙组Klb:龙泉山及以西,下部为桃红色块状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偶夹粘土岩,上部为紫红色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与粉砂岩、粘土岩互层。龙泉山以东为灰紫色块状细粒长石砂岩夹钙质砾岩。苍溪组Klc:龙泉山及以西为紫红色块状细粒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与砖红色粘土岩、粉砂岩互层。龙泉山以东为紫红色块状细粒长石砂岩夹粘土岩。3、 侏罗系J上统:蓬莱镇组上段J3p2:紫红、砖

6、红色粘土岩,粉砂岩,与紫红、灰白色厚层块状细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不等厚互层;中间夹一层灰白色薄层状灰岩,上部夹一层黄绿色页岩蓬莱镇组下段J3p1:紫红、鲜红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夹紫红色薄层块状细粒长石砂岩、粉砂岩,中间夹一层黄绿色页岩 组J3sn:鲜红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夹浅红色薄层块状粉砂岩及中层状细粒长石砂岩,底部偶夹灰绿色薄层状泥灰岩,西部为砂质粘土岩夹少许薄层状粉砂岩中统:上沙溪庙组J2ss:浅紫红色。黄灰色厚层块状细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与紫红色、灰紫色砂质粘土岩,粉砂岩互层,顶部夹一层透镜状微晶灰岩。四、地质构造及地震问题实习线路穿越龙泉山箱状背斜。龙泉山大背斜轴部宽阔

7、平缓,两翼陡然下降,延伸不远复又变平,为典型的箱状背斜。背斜由南西向北东渐次倾伏。核部最老地层为上沙溪庙组,两翼依次为组和蓬莱镇组。测区有断层2条:龙泉驿断层、尖尖山断层。隧址区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以构造裂隙为主,浅部基岩多为风化卸荷裂隙。1、龙泉山大背斜:该背斜轴与线位在DK25+469相交,交角为88。背斜东翼产状为N80E/5SE,西翼产状为N50E/30NW,轴部宽阔平缓,两翼陡然下降,延伸不远复又变平,背斜由南西向北东渐次倾伏。核部地层为侏罗系上统组J3sn泥岩夹砂岩、中统上沙溪庙组J2ss泥岩夹砂岩,两翼发育有次级褶皱。对工程影响较大。2、尖尖山断层:为一区域性逆断层,该断层发育在

8、隧道出口,与线位在DK29+805相交,交角为85。断层北起石经寺以西,南延经付锡口达王家湾,全长17km。在测区,断层产状为N32E/60NW,断层发生在蓬莱镇组。在地貌上此断层通过的地方为垭口和沟谷,在航空照片上断层的线性特征明显。据钻孔提醒,该断层破碎带宽度约650m,具压扭性构造面特征。断层带岩层产状紊乱,近直立。受该断层影响,在断层带附近小褶曲、揉皱极其发育,岩层扭曲、破碎。对工程影响较大。3、龙泉驿断层:为一区域性逆断层,位于龙泉山大背斜西翼,地表因第四系掩盖而断续出露。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东,断层南起仁寿大山之西,向南断裂形迹逐渐消失而代之以岩层岩层陡立带。该断裂地表虽有些地方为

9、第四系掩盖,但在地下是一条完整的规模较大的断裂。有时在断面一侧形成小的背、向斜,较低序次的压扭性断裂。以龙泉驿断裂为主干构造形成一个小型入字型构造。测区该断层被第四系掩盖,据隧道进口钻孔推测其与线位在DK22+524相交,交角为87,断层破碎带宽度约520米,破碎带物质为全-强风化泥岩、砂岩,局部泥岩风化严重。对工程影响较大。4、龙泉山断裂带:龙泉山断裂带是市境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它北起中江县,依次通过金堂县、青白江区、简阳县、龙泉区、双流县、仁寿县、井研县,南到市新桥镇附近,全长200 km,宽约1520 km,呈NNESSW方向展布。该断裂带由一系列压扭性断层组成,按其展布位置可分为龙泉坡

10、断裂和龙泉坡断裂,分别位于龙泉山背斜的东西两翼,各由假设干条断层组成。该断裂带上曾发生过5.5级破坏性地震。弱震明显地沿该断裂带展布,是一条活动性的断裂带。市城区距龙泉山断裂带的距离缺乏20km,龙泉山地区人口比拟稠密,是重要的工业、农业、教育基地,成渝铁路和一些重要公路干线横跨该带,当地还有黑龙滩水库、三岔湖水库和龙泉山引水隧洞等重要水利工程。因此,结合龙泉山断裂带地质构造来研究其地震活动性,无论在工程应用还是在地震灾害评估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龙泉山断裂带属第四纪前陆盆地的前陆隆起,严格地控制了平原第四系沉积的东界,由龙泉坡断裂和东坡断裂相向对倾组成。龙泉坡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龙泉坡

11、断裂为第四系一般性活动断裂。龙泉山主体构造包括一系列走向北2030东的褶皱、逆断层等压扭性构造。龙泉山主体构造为霜状背斜,构造轴线呈现不同程度的弯曲,具有扭动作用。龙泉山断裂带褶皱深度不大,向下至侏罗系。龙泉山断裂带是古构造继承性开展的结果,其缺失的地层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中、上寒武系、奥陶系,沉积盖层总厚度约11 km。上述说明,龙泉山断裂带属一条早更新世有明显活动,中、晚更新世有活动的断层,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该带的断层破碎带物质疏松,多未胶结,断层面上多处存在松软新鲜的断层泥。历史地震记载和现今地震活动沿断裂带分布特征明显。从历史地震记载和近40年地震监测说明,该断裂带地震活动明

12、显具有分期性和南北跳迁的特点,该断裂带曾发生过5.5级地震,近10年地震活动明显在增强。分析认为:该带今后5年的地震活动水平仍维持在4.50.5级水平。五、水文地质特征一地表水类型测区围无大的地表水系,表水主要为季节性沟水及较小的常年流水沟,流量受季节控制明显,雨季水量较大,旱季相对较小。二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土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1、孔隙潜水由于隧道围基岩普遍出露,覆盖层薄,故第四系土层孔隙水贫乏。2、基岩红层裂隙水:分布于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s、上统组J3sn、上统蓬莱镇组J3p地层中,为一套红色泥岩为主夹厚度不稳定的砂岩透镜体。其中砂岩裂隙层间水兼具风化裂隙水主要是砂岩

13、裂隙含水,地下水被严格限制在含水砂岩层分布的围之,具有多个互不联系的砂岩裂隙层间水含水岩体,含水性极不均匀;风化带裂隙水主要承受大气降水和地面水体的补给,随地形条件由高向低处径流,于地形低洼处聚集和排出地表。三构造对地下水的控制测区分布有卧龙寺向斜、龙泉山大背斜、龙泉山断层、尖尖山断层,砂岩、泥岩接触带也为强富水区。根据岩性、地貌、构造因素可分为5个富水带。1、龙泉山断层富水带:该区位于隧道进口,主要岩性为泥岩、砂岩。区岩体受构造影响节理发育,产状凌乱,岩体破碎,为地下水的富集创造了条件。该区属强富水区。2、卧龙寺向斜富水带:向斜两翼岩层受构造影响岩体破碎,为地下水的富集创造了条件,向斜核部为

14、富水带。3、龙泉山大背斜:该区主要岩性泥岩、砂岩。区岩体受构造影响节理发育,产状凌乱,岩体破碎,背斜两翼属强富水区。4、尖尖山断层富水带:该区位于隧道出口,主要岩性为泥岩、砂岩。区岩体受构造影响节理发育,产状凌乱,岩体破碎,为地下水的富集创造了条件。该区属强富水区。5、砂岩、泥岩接触带:测区为侏罗系红层,岩性以泥岩、砂岩为主,砂岩属透水层,泥岩相对隔水,砂岩、泥岩接触带属强富水区。四水化学特征据初测水试验资料,水质类型属HCO3-.SO42- - Ca2+型水,根据铁路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立2005157号及2007140号,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及氯盐环境时,水中SO42-

15、、Mg2+、pH值、Cl-对混凝土构造无侵蚀性。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隧址区下伏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上统组J3s、上统蓬莱镇组J3p地层为含石膏地层,地下水对砼多具侵蚀性,根据铁路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及氯盐环境时,建议设计考虑地下水具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六、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测区不良地质为天然气、表层坍塌及风化剥落、断层破碎带。1、天然气路线隧道经过地段有害气体主要为天然气。据区域气矿资料调查:隧道所经过的侏罗系上、中统地层以及更深部的三叠系须家河组砂岩储存有具一定开采价值的天然气体,区无油层分布。测区的天然气一般被上部厚层泥岩所阻隔,但由

16、于受龙泉驿断层及龙泉山背斜影响,隧道洞身段局部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天然气可能沿断层带及背斜核部溢出。新龙泉山隧道位于龙泉山背斜含油气构造上,是油气运输的有利指向区和储集区,并且在石油钻探中已有显示,只是未到达工业开采要求。同时隧道穿越组地层,紧临沙溪庙组地层,而沙溪庙组地层在洛带气田属油气产层。由于受构造影响,岩层节理发育,所以沙溪庙组中的油气很容易上移至组,加之其上覆有较厚的泥岩层作为盖层封闭,所以油气易储集而不易散发。综合判定新龙泉山隧道为高瓦斯隧道。对于该隧道,建议按照高瓦斯隧道进展施工图设计,在施工阶段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加强通风和天然气监测工作。2、风化剥落及表层坍塌对隧道进

17、出口有影响的主要为开挖后的泥岩坡面,该岩层较软弱,表层易出现风化剥落及坡面坍滑等失稳现象。3、断层破碎带断层角砾:分布于DK29+490.00DK30+144.00段尖尖山断层破碎带,岩体破碎,对隧道出口影响较大。断层破碎带为强富水区,隧道施工易突水、突泥、坍方、掉顶,对工程影响大。压碎岩:分布于DK22+263DK22+785段龙泉驿断层破碎带,受龙泉山断层影响,岩体节理裂隙极发育,隧道进口浅埋,对隧道进口影响较大。隧道施工易突水、突泥、坍方、掉顶,对工程影响大。4、滑坡龙泉山脉一线的龙泉、金堂、青白江等区、县以构造剥蚀低山为主。区人口密集,经济兴旺,挖渠、建房、公路修建、农田开垦等人类活动

18、活泼,一些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地区易诱发产生地质灾害,且多以中小型滑坡、崩塌为主,造成房屋变形、墙体开裂、地表下错、农田掩埋、交通阻塞等危害。狮子山附近、钟家山附近均有滑坡。滑坡区位于东部台地与川中丘陵龙泉山脉的接触地带,毗邻平原。区地势整体上北西低南东高,斜坡类型为侵蚀型土石混合斜坡。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的残坡积层、滑坡堆积层及下伏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砂泥岩互层。其中砂岩较厚,整体性强,风化速度慢;而泥岩较薄,易软化、风化速度快,是基岩中的软弱构造层,遇水后很易泥化、软化,抗剪强度急剧下降,从而易产生顺层滑坡。 区岩体构造较发育,特别是陡倾角节理发育。如遇暴雨很容易触发滑坡。对滑坡进展整治可在滑

19、坡前缘设置一排抗滑桩,用以保证滑坡的整体稳定性。抗滑桩选择人工挖孔桩为宜,桩端嵌入稳定基岩一定深度。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以减少地表水渗入到滑体。根据滑坡区地形条件,建议在滑体后部稳定地段修建“人字形截水沟。以拦截滑坡后部的地表水体。滑体修筑排水沟,及时排走暴雨带来的积水。其他辅助工程:填塞裂隙、改善地表植被覆盖,对滑坡后部坡面进展改造可将原有坡面改造成台阶状地形,有利于坡边的局部稳定。特殊岩土为软土、膨胀土、石膏、膨胀岩。1、软土主要为软土Q3eol,褐黄色,软塑流塑状,土质较纯,分布于DK22+480DK22+785低洼沟槽,厚04m,软土具有高含水量、大孔隙比、高压缩性、低承载力等特点,对

20、隧道进口、进口段路基影响较大。根据静探资料,双桥静力触探该层平均锤尖阻力qc= 312.3630.8kpa,平均侧壁阻力fs=16.88150.07 kpa,摩阻比Rf= 43.4782.72,压缩模量Es= 2.053.28Mpa。2、膨胀土主要为膨胀土黏土Q3eol,棕黄、褐黄色、灰黄等色,硬塑,含铁锰结核,黏性强,为弱中等膨胀土,厚515m,分布于隧道进口低洼沟槽。据土工试验资料,棕黄、褐黄、灰黄等色,黏土自由膨胀率为4072%,液限为3850.6%,蒙脱石含量M13.2939.55%,阳离子交换量CEC(NH4+)158295.7 mmol/kg,属弱中等膨胀土,厚515m,具遇水软化

21、、膨胀、强度降低、失水收缩、开裂、干硬等特征,对隧道进口段路基影响较大。3、石膏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隧址区下伏侏罗系组J3S、沙溪庙组J2S、上统蓬莱镇组J3p地层为含石膏地层,石膏质软,具强侵蚀性,根据铁路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及氯盐环境时,建议设计考虑地下水具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4、膨胀岩测区下伏基岩为侏罗系J泥岩夹砂岩,泥岩为紫红色,泥质构造,泥质胶结,中厚层状,岩质较软,易风化剥落,具遇水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七、重点工程地质说明:一柳桥工程地质说明:1、概况: 小里程桥头位置CK+770,大里程桥头位置CK+0

22、26,全长256米。2、地形地貌: 丘陵地貌,中间有洼地,水库、植被茂盛。3、地层岩性: 该桥所在地域包括第四系坡残积砾石土,黄褐色中密状,砾石呈棱角状;侏罗系岩性,蓬莱镇组砂岩红砂岩,中厚层状;泥质胶结,风化裂隙发育。4、 地质构造: 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5、 水文地质: 地表有一条常年流水的沟槽,未观测到地下水情况。6、 桥位稳定情况: 大桥跨越的区域无岩溶、泥石流、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地表根本无覆盖,有种植土,桥面下有淤泥。7、 墩台地剖面描述: 小里程桥头被居民区占据,大里程桥头是公路,大桥跨越局部有基岩露出,根底持力层稳定。8、 工程性质问题: 1、有较软下伏层;2、无塌陷、

23、滑坡流沙层。9、 防护措施: 可采取深钻填充混凝土的方法和稳固墩台。二石经寺大桥工点地质说明:1、 概况: 该桥位于龙泉山大背斜的西冀部,起点里程CK11+130,终点里程CK11+470,总长度340米,高程在500米以上。2、 地形地貌: 该桥跨越龙泉山下降段的沟后,大桥两局部别位于两个山头,此处有两个斜坡,地形比拟陡峭,山顶被植被覆盖。3、 地层岩性: 大桥所在地区地层包括侏罗系上流蓬莱镇组上段和白垩系苍溪组,其中蓬莱镇组上段以紫色砂岩和灰白色砂岩为主,夹杂少量紫红色泥岩;白垩系苍溪组以紫红色砂岩为主,夹杂泥岩。岩土体工程性质为较硬岩,地表弱风化,上部完整,下部不完整。4、 地质构造:

24、此工程位于龙泉山大背斜以西冀部,桥下方有一山沟。5、 水文地质: 该地区下部有小河。6、 桥位稳定情况:该地段以砾岩、砂岩、泥岩组成,风化程度较弱,且桥台位于山头,被大量植被覆盖,水土保持好。此地段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 可能性较小,因此桥位比拟稳定。7、 墩台局部剖面描述: 墩台位于以砾岩为主,夹杂少量泥岩的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上段和白垩系苍龙溪组地层上;软岩地基。耐风化能力较弱,饱和抗压上限为530MPa。8、 工程地质问题: 1)、山体可能出现滑坡、边坡变形及破坏问题;2、软土层的存在可能导致地基不稳定或破会等问题。9、 防护措施: 1、减少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影响,可根据地下水类型,水量大

25、小,渗流条件,动水和静水压力等情况,适当降低1-2级。2、设置挡土墙、抗滑桩等防护。三山泉乡隧道工点地质说明:1、 概况: 此隧道位于龙泉山大背斜核部,起点里程CK6+500,终点里程CK6+500,隧道全长1000米,埋深200米左右。2、 地形地貌: 该隧道所经地区海拔较高,多在750米以上,地势险要。该区具有龙泉山最顶峰,并被隧道穿越,周围分布有较多的山脊、陡壁和谷地,该地区具有地下水分布,可沿岩土体较弱面渗出。3、 地层岩性: 该隧道先后穿越了侏罗系上统组和蓬莱镇组下段。组岩层多以砖红色泥岩为主,并夹杂少量砂岩,组上有蓬莱覆盖层,多以巨厚层块状岩体为主。4、 地质构造: 隧道位于龙泉山

26、大背斜核部,岩层近似水平,节理不规则规则发育,外表露出的节理以风化型为主,局部有泥质填充物,岩体被分割为破碎构造,线路西侧约500米未见断层。5、 水文地质: 无地表水,由于节理发育,地下水渗入层中,公路西侧有渗流现象,但流量较小。6、 围岩分段: 由于处于背斜核部,岩层多构造作用影响不大。地表风化严重,节理发育,露出岩体为破碎砾岩,土体为较为湿润软土,工程性质为级,在土体下风化较弱为软岩,硬岩的页层岩,工程分级为级。7、 洞身地质危害: 1、岩层较软,施工过程容易出现塌方;2、存在地下水可能发生渗流现象。8、 洞口地质情况描述: 洞口岩体节理发育,稳定性差,本身岩石为软岩,施工时可能发生坍塌

27、,积水洼地可能发生滑坡。9、 工程防护措施: 1)、修筑拦挡建筑物; 2、加固边坡和路堑边坡; 3、做好工程中排水; 4、消除危岩或进展加固。线路工程地质分段说明:分段起始里程地形地貌岩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工程地质评价1CK0+000-CK1+100山脉苍溪组块状紫红色细砂岩、长石砂岩、粘土页岩背斜冀部节理发育该段以砂岩泥岩为主桥墩起点风化严重节理发育对桥墩稳定性有影响节理发育风化严重对地基影响较大抵抗地基下沉可用挤压法对围岩加固2CK1+100-CK5+600山谷山脊蓬莱镇组细砂岩泥岩以及砂岩泥岩交互层背斜冀部靠近核部有断层、节理发育较少地表水砂岩状泥岩粘土夹砂岩,风化严重,对

28、地基影响较大,有断层和滑坡等不良地质此处以泥岩砂岩为主,易风化,抗压强,地基承载力弱,加固地基,滑坡区减重反压、打抗滑桩3CK5+600-CK6+400山脊蓬莱镇组覆盖在镇组上,红色泥岩夹灰白色砂岩较硬块状构造背斜顶部节理发育地表水沿线以泥岩砂岩为主,常以泥岩砂岩互层形式存在,岩性较软,承载力较弱,降水易滑坡泥岩砂岩粗且风化严重,线路地基稳定性差,隧道通过,做好排水,抗滑工程4CK6+400-CK11+200山脊山谷镇组和蓬莱镇组红色粘土岩较硬,块状背斜冀部节理发育较少地表水该段以泥岩为主,抗剪能力较差,风化程度严重,存在一处滑坡泥岩为主,抗压能力低,墩台施工需要对地基做处理,采用挤密法,对滑

29、坡地段进展加固5CK6+400-CK11+200山脊山谷苍溪组紫红色块状细粒砂岩夹杂粘土岩背斜冀部节理发育该段为紫红色块状细粒长石砂岩夹粘土岩,抗压抗剪力差风化程度较高植被较密,无地表水,不易发生滑坡岩性较差,地基有沉降,需加固地基,边坡也需进展加固八、后记实习前一天在教室里上课,教师讲解了这次实习地点龙泉山的概况,实习的目的、容、要求,布置了实习任务,对实习方式和时间作了安排,分了小组,课后领了工具,地质人员的法宝:罗盘和地质锤。对于即将开场的实习心里还是挺兴奋的,夹杂着好奇的心情,像是准备着一次探险。第二天开场了外业踏勘。这次实习的地点在东南部的龙泉山脉,离开市不远,乘校车一个半小时可到。

30、虽然离原来在峨眉实习的期望远了些,但龙泉山的风景还是不错的,况且有满山遍野的桃林。第一天的主要容是浏览实习线路,我们在线路上的几个预定观测点下车作观察,听教师讲解,学习罗盘的使用方法。天公不作美,实习中途下起了雨,伞不够,许多人衣服都湿了,但大家还是热情不减,大雨反倒添了几分兴致。龙泉山的公路斗折蛇行,多“U形弯道。山坡次第有人家,车中看饱了风景。第二天开场详细勘测,真正辛苦的工作开场了。我们在第一个观测点下车,开场步行。有时我们要到离开公路很远的地方去找观测点,在庄稼地里,或在沟谷里,路很不好走,有的地方要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因为刚开场外业勘测,大家的精力还是很充分的。在野外不容易辨清方向,在

31、一个地方辨清了公路转几个弯又迷糊了,所以罗盘是很重要的辨识方向的工具。然而即使知道了指北针的指向,心中依然没有方向感,原野中缺少固定的参照物,所以辨识反向是一个问题。但是大家似乎都不怎么关心方向的问题,只要记下罗盘读数就可以了。每个小组三个人,各有分工,一人在地图上标注,一人记录,一人测量岩层产状。组员应该时时交流,统一意见。但是实际情况是,实习队的人数太多了,有的观测点场地狭窄,通常只有一两个人在测产状,数据的准确性就值得疑心了。标注地图者和作记录者各做各的更是常情,这样便会导致点号对不上。当然这些问题往往到了业时才发现。第三天的实习印象深刻。这天走了很多的山路,有些地方很陡,因为穿的鞋子不

32、适宜,山下坡都很困难。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我们到了模拟线路的最高处,已经离开公路很远,进入到深山里了。山路又窄又陡,我们长途行军,又陡地方真的是在爬山。这对于在平原长大的我确实是一次身体上的考验。到达山顶时已经精疲力竭,口干舌燥。回望山下,原来走了则多路,海拔不过上升了则一点。终于回到公路时有一种得救的感觉。今天的实习让我体会到地质人员工作的艰辛。其实我心里明白,今天走的路其实微缺乏道,我们没有理由抱怨。即使条件困难,每一个观测点的工作也应当认真进展。毕竟我们不是出来游山玩水,而是对将来的工作的一次切身的认识。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在车里酣睡。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外业实习。今天不需要走则多的山路了。把

33、最后的几个观测点走完就当开场业工作了。对我们来说,也就是体力劳动完毕了。四天的外业勘测其实时间很少,工作也无法进展地细致,正如教师所说,不过是走一遍程序,了解地质工作的方式罢了。对实习真正深入的认识其实是在业阶段,之前所测数据,所走路线到这时才形成整体的概念。也懊悔如果事前多做准备,对实习容了解地更详细,外业勘测时便会多留意,多提出问题,工作更有针对性,不会到业时才发现诸多疑问。绘制地质图也是一项辛苦的工作,需要耐心、细致、认真。尽管面对许多问题,但是花了三天的功夫,终于把工作完成了。我得成认实习成果有许多缺陷,但是毕竟是付出许多劳动换来的果实,就算是敝帚自珍吧。我因为有所收获而感到欣慰,并且珍惜这一段让我感到充实的经历。.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