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摄影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379601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商业摄影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商业摄影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商业摄影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商业摄影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摄影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商 业 摄 影 教 学 教案(_9月修订)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艺术分院二一年二月商业摄影教案第一章 绪论:商业、艺术与技术一广告摄影是广告(一)广告:一种让公众对商业(产品、服务)感兴趣的方式,并激发公众购买欲望的手段。(二)广告从文字阅读时代走向影像时代:图片/图像1文字符号:能指+所指说服的力量 联想 联想的不稳定 联想的差异性 依赖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差异产生不同的联想:100读者100个哈梅雷特 导致产品印象的不确定性2图像符号:能指能指说服力的增强避免了联想的不确定性,从而确切的把握了产品对消费者的说服避免了联想的过程,直接而迅速的高效宣传实物的实证性。实物的客观存在性更有

2、力的确证了产品的特性把握,具有更高的说服力。大众阅读方式的改变。 阅读惰性的上升。3目前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采用图片或影像。 大多数广告采用照片:动态影像广告发布终端的局限:播放设备的局限播放的时间线性局限电视广告的时段价格照片广告发布平台的多元性、灵活性、廉价性、高效性。见缝插针的图片广告、广告牌、价目表、邮件、互联网网页、说明书、传单、橱柜、报纸、期刊、电视台相对动态影像广告,照片广告科更精美、精致。在大画幅、巨幅画面上,图片拥有远远大于视频的分辨率取得更高贵的品质照片广告相对成本较低。中央电视台7:30分钟前十秒广告,每秒大约50万。而一个步行街户外巨幅图片广告相对低廉。(三)广告摄影的目的

3、1广告摄影最终目的是希望借此卖出更多的产品。广告摄影作品成败来之商业销售报表。以提高一个百分点为基准。2广告摄影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的想象空间。 购买欲=需要+想象需要是购买的原始力量,只有需要才能构成购买动机。需要:a生存界需要:以生理基础的必要性带来的需要 b社会界需要:文化身份产生附带的必要性设定。并依照这一文化身份进行社会行为的支配。 举例:索爱手机潜在的文化身份设定成功女性应该是富足而且光彩四射的。本质上是中产阶级的趣味标示。用技术来标示自己与非中产阶级以下人群的严格界线,而这一手机就是完美的武器。想象是购买的竞争力需要的选择具有多样性,社会中不可能一类产品只有一种产品,排除托拉斯垄断

4、的可能性。在多种甚至上千万种同类商品中引起人们注意,并说服大多数人选择,除了其商品自身的优质外(这不是根本原因)想象空间是此商品的最重要的竞争因素。购买商品更重要的是购买此商品的意义。AMANY昂贵的奢侈品代表着中产阶级的控制欲望。(把非中产阶级排除在其领地,并牢牢守住着日益受到挑战的身份)以及这种优越生活方式的想象。有效的促进销售的广告摄影才是评价广告摄影成败的唯一标准。A激发已存在的需要。挖掘潜在的需要,创造不存在的需要。完美展示产品的功能,特性,特点,并诠释产品的用途扩大尽可能多的用途,并把这种用途审美化(神话化)情趣化、意境化。在用途的基础上精致化B扩大和创造产品的想象空间。把产品放置

5、于一种想象的生活方式中用某种生活方式诠释产品宣传产品莫如首先宣传某种生活方式,把生活方式的想象空间安置在产品的头上。二广告摄影不是艺术(一)艺术的目的是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解决人类灵魂的困苦。广告相反: 广告通过创造想象美化人的现实。诱导人的社会想象,把人放置在麻醉的停顿思考中。通过使用或购买某种赋予一定生活方式的产品而使主体获得某种想象性的满足。从而回避现实的困境。因此,从目的看,广告摄影不是艺术。(二)从评价标准看1广告摄影的评价来自企业而非大众。成功的广告摄影的成功来自企业的销售数据。(脑白金)2艺术的评价标准来自历史历史本身是评价艺术的唯一标准。梵高的绘画3在极具推销的前提下来

6、评估广告摄影的作品。好“推销”的广告摄影可以是艺术品,但艺术性的广告摄影如果不具备推销的功能,则是失败的作品。三广告摄影的基础是技术1精良的技术帮助实现产品的想象2技术使创意得以实现3技术帮助广告摄影提高品位4技术有时会妨碍作品的传达第二章 广告摄影的制作广告公司运作大部分全国性广告由广告公司完成,少数小广告由自由摄影师制作一分工与流程1客户经理委托人被广告公司称为客户。广告公司首先与准备做广告的产品或服务与客户磋商,这一工作由客户经理完成。客户经理负责处理与客户之间的一切业务往来,并监督为客户服务的业务工作。2美工美工师负责了解客户的意图,并准备形象化编排广告草图。3撰稿人撰稿人负责创意主题

7、的策划和广告词的撰写。4客户经理与美工师和撰稿人同客户周密协商,把总的推销主题扩展成一个谢列的广告。5美工师请摄影师协作,拍出照片。二摄影师的工作1摄影师按照草图工作照片是广告中最重要的部分,但通常是完成了草图后才开始着手进行拍摄。摄影师的工作是在草图之后进行。创意的明确性。直到摄影的一切工作派出了盲目的漫无目的的拍摄,提高了效率严格遵守与客户的协商结果保证创作团队思想的一致性和统一性。避免一人带头大家干活的现象。2优异的摄影师往往本身就是美工师。参与草图的创作和主题的策划,但美工的信任仍然不能代替草图的作用3美工及草图帮助摄影师严格遵循工作秩序,并按照客户经理与客户协商的结果工作,并按时完成

8、任务。三广告摄影器材广告摄影费用的投资直接决定器材的使用。(一)数码与胶片1审美的差异色彩胶片在近200年的发展中,各个胶片厂家已经形成了深入的色彩解决方案,并在胶片中预置了既定的色彩解决方案。柯达队自然色调层次的表现,富士对人像色彩的表现,阿尔法对色彩油画感的表现等等。因此在胶片既定的色彩表现方案下,只要前期曝光准确,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照片。相反,数码由于CCD感光远见的光电反应,色彩的解决方案放在了数模转换的CPU中处理。为了快速获得照片,大部分的色彩处理需要放在后期处理软件上完成。因此,数码照片往往更加依赖后期处理,否则可能不能令人满意。50%前期+50%后期=数码照片总结:胶片色彩由厂

9、家研究预设,数码色彩解决视个人后期处理能力及处理偏好。数码的优势A数码在分辨率上已经开始超越胶片 民用胶片分辨率 TMAX100黑白 200lines/mm VILVIA 160 lines/mm FUJI RDP 140 lines/mm在1.6:1的反差下,往往只有63 lines/mm镜头分辨率:最佳光圈下100 lines/mm-200 lines/mm因此,胶片分辨率大约在2000万-5000万之间。但是,传统冲洗和投影观看,往往限制了胶片的实际分辨率。B胶片的颗粒往往也会形成噪点,影响了分辨率。胶层的散射造成的网板往往形成了胶片的颗粒。所谓的胶片感。C数码往往通过插植分辨率,已经达

10、到或超过胶片的分辨率。1DS MARK II 已经达到了 75 lines/mm数码的动态范围和色彩层次已经接近胶片(二)相机的使用1135胶片相机1913年 莱卡设计出使用电影35mm胶片的相机,为了区别电影35mm摄影机,称着这种相机为135相机。135相机属于民用轻便型相机。但是随着高度电子化和庞大的镜头和配件后援的出现,135单反相机也逐渐占领了专业领域。135底片(及APS)是常用底片最小的,24mm36mm。不适合作大幅放大。高度完善的镜头弥补了135单反底片较小的缺陷自动对焦,高速卷片,精确智能测光和曝光系统,使135单反更灵活机动,适合现场发挥,在艺术上形成自然派和抓拍的风格。

11、2120胶片相机中画幅相机,广告摄影中最常用的相机底片大于135。高度的清晰度、极佳的色调和影调层次120相机向135相机看齐。出现了自动对焦,自动卷片,自动测光120相机,灵活性大大提高。底片规格:16张 612张 66cm10张 67cm8张 69cm6张 612cm3张 624cm6与一般印刷品相符合,无需裁减且适合抓拍人像,因此是广告摄影首选的120相机后背。64.5cm后背相机也称作645相机。哈苏HASSELBLAD 503、马米娅MAMIYA、禄莱ROLLEIFLEX、宾得PENTEX 645N、基辅88、骑士HORSEMAN SW6123大型机背取景单轨:仙娜SINAR、林哈夫

12、LINHOF、阿卡ARCA、星座TOYO、骑士HORSEMAN L双轨:林哈夫、坦克尼克、骑士45FA、星座45A4数码相机全画幅与APS全画幅是指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与传统135底片或者120(645)底片相同,小于常规底片的数码相机称为APS数码相机全画幅相机不及感光元件更大,获得更大的分辨率和动态范围,同时最大优越是可以与传统胶片镜头通用,获得正常的景深和视差。APS相机镜头APS镜头需要在焦距1.4来取得实际焦距长度。因此标准镜头成为长焦镜头,很难获得广角和通透的景深。胶片感。APS相机画面往往缺乏景深感,有贴纸感,人像及风景缺少空气质感和空间感。135全画幅相机佳能IDS MA

13、RK II、EOS 5D、尼康、120全画幅相机 哈苏数字后背通过数字后背,可以将传统120相机转变为数字相机使用。菲斯后背,柯达后背(三)胶片1专业胶片/民用胶片胶片晶体颗粒在生产后存在混瞒发酵的过程。专业胶片是成产后存放到胶片晶体最成熟时冷藏起来,停止其成熟过期,并在运输和销售中保持冷藏状态,在使用时再结束冷藏,以达到最佳的色彩和层次表现。民用胶片一般距离成熟期较早时候即进入流通使用,可以有较长的保质期存放。专业胶片在感光性能和色彩还原上存在较大差异。2反转片(CROM)反转片是广告胶片摄影中主要使用的品种。适用于印刷。反转片是正片胶片。在严格曝光和冲洗后可以准确色彩还原。反转片需要更为复

14、杂的冲洗工艺。反转片的宽容度极小。1.5档光圈。3感光度(三)照明设备1种类频闪灯和连续灯2连续灯250瓦和400瓦的主灯和辅助灯及背景灯3聚光灯、泛光灯、反光伞、柔光箱聚光灯可以投射高度定向性光束。产生很亮的高光区和线条鲜亮影调深暗的阴影区。但往往需要综合运用聚光和泛光灯,既能使整体布光柔和,又能使强光区轮廓鲜明,清溪明亮。泛光灯光束较宽,经它照射产生的高光区亮度较弱,阴影区的清晰度低,影调较亮。静物摄影通常使用泛光灯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而聚光灯作为补充使用。反光伞可以获得比泛光灯更为柔和、方向性更弱的光。弊端是无法象控制束光灯那样对他进行精确调整。非常适合肖像摄影。第三章 静物摄影一静

15、物布光(一)光在广告摄影中,布光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不仅体现着摄影师的个性和风格,而且关系到一幅作品的成败。光线特性摄影上,光线特性的研究一般从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和光色等六个方面着手。1.光度 光度是光的最基本因素,它是光源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所呈现亮度的总称。光度与曝光直接相关,光度大,所需的曝光量小;光度小,所需的曝光量大。此外,光度的大小也间接地影响景深的大小和运动物体的清晰或模糊。大光度容易产生大景深和清晰影像的效果;小光度则容易产生小景深和模糊的运动影像效果。光位指光源的照射方向以及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摄影中,光位决定着被摄体明暗所处的位置,同时也影响着被摄体的质

16、感和形态。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在被摄体与照相机位置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光位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和散射光等六种。光质指光的硬、软特性。所谓硬,指光线产生的阴影明晰而浓重,轮廓鲜明、反差高;所谓软,指光线产生的阴影柔和不明快,轮廓渐变、反差低。硬光带有明显的方向性,它能使被摄物产生鲜明的明暗对比,有助于质感的表现。硬光往往给人刚毅、富有生气的感觉;软光则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它适于反映物体的形态和色彩,但不善于表现物体的质感,软光往往给人轻柔细腻之感。对被摄体而言,拍摄时所受到的照射光线往往不止一种,各种光线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光型就是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对被摄体起的作用。光型通常分为主光

17、、辅光、轮廓光、装饰光和背景光等五种。主光 主光是被摄体的主要照明光线,它对物体的形态、轮廓和质感的表现起主导作用。拍摄时,一旦确定了主光,则画面的基础照明及基调就得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个被摄体来说,主光只能有一个,若同时将几个光源作主光,被摄体要么受光均等,分不出什么是主光,画面显得平淡;要么几个主光同时在被摄体上产生阴影,画面显得杂乱无章。辅光 辅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产生阴影部位的亮度,使阴暗部位也呈现出一定的质感和层次,同时减小影像反差。在辅光的运用上,有一点应明确,辅光的强度应小于主光的强度,否则,就会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并且容易在被摄体上出现明显的辅光投影,即“夹光”现象。

18、轮廓光 轮廓光是用来勾划被摄体轮廓的光线。轮廓光赋予被摄体立体感和空间感。逆光和侧逆光常用作轮廓光,轮廓光的强度往往高于主光的强度。深暗的背景有助于轮廓光的突出。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用来对被摄体局部进行装饰或显示被摄体细部的层次。装饰光多为窄光,人像摄影中的眼神光、发光以及商品摄影中首饰品的耀斑等都是典型的装饰光。背景光 背景光是照射背景的光线,它的主要作用是衬托被摄体、渲染环境和气氛。自然光和人造光都可用作背景光,背景光的用光一般宽而软,并且均匀,在背景光的运用上,特别要注意不要破坏整个画面的影调协调和主体造型。5.光比 光比是指被摄体上亮部与暗部受光强弱的差别。光比大,被摄体上亮部与暗部之间

19、的反差就大;反之,亮部与暗部之间的反差就小。通常,主光和辅光的强弱及与被摄体的距离决定了光比的大小。所以,拍摄时调节光比的方式有以下两种:调节主光与辅光的强度。加强主光强度或减弱辅光强度会使光比变大;反之,光比变小。调节主灯、辅灯至被摄体的距离。缩小主灯与被摄体的距离或加大辅灯与被摄体的距离都会使光比变大;反之,光比变小。6.光色 光色指光的“颜色”,通常也称为色温。对黑白摄影来说,光色并不十分重要。但在彩色摄影中,光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拍摄时必须选择色温同胶片平衡色温相一致的照明光源,不然,拍摄出来的影像会出现偏色。常用影室灯具广告摄影对影像的再现效果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因此,许多被摄对象都

20、被置于影室内精雕细镂地进行布光和拍摄。用于影室内照明的光源有钨丝灯和电子闪光灯两种。由于电子闪光灯具有发光强度大,色温稳定,发热少和电耗小等优点,因此,目前广告摄影影室照明多采用电子闪光灯,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伞灯、柔光灯、雾灯、泛光灯和聚光灯等几种。1.伞灯 将不同质地、规格的反光伞装在泛光灯上就成为伞灯。伞灯的特点是发光面积大,光性柔和,反差弱。2.柔光灯 在各种闪光灯灯头上加上柔光罩,就成为柔光灯。柔光灯所发出的光是由闪光灯发出的直射光与反光罩的反射光混合后,再经柔光罩透射扩散而成的。柔光灯的特点是能提供平均而充足的照明,发出的光光性柔和,但方向一般强于伞灯,反差清晰,投影浓于伞灯,富有良

21、好的层次表现。3.雾灯 雾灯是一种特殊的灯具。雾灯的灯头由特殊的闪光灯头做成,闪光管前有反射玻璃,其输出的光全部为由反光罩反射后的透射扩散光。雾灯特别适合商品(尤其是高光洁度物体)的拍摄。雾灯的特点是可提供非常平均而大面积的照明,光性柔和,对细部层次、色饱和度表现俱佳。4.泛光灯 泛光灯是最常用的灯具,它由电子闪光灯装上反光罩构成。泛光灯所发的光为直射硬光,光的亮度高,方向性强,反差大,产生的投影浓重。此外,光域的中心部位光值高,边缘部分显著衰减。5.聚光灯 聚光灯通常在光源后面装有镜面球形反光器,光源投射的光被反光器反射后经前部的聚光镜聚焦而发射出平行的光束。聚光灯的特点是发射平行或接近平行

22、的光束,光衰很小,亮度高,方向性很强,光性特硬,反差甚高。影室布光的一般步骤与规律影室灯光不像自然光,摄影师完全可以根据主观构思和表现需要,运用娴熟的布光技巧,去营造出奇妙的光影效果。但由于影室布光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它从一方面来说,可使摄影师将布光的效果发挥到极至,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增加了布光的难度。为了提高布光的效果和速度,布光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与规律。主光是主导光源,它决定着画面的主调。在布光中,只有确定了主光,才有意义去添加辅助光、背景光和轮廓光等。在确定主光的过程中,要根据被摄体的造型特征、质感表现、明暗分配和主体与背景的分离等情况来系统考虑主光光源的光性、强度、涵盖面以及到被

23、摄体的距离。对于大多数的拍摄题材,一般都选择光性较柔的灯,像反光伞、柔光灯和雾灯等作为主光。直射的泛光灯和聚光灯较少作为主光,除非画面需要由它们带来强烈反差的效果。主光通常要高于被摄体,因为,使人感到最舒适自然的照明通常是模拟自然光的光效。主光过低,会使被摄体形成反常态的底光照明,而主光过高又会形成顶光,使被摄体的侧面与顶面反差偏大。2.加置辅助光 主光的照射会使被摄体产生阴影,除非摄影画面需要强烈的反差,一般地,为了改善阴影面的层次与影调,在布光时均要加置辅光。辅光一般多用柔光,它的光位通常在主光的相反一侧。加置辅光时要注意控制好光比,恰当的光比通常在1: 3-1:6之间,对浅淡的被摄体光比

24、应小些,而对深重的物体光比则要大些。在加置辅光时还应注意避免辅光过于强烈,辅光过强容易造成夹光,并产生多余而别扭的阴影。为了控制多余的阴影,布光时除了使辅助光强度弱于主光外,有时还经常采取适当降低光位或将辅助光尽量靠近机位的方法使投影投向被摄体后方。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辅助光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在使用各种灯具作辅助光的同时,别忘了尽量多使用反光板,它往往能产生出乎意料的好效果。3.设置背景光 背景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主体或渲染气氛,因此,在对背景光的处理时,既要讲究对比,又要注意和谐。拍摄细小物体时,往往因主体与背景距离很近,一般难以对背景单独布光,此时主光兼作背景光。在主体与背景光比的具体控制

25、中,可通过选择合适的灯距、方位和照明范围来控制,或用各种半透明的漫射体或不透明的遮光物在主光与背景轴线上适当部位进行遮挡,以得到适当的亮度。当被摄体较大,且被摄体与背景有足够的距离时,可对背景单独布光。背景光一般不会干扰主体的布光,并且容易控制背景光的覆盖面、亮度和匀度。在具体的布光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主体与背景明度相近的局部是否会出现“并”的现象,或者要求亮度均匀的大面积背景是否其中央与四周的照度确实均匀一致,对这两种情况,千万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目测,最好能用测光表作认真的检测,因为人眼对亮度的微小变化往往不敏感,而胶片却会忠实地给予记录。另外,对经常拍摄的高调或低调照片的背景光布光时应明白,

26、它们的背景光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越亮越好或越暗越好。背景亮度过强,所产生的的漫射光不仅很容易使镜头产生眩光,而且会影响被摄体的光效。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控制得过黑也没有必要。一般地,拍摄高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亮处高一个EV值较适宜,而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暗处低一个EV值即可。4.加置轮廓光 轮廓光的主要作用是给被摄体产生鲜明光亮的轮廓,从而使被摄体从背景分离出来。轮廓光通常从背景后上方或侧上方逆光投射,光位一般为一个,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二个或多个。轮廓光通常采用聚光灯,它的光性强而硬,常会在画面上产生浓重的投影。因此,在轮廓光布光时一定要减弱或消除这些杂乱的投影。

27、对这些投影的消除或减弱,除了调节灯位外,有时巧妙地借助反光器作轮廓光投射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轮廓光布光时还应注意轮廓光与主光的光比,通常轮廓光是亮于主光的。此外,布光时,应根据拍摄主体的需要选择硬光还是柔光作轮廓光。柔光的获得通常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将伞灯、柔光灯等尽量靠近被摄体,这样才能使轮廓光的亮度高于主光,但这样做往往较费劲;另一种方法较简便,只用将扩散片用于聚光灯便可使光柔化。有一点应当明确,轮廓光并不是每幅画面必需的光线,只有当画面需要时才添加,不然,就会有画蛇添足之感。5.加置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是对被摄体的某些局部或细节进行装饰,它是局部、小范围的用光。装饰光与辅助光的不同之处是

28、它不以提高暗部亮度为目的,而是弥补主光、辅助光、背景光和轮廓光等在塑造形象上的不足。眼神光、发光以及被摄体明部的重点投射光、边缘的局部加光等都是典型的装饰光。装饰光的布光一般不宜过强过硬,过强过硬容易产生光斑而破坏布光的整体完美性。6.审视 在以上布光过程中,由于光是一种种添加的,后一种光很可能会对以前的光效产生影响,因此,在布光完毕后,还需仔细审视整体光效,如布光有无明显欠缺或不合理的地方,投影的浓淡是否合乎要求,投影的位置是否合适,各光源的照明是否出现干扰,各光源有否进入取景画面而造成光晕等,对这些细节的审视,可以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前功尽弃。影室布光技巧为了取得理想的光影效果,影室布光时

29、除了要遵循上面所提的布光步骤和规律外,还要特别注意掌握以下这些技巧和要领。光源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光源的发光性质,而光源的发光性质又影响到被摄体的明暗反差。因此,控制好光源面积和光源的扩散程度就可较好地控制被摄体的明暗反差效果。需要低反差时,光源面积大,并且扩散程度也大,使光的覆盖面超过被摄体;需要高反差时,光源面积要小,并且扩散程度也小,光具有方向性。足够的照明亮度可使我们自如地通过光圈来控制所需的景深。虽然在照明亮度不够时可采用延长曝光时间或进行多次曝光的方法来解决,但这两种方法都会给拍摄带来不方便。延长曝光时间容易引起曝光互易律失效,从而导致胶片的颗粒变粗,反差降低,色彩出现偏差;而采用

30、多次曝光则要求被摄体和照相机的位置在曝光期间纹丝不动,并且曝光量的计算也较为复杂,拍摄的难度大为增大。首先,灯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被摄体的受光强度,被摄体的受光强度是按灯距的平方倒数变化的,光强随灯距的变化非常大。此外,灯距的大小还会影响被摄体的明暗反差效果。当灯距很小,并且光源面积小于被摄体时,光源可看作点光源,被摄体的反差较大;反之,当灯距很大时,光源可看作面光源,被摄体的反差较小。布光中,并不是灯具用得越多越好,使用灯具数量过多,不仅使布光显得复杂,而且会带来杂乱无章的投影,而这些投影的消除往往又比较困难,因此,在布光中,要尽量少用灯具,必要时,可选用反光器进行补光。在布光中提倡多使用反光

31、器,除了它不大会产生令人厌恶的投影外,还在于各式各样的反光器能提供不同光性的反射光,易于控制效果。反光器不仅可作主光照明,也可对被摄体的暗部作辅光照明,甚至可根据布光的需要和被摄体的形状进行切割,对被摄体的某些局部进行补光,极好地控制着光域。在广告摄影中,经常会出现使用反光器的数量多于使用灯具数量的现象,而对一个广告摄影师来说,能否灵活而有效地使用反光器则是其布光是否成熟的标志。布光中的光比控制牵涉到被摄体自身的反差以及画面中主体、陪体和背景三者之间的明暗对比,同时也决定着整个画面的影调和被摄体的质感及细节表现。布光中的光比控制一般以真实表现被摄体本身固有的表面亮度、质感和色彩为原则,如对白色

32、的主体要表现出它的素雅和洁净,主体宜处理成高调;对黑色的主体要表现出它的深沉和凝重,主体宜处理成低调。当然,在不违背广告创意的前提下,摄影师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和习惯,创造性地控制光比,以求得布光上的新意。(二)三点布光基础Key Light(基调灯), Fill Light(补光灯), 和Back Light(背光灯)1放置主灯主灯是主要光源。一般放置再与主体45度的一侧,大约比相机高出一米的位置。2补光灯3背景灯第四章 人像摄影一人像摄影基本采光一张照片成败与否,采光往往居关键性的地位。采光的学问说大还真大,这里只能就一些基本原则作个简单的介绍:一、方向光线的方向当然是无限多种,不过基本上我

33、们可以分为几大类:顺光能够呈现最多的细节、最丰富的色彩,但是最没有立体感。相机上的闪光灯打出来的光充分展现这种特色。逆光照明时,画面的整体反差可能很高(例如剪影),但局部反差很低,因为照在模特儿正面的是来自四周的漫射光,所以常常需要使用反光板或人工光源补光。逆光拍摄有个特色:模特儿的身上有一圈明亮的轮廓线,感觉很舒服。不过如果镜头被光源照到,很容易出现光斑(flare)。侧光的立体感与质感最强,尤其是明暗交界的部位,所以是最常用的光。顶光会在模特儿的额头、眼窝、鼻下、唇下与颈部等处产生难看的阴影。从下方照上来的称为底光。底光违反一般的视觉经验,感觉不自然,所以除了要营造气氛之外,一般也尽量避免

34、。二、软硬调光的方向性愈强(愈一致),调子就愈硬,反差愈高;漫射程度愈多,调子就愈软、愈柔和,反差愈低。光的软硬与光源的面积大小有绝对的关系:点光源最硬,面积愈大愈软。以自然光而言,太阳就是个点光源,阴天时整片天空都视为光源,调子最软。人造光源中,聚光灯是最典型的硬调光,透过柔光罩或由反光伞、反光板、墙壁或天花板等反射出来的光则是软调光;不过光的调子会随着光源与主体的距离增加而变硬,因为对于主体而言,光源的面积变小了。一般说来,略偏软调的光比较适合作人像摄影的光源,因为可以拍出层次丰富、细节多的照片,不过偶尔我们也会使用硬调光拍照,以营造不一样的气氛或质感。三、基本的布光人像摄影对于采光有些比

35、较明确的要求。由于人的脸部是有高低起伏的,因此就会有反光与阴影,其中因为反光而形成的亮部我们称为高光(highlight)。在传统的人像摄影里,通常会要求在额头、鼻梁、颧骨与下巴等部位产生高光;但现东方国家的人像,尤其是婚纱照、沙龙照与模特儿档案照等,可能是基于一白遮三丑的观念,常常使用大片的光源把整张脸打匀,并适量地增加曝光,使得脸部没有阴影与高光之分(应该说整张脸都是高光),看不出脸上的瑕疵,感觉很光净。一般人像摄影的打光并不是单纯的顺光、逆光或侧光,而是介于两种或三种之间。以下就是几种典型的人像摄影打光,在这里我们谈的是形成主要照明效果的主光(Main light,又称为基调光key l

36、ight):1.显瘦光(Short lighting)假设模特儿是以半侧面对着镜头,一边脸颊距离镜头较近。如果光线照在离镜头较远的那一侧脸上,也就是靠近镜头这边的脸颊是处于阴影中,这样会让脸看起来比较瘦,因此称为显瘦光。显瘦光是最常用的打光,适用于一般脸型及较胖、较宽的脸型。2.显宽光(Broad lighting)如果光线照在靠近镜头的这一侧脸上,也就是这边的脸颊是处于高光,如此会让脸看起来比较丰满,因此称为显宽光。显宽光一般用在瘦削的脸型;不过现在有时虽然模特儿的脸并不很瘦,基于整体的效果考量还是有可能用到显宽光,只是会想办法避免脸颊出现太明显的高光。3.蝶型光(Butterfly lig

37、hting)当光线从模特儿的正前方(正对着脸的方向,对相机而言不一定是顺光的方向)上面约45角照下来时,整张脸的受光很均匀。因为脸部额头与颧骨部位比较宽、眼睛部位比较窄,脸部边缘的轮廓有点像展翅的蝴蝶,因此这种打光法称为蝶型光。蝶型光相当适合用来拍摄年轻的女性,但不适用于男性,因为蝶型光会让耳朵非常突显,而男性的耳朵通常没有头发遮住,完全外露。前些年日本的商业摄影师在拍摄杂志封面等半身人像时发明出一种特别的打光方式:用装上大型柔光罩的灯以很近的距离打蝶型光,再于模特儿的胸前略朝模特儿放一块大型反光板或装了柔光罩的灯作为补光。从侧面看起来灯与反光板像只张嘴的鳄鱼,相机在喉咙的位置,模特儿则像是要

38、被吞进去,所以这种打光又称鳄鱼嘴光。4.林布兰光(Rembrandts lighting)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家林布兰(Rembrandt van Rijn)独创一种特殊的打光法,并且大量运用在他的画作中。基本上它是显瘦光与蝶型光的综合体,也就是从模特儿斜上方约45角照下来,它的特征是在模特儿靠近镜头这边的颧骨上有一块倒三角形的高光。由于一般打光灯的位置都高于模特儿的头部,因此Kodak摄影百科全书称这种打光为显瘦光,在另一边颧骨留下倒三角形高光的是显宽光(本文的显宽光与蝶型光的综合体)。拍摄半身的正面脸时,灯与模特儿头部等高,从模特儿侧面稍微偏后的方向照过来,使模特儿以正中央为分界,恰好一半脸受

39、光,一半脸在阴影中。通常这时不会用太软调的光,而且会在阴影侧放黑色的反光板吸光(例如最能吸光的黑天鹅绒),以确保阴影面全黑没有细节。这是比较不常用的打光法,通常要配合使用全黑的背景。通常也是用来拍摄半身的正面脸,两支装上柔光罩的灯分别从模特儿左右各约45角照过来,距离很近。和鳄鱼嘴光一样,它的效果类似顺光,但比顺光有立体感,而且和顺光比照来,两颊的亮度与高光的位置还是有点差别。四、补光补光的目的在于让主体的暗部有足够的亮度以呈现出细节,同时将明暗部分的亮度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看起来比较舒服。逆光拍摄的时候模特儿的脸部是完全处于阴影中的,这时候的补光是全面性的,其实已经扮演主光的角色了。补光

40、是一门艺术,补光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只注意画面的美,而忘了补光的存在,就如同真正好的丝袜会让人赞叹好美的腿!,而非好棒的丝袜!,不要忘了,补光毕竟是衬托,最忌喧宾夺主。补光可以简单到只有一盏灯或一块反光板,也可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东一块反光板西一盏灯,大小高低角度各不同,有如交响乐团。不过这并不表示补光设备用得少的摄影师比较差;某个地方要不要补光,有时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完全视个人需要而定。判别是否需要的方法说难不难:补光加下去是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一试便知(当然有些经验丰富,sense又强的摄影师一下就可以决定哪些地方要补多少光)。不过补光的学问虽大,还是有两项最高指导原则:1.补光部分的亮度不

41、可以超过主光照明的部分(不过时下的婚纱写真摄影师在对下半脸补光时,常常打破了这个原则)。2.画面中不可出现补光造成的阴影。原则上,补光是使用软调光,只有小范围的补光才会用到硬调光(聚光灯都是硬调光)。这几年流行由下往上补光时稍微补过头,产生轻微的、没有可怕阴影,只是下半脸的亮度稍高于上半脸的底光效果,有个匿称叫作苹果光。苹果光的角度、调性与强度要控制得很好,否则很容易成为底光:角度不能太低,原则上不超过45;调子要软,室外使用反光板的时候除非是调子很软的阴雨天,否则用白色面就好,尽量不要用金属面;强度不要太高,最多让下半脸比上半脸亮一点点就好,而且千万不要造成阴影,那样就成了底光了。第五章 自由创作要求:一 自由选择题材二 分组拍摄三 上交完成的广告摄影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