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重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1379549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重点(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根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种交叉学科,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应用为主2. 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心理,3. 教育心理学,研究容:五要素 三过程, 学习过程是核心容,学习心理是核心五要素:学生 教师 容 媒体环境 三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4.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l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l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l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展教学研究,l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5.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6. 教育心理学的开展1. 初创时期

2、,20世纪20年代以前,l 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l 赫尔巴特提出把它建立在心理学根底上,l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l 卡普捷列夫是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l 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桑代克成为教育心理学之父2. 开展,20世纪20到50年代 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科心理学 弗洛伊德3. 成熟,20世纪60、70年代,布鲁纳课程改革,罗杰斯学生为中心,奥贝尔,加涅,计算机辅助,体系根本形成4. 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总结80年代以后的成果,主动性研究 反思性研究 合作性研究 社会文化研究7. 我

3、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乐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成写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8.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 观察 调查 测验 个案 教育经验总结法 产品分析法l 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是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方法,l 观察法是最根本最普遍的方法,科学研究的前门,l 调查法常用的有问卷访谈,9.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那么,客观性前提条件,教育性是根本伦理道德原那么,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性,10. 心理开展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这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11. 心理开展的8个阶段l 乳儿 0到1岁 婴儿1到3岁 幼儿3到6、7岁l

4、 童年6、7岁到11、12岁 少年11、12岁到14、15岁,l 青年14、15岁到25岁 中年25岁到65岁 老年65岁以后12. 个体心理开展的一般规律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个别差异性,13.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4年级10-11岁是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l 少年期又叫学龄中期,又称心理断乳期危险期l 青年初期又叫学龄晚期,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对未来充满理想,14. 中学生心理开展的一般特点 过渡性 闭锁性 社会性15. 影响心理开展的因素,遗传是生物前提和物质根底,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是在动力,16. 教育对心理开展起主导作用教育提出了要求和方向,能够促进开展,可以

5、加速和延缓开展,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17. 准备性原那么,又要量力性原那么可承受性原那么, 劳伦兹 提出了关键期18. 2岁是口头语言,3岁时独立生活,4岁是形状知觉,4到5岁是书面,2到3岁是计数,19. 心理开展阶段理论,l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图示-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面对一个新的自己把自己融合已有的图式和认知结构,顺应是不能承受新知识认知结构发生改变适应性刺激,平衡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l 皮亚杰的认知开展阶段理论感觉运动,0到2 ,感觉动作的分化,前运算,2到7,早期信号,自我中心,不可逆,泛灵,不合逻辑的推理具体运算,7到11,去自我中心,可逆,守恒,分类,序列化形式运算

6、,11岁到成人,假设 演绎推理,反思,抽象逻辑,20. 维果斯基 文化历史开展理论,化说,最近开展区,教学应该走在开展前面,教学支架的应用 儿童现有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开展区,21. 埃里克森人格开展阶段,l 信任对不信任,0到1.5岁, l 自主感对羞耻怀疑,2到3岁,l 主动对纠 ,4到5岁, l 勤奋对自卑, 6到11岁, l 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12到18岁,l 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成年晚期,22. 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23. 认知能力差异也就是智力差异,包括类型,开展水平,表现早晚, 群体差异性别 年龄

7、 种族差异24. 性别差异男女智力总体大致相等,男的离散程度大,结构存在差异,各有各的优势25. 智力开展水平 常态分布,正态分布,超过140他是天才,占1.3%,超过130超常,占4.4%,低于70的是落后,占2.7%,26. 认知方式差异包括,场独立和场依存,冲动与沉思,具体和抽象,辐合和发散,其他类型 :豪兹曼和克莱因齐平化,锋利化, 达斯-同时性 继时性27.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创设适应认识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28. 性格差异特征差异包括,态度,理智,情绪,意志 类型差异包括,向 外向 独立 顺从29. 学习的涵 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练习和反复经验引起的,学习引起的相

8、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是一种适应运动,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30. 学习的分类,l 加涅的学习水平 信号 刺激反响,联锁,言语联结,区分概念,规那么-原理,解决问题l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l 奥贝尔关于学习的分类,承受和发现,有意义和机械,强调有意义承受学习l 其他 主体 动物 人类和机器, 阿瑟雷柏隐 外显 我国:知识技能行为规31. 学生学习的特点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l 形式主要是承受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过程,l 容以间接知识为主,目标具有全面性,学习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3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9、l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刺激的泛化和分化,消退,恢复,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应答和操作,强化,逃避 回避条件作用,消退和惩罚应答是不随意的反射,操作是自发作出的反响, 程序教学原理是连续接近法 原那么小步子,积极反响,与时反响,自定步调,低错误率,l 桑代克,试误联结理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反响的联结,过程是渐进盲目尝试错误的过程,准备率联系率效果律l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学习实质是观察学习,学习过程是要注意保持复制动机,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33. 试误联结理论教育意义,l 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学习应该在有准备的状态下进展,l 应该加强合理的练习,l 学习应得到自我满

10、足的积极后果,防止一无所获的消极后果,34. 普雷马克原理 又叫祖母原理,必须先有行为,才能强化,扇贝效应 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35. 认知派学习理论l 格式塔完形顿悟说,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新的完形,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过程,l 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期望,o代表部变化 位置学习实验和潜伏学习实验,l 布鲁纳认知发现, 发现学习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学生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3个过程,教学观,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根本结构,教学原那么动机结构程序强化原那么, l 奥贝尔有意义承受,l 加涅信息加工,36.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37. 建构主义学习理

11、论,l 知识观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l 学习观 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l 学生观 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38. 学生存在好奇驱力 胜任驱力 互惠驱力39. 奥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本质 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40.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l 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有有逻辑意义l 主观条件,学习者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旧知识联系,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41. 奥贝尔提出的教学原那么,逐渐分化,整合协调,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42. 先行组织者

12、是先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先行组织者包括述性和必要性43. 加涅提出了九五矩阵教学法,5个类型9个教学事件44. 加涅的学习阶段分类 动机 了解,获得 保持,回忆 概括,操作 反响45. 学生中心又叫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教学过程阶段 确定情景 探索问题 形成见识 计划抉择 整合。非指导教学心里气氛 真实 真诚, 尊重关注和接纳, 移情性理解46. 学习动机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l 学习需要是驱力包括兴趣 爱好 信念,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47. 动机的分类,根据来源分为部和外部,根据社会意义分为高尚低级,根据时间分为近景的直接动机和爱,远景的间接动机48. 奥贝

13、尔 认知驱力 自我提高驱力 附属驱力, 儿童早期 附属驱力49. 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启动 定向和维持50. 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效果反作用于动机51. 耶多定律 动机的最正确水平为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拟容易的任务中,效果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正确水平逐渐下降,一般来说,最正确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动机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52. 影响动机的因素,l 主观因素,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龄特点,志向和价值观,性格个别差异,焦虑程度l 客观原因,家庭 社会环境,学校教育53. 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成就动 机成败归因 自我效能感强化理论 行为

14、主义, 需要理论马斯洛,成就动机 阿特金森,力求成功者选择成功概率是50%,防止失败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54. 韦纳成败归因6种因素,能力,努力,运气,工作难度,身体状况,外界环境,3个维度,部和外部,稳定和非稳定,可控和不可控,55. 习得性无力感,赛利格曼, 56. 归因理论的启示,l 教师根据学生的座位也可以预测今后的学习动机,长期消极的归因不利于学生人格成长,l 这需要教师利用反响,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l 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消极的自我认识提高学习动机,57.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首次提出来的,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自我效能感的作用,l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与活动的坚持性,活动

15、时的情绪,l 影响人们在困难前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已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个人的成败经验 替代经验 言语暗示 情绪唤醒58. 学习动机的激发,外: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适宜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归因: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明确与时经常性的反响,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利用表扬,控制作业难度 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对学生进展竞争教育是把开展学习竞争59. 学习动机的培养,l 了解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动机的产生,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是学生产生学习需要,l 重视立志教育 对学生进展成就动机训练,l 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l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

16、归因观,培养对学习的兴趣,60. 归因包括努力归因和现实归因61. 学习策略的特征,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那么和技能构成,有效学习必须的,有关学习过程的,62. 学习策略的特点,操作性和监控性 ,外显性和隐性,主动性和迁移性的统一,63. 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智力开展和环境的适应,完成当前学习任务解决问题,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64. 麦克卡分为认知 元认知 资源管理, 认知策略包括 复述 精加工 组织,65. 复述策略1. 时间上,与时复习 分散复习, 2. 次数上 过度学习,3. 方法上,有意无意,整体识记和局部识记相结合,排除相互干扰,划线,多感官

17、参与,复习方法多样化66. 精加工策略 记笔记,提问,生成性,运用背景联系客观实际67. 记忆术包括 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首字联词,位置记忆法,缩减编歌诀68. 组织策略包括 归类 纲要主题纲要 符号纲要和表格, 符号纲要系统结构图, 流程图, 模型模式图, 网络关系图 69. 元认知 包括元认知知识 体验 和监控,元认知策略包括 计划 监控 和调节,l 计划策略 : 设置目标 设置思考题 浏览材料 分析如何完成,l 监控策略 领会 注意 监控 阅读跟踪 对材料自我提问 考试时间监控速度l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 环境 努力 学业求助时间管理包括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高效利用最正确时间 灵活利用

18、零碎时间,70. 学习策略的训练原那么 主体 化 特定 生成 有效监控 个人效能感,71. 训练学习策略的一般要求:元认知监控和调节,有效应用教学反响 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训练新策略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交互教学,程序训练 完形训练,合作学习,72. 学习迁移的分类,l 根据性质分为正 负 零迁移 , l 根据方向分为顺向逆向迁移,l 根据抽象概括水平分为水平,垂直迁移 l 根据容分为一般 具体迁移,73. 同化性迁移是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性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重组性迁移是重新组合,74. 迁移理论,早期的 桑代克一样要素说,伍德沃夫改为共同要素说,贾德概括化理论-水下击靶,格式塔 关系

19、转换理论-小鸡觅食,75. 当代迁移理论,奥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安德森的产生是理论,格林诺的情境性理论76. 影响迁移的因素,学习材料的特点,学习情境的理解,学习心向和定式,学习策略水平,原有认知结构,智力能力,教师的指导,77. 如何促进学生的迁移?改革教材容,促进迁移,l 精选教材 提高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水平,l 合理编排教材 突出知识的组织特点,合理编排教学方式,教授学习策略, 改良学生的评价78. 知识的分类,l 按照表征形式 安德森分为述性 程序知识,述性知识包括获得保持和提取3个阶段,程序性知识包括述性 程序化自动化3个阶段,程序性知识包括两个模型:模式识别学习和动作步骤学习,l

20、 根据深度不同分为感性和理性知识,还包括策略性知识 l 根据抽象程度分为具体 方式 普遍原理知识,79. 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 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述性知识一命题和命题网络,程序性知识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80. 知识学习的分类,l 根形式和复杂程度分为符号 概念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表征学习,主要容是词汇学习 概念学习是意义学习的核心,命题学习是假设干概念之间的关系l 奥贝尔认为,上位下位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类属学习,包括相关和派生,虎也是胎生的派生,挂国旗唱国歌都是爱国是相关81. 知识学习的过程 获得 保持和应用 =理解 巩固和应用,82.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效果

21、,l 灵活选用实物直观,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l 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83. 知识的应用 包括审题 联想 解题 84. 感知规律包括,强度率 活动率 差异率 组合率85. 如何有效地进展知识概括,l 配合运用正反例 正确运用变式,l 科学比拟,启发学生自觉概括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区分的信息比拟包括同类比拟和异类比拟, 如重量和质量 压力和压强,岛和半岛是异类比拟86. 记忆,包括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 l 瞬时记忆的特点,时间极短 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l 短时记忆是一分钟以的,20到40秒:7+-2模块

22、=5到9个,时间很短,容量有限,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l 长时记忆包括 情景 和语义记忆 容量无限 时间长久,87. 瞬时记忆的编码是图像记忆,短时记忆的编码是听觉和视觉听觉,长时记忆是意义编码88. 如何促进保持提高记忆效果,l 明确记忆目的也增强主动性,l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材料进展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l 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l 有效运用记忆术,适当的过度学习,重视复习,89. 常用的组块化策略是类别群集,一系列项目按照一定的类别来记忆90. 技能 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符合法那么的活动方式91. 习惯是

23、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的进展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92.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93. 操作技能特点:对象具有客观性,动作具有外县性,结构具有展开性, 心智技能 观念性 潜性 简缩性94. 操作技能的类型,连续的不连续的,封闭的开放的,细微的粗放的,徒手的器械的95. 操作技能形成阶段,l 操作定向,就是了解活动的结构和要求在通话中建立定向映象的过程l 操作模仿,尝试做出某种动作,将定向映象以外的实际活动表现出来,掌握操作技能的开端,需要以认知为根底l 操作整合,在联系联系形成系列,获得完整的动觉映象l 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高度的适应性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完善化,96.

24、操作技能的形成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动觉作用加强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在不利操作水平能维持正常生活水平97. 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l 准确的示和讲解, 必要适当练习, l 充分有效的反响,稳定清晰的动觉98. 练习是形成操作技能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99. 练习曲线 开始进入快,中间有一个高原期,后期进步慢,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100. 高原现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101. 如何正确的练习l 练习需要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l 掌握正确的速度,适当安排练习的次数

25、和时间,l 练习的方式多样化102. 影响反响的因素:容 频率和方式103.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原型定向 操作 和化104. 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的五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和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不出声的言语,部言语,其中后3种就是原型化105. 心智技能的形成特征,对象脱离了知识库,进程压缩,应用的高效106.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知识影响根本形成教师利用示和讲解并有效的分阶段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107. 问题包括有结构 无结构的, 3个根本成分包括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108. 问题解决有3个特征,目的 认知 序

26、列 ,109.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 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110. 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是和启发式,算法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列举并尝试111. 启发式包括,l 手段目的分析法,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分成假设干个目标,通过实现子目标达到总目标,l 爬山法 采取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l 逆推法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到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方法112. 酝酿效应是产生了顿悟,打破了以往记录,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以前想不到过了几天后,突然想到,113.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l 问题情境,情绪动机,l 定势与功能固,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l

27、认知结构、个性特征,问题特点114.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l 提高知识储藏的数量和质量 帮助帮助学生结实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l 教授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特点,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显性教学l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l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多角度提出假设,自我评价和反思l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115. 创造是一种过程,创造性是一种能力, 创造性的特征,流畅性,灵活性, 独创性。116. 创造性的结构,认知品质 人格品质,适应品质。117. 创造性思维是认知品质的核心,人格品质包括动力特征 情意特征 人格特质118

28、.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学校教育,社会文化 智力,高智商是高创作的必要,但不是充分, 个性,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容忍莫过于错误,喜欢幻想119. 创造性的培养,培养创造性的认知能力,知识根底,思维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鼓励独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能力提供有创造力的榜样,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 宽松的心理环境,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的制度和容培养创造性的教师队伍120. 态度是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部准备状态和反响的倾向性,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情感是核心121. 品德用道德品质,个体根据社会准那么,规自己行动时

29、表现出稳定的的心理特征,122. 品德包括道德认知 情感 意志和行为,核心是认知,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标准,123. 个体对道德准那么,有了系统的认识形成的道德观念,深信不疑指导自己的行动,是道德信念,124. 道德信念确实立,大概是15岁之后,行为习惯是初三形成,初二,品德开展的关键期125. 道德情感包括 直觉的 想象的 伦理的,伦理的,是以道德概念原理为中介,126. 皮亚杰道德开展阶段,从他律到自律,10岁是分水岭,品德开展分为4个阶段 自我中心2-5, 权威=他律, 可逆=自律, 公正127. 科尔伯格道德开展阶段l 前习俗 服从于惩罚,相对功利l 习俗 好孩子 ,维护权威l 后习俗

30、 社会契约,普遍原那么,128. 小学生品德开展的特点 形象性,过度性 协调性, 3年级下学期是品德开展的关键年龄,中学生品德开展特点, 他律到自律,从起伏到成熟过渡,129. 习惯过程,包括模仿 依从 遵从 服从 习惯,130. 态度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从 认同和化,l 依从是外表上承受 l 认同是思想情感态度行为上主动承受,l 化是将自己认同的思想与原有的观点融为一体,依从具有盲目性,认同有自觉主动性,化自觉主动131. 影响态度品德的条件,l 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l 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认知失调是先决条件,l 智力水平 受教育程度和年龄,132

31、. 利他行为 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损失性 侵犯行为,外显性 伤害性 有意性133. 态度品德的培养方式l 有效的说服,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考虑原有态度发挥情感,不仅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l 树立良好的榜样 榜样的特点,示的形式 影响行为的性质和后果l 群体约定 集体讨论后的群体约定改变态度l 价值辨析,l 适当的奖惩,选择确定可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恰当奖励物,确定部奖励,惩罚有必要134. 学生不良行为分为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过错行为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不良品德行为是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经常违反道德准那么的,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135. 不良行为的原因,l 客观,家庭教育失误,学校

32、教育不当,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l 主观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信念 道德意志薄弱,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性格缺陷,消极的情绪体验,136.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包括醒悟,转变,自新如何矫正不良行为?l 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 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l 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 锻炼毅力,巩固新的的行为习惯,l 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机智137. 教学目标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指引学生学习,138. 教学目标的分类,l 布鲁姆,认知,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承受反响,形成价值观,组织价值观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l 加涅:言语信息,认知

33、策略,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态度139. 教学目标的述,行为目标述法-包括行为条件和标准,心理和行为相结合的目标述法140. 教学策略 l 教师中心,直接,承受,奥贝尔l 学生中心,发现,情境 合作 发现布鲁纳l 个别化教学, 程序,掌握,计算机 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展学习程序教学, 特定的顺序 发明普莱西 ,贡献最大斯金纳 掌握学习,布鲁姆,80%到100% 更适合根底知识技能,更适合能力较低的和有特殊需要141. 承受学习过程, 呈现先行组织者,提供学习任务和材料,增强认知结构发现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142. 合作学习分组的原那么 组异质 组间同质,

34、人数4-6人,合作学习的特征 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活动,团体过程,143. 教育评价的分类,l 按照处理方式,分为常模参照和标准参照,l 按照来源,标准化学业成就和教师自编 l 按照目的分为最正确行为和典型行为,144. 教学评价的方法,l 量化 教师自编 信度效度区分度l 质化 观察评价 :行为检查单,轶事记录,等级评价量表。档案袋评价 ,过程 组织计划,资料收集,成果展示145. 档案袋评价包括l 根据班级学生评价,成果型 过程型 评价型, l 根据容的结构,结构 半结构 无结构, l 根据教学情境,终结性 形成性 诊断性 最正确行为 典型行为 个人独特146. 评分包括,绝

35、对 相对,147. 课堂管理功能, 维持,促进和开展, 维持是根本,课程管理的目标, l 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l 增加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l 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教师,学生,课堂情境148. 影响课堂管理因素 l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教师的期望,l 班级性质, 班级规模:149. 去个性化-费斯廷格 特征,成员匿名,责任分散,相互感染150. 从众是在群体的压力下, 服从是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压力下,认同是把社会的化成个体的, 暗示用含蓄的方法, 流行是有相当数量人短时间模仿151. 影响服从的因素 命令者的权威,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情境压力,152. 影响从

36、众的因素 个体特点 年龄 性别 知识经验 个性,群体特点 刺激物的清晰性,和容,153. 正式群体包括,松散群体 联合群体和集体,l 如何管理正式群体 选好领导,注意引导和支持,适当授权,l 如何管理非正式群体,摸清性质,积极的鼓励与帮助,消极的引导干预,l 正式和非正式的协调,巩固和开展正式,正确对待非正式154. 群体凝聚力-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的吸引力,群体规-约束成员的行为准那么, 课堂气氛-占优势的的态度和情感155. 课堂气氛包括,积极的,消极的,一般的,对抗的156.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l 教师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移情,情绪,教学能力l 学生因素, 课堂物环境因素,157. 勒温

37、 领导方式 集权 放任158. 教师期望通过4个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承受,反响,输入,输出159. 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l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学习管理能力,较好的业务素养,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 体察学生情感反响的能力 l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l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树立威信,关心爱护学生,160.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建立和谐气氛用心促成高潮 体会成功的喜悦 注意批评艺术161. 人际关系,舒茨 包容控制感情 亲子 师生 同伴:l 同伴: 友谊-择友的同质性、趋上性 162. 中学生人际关系特点l 友谊十分重要和特殊,自然适度l 小团表达象,需要同伴的认同和肯定,需要优

38、越感和被尊重l 师生关系削弱,存在初二高二现象l 与父母产生隔膜,情感 行为 观点上的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l 网络虚拟关系的建立,163. 人际交往包括,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人际吸引的规律 邻近律 一致律 互补律 对等律164. 合作与竞争, 不但不会影响人际关系,还会提高工作效率165. 师生人际交往围, 单向,双向,师生保持双向,教师中心的双向,166. 课堂纪律包括, 教师 ,集体 ,任务 ,自我促成 最终目标167. 课堂三大要素=课堂结构 学生,学习过程 学习情境 课堂结构包括,l 情境结构,规模控制,常规的建立,座位的分配l 教学结构,时间的合理利用,课标的编制,过程的合理

39、规划168. 如何维持课堂纪律,l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那么, 充分讨论,共同制定,少而精,正面为主l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参与机会,保持紧凑节奏,处理好过渡l 做好课堂监控,l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169. 课堂问题行为分类,维克曼, 扰乱和心理 奎伊,人格 情绪 行为, 我国,违纪和心理问题 一般分为外倾 倾170. 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 普遍 消极 教育性概念=程度轻度为主171. 问题行为的原因,l 学生的人格特点 生理因素 挫折经历,l 教师的教学技能 管理方式 威信,l 校外环境,座位编排 大众,家庭环境172. 课堂问题行为矫正:预防,表扬,非言语暗示,言语表达,有意无视,转移注

40、意力,有的学生暂时隔离,173. 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预防,控制,矫正174. 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 道德健康175. 心理健康包括,无心理疾病,积极开展的心理状态,分为一般常态,轻度失调,严重病态176. 心理健康的标准l 自我意识正确,社会适应良好,l 人际关系协调,人格结构完整,l 性别角色分化,情绪积极稳定,177. 心理评估两种模式,疾病模式,健康模式, 178. 评估的方法,心理测验-特殊的方法 评估性会谈-根本的方法,观察法 自述179. 心理健康教育意义,l 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l 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开展 ,l 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配合和补充180

4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l 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课,学科教学,l 班级 团队活动,个别辅导,小组辅导,18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容,包括学习,人格,生活,生涯182. 心理辅导原那么,面向全体,促进整体,发挥主体性,预防开展,尊重理解,个别对待,183. 心理辅导的目标,学会调试-根本目标 ,寻求开展-高级目标l 影响行为改变的方法,强化,示,惩罚,代币奖励,行为塑造,自我控制,l 行为演练的根本方法 全身松弛,雅各布松 系统脱敏,沃尔帕 肯定性训练l 改善认知的方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ret 艾利斯艾利斯ABC理论,a是事件,b看法,c情绪结果,184. 多

42、动症的高发年龄8到10岁185. 考试焦虑的原因,l 学校的统考和应试教育体制,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 l 学生的个性过于争强好胜,知识准备不足, 缺乏失败的耐受力,缺乏相应的应试技能186. 考试焦虑的治疗,肌肉放松,系统脱敏, 认知矫正程序锻炼性格,提高挫折应对力, 往最好处做,调节情绪,187. 学习倦怠的原因l 心理过于紧压抑,生理长时间疲劳,社会竞争激烈,学校追求升学率,家庭期望过大,188. 倦怠的对策, 防止过重负担,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建立符合卫生的作息制度培养学习动机和兴趣, 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休息和营养,对学生抱有合理的期望,对学生一视 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建立家校联系

43、网,189. 厌学的原因,学校教育失误,家庭教育不当,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190. 厌学的治疗,l 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l 家长改变教养态度,采用的教养方式l 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l 学生自身调整好心态,有自信心,l 从根本上还是要改造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将素质教育的推广落到实处191. 恐怖包括,单纯 广场 社交, 学校恐怖事件-一进学校的恐怖,比拟常见192. 7-8岁,是两岁后强迫现象的又一顶峰期,193. 抑郁症,持久的心情低落194. 中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过于追求完美,过度自我承受,过度自我拒绝,195.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个体积

44、极的自我调适,观念的改变,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合理的饮食和锻炼,学校进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196. 教师角色观主要表现在,l 学习的引导促进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l 班级的管理者,心理健康的管理者,l 教学的研究者 行为规的示者,197.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阶段 认知 认同,信念198. 教师角色压力 角色冲突, 角色超载,199. 教师的威信,权力威信,信服威信, 结构,人格 学识 情感威信, 过程,不自觉到自觉200. 建立威信的途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仪表风度行为习惯养成,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201

45、. 教师威信的维护,坦荡的胸怀,实事的态度,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正确认识和利用自己的威信,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202. 教师的认知特征,认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操作能力, 监控能力l 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l 教师能力结构,组织运教材 组织教学 媒体的使用 教育机智 言语表达 学习困难的诊治203. 教师的人格特征,热心和同情心,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204. 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个人提高教学效能感的方法,l 教师自身,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向他人学习,不断总结反思l 外部环境,社会上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学校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那么

46、严格执行, 创立进修培训等有利于教师开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205. 教师期望,又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向塑造自己的行为206. 专家教师和新手的区别l 课前计划,专家的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预见性l 课堂教学过程,规那么的制定与执行,维持学生的注意,教学容的呈现,教学策略的应用,l 课后评价新手关注细节,专家关注对教材的理解,和值得关注的地方l 其他,师生关系,人格魅力,职业道德207. 专家教师的特征,l 丰富和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容知识,教学法,实践, l 解决问题的高效率, l 创造性的洞察力208. 教师成长的阶段

47、 福乐布朗 关注生存-新教师 关注情境-如何教好 关注学生-衡量成熟的标志209. 成长途径,师教育-培养新教师,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210. 成长的方法 观摩分析优秀教师,开展微格教学,专门训练,教学反思,211. 布鲁巴奇反思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波斯纳 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212.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l 主观方面, 人格特征,心理素质l 客观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学校人际关系复杂,家庭关系不和谐,工资待遇 社会地位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213. 职业压力-伍尔假设和梅 中心压力,外围压力,预期压力,情境压力,回顾压力,压力应对的策略, 直接行动,缓解方法

48、214. 职业倦怠-玛勒斯,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215. 职业倦怠的干预,l 个体的自我干预,观念的改变,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合理的饮食和锻炼l 组织的有效干预,l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心理学,第一章概述1. 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 中间学科 边缘学科,2.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l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 情感和意志,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l 个性心理a) 个性心理倾向性 需要动机 兴趣爱好 信念理想价值观b)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3.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l 理论意义,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对近代社会科学有一定理

49、论依据l 实践意义有助于理解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教育工作,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调适工作,有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开展当代教育改革,依据心理学知识自我教育4.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里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根底是神经系统,心理活动的根底是反射,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是射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神经元包括细胞体 树突 轴突,或者感觉 运动 联络神经元神经系统包括中枢周围,中枢包括脑和脊髓,周围包括12位脑神经31对脊神经,大脑分为额顶枕颞,额叶,是意图和动机,顶叶触温动,枕叶是视觉,颞叶是听觉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5. 用具

50、体事物作为条件自己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望梅生津,用词语作为,叫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6. 神经活动的根本过程和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7. 心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响: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8. 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亚里士多德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心理学著作,受到近代哲学和实验生理学的影响,1879年特,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特是心理学之父9.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特,铁钦纳,实验省法,研究意识,无视个体差异和应用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安吉尔,意识是一个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

51、流,作用和功能行为主义,第一势力 华生,反对研究意识 主研究行为, 反对省主实验 第一势力精神分析,第二势力,弗洛伊德, 异常行为和无意识的研究,人本主义,第三势力,马斯洛 罗杰斯,人格方面的研究,自我实现的需要,格式塔=整体,完形心理学,看作一个整体,韦特海默,科勒,考夫卡,认知主义 奈塞尔,皮亚杰,信息加工,第二章,认知开展与教育,10. 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叫思维的直觉,观察力是迅速敏捷发现事物细节的知觉能力,11. 感知觉的关系 区别 感觉反映个别属性 知觉反响整体属性, 感觉依赖个别感官 知觉依赖多

52、种感官,知觉不仅受生理因素影响 还受过去的经验 人的心理特点, 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联系,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都是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12. 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视听嗅味肤 部感觉,机体 平衡 运动觉,视敏度=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率小物体的能力,机体觉又叫脏感觉,平衡觉又叫姿势感觉和静觉,13. 知觉种类分为l 物体 空间 形状 大小 深度 方位l 时间 l 运动 真动,似动-动景 诱发 自主 后效动景 两个光点相继出现,我们就会看到,看到一个向另一个运动就是 比如电视诱导运动,夜空中的月亮相对静止啊,浮云是动的,但是我们看的是月亮在动自主运动,暗

53、室里的一句熏香或烟头移动运动后效,坐火车看见东西往后走,向相反的方向运动14. 社会知觉包括, 刻板,晕轮,首因,近因,投射15.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感觉阈限是指刚刚引起感觉或差异感觉的刺激量,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这种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刚刚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之间的差异,感觉阈限,也叫最小可觉察,这种能力叫差异感受性16.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 比照 后效,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 相互影响 补偿 联觉暗适应是指转入暗处感受性提高,明适应相反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比照包括同时比照,继时比照,感觉后效包括,正后像,负后像,有光源,正

54、后象, 彩色视觉-负后像红色给人热烈 蓝色给人安静 是联觉,17. 知觉的规律,选择性 理解性 整体性 恒常性恒常性包括 颜色 亮度 形状 大小 声音,没有重量,18. 感知觉在教学中的应用, 遵循感觉规律开展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9. 观察的品质,目的性 准确性 全面性 深刻性,良好观察的标志,客观 主动 精细20. 如何培养观察力?l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l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充分利用多种感官提高全面准确性,勤于思考细致耐心学会比拟,尽可能地运用言语,l 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

55、的根底上写出报告日记和作文,l 开展讨论交流汇报成果,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21. 7到9岁才能根本区分左右,9到11岁能灵活地掌握左右,22.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敏捷性是指较短时间记住较多的东西,准确性是人员能与时迅速灵活地找到答案23. 记忆的分类,l 根据信息编码方式不同,分为瞬时短时和长时, 根据对象不同,分为形象逻辑情绪动作,l 根据容不同,分为述性程序性 根据意识参与程度分为外显隐记忆24. 记忆的生理机制,巴甫洛夫,暂时神经联系,记忆过程包括识记 保持 回忆和再认,是对信息的编码 储存和提取25. 识记方法分为,

56、整体识记,和局部识记, 还可以分为集中 分散识记,26.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刻开始,在最初的时间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逐渐缓慢,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几乎不再遗忘,遗忘是有规律的,进程不均衡,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负加速,到了一定程度不再遗忘27. 影响遗忘的因素,l 学习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与学习程度,l 识记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识记方法,l 时间因素,情绪动机,系列位置效应28. 遗忘的规律 无意义的,数量多的,相似的,学习程度不够的容易遗忘,29. 熟练程度达150%,过度学习达50%时效果最好,30. 遗忘的原因 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同化说-奥贝尔,提

57、取失败说,31.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知识对后学习的干扰,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知识对先学习的的干扰提取失败如舌尖现象 话到嘴边说不出来,32. 回忆的分类 有意回忆 无意回忆, 直接回忆 间接回忆,追忆 需要一定努力 克制困难的有意回忆,l 再认的条件,对原有事物或材料的巩固程度,当前材料与过去的类似程度l 回忆的条件,是否有正确的中介联想-接近相似比照因果 是否有平静的情绪状态,33. 记忆规律的应用,l 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学校排课时尽量防止把性质相近的课排在一起,保证课间休息,控制每节课的信息投入量l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忆的规律组织教学,l 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记忆能力l

58、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使学生理解所学容并把它系统,向学生提出具体实际任务34. 依据记忆规律有效组织复习时机得当:与时复习,间隔复习,循环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方法合理;分散集中相结合,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方法多样,多感官参与次数要适宜;数量要适当,适当的过度学习,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注意用脑卫生,35. 第一次复习在学习完毕后的5到10分钟,第二次在第二天,第三次在一周后,第四次在1月后,第五次半年后36. 8岁是无意占优势,10岁后有意主导,12岁更明显,37. 想象,事物不在面前是人们在头脑中出现关于事物的形象38. 表象分类, 视觉,听觉,运动, 或者,记忆,想象,表象

59、的特征,直观 概括 可操作性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想象的加工方式,黏合-悟空, 夸-千手观音, 拟人-雷公电母, 典型化39.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符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想象的过程,如祥林嫂40. 再造现象产生的条件,丰富的表象储藏,词语与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标志的意义41. 创造想象的条件,强烈的创造愿望,丰富的表象储藏,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积极思维,灵感的作用,42. 幻想,分为科学幻想 理想 空想想象的功能,遇见 补充 替代 调节,想象的品质,主动 生动 现实 丰富 新颖 深刻43. 学生想象力的开展 有意性迅速增长,创造性成分增多 现实性开展,

60、44. 如何培养再造想象:扩大表象储藏,真正弄懂词语与实物标志的含义,唤起对教材的想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45. 培养创造想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丰富表现储藏,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打开想象力大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知识经验,开展空间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幻想,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46.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言语是一个活动过程,是一种交际过程,言语的特点 目的 开放 规那么 离散 社会 个体 47. 言语的种类,分为外部 部,外局部为口头书面,口头分为对话独白,言语的感知,包括口头 书面, 言语的理解,包括词汇 句子和课文48. 思维的特点,间接性 概括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