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222927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穷人》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穷人》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穷人》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穷人》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穷人》优秀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穷,爱不穷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穷人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描写了桑娜和丈夫在自家生活十分艰难贫困的情况下,在家中五个孩子衣食难保的窘况下,主动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感人故事,反映了沙俄统治下穷人的悲惨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歌颂了天下穷人是一家的淳朴感情。文章语言优美,遣词用句准确,对人物的内心活动描写细腻、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思想感情真实、感人。学情分析课文讲的是渔夫和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皇专治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

2、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行动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品质。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所以在预习时,我让学生在搜集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进行研究,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和运用的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有可能只满足于肤浅的生活认识而不愿意潜心读文-桑娜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因此我决定让学生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

3、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设想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感情朗读、思维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从而受到爱的教育.具体设计有以下几点:首先,抓住教材特点,长文短教。在学生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提出疑问后,进行启发引导,直奔中心段。其次,在学生划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后,针对桑娜的做法谈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对省略的内容补充、想象;在学生找出并划

4、出“能体现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语句”后,又进一步让学生对渔夫、桑娜和孩子们的将来进行想象,体会出穷人勤劳、淳朴和善良的本性,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从中受到爱的教育。再则,让学生充分地读,使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法上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饱含情感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心领神会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以感情的朗读去表达情感。教学目标:1.深入文本内容。通过穷人桑娜、渔夫的言行,剖析人物内心世界。2.透析语言特点,把握文章在遣词造句方面

5、的独具匠心。3.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文中描写桑娜心理活动变化的句子,掌握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文中所描述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渔夫、桑娜及五个孩子,寡妇西蒙及她的两个孩子)2.将文中人物串联起来,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3.小结:依托文中人物,来概括故事的主要过程,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特别是篇幅较长的文章)的有效方法之一。二、体会桑娜的“忐忑不安”。1.过度: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比屋内的简单陈设与屋外的恶劣天气,充分感受到了渔夫以及妻子桑娜一家,养活五个孩子生活之艰难;也通过对比桑娜与邻居西蒙的家庭,更深切地体会到寡妇西蒙一家命运之悲

6、惨西蒙死后,桑娜抱回了她的两个孩子。我们来看这时,桑娜的反应2.剖析句段。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 指名读。(2) 这段话中,划线部分主要是对桑娜的什么描写?(心理活动)(3) 心理活动描写,是写人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我们学习过不少?请大家细细地读短短心理描写,看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4) 引导学生分析文段的独特表达方法:5处“”,表示桑娜害怕因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增加生活负担,而遭受丈夫的责骂;4处“?”,表示桑娜十

7、分矛盾的心理,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抱养那两个孩子;3处“!”,前2处,主要是体现紧张之极,最后一处,说明桑娜克服各种害怕、矛盾心理,下定决心,哪怕挨打都要抱养那两个孩子。(5) 桑娜紧张、害怕、担心、矛盾,这种复杂的心情掺杂的一起,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忐忑不安。说说“忐忑不安“的意思。(6) 在这段话中,桑娜的忐忑不安,除了在心理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还在她的面部表情中,反应了出来,你知道吗?(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7) 感情朗读文段:特别留意不同标点符号的语气与停顿。3.文章准确地运用标点符号,通过对桑娜内心活动与神态的描写,来体现桑娜抱回两个孩子之后的“忐忑不安”,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8、请找出类似的句段,同桌之间,有感情地朗读。(1)“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2)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4.小结:标点符号,是语文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的文字一样,同样可以很生动、准确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三、渔夫和桑娜的“沉默”。1.渔夫回来了。他和桑娜内心之中,各有自己的心事,我们来读读渔夫进屋之后,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角色朗读)2.“两人沉默了一阵”(1)人沉默了,语言沉默了,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没有沉默,你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各在思考着什么吗?3. 感情朗读这句

9、话:语速缓慢,体现“沉默”的丰富内涵。4. 小结:为了特定的效果,文章有时故意省去一些内容,给读者留下自己的思考空间。四、人穷,爱不穷。1.渔夫和妻子桑娜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最终抱养了邻居的两个孩子,为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其中体现了渔夫和妻子怎样的品质?(善良)五、介绍文章写作背景以及作者创作特色。穷人的写作背景:当时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们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高尚、纯朴。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1851年参军,不久开始创作小说童

10、年。1863年起用六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后来又写成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著名作品。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洗练,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六、小练笔。渔夫和妻子桑娜,抱养了邻居的两个孩子,他们现在需要养活7个孩子。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穷人。板书设计: ?9、穷人 善良 !简单而有效的阅读教学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不是教师讲学生听,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教师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

11、要“考虑汉语的文字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本把握的能力。”那么阅读教学应该怎样做才能简单而有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特点。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黄老师在教学穷人时,就很好地解读了文本,抓住了标点符号和关键词语,他知道这些符号对体会人物的特点很重要,像“?”“”“!”“忐忑不安”“沉默”,它们对桑娜和渔夫的心理活动刻画有很重要的作用。整堂课围绕这几个标点符号和词语,通过朗读文段,感受人物之美。二、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新课标提

12、出三维目标的要求,但目标定得不明,内容就会取舍不当,这几种倾向,要么课堂密度太小,效率低,要么密度太大,无法落实,造成语文课堂低效。三维目标看似各有侧重,互不关联,实际上则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的。在一堂课中,三维目标往往需要以“一维”作为突破口,以此来实现三维的联动,而并不是面面俱到,机械地体现。因此,一堂朴实的课,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就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黄老师教学穷人时把目标定为:1.通过穷人桑娜、渔夫的言行,剖析人物内心世界;2.透析语言特点,把握文章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具匠心;3.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整堂课就围绕这几个目标一步步落实,让学生学有所获。三、精心设计教学,合理安

13、排内容。老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 往往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如果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老师课前要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14、。备课、讲课中应根据班级实际,有梯度的开展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差别,一方面是先天的;另一方面是后天因素的作用。作为教师应承认这种差别,尽可能缩小这种差别,才是唯物、务实的。因而教师在备课、讲课、讨论、提问及平时练习中就应有意识的设计不同层级要求,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提示、点拔、启发,使每个层级的学生在日常中均有“成就感”,而不是他们作了极大努力仍不可企及。对于这一点,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对班级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归因处理,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个档次。其次,提出不同层次要求。如背诵课文基本篇目,优等生和中等生则要求背诵并加理解运用;而后进生则需熟读即行。再次,及时给学生以鼓励,使后进

15、生学习有冲劲,有动力。结果表明,后进生进步了。我认为作为教师在设计时,还要注意分析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重内容,轻形式;教学实施中非语文活动多,冲击了语文训练。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设计中要注意让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他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越高,其收获就越多,其效果就越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16、中,加深理解的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然,老师也要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如,穷人一课抓住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注重朗读,聆听、辨识、感悟,使学生动口、入耳,入目,入心,读出情,悟得法,教学很有层次性。四、教学过程不求畅,学生参与有进步。一堂课如行云流水般地进行,听课者肯定会有一种置身其中,非常愉悦的感觉。如果设计的问题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没有了方向,或者设计的问题稀奇古怪,学生不知所云,教学进程磕磕碰碰,这样的课注定要失败。“文似看山不喜平”,过分流畅的课也不见得好,过分流畅,要么问题太简单,要么这是一堂经过排练的表演课。因此,教学过程的流畅是

17、相对而言的,我想,一堂有效的课,它的教学过程流畅应该表现在问题设计上清清楚楚,让人一目了然,并且富有层次性,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到,教学过程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沉默,让人看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步和成长。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老师上完一节课,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要得到提高,如读书能力、写的能力等。五、读写结合,相得益彰每一篇课文都会有很多留白处,语文老师怎样利用好这些留白处,让学生去说、去写,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黄老师在教学穷人时,让学生写桑娜和渔夫的心理活动,还让学生尽量用上“?”“”“!”这些标点符号,这让整节课更呈高效,学生在写前的思考,让他们对文章体会更深。在教学桥时,我让学生补白,“我是一名获救的百姓,我想对老支书说”,“我是一名党员,我想对老支书说”“我想对老支书说”,让学生展开想象,换位思考,对人物的形象把握更到位,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说和写,超越了单纯的读书体会。六、板书设计讲创意,简单合理作用大板书有助于学生对整节课的梳理,一个简单、有创意而合理的板书设计,可以在课堂小结时帮助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的把握,如果太过简单,则作用不明显,如果太过乱和多,又显得太过累赘。总之,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真实、朴实、简单、高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达到“真水无香”的境界,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语文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