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练习卷(第二、三单元)赛(有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1194558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期末复习练习卷(第二、三单元)赛(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期末复习练习卷(第二、三单元)赛(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期末复习练习卷(第二、三单元)赛(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练习卷(第二、三单元)赛(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练习卷(第二、三单元)赛(有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历史第5份卷 编者:周赛碧 2010年12月30日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练习卷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班别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1、杂文月刊上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中,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 没有历史依据的文学描述 B 折射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C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救国的探索 D 反映了他们反帝反封建的决心2、新文化运动树立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科学”的目的在于( )A 破除封建迷信 B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 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 D 比提倡民主

2、共和更符合中国的实际3、2010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了,旅游的人们不可能参观到的近代历史遗址是( )A 江南制造总局遗址 B 中共一大旧址 C 近代通商口岸界碑 D 中国最早的照相馆遗址4、19世纪90年代初,李福明办有一座机器磨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坊”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磨坊也因此被迫停产。以下说法最切合材料的是( )A 清政府是一个没有民主法制的政府 B 封建顽固势力排斥一切新兴事物C 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5、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

3、中的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 )A 辛亥革命 B 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 新中国成立6、现在我们在学习中不用再讲“之乎者也”之类难懂的话语,看书时也能比较容易的读懂文字的含义,这首先要感谢(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鲁迅7、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8、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9、如

4、果时间倒退到民国时期,你在大街上看见了以下四种行为,你认为违反了民国政府规定的是( )A 大城市里穿西服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B 两人见面互称“君”C 见面握手问好 D 仆人看见主人慌忙鞠躬并称呼“老爷”10、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曲折艰难,起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西您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1、康、梁的维新思想和洋务派的主要主张的不同之处是( )A 抛弃陈腐观念,面向世界 B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C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 探索新知寻求救国道路12、叶圣陶在一

5、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13、教育的发展状况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中国近代最能促进新式教育发展,并确立近代新式教育确立的事件是( )A 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在全国实行统一学制 B 废除八股文,使考试方式更加灵活C 废除科举制,彻底破除中国人为做官而读书的观念D 成立京师大学堂,大力培养高等人才14、至2009年,北京大学已经走过了111年的历史,如今的北大已是一所学科全面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当初该校的章程是由哪位人物起草的(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李鸿章 D

6、孙中山1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A 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 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C 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里 D 在甲午战争的打击下破产16、上海某中学八年级历史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探访上海的“历史古迹”,其中他们可能探寻的是( )新青年编辑部;大生纱厂旧址;申报馆旧址;商务印书馆A B C D 17、与开平矿务局类型相同的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北洋海军 D 上海机器织布局18、下列一组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社会进步的主题:自强、求富;民主、科学;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按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7、B C D 19、有关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张謇是创办民族工业的先驱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后,大批民营企业破产倒闭;1948年实行金圆券改革,民族工业迎来新的生机。A、 B、 C、 D、20、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虎门销烟和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21、“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论述属于( )A 洋务派的观点 B 维新派的观点 C 顽

8、固派的观点 D 立宪派的观点22、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欢呼”主要来自A满清统治结束 B武昌起义胜利 C列强宣布“中立” D中华民国建立23、在“评价洋务运动”的分组学习活动中,小杨同学收集的材料有: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银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机器,与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1872年清政府选派第一批少年赴美学习科技、工程等学科。以上材料不能说明在洋务运动中A清朝政府起了主导作用 B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C商人、资本家兴办企业获得政府的投资 D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24、中华民国时期,下列称呼或行为体现资产阶级追

9、求平等愿望的有( )老爷 先生 见面握手 君 大人A B C D 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铁路。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却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因而禁止使用机车,只准以骡马拽引陈亮,人称“马车铁路”。材料二:三年后的1898年,严复再次为中国人敲响了解放思想的警世钟对于亟待变革的中国来说,失败同样宝贵。作为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戊戌变法将禁锢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材料三:20世纪初,一批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社会进行思想解放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1)阅读材料一,指出中国自主修

10、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什么?从材料一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2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严复的著作是什么?他当时主张救国的方式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戊戌维新将禁锢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的?(4分)(3)阅读材料三,列举相关史实证明其中的观点。(2分)(4)以上三则材料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26、(7分)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材料二: 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

11、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与功名。 王宪明 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材料三: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用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方针,推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临时政府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级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长;教科书必须“合乎共和国国民的宗旨”,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废止读经等。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下)请回答:(不得全文照抄材料)(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

12、要性?列举“百日维新”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3分)(3)阅读材料三,简要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以及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3分)27、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全球通史材料二: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李鸿章(1

13、)材料一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使中国人刺激最深的是什么战争?(1分)(2)材料二中李鸿章“未能撒手举办”的是什么运动?(1分)“实难纵令海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3)历史上关于李鸿章其人,梁启超称之为19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人,这样的说法有什么道理?(3分)答案25、(1)唐胥铁路;当时的统治着非常腐朽、愚昧。(统治者思想落后,掌握着先进的科技也无法发挥作用)(2)天演论;通过变法(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3)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宣扬民主与科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支持文学革命;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批判

14、封建礼教。(4)都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的环节(反映中国近代社会思想逐步解放的一个过程,或者反映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过程是逐渐深入的)。26、(1) 兴校育才(发展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1分)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与学会;废八股取士等(答对其一得1分,两个或以上得2分)(2) 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 广设新式学堂 ;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答对其一得1分,三个或以上得3分)(3) 废除了封建主义教育;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人才的培养(答对其一得1分,三个或以上得3分)27、(1)甲午中日战争(2)洋务运动;政府腐败,制度

15、落后(3)李鸿章大力开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练习卷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班别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1、某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张泛黄的旧报纸,眉头上有“民国十年”字样。下列可能出现在这份报纸上的历史信息是( )A 五四运动 B 七七事变 C 中共一大召开 D 南昌起义2、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创建中国第一个民主政权而被誉为“国父”,下列是他直接参与的事件有( )武昌起义;创建黄埔军校;与陈独秀商谈国共合作事宜;北伐战争A B C D3、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条

16、道路的成功选择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了创新,这一创新是( )A 发动工人运动 B 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C 开展土地革命 D 坚持开展武装斗争4、2010年10月7日,“朱毛会师”80周年纪念大会在会是广场启动。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活动再次强调了传承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下列关于“朱毛会师”的叙述正确的是( )1928年4月,朱德等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两支队伍会师后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A B C D 5、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共( )A 在大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

17、量 B 尚未找到革命的正确道路C 受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 D 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6、1919年初,有人致电巴黎中国代表:“愿公等坚持到底,全国国民为公后盾。”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体现在( )A 新文化运动 B 抵制日货运动 C 五四运动 D 辛亥革命7、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旧址),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你认为贵州省这栋房子成为旅游景点的主要原因是(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B 宣告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C 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D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8、有一位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时壮烈牺

18、牲,请问他有可能经过的事件有( )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A B C D 9、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给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启示是( )A 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B 必须与国民党合作C 必须进行土地革命 D 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10、在黄埔军校成立典礼上,孙中山说:“大家到这所学校,不仅知道枪是怎么放法,而且要知道向什么人放枪。”说明黄埔军校的特点是( )A 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革命军校 B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C 设备先进的近代化学校 D 培养将军的摇篮11、红军从被迫进行长征到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一历史说明了( )中国共产党开始创立领导武装斗争;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19、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A B C D 12、“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人的中国观和世界观造成巨大冲击。自此以后,加入国际社会变为平等一员,成为许多中国人的共同追求,”但使中国人这一梦想最终破灭的事件是(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 五四运动的胜利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国共合作的开始13、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 中央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南昌革命根据地 D 山东革命根据地14、“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哪里?”1923年前后

20、,孙中山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 )A 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 B 承认欧美列强在中国的势力,以寻求更多的支持 C 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军阀的支持 D 联合共产党,反帝反封建15、尽管他没有参加中共一大,却因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功绩和影响而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就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董必武16、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以下对联内容比较准确的反映出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一副是( )A 学生一日不释 ;本店一日不开 B 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飞霜 C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

21、课,庆贺商店开门 D 学生被捕神流泪;贼奸窃国鬼兴悲17、孙中曾说过:“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A 与共产党建立了合作关系 B 建立了黄埔军校 C 领导了北伐战争 D 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18、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 李大钊等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 斗争性质是反帝反封建C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D 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19、学习历史要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比较,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面各项中,属于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中相同的因素是( )A 领导阶级 B 革命任

22、务 C 指导思想 D 革命主力20、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这些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五四精神;A B C D 2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其中体现“新”的是(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以武装斗争为革命方式A B C D 22、下列重大事件中,旨在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戊戌变法23、比较时我们常用的了解历史发展规律的方法之一。比较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是为了实现反帝

23、反封建的目标 B 都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参与C 都对当时的封建势力造成重大打击 D 民众的思想启蒙状态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24、对长征的错误评价是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C.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D.挫败了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5月4日星期天,北京城显得平平静静,在鲁迅的日记里这样描述了当时的天气。没有人预料到,平静中,一场大风暴已经来临。材料二: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个新生的力量,开始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它将根本上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1)材料一中的“大风

24、暴”指的是哪个事件?这场风暴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是什么地位?(2分)(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它将根本上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的?(2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史实说明。(3分)2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还把都在千米以上。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材料二:(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李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材料三:“上山(井冈山)之后,毛泽东还提出:红军要严格执行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的三

25、大纪律和上门板,捆稻草,说和气话,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的六项注意。”(1)依据材料一、二回答毛泽东当初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原因。(4分)(2)依据材料三,请你进一步解答工农红军能够在井冈山站稳脚跟的原因是什么?(2分)(3)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27、诗词是作者有感而发,能反映当时的实际状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请回答:(1)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2)保证红军长征能胜利

26、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哪件事?为什么这件事能保证红军长征胜利?(3分)(3)从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红军长征经过哪些艰难险阻?(3分)(4)我们今天应该发扬长征哪些精神?(1分)答案:25、(1)五四运动;(1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分)(2)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2分)(3)因果关系;(1分)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2分)26、(1)远离大城市,地势险要,反动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等(2)红军纪律严明,爱护百姓等(3)中国革命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才能成功27、(1)第五次围剿失败(2)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百折不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