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179111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基础模块》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基础模块》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基础模块》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语文基础模块》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基础模块》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语文基础模块试题使用教材:基础模块(修订版) 试题范围:全册 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第 2 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折(zh)腾 桎梏(g) 陡(du)峭 自怨自艾(y)B.惬(qi)意 寒暄(xun) 停滞(zh) 皮开肉绽(zhn) C.琐屑 (xi) 婆娑(su) 停泊(b) 喟(ku)然长叹D.菁(qng)华 蹒(pn)跚 纤(qin)维 藏污纳垢(g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博取 宛转 斩露头角 书声琅琅B.领衔 融资 和衷共济 秀外慧中C.花蕊 酝酿 眼

2、急手快 偃旗息鼓D.打烊 契约 出神入化 老态龙肿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没有 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硚口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极其重视,当即成立专案组立案 。尊敬、 、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体味 侦查 爱戴 B.体验 侦察 爱戴C.体验 侦察 爱护 D.体味 侦查 爱护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被誉为“最牛高考满分作文”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令人叹为观止。B.200年来,唐人街一直保持着典型中华传统文化和华人社区的习俗特点,鳞次栉比的商铺、住屋前都供奉着福、禄、寿

3、三位官人像。C.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他的作品一下子流行起来,电视里,新版四世同堂刚播完,紧接着龙须沟又粉墨登场。D、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做贡献。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变革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90”后,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潇洒”和“任性”,他们同样承担着来自现实和理想的双重压力。B.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C.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当做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D.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达到近40以上,比所有

4、粮食都高。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 ( )A.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B.旁边坐着一个人,问:“你既然博通三教, 我问你,释迦如来是什么人?”C.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7.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C.面对狂风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

5、,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初见子房洞并不显眼。它坐北朝南,为一圆形的洞室, 。 左侧则为“蒙古松年敬书道人丁定兹敬立” 罢官后寓居济南,以书画自娱 洞口为一拱形石门,约一人高 嵌额碑右侧写着“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己日重修” 松年(1837年-1906年),清代蒙古人,曾在山东昌邑等地任知县 拱门上有一嵌额碑,刻有“汉留侯子房隐仙洞”8个大字A. B.C. D.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普希金,俄国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B.初唐“四杰”是指杜牧、王勃、骆宾王、王维。C.茅盾,现代著

6、名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 D.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10.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的是 ( )启迪(开导、启发),他决心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质疑(怀疑、不解),他并不做任何解释,只是一门心思继续做他的实验。打点(整理、收拾)行李,所有的衣物都装在一个包裹里。D.正是这些放肆地毁誉哲学的人,整日苦苦挣扎在喧嚣的尘世(有灰尘、污染的世界)和个人无休止的欲望里。二.综合题(10分)11.默写。(4分)(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3)古之学者必有师, 。(4)明月松间照, 。12.将下

7、面三句话组成一个单句,为“3G”下一个定义。(3分)3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这种通信系统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13.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语。(3分)10月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央行、英国英格兰银行以及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均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采取联合行动同时降低利率。据几大央行当天发表的联合声明说,近来金融危机加重了经济下行风险,缓解全球金融局势需要采取降息措施。因此,西方主要经济体央行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进行了持续和密切的磋商并决定采取联合行动以应对危机。答:,。阅读下面的文章,

8、 完成14-23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一)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说, 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毛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 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 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 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 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却使他们面监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 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此, 查尔斯认为, 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 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 因环境的不同, 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一种认为, 人类

9、是分别在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 另一种认为, 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 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 人类生活在热带时, 毛皮不利流汗散热, 这就需要大面积光滑无毛的皮肤。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200万年前, 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的。14.对第二自然段的“他的理论”中的“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起源的理论 B.人类褪毛的理论C.人类起源理论中的人类褪毛的理论 D.人类褪毛理论中的人类起源理论15.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的祖先是“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不能作他这看法的依据的一项是 ( )

10、A.人类祖先在两次冰河期间北迁。 B.人类祖先北迁后褪毛。C.两性喜好的选择也导致了人类祖先的褪毛。D.人类再度南迁后肤色发生了变化。1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出现不同肤色, 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产生的结果。B.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查尔斯?古达特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 人类不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查尔斯的看法相一致。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说法与其他人类起源理论有所不同。(二)春 之 怀 谷张晓风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

11、,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漂漂、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的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让人心平气和。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

12、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在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

13、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17.第段中主要运用了那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18.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19.下面对这篇散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三自然段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表明了自己对春天的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B.“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这句话如一条丝线将其他珠玉一样的文字巧妙的串联起来,使这篇文章达到了条理清晰,读

14、来一目了然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凝”的特色。C.本文作者把自然界中难以言表的春的意象,都比拟成可感知的人的形象和人的姿态,给读者以形象逼真的感受。D.本文通过对自然春景的想象、怀念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烟囱如林的都市生活的某种厌倦。 (三) 赈 灾(节选) 钱泳(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无米炊,爨(cun )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官发常平仓谷。平粜于民,便矣。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故官平粜,但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然无升斗之资者,不能籴(d )也。故民平

15、粜,但能惠次贫,不能惠极贫。以此,定图赈之法。至今岁三月,计捐钱十有二晚四千余缗(mn )矣。而殷富之家,好行其德,复于其间为粥以赈,城乡设厂十余处,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饥民赖以全活者无算。呜呼,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2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 被:遭受,受到 B.然无升斗之资者 资:钱财C.平粜于民,便矣 粜:买进粮食 D.但能惠次贫 次:次一等,比较21.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 B.作师说以贻之C.皆以美于徐公 D.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

16、秦2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不能惠极贫”中的“贫”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红了樱桃,绿了芭蕉23. 翻译上面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 四.作文(30分)24、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作文。人生就是生命的一次行走。回首一路走来的历程,总有些人、事、物一直伴随。那或是亲人的关爱、或是师友的支持、或是知识的引领、或是美丽的憧憬、或是挫折的磨砺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语文考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D 2.B 3.A 4.C 5. A 6.C 7.C 8.A 10.D 二综合题11.

17、(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4)清泉石上流12.3G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3.降息 对应 危机三阅读理解14A. 15. C 16.A 17.拟人、比喻。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春景描摹得生动形象,美不胜收,体现出作者对美好春景的渴盼。18.春的娇柔、春的敏感、春的无处不在、春的浑沌无涯、春的顽强。19.D 20. C 21. B 22. C 23(翻译)谁说人心的淳朴,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参考翻译:清朝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无锡地势较高,受到的

18、旱灾尤其严重。邑侯齐彦槐曾经有事去乡下,看见几千里大地空无所有,民间没有粮食用来做饭,锅下面没有薪柴,没有水可取用,为此感到悲痛担忧。官府像平日一样发放粮食。平价卖给百姓,比较方便。然而,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不可能因为一点粮食来到城里。所以官府平价出售粮食,仅仅能够惠及住在近处的百姓,不能惠及住在远处的百姓。殷富人家,把他们的粮食在乡下平价出售,那么远近都方便了。然而没有一定钱财的人,不能买进粮食。所以有人平价出售粮食,仅仅只能惠及比较贫穷的人,不能惠及非常贫穷的人。因为这,齐彦槐制定了安排赈灾的办法。到了今年三月,共计捐钱十二万四千多缗了。然而殷富人家,喜欢做善事,又在受灾的期间用粥来赈济,城里乡下设粥厂十多处,共计所捐的又不少于几万千缗,饥民靠此活命的人不计其数。哎呀,谁说人心的淳朴,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