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供给对陕西经济的影响毕业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1140703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709.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分布式能源供给对陕西经济的影响毕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分布式能源供给对陕西经济的影响毕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分布式能源供给对陕西经济的影响毕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分布式能源供给对陕西经济的影响毕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布式能源供给对陕西经济的影响毕业(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 ( 所 ) 系 (所) 主任 批 准 日 期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经济与金融 院 经济系 系 经济71 班 学生 王韬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分布式能源供给对陕西经济的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0 年 12 月 01 日起至 2011 年 06 月 10 日止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 西安交通大学 课题的背景、意义及培养目标 2009年6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西安定义为除北京、上海之外中国的第三个国际化都市。在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陕西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因此急速增长,能源的供需矛盾必将日益突出。本文就陕西的能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进

2、行分析,认为现行的能源供给体系是不能保证陕西省在未来10年内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的需求的,能源供给的多元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的有力发展,为此,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以及我国部分试点地区的成功案例,通过在陕西省引入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与传统的能源供给体系相结合,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陕西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设计(论文)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1. 利用交通大学的图书馆数据库搜集了企业国际化相关文献及资料 2. 利用互连网掌握了陕西能源消费的部分资料 课题的主要任务 1.阅读陕西能源消费和分布式能源供给的相关文献 2.搜集近年来陕西能源消费各种数据和资料 3.运用有关

3、理论,分析能源消费对陕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4.提出基于陕西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课题的基本要求(工程设计类题应有技术经济分析要求) 1运用相关数据分析陕西能源消费情况对陕西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 2.论文要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3使用外文资料,研究分布式能源的发展问题 4.建议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完成任务后提交的书面材料要求(图纸规格、数量,论文字数,外文翻译字数等) 1.毕业论文应包括题目(标题)、摘要、目次页(目录)、前言(绪论)、正文、 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构成 2.整篇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0字 3.书写方式必须用计算机排版,白纸黑字双面打印,需要彩色打印的图例外 4

4、.附录外文原文与翻译。译文字数20003000字,要求译文与原文内容相符 主要参考文献 1 Kraft J, Kraft A.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J. Energy Development, 19872Cheng BS, Lai TW. An Investigation of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y in Taiwan. Energy Economics,19973马晓君,分析GDP和能源、

5、就业及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之间的关系【J】统计教育,2004 4李晓明,分布式能源解决缺电问题的良方【J】中国投资,2005指导教师 接受设计(论文)任务日期 (注:由指导教师填写) 学生签名: III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西 安 交 通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 院 系(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对学生 所完成的课题为 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的情况,完成的质量及评分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意见书 评审意见: 评阅人 职称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果 院 系(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对学生 所完成的课题为 的毕业设计(论文)经过答辩,其意见为

6、并确定成绩为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负责人 答辩组成员 年 月 日目录论文题目:分布式能源供给对陕西省能源供需的影响学生姓名:王韬指导教师:魏玮1 分布式能源供给对陕西省能源供需的影响摘 要 2009年6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西安定义为除北京、上海之外中国的第三个国际化都市。在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陕西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因此急速增长,能源的供需矛盾必将日益突出。本文就陕西的能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进行分析,认为现行的能源供给体系是不能保证陕西省在未来10年内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的需求的,能源供给的多元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的有力发展,为此,借鉴国外先进

7、的理念和技术以及我国部分试点地区的成功案例,通过在陕西省引入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与传统的能源供给体系相结合,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陕西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系数 能源需求预测 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passed in Jun 2009, Xian was defined as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beside Beijing and Shanghai, and this goa

8、l is about to achieve at 2020.With this target in mind, Shannxi province is now having a soaring energy need, therefore, the conflict between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is getting intense. Whats more, energy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related to the steady of both city economic growth and pol

9、itical security. In this regard, only by solving this supply-demand conflict quickly, can the goal of Xian becoming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become true and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politics of Shannxi province being secured.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10、of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of Shannxi province, coming out with the result that demand of energy can be divided into real demand and potential demand. Real demand is the total volume of energy consume, while potential demand alters from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owns the unpredictable

11、character, so hereby potential demand is replaced by total volume of energy consume. According to the data in the years from 2005 to 2010, the current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system will not ensure the steady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Shannxi province in the next ten years.Diversification of energy s

12、upply can to some degree release the conflict of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therefore empowering the economic growth.By consulting to advanced foreign ideas and some successful cases experimented in certain area of our country, 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 supply system has been introduced. Combined wit

13、h the traditional energy system, the conflict between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is meant to released and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ergy and environment of Shanxi province can be secured.KEY WORDS: structure of energy consuming Energy consumption coefficients Energy demand forecasting Distr

14、ibuted energy supply systemIII绪论目 录分布式能源供给对陕西省能源供需的影响I一、绪论21.1研究背景21.2研究目的意义21.3文献综述31.3.1国外文献综述31.3.2国内文献综述31.4研究方法51.5研究内容5二、陕西能源消费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2.1能源消费量呈上升趋势62.2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62.2.1煤炭消费比例持续居高,但有下降的趋势72.2.2石油需求总量增长迅猛,所占比重基本稳定82.2.3天然气在消费结构中迅速突起,自身消费结构区域化82.2.4电力消费徘徊不前,远落后去全国平均水平92.3陕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102.3

15、.1陕西经济增长现状102.3.2能源消费系数112.3.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22.3.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132.4能源消费状况与经济发展关系14三、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163.1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163.1.1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的优势173.1.2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的技术基础173.1.3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的技术前景183.2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发展遇到的难题183.2.1技术问题183.2.2经济问题193.2.3政策性问题19四、分布式能源在陕西发展的可行性204.1技术问题204.2经济问题214.3政策问题224.3.1统筹规划保证规模和集成优化244.3.2电力直供254.3.3税收优

16、惠254.3.4能源价格和供给26五、结论27致 谢30一、绪论1.1研究背景 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带动下,陕北油气田,渭北煤炭资源产业迅速成长为陕西省的支柱产业。能源产业的急剧发展和兴起使得陕西省本地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大幅的增长。2009年陕西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 8254.59万吨标准煤,终端能源消费量达到7197.34 万吨标准煤。2005年到2009年,一次能源消费增长148.52 %;平均每天能源消费总量从 15.26万吨标准煤增长到 22.04万吨标准煤,增长 144.42%。4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依然处于“煤炭消费为主,石油消费为辅,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补充”的状态。

17、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从GDP来看,陕西的经济增长情况和增长速度都处于一个良好的势头,但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以高能耗和巨大的环境破坏为代价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年中,陕西的经济增长情况和能源消费增长情况是基本趋同的。那么到底在过去的几年里,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是怎样影响的?能源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是怎样的?目前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否有解决的办法呢?1.2研究目的意义随着能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性的逐渐提高,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了经济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陕西作为中国刚刚崛起的能源消费大省,其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则更更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关注

18、。近年陕西省在逐步加大能源开发的同时,其能源消费构成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同种类的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使得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波动性。本文从促进陕西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分析能源消费总量及各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并结合分析结果对陕西省目前的能源消费及其构成做出评价并提出对其优化调整的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陕西的“能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也为陕西省今后经济、能源和环境的消费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1.3文献综述1.3.1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术界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基本上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Den

19、nis L. Meadows(1984)等17人当时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首次把能源的消耗作为决定人类命运的因素之一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指出,若维持目前资源消耗速度不变的话,世界资源终将耗竭1。这样的研究结果给当前以单一的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敲响了一个警钟。此次研究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并且促进了能源经济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注意力集中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上来。Kraft和Kraft.J(1978)在研究能源经济的过程中发现,美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2;cheng和Lai(1997)在前人对韩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研

20、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新加坡的研究,发现两国都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3;A.阿基尔(2003)主要针对巴基斯坦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雇佣劳动与能源消费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总量可以导致能源消费的相应增加及其部分构成的份额改变,并进一步指出,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可以促进石油消费的增加,但未发现与天然气之间存在因果关系5。与以上的研究不同,Glasure和Lee(1997)利用Granger检验发现了新加坡能源与GDP的双向因果关系6;JohnAsafu一Adjaye(2000)在对印度、印尼以及菲律宾和泰国四国的能源消费和GDP之间的研究中,得出四国的能源消费

21、与经济增长都具有双向因果关系的结论7。1.3.2国内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二是针对某一地区的某一种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赵丽霞,魏巍贤(1998)率先将能源引入生产函数,并针对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完全替代的限制性要素8;张明慧,李永峰(2004)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在考虑中性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情况下,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论显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严格的双向因果关系,但二者

22、之间确实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的关系9;韩智勇等(2004)针对中国1978-2000年的数据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并不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10;马晓君(2004)对GDP和能源、就业以及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能源消耗的增长以及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与GDP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而城市就业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之间则有很强的因果关系11。此外,更多的学者针对某地区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定性与定量研究。夏梅兴,唐忆文(2006)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动入手,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上海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3、作了研究,并最终得出只有改变用能方式以及经济结构才能维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可持续发展12;黄玲(2007)利用1978至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福建省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同时存在单向的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因果关系13;何秀萍,柯俊(2007)使用1986年至2005年的数据,对内蒙古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14。39绪论1.4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统计描述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 统计描述的方法本文主要对目前陕西省的能源消费与经

24、济增长的现状做统计描述,进而分析二者可能存在的关系;同时,对度量二者关系的三项指标做了统计分析工作并进行了描述,对陕西能源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做了相关的解释。(2) 定性分析 本文采取了定性分析的方法阐述了陕西能源消费总量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对于陕西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借鉴国外或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提出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能源问题。1.5研究内容本文共分为绪论、陕西能源消费状况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的介绍、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在陕西的可行性、结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是统计描述了陕西能源消费总量的情

25、况、陕西能源的消费结构、陕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该部分确定了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对于陕西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并从技术、经济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发展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所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结合陕西省自身情况,从技术、经济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在陕西发展的可行性。第五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结论,主要结合第二部分提出的能源消费与陕西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分布式能源供给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二、 陕西能源消费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1能源消费量呈上升趋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经济发展落后,陕西作为我国的能源供给大省,能源不断的输出

26、到外省,本地的能源需求与消费量并不高。20世纪末,陕北地区大量的油田和气田的开发,陕西的能源产量进一步的提升,对外的输出量突增,而本土的能源消费量没有上涨,反而出现了回落。随着西部大开发扎略的落实,陕西本地工业的崛起,省内的能源需求与消费量也开始大幅度的上涨。至2009年陕西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 8254.59万吨标准煤,终端能源消费量达到7197.34 万吨标准煤。从2005年到2009年,一次能源消费增长148.52 %;从2005年到2009年,平均每天能源消费总量从 15.26万吨标准煤增长到 22.04万吨标准煤,增长 144.42%4。从总量上看,陕西省能源需求发展呈现了平稳上升

27、、波动调整和加速上涨的3个阶段,目前处于加速上升的阶段,能源需求量不断加大,而且增长速度不断上涨。图1陕西能源消费总量和日均消费量走势图2.2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分布式能源股供给体系陕西省目前的能源消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煤炭消费,石油消费,天然气消费和电力消费。2005年至今,这四大类能源消费状况特征如下。2.2.1煤炭消费比例持续居高,但有下降的趋势陕西作为我国主要的产煤大省,煤炭的储存量非常的丰富,全省含煤的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5%左右,优质的煤炭储存量占全国的一半,良好的煤炭资源使得在我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占据着主体部分。陕西的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如下。图2陕西

28、煤炭消费所占比例走势图 如图所示,由于陕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对污染能源的限制使用,煤炭消费在陕西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步的降低,加上对天然气,水电的大力开发,煤炭消费的比重已经降低至75%以下。尽管这个比例仍然在不断的下降,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与其他能源相比较,所占比例依然遥遥领先,不仅如此,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陕西的煤炭消费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偏高。表1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20052006200720082009陕西省75.675.274.070.171.5全国平均70.871.171.170.370.4数据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

29、计年鉴20102.2.2石油需求总量增长迅猛,所占比重基本稳定从石油消费总量绝对数据来看,从2005年到2009年5年中,石油的消费总量由967.28万吨标准煤增长到1405.97万吨标准煤,增长幅度达到145.35%4,主要原因在于陕西省整体能源消费的增长和陕北几大油田的成功开采。但其在陕西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较,07年以前处于较低水平,07年之后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图3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走势比较图2.2.3天然气在消费结构中迅速突起,自身消费结构区域化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较,同样在陕西省储存量丰富的天然气有高效、

30、环保等一系列的优势。近几年来,天然气在陕西的消费情况增长迅猛。自2005年至2009年,天然气消费总量增长至665.12万吨标准煤,增长幅度达到292.95%4,增长幅度最大,同时天然气的消费在陕西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的增长,并远远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图4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走势比较图在天然气消费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天然气自身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重心从工业用气和化工用气逐渐向居民生活用气和发电用气转变。尽管陕西的天然气储存量巨大,而且天然气消费也在逐渐向全省普及,但消费市场依然具有极强的区域特征,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特别是西安,咸阳两地。即使这种情况下,这两地依然出

31、现“气荒”的情况,特别是在2010年冬季,西安,咸阳等地甚至出现了间歇性供暖和局部地区停暖的情况,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本地的天然气大量外输,造成省内天然气供给的不足,从20世纪初,陕西省就向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输出天然气。由于全国整体天然气产量不大,需求量却不断增长的矛盾,导致了天然气对外省输出量的增大,本省出现短缺,特别是在冬季的用气高峰2.2.4电力消费徘徊不前,远落后去全国平均水平电力作为二次能源中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在过去的5年之中消费总量平稳,总体趋势有所上升,从2005年的167.26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9年的219.64万吨标准煤,增长幅度与其他能源相比较小4。从全国范围来讲

32、,电力消费所占比重逐年增长,并保持在7%左右,而与之相反,电力消费在陕西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却徘徊不前,甚至有下降趋势,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图5电力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走势及比较当然,从某些程度上来说,陕西电力消费比例的持续走低与近些年来,陕西省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关系,陕西省的可再生资源的蕴藏量大约为700亿吨标准煤,按照较低的开发水平计算,开发量也将达到7亿吨之多。近几年,陕西对于地热,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得开发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一部分的电力消费。2.3陕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度量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指标通常有如下三个,能源消费系数、能源消

33、费弹性系数和能源加工转换率。这三个指标在不同的方面反映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源消费系数是经济增长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能源加工转换率通过能源的使用效率来反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2.3.1陕西经济增长现状从陕西省GDP总量及产业分布中可以看出,同能源消费情况一样,陕西省的GDP总量也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到2009年底,陕西省GDP总量达到8169.80亿元,同2005年的3933.72亿元相比较,实现5年翻一番的良好情况。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十一五”计划对陕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2009年6月通过的关中天

34、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更加明确了陕西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4。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比9.7%,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比51.8%,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比38.5%4。虽然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占比在逐年的缓慢降低,产业结构的中心在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但引领陕西经济发展最强劲的仍然是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也作为能源消费的重要产业,工业的急剧增长同样带动陕西能源消费的增加。而且我省工业制造也中占主导地位是钢铁制造、能源加工与制造以及冶金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图6陕西省GDP总量及产业分布图2.3.2能源消费系数能源消费系数,称为单位GDP能耗,作为经济增长中能源使用效率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能源的

35、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能源消费量越大,相对,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动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的上升,导致相应的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能源也就相应增加。所以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总量有一种相互推动螺旋上升的作用,两者所存在的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就是能源消费系数,也称为单位GDP能耗。从下图可以看出,自2005年至2009年5年内,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系数呈现不断下降,下降速度不断增大的现状,5年之内从1312.83千万时/万元下降到1078.51千瓦时/万元。下降速度由2006年的1.28%,增加到2009年7.98%4。这充分说明了在“十一五”期间内,我省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加之新的节能技术

36、的不断发展应用,能源消费系数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图7陕西能源消费系数走势图能源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可以进行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预测。一般认为,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呈现螺旋上升的相互推动作用:能源消费越大则劳动生产越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则社会财富增加,相应的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就越大,那么能源消费就越大。从上面的能源消费系数不断降低的情况可以看出,陕西的经济增长幅度已经超过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依据这个现象可以做出以下的预测:陕西的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对能源需求也会不断的增加,能源消费系数也将加速下降,直到达到一个均衡的水平。近几年,我

37、省的经济增长将对能源消费起到明显的拉动,当然,能源消费也能在一定程度影响经济增长,但随着能源消费系数的不断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将更加显著。2.3.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属于加速度比值,主要用来衡量单位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能源消耗变化。当能源利用水平比较低而且高能耗的产业比重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1%需要能源增长大于1%,此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反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则小于1;但从长远看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应该与1持平,此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将保持长期的均衡关系。从我省的能源消费系数图表中可以看出,自2005年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不

38、断的回落,并且下降速度喜人,这与我省大力推广节能和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重有很大的关系。表2 陕西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现状指 标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13.5610.0210.539.498.44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3.713.915.816.413.6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990.720.670.580.6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可以用来分析一定程度上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能源消费增长是通过何种方式保证的究竟是依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能源节约,还是粗犷式的一味加大投入量来保证。如果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则意味着是依靠加大投入量来保证的;小于1则表示不单单依靠加

39、大投入量,能源节约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能源需求增大做了贡献,这个数值越小,则通过能源节约等途径做出的贡献越大。陕西省在2005年至2009年5年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断增加,但5年中0.7左右的平均能源消费系数,表示带动经济增长的能源中有70%需要通过加大投入量来完成,其余的30%是通过节能减排和提高利用率以及改变产业结构等途径实施的。但鉴于我省GDP增长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巨大,且第二产业以高能耗的重工业为主,在未来的几年里,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很重要。2.3.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作为衡量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工具,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可以侧面考察能源转换工艺与能源生产工艺的先进与落

40、后。能源加工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的遏制在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浪费问题,并且能降低单位GDP能耗即能源消费系数。表3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比较能源加工转换效率(%)20052006200720082009陕西省67.3069.8468.2369.2370.32全国平均70.9171.5571.2470.7771.55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在2005年至2009年5年中,陕西省的能源加工转换率保持着缓慢增长的势态,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向比较,依然存在着一些差距,与先进地区相较,差距更大。从一定方面来看,能源加工转换率与能源消费系数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关系,间接地,通过影响能源消费系数,能源加工转换率也能

41、对经济增长水平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能源加工转换率的提高可以促进消费系数的下降,直接推动能源节约,变相地增加了能源的供给量,同时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也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反之,降低能源加工转换率则会使得能源消费系数上升,能源利用率降低,阻碍经济增长。从目前陕西的情况来看,随着节能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加工转换率在不断的提高,不仅带动了能源消费系数的走低,也侧面反映出,单位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在不断的增强。2.4能源消费状况与经济发展关系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利用,陕西能源消费系数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断下降,能源加工转化率的不断提高,分别直接和间接

42、地反映了当前陕西经济发展状况中,单位能源消耗对于经济的推动力正在不断的增强,每1单位的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大,所以提高能源的供给量,对于当下陕西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随着节能技术的应用以及产业结构的自我调整,使得陕西省的能源供需情况在不断的优化,能源加工转换率的不断提高推动经济发展速度,使得单位GDP能耗降低,每单位能源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断增强,但由于陕西的工业起步晚,地处内陆,发展速度缓慢,致使陕西在能源供需的多方面依然处于全国平均线以下,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综合看来,陕西省的能源总体利用效率偏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能源成本过高、竞争力弱,造成这种现状的客观原因是因

43、为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依然以煤炭、石油等传统的利用率低,污染大的化石能源。同时作为我国能源生产供给的大省,陕西省的能源大多数对外供给,在2009年,陕西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7700.64万吨标准煤,其中本省调出量17337.01万吨标准煤,出口量606.88万吨标准煤,调出率达到67.77%4,随着陕西自身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自我需求也不断的增长,同时介于全国在能源的需求上也不断增加,陕西作为一个能源大省,自我能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也日趋严重。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种化石能源占主导地位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几年中不会有大的改变。同样能源的高能耗,高污染,供需矛盾依然是阻碍我省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鉴

44、于传统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进行彻底改变的,我们只能通过开发新型能源,利用新的节能技术等一系列辅助手段来改善现状。陕西省在最近几年,对于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以及太阳能、地热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力度逐年的增大,这些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的增加,能源结构在不断地自我优化,固体燃料比重降低,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和新型能源的利用是未来陕西省能源发展的前景。在本文的后半部分,我将着重介绍一种新型的能源供给体系,这种新型的能源供给系统,以陕西省丰富的天然气为主要能源,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能源供给模式中,能源消耗大,转化率低,供给过程中损耗的大的问题。本文后半部分通过对该供给系统在陕西

45、的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希望结论通过对传统的能源供给体系补充和改善,对陕西的经济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三、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3.1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所谓“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s),在中国能源网上,关于其的定义,指分布在需求侧的能源阶梯利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设施。分布式能源的优点主要是通过用户侧的能源梯级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设施,还有在现场对能源实现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尽力减少能源中间输送环节的损耗,实现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它的目标是依赖于信息通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成果,实现现场无人职守。建立一个以低压电网,冷热水管网和信息网络

46、系统联合构成的能源网络系统。分布式能源将根据不同用户对于各种能源产品的不同需求,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按需转换,实现系统与投资的最优化。它是以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最优化确定其机组配置以及容量规模的系统,追求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满足不同用户不同能源需求,以及对资源配置进行供需优化整合,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组合配置的新型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将采用先进的低排放技术,并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将污染物资源化,将环境代价降至最低。分布式能源采用先进的能源转化技术,尽力减少污染排放,并使排放分散化,易于周边植被的吸收。同时,分布式能源利用其排量小,排放密度低的优势,可以实现排放资源化再利用,例如提供植物大棚的气体肥料。分布式能源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智能化,网络化控制和远程遥控技术,目标是实现现场无人值守。同时,也依靠于能源服务公司体系的社会化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实现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的专业化运作,以保障各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在1996年美国电力研究所(EDPI)首次出版了一部分布式发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